第一篇:临沂市小学语文体会[小编推荐]
“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提高班集体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沂城街道北关小学
朱永霞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沭街道一小举行的“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提高班集体学习活动”。回想那一节节令人神往的课堂:冯浩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和作文评改课《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王莉艳老师执教的《雷雨》、杜玉花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崔艳梅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主要结合这几节课就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重视一:识字教学由注重字音教学到重视字形、字义的教学。
平日里,我们习惯了导入新课,自读课文以后,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合作认读、领读、指读、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偶尔组个词、造个句,虽说花样很多,费劲心思,但注重的多是字音教学,对于这个字有什么含义、怎么用,关注的太少。莒南一实小王莉艳老师执教的《雷雨》这节课,识字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引人入胜。文中共有4个生字,王老师一改我们平时的集中识字教学方法,而是采用随文识字也就是分散识字,一边学课文一边学生字。在学习压字的时候,老师出示1—3自然段,让学生读,并想一想雷雨前有哪些变化?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出示生字卡片:“压下来”指导读,做压的动作。从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你看到了什么?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在学生明白了雷雨前天气的变化之后,王老师紧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桌面上写一遍压字巩固字形。对压字的理解,不仅关注了字音,还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了字义。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对压字有了深度地感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在学习“乱”字时,老师先让学生认读字音、书空,又联系实际生活中,谁用“乱”字提醒过我们?然后把“乱”字送入句子,启发想象乱摆,让学生站起来做小树乱摆的样子,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小树乱摆的样子。在学习垂字时,在课桌上书写、做动作理解等方法巩固识字。在学习“垂”字时,采用观察图片对比“垂”字和“掉”字的区别理解“垂”字,学生发现,原来“掉”是完全分开的,“垂”是蜘蛛有一根蛛丝连着,并未完全断开,体会用字的精妙。在处理“虹”字时,王老师先出示“虹”字的汉字演变,古人是如何造“虹”字,原来“虹”字的最初甲骨文写法是一只长着两个头的虫子。中间弯弯的身子像一座桥。学生一下子就联想到彩虹桥。王老师的教学也给我很多启发,我们低年级的生字中,有很多独体字是象形字,还有一些指事字,形声字。我们可课前多花点时间来准备,关注汉字的表意作用,就不用几十遍的读了。当然,我个人认为,随文识字在生字少的课文可以用,生字多的课文就要活学活用了,集中识字也是比较高效的,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选择重要的,能帮助理解的课文的生字分散识字。
重视二:由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到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训会上,孙艳霞老师向我们做了“实用语文教学观”的教学感悟报告,她指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师生,体会到“教语文”与“学语文”的快乐,而这种幸福体验的实效表现是“用语文”。“学以致用”是实用语文的最根本特征,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中的所能“应用于阅读、运用于表达、适用于立人”。有些时候,我们过多地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过多地注重课堂上的情感渲染,就悄悄的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
这次骨干班上,杜玉花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神话故事,她一改我们传统的分析品味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和精神的做法,以“学会讲故事”为教学目标,向我们展示了一节匠心独运的课堂。上课伊始,杜老师让学生讲讲自己读过的故事引入新课,之后让学生根据语言文字的提示来猜故事,让学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杜老师紧扣如果让你讲讲这个故事,你准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让学生提炼小标题。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默读课文3—8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普罗米修斯的痛苦的,哪些词语特别重要,在讲故事时不能丢掉。边读边勾画出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在品读体会时,老师直接出示一组词语,引导学生看到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拿起笔写下来,让学生还原课文中的画面。此后,老师还接着深入引导,写出普罗米修斯的心理活动。紧接着,启发学生和英雄对话,既陶冶了情感,给了学生练笔的机会,也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讲故事”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内容,学到了讲清这个神话故事的方法——理清脉络、抓关键词、展开想象。可谓扎扎实实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另外,冯浩老师的作文指导、作文讲评课也是亮点多多尤其是她在课堂上,优雅的教态、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热情,机智幽默的对学生进行随机评价,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示了写作方法,也让孩子们体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让孩子们激动地小脸通红,显示出了大“家”运筹帷幄的风范。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和实践感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孙艳霞老师实用语文教学观中提到的那句话“别让我们的学生永远坐在副驾驶座上欣赏别人开车,而是让学生坐上主驾驶位置,去体验起步、加速、转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体味,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第二篇:2011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听课心得体会
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听课心得体会
岸堤中心校
祖晓莹
10月10号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1、书,让学生自己读。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中。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笔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可见,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钓鱼的启示》一课中,林老师成为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老师来演孩子,孩子来当爸爸用回旋朗读的形式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真正把语文课上成了朗朗的读书课。
2、话,让学生自己说。课堂上,张沛欣老师能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源泉,提供说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例如:让孩子们说说动物有几个,孩子们说时老师及时的纠正孩子不完整的回答同时老
师也善于抓取孩子们得闪光点:用上一个“还有”就让整句话变得流畅,无痕中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学习新词时,张老师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串”字像什么,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一串串”式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不仅加深对串字的记忆,也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在说中,不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3、情,让学生自己抒。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看来,无论是读还是写,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只有触摸情感,才能感悟文章生命。印象最深刻的是由张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张老师能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努力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并用自己投入的情感去影响、感染学生。如:张老师通过聚焦父亲的三次问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深刻的完成了从读到悟,从悟到情的延伸;通过对“挖”“不”字的读也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位父亲是怎样的了不起,这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进行碰撞、交融,学生入情入境、活跃而投入,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智慧,阅读课也就上出味来了。
老师们的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
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一定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三篇: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
“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观摩体会
今天,我参加了在临沂四小举办的“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研讨会”。活动为期一天,共观摩了五位老师分别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之后是上课教师说课及各位专家的点评。
可以说这次活动的举办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几位教师讲的都是同一课题,但他们对课文的解读角度不尽相同,驾驭课堂的技巧各有千秋,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也各有侧重。特别是郯城实验小学的徐荣老师的那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整堂课都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生动的课件画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整堂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读、乐说、乐写,而且读的指导层次分明,真的很值得我学习。各位专家的交流研讨,也让我静下心来再次反观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要上好一节课,课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有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把握,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去丰富、拓宽、延伸教材内容,快速、大容量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做到高屋建瓴。其次要有对学生学情的透彻分析,学情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同时还要做好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甚至做好相关预案,以期做到以变应变。
要上好一节课,目标的明确是不容置疑的。首先我们要明确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目标务必要具体明确。不管你想怎么建构这节课,其教学目标是不变的。然后我们要明确课时目标和各环节目标,目标的确立要有教学理念的支撑。比如阅读课中的字词教学,我们务必要明确抓哪些词语来认读,为什么抓这几个词语?抓的这几个词语分别怎么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
这次研讨活动给我留下深刻感触的还有各位专家的点评,这既是个人专业素养的展示,更是学校集体智慧的体现。与之相比,我们的认识有些肤浅,更别说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这就督促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去关注一些教育前沿的东西,让自己跟上教育前进的步伐。
王全华2014、9、5
第四篇:临沂市语文优质课学习体会
2011年10月12——14日,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市教育局举办的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两天的时间里,我听取了来自临沂市直学校的13位优秀教师执教的课堂。他们在课堂上的点滴精彩我都看得非常认真。
2011年10月,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在沂南县举行。这是临沂市小语届两年一度的盛会,是学习和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机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我连声赞叹。
虽然只在那里待了两天的时间,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也学到了感受了许多。
一、情趣盎然的交流导入。似乎在所有听的课中,老师们都有课前交流这一环节。然这一环节的作用却不再是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那么简单了。很多的交流设计巧妙蕴含丰富。如:姜廷秀老师执教的《蓝色的树叶》借助交流“十一去哪里玩?”引出各种不同颜色的树叶,借助颜色的不同导入。《秋天的雨》导入语的设计:“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风变凉爽了,云变淡了,天空变得更高更蓝了,丰收的大地上更是有着数不尽的醉人的秋色。”。自然亲切的导入,富于趣味性。既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有初步的感知,有营造了愉悦、互动的课堂氛围。
二、深入挖掘教材,使得课堂厚重而绵长
上好一节精彩的课,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语文功底要扎实,语文素养要高,要深入研读教材,根据教材特点,作深入的开掘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同时,文本是教师美丽的倒影。对文本科学、合理、独到的解读,是教学有效化、个性化的必然要求。恰当的突破口使课堂教学整体性强、逻辑严密、富有个性特点。准确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作为理解课文的突破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这几节课中教师都十分重视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恰当地选择引导学生同文本对话作为中心,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中。如:《通往广场的路》抓住了“另辟蹊径”一词,《玩出了名堂》抓住了“玩”字,来引领学生读文感悟。
三、识字教学、词语教学不再单一枯燥 在这几节课中,老师很努力地想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能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激发学习兴趣。我们也看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体现。但我最欣赏的还是识字和词语的处理。对于识字词语教学,老师们的吃大锅饭、一口气吃大胖子的方法已不多见。取代而之的是多种时效性的识字方法。例如:《坐井观天》中的“井沿”等词语的处理,图文结合,文与生活想结合。再比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的“星罗棋布”一词通过画图改图来理解。还有《去年的树》中的“伐”字、《蓝色的树叶》中的“笔”字都采用了字体的演变来进行学习。在《玩出了名堂》中,教师通过对“实验”和“试验”两个词语词性的区别和意思的区别进行识记,„„这些多样的设计,使得枯燥的词语一下子变得灵动起来,既降低了难度,又活跃了气氛。使学生学而不累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在这次的听课中,我也做了一点思考: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要求学生去感悟老师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而是老师在学生能够感悟到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和提高。老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语文的基础性不能丢,正如他所说的“讲解是死的,是让学生明白;朗读是活的,能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语文课在大肆强调人文化的背后,让我们反思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该坚持什么,我想我们应“先试后导”、“先学后教”,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自己尝试、探究、总结、运用的过程。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低效的感悟和讨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再如:虽只听了一节口语交际课,但是感觉还在走以往的路子,没有什么新颖且有实效的方法。特别是在我所听的这节课。一节课下来,作为听众,我似乎还在停留在课开始简单的赞美之上。如何使得口语交际课上的扎实而有实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学习百家而顿悟”。榜样就在身边,我要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更加努力,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想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学生是在学语文还是在学课文,一些经典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一一传授给学生。
第五篇:小学语文听课体会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收获良多。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我要向他们学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的李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广北的丁老师幽默的语言,中心的张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语文功底要扎实,语文素养要高,深入研读教材,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3.简简单单教语文,静下心来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我在备课时,对教学环节在时间预设和重难点突破的方面做得不是太好。我要更加努力。向各位老师学习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我更喜欢林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林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林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榜样就在身边,我要更加努力!
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梁才八小
李玉双
近期,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