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名师数学课堂展示研讨会心得体会2 文档
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心得体会
-----黄飘中心小学:雷成英 2013年9月114日至15日,我在州政府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活动,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观摩了著名专家学示范课和讲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和专家的精彩报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2015.4.12
第二篇:参加“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2年3月3日到4日“全国教育名家山西省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在太原教育学院的大礼堂拉开了帷幕。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由来自天津的徐长青老师,江苏的张齐华、许卫兵老师和浙江省的俞正强老师为我们示范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成果,让我们领略了他们别俱一格的教学风彩,感受到教师上课的魅力和风格,让我们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指明了道路。下面我就学到的谈几点认识:
一、幽默教学法
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是一节好课的灵魂。四位特级教师带给大家的四节公开课,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师语言非常幽默,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因为他们的幽默和诙谐而增添色彩,课堂中不时传来的阵阵笑声告诉人们,这是一节学生爱上的课,这是一节轻松的课,也是一节开心的课。
二、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主动探究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呢,徐长青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备课,合理利用教具或生活中的实物,尽量把知识用最简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问题简单了,学生的思维打开
了,学生的胆子变大了,真正的探究开始了。长期以往,复杂问题的猜想,思考,验证在学生的眼中就不再是困难了。
三、授人以“渔”教学法
数学的世界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倧。找到问题的本源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远比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要重要的多,几位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引导为主,围绕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以合理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采用正确的思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充分把握课堂节奏
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的节奏和学生的思维,听几位专家教师的讲课轻松而愉快,环环相扣,轻重与缓急和谐统一,如行云流水。给人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会等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等待中让学生步步逼近真理,从而理解数学的真谛。
通过学习以上几位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学习运用以外,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应当积极地丰富自己,更新掌握数学教学中的新生技巧,圆满完成育人为本的使命。
2012.4
第三篇:赴兰州参加“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题展示研讨会”心得体会
赴兰州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展示研讨会”
心得体会
三合乡教育办公室 刘志奇
2012年3月19日---20日,我赴兰州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展示研讨会”。通过参加本次研讨会,我的体会和认识是:
体会之一: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更是生活。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中,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或是对新知识巩固等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既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需要。在本次研讨会上,承担现场教学任务的几位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创设问题情境或是知识巩固应用方面都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的问题都能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体会之二: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数学课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改变以讲解、灌输为主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在体验中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才不会轻易忘记,同时体验、经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过程。
体会之三: 数学课教学必须成为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载体,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由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人讲,大家听,师演示,生观察。学生是在被动地听教学,看教学,而新课程要求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做中学”。本次研讨会上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都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体会之四:关于数学课教学模式的问题。在本次研讨会上,承担现场教学任务的几位教师在教学上都采用了“创设情景---活动尝试---师生探究---巩固反思---作业质疑”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的教学模式相对比,它的优点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从教学实践活动中看都是非常明显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但是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变革,在教学方法的变革上,我们不能理解为某种教学模式的简单取代。也就是说,我们要积极倡导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各种教学模式,但同时又要防止各种简单化的理解和绝对化的主张。尤其是不应该将“新、旧”看成区分教学方法“好、坏”的主要标准,并因此而对某些教学方法采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更加明确地去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深入地去认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从而就能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体会之五:关于数学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问题。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或小组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那么,在数学课教学中,我们究竟如何去实行合作学习呢?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不能搞大量浅层次,低水平操作。例如不要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由学生马上回答就可以了,无需进行小组讨论。
2、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分工,互助性学习的基础上,不能搞形式上的合作,使人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
3、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
4、合作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
5、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引导,适当时候要介入学生的学习小组中。
6、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
总之,合作学习并非仅仅是指学生间的互动,而且包括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同时不能把“小组学习”看成合作学习的唯一形式,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象和环境,灵活地应用各种可能的教学形式,包括全班讨论、师生问答与集体评价等。
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以往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也使我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它将指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把更多的活力带进课堂,让我们山区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第四篇:参加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心得体会
王秀芬
9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到都匀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会》,聆听了武琼,催云宏,张祖庆三位著名教育专家的精彩课堂及讲座,在两天的学习中,我领略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他们的课给我全新的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课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简单,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指明了今后教学前进的方向。
22日上午听取了武琼老师执教的《我是什么》,她的课朴实、真实、自然、细致、实在。她说:“课堂要真实,要实用,不是华丽的演示”。她的语文教学让我明白了学生要读懂课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高素质的教师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和适当的讲解感受到文本的情感与写作方法。
22日下午又听取了崔云宏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他的课充满了想象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感情诵读中,领悟古诗的无穷魅力。
最让我佩服的是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他大气而细腻、精致而流动的课堂教学风格让在座的每位老师为之称赞,他的课堂似乎充满着魔力,简约但丰满、灵活且又独到。习作讲评课中,他巧妙地引导,审时地渗透,竟让学生文思泉涌、妙语如珠,无不让在座的老师为之折服。最后总结出的三条写人作文小贴士,即:写作第一美德:文从字顺——写完草稿,要“再念、再念、再念”;用真实、鲜活的材料写人——写出生料、熟料、猛料;写好人物语言——让人物张嘴说自己的话。最后,一堂讲座《怎样写好作文》让在座的所有人顿悟出他的课堂魅力源于他深邃的教学思想。结束时,老师们都还余兴未尽,活动效果极佳。
总之,这几位专家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那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他们都注重朗读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根据课文提供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上都得到锻炼。以引导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上好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也将是我努力的方向。他们的语文课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堂只有在学生阅读兴趣的花朵盛开时,才是最美丽的,才是充满智慧的!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理论联系实际,化感动为行动,将本次学到的好经验、好方法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一个爱孩子、爱语文、爱教育事业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模版)
参 加 山 阳 区 名 师 大 课 堂 心 得 体 会
山阳区解东一小
任欢
上周,我有幸到远方小学参加了首届“名师大课堂”之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刘小影老师,刘雪琴老师、杨秀全老师等。现在我谈谈本次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刘小影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刘老师首先简说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母亲表扬我,父亲批评我。然后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探究2个问题,其次,全班交流更同意那种做法,为什么?再次,总结出不论父母是那种态度都是对我的爱。最后,让学生练笔,写自己想对自己感谢的人说的话。
整个课听下来,可学习的地方很多,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老师最后的总结和板书以及小练笔。总结很好的提炼全文,小练笔指导的很到位。
二、刘雪琴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刘雪琴老师的课先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然后上黑板检测生字,其次,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讲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合作交流。
听完刘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环节是刘老师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讲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刘老师的课件做的特别精致,非常吸引学生,让学生一遍遍的读,但每次读都加深一步,更加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让学生欲罢不能。
还有许多老师的优秀课例,同样也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动,带给我们关于教学方面的思考,在此不一一细述。总之,有所思,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此行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