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19-05-12 11:4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

第一篇: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

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 神经内科 王菲

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及其定义和意义 •

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三、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

四、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 •

五、临床常见后循环缺血类型 •

六、评估与诊断 纲 要

七、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

八、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 •

九、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后循环的解剖

• 循环的血管即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是从 胸腔内的双侧锁骨下动脉发出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进入颅内后合并 为一根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最 终延续为双侧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Artery,PCA)。椎-基底动脉及 其分支所供应的脑组织,总体上包括了大脑 半球的后半部(双侧枕叶及颞叶的内、下侧 面)、间脑、脑干及小脑。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 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20%。

一、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

•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TIA 和脑梗

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 血、后循环的TIA 与脑梗死、椎基底 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 病。

• 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 后动脉组成 • 主要供给脑干、小脑、丘脑、枕 叶、部分颞叶及 上段脊髓。

二、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改 变,主要有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大 动脉狭窄和闭塞,而低灌注较少见。栓塞:是PCI常见的病因,约占40%,栓子 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 脉远端。深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 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好 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 •

三、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PCI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 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 饮食、吸烟、活动缺乏、肥胖  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个人史  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等

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 主要原因:以往认为,转头/颈可使骨 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 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 头晕/眩晕。这种以假设代替证据的 模式是导致VBI 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

四、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及常见体征

• 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后循环缺血的 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 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 2.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

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ner征 等。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对侧运动感觉损害的 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五、临床常见后循环缺血类型

• • • • • • 后循环TIA 延脑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 大脑后动脉梗死 腔隙性梗死: 脑桥(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 障碍-拙手综合征),丘脑外侧(纯感觉性卒中)• 小脑梗死 • Weber综合征 后循环TIA概念

• TIA:又称短暂行脑缺血发作,是由颅 内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行、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 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 恢复,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 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MRI、CT)检查无责任病灶。后循环TIA的典型症状

• • • • • •

1、眩晕(尤其是头后仰时)

2、跌倒发作

3、颅神经的短暂受累

4、一过性球部功能障碍

5、途径脑干的长束受累

6、枕部疼痛(常为持续性)小脑梗死典型特征

头晕、步态不稳、恶 心呕吐等临床表型,但后 两种除了小脑症候群外还 可以合并偏瘫甚至出现昏 迷 延脑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 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 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 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 及咽反射消失;• 3.病灶侧共济失调;• 4.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 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 退或丧失。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征 • 眼球运动障碍 • 瞳孔异常 • 觉醒和行为障碍 • 伴有记忆力丧失 • 对侧偏盲或皮质盲 桥脑外侧综合征

(Millard-Gubler syndrome)

1、病灶侧外展麻痹

2、病灶侧周围性面瘫

3、病灶对侧中枢性舌瘫及偏瘫

4、头颅CT平扫可发现桥脑出血的高密度 病灶或肿瘤的占位效应;头颅MRI检查 可见桥脑和小脑梗塞的缺血病灶。闭锁综合征、意识清楚,缄默无语,仅有睁闭眼来表达 “是”或 “否”。

2、双侧眼球水平运动受限,但可做垂直运动,瞳孔对光反 射、调节及幅辏反射均正常存在。

3、双侧中枢性面瘫,面部表情及活动均受限,但听力正常。

4、双侧软腭及舌肌麻痹,表现为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双 侧咽反射消失。

5、转颈及耸肩运动受限,四肢软瘫,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6、头颅CT或MRI检查可见双侧桥脑腹侧散在梗塞或脱髓鞘 病灶。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特征

• 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 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 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 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六、评估与诊断

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 症状、演变过程和可能的诱发因素;要注 意了解各种可能的血管性危险因素.•

应积极开展各种血管检查,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CT 血管造影、MRI 血管 造影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有助于 发现和明确颅内外大血管病变。

七、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 • 目前对PCI的急性治疗应基本等同于前循环缺血性 卒中的治疗。• 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 对起病3小时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 治疗。有条件者可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 可适当放宽。• 对所有不合适溶栓治疗且无禁忌征者,应予以阿 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八、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 1.观察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偏瘫的部位和 程度,感知觉障碍,认知、语言能力。• 2.了解既往史,服药史,危险因素,自理 能力,生活习惯。• 3.有无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

【症状护理】 • 1.急性期卧床休息,平卧或低枕位,头部禁止使用 冰袋。• 2.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及有关检查的生化 指标。•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 予氧气吸人。• 4.意识障碍的护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 5.准确记录出入量。对于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 应及时遵医嘱补液。

• 6.高热的护理:按高热护理常规执行。• 7.病人抽搐时注意保证病人的安全。• 8.应用抗凝纤溶药物治疗时,严格掌握药物 剂量,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9.静脉应用血管扩张药,滴速稍慢,注意血 压变化。• 10.瘫痪病人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11.康复护理: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一般护理】 • l.卧床病人协助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着凉。• 3.保持病人大便通畅,做好会阴部护理。• 4.给予低脂低盐饮食,如有吞咽困难、呛 咳者给予糊状流食或半流食小口慢食,必 要时鼻饲进食。• 5.了解病人心理,鼓励家属朋友关心病人,使病人愉快、平静的面对生活。【健康指导】 • 1.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方法。• 2.告知病人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防止 直立性低血压。• 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告知长期卧床病人合并症的预防措施。合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 5.准确记录出入量。对于呕吐、大汗、高 热等症状应及时遵医嘱补液。心理护理

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指导病人 要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帮助病人恢复 社会适应能力,鼓励他们下床活动锻 炼,生活尽量自理

。同时还应鼓励他 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家务劳 动、文娱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强其对 生活的乐趣,分散他们的不良情绪,为重返工作岗位,重返社会做好准备。

九、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分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是防止和减少人群中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发生。二级预 防:主要是及时发现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危险因素 的危害。三级预防:主要是对已发生 的脑血管病进行及早诊断、治疗及早 期康复。预防已患脑血管病的再复发,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率、致死率。

•(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 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 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 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2)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 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要注意 控制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因为不良刺激 及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 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故预防脑血管病首先应注意 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3)饮食须清淡有节制,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 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做到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 过咸,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辣椒、生葱、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应忌烟,少酒,每日饮酒不应超过 100毫升(白酒)。•(4)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

胖,饮食控制,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适量 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定期有针对性地 检查血糖和血脂。•(5)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及 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 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6)注意季节变化: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 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故在气候变化时应当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7)不要用脑过度;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 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 宜太长;注意治疗原发病,防止再发脑血管病。

•(8)坚持长期服用药物 •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口的如波利维,国产的如泰加),大量临床 询证医学证实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降低 脑卒中的发生率。• 2)调脂药物:目前调脂药物使用和降低脑血管 事件之间存在明显关心,他汀类药物预防治

可 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目前临 床上常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其 中他汀类药物主要以降低血脂为主,(如立普妥、舒降之、来适可,国内主要为血脂康),贝特类 对降低血脂效果明显。但调脂药物对肝脏较大,所以定期复查肝功能是很必要的。

第二篇:pdca护理循环

PDCA护理质量循环模式

1.概述

PDCA管理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不止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又称戴明循环。2.PDCA的四个阶段

•P(计划 PLAN):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D(实施 DO):实施行动计划 •C(检查 CHECK):评估结果 •A(处理 ACT):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3.特点

(1)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整个医院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护理部是其中一个中心PDCA循环,各护理单位如病区、手术室等又是小的PDCA循环。大环套小环,直至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反过来小环保大环,从而推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

(2)阶梯式运行,每转动一周就提高一步:PDCA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运转,每循环一圈就要使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呈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处理阶段,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避免在下一循环中重复错误。

4.PDCA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

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的前CEO郭士纳的这句话将检查验证、评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语道破。步骤七: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是维持企业治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标准化是企业治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步骤八:处理遗留题目。所有题目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题目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有人称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5.如何将PDCA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 1)护理质量:

是指护理工作及服务效果满足护理服务对象需要的优劣程度。2)护理质量管理:

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 6.案例

双手回套针头套引起扎伤 原因分析:

1、物品:无盖回收盒。

2、护士缺乏防护意识引起:(1)针头回收盒不好用;(2)不回套无法将针头分开;(3)怕其他人员受伤;(4)未使用治疗盘(5)觉得不回套更危险。

3、组织:

(1)没有针头处理流程标准(2)未定期监测

(3)缺乏有关针扎在职教育 P 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确定目标:

1、掌握预防血源性传播知识达到100%

2、双手回套扎伤率为0

3、使用物品有盖回收盒100%

4、针头处理流程标准落实率100% 改进计划:(具体工作流程、要求)

1、病区建立有盖回收盒

2、培训:因扎伤引起HBV、HCV、HIV感染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性及预防与处理知识的培训。

3、制定针头处理流程标准。

4、公布流程一周,阅读后签名 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 准备用物

(包括治疗盘、利器盒等)去除针头外套进行抽血或注射 直接分离针头入利器盒

针筒放在治疗车下层的套有黄色袋的容器 集中放置于科 室规定的处置处

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协调和跟进)

1、培训相关控感知识

2、与针头有关 的操作配备有盖利器盒。

3、制定针头处理流程: C检查 :评估结果

1、检查评估结果同确定目标相符吗? □ 达到

2、每项措施的有效性如何?(1)掌握预防血源性传播知识达到100%(2)双手回套扎伤率为0(3)使用物品有盖回收盒100%(4)针头处理流程标准落实率97%

3、哪里还存在着距离? 第4项还未能达标100%

4、我们学到了什么? 控感学习自我保护……….A处理: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1、巩固成果,采取措施以保证长期的有效性,将新规则文件化。

2、处理遗留问题,将未达标的问题在下一个改进机会中重新使用PDCA循环 7.PDCA循环管理模式理念

• 做一件工作首先以计划开始,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备而战 • 再好的计划不执行,不统一行动,结果也为零

• 我们按指定的方案或按要求做事——做了又怎么样?做的好否需要检查 • 检查了不改善也为零,得再次确定改善的方案 • 所以循环管理模式告诉我们——凡事依计划而为之 • 不断检讨执行的好坏是我们工作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 只有保持不断改进的心态,我们的工作、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跌倒护理的PDCA循环

【关键词】 PDCA;老年;住院;跌倒

有研究表明〔1〕,少数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因各种原因发生跌倒现象,有5%~15%的跌倒患者因此而造成脑组织、骨和关节等损伤。为防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损伤,对本病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2〕进行管理。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2月在我院随机抽取生活基本自理(能独立行走)的住院老年患者58例,男22例,女36例,年龄60~91岁,平均(75±7.51)岁。其中老年性痴呆19例,糖尿病10例,脑梗死后遗症15例,恶性肿瘤晚期5例,肺心病6例,其他3例。上述病例随机分组,1~6月28例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组),7~12月30例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管理(PDCA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按防止步态不稳老年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PDCA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1.2.1 计划阶段(P)

1.2.1.1 收集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用药情况、日常活动规律及生活需求、既往有无跌伤史。

1.2.1.2 分析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 与护士有关的因素: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与患者有关的因素:①内在因素:疾病影响,慢性累积性劳损,老年退行性变。②外在因素:包括环境、衣着及意外伤害。地面积水过多、病床过高、光线不足、厕所、浴室、缺乏扶手、患者鞋底滑等都容易导致病人跌倒〔3〕。

1.2.1.3 制定防范措施 ①对有跌倒危险的患者在一览表、床头卡上醒目标志。②勤巡视病房询问患者需求,及时到床前解决患者需求。③集中管理,专人看护,安排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在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不离视线。④步态不稳者由护理人员搀扶坐好,对坐轮椅的患者做好保护性约束。⑤护理人员每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患者鞋子是否防滑。⑥保持地面干燥,清除滑腻;检查设施,及时清除障碍物。⑦履行告知义务:在判断患者处于跌倒的高危状态时,应将患者情况及预防措施及时向家属说明,对不服从管理而又易跌倒者必要时建议家属陪护,家属无法陪护者,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以免发生医疗纠纷〔4〕。⑧责任护士每天评估病人,并根据情况修正、增加、变更预防对策。⑨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不要让其下床活动,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用约束带保护。⑩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按铃;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提高老年患者管理的依从性。

1.2.2 实施阶段(D)成立护士长质控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质控网络。召开护士会,教育全体护士增强责任心,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规范标准完成护理工作。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使每位护士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业务培训,每月一次讲课,要求护士了解老年患者的特点、跌倒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掌握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护士长每天带领护士床头交接易发生跌倒的高危病人,以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落实岗位职责,责任到人,如发生老年患者跌伤,应执行逐级报告制度和跌倒应急预案,将病人损害减至最低〔5〕。

1.2.3 检查阶段(C)

1.2.3.1 制定检查考核标准 根据计划要求,结合本病区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出全面细致的检查标准。

1.2.3.2 检查内容 护士的素质、责任心,对老年患者病情、用药、防范措施的知晓率,巡视病房记录情况,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1.2.3.3 检查方法 利用本病区三级护理质控网络,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检查工作。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实施老年患者跌倒的防范措施;质控组长负责对护理过程出现新的护理问题不断补充防范措施并进行指导;护士长定时检查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

1.2.4 总结阶段(A)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根据,使PDCA循环管理持续不断地运转〔6〕。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分析,各项参数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 结 果

PDCA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PDCA组的跌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发生率比较表2 两组患者发生跌伤的结果比较

讨 论

PDCA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本组结果显示,在防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方法上,PDCA循环管理法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法(P<0.05),使老年患者跌倒率由39.3%下降至3.3%,跌伤率由14.29%下降至0.00%。同时,由于人人参与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了责任心,增强了安全意识,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使护理工作从简单地完成变成对患者全方位和全程的护理,确保了护理质量始终处在一个良性循环轨道中。

跌倒是住院患者意外受伤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胁甚大[1]。跌倒不仅使人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躯体受到严重损伤,影响到功能自主性,增加了治疗的需要[2]。医疗院所患者跌倒事件比例的增加,严重影响护理质量。为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营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治疗环境,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自2007年8月导入PDCA模式,持续不断的改善流程,以预防患者跌倒的发生,通过运用此模式,共有98例有跌倒危险的患者未发生跌倒。临床护理人员注重预防在先,明显提高了护士对跌倒预防干预的意识和责任感。现报告如下。1 制定预防跌倒的管理规范 各护理单元,尤其是跌倒高危人群分布较多的护理单元要积极提供意见与建议,或者由护理单元先制定规范的初稿提交护理部组织讨论,并由护理部最后定稿。规范包括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量表、评估方法,高危患者的警示,告知制度,预防跌倒的保护性措施,跌倒处理的预案与流程,各级人员在预防跌倒中的职责等。制定规范后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做到人人掌握。并由“护理部—护理安全质控组—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来督导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措施及其实效。2 跌倒危险的评估 2.1 自2007年8月本院对新入院的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筛选,内容包括:身体是否虚弱、在家或住院有无跌倒病史、意识状态、行动能力、睡眠形态、体位性低血压、使用易导致嗜睡的药物、排尿或排便需他人协助等,确定患者是否有跌倒及潜在跌倒的高危因素,使患者及陪护人员事前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掌握预防措施,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采用香港医院普遍应用的评估项目为表格式,打钩填写即可:①认知行为受损:如意识混乱、意识恍惚、烦躁不安、焦虑等;②不稳定的步态或不平衡的坐姿;③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可能;④对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构成威胁,有拔出下列管道的可能,如鼻饲管、吸氧管、输液管、气管插管等;⑤患者是否使用了引起头晕、体位性低血压药物;⑥患者有无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⑦患者是否年龄过大,生活不能自理等[3]。2.2手术后(或产后)及病情改变,24 h需再评估。3 采取措施预防患者跌倒 3.1将呼叫器放在患者随手可及处,并向患者示范其用法。3.2

室内物品摆放规范,常用物品置于患者易拿取的地方。3.3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清洁,有水渍及时清除。通道、楼梯处应避免堆放杂物,保持通畅,设置地灯照明。3.4患者如有行动不便,尽量做到24 h有人陪伴,活动时要有人搀扶,并嘱患者无人陪伴时不要擅自活动。3.5患者休息时,将便器置于床旁,并加强巡视。3.6

为患者提供大小合适的病号服及鞋,并嘱患者活动时尽量不要穿拖鞋。3.7

危重患者严格床头交接班,严格执行等级护理制度,加强巡视,及时给予患者帮助。3.8

患者服用易引起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药物之前要做好解释,服药后要仔细观察,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患者卧床休息。3.9

必要时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实施适当的身体约束。对身体约束的患者需经常观察评估,记录其精神状态、循环、呼吸、皮肤、感觉等情况,避免并发症发生。3.10

健康宣教:对医院员工加强健康教育,向所有员工,高危患者和家属提供教育与训练,使他们从防跌倒意识上,辨识高危人群和干预措施上都有明确的认识和熟练的技能,从源头上予以预防。许多患者常因久病不愈,怕麻烦别人,遭人嫌弃,有时过高地估计自己体力,故常不愿让人帮助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跌倒,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的与其交谈,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顾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互相合作,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加强沟通,关注患者心理感受,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患者防跌倒意识。4 应用预防跌倒预案 当评估发现患者是跌倒高危人群时,评估者就要启动医院预防的预案。内容包括:床头悬挂“小心跌倒”的警示牌,这个标示醒目、清晰,既不影响病房美观,又达到了广而告知的目的[4]。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告知并记到护理记录中,对患者家属进行跌倒措施的宣教,排除患者周围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按工作要求定期巡视患者,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并检查各项预防性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护士长,护理部要定期对高危患者的宣教效果及预防跌倒措施是否到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指导处理危险因素。5 分析、评价 护理部定期对发生跌倒的患者时间、地点、导致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跌倒后果与转归等内容进行分析。

第四篇:2013年循环内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3年循环内科护理工作计划

在2013年的护理工作中,按照医院及护理部的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加强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使循环内科护理工作有新举措、新突破,使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护理计划制定如下:

一、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培养护士自觉学习的习惯,每月组织护士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专科知识学习,及技术操作考核,同时注重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着重对年轻护士进全行方面的培养,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提高护士对急诊急救及突发事件应急的能力,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学习并有笔记。

二、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强化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听取意见,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落实基础护理,入院宣教及健康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

三、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室安静,整治,舒适,安全,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护士应履行告知程序,尽可能把隐患降到最低,强化护理员工作,病区卫生应勤打扫,床单应勤更换,卫生间无异味,送水到床头,病区卫生无死角。

四、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应熟练掌握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重患做到床头交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五、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要求,及时、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的书写护理记录单,体现专科特点,避免不规范书写,如错别字,涂改,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六、护理各项指示完成目标在2013年争取达到

基础护理合格率98%,专科护理合格率98%,危重患合格率9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8%,整体护理合格率97%,病房管理合格率98%,业务培训合格率100%,急救仪器完好率100%,消毒灭菌合合率100%,患者服务满意度98%。

第五篇:PDCA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PDCA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PDCA循环管理

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循环系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循P(计划)、D(实施)、C(检查)、A(总结)等程序[1]。PDCA循环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需要周而复始的进行运作,综合解决各种阶段性问题。在住院患者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效果,体现医院树立“以患者为本” 的服务理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高效的管理对策,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现将我院在PDCA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5±2.55)岁,住院时间在1周~2个月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20±13.5)天。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3~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46±2.09)岁,住院时间在10天~2个月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21±14)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主要包括计划(plan,P)阶段、实施(do,D)阶段、检查(check,C)阶段、以及总结(action,A)阶段等。1.3评价标准

在患者出院时,发放满意评分调查表,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评分调查表的总分在0~10分的范围内,≤5分为不满意;6~8分为满意;9~10分为非常满意。共发放了204份问卷,收回了204 份,回收率达到了100%。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性为P<0.05。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7.05%,对照组满意程度为85.30%,护理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对比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n)102 102

非常满意(n/%)91(89.21)70(68.63)

满意(n/%)不满意(n/%)满意程度(%)8(7.84)17(16.67)

3(2.95)

15(14.70)

97.05 85.30 注: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3.1PDCA循环管理实施过程

PDCA循环管理实施过程,具体如下:

①计划(plan,P)阶段。在计划阶段,护理人员应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操作质量、健康教育、患者合理要求能否满足等。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对患者疾病情况、病史情况、疾病进展、家庭背景等资料进行分析,从而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理过程中制定有计划性、目的性的业务学习,包括:新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礼仪知识、法律知识、护理心理学等护理内容。

②实施(do,D)阶段。在实施阶段,可定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召开会议,组织专业的质量管理小组,向全体护理人员介绍每一步护理工作程序,将患者满意度纳入到护理绩效考核中,为受到表彰的护士,提供经济上的奖励以及晋级评优的机会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每周业务学习的时间里,邀请专家讲解新的医疗护理知识,或者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护理人员为全体护理人员传授临床经验以及护患沟通技巧。为了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可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举行生活会,分享工作生活中的感受,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强各个科室内部的凝聚力等。最后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采取新老搭配、一帮一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护理人员做到劳逸结合,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护理工作当中。

③检查(check,C)阶段。护理人员可定期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接受患者合理的建议,找出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与缺陷,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信心,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等。在检查阶段中,质量管理小组可定期进行查房,询问患者住院情况,并做好访问记录。每月进行护理专业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口答等形式,全面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④总结(action,A)阶段。在实施P、D、C、A等步骤后,护理质量管理可全面整合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患者发放满意评分调查表,总结出PDCA循环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缺陷。在总结护理经验的过程中,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3.2小结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是以人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标准的主要的方法[2]。通过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患者满意程度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0%,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临床护理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作为优秀的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水平与综合素质,充分结合理念与实际,切实提高护理水平[3]。同时,在工作中,积极发现各种问题,通过实践纠正各种措施,控制护理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使护理程序更加具有统一性、标准性[4],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参考文献

[1] 刘苹, 吴之茵, 夏燕苹.PDCA循环管理在肿瘤住院患者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2(1): 83-84.[2] 周如女, 罗玲, 周嫣, 等.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15(11): 48-51.[3] 闫亮爱.质量环对提升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应用和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8(3): 76-77.[4] 杨金花, 刘彦慧.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多元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 2012,2(11): 15-17.

下载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 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

    第 三 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 科 护 理 学》-1 教 学 大 纲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大纲编写人员:袁丽、鄢秀英、吴小玲、任玉英、张铭光、谭小波 四川大学护理学......

    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缺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并且挽救了许多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同时,手术创伤小......

    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及护理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胃镜检查作为上消化道疾病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越来越成为临床工作的一项常规检查,但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且在操作过程中易引起被检查者......

    缺血后适应脑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解读

    缺血后适应脑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并呈发病年轻化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于急性中风患者施行早期有效......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引用、推广的方法和手段。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

    建筑材料循环

    工程项目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对项目所在的地区或周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工程项目建设除了项目的投资、进度与质量三大目标外,环境目标已经......

    循环日记

    小学中年级学生班级循环日记提高作文能力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