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戒网瘾教育后的感想
在宏开学校的感想
我来到济南宏开教育培训学校已经七个多月了,我爱这里有很多的感想,在没来宏开学校之前,我就上网成瘾,性格非常孤僻。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我上小学时,都是母亲一手把握养大的,我姐姐也对我挺好的,我只要一有事就对姐姐说,从不跟母亲倾诉,只要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我吗就对我打骂。从那时起我就拿着妈妈的零花钱去网吧上网打游戏,回到家就撒谎说老师留学生上课。等上了初中的时候,我就去了一所封闭式的学校,因为我妈发现我上网打游戏,就把我送到了这所学校每两个星期才回去一次,我妈也是每个星期给我零花钱用,就这样,我在这所学校呆了三年,才戒掉了网瘾,可是好景不长,等我上了中专后,我上网的毛病又犯了。当时,我家已经买了一台电脑,我每个星期放假就回家上网,从早上七点玩到午夜十二点多才睡觉,当时我妈妈、姐姐都不在家里,所以每个双休日就上网,有时还拿父母的零花钱去学校上网包夜,每隔几天就翻墙去网吧,老师也不知情,就这样瞒了两年了多,等我出去工作时,也是如此,没找到一份工作,每天晚上就出去上网包夜,甚至还矿工,连续几天几夜,我妈为了我操碎了心,流干了眼泪,连头发都发白了,回到家里还跟父母大吵大闹,索要钱财,离家出走,母亲无助之下把我送到济南宏开教育培训学校,进行四个月的培训。
自从我来宏开学校后,我在这里学到了许多,也认识而来许多,我一直以为父母把我送到这个地方,让我吃了不少的哭,是害我的,进行了几个月的培训才知道父母这样做是对我好,在这里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让我性格慢慢地进行了改变,我的性格也开始开朗了起来,更让我学习如何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和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让我知道上网对我们青少年的危害,以前我一直以为我做的都是对的,而父母做的都错的,但是从现在看来,我做的都是错误的,心里感到非常内疚,知道了自己做过很多错事,不应该让父母操心劳累,伤心过度。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善待他人。所以说只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就会有一颗仁心,也就可以善待他人。
“百善孝为先”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男孩的母亲正在为一位八九岁的男孩洗脚,过了一会,那个男孩来到了奶奶的房间,他打开们悄悄地看了一眼,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发现妈妈正在为自己的奶奶洗脚,当他妈妈来到男孩房间时,发现小男孩不在房间里,她转身一看,看见小男孩端来了一盆洗脚水,然后用那稚嫩的声音说了一句:“妈妈洗脚。”于是这个小男孩就给他妈妈洗脚。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就知道孝顺父母,给父母洗脚,难道我们青少年就不知道该如何孝顺父母吗?我感到非常惭愧,现在青少年没有一点慈爱任重的心,都不理解父母,只知道打骂他们,说自己的父母有错,没有教育好自己。
等我离开济南宏开教育培训学校后,我一定会好好工作,孝顺父母,在家听父母的话,再也不能犯以前的错误了,戒掉网瘾,做一个听父母话的好儿子,也不能在撒谎骗自己的父母,我好想对我妈妈说:“妈,对不起,以前都是我不好,不应该不听你的话,今后我一定会好好的,我已经戒掉网瘾,会好好工作的,孝顺你的,我爱你,妈。”
第二篇:山东戒网瘾学校
山东戒瘾学校
山东网康/济南宏开教育培训学校
上个世纪末,当城市农民工生存状态等问题一次次被提出,引起关注之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活在湖南的基层女作家阮梅历时三年,跨越五大打工省份,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问题,以及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匮乏、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有待改善等社会问题展开了调查。
被媒体称之“中国关注农村留守孩子报告文学作家第一人”的阮梅女士,其长篇报告文学专著《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无论是从作者笔下奔涌而出的泣泪呐喊,从作者对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等问题纷繁复杂现状的激情陈述,还是从作者对当下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种种现象的理性分析与深层次思考,无一不显现出作者对两千万农民之子的纯朴真情,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深层思虑,无一不体现出作者心忧国家、心系底层的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是提得很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常跑康复医院、脑院、精神病院、少管所、看守所,接触到的仍然是有心理问题或是有犯罪经历的未成年孩子。可在《北京文学》刊载出来后的一次翻阅,我惊奇地发现,里面很多的个案都是发生在缺少父母疼爱的打工家庭。特别是那个走不出网瘾的男童的死,那个寄居在姑姑家怀孕后投河自杀的女童的死,只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这样两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就陷入网吧不能自拔,或陷入早恋自吞苦果,直到年幼的生命过早离去。
济南宏开教育培训学校 位于(济南槐荫区清河北路168号)总结“青少年长期痴迷网络,会导致交往方式错位。‘人机式交往’长期下去会导致人际交往行为畸形,‘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相互冲突,也会导致人格异化。同时学习出现障碍,比如厌学、逃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还会出现情绪障碍:比如抑郁、孤僻、易怒、脾气暴躁、与父母敌对等。总之,长期沉溺于网络可以导致自我人格力量的发育不良或蜕变。”呼吁更多的人重视、爱护弱势少年儿童及问题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青少年,一旦患上网络成瘾症,要戒除是会很困难。因此,预防是治疗上网成瘾的最好良方。一定提前打好“预防疫苗”。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孩子在知道网络的好处的同时,也要知道它会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资源,而不是一味的依赖网络,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比如,心理辅导,可以参加一些网瘾戒除机构(宏开教育培训学校)的活动,让学生知道电脑、网络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网址:
电话:0531-***9
第三篇:大学生还需要戒网瘾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http://www.xiexiebang.com/wtzl/wyzt
大学生还需要戒网瘾?
白天上网查资料、晚上上网去发帖、半夜依旧在网聊……这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了网络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高校心理老师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夜间沉迷网络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眠、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的现象,用他们的话说:“只有与网络为伴,我们才感觉到自信和力量。
日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高校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生率为7.9%。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随机抽取上海市4所大学的4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结果表明:有427名学生已经接触并使用过网络,有34人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发生率为7.9%。
国外的研究表明,互联网成瘾症与抑郁水平存在一定关系。美国心理学教授总结了1990年以来40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症倾向的个体常常是孤独和抑郁的,他们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
复旦大学学联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曹高举老师也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不善于拓展交往圈、人际沟通乏术。
调查还表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们在网络上多半时间花在聊天、游戏、看电影和交换电子邮件等,即便要对他们进行疏导,也要分游戏成瘾、聊天成瘾、技术成瘾、信息成瘾和色情成瘾等来对症下药。
作为新技术手段的网络也成了攻克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目前沪上已有高校心理教师通过网络QQ聊天等形式与学生沟通,跟踪辅导,以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专家认为,网络成瘾学生还应把网络上的机智、幽默和爱心转移到社交领域。专家建议,学校要为网络成瘾症者提供一个理解的氛围,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从心理上彻底斩断网瘾,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第四篇:未成年人“戒网瘾”须循序渐进
未成年人“戒网瘾”须循序渐进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其中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焦虑不安,一些网戒学校利用这种心理,推出了殴打、电击、药物、体罚等戒瘾手法。据媒体报道,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戒中心”一度被无数家长视为“戒网圣地”。2009年,该中心电击治疗等问题曝光后,当时的卫生部曾紧急叫停“电击治疗”。然而,临沂“网戒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后每年仍有数百名青少年来此接受“治疗”。
孩子沉迷网络固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但以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强加干预,非但不可能取得想要的结果,由此引发的青少年身心健康备受侵害甚至是犯罪等问题,也是社会不堪承受的重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明确了“戒网瘾”的行为边界,并强调相关行为构成违法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若真如此,将有望规范众多网戒学校的行为,从而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当然,预防网瘾及监管好网戒行为,不能指望出台一部条例就药到病除。少数青少年沉迷网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青少年学习、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染上“网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戒除“网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招就灵。
直面网瘾戒除,首先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多一些陪伴、沟通和自律。如果家长整天埋头抱着手机,又如何要求孩子不沉迷网络?很多时候,正是亲人的疏离和沟通的欠缺,将孩子不断推向外界去寻找新寄托。而一旦发现孩子深陷网络就指望立竿见影,未免一误再误。此外,教育、卫生、工信等部门也该切实履责。一方面,从学校教育着手,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为了图省事或者出于利益驱动,有意无意把学生驱赶到网上。另一方面,要从技术层面完善网络游戏规则,让不适宜的游戏或游戏功能远离未成年人。
网瘾当然要戒,但要循序渐进,不断激活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关心,让他们在丰富充实的社会参与中实现蜕变。决不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粗暴干预未成年人,甚至以戕害肢体、精神的手段收获所谓的“乖巧”“懂事”。如何引导孩子们积极探索世界而不致被风险吞噬,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课题。
第五篇:教育感想
教师教育感想
1初为人师,涉行不深,所以在教育这一职业中,我绝对算是一新手;第一次担当班主任工作,没有任何以往的经验,所以,我相信我对教育以及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想法认识,绝对是最真实也是最朴实的。当然,也由于是从教不久和第一次带班主任,所以许多想法和认识肯定是不成熟甚至是片面的。下面我将主要从班主任工作这块儿,根据我的切身经历,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这个时代的学生不是缺乏聪明才智,而是缺乏勤奋学习的态度。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句台词被大家广为流传着: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确实,在这么一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足够的聪明才智固然能让一个人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各种各样的益智类节目和游戏也无形当中感染着我们的中学生,他们认为人就是要比比谁更聪明、比比谁不用付出就能比别人收获的还多,比比谁更能够投机取巧。这样的一些想法在社会上被很多人信仰并传播着,但在校园这种学术氛围浓烈、提倡勤奋努力的地方,投机取巧的想法是绝对得不到生长的土壤的。然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就是因为崇尚这样的思想,在学习拿不出十足的劲头,把心思放在寻找所谓的学习“捷径”,或者干脆平时不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和加强,而是想着并做着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一些事,到快考试时突击一下,其结果可想而知,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在我带班主任的这个班,我就发现明显地存在这样的现象。全班男生多过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三倍,然而在平时的学习当中,男生普遍没有女生勤奋、认真和踏实,所以这小部分女生总体上成绩都在我们班的前面,尤其在一次月考中,班级前三名居然都是女生,并且第三名女生与第四名男生的成绩相隔很大,为此我也在班会课上表扬了女生,同时也对男生提出了严重警告。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在高中校园还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平时的学习和课余生活过程中注重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树立勤奋、努力、执着追求目标的典型例子,坚决抵制校园外社会上某些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思想。
二,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我体会到,班主任要在宣传集体荣誉的前提下,培养团队意识,鼓
励团队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他们感到他们不只是为班级做贡献,更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子、为自己争光。在我校有一项长期的活动,就是每周学校对各个班级的卫生、两操人数质量进行评比,并以班级积分的形式,评比优良班级文明班级。我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班每周的积分都是靠后的,而每周能够排在积分榜前几名的都是实验班和奋进班,像我这样的平行班就少之甚少了。后来我为此召开专门的班会,提出“同样是一日三顿饭,别人暂时在成绩上比我们优秀些,可怎么连卫生劳动都比不过别人?难道我们双手双脚要差些?每次升国旗,当学校指出我们班卫生没做好、做操不认真时,不知道大家站在那儿是否会觉得脸烫?”说这几句时我故意提高嗓门、加强语气。当时下面学生一片安静,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受到了警醒的。后来我协助劳动委员建立分工明确、奖惩鲜明的一套班级卫生条例,最主要的是,将这些付诸实际生活中,而且在刚开始抓卫生时,我经常及时去教室和卫生区监督,在大扫除时亲自带领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之后,我班的积分已经在平行班级中脱颖而出,并经常与实验班和奋进班排在一起。在刚刚结束的十二月份中,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努力、抱着必拿“文明班级”牌匾的气势,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并果然拿下了校“文明班级”的牌匾。
通过这样的一项活动,我感到我班学生的思想觉悟多少提高了,班级荣誉感更强了,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全班同学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乐趣。虽然一个班人数很多,人上百千,形形色色,众口难调,但只要班主任在不断地树立一个又一个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并激励每位学生行动起来,为夺取目标齐心协力,为班级争光,为自己作为班级里的一员争光。班级优秀了,每位学生自己感到光荣,学习动力也就大些;但如果班级衰败了,学生肯定会感到疲惫甚至厌烦,丧失对班级的那份热爱与奉献精神,这无形当中就影响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另一方面,一个班的学生表现优秀,这个班在学习成绩上就绝对不会差。因此我在班会和家长会上提出、并在平时总以这样一个口号鼓励学生:班良我优,我进班强!
三,理解和宽容胜过批评与责怪。当老师把学生犯的错主动的归咎到老师自己身上时,有
时会比传统地批评和教育学生效果更好。每个班都存在一些这样的同学,他们由于几门课没学好或由于基础不是太好而暂时成绩落后,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于是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感。越缺乏自信,就越容易在纪律上犯错,进入恶性循环。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把他们“一棍子打死”,而要努力帮助他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做为突破口,让这样的孩子感觉到“我并不是什么都不行”。我高一带过这样的一个女同学,她是一名体育生,体育成绩特别好,而且几名体育老师都表扬她有运动天赋,但她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不愿意付出太多,做得明显不够,所以她的文化课成绩就不行,甚至可以用“差”来形容。那是快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找她谈话,我说“既然你能够在运动会上忍着疼痛跑下4×100米接力赛、保住了班级第一的名次,为什么不能在学习上下定决心、把成绩多少赶起来一些?可能由于你是个体育生,我平时对你的学习关心不够……”,我还没说完,没想到她一个坚强的体育生,居然一下子哭起来,说我是个好老师,不是我关心不够,而是她自己没用功,并决定以后加强文化课的学习。不论她后来到底文化课的学习怎么样,我相信我已经帮助她找到了她的闪光点,我也相信今后她肯定会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取得成就。
另外还有一个事例,在我现在的班里,一次有两个住读生没有找我开请假条就出校门了,那么这样的行为是会扣班级积分、给班级抹黑、不利于学校管理的,我原本想去找这两名学生并批评他们,后来我想到,那天上午我一直不在办公室,所以客观上说他们没有成功地找到我、让我开外出的请假条,那我也就不能完全把责任归咎到他们身上,于是我干脆在班会课上说“如果由于大家不能及时找到我、开请假条,请大家原谅!”再接下来与这两名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都有些歉意了。
简而言之,当学生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宽容和理解,发现自身的闪光点,通过努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才能树立起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落后”的泥潭里走出来,点亮心中希望的明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虽然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有提高,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但教育,作为推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主动力,仍然是社会的一股主旋律,我们丝毫不能放松教育的发展。但我们的教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比原先更复杂:教育对象,即学生群体,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思想早熟的快,容易接收新东西,但毕竟自制力差,就容易犯小错误,甚至误入歧途;教学手段需要更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再停留于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充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任务型教学,实现资源共享;教育要面对的难题与原先不一样。正由于我们处在现代化的环境下,学生出现的问题与时代特点有关,复杂多样,难以处理。
问题虽然存在,但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勤于思考学生和教育的问题,敢于创新教学教育模式,与时俱进,相信我们能够比原先做得更好。
这些是我对教育的一些不成熟想法,通过担当班主任工作,我更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了,因为做好班主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很多很广,甚至要在某些方面要很精,因此很能锻炼人。我相信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总结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