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鉴赏感想

时间:2019-05-12 11:2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陶瓷鉴赏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陶瓷鉴赏感想》。

第一篇:陶瓷鉴赏感想

陶瓷鉴赏感想

这学期学习了陶瓷鉴赏课,起初还以为这门课和考古通论的性质差不多,学习了之后才发现陶瓷鉴赏课比考古通论的性质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陶瓷的发展历程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在破碎的瓷片上找到我们祖先留下的记忆。可以了解当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可以做成这些让后人感叹的旷世之作。

对于陶瓷我们可以将它分为陶类和瓷类。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接触更多是瓷器。我们可以透过瓷器看到它那个年代的故事。当然我不仅认识了很多精妙绝伦的瓷器,还了解到中国古代窑厂有官窑和民窑之分。瓷器一直是中国的代表,也只有瓷器可以这么毫无争议的来代表中国,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繁荣兴衰。是通过对陶瓷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文化。瓷器上的花纹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我们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变化,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看到了我们祖先烧制陶瓷的高超技术,每一件瓷器上的图案都栩栩如生每次看到瓷器上的图案都会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让人觉得每一件瓷器都是有灵魂的,仿佛它们在告诉我们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几千年来中国发生的事。

通过陶瓷鉴赏我了解到中国许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么多朝代,这么多位帝王,这么多的传世珍品。每一件都是我们祖先呕心沥血之作。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要好好守护这些珍品,这些祖先辛勤劳动的成果,让中国陶瓷的辉煌永世流传。

第二篇:陶瓷鉴赏

中国瓷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五彩瓷

说到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众所周知就是瓷器的意思。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也是人类“瓷”文化的发源地,在世界素有“瓷国”之誉。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国陶瓷业历史悠久、艺术成就极高,承载着广大人民对生活之美的追求,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通过“陶瓷之路”和“丝绸之路 ”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普遍喜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中国陶瓷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而早期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早在8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后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出现了原始青瓷。据考古资料表明,成熟的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 800多年的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江南瓷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时期,东起东南沿海的江、浙、闽、赣,西达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四川等地都相继设立了窑场,分别烧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虽然北方地区制瓷业发展较迟,但在山东、河北等处也发现了青瓷窑址。在晋书《字林》中第一次出现了“瓷”字。同时,赞誉瓷器的诗词歌赋也出现了。瓷器一经问世,就以其坚固耐用、古朴典雅的风韵得到人们的喜爱。

隋、唐五代的瓷业生产呈现初步繁荣景象,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瓷器生产在前代的基础上更向前跃进了一步,出现了蓬勃发展、瓷器产区遍布全国的局面,并诞生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窑,如邢窑、岳州窑、洪州窑、寿州窑等。北方的白瓷以邢窑成就最高,有“南青北白”之称。其实北方诸窑也兼烧青、黄、黑、花瓷等。南方长沙窑也发明了釉下彩绘的艺术,这对瓷业是一个贡献。

宋元时期,是我国瓷器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黄金时代,而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又一个繁荣昌盛的辉煌时期,艺术造诣之高使其达到了中国瓷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所生产的珍品,为后世视为稀世珍宝。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窑也各领风骚。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制瓷的高峰。从古至今,中外的各大博物馆、艺术馆和收藏界无不把宋代名瓷作为收藏珍品,各拍卖公司和文物店也竞相把其作为重器以天价来推出。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不断发展,它汇集了全国制瓷工艺的精华,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瓷器生产,仿古创新,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还承担了宫廷御器的生产,成为闻名中外的瓷都。

清代是中国陶瓷繁荣的又一高峰时期,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陶瓷业最为辉煌的阶段,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康窑瓷器型敦重古拙、大气磅礴,如同康熙帝要重整江山的雄心壮志;雍窑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工艺讲究、优美典雅,与雍正帝心思缜密、励精图治的特点相符;而乾隆帝自号“十全老人”,追求猎奇,其瓷更是名目繁多、繁缛之极、精巧之致。除了继承明代的成就之外,清代还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更加丰富了中国的陶瓷文化。

二、中国陶瓷艺术之森中一块瑰宝——五彩瓷

说到中国我们就不得不说瓷器;说到瓷器我们就不得不说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彩色釉瓷这四大名瓷。其中彩色釉瓷分为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其中我个人最为欣赏的就是这彩色釉瓷中的“五彩”。五彩狭义是指黄、青、白、红和黑五种颜色,广义上泛指各种颜色。狭义上的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冥冥中有一种东方的热烈、神秘之感。而五彩瓷,其技法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划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艺术性都特别强。

1、五彩瓷的起源

五彩源于早期的彩瓷,唐代的长沙窑开彩瓷的先河,宋代的宋加彩也是彩瓷的一支,但是它们都不构成中国彩瓷的一个主流、影响也不够大,真正构成后期影响的是明清的彩瓷。彩瓷开始形成于元代后期,五彩和青花虽是同时期诞生的,但那时五彩一直没有颜色单

一、成本较低的青花有名气。青花和五彩曾经还一度被很多文人认为是一种俗气,而较于青花显得更热烈的五彩则显得更俗。但是我个人就是喜欢它的颜色丰富、光彩夺目,事实证明五彩的二次入窑是对艺术的一种升华;是对完美的一种追求。

五彩——是元代后期创烧的,由于那时的中国从西域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思想及文化,而那个时期诞生的五彩自然深受西域的一些文化影响。

2、五彩瓷的发展

进入明代以后,由于很多人还是对五彩存在一定得偏见,所以五彩在明初还是没有那么快的发展,以致后人一度认为明初不生产五彩,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有学者去西藏的萨迦寺首先发现了宣德五彩,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发现那个时期五彩,当时这个发现曾一度轰动世界,这几只五彩的碗,在萨迦寺摆放了将近600年,由于西藏的地理位置偏狭和寺院供奉瓷器的严谨,导致它们600年没有任何伤残,这正好吻合了史实的记载,我们终于有证据证明那个时期五彩的存在了,其中一只“明宣德 五彩莲池鸳鸯碗”是那样的漂亮斑斓,在碗口还有一圈藏语写着:“昼吉祥,夜吉祥,正午吉祥,昼夜吉祥,三宝吉祥。”可惜的是宣德五彩世存就这么几件,是那样的珍贵,虽然后期景德镇又连续出土过很多残片,但是仅以印证五彩在明初曾经出现过。到了明代的中叶成化,成化的“斗彩”在当时就被称之为“五彩”,在那个时期被称为五彩的“斗彩”风格发生了一个突变,这个突变使得它和五彩有所剥离,五彩和斗彩的主要区分是:

一、从感觉上,五彩更热烈,而斗彩偏柔和;

二、从技术上,五彩是平涂的,而斗彩是勾勒的。实际上要想区分五彩和斗彩并不难,如果有兴趣,在看多了实物或图片后我们将不难发现,从感觉上五彩和斗彩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是不一样的,五彩更注重的是对颜色的一种表达,更直接、更热烈,这正是它吸引我的最重要的部分。明中期以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都非常少见,在经济不发达的当时,五彩生产的相当少,当时瓷器一直是以成本低廉、便宜的青花为主的。嘉靖、万历以后,五彩瓷骤然增加,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商业发展迅速、市场繁荣、百姓的生活质量急剧提高。就特征来说:明朝的五彩都叫“青花五彩”,那个时候五彩还离不开青花,当时五彩上的蓝色均是以青花来表现的;晚明的五彩主要是红、绿两色,它色彩的表达比较简单、不强调过多的颜色。例如当时明嘉靖的五彩鱼藻纹盖冠曾在2000年的时候在香港创下过中国瓷器的世界纪录——4400万港币,这个纪录曾保持了很久。那个时候红绿为主的五彩所表现的意图是直接而明确的。这种红绿为主的五彩曾一度变成一种流行,用这种红和绿的强烈碰撞,形成了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在日本被命名为“大明赤绘”,这种大明赤绘在明代晚期大多以红色为主(也有以绿色为主的),明代整整200多年,只有万历时期的五彩是可以与青花抗衡,占据了半壁江山,五彩直白的颜色的浓与烈更易被当时的人所接受,所以五彩在明代晚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3、五彩瓷的兴盛

进入康熙,五彩迅速的达到了顶峰,五彩、珐琅彩、斗彩、粉彩四彩争相斗艳,在康熙一朝云集,那个朝代国力强盛,不再计较五彩的成本问题,它多了一层工艺也就是多了一层美丽,清朝的经济在康熙一朝得到迅速的发展,那时的人们已经有能力接受五彩二次入窑这个巨大的成本,在康熙时代五彩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红绿两色;并且用釉上蓝代替了青花,到了康熙中期五彩已经彻底摒弃了青花,开始用白底作画;加之康熙时代的画工更加生动细致、传神,一改晚明嘉靖、万历时只重色彩、不重形貌的粗率画风;色泽也更加强烈,不犹豫、不暧昧,不强调过渡,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明确的表达创作意图——“康熙彩画手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最佳,其余龙凤、番莲之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货之奇诡者。盖客货所画多系怪兽老树,用笔敢于恣肆。”《陶雅》中对康熙民窑五彩瓷器的评价是客观的。康熙民窑五彩器的纹饰,由于不像官窑那样受束缚,题材丰富多样,除了花卉、梅鹊、古装仕女以外,还有戏曲人物等。在描绘各种形象时,勾画的线条简练有力,在乎涂各种彩色后,给人一种明朗感,相对于后出现的粉彩更加“硬”、更加早,所以也被后人称为“硬彩”、“古彩”。其所描绘的对象甚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龙风、鸳鸯、松柏、灵芝、花草等。在历次世界性的博览会上,受到广泛的称赞。是景德镇陶瓷技术的优秀传统之一。

4、五彩瓷的衰败

康熙以后,到了雍正,由于雍正个人审美观的改变;五彩的兴盛的时间又太久,百姓对颜色的审美趋于疲劳;加之其他几种新型彩瓷的成熟,导致五彩数量急剧下降,那个时候五彩就迅速衰落了。

到了晚清,第四次收藏热,再有少量五彩的出现,大多也只是仿制的,以博得西方人的喜爱。这正如《陶雅》所载:“中叶以后,深厚固不如康熙,美丽也不及雍正。惟以不惜工本之故,犹足以容与中流。嘉、道以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清末五彩已不再风骚独领。瓷器虽然是艺术品但是也能反映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甚至统治者的意图,这是政治和艺术的关系,千古不变„„

三、总结

有人是这么说的:十只青花,等于一只五彩瓷器;而十只彩瓷只等于一只斗彩,这是说它们的市场行情和制作过程中的难度;而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古陶瓷,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蕴含着一段历史、述说着一个故事。这是说的它们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五彩瓷走过众多朝代、历经时代变迁、最终洗净铅华在瓷收藏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就是五彩瓷——它向世人诉说彩瓷史上的一段传奇,更是中国瓷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中国瓷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五彩瓷

姓名:XX 班级:XX 083班 学号:XXXXXXXXXX 完成日期:201X-X-X

第三篇: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后感想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后感想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然pb10206209

记得在大一下学期我们可以选选修课的时候,自己便选了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这门课,可是最后抽签的时候运气不好,没抽上,为此还抱憾了好一段时间。这学期开始选的时候,我又选了这门课,想着要又抽不上的话,我就下学期再选,再抽,反正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抽中这门课,呵呵。结果到要抽签的时候,看着那么多选这门课的人,心里又没了底,都不敢去抽了,最后还是我的一个同学帮我去抽的签。当他告诉我抽上了的时候,真的高兴得快疯了,想着终于可以上这门课了(结果到自己去陶艺中心做陶瓷的时候才发现没选这门课其实也可以跟着上的,Orz~~)。可能也是因为好不容易选上的课吧,所以非常珍惜这门课,想好好汲取点东西,不仅仅是知识,更多还是想多多加强下自身的文化底蕴吧。记得第一节课汤老师走进来的时候,带着一副眼镜,不怎么笑,但是给人感觉气质很儒雅,脾气是比较温和的那种,我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老师的字肯定写得超好,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呵呵(老师可以当我在拍马屁啦,但是我说的是真的)。接着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中国陶瓷文化的诞生和初步发展,还带了几块古代的陶片给我们观赏,这也是自己第一次亲身触摸古代的东西,特别是陶片上的远古人的指纹还清晰印在上面。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陶片上的指纹,就像握住了他们的手一样,心中涌出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觉得离我们的祖先好近,脑海中也在幻想这个陶片是属于哪个器皿,是打水用的水罐,还是做饭用的陶锅,亦或是用来观赏的艺术品„„一块小小的陶片,从远古传到现在,看遍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是我们的老祖先证明他们存在过的最好的凭证,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华夏灿烂文化的载体!

后来,汤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个阿婆羊拜亮的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觉得这门技艺能传承下来真的很神奇,因为随着历史朝代的变更,人们的文化生活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中国很多古老的东西就是这样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当中了。而且羊阿婆的制陶技艺又是从新石器时代便有的,能得以完好留存至今日真的非常不容易。视频里的阿婆瘦瘦的,和她身边那些大大的陶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小村庄里,在那里,依然有着制陶技艺传男不传女的风俗(这是远古母系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她不懂什么叫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知道自己手中用来养家糊口的陶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收藏。于是她也像她的祖祖辈辈一样,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开始将这门技艺传给自己的孙媳妇。阿婆制陶,依然用的是最简单的工具,例如木杆、木臼及竹刀、蚌壳等【1】,这可能也是由于新石器时代的条件比较落后,无法提供更精巧的工具的原因。其中蚌壳这个工具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开始觉得这个和制陶扯不上什么关系,后来猛然想起以前学历史的时候老师说过新石器时代人们已有了爱美意识,当时的历史书上还配有由一串动物牙齿串成的项链的图片,就想着这个蚌壳或许是用来给陶器添加美丽的纹路用的吧。在当时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依然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实用又不缺乏美感的陶制品,真的从心里佩服他们。

后来,老师又给我们讲了傣族玉勐老妈妈的慢轮制陶工艺。这门工艺也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在盘筑法制陶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来。这又一次体现了我们老祖先不断寻求创新突破,不断追求美的品格。我看这段视频的时候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在这个什么都要快,什么都讲求效率和利益的快餐时代,慢轮制陶早已被更易操作的快轮制陶技术所取代了,因此玉勐妈妈还掌握着这个技艺并依然对其满怀着高度的热情已着实不易。不仅如此,玉勐妈妈还要面对土地被征用建高楼,制陶的土越来越少以及没有找到可以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人的困境。但即使是这样,也丝毫没有减退玉勐妈妈对慢轮制陶的热情,视频中的她显得那么豁达,那么开朗,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此向玉勐妈妈致敬!

后来我们去陶艺中心上课做陶,由于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所以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小时候由于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剧烈运动,所以爸爸妈妈都不让我单独出去玩,更不要说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疯耍了。因此,大家小时候玩过的像跳绳,踢毽子,玩泥巴这些游戏我基本上都没玩过,好像只玩过过家家吧,呵呵。有时候觉得自己童年少了好多乐趣,心里不免有点遗憾。所以很期待去做陶瓷,可以了一下小时候的心愿,但又怕自己什么都做不出来,因此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了。

可能是羊阿婆的视频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吧,记得第一次自己做陶的时候便是将黏土搓成条状,想用将其慢慢绕出一个水罐的形状。看着视频里阿婆搓条那么驾轻就熟,以为会比较简单,结果当自己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现实有多么的“残酷”。我搓条的时候本想搓一个长点的,均匀一些的泥条,结果由于自己手的力道掌握不好,老是将条搓断,后来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才慢慢搓出了相对长一点的泥条。接着我又准备将泥条盘起来,但是盘着盘着就发现已经盘好的泥条老裂,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觉得应该是缺水造成的,于是我用教室里的塑料杯接了一些水,用手抹了一些水在裂开的地方将其抹匀。但是由于自己思考的深度不够,忽略了层与层之间泥条的黏合度已经泥条的柔软度,使得在我盘到快到水罐颈部的时候,底下整个盘好的部分都坍塌了,心里真的非常沮丧失望,好不容易盘好的结果却塌了。看着周围同学做的陶那么美丽漂亮,心里就更加难过了,只能用自惭形秽来形容了吧!

可是我不能让自己的第一次做陶就这么不愉快地结束,于是我又开始搓泥条,在汲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之后,我将水罐的体积减小了,并在盘的时候不断抹上点水加强黏合度,再询问了指导老师后,为了让盘好的泥条不再坍塌,我又找来了报纸填充进去,这次果然好很多了,直到自己将水罐盘好后,才发现陶艺中心只剩下几个人了。虽然最后做出来的水罐还是歪歪扭扭,样子也不美观,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做的陶,意义非凡。

后来,为了让自己能有模型去做,我便想在网上搜集一些陶器图片想照着图片做,却听到汤老师说做陶不要照搬别人的东西,就做自己想做的就可以了,做出来的陶要能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开始自己思考到底自己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陶。最后,我想到了自己经历过的那次5·12汶川地震,可以说这是每个四川人都忘不了的事情,特别是当时还在重灾区的自己,印象更是尤为深刻。在那次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太多——美好的家园、富饶的土地、安定的生活、勤劳的人民。在那一瞬间,无数个辛苦劳作的日夜所建立起来的功勋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是一片荒凉的废墟与无尽的泪水。可是,再怎样的不幸,也不会把我们华夏儿女的精神所打挎。我们团结在一起努力重建家园,力图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我便萌发了做一个汶川地震中那个永远停留在14点28分的钟的想法,由于自己暑假的时候恰好去汶川看过那个钟,印象很深刻,所以凭借着脑海中的样子,做了那个钟。做的过程中,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当时那种惨烈的场面,心里非常难受,但还是努力把它做完了,算是对汶川地震中去世的同胞的一种缅怀吧,相信我们灾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后面,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陶瓷上的花纹图案的深层含义,还特意给我们讲了民间剪纸。当时真的被老师课件上的剪纸图案给震撼到了,令人眼花

缭乱的图案,在剪纸老人手中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顿时对这些民间工艺大师膜拜到五体投地。后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关于毕加索画画的视频后,我觉得毕加索在画一个抽象画的大致线条的时候和我们剪纸老人剪出的图案感觉很像,给人一种很流畅舒服的感觉,就像是汤老师给我们看的陶罐上的水波纹路一样的感觉。我觉得这些剪纸老人就如汤老师所说的,他们都是中国的“毕加索”,甚至在对图案的处理上面,略胜于毕加索。所以毕加索没来中国真的好遗憾啊。最后做瓷的时候,自己对那个釉很感兴趣,还亲自去上了一次釉,呵呵,不过弄了些在手上,感觉釉很顺滑,比水稠,除去颜色不说,那个感觉有点像刷墙壁用的面漆。

总的来说,这学期的陶瓷课还是“不虚此课”的啊!不仅让我获得了更广泛的知识,还让我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老师给我们介绍的那些陶瓷,不仅仅是用于来做器具,也是用于观赏的,这让我懂得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并且,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追求美与艺术,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有将美融于生活之中,做到雅俗共赏,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还有汤老师给我们讲的那些人,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们却又不完全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着精湛到令人称奇的高超技艺,对艺术有着非常执着的热情。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又那么的低调普通,并不因为自己有着与众不同的技艺而得意洋洋,这更告诉了我一个道理——真正的高手是宠辱不惊的!

还记得刚上课的时候汤老师就说过,用手思考是人类素质教育的起点。觉得这句话很精辟,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实践过,动过手,用过脑,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得到这其中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气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天被关在象牙塔中,可以自己创新实践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我们学校又是理工科学校,对艺术这方面的熏陶更加少了,所以还是希望学校可以考虑多开一些像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这类既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细胞又能锻炼我们的想象动手能力的课吧!

附注:文中出现的Orz,请老师从左往右看,会有点像一个人五体投地在膜拜的样子,这也是我的一个同学发现的,也算是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吧,希望老师不会介意出现这个词,谢谢!

参考文献

【1】 《传女不传男 羊拜亮与黎族原始陶艺》 ——中国网 ——时间: 2009-05-25

【2】 其余事件均来自于老师上课所授内容

第四篇:陶瓷鉴赏期末答案范文

一、名词解释(30分),共6题,每题5分。

1、陶:用黏土烧制的器物。

瓷: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质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细致而坚硬。

陶瓷: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人们把一种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叫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2、唐三彩瓷: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3、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以钴矿作为颜料绘于生胎表面,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蓝色彩饰的釉下彩瓷器。

釉里红瓷:釉里红瓷是元代中期景德镇的重要发明之一。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4、五彩:五彩是瓷器釉上彩绘方法的一种。它不一定五彩皆备,但画面中红、绿、黄三色是必不可少的。始于明代宣德年间的五彩,以嘉靖、万历时的产品为代表。由于当时尚无釉上蓝彩,在需用蓝色时,都以釉下青花代之,所以又称其为“青花五彩”。

斗彩:斗彩也称豆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取得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斗艳争奇的艺术效果,即成斗彩。

珐琅彩:釉上彩品种之一,将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是一种瓷器装饰技法,是非常名贵的釉上彩。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

粉彩: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一种线条纤秀、画面工整、色彩柔和、绚丽粉润、形象逼真的传统陶瓷釉上彩装饰。素三彩: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

5、紫砂陶: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黏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的无釉精陶制品。

6、骨质瓷:骨质瓷简称骨瓷,学名骨灰瓷,是以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

二、简答题(30分),共3题,每题10分。

1、简述秦汉时期我国陶瓷的主要成就?

瓦当: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汉砖:汉砖上的雕饰,包罗万象,繁复美观。无论是彩绘或是浮雕图像都生动活泼,线条灵活;其中表现的故事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自古以来,我国社会崇尚厚葬,陶器可久藏不朽,成了最好的陪葬品,有模型房舍、乐器、鸟兽、以及人俑,秦汉时期的兵马俑最为有名,最近陆续出土狻为考古学者重视。

兵马俑: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铅釉陶:铅釉陶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以铅为釉的基础,加上少许的氧化 就可得到青绿色,熔点低只 烧摄氏七百到八百度,必且可以薄薄的匀挂在胎上。在南方也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东汉的中后期就有了青瓷,使用「龙窑」提高窑温,也选用一般瓷器使用的高岭土。

2、简述紫砂陶的制备过程。

答:紫砂壶制作过程大致包括预备、制作、烧制和后续工序四个过程:

一、紫砂壶制作过程预备(包括预备工具、泥料、造型预备)紫砂壶制作过程1:紫砂壶泥料预备

首先是从矿中挖泥,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生泥出来后需天然分化,然后破碎、碾细,并用60目筛子筛选;再手工或机械练泥。手工练泥很辛劳,后来改用雷蒙机,但用机器轻易损伤泥料。紫砂壶制作过程2:工具预备

工具本身也在不断地创造,以下所列的只是长期发展下来大家都用的工具中的一部门。善用工具是做好茶壶的一个先决前提。

主要包括泥凳(工作台),搭子(打泥条等),拍子(打身筒等)、尖刀、矩车(做圆形泥片)、线梗(光滑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明针(即牛角片,光滑表面)等。紫砂壶制作过程3:造型预备

做茶壶前一定要想好要做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就象画一幅画,一定要先想好,可以画一些草图、作一些计算。另一种成型的方法是用印模,假如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在设计后做出模具,用印模的方法是可以大量出产统一个设计。

二、紫砂壶制作过程之制作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印模。两者都是先做好各个部件,再把各个部件粘在一起,再进行表面精加工,特别是接口部门的加工。就手工捏作,对圆形的茶壶其壶身用“拍身筒”的方法,该法不同与我们在陶吧中常见的“拉坯”的方法。对方形(包括四方、六方等)的茶壶其壶身用“镶身筒”的方法。基本过程包括:

紫砂壶制作过程1:把泥块打成厚薄平均的泥片,俗称打泥条、打泥片等 紫砂壶制作过程2:做壶身,此处就分为“拍身筒”和“镶身筒”两法,还有模型法等

紫砂壶制作过程3:做壶手把、壶嘴、壶盖等 紫砂壶制作过程4:精加工 紫砂壶制作过程5:有些还要加一些装饰,如贴花、绘画、刻字等

三、紫砂壶制作过程烧制

做好的茶壶首先要阴干,大概要两三天左右。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现在一般用地道窑进行烧制,古代一直用龙窑烧制,解放后开始用倒焰窑。

四、紫砂壶制作过程后续工序

紫砂器烧成后还要有的还需磨光上蜡,有的还要抛光包铜、金银丝镶嵌等工序。

3、简述骨质瓷的特点?

答:

1、外观美: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

2、档次高:产生于英国,长期以来是英国皇家和贵族的专用瓷,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号称瓷器之王。

3、工艺精:二次烧成,工艺复杂,只有英国,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泰国有生产。骨质瓷质地轻巧、细密坚硬(是日用瓷器的两倍)、不易磨损及破裂、180℃与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吸水率低于0.003%。

4、健康品:制作骨质瓷主要选择动物的骨炭,骨质瓷花面装饰与釉面熔为一体,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铅与镉,可称的上是真正的“绿色环保瓷器”,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三、论述题(40分),共3题,共40分。

1、宋代十大名窑?其产品各有何特点?(10分)

答:钧窑:钧瓷以胎质坚固敦实,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艳丽绝伦、气质含蓄雍容而独步天下,是世界瓷林之首。

汝窑:产品特征:一是釉色为“天青色”;二是胎质细腻如香灰;三是釉面带有细纹“开片”;四是圈足包釉。

官窑:一是釉厚胎薄,有“釉厚如凝脂”的说法;二是“紫口铁足”;三是器身有大开片。

哥窑: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

定窑:它是宋代烧白瓷的一个巨大瓷窑体系。其白瓷驰名中外,白中带有象牙黄。耀州窑:(陕西铜川)耀州窑系是北方一个巨大的烧造青瓷的窑系,耀州窑系最突出的成就是图案装饰。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

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

景德镇窑: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

龙泉窑: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

建窑: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赏析陶瓷时,通常注意哪几个方面?(瓷质,年代、装饰、造型等)举例说明。(20分)

答:在赏析的时候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应看造型,人们最易被色彩打动,而轻视造型本身。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提供给人们的想像力却是无穷无尽的。

二、装饰效果,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

三、看色泽,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

举例: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釉彩陶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陶瓷史上,犹如艺苑奇葩,一支独秀。“三”字本是泛指多色,主要以红、绿、白或绿、黄、蓝三种颜色为主。唐三彩用白色黏土做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色剂,经过约800度的温度烧制而成。造型典雅优美、端庄古朴、形象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线条自然流畅、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

3、浅谈学习此门课程的意义及收获?(10分)

答:在学习这门课前只是对陶瓷美丽的花色、精细的做工所吸引,对于陶瓷有关的其他知识相知甚少,然而通过对中国陶瓷史这门选修课的学习,对陶瓷有了较深层次的了解,增加了我对陶瓷的兴趣。

通过这门课我学到了陶瓷的基础知识、中国陶瓷发展史和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方法与要领。此外,上课过程中通过看视频也让我看到了陶瓷的制作过程。其中通过老师讲解陶瓷基础知识,让我了解到了陶瓷的概念、陶与瓷的区别、陶瓷的基本构成与原料,以及我国传统制瓷工艺等内容。

通过老师的讲述商周原始瓷、汉代、六朝、隋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各时期陶瓷的概况,以及各时期陶瓷的特点与成就,让我对陶瓷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例如:唐代的唐三彩,秦朝的兵马俑,秦砖汉瓦的由来及含义,宋代十大名窑以及产其品的特点等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还对陶瓷的特点了解了很多,并浅略的学到了日常生活中鉴别陶瓷的常识,应注意的方面。

总之,选修中国陶瓷史这门课让我对陶瓷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了我的课外知识,加深了我对陶瓷的兴趣,并且老师认真负责,对我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所以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多学点课外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篇:新手如何学习鉴赏陶瓷

新手如何学习鉴赏陶瓷

看到这个标题的童鞋应该都是想陶瓷的新手或对陶瓷行业特别有兴趣的行家了,想必都对陶瓷有一定了解了,那废话也就不多写了!我这篇文章要写的不是教你们如何具体的做陶瓷,而是与你们分享如何鉴定瓷器!

1、看书,书是最好的老师。暂时不需要看这样的枯燥的书,初学推荐看余继明 写的三本书。他的书除了有大量的图片,还有参考价格,很不错。中级可看铁源和姚江波的书,理论性很强。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也是一本必读的书

2、看视频。网上有关的电视鉴宝节目,能看的尽量都看看,很多专家的评论,尤其是断代辨伪的部分反复看。推荐CCTV《寻宝走进》栏目,着重看专家对宝贝的评论,《拍宝》《华豫之门》那样的节目可以不看,但是马未都说收藏以及马老师的DVD一定要看。我就是恶补了几百个视频后才有所提高的。

3、玩瓷片青花瓷片北京很多,但是选择瓷片也很关键,一定要挑每个时代比较典型的纹饰,典型特征的去买,不要追求太贵的官窑高档片。报国寺5-20元一片的就可以,最好带半个足的瓷片最好。

单色釉和粉彩尽可能也买一些。要选信息量大的瓷片,比如带底足有纹饰的,可以看到胎釉 纹饰青花发色等尽量多的信息。可以和其他朝代的相互比较。每个朝代都要选几片,尽量很细致很全面。比如康熙3片雍正3片乾隆2片嘉庆2片。(豆青釉和粉彩也都要有)我初学时大概在报国寺和淘宝网上买了2百片。

4、多请教老师通过买瓷片,多请教卖家,不耻下问,把不懂的尽量解决,结合看书进一步的学习。玩瓷片的目的也是为以后买整器打下基础。

5、把每个瓷片的朝代都记下来,做好标记,拍照后,留档备查。

6、多去博物馆看实物,首都博物馆(免费参观)和故宫的陶瓷馆,观复博物馆尽量多去参 观。

以上六点是高某人学习陶瓷鉴赏的经验之谈,有对有错,期待与新人和专家一起学习讨论陶瓷知识!顺带说下没按第一步做的人不要乱点击心情啊!我名声被搞坏了不好!学习更多的陶瓷行业知识可以加偶的微信哦,微信号:taocinews(陶瓷人)

下载陶瓷鉴赏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陶瓷鉴赏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学习陶瓷鉴赏的感受

    关于学习陶瓷鉴赏的感受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鉴赏课,起初还以为这门课和考古通论的性质差不多,学习了之后才渐渐发现陶瓷鉴赏课比考古通论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陶瓷......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 陶瓷论文 2010级 高分子2班 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制作陶瓷。当我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我们开始学习中国历史,历史书上介绍:中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烧制......

    中国美术鉴赏感想

    中国美术鉴赏感想 “美术”一词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对美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美术,以我个人的理解指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思想上的享受,当然这指得是好的美术......

    音乐鉴赏感想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可以用来倾听天籁之音,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欣赏音乐的格式。有人爱节奏激昂爆破般那种,执意在某一刻冲击着某根神经,认为那就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好曲;有......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感悟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感悟 本学期我参加了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的学习,受益良多。通过这门课,我了解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见识了许许多多优美的陶瓷作品,并且亲自体验了制作陶瓷的......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课学习心得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课学习心得 本学期初,我怀着一股激动的热情选报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鉴赏这门选修课。起初,只是对陶瓷美丽的花色、神秘的有色及精细的做工所吸引,对于陶......

    美术鉴赏期末感想

    老子李聃说过一句话,叫"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后来庄子为他补上了一句话,叫"大美无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美无言”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

    书法艺术鉴赏课感想

    由上《书法艺术鉴赏》所想到的 大一第二学期上了光德兄的中国文化概论后,感觉受益匪浅,本学期再一次选了光德兄的课—《书法艺术鉴赏》。 我原本就对书法艺术颇有兴趣,不过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