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物鉴赏学习感想
“文物鉴赏”学习感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信息,其承载物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文字,包括文件、书籍、印章等等,它可以直接记载历史;第二类是实物,这一类数量大,种类多,可以从中挖掘大量的历史信息;三类是精神传承,比如道德、宗教、语言、艺术、工艺等等。这一切就构成了传统文化。
文物是有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物。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对文物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在我们所遇到的“文物”中,往往真假相间、鱼龙混杂。还有一些文物,在物换星移的漫长岁月中,其本来面目被掩盖了,人们对它难以正确地认识,因此在应用文物前,首要任务就是鉴定。文物鉴定是文物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技术前提。
文物鉴赏是人们对文物形象的理解、感受和评价,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鉴赏的方法丰富多彩,是体现文物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的表现形式。
学习“文物鉴赏”,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文物的知识,更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传承了文化,发扬了优良传统,弘扬了民族精神。对我个人而言,更是提升了文化品位,提高了个人素质。
在老师讲授的众多知识点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玉器鉴赏。
古人有佩戴玉的习惯,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戴玉呢?其原因不外乎有这么几个:
(一)分别等级。佩玉是在当时是一种政治行为,其本质在于给人身上的佩玉装饰赋予一定的政治含义,还被列入了周代的国家典制当中。天子要求用全佩,贵人则身必佩玉,而且佩玉常常是组配。
(二)作为君子道德标准的象征。《礼记•玉薻》中还有下列重要论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也。”从中道出了问题的根本。
(三)以身正范,赞赏玉之互相碰撞之声为美乐,并自诩为道德操守的践行者,不啻是一种玉文化的伟大创造。君子佩玉,除了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价值取向以外,还彰显了作为君子在道德上的追求和取舍。所谓玉之五德:“仁、义、智、勇、洁”,就是以玉的坚硬象征君子之节气操守,以玉的滋润代表君子之谦虚风度。通过佩玉来匡正和规范君子的言行,从而达到最高的道德向往和理想追求。这只是“文物鉴赏”中的其中一个知识点,却让我们生动有趣的了解了文物的文化和背景,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文物鉴定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一、分类。把混和相间的各种文物分为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不同类别,以便研究和保管。文物分类往往与定义相联系。比如青铜器、玉石器等都有自己的定义,符合这个定义的,就是这类文物,这个定义也往往是文物分类的标准。
二、比较。比较是文物鉴定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也可称为类比,是在各不相同的文物中,找出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比较是认识文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两件或几件文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点作出这两件或几件文物在其他特征上也相似的结论。例如造型、纹饰、铭文、墨迹等,都是比较时常常找的相似点。
三、辨识。实际上就是对文物的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的手段。一件文物乃多样性的统一(造型、纹饰、质地等),如果不把这件文物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和因素,不加以分析,那就不可能认识这件文物。然而,分析还不能单独提供完整的认识,它还需要有个综合过程。因为综合是根据分析的结果,而把各种事物和现象作为整体来认识的。
文物鉴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向美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它涉及多种高级心理功能的复杂心理状态,包括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并终究转化成对文物的评价。我们常常看到,文物鉴赏家在鉴赏文物时,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流露出难以言表的满足之情,这正是多种心理功能转化成对文物的评价的一种外在表现。
除了了解历史,我们还学习到文物鉴赏的方法:首先,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文物。文物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具有历史内涵,代表并体现了一段特定的历史。其次,我们要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文物,文物身上的岁月痕迹、斑驳陆离的沧桑感,是它内涵的历史感,是那种说不出道不明、学不来仿不像的神韵。如今,我们收藏文物,不能光看到它的商业价值,我们更应该品味的,应该是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文物鉴赏让现在快餐文化充斥的社会,多了一份高雅。
学习文物鉴赏,实际上就是给人们提供了文字和艺术之外的又一种怡情养性,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素质的高雅精神食粮,可以说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文物鉴赏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认识中华文明的精髓,了解中国古文化灿烂辉煌的成就,从而引起人们对国学的热情,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发现,在文物鉴赏过程中,大都能自然地排除杂念,不断促使内在精神世界的净化,使其进入一种和谐与愉悦的状态。这时,心已宁静,思想已集中,以致使人忘却了忧虑与烦恼,专注于眼前或手中的文物,使其在鉴赏中陶醉,在朦胧中遐想,这种享受确是文物鉴赏者所独有的。
丰富多彩的文物为我们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对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她带领我们从悠悠远古走来,带着古文化的余韵,踏着现代生活的节拍,从而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儿女的豪迈和风采。
第二篇:文物鉴赏学习心得
《文物鉴赏》选修课心得体会
我很高兴学校开展了文物鉴赏这节课,这一学期的课让我不仅了解到中国古老技艺的伟大,也了解到中国文化积淀的深厚。虽然我是一名新闻系的学生,但是从小却对历史和文化充满了热爱。学校开展的《文物鉴赏》选修课让我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讲述中,时常幻想着回到古代,去亲眼看看那些文物,去触摸那些文物,去感受那些文物。古代的文物是那么的华美,是那么的精致。毫无工业的影子,每件产品都充满了一个匠人的全部心血。
我认为学习文物鉴赏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句话叫作:“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所以历来文人雅士喜爱的什么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藏品就逐渐的变得日趋红火,所以文物的鉴赏也发展为一门很大的学问。
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对于文物的鉴赏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更对于古代的文化有一定的学习和理解。一个国家,发展了数千年。最终剩下的文物一定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数千年发展的结晶。他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时代都有重大的意义。从文物身上,我们能够窥望过去,了解古代的文化,古人的审美,古人的生活。
《文物鉴赏》这门课,我收货了很多的知识,老师们用精心准备的ppt,讲述着古代优秀的文物,并且从他的历史发展与鉴赏方法不同的角度去讲解。文物是和艺术相关的,从人类文明刚开始起步到现在,只要有文明存在,就有文物伴随而来。西方有属于西方的文明,东方有东方的文明,不同时期同一地域也会有不同的文明存在。有的文明已经衰亡,有的文明正走向兴旺,有的文明却只是在萌芽。文物就是对这些文明的一种具体的表述。我们通过文物,对文明慢慢地进行了认识。虽然认识的范围有限,但是当你亲眼看着一个文明开始和发展,一个文明的没落,多少都会有一点感触。就像人要亲近大自然才能放松自己一样。当我们面对着先人的东西,走在先人住过的遗迹的时候,身体会自然而然的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种亲切恐怕只有同为人类的我们才能感觉得到。同时,当我们惊于先人的旷世奇观时,相对于亲切,我们更有一种尊崇和膜拜。在很多地方,我们也会由于知道最后的结局,对于最后悲哀的场面的见证而感到遗憾和惋惜。
总之,学习鉴赏文物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对于文物的鉴赏,有两方面的益处。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深层。在表象上,我们通过文物可以了解一个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没落。也可以更加深刻的明白很多伟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深层上,在情感上,文物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文化价值,还有情感上的升华。有的宏伟,有的亲切,有的感伤,有的自豪。面对着多种复杂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篇:文物鉴赏体会
读书笔记:《古玩鉴定辨伪1001问》
史树青主编
内容简介: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先生主编的《古列鉴定辨伪1001问》以问答的形式,浅显易懂的语言,从时间和空间上,系统地详解了古玩的奥秘。本书设陶瓷、玉器、明清家具、书画、铜器、金铜佛像、鼻烟壶、文房清供、玺印、唐卡、缂丝织锦、刺绣、金银器、珐琅器、玻璃器、漆器等16个类别,由浅入深,经纬分明,让读者轻松快捷地步入古玩鉴定辨伪的殿堂。书中设置的“鉴定一点通”与“鉴定万花筒”两个专栏,内容包罗万象,有收藏界的奇闻、鉴定大家的逸事、辨伪识真的小窍门、古玩业内的行活等等,全方位地突出鉴定这一主题,开拓读者的视野。书中配有1100张精美的图片,既有难得一见的历代古玩珍品,又有伪制精细能以假乱真的赝品,真伪对比,一目了然,给读者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古玩鉴定与辨伪的知识与方法逐渐成为人们把玩藏品、商榷的失的不二法门。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问答的形式为古玩收藏爱好者系统地讲述了各类艺术品鉴定收藏的秘要、辨伪识真的窍门,并辅以大量精美的图片,给收藏者提供最简捷的鉴定方法以及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史树青(1922-2007)简介:
男,1922年8月16日生,汉族,河北乐亭人。当代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史学系研究生毕,同校文科研究所史学组研究生。工书法,精鉴赏,尤以考古鉴定驰誉中外。现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收藏家》杂志主编,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无党派。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主要著作有《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出版);《天安门》(合著,北京出版社1957年出版);《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出版);《应县木塔辽代秘藏》(合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楼兰文书残纸》(天津古籍书店1991年出版);《小莽苍苍斋清代学者法书选》(文物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o文物》(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国文物精华大全》(合著,1995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画鉴真》(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出版);《鉴古一得》(于1999年学苑出版社出版)。
读书心得:
看《鉴定》一书,不得不先介绍史树清先生,他自1947年至历史博物馆工作,已50余年,不但协助领导作好博物馆陈列、保管及宣传教育工作,还为培养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尤其要学习邓小平理论,指导一切工作做出了贡献。在弘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做到热爱祖国,团结国内外人民群众。1993年受聘为日本广岛毛笔博物馆顾问,1994年受聘为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兼职教授,1996年受聘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前博物馆客卿顾问,为宣传祖国优秀文化历史,迎接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而努力。2007年11月7日凌晨1点,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因心脏衰竭抢救无效,在阜外心血管医院去世,享年86岁。
史树清先生逝世时,国内文物圈大为憾动,因为他是一位“国宝”级人物,而且是文物鉴定的全才,他曾坦言:经他鉴定的文物准确率是95%,这样的自信在当今文物鉴定圈是没有人敢与之叫板的。
虽说《鉴定》讲了如何辨伪,但我所见的文物只有在博物馆见到的有真品,而且博物馆内许多文物有的也是复制品,只是未注明罢了,所以读了此书,没有机会见得真品、精品,没有机会上手亲自感觉、把玩、揣摩,固然对鉴定辨伪就无从谈起。以前曾见过一把铜剑,上面铸有暗花几何纹饰,并有挫金篆书,不懂古文字的人很容易被懵过,看了文字“吴王夫差自作用剑”,就不用再细看了——如果谁私人拥有此剑,恐怕离杀头不远了,因为此真器是国宝。
《鉴定》一书罗列项目繁多,彩图精印,图文并茂,对有一定文物鉴定水平和知识的行家绝对是一部专业好书,对我来说,很是长见识,自己花费了很长时间阅读欣赏,读后切实感觉自己对文物鉴赏方面的常识知之胜少。“鉴定”是要深厚的学养和积累的,虽然自己只上了几周文物鉴赏课,没有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但我很感谢黄尚明老师,他让我们了解祖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让我们了解了古人的物质文化成就,让我们透过物质文化进入古人精神文化的殿堂。教会了我们鉴赏文物时,不仅是欣赏它的艺术价值,更要瞳得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像他在《文物鉴赏与收藏》上所说“我开设文物鉴赏课是为了把自己所学的文物知识教给学生,并希望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而这预期效果就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再次是帮助我们提高审美水平和了解古代的科技成就。最后是帮助我们了解文物知识。收藏文物,需具备必要的知识,否则就会上当受骗。有的文物爱好者,花了很多钱,购买的文物却是赝品。所以我很高兴我能选上这门课,他让我对文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四篇: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由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广东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与广东艺时代艺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2第二届广州艺术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艺交会”)于5月28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闭幕,文物鉴定与鉴赏。《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艺术博览会,并对此次展会进行了报道。
四天的展期,在广州再掀一场艺术的狂潮。本届展会面积20000平方米,较上届增长一倍。300多为艺术家齐聚艺交会,实力艺术家饶宗颐、林墉、维克多庞费洛夫(俄罗斯)方楚雄、方土、范勃、朱颂民、陈训勇、傅世林、章友华、阮国新、丁文明等携近万幅艺术品闪耀广州。据统计。本届艺交会不仅获得了国内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越南等国艺术家的积极响应。4天展期内专业买家及专业观众人群达15万人次,现场成交额及展会所达成的交易量达1.1亿元人民币。众多参展艺术家满载而归。
优秀画廊大会与艺交会同期举办,邀请了中国画廊联盟执行理事长、秘书长西沐先生,著名艺术经济学专家马健先生作为大会主讲嘉宾,与来自全国的300多画廊、艺术机构代表共聚中山,鉴定材料《文物鉴定与鉴赏》。
画廊大会与艺交会的的相互促进,共达成了30位艺术家与画廊现场签约,100多位艺术家与画廊、艺术代理机构意向合作签约。画廊大会的成功举办为艺术新生力量做到了最有效的扶持及推荐,真正做到了搭建起艺术家与艺术代理人、代理机构对接的桥梁。
艺交会为推优选优,鼓励和发现优秀艺术家及优秀作品,特开设文化艺术原创奖及优秀展品评选活动。本届大会共评出了文化艺术原创奖10名,获奖艺术家分别是:陈训勇、丁文民、罗林竹、王军、黄舰艇、陈训勇、伯恩、太康、刘敏、王学东。优秀展品12幅,分别是:罗林竹作品《心经》、白钰田作品《汪洋四毋哲理真 妙语连珠意义深》、Reinhold Dannehl作品《金榜题名》、章友华作品《和气致祥》、黄原作品《抒情的诗人》、黄舰艇作品《水墨东方》、郭大仙作品《夏趣》、张放怡作品《紫气东来》、泰兴田作品《觅食图》、罗恒《爷爷的手艺》、王勇强《河岸》、张利华《林间》。
艺交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岭南的文化艺术市场,同时也为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的文化艺术发展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参展期间,《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以其独特的办刊定位和高水准的办刊质量引来众多参展者和业内人士的驻足观赏与好评。通过这次活动,杂志在广州的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杂志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五篇:学习影视鉴赏的感想
学习影视鉴赏的感想
班级:七年制2013级3班
姓名:许周钱
学号:Q130100092
联系电话:***
学习影视鉴赏的感想
关键词:影视yǐng shì 词性:名词
英文:Movie and Television
释义: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观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综合形态。
影视,听到这两个字,我的脑海里首先蹦出的是两个词:电影和电视剧。如果问它们为什么会存在,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它们的存在一方面是给人们欣赏,一方面是为了赚钱。每当一部精心制作、云集众多影视明星的大片或者电视剧出世以后,社会大众评价它们好坏的标准往往是这个电影票房多少,几天破亿,这个电视剧收视率多少,创下该时段的新纪录等等。所以,在学习影视鉴赏之前,我对于影视的理解就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学习疲乏之时,拿出手机等电子设备看一集生活大爆炸high一下,笑一下,就完了。
上课之后,我意识到对于影视这一领域,我简直就是一个“文盲”。我对它的发展一无所知,电影是谁发明的?那些人对于影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平时喜欢的动画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在课上,这些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答。
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普拉多发现 “视象暂留原理”。
1832年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发明了“诡盘”。“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
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1894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电影视镜。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研制了 “活动电影机”它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
三种主要功能。他们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因此,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在这学期的影视鉴赏课上,我欣赏到了很多部各种题材的优秀影片,开拓了我的眼界。著名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对很多人来说,“希区柯克”这个名字再也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他创造并完善了制造悬念的艺术,借以使银幕下的观众“身临其境”,参与到剧情中去,因此他所控制的不仅是影片,还有观众的注意力,他因而成为始终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的娱乐片高手;他对人类本性与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和高超凝练的视觉化银幕表达,又使他的影片升华为独一无
二、不可效仿的艺术经典;同时,还没有哪一个导演像他驾驭惊险片那样主宰过某一类型的电影,于是擅长在银幕上“惊吓”观众的希区柯克名正言顺地揽下“恐怖大师”头衔。代表作《后窗》、《西北偏北》、《惊魂记》,更真是典型的线索追踪电影,充斥着让我们会想起希区柯克的元素:足智多谋的拍摄手法、不可思议的男女角色关系、戏剧性的真相、明亮鲜明的色彩、内敛的玩笑戏弄、机制风趣的象征符号、和最重要的──能支配人心的悬疑配乐。因为这些元素,成就了“希区柯克”这个与悬疑紧张划上等号的代名词──让人感觉无助、惊吓、祈祷着接下来要(或不要)发生什么──而这,就是希区柯克!
三维动画,这个名词在1995年之前,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但是他却让这个名词在几年之后家喻户晓,他就是皮克斯。从刚开始很僵硬的动画,他慢慢探索,最后使之看起来非常自然。在他和他团队的努力之下,《玩具总动员》横空出世,带给了人们新奇的同时,开辟了动画的一个新的领域。
007系列电影,风靡全球的谍战电影系列。冷酷多情、机智勇敢的詹姆斯·邦德,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女郎,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剧情,让这部电影直至今天仍被广大影迷所热爱。从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上映后,007电影系列风靡全球,历经无十余年长盛不衰。
影视欣赏课并不是老师在讲台前读书授课,也不是单纯的放一部电影就了事,而是将授课和电影欣赏有机的结合了起来。老师每堂课都有设置了一个主题,而且都会为这个主题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她则是在放映的中间穿插着讲一些电影知识或对所看电影的一点分析。这种上课方式让我增长了影视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对所欣赏影视作品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进入影视欣赏这个课堂以前,我看电影或者电视剧仅仅是拿来消磨时间,抑或消除心中的郁闷。激烈的打斗、紧张的剧情、恐怖的气氛,都是我原来看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那时候也不追求什么视听享受,基本上都是网上下载,不管好坏就都那么看了,有时候碰上所谓的“枪版”,那灰暗的画面、杂音很大又空洞的声音会让我顿时没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赶紧拉时间条大概看下剧情就匆匆了事。
影视作品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人类智慧、精神、情感最伟大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说理科生没有文科生那么文艺,可是我们依然应该尊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学完影视鉴赏之后,我觉得以后再欣赏影视作品之前,我们应该先知道一下该作品的演员、导演,创作背景等等,提前对于这部电影有些了解。观看之前看一下影评也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影视领域中,难免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他们制作出来的成果,可能会对我们的三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来观赏。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融入其中,感受该作品的魅力。感谢影视鉴赏这门课带给我的改变,我会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直到有一天我敢说我对影视作品是有品位、有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