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时间:2019-05-12 11:5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巨变”讲座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第一篇:“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4月10日,我在学院报告厅听了 “中国巨变”讲座。这其中有许多内容让我感触颇深。

中国的成长不只是运气,更不单单是因为中国有着这悠久的历史,而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奋斗与努力。正因为每天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着,中国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时时刻刻我们的心中有党由国家,中国才如此迅速的成长;正因为中国政府对人民的热切关爱,我们的祖国即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也能茁壮成长。

通过 “中国巨变”讲座,大家再次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年来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回顾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和成就,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更有一种心灵的冲击与灵魂的涤荡,大家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强兵富国,才能不受别人的欺负和侵略。参观之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我们要孩子他们培养成为从小掌握好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长大更好地报效祖国的栋梁,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入30周年,对中国这场伟大实践的关注也空前升温。

“30年巨变”成热议焦点

博鳌,4月。和往年一样,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商界精英等再次聚首,讨论共同关心的亚洲乃至世界问题。

从自给自足到海外宾朋频繁往来,从渔家小镇到完全现代的“数字化小镇”,博鳌,不仅成为中国对外打开的一扇窗户——为中国带来海外信息,向世界传送中国声音,更成为一个缩影——生动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前,中国几乎没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但现在,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量已近千万辆。”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感慨,“这个速度,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根本无法想象。”

“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幅度史无前例,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世界。”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拉特里奇说。

30年巨变,并不只是数字和景象的大幅变动,更是一系列广泛、深刻的“变革”。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体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的伟大转折……一个古老的中国从此进入全球化、现代化的快车道。

“中国崛起”同样属于世界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的讲话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强烈共鸣。

“中国令人惊叹的经济增长为本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并极大鼓舞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给本地区带来了变革的希望。”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在博鳌论坛上说。

此前,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在北京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值得俄罗斯关注和借鉴。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胡锦涛说,“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感想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只要能扩展天道德性,就会达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合一。

孟子更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性”即人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心”,人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性”;知其“性”,便可知“天道”贵善,于是心、性、天相通,融为一体。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天人合一”。道家的“道”,同儒家的“天”一样,都是宇宙的本体,只不过道家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庄子更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是齐同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西汉武帝时期,适应加强国家统一、实行朝政改革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天与人虽然是相互区分的,但由于人“类于天也”,同类相通,因此统一成一个整体,即天与人“合而为一”。

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论的政治目的又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学说统一社会思想,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帝国统一。他特别强调“大一统”,强调“一”,而实现“大一统”则要依靠国王。他在解释“王”字时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天、地、人是一个统一体,而将他(它)们串联、贯通起来的则是“王”。因此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君是现实世界代替天统御臣民和万物的主宰。

宋明理学使儒家学说更加哲理化。理学中的程朱学派视超时空的精神实体“理”(“天理”)为宇宙本体,是“天地万物之根”;陆王学派则视主观的“吾心”(良知)为宇宙本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理学家把“天人合一”观又向前推进一步,他们不再停留在直观地讲“天”,而是把“理”(天理)或“吾心”(良知)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在哲理思辨的高度上加以表述。在董仲舒那里,天、人是有区别的,是“合而为一”;而在理学家这里,则天、人无别,它(他)们本来就是一体,“一”在“天理”或“吾心”之中,因此“不必言合”。以“天理”或“吾心”为核心,不仅天与人,而且与社会、自然、万物都凝结为一体,明确提出“万物一体”论。程朱认为,“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二程全书·遗书二》)陆王学派的大师王守仁则对“万物一体”论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

王守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富创造力的思想家。他所构建的以“致良知”为核心内容的心学体系,在理论形态上把宋明理学推向顶峰。这个心学体系虽然非常完整和缜密,但其基本点则是四个“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学”。“心之灵觉”,即“良知”,既是“造化的精灵”、“万物的主宰”,又 是“天理”、“至善”和学问。在这里,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都以“良知”即“吾心”为源头、为基点统一起来、同一起来,融为一体。也就是说,人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以及关于万事、万物之理,都统一到、同一到我的心中。王守仁从“良知”是宇宙本体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整体观,把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守仁认为,不同等级、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都有共同的“本然良知”。“良知”的显露发用,就是“天道”的贯彻流行。“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王文成公全书·书朱守乾卷》)由于人人都有共同的“良知”,因此人与人,不论是富贵贫贱,也不论是古今远近,就以“良知”为融汇点,凝成一体。王守仁还认为,不仅世上不同的人都有共同的“良知”,而且宇宙天地、世间万物也具有人的“良知”。人与天地、万物的共同发源处都是“良知”,“良知”又把人与天地、万物凝为一体。他论证道:“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因此“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王守仁还以“万物一体”观解释了儒家经典《大学》中关于“明德”、“亲民”的命题。所谓“明德”即是吾心中固有的完美的德性,亦即孔子讲的“仁”。而“仁”又是什么呢?他回答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因此,“明德”也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心”。“亲民”,即“仁民”(亲之即仁之也),也就是用“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来对待百姓,“安百姓,便是亲民”(《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

不过,在王守仁“万物一体”的整体观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厚薄亲疏的,物与物之间是有等差的。爱之所以有厚薄,这不是人为刻意要这样,而是先天注定的“道理合该如此”。而这个“合该如此”的“道理”则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条理,便谓之信”(《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这也就是封建伦理道德义礼智信。按照这个“条理”,得不到爱,甚至作出牺牲的人或物,就要“忍得”。不论是用草木去养禽兽,还是宰禽兽以养亲、祭祀、宴客,抑或箪食壶羹宁救至亲不救路人,这都是“道理合该如此”,要做到“心又忍得”。既然爱有等差厚薄,那么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也就“合该如此”了。王守仁把社会人群分为生知者、学知者、困知者三类,“三者人品力量自有阶级,不可躐等而能也。”(《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而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纲常伦理又是从“良知”上自然发生出来的,同样是“合该如此”。因为是“万物一体”,所以要“仁民爱物”;因为爱有差等,所以必须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和封建伦理纲常。为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必须亲民爱民,施行仁政;而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又必须确保封建等级制度不受侵犯。这些都是封建时代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无数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为此用尽了聪明才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略。应该说,王守仁的“万物一体”论对此从哲理的高度上比其前辈作了更完整、更严密、更巧妙的回答。他确信,只要贯彻“以万物为一体”,就可以把整个社会凝聚成既有秩序、有等差,又相亲相爱、不分彼此的和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由于人人都能做到“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因此便可实现天下大治。毫无疑问,王守仁的宇宙观和历史(历史论文)观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其价值观,强调个体绝对服从整体,个体是缺乏独立性的;他所憧憬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美好国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种思维方式,他的心学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时代进步性的。特别是他的“万物一体”论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和谐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哲理高度,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而为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论的形成,整体观像一根红线鲜明地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放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这种整体观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释放了巨大的影响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整体观加以扬弃,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的东西,弘扬其强调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它的积极意义,还将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第三篇:改革开放40年巨变感想

改革开放40年巨变感想

每当暮色苍茫时分,虬城的灯光便霎时亮起,从水南的海西工贸城到城北的金沙园,从城西的淘金山到城东的金谷工业园,整座城市漫妙在赤橙红绿青蓝紫交织之中。虬城的灯光是色彩斑斓的,虬城的灯光是动态悦目的,虬城的灯光是温馨迷人的。

四十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沙县只是一个三四平方千米的小县城。那时水南水北都是黑灰灰的平房,三五座四五层的楼房,兀立在平房之中,就十分的夺目吸睛。那时城北就两条窄小的主街道,临溪的李纲路连着城西南路,府前路连着城西北路。到了夜晚,街灯稀拉拉的,孤零又冷落,小城被反衬得特别寒碜。那时已不兴“以阶级斗争为纲”,但人与人之间还是隔着墙,人们心中依然是阴暗潮湿的。如果深夜独行街上,四周黑漆漆的包笼着,心中难免有几分紧张恐惧。普通市民家里一律是小盏的玻璃灯泡,晚饭后大多也为省电关掉,显得格外阴暗冷清。灯光映射出的是贫穷落后,是单调简陋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虬城人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城市逐渐向四周延伸扩大。记得拆迁改造是从李纲路的开始,拆除路两边的民房,建成七八层楼的高楼。一座座高楼陡然蔚起,路面拓宽,夜景工程受到重视,形成了一道虬城新景象。我曾这样赞美道:你曾是低矮的木屋,抬着望眼看太阳从西边的山岗降落,月亮从东边的山岗升起。现在你忽然长高了,宛若穿浅色长裙的女子,站在四月晚风里,杏花春雨一阵一阵飘洒,淋湿你的长发我的诗韵。扑进你的夜里,远处闪烁的霓虹灯,照亮我向往已久的企盼。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意识浓烈的沙县人闯出了小吃创大业的路子,在全国各大城市经营小吃赚钱。小吃经营者手头有了钱,回到家乡首先就想在县城置业买房子,房地产市蓬勃兴起。从十五六层的小高楼,到三四十层的摩天楼,在沙溪两岸如春笋般拔地而起,县城面积迅速扩大,如今已扩大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多倍,达到四十多平方千米。昔日的荒郊野岭,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带,低矮破旧的民居也变成了巍峨高耸的现代小区住宅。城北主城区形成五横三纵主大路格局;建成了淘金山风景区、龙湖公园、体育公园、沙阳乐园、江滨公园、七峰叠翠栈道。东大桥、悬索桥、西大桥,大洲桥,铁路桥横贯南北,从原来的一桥飞架南北,到如今的六桥长虹卧波。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大桥公园,屋顶山上,处处都是灯光,无数的大灯小灯、红灯绿灯,齐放光茫,各放异彩,整座虬城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不夜天。

淘金山的盘山公路逶迤面上,灯火绕山攀行,到高处是光彩夺目的舍利塔。雄伟的高塔,金色的灯光层层盘绕,仿佛巨大的金柱君临天下,显示出无比的气势。盛夏的夜晚,人们驱车来到淘金山下,闪烁的装饰灯下,三五成群沿路泡茶消暑。这里成了人们夜生活的一个好去处。龙湖公园的绕湖灯光则以蓝色为主调,把整个公园幻化成神秘之境。灯光和花香、山上的亭影和湖水的涟漪,构筑成一个宜人怡情的世界。环湖栈道里,林间小路上,处处是饭后休闲的行者和谈情说爱的情侣。七峰叠翠的栈道傍山临水而建,如一条蛟龙从沙溪跃起。夜晚无数金光闪耀灯影倒映澄碧的溪水里,水上一条龙,水下一条龙,亦幻亦真,亦真亦幻,真是游人的好去处。沙溪两岸的江滨公园,依水而建,是隔溪相望的两条文化长廊,亭台楼阁里展示的是沙县千年的历史文化。夜晚斑斓的灯光下,人影慢移,树影轻摇,灯光与溪声相衬,历史与现实酬唱,真如坠入神话般的仙境。虬城的灯光之美妙,如歌如梦,真是个有诗难写之状,有笔难画之景。

现在有一些人,对现实爱发几句牢骚。当然现实再美好,总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发牢骚也不妨,但是如果让时光倒退四十年,回到那个食不果腹的落后年代,回到灯光暗淡的年代,又有谁愿意呢!那时候我还年少,生活在农村,夜晚家家家户户点的是松明或竹片。松明或竹片,一袋工夫就燃尽了,不时就要添料续火,更让人烦的是点松明烟很大,常常呛得人眼泪直流。也有人家点煤油灯,一灯如豆,如萤火虫一般,忽明忽暗,不时还风来灯灭。在灯下学习做作业,也要把书本凑近灯火,才能看得清。

谁又能想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过上了小康的日子,许多人已从乡村搬进了城里居住生活,人们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光彩。昔日低矮灰暗的虬城,如今变得如此宏敞巍峨;从前如萤的灯光,如今变得如此璀璨迷人!四十年来灯光的变化,折射时代的巨大变迁。在光与影织就的夜景中,虬城真是好一个天上人间!

第四篇:(讲稿)中国巨变:1949~2009[模版]

中国巨变:1949~2009

60年前的10月1日,告别旧中国四分五裂、灾难深重的岁月,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崭新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60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步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中国巨变的60年是让世界为之震惊的60年,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进步的60年(以至于G2会成为当前的流行词语)。巨变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强大动力。

一 经济腾飞:从一穷二白到举世震惊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有了第一家具有近代特点的工业企业,但由于制度衰败和帝国主义侵略,工业始终没发展起来。l875年办的第一家使用钻探机开采的煤矿年产量只有5万吨;1889年办的第一家使用机器开采的漠河金矿,年产只有0.3吨。毛泽东曾说:‚我们能造什么?桌子,茶碗茶壶,还能种粮食磨面,但我们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然而,仅仅60年后,我国已建起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千百倍地增长。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信息电子产业世界第二,主要工业消费品产业规模世界第一(所以当前有两个流行指数,一个叫英特尔指数,也就是高端指数;一个是made in china,也就是低端指数)。中国显现出千年未有的富足,举世震惊!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60年;这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锐意改革,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跨越。

历经多年战乱,新生的共和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力挽狂澜,统一财经,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1953年我国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一五‛计划随之展开(山西文水中学侯老师巧计一五计划成就口诀:一五腾飞,两个第一,三藏三鞍,四鹰铁路,五汉大桥,六百项目。‚一五腾飞‛:‚一五‛指一五计划,‚腾飞‛指我国制造了第一批喷气式飞机,‚一五腾飞‛合起来就是说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制造了第一批喷气式飞机。‚两个第一‛: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与沈阳第一机床厂。‚三藏三鞍‛:‚三藏‛是指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三鞍‛是指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四鹰铁路‛:‚四‛指四川成都到宝鸡的宝成铁路,‚鹰‛指鹰厦铁路。‚五汉大桥‛是利用谐音指武汉大桥。‚六百项目‛是指一五计划建成了近六百个重要项目)。此后接连执行的四个五年计划,前后20余年,尽管有过挫折、停滞和彷徨,但取得了不少成绩。到1979年,我国的工业企业达到35万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达到3200亿元,相当于旧中国近百年累积起来的工业固定资产的25倍,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这套制度体系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1979年,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一语惊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把非公经济界定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把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1992年邓小平南巡,首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此为契机,同年举行的中共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成了从‚对立论‛到‚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的飞跃。

重温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其中最具活力的篇章。从1978年到2008年,非公经济从占全国GDP的不到1%增长到了65%,吸纳了全国80%的新增就业人口,贡献了71%的税收和70%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解脱出来后,生产率大幅提升。2002~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上缴税金从6794亿元增长到15700亿元,年均增长18.2%。

二、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前,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我国基本上处在半封闭状态,对外贸易规模很小。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2万多亿,跃居世界第一(官方外汇储备第一,加上民间外汇储备,日本还是第一)。现在,我国一天的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当于1950年全年的4.6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质变,从出口原材料、基本消费品到高技术产品,如今,机电类产品已占出口产品比例的90%以上。我国正迅速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联想、海尔、华为等一批民族品牌已成为世界级品牌。

1978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基本是空白,现在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实际使用外资额累积近1万亿美元。目前已有63.5万家外资企业在我国安家落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在华投资。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2003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8亿美元,2008年已达406亿美元,5年来年均增长超过70%。截至2008年底,中国非金融类海外投资累计已达15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直接对外金融投资270亿,流入800多亿,预计到2012年中国的吸纳和支出将达到平衡,2012年之后将转向)。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不断跃升。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1978年,我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征程,国民经济从此‚滚雪球‛般发展起来:从1949到1986年的27年间,中国经济总量才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从1万亿元到2001年的10万亿元,用时15年;到2006年达到20万亿元,用时5年;到2008年的30万亿元,仅用2年。(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不出意外今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以前我们估计2020年超过日本,更早时间我们认为是2050年超过日本,207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常和学生说‚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不过目前来看,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5万亿,而美国将维持在14万亿左右,但 3 中国目前还处于经济发展的中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美国日本等国正在为寻找2000年IT泡沫破灭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儿绞尽脑汁,所以现在看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似乎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经济规模1978年占全球的1.8%,2008年占到6%。我国用短短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历程,并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壮大——

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所有铁路、公路、航空里程加在一起不到10万公里,每年客运量只有1.4亿人次。到了2008年,我国仅陆地通车里程就近373万公里,99.2%的乡镇通了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年客运量高达268亿人次;全国货物运输总量达到249亿吨,比1949年的1.6亿吨增长156倍。

旧中国的能源工业水平极低,多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所垄断。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自给率达90%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

1950年我国钢铁产量只有61万吨,而同期美国的产量是8700万吨,英国是1655万吨。为了‚超英赶美‛,我们曾举国‚大炼钢铁‛。自1996年起,我国钢产量就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2008年宝钢历经10年,研发出第一卷‚取向硅钢‛,登顶钢铁制造技术的‚珠穆朗玛‛。(宝钢是1978年邓小平复出不久后到日本访问,在参观日本君津制铁厂时,面对空无一人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时对陪同人感慨地说:能不能照这个样子在中国建一个,而这一个就是上海宝钢。目前,宝钢年产量1629万吨,已超过君津的950万吨,中国超千万吨的还有9家。)

1949年,我国路面行驶的130多种不同品牌的汽车,无一是中国制造。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下线,全年61辆的产量,当时美国就已经超过千万辆的产量,如果说当时有人说中国能超过美国,那简直是痴人做梦,被当成笑话,到2008年,中国年产934.5万辆超过美国的868.1万,全球第二,只用了不过短短50余年,这其中也包括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创新品牌。

如此巨变不胜枚举,足以让历史学家着迷,奥妙何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总结:‚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 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模式已经成为最具生机活力的发展道路,这也是2006年6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对当今中国会有这样的一句评语:‚欧洲属于过去,美国属于现在,中国属于未来‛)

二 民主法治:从‚莫谈国事‛到主席网聊

解放前,酒楼茶肆往往都贴有‚莫谈国事‛的警语,国人连议论国事都有入狱杀头的危险,遑论政治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主人,政治参与渠道越来越多。2008年6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赴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成就中国网民‚最幸福的网事‛。温总理与民众的网络议政,已成为近些年‚两会‛的独特风景。不仅如此,各级官员纷纷‚触网‛,‚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均能为国建言献策,千古头一遭!(虽然我们对中国当前的民主政治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道路,韩国民主斗士代表人物前总统金大中及其幕僚都曾表示过,他们也不断对当时所争取的民主进行反思,民主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比如直选,只有当选举不会改变一个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的情况下才可能实施,金大中当年作为韩国的民主斗士事九死一生,当时暗杀他的人已经将他捆起来,按进了装满水的浴缸中准备淹死了,没想到突然悠然来了,结果暗杀者被迫将他绑走,后来准备将他扔进江里,在他身上榜上铁块,准备扔的时候,一架直升机突然飞来,灯光一射,暗杀者一慌就跑了,可以说是非常危险。金大中的去世也是前段时间广受关注的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目前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一些肤浅的偏见,实际上美国人虽然在民主政治上给了中国很大的压力,但其实他们也看到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很可能会成发展中国家的效仿对象,中国很有可能及经济发展模式、和平外交政策之后给世界带来又一个重大贡献)

那么回首60年,党领导我们成功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之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实现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1953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在全国展开,山西平顺西沟村25岁普通农妇申纪兰荣幸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她骑毛驴出发,转乘卡车、火车,辗转4天走进中南海。2008年春,第十一届人代会召开,79岁的申纪兰第11次以代表身份到京,被誉为人大制度的‚活化石‛不足为奇。近60年,她见证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等等不断完善,保障了人民权利、社会和谐。

二、基层自治从城市向农村推进,‚草根民主‛成了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1950年代,城市基层建立起了居民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1982年,村民自治依法开展。进入新世纪,村民直选得以实现。2007年,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写入党代会报告。国务院带头,对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采用公示和听证制度。网络论坛、手机短信等成为最新政治参与平台。

三、依法治国,人民民主实现从实体民主到程序民主的全方位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宪法》、《婚姻法》等区区数部法律。‚文革‛期间,民主法治遭恶意破坏,‚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上级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口头指示)‛,后果严重。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提出,国家的长治久安要依靠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法治建设进程提速。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截至2009年3月,现行有效法律共计231件,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余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60年,‚人民共和国‛的每个个体变得越来越具体、鲜活,权利和参与意识得以舒张,正是民主法治建设带来的最根本的实惠。

(当然,中国民主政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我们才走了60年的时间,西方民主发展已有400年的历史也有说2500年的,400年时从英国革命算起,2500年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算起,不管哪种,都是中国60年没法比的,所以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一个进行时,还不是完成时,未来会有更多的民主政治改革的措施,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地去认识这一点,不要做胸中有教条、眼中无见识、头中无大脑的人,要认清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现在很多所谓的民主认识,在国内具有很高的人气,很多人似乎还颇有国际影响力,但实际上,美国人根本就瞧不起这些人,按照一些美国人的说法,只是花点钱养条狗而已,这里没有对当前国内一些人士的任何贬低之意哈,只是希望大家要认识到,在中国民主 6 政治发展过程,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现实和未来,这也是为什么金大中等人会认为自己当初对民主的认识是是非片面的原因所在。)

三 国防建设:从‚万国牌‛到现代化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解放军。受阅部队中有骑兵、还有马拉的小火炮。那时我军机械化水平不高,人均机械化能力只有0.2马力,不到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2%,而且武器多是‚万国牌‛的战利品。60年后的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60华诞,胡锦涛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进行了海上阅兵。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宛如一座座移动的海上城堡;警戒机、侦察机、歼击轰炸机等新型战机编队临空翱翔。来自29个国家的代表团、14国21艘舰艇汇聚而来,共襄盛世。今年国庆阅兵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回首近代中国,一个曾长久领人类文明之先的东方大国,先后遭到世界上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欺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庄严宣告:‚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国防建设从此拉开大幕,60年成就非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提出了‚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总方针、总任务,迅速实现了由单一陆军向多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建立起全军统一的指挥体系、编制体系和正规训练。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特别是海湾战争以来,人民解放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上了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两者相互促进的跨跃式发展道路,大大加快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进程。

二、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兵贵精不贵多。从1975年,邓小平力主‚军队整顿‛,先后精简了200多万军队员额,但400万的规模依然过大。邓小平忧心忡忡地说:‚打仗靠指挥灵便,现在有什么灵便啊?不消肿就不能应付战争。‛在1985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果断宣布,裁军100万。消息传出,整个世界都震动了。1997年我军再裁减50万;2003年裁减20万,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通过精简整编,改革体制,人民解放军朝着机构精干、指挥灵便、反应快速、战斗力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现代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推进科技强军战略和武器装备现代化。

抗美援朝时期,我国进口了大量前苏联武器装备。此后,我国逐步开始仿制苏式武器装备,建成大中型军工企业100多个,科研机构增加到20多个,国防科技工业初具规模,迅速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和初步国产化。60年代,我国依靠自己力量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两弹一星‛的成功震惊世界。改革开放后,陆军,建立起了快速机动、立体突击的装备体系;海军,建立起了海空一体、适应近海防卫作战的装备体系;空军,建立起了空地结合、攻防兼备的装备体系;二炮,建立起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的地地导弹装备体系;电子信息装备,正朝着综合集成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四、捍卫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人民和平生活。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当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击退到三八线以南。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战争的胜利大大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此外,我军还进行了多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并取得胜利,捍卫了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向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目标阔步迈进,武器装备日新月异,后勤保障一体化稳步推进;永不褪色的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子弟兵——战争、洪水、地震……哪里危险哪里冲,无一不在印证他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四 科教兴国:从八成‚文盲‛到工程师居冠

1949年秋,一封紧急密信送到黑龙江省宁安县某村村长手中。村长不识字,找到人称‚秀才‛的村民读信,‚秀才‛看完信撒腿就跑。原来,这是一封‚追凶‛密信,信中让村长监控的嫌犯正是‚秀才‛本人。真实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素质十分低下,小学入学率只有20%,文盲率高达80%,‚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更是少得可怜。全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事科研工作的不足500人。

教育落后,科技自然不强。西方工业革命出现16锭纺车时,我国还是单锭、三锭;英国1922年就有3000多千瓦的发电设备,发电量达百亿千瓦小时,我们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不会制造发电设备。60年后,我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超过420万,与美国相当;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5000万,居世界之冠。‚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说:‚中国的技术人员比许多国家的人口都多,真让人羡慕。‛我国正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华丽转身‛,科教兴国正变为现实。

教育成绩有目共睹。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2000年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7年春,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2008年秋,免除全国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新中国60年,一项项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惠民生、暖民心。目前,全国适龄儿童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基础教育规模庞大,居世界第一。二是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1977年恢复因文革中断了11年的高考,中国重新迎来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春天。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从598所增加到1022所,招生数量年均增长9%左右。1999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1977至今的30多年间,全国大中专学校共录取了3600万人,高校录取率从1977年的4.7%提升到2008年的57%。200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3%,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门槛,世界规模第一。三是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全面发展。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突破810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3万人。成人岗位培训有了迅速发展。素质教育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科技成就振奋人心。一是‚两弹一星‛铸就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辉煌象征。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突破国防科技尖端技术,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成为新中国科技和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张爱萍的儿子在《两代军人的对话》中对当时的情况有一段描述:当时我们试爆原子弹的时候,张爱萍和王淦昌在前线办公室,时间到了之后,突然觉得桌子动了几下,两个人相互对望了一下,都问对方炸了吗?都很犹豫,一个说炸了吧,毛泽东和周恩来当时在北京等电话,几分钟后张爱萍拿起电话,周恩来接电话就问炸了吗?两个人犹豫了一下才说炸了,后来还是美国人公布确定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 9 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二是航天科技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从‚神舟七号‛飞船舱门进入太空,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我国从此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17年来,从科学研究、技术试验到工程应用,我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和载人航天等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又创一个‚中国式跨越‛的奇迹!三是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新动力。有人评价2008年可能是中国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元年,一个有力佐证是:我国从事通信设备研发制造的华为公司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737件,创了世界纪录。多年来,我国制造能力占全球15%,仅次于美国,但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导致了严重的‚鼠标现象‛,即我国生产的鼠标在美国一只卖40美元,我们只得3美元,多数利润被外国拿走。2004年,中央提出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近两年,科技投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世界仅有。这5年的专利数量达到300万件,新中国头55年总共才200万件。我国逐步进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五 统一大业:从相互隔绝到和平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败逃台湾的蒋介石念念不忘反攻大陆;香港、澳门也与祖国相互隔绝,统一大业任重道远。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超人的智慧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人间正道是沧桑,由于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预,海峡两岸统一之路历经坎坷,现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局已初步形成,未来前景可期。60年,中国统一之路史无前例,为世界贡献了宝贵经验。归纳起来有两点特别值得分享:

一‚一国两制‛是解决统一问题的金钥匙。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前,美国《财富》杂志断言‚香港必死无疑‛。回归后次日,亚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金融危机,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成功阻击国际炒家,帮助香港挺过危机。本世纪初,9〃11事件和非典疫情爆发,香港经济陷入低谷,恒生指数大跌,大量公司倒闭,死亡阴云似 10 乎又要降临。面对严峻形势,中央政府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前提下,与香港建立了更紧密的经贸关系,为香港经济注入了‚强心针‛。回归12年后,香港人气更旺,依然是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为此,《财富》不得不公开道歉。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后的经历与香港大体相同,背靠祖国的‚南海宝石‛愈发璀璨。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顺应历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顺应民心,是推动统一大业的根本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省,虽然坚持反共立场但并未改变‚一个中国‛的认知。1988年李登辉掌权,逐步走上分裂道路,但‚汪辜会谈‛和‚九二共识‛传递着两岸同胞‚一个中国‛的意愿和相互往来的心声。1999年李登辉不顾民意,抛出‚两国论‛,暴露‚台独‛真面目。2000年上台的陈水扁疯狂推动‚台湾独立‛,不断制造两岸紧张和对立。为遏制‚台独‛,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产生了深远的战略影响。同时,成功开启两岸政党交流,推出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增进了台胞对大陆的认同,有效地牵制了分裂活动。2008年马英九当选,两岸关系转向良性发展,两岸同胞期盼多年的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双向投资、互利共赢的新时代正在到来。2009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应邀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双方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应该说目前整体形势是比较好的但是也有不和谐的因素,比如30号**访台的问题,但应该说和平统一的趋势是好的)

历史终将证明,祖国统一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六 外交辉煌: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

1952年直到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幕前一天,芬兰才克服国际奥委会个别领导的意识形态偏见,给中国发来邀请电报。我国40人代表团在奥运开幕6天后出发,在接近闭幕时才抵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来自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风雨兼程地赶到北京,领导人之多、级别之高创奥运史之最。一去一回之间,‚东亚病夫‛的帽子早已不再,东方巨人不容小觑!

60年,中国外交历经风雨,终见彩虹。开国之初,西方国家围堵、封锁新 中国,想臵之于死地。毛泽东据此判断‚战争与革命‛仍是时代主题。因此,我国内外工作都是围绕准备打仗、甚至打核战争展开,外交的首要目标就是求生存。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变化,他多次提到: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带来中国整体战略的大调整。我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外交目标由求生存转为求发展;外交重点由斗争转向合作。自此,中国外交‚从小到大‛,战果辉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小外交走向大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外交只能称作‚小外交‛——一则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少;二则外交主要是政治外交;三则外交也主要是少数领导人和外交官的事情。如今,世界190多个主权国家中有171个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双边扩及多边领域,除政治外交外,在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科技外交、体育外交等多方面,中国都愈益表现出蓬勃的活力。不仅是名人政要,普通百姓也成为外交的一份子。1949年到1978年29年间,中国出国人数加起来28万人,平均每年不到1万人;现在,每年有4000多万人出国,每个人都是一张移动的‚中国名片‛。与此同时,来中国经商、旅游、求学的外国人也与日俱增。1950年第一批来华留学的人员只有33名;2008年,189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人员达22万多人,比1978年增加近180倍;来华经商、旅游的外国人达到2400万,即每天都有近7万外国人涌入中国。

二、小合作走向大合作。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2003年出现转机,出口量猛增,带动了制造业复苏。日本的出口额增长有67.6%来自于对华贸易,这种现象被日本称为‚中国特需‛。其实,不仅是日本,也不仅是亚洲,整个世界多少都尝到了与中国合作的‚甜头‛。外资纷纷抢滩中国,到2008年,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到中国你可能会失败,但不到中国,你已经失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截至2008年底,中国非金融类海外投资累计已达15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多国家和地区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得以步入经济‚快轨‛。

三、小舞台走向大舞台。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向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奥委会等等众多国际组织提交了加入申请,但都被无情拒绝。以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为标志,我们逐步加入了大部分重要国际组织或与之有了合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进一步走向国际大舞台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已渐渐完成从参与者到‚主持人‛的角色转换,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以确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帮助整个亚洲早日走出了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截止2009年初,中国已向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2万余人次,是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派出人员最多的。从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到朝核、伊核问题;从打击索马里海盗到防止全球暖化;从消除极端贫困到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放眼全球,几乎所有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国的参与。

60年,中国外交彻底扭转了旧中国‚被迫开放‛、新中国近30年‚被迫封闭‛的局面,最终走上了‚主动开放‛之路,成为世界和平的中坚,全球经济的‚引擎‛,好戏还在后头!

第五篇:2011中国社会发展巨变

2011中国社会发展巨变

编者按:60年前的10月1日,告别旧中国四分五裂、灾难深重的岁月,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崭新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60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步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巨变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强大动力。本专题选取十个领域,与大学生们一起分享民族复兴的喜悦与自豪。

一 经济腾飞:从一穷二白到举世震惊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有了第一家具有近代特点的工业企业,但由于制度衰败和帝国主义侵略,工业始终没发展起来。l875年办的第一家使用钻探机开采的煤矿年产量只有5万吨;1889年办的第一家使用机器开采的漠河金矿,年产只有0.3吨。毛泽东曾说:“我们能造什么?桌子,茶碗茶壶,还能种粮食磨面,但我们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然而,仅仅60年后,我国已建起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千百倍地增长。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信息电子产业世界第二,主要工业消费品产业规模世界第一。中国显现出千年未有的富足,举世震惊!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60年;这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一、锐意改革,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跨越。历经多年战乱,新生的共和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力挽狂澜,统一财经,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1953年我国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一五”计划随之展开。此后接连执行的四个五年计划,前后20余年,尽管有过挫折、停滞和彷徨,但取得了不少成绩。到1979年,我国的工业企业达到35万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达到3200亿元,相当于旧中国近百年累积起来的工业固定资产的25倍,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这套制度体系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1979年,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一语惊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1982年

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把非公经济界定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把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1992年邓小平南巡,首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此为契机,同年举行的中共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成了从“对立论”到“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的飞跃。

重温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其中最具活力的篇章。从1978年到2008年,非公经济从占全国GDP的不到1%增长到了65%,吸纳了全国80%的新增就业人口,贡献了71%的税收和70%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解脱出来后,生产率大幅提升。2002~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上缴税金从6794亿元增长到15700亿元,年均增长18.2%。

二、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前,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我国基本上处在半封闭状态,对外贸易规模很小。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2万多亿,跃居世界第一。现在,我国一天的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当于1950年全年的4.6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质变,从出口原材料、基本消费品到高技术产品,如今,机电类产品已占出口产品比例的90%以上。我国正迅速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联想、海尔、华为等一批民族品牌已成为世界级品牌。

1978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基本是空白,现在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实际使用外资额累积近1万亿美元。目前已有63.5万家外资企业在我国安家落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在华投资。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2003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8亿美元,2008年已达406亿美元,5年来年均增长超过70%。截至2008年底,中国非金融类海外投资累计已达15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不断跃升。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1978年,我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征程,国民经济从此“滚

雪球”般发展起来:从1949到1986年的27年间,中国经济总量才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从1万亿元到2001年的10万亿元,用时15年;到2006年达到20万亿元,用时5年;到2008年的30万亿元,仅用2年。经济规模1978年占全球的1.8%,2008年占到6%。我国用短短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历程,并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壮大——

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所有铁路、公路、航空里程加在一起不到10万公里,每年客运量只有1.4亿人次。到了2008年,我国仅陆地通车里程就近373万公里,99.2%的乡镇通了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年客运量高达268亿人次;全国货物运输总量达到249亿吨,比1949年的1.6亿吨增长156倍。

旧中国的能源工业水平极低,多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所垄断。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自给率达90%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

1950年我国钢铁产量只有61万吨,而同期美国的产量是8700万吨,英国是1655万吨。为了“超英赶美”,我们曾举国“大炼钢铁”。自1996年起,我国钢产量就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2008年宝钢历经10年,研发出第一卷“取向硅钢”,登顶钢铁制造技术的“珠穆朗玛”。

1949年,我国路面行驶的130多种不同品牌的汽车,无一是中国制造。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下线,全年61辆的产量,到2008年年产934.5万辆超过美国,全球第二,不过短短50余年„„

如此巨变不胜枚举,足以让历史学家着迷,奥妙何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总结:“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未有穷期,我们还在路上。

下载“中国巨变”讲座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巨变”讲座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讲座感想(合集)

    保持积极心态,笑对人生时雪玉 有幸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去听了李逸龙博士的讲座,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李博士脱稿完成,讲完之后我们依然意犹未尽。 李博士讲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学生工......

    讲座感想

    151014 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专题 任金政 rjzheng@cau.edu.cn 助教:牛贝贝,博士研究生,oubeigo121@163.com 一、课程安排与考核说明 课程安排见照片 学习目标:了解学院基本情况;掌握......

    讲座感想

    商学院“学生干部能力提升年”启动讲座感想 公管部副部---平菲 在2011年8月28日起,我们在商学院领导的组织下,集中聆听了商学院院长助理张羽程在“学生干部能力提升年”启动仪......

    讲座感想

    对对话教学的认识 在学院安排的几次智慧大讲堂中,我印象最深的内容是最后一次老师谈到的对话教学,什么是对话教学,老师给出了三个定义,简单地说分别是师生或生生对话、生本对话......

    讲座感想

    7月31日,经公司的安排有幸参加了台湾健峰企管集团青岛健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管理顾问胡志成老师关于《高绩效的执行力》,让我深有感触。参加该次培训的有60多人,来自各企业......

    中国巨变,我的发展

    中国巨变,我的成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也迎来了她六十岁生日。 在这六十年的岁月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是当初......

    中国巨变坚定信仰思想汇报

    中国巨变坚定信仰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这次党课,对我内心的感触很大,我深刻的领悟到党是我们必须坚定的信仰!60年前的10月1号,告别旧中国四分五裂、灾难深重的岁月,中华民族的......

    纪念祖国60周年沧桑巨变感想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