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何以可能(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1:2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何以可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何以可能》。

第一篇:认识何以可能

“认识之成为可能”不仅取决于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更直接地决定于主体预先赋予认识对象的规定性和适当的认识方法。“认识何以可能”包含着认识什么、如何认识、验证及认识的限度何在等具体问题。在对象特性方面,认识要成为可能,其对象就必须是个别存在物及其全体(事实上认识目标却是个别存在物及其全体的一般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从一般认识过程来看,假设是认识的关键环节,是使认识得以跨越个别与一般、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逻辑鸿沟的唯一桥梁;验证则是认识的最终决定环节:只有能假设并能被验证的,才是可认识的。假设及其验证是认识方法方面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基本条件。所有以上这些因素最终将认识限定为人类经验的扩展、限定在可经验领域。

认识对象;从认识发展史实看,人类认识的范围早已从无生命的自然现象扩展到了生命现象,从人类直接置身其中的宏观领域扩展到了人类不能身临其境的微观和宇观领域,现在我们不但广泛深刻地把握了“自然界”的一般结构和运动规律,而且开始以科学的方式和方法破解生命现象和整个宇宙的奥秘。尽管如此,认识从其一般过程和方法来看依然是,力图通过归纳、推广、演绎、假设及其验证等方法,从个别存在物以一定方法揭示世界万物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这说明,一方面,认识的直接对象仍然是(也只能是)人类经验现实中的个别存在物。例如,我们在实际认识过程中可以直接研究某块石头、某个分子、某个天体等等,但并不(也不能)直接研究“所有的”石头、分子或天体等,而“灵魂”、“上帝”之类无法呈现为经验存在物的东西,更是认识所无力把握的。

认识方法;认识的一般方式和过程是,首先通过一定方法(如归纳、推广等)获得关于某一类 乃至所有个别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的普遍假设,然后以演绎推理的方式从该假设和相关的个别存在物的经验事实作出原则上可以经验检验的推论,最后到经验现实中检验该推论(验证)。用马哲的话来说,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认识何以可能?虽然从理论上看,认识的可能性根本地决定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对象的特性,但认识能力在实际认识中直接体现为认识方法,所以,适当的方法和对象被赋予的基本规定性,才是决定认识可能性的最直接的因素。具体地看,以上对一般认识过程和方法的考察,为我们解答“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提供了线索:在认识方法方面,假设及其验证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基本条件。

就认识的主体来说,首先人是具备一定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的认识活动的人。主体的形式: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等。其中社会主体是主体的最高形式。人的认识是人与外部事物相作用的过程。

所有的哲学家都关注一个共同的问题:认识何以可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理性主义的还是经验主义的,不管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不管是存在主义的还是分析逻辑的

胡塞尔对所有关注“认识何以可能”的哲学家们的思维进行了区分:自然思维和哲学思维。哲学思维关注认识批判,而自然思维不关心认识批评,它直接朝向客观事物。换句话说,自然思维认为:认识深不可测,而认识的可能性显而易见;哲学思维认为:认识虽然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但是认识的可能性却出现了深不可测的困难,即:认识主体如何才能超越自身去有把握的切中认识客体呢?

古希腊的早期哲学家们关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呢?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也就是说世界的本质是水;安纳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虚无······这些早期的自然派哲学家们不关注“认识的可能性”,他们或许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所以,他们的哲学是“自然思维”的哲学。

在哲学史上,诡辩学派可能是最早开始关注“认识何以可能”这个问题的,当然,他们的关注仅仅停留在素朴的反思的层面,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怀疑主义色彩,他们也因此被认为是怀疑主义的鼻祖。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这标志着哲学转向的开始。不过,正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所说:是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与早期自然派哲学家相比,苏格拉底也同样意识到“认识深不可测”,只不过,前者关注的领域是“客观的宇宙自然”,而苏格拉底不关心自然,他只关心自我及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这个认知领域是如此的庞杂、深奥、无限,而自我却是如此的弱小、有限,所以,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自知其无知是最大的智慧”。那么,认识何以可能呢?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理性是人类认识的基础,而理性不是外在的,是内在于心的,这也就诞生了著名的“产婆论”:理性及基于理性获得的智慧内在于人,就好比是婴儿内在于产妇,产婆的工作也许有助于产妇顺利生产,但她绝对无法替代产妇生产!在这里,苏格拉底不仅明确的指出了“认知主体”之绝对地位与价值,而且也明确指出了认知领域之绝对内在性的特征与属性;同时,他也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育者的地位——产婆。至此,苏格拉底已经完全有资格享用后人尊奉其为“理性主义的开山鼻祖”的盛誉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与老师不同的是,他除了关注自我及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之外,他也关注客观的宇宙自然世界,他认为这个两个方面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看到的马是同一匹马么?柏拉图说:是的。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马其实只是出自于同一匹“理型马”(观念的马),这匹“理型马”是绝对完美的;我们之所以看到各种不同的马,只是因为它们在成为我们肉眼所见之马的时候具有不同程度的“残缺”!换句话说,柏拉图认为:存在着一个决对完美的理型世界,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型世界的影子 那么,认识何以可能呢?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对于这个理型世界(或观念世界)的绝对有效的认识呢?柏拉图说:我们人类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生物。我们的身体跟我们所见的感性物质世界是一样的,是流动的、变化的,会生老病死;但是,我们还有一个不朽的灵魂,灵魂是非物质的,它可以探索理型世界。那么,灵魂从何而来呢?柏拉图说,灵魂是独立于人的躯体而存在的,当我们的生命降临时,灵魂也随之安居于我们的体内。灵魂本来因为它独具的探索能力而拥有完美的理型世界,只不过,它安居于我们体内的时候,会“先睡着,再醒来”,而当它在体内“醒来”时,它便忘掉了所有的完美的理型。然后,当我们看到一匹马、一棵树、一个他人等等流动的物质现象时,灵魂就“看到了”不完美的“影子”,而这些不完美的影子却恰恰可以引起灵魂的回忆,而这种回忆会汇聚成一种渴望——爱——一种回归本源的欲望!一个完美的生命就是这样:灵魂挣脱肉体的枷锁,乘着爱的翅膀回“家”——理型世界

亚里士多德,他同意老师的说法: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的事物——诸如一匹马、一只鸡——都是流动的、变化的,它们都会生老病死;他也认为马的“形式”是恒定不变的。但是,我们对于这些恒定不变的形式的认识何以可能呢?他显然完全否定了老师的“理型论”,他认为老师完全是把整个观念都恰好弄反了:先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完美的“理型世界”根本是不存在的,恒定不变的马的“形式”来源于我们对若干匹马的观察、归纳,是我们由此而形成的概念,是我们所看的许多匹马的共同具有的特征或者说属性。不同的属性归属不同的类,而类又会有子类、子子类……好比说:我们所见的物体可以分为非生物和生物(能够吸收养分、生长)两类

亚氏是自然科学的鼻祖,作为哲学家,他又是如何确保自己的“学问”(或是知识)是有效的、不容置疑的呢?他凭借的是“逻辑”(他因此也是逻辑学的鼻祖)——三段论式逻辑,举例说:生物都会死亡(大前提),马克思是生物(小前提),所以,马克思也会死(知识)。我们必须追问的是:“生物都会死”这个大前提是怎么产生的?,亚氏的“大前提”显然是源于对感性经验的归纳概括。但是,这种归纳推理并不一定正确。经历漫长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后,各种有关自然与科学、人与上帝等各种问题的思潮汹涌跌宕,新旧杂陈。面对“认识何以可能”的永恒哲学话题,当时许多人都持一种全然怀疑的论调(怀疑主义),认为人们应该接受自己像苏格拉底一样一无所知的事实(这是对苏格拉底的误解);但是,笛卡尔却不愿如此,他就像当年的苏格拉底不愿接受诡辩学派的怀疑论调一样,认为既然自然科学能够找到精确的方法描述和刻画自然规律,那么,就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寻求一种类似的精确方法进行哲学沉思和构建哲学体系。象当时其他的哲学家一样,在自然机械论的影响下,笛卡尔也支持灵魂和肉体有所区分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就转化成了:精神性的灵魂何以启动一部“机器”(肉体)呢?在这方面,笛卡尔显然同意柏拉图的观点:精神与物质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只是,究竟精神(灵魂)与物质(身体)之间存在着怎样奇妙的联系呢?柏拉图并没有提供答案,笛卡尔想要完成柏拉图未竟的哲学事业。当时,诸如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借助数学方法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笛卡尔也被数学方法所吸引。所以,他首先希望找到类似于几何学公理那样的构架哲学大厦所需要的绝对基础。他像其他人一样先怀疑一切,然后,他问:即便一切都是令人怀疑的,但是到底是谁在怀疑这一切呢?他的答案是:“我”在怀疑,这一点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就这样,笛卡尔首先确立了真实的“自我”,然后,他从确定的“自我”推出了确定的完美实体——上帝(因为上帝对他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自明的,上帝的概念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就像工匠在他的作品上打下的一个记号一样。),并进而得出确定的外部真实世界(因为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笛卡尔找到了一个绝对“自我”,这是近代哲学的一个伟大创举。但是,他并没有紧接着追问:既然自我——认识主体——如此确定无疑,那么,“自我”的认识却为何如此令人怀疑呢?而是转向了另一个完美实体——上帝(实际上饱受争议,并不具备无容置疑的确真性),胡塞尔认为这正是笛卡尔的失足之处。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十七世纪的哲学家们——如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坚信:人类的理性是获得知识的泉源,不经由理性的“认识”是不可靠的、虚幻的。但是,当人类迈入十八世纪时,理性主义思想受到日益严厉的批判。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感觉体验,我们心中其实一无所有。这就是经验主义,洛克、休谟、贝克莱都是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显然深受亚里斯多德的影响(就像理性主义者们深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影响一样),因为,亚氏曾说:“我们的心灵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先透过感官而来的。那么,“认识何以可能”呢?洛克给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当我们出生时,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老师还没有走进教室的黑板一样空白;当我们运用我们的感官开始感知客观世界时,客体就会在“白板”上留下影像,我们的心灵会对这些影像进行分类、整理、思考,进而形成我们的认识。”。洛克认为:所有可感知的事物(如苹果、汽车等)都有重量,都占空间体积,都处于或运动或静止的状态之中,这是事物确然无疑的“主要性质”,如广延、重量、数量等;而像颜色、气息、味道、声音等因人而异的、感觉不能真正反映的事物的固有性质只能算是“次要性质”。当然,我们的心灵也不是单纯地接受感觉,它会以思想、推理、怀疑和总结等方式处理因感觉得来的诸印象,因此就产生了“思维”。所以,洛克也强调理性,他有一条非常著名的原则:“启示必须由理性来裁断!”。但是,洛克的理性和笛卡尔的理性是完全不同的,笛卡尔经由理性确认了上帝之无容置疑的存在,也就是“启示”;而洛克的理性是由经验而生发的,并必须依从经验,当理性与经验常识相抵触时,推理就不再有效。洛克的经验主义哲学影响很大,在英国本土产生了大批信徒,其中有两个著名人物——休谟呵贝克莱,他们把洛克的哲学推演到了极致,结果导致了不可知论和彻底唯心主义。休谟认为,我们对外在世界的直接感受形成“印象”,而对“印象”的回忆则形成了我们心灵中的“观念”。如:早春三月某清晨,你看到了一朵美丽娇艳的玉兰花,你会马上得到一个关于玉兰花的“印象”;几天后,当你回忆起这个美妙的早晨时,玉兰花的印象会在心灵中形成“观念”。不同的“单一观念”经过组合之后会形成“复活的观念”,例如:飞马的观念就是马的观念和鸟的观念的复合,而天使的观念是人的观念和鸟的观念的复合。休谟说,我们的心灵并不擅长创造

贝克莱经由洛克的经验主义走向了彻底的唯心主义。贝克莱认为:事物因我们的感知而存在,无论是事物的主要性质还是次要性质,都只不过是人心中的感觉而已。色、味、冷、热、广延、重量都不过是人的感觉;除了感觉中的印象和观念,我们无法确定任何东西。也就是说,人根本无法断定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或存在的,对于贝克莱而言,人之所以有世界实在的观念,全是因为上帝在感觉着这个世界,人和这个世界都是上帝的一个梦而只是擅长剪贴并凑而已。

正是洛克的信徒们使得人类对于“认识何以可能”的哲学探索步入了绝境;不过,绝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绝处往往逢生——正是休谟启发了康德,“认识何以可能”的接力棒就这样顺利的交到了康德手中

理性主义者认为,我们的心灵是认识的基础;而经验主义者认为,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源于我们的感官。康德认可经验主义者所说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源于人类的感官,但是,他也同时认为我们的认识受制于我们的理性——源于心灵——的倾向。显然,康德承认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各自合理的部分,但是同时,他对双方的“过火行为”都持批判的态度。认识何以可能呢?在康德看来,我们的认知首先源于我们的感官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我们心灵的“形式”——时间与空间(经验主义者认为这是客观物质的属性)——对“感知”进行塑造,从而获得知识。也就是说,客观世界是知识的原料,通过心灵之时间、空间形式的塑造,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的知识得以产生。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康德打破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长期存在的截然对立的僵局。不过,随着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包括心理学)的发展(只关心认识结果,而对“认识何以可能”漠不关心,从而陷入“独断论”),一些理性主义哲学家们沿着“哥白尼式的革命”道路继续开拓,试图彻底回答“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并以此确立人之为人的绝对理性之存在。其中,德国人胡塞尔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第二篇:《审美救赎何以可能》阅读答案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

潘知常

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入美学殿堂的唯一通道。

②人类失落的生命,过去只能在宗教中才能够被赎回,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宗教救赎,然而,在宗教退出历史舞台的主导地位之后,人类失落的生命就只有在审美与艺术中才能够赎回了,当然,这就是审美救赎的登场。可是,为什么只有审美与艺术才能够赎回?审美救赎又何以可能?过去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对此大多一笔带过。之所以如此,无疑是因为他们都只关注到了审美与艺术的一般本性,并且只是从审美与艺术的一般特性入手,去对此加以说明,但是却都忽视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也忽视了从特殊本性去对此加以说明,因此,也就未能促成这一困惑的最终解决。

③换言之,对于审美与艺术,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美从何处来?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美是如何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的?美是如何拯救我们的?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人类是怎样创造了美?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如何创造了我们?审美与艺术帮助我们去挖掘出真正的力量,去唤醒我们。

④问题的关键,当然在于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意象呈现。

⑤意象呈现是内在的自由生命借助于外在形象所进行的自我建构。正如吉尔伯特、库恩在《美学史》中断言的:“它体现了人们创造象征和符号的独特而神奇的力量。”区别于“超验表象的思”(宗教)、“纯粹的思”(哲学),黑格尔把它称之为 “感性直观的思”。而且,在外在世界不再引起宗教的神秘联想之后,确实已经隐秘地进入了审美与艺术的情怀寄托。它代表着:当今生命中难以解决的东西,都首先可以在审美与艺术中得以象征性地解决,昔日宗教的神奇作用当今也已经被审美与艺术取而代之了。

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意象呈现并不是我们日常所常见的维系于客体、维系于现实。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维系于精神生活,是由客体形象与自由生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是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异质同构,是意在将人类的精神生活凸显而出,也将人之为人的无限本质和内在神性凸显而出。因此,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劳·波林曾经说:象征,就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中国人也常感叹“形象大于思想”。事实上,就是因为它呈现的是主体内涵,是生命的对象物,而与赋予形象以意义无关,也与充当形象的注脚无关。

⑦由此,不难发现,所谓意象呈现,作为象征,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进化的强大杠杆。人类正是通过意象呈现而拥有世界。意象呈现是生命的庆典。通过意象呈现,我们从物的世界迁徙到意义的世界,从功利的世界迁徙到虚无的境界。意象呈现即最后的救赎之物。而现在我们最大的失败也正是遗忘了这一点。语言已经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意象呈现也因此而隐遁不见。因此,我们现在所应当去做的,就是让意象呈现超出自身而指向另外的东西,呈现出意象背后的无名的真实的东西、高于生命的东西、高于死亡的东西。借助于它,我们得以亲近自然而毋需跋山涉水,并且可以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⑧由此,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由此不难发现:过去以情感来区别审美与艺术,是错误的。艺术的核心不是情感,而是意象呈现,也就是象征。

(有删改)

15.下列对“意象呈现”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意象呈现与“超验表象的思”“纯粹的思”等概念借助神秘联想相互关联。

B.意象呈现只是一种符合表现,传达客体内涵,是现实的异质同构甚至图解。

C.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意在凸显人类的精神,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

D.意象呈现是替代宗教的救赎物,使得人类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16.对第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连续的追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深入思考问题。

B.两组追问形成对比,突出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从而引出下文。

C.本段追问体现了对审美与艺术一般特性与特殊本性差异的关注。

D.通过连续追问总结上文内容,凸显审美与艺术唤醒我们的作用。

17.第⑧段作者认为,借助了上文内容,“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为什么“一目了然”,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5、C(A项,结合文本内容“区别于‘超验表象的思’(宗教)、‘纯粹的思’(哲学),黑格尔把它称之为‘感性直观的思’”分析,“相互关联”不当。B项,结合“这里的意象呈现并不是我们日常所常见的维系于客体、维系于现实。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维系于精神生活,是由客体形象与自由生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是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异质同构”分析,“传达客体内涵”错误。D项,结合“在外在世界不再引起宗教的神秘联想之后,确实已经隐秘地进入了审美与艺术的情怀寄托。它代表着:当今生命中难以解决的东西,都首先可以在审美与艺术中得以象征性地解决,昔日宗教的神奇作用当今也已经被审美与艺术取而代之了”分析,“替代宗教的救赎物”分析不当。故选C。)

16、D(D项结合“审美与艺术帮助我们去挖掘出真正的力量,去唤醒我们”分析可知,“凸显审美与艺术唤醒”分析错误,原文为“审美与艺术帮助我们”。)

17、作者对“意象呈现”做了概念界定(2分);并探究其本质为“象征呈现”,具有与宗教相似的作用,让人类拥有世界,拥有意义的世界、虚无的境界(2分)。之后推进一层,从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审美救赎角度论述(2分)。由此,较为充分地论证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意向呈现的审美救赎价值。因此,意象呈现能达成审美救赎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篇:成立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的 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成立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的 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者 :龙贺兴1 林素娇2 刘金龙3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

战略研究院;

2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林业局;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

发展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17

年第8期成立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的

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基于福建省沙县X村股份林场的案例

如何调动单一农户的投资和经营积极性,一直是中国集体林产权和管理政策实践与研究的优先方向,社区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来管理森林则很少受到学界的关注。然而,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一些行政村或自然村自发成立了林业股份公司、股份林场、林业合作社等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统一管理集体林,集体成员按股分红,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采用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团队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X村股份林场为例,分析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形成的诱因和主要制度安排,以及其集体行动得以形成的自然、社区和规则条件,从而推动学界理解在剧烈的经济社会变迁背景下社区森林管理组织的形成机制,并为探讨发展适合中国林情的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提供启示。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拓展了现有研究:第一,拓展了对中国集体林区的村庄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来管理森林的认识。占主流的观点是,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监督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合理是村集体管理森林中难以克服的问题,分林到户的改革成为必然(张红霄等,2007;朱冬亮、贺东航,2010)。然而,这无法解释林地细碎化且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革背景下的社区,为何可以因地制宜地形成集体行动来创新社区森林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果。第二,将对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研究从耕地向林地延伸,探究社区内部形成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这一集体行动的形成机理。尽管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因素诱发社区内部集体行动的结果,但仍很少探究社区内部这一集体行动的形成机理,包括各种自然、社区和规则条件。第三,拓展了运用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框架和概念对中国社区森林管理的研究。社区内部如何形成集体行动建立自主治理组织来管理森林、其管理效果如何等两个问题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社区森林管理研究的焦点问题。相比于对南亚、东南亚、拉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经验研究,运用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框架和概念对中国社区森林管理的研究仍然薄弱(艾米·波蒂特等,2011)。第四,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拓展了国内关于林业合作组织如何形成的研究。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政府推动和“资本下乡”这两个因素对形成林业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忽视了对社区内部自发形成集体行动从而产生林业合作组织的机制的研究。此外,现有相关文献中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或基于调查的统计分析,基于田野调查的案例分析并不多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团队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重点关注自然、社区、规则变量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集体行动及其效果,已成为研究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操作指南,被广泛用来解释森林、水资源、草场等领域自主治理组织的制度变迁和效果(Ostrom,2010)。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是经济社会变迁背景下社区内部成功形成集体行动的结果。建立在研究团队运用小组访谈、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二手资料搜集等方法对X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重点分析影响成立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这一集体行动形成的因素:

(一)林地规模和经营单位: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形成集体行动的基础。X 村股份林场的林地由以下4部分构成:村集体管理的林地,包括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遗留下的未分配林地和生态公益林、毛竹山、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分到联户小组的林地、依据“谁造谁有”政策管理的林地。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X村没有像全国其他大部分村庄一样将所有的集体林地都承包到户,而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由行政村和联户小组管理的林地,奠定了社区内部形成集体行动的公共利益基础。在整合策略上,X村成立股份林场没有对过去形成的利益格局打乱重来,而是在尊重原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优先整合村民不直接经营而由行政村、联户小组管理的林地,然后经过较长的改革过程渐近扩大村民的共同利益基础,整合按照“谁造谁有”政策管理的林地。

(二)村庄的经济同质性: X 村 60% 以上的人口外出经营小吃店和务工。社区居民相似的生计方式通过人口外流和收入水平提高从以下三 个方面改变了村民的森林管理目标:一是直接以森林经营谋生对农民的吸引力不断降低。二是分享林地和林木升值收益已成为村民对森林的主要需求。三是森林对村庄公共服务的价值凸显。社区成员生计方式的相似性和森林对于村民生计重要性的日益下降,使公平分享林地和林木升值收益和为村庄公共服务提供收入保障对于村民而言变得更加重要,社区内部森林管理目标逐渐趋同于采用林地规模化经营形式来获益。这降低了村干部协调不同村民利益的难度,使村民对成立股份林场这一集体行动持支持态度。

(三)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以来,政府规范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中的角色,改革方案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成为决定村集体林产权明晰形式和经营形式的关键环节,这为X村股份林场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不断完善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赋予了村民村庄事务决策者的地位,使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面对联户小组经营中的缺陷,可以一次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如何建立股份林场。在村庄大多数劳动力外流的情况下,村民代表大会作为村庄集体行动达成的博弈舞台,一方面保证了普通村民在村庄重大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决策参与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成立股份林场这一集体行动的效率。建立在村民有效参与基础上的赋权,有助于实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所预期的效率和公平目标,并为形成因地制宜的森林经营制度奠定了制度基础。本文形成了两个结论:第一,由村集体管理的一定规模林地的存在、社区成员生计方式的相似、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形成成立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这一集体行动的关键因素。面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产生的林地抛荒、造林和抚育资金筹措困难、村庄人口变化带来集体成员权相关冲突增加、林地和林木升值使收益分配不公凸显等问题,村庄内部可以自发采取集体行动,形成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成立所需要的林权、收益分配和决策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实现森林经营和社区福利的改善。第二,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既不完全同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一般意义上集体成员拥有共同产权、共同合作管理的社区森林管理,也不同于村委会代管模式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林业股份公司管理模式,而是一种创新的社区森林管理模式。引入股份制后的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具有集体成员按股份分享股权、由专业机构管理、按照股份份额分享收益等特征,其内部治理结构和具体安排更类似于股份公司。

本文具有两个启示:第一,考虑到大部分集体林已分林到户,且不同林地经营方式的承包期限长短不一,林地利用方式不尽相同,利益关系错综多样,以及各地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作为林地规模化经营的一种方式,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不仅需要因地制宜,还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如造林和抚育投资压力大、经营方式保守、管理人员激励不足、村民信任容易动摇、从入股到分红的时间间隔长且分红有限等问题。第二,由于森林经营具有整体性、不可分性、外部性,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为社区乃至于全社会共享,有形成集体行动来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政府不宜对集体林强制推行单一的承包到户和市场化改革方案,要重视社区内部的集体行动,促进社区森林管理的发展,鼓励采用多样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不同主体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第四篇:何以经典语录

1.“如果我无法找到你,我会站在最显眼的地方让你看到”

2.有一次她等久了朝他发脾气:“我都数到九百九十九了,你才来!下次要是让我数到一千我就再也不理你!”

结果又一次,他被系里临时抓去开会,冗长的会议终于完了后他跑去,她居然还在,这次她等的脾气都没了,只是委委屈屈地看着他说:“以琛,我都数了好几个九百九十九了。”

而这七年来,他又多少次数到九百九十九? 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始终没办法数到一千。

3.其实等待与时间无关,它是一种习惯,它自由生长,而他无力抵抗… 4.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愈合,如我;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溃烂,如他.5.原来他不过是在尽力维持着一个平静的现象,现在他醉了,再也支持不住,一切便暴露开来。原来这些年,他痊愈的只是外表,有一种伤,它深入骨髓,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肆虐.6.原来做梦也会心痛,痛到醒来.7.如果那里天气晴朗,那你就留在那里;如果那里风雨凄凉,那你就赶快回来;把那里,把那个人完全地忘记.8.我一直很清醒,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9.只要不去想,肤浅的快乐其实很容易。

10.当他们之间已成往事,最难堪的便是一切清晰如昨.11.他们给我十年,我要默笙一辈子……我屈从于现实的温暖。

12.你转身的一瞬,我萧条的一生.13.我却忽然觉得长长的时间好像只是我回头的一瞬。沧海桑田.14.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15.“从此以后,任何一个终点,都不会再有以琛。”

16.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生老病死,而是生命的旅程虽短 却充斥着永恒的孤寂;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永恒的孤寂,而是明明看见温暖与生机 我却无能为力;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我无能为力,而是当一切都触手可及,我却不愿伸出手去.17.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18.过去的就让它永远过去,再也不去在意。因为他已经是如此的累。如此的,迫不及待想要幸福。

19.赵默笙.你跑这么慢,我当初是怎么让你追上的? 20.“默笙,把头发留长。” “呃?”虽然不明白怎么说到这个,可是默笙的注意力还是被转移了,很担心地问他,“我的头发是不是很丑?” 以琛扬起嘴角。不是。因为,那样......你就更多了一点。

21.“那我现在提前预定,等你毕业了,可不可以有优先录取权?“,“如果三年后你注定要成为我女朋友,我何不提早行使我的权利呢” 22.那时侯的我还不明白,有一种平静,叫死水微澜.平静是因为已经有所决定,决定了要等下去.

23.赵默笙,我是疯了才会这样让你践踏。——以琛那时的绝望 “给我一个理由。”他看着前方说。“告诉我,你爱我。” “从现在开始,就算我们一辈子相互折磨,我都不会放过你。”

24.你是我的sunshine,是我想拒绝也拒绝不了的阳光.25.有一次他被她跟烦了,板着脸问:“赵默笙,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 她睁大眼睛:“以琛,是你笨还是我笨,哎,你那么聪明,一定是我笨了,我怎么这么失败,追了半天人家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 26.痛是午夜梦回后抓不住她轻颦浅笑的巨大空洞,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莫名其妙的失神,是每一次成功的喜悦后随之而来的更多的寂寥……

27.向来缘浅,奈何情深.28.你说的轻松,叫我去哪里找一个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赵默笙来搞定我?”

29.海中一个少女清脆带笑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时空传来。“何以琛,你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叫赵默笙,赵就是那个赵,默是沉默的默,笙是一种乐器,我的名字有典故的哦,出自徐志摩的诗……”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五篇: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2015年11月29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如何认识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如何明确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与方式?本报今日刊发4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编者

历史底蕴深厚 现实基础扎实 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

沈壮海

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民族而言,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

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也指向现实

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即珍视我们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掘其中穿越时空的因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向现实的文化自信,即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突出成就,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确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的新辉煌。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戒除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戒除文化的“现实虚无主义”,礼赞并全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而基于现实的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整体格局中更具核心意义。唯有这种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和倡导,随着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对中华文化发展曲折历程的理性思考,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逐渐增强。而如何树立和增强基于现实的文化自信,则成为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从总体上看,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显著特点。我国经济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等,正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增添国人越来越多的自信。然而,提到当代中国文化,一些人似乎缺少底气,不那么自信。的确,与硬实力的迅速提升相比,与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所曾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影响相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在看到这种现实紧迫性的同时,还应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深层交融,看到文化软实力对硬实力提升的推动效应。

文化作为精神成果,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指文化建设的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等都包含着文化创造,是已有文化成果、文化条件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进程,离不开看似无形却真切存在的文化力量支撑和推动;同时,这种发展进步也为文化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着精神能量。抽去文化的因素,无法全面讲清“中国奇迹”;离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整体进程,无法透彻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看到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力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读出应有的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支撑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增强这种文化自信,不仅要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还要细看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历史变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进程,看当代中国不断增强的、指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中华文化曾在世界文化史上尽得风流,但近代以来也曾在旧制度中根芽渐萎,在西潮冲击下花果飘零。扭转这一困局、实现中华文化浴火重生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复兴,是中华文化朝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和新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文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都有着鲜活而具体的体现。一系列人们津津乐道的数据,记述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步伐,吸引着世人的关注和评说。但是,较之各种各样的数据而言,更有生命力、更富深远意义的,是国人文化意识的普遍觉醒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建设能力的历史性提升。这种意识、素质和能力,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历史前行的这一基础和态势中,我们更有理由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为武汉大学教授)

拥有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李宗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它也是我们走向世界、拥抱世界文明的价值根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与其他国家平等友好交往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个独特的价值体系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价值理念。对这些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概括和评价,人们自可见仁见智。但经过认真思考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认同习近平同志的见解: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应当说,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这六个方面的核心价值相辅而行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政以德、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义以为上、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要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直到今天,这些思想观念仍然具有治国安邦、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价值。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标识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彰显中华特色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善用外部条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顽强的奋斗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周易》所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天地之大德曰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古代经典里的基本理念,是对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提炼。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自强不息精神往往通过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彰显。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阐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事例是中华民族志向高远、坚忍不拔的典范。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激励下,中华民族在无数的艰难坎坷中始终奋力前行,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息息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讲文化自信,应深刻地看到这一点,从而更好地找到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可谓绚丽多彩;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是潮流所向。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要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好自己的“主心骨”,挺起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在此基础上,还应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此,费孝通先生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作为思路,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所以倡导这种思路,是因为这种思路背后的历史文化支撑是古代经典《中庸》所主张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文化价值观的本质是和而不同,也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应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作者为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认清来龙去脉 明确路径方式 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刘建军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关系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那么,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我们应怎样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从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丰厚的、创造过辉煌历史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以其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当前,它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里。我们不仅要从中汲取文化滋养,而且要努力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份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肌体的重要内容。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所谓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为其增添新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也使世界上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增添了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体现,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道路,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经过长期探索,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始,我们形成并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全国兴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正在转化为人们的自觉遵循和行动。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努力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比翼齐飞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体上可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党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制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作出全面部署,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文化和科技进一步融合,新型文化业态得到发展,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治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文化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等等。所有这些都壮大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我国文化竞争力,为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29日 05 版)

下载认识何以可能(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何以可能(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冤案何以发生

    冤案何以发生 人活着,好好的,就该有感恩之心。我已经活了60多年,既没有死于战乱,也没有死于灾难;既没有染上不治的病症,也没有沦为冤狱的牺牲,我是应该感恩的。今天,在这个新书发布......

    浅谈文化何以自信

    浅谈文化何以自信0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

    我们何以不成功

    我们何以不成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同大家讲话,并且邀请到了几位重要的场外嘉宾: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樊富珉、教育狂人陈忠联......

    智慧课堂何以智慧

    “智慧课堂”何以智慧 ——参加“第二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2016年1月8日,由蚌埠市教育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蚌埠市第二中学召开。来......

    何以琛语录

    何以琛语录1、原来这些年,他痊愈的只是外表,有一种伤,它深入骨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肆虐。2、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了。这算不算站在了显眼的地方?那就是很多......

    可能自我定义

    可能自我定义一、可能自我概念。Markus&Nurius(1986)提出的可能自我概念,把 以未来为基础的表象视觉、语义或符号,这些自我概念的发展成分称 为可能自我,指出可能自我是自我意......

    超越自我·无限可能

    超越自我 无限可能 ——公司“学习月”活动个人感悟 为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实践XX文化,在公司10月份开展的“学习月”活动中我积极参加了公司开展的军事拓展训练、公司文化的培......

    自荐信要尽可能简短

    1. 自荐信要尽可能简短。"自荐信越长,写自荐信者越无足轻重"。短自荐信就象一个男女双方未曾见过面经媒人介绍的约会,使他们更想见你,但当你一出现,他们并没有失望。2. 让你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