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赏识才是真爱
赏识才能教出好孩子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寿光市台头小学 于家禄
利用寒假时间我阅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通过“一束鲜花”,“美丽的回报”,“宽容让我如此美丽”„„等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折射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的话语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在心里告诫自己:爱孩子就得学会赏识,赏识才是真爱。
一、用真挚的爱赏识每位学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扬,学生也不例外。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他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希望能从老师那儿得到赞扬和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抹温暖的微笑,甚至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但是可能将伴随其一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态度起到良好的决定作用。
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做到赏识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时,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然而,赏识优秀的学生,这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赏识一般的学生甚至后进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倾注自己真挚的爱。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我深知以后要尽力去赏识每一位学生,哪怕他们只是取得了极其微小的成就。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一般、腼腆胆怯的学生,更要倾注由衷的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做一个乐观活泼的自信生。
二、更新教育理念,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
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也一定要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不能一味地表扬赞赏,应做到该批评时就批评,但必须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必须多看专业理论方面的书籍,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让赏识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花结果。
这本书使我深深意识到:赏识才是真爱,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面向每个个体的赏识,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只有把赏识的阳光撒向每一棵幼苗,才会在秋后收获累累硕果。
让我们在教育中赏识学生、在赏识中教育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吧!
第二篇:班主任演讲比赛稿:尊重才是真爱
班主任演讲比赛稿:尊重才是真爱
尊重才是真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同建学校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重才是真爱》。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来教过的孩子数以百计,发生的故事也多如繁星。
回首工作之初,我接手的是全校纪律最差的七年级,面对三十多个孩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全部的爱好好管理他们,使这个班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
可是,没想到上任第一天的第一次班会,我就被几个男生给来了个下马威,以王雪蒙为首的五个男生去操场玩篮球,拒不参加班会。年轻气盛的我怎能容忍如此的挑衅,当即大发雷霆,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把他们训斥了一顿。本以为自己的冲天一怒,完全能够震慑住这帮淘小子。可谁知道,接下来他们不是上课故意捣乱,就是不好好完成作业,气得我天天跟他们发火,对别的学生也越发严格。动辄就是一顿严厉的训斥和加倍的作业惩罚。我还把办公室设在班级,整天看着他们。一个星期过去了,班级的纪律基本步入正轨,这个变化,让我着实窃喜了几天。可是慢慢的,我发现班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闷,学生也都很怕我,都尽量躲着我。这是怎么了呢?我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他们身上,可他们对我却这样,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呢?
正在我焦急、委屈、无计可施之时,一位老师的话点醒了我,他对我说:“班级管理需要严格,但更需要尊重,只有你把学生当成朋友,他们才会听你的。‘亲其师,信其道嘛’!”。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反思几周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他们真的是没有丝毫的尊重,这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呢?
痛定思痛,我马上转变方式。课上多给学生发言机会,课下和他们一起游戏。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我也不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一顿训斥,而是先在心里提醒自己一定要“尊重学生”,然后和颜悦色地询问原因,语气柔和地指出错误,态度诚恳地提出改正建议,在班级管理上,也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己选出班会。自己组织召开班会,自己组织开展班级文体活动。
又是几个星期过去了,学生们由开始的将信将疑,敬而远之变成下课久违在我身边叽叽喳喳,跟我做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期结束我的班级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各项活动在全校都是名列前茅,写工作总结时,我这样写到: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每个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都是真诚的,但它们都要植根于“尊重”上才能获得成功。因为“尊重才是真爱!”
从那时起,“尊重才是真爱!”就成了我的座右铭,它伴我走过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收获了无数宝贵的学生友情!
我的演讲完毕
第三篇:花苞心态,才是真爱(xiexiebang推荐)
花苞心态,才是真爱
有人说:做不了伟大的事,就用伟大的爱,做平凡的事。
有太多关于孩子的比喻,在我眼里,学生都是待放的花朵,而我们有幸能伴花成长,倾听最美的花开的声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南京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做的一场关于“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报告。报告上他一边讲,一边展示有关图片。当大屏幕上出现那片迷人的荷花池时,大家不禁发出了啧啧的赞叹。那个画面中最显眼的是一朵盛开的红荷花,旁边还有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杨校长说“人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这朵鲜艳的花上,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花苞。其实,过几天这个花苞也会开出鲜艳的花来的。这就像我们教学生一样,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很少去关注后进生。即使关注,也是嫌它怎么还不开花——人家都开了,你怎么还不开?你再不开,我就把你给掰开!”他的幽默换来满堂掌声和笑声。“如果硬把它给掰开,它不但开得不鲜艳,还会很快就枯萎。耐心地等待花开,这就是‘花苞心态’。”
花不是不想开,而是时机未到啊,时机一到,它自然就会开放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就是这样吗?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领悟速度快,就像那支早开的荷花一样;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领悟速度慢,就像开得晚的花一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像第一名那样聪明,只要老师一点拨,他们就都能心领神会,还会举一反三。如果有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接受,甚至因此而忿忿不平,大动肝火,千方百计地想让那些孩子快速向第一名靠拢。于是,我们整天生活在抱怨中,生活在抑郁中。
培养自己的“花苞心态”吧,相信那些接受知识慢的孩子就是那枝还没开放的“花苞”,它不是不开,而是在积蓄能量,是在等待时机。它一旦开放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花朵花苞,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用如此心态去倾听生命中花开的声音,那么我们的孩子都会取得成功。让我们拾起赏识教育,相信班级里的孩子都是能学会的,只是迟早问题,对于迟者要尤其关心爱护,不是责骂批评,他们的点滴进步要更加关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第四篇:学会真爱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学会真爱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的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它带给我的不只是精神上的馈赠,最主要的是那种心灵上的震撼!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一位老师本来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结果却是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学生,“他毁了我的自尊,这样的耻辱在我的心里激起的只有仇恨,令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再去亲近那门课了”,伤害了师生感情,并影响到教学效果,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刺痛。老师们委屈地说:“我们从心底喜欢教书,喜欢学生”,然而由于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水平、修养,总是让老师们做出一些负疚终身、追悔莫及的事情。师生之间立着一道无形的屏障,既困扰着教师们,也在学生心底刻下了伤痕。多数的老师并不是没有责任感,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一种教育的艺术,爱的艺术。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一位女孩,被国内的教师评为“缺乏数学脑子”,却被美国老师赞为“具有数学特长”,能够“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一个“厌学”的孩子,变得出类拔萃,让美国教授对其能力和品质“以性命担保”。爱泼斯坦,世界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专家之一,然而在读书时却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他称“我曾是智障者”„„《赏识你的学生》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不会将学生的“骄傲”看作甚于“毁灭其自尊和自信”的洪水猛兽,将不吝于对学生的赏识,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欣赏和赞美之心;将小心地呵护着孩子的梦,而不会做一个“偷走很多孩子的梦”的小偷,将用赏识为孩子提供梦想成真的自信和拼搏的激情。这份爱心,为学生在未来的奋斗岁月里提供阳光的动力,会成为孩子“翅膀下的风”。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教师们应善待每一个生命,尤其是那些曾经遭受到伤害的孩子。李圣珍,一位“让孩子摆脱噩梦”的教师,用她的爱心,将马癑、甜甜、岳岳等“问题孩子”从悬崖边沿上拉回,还他们以快乐、自信的天堂;在“我们是弱者”的心灵禁锢下,学生们自暴自弃,而教师Janice用赏识、鼓励和严格要求改写了学生一生的命运„„《赏识你的学生》为教师们种下了一个信念——每个人都是天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应真爱学生,会清醒地承认学生的差异,会批评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尊重”和“宽容”。书中描述有为了培养学生诚实品质而“跪下左腿”的异国教师,有为激励全校学生读书热情而爬行上班的校长,有在评语上用上“安静”而非“不积极”、“不活跃”等词,小心呵护孩子自尊的指导老师。《赏识你的学生》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
第五篇:赏识与惩罚相结合,才是教育的真谛
赏识与惩罚相结合,才是教育的真谛
吴闽闽
摘要:出于对中国传统“棍棒式教育”的反思,和对西方教育方法的片面学习,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却造成了“惩罚教育”的“隐退”,出现了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实际上,赏识与惩罚是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犹如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艺术得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赏识,惩罚,教育,矛盾的统一体,教育艺术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心理学上也有句话: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人们有的执着于前者,有的认同于后者,于是出现了“惩罚型”和“赏识型”两种教育方式,在以前者为理念的家庭和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呵斥和打骂;在以后者为中心的境遇中,“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惩罚型”教育为主,这种方法的思想基础很简单:犯了错就要受罚,出于对惩罚的害怕,孩子便会不再犯错。此种方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成果也显出其优势所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诸多的弊端:首先被斥责的孩子常常会产生颓丧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变得“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还有因遭受责骂而轻生的例子出现;其次打骂有失手的时候,八十年代末就多次报道过父母望子成龙打死孩子的事情,其中有一则新闻是这样的:一个八岁的孩子,由于考试只考了九十分,母亲将他吊起来打,导致孩子突然死亡,孩子母亲那悔恨万分的泪眼让我终身难忘!
正是因为这类事件的发生,也基于对心理学的信任、对西方教育方式的羡慕,九十年代起“赏识”教育的观念便在中国扎下了根,整个教育形式为之改观,重表扬轻批评、重奖励轻处罚,强调尊重与宽容,学生在赏识的环境中生存,能充分感受生命的色彩,感受前进的动力。显然,“赏识”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生命与人格的尊重,是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教育界终于盼来了春天。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赏识教育”的“风靡”造成了“惩罚教育”的“隐退”,一时间中国大地无人再敢提及惩罚,仿佛一旦提及便是逆教育真理而行之,于是孩子错了也赞一声“你是好样的!”,甚至老师批评一句,家长也会觉得连你老师都不懂教育。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有优缺点,走过了都会造成弊端。大量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在中国社会中,这虽然与独生子女的政策相关,但“赏识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与此也绝非毫无关联。
我班有个叫张苓的学生,不爱学习,做事从不顾及他人,班里只要有事几乎都跟她有关,真让我伤透了脑筋。她妈妈有一天来找我,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这孩子都叫她爷爷奶奶惯坏了!”我以为孩子的祖父母因不懂教育而溺爱孩子。谁知道远非如此,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退休老师,教育书籍看了很多。张苓妈妈告诉我,家里除了她之外,所有人都坚持“赏识教育”,自小不管孩子事情做得怎么样都大加夸奖,而每当做错事妈妈想惩罚她,就被家人以“不懂教育”为由拦下来,最终造成了现 1
在的状况。
听完了这番叙述,我思绪万千。其实,张苓祖父母眼中的“赏识教育”只是一种“误读”,与我们惯常所说的“溺爱”并无太大区别,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行为不加辨识,一味夸赞,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长久以往孩子就会产生模糊的是非观,眼中只有自己的存在。这样的孩子在学龄前倒还没有什么,因为那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而一旦进入学校、进入社会便不同了,学校是集体教育,不可能以某一个人为中心,而在“赏识”中长大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他(她)怎么能顾及别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社会上对“赏识教育”的误读也绝对不在少数,因此聚到一起来的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肯吃一点亏的学生越来越多,集体荣誉感也越来越淡漠。还有一种表现是学生不能承受一点挫折,我们不是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吗?这其实也是一味“赏识”造成的恶果,因为在孩子的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一旦有一天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十几年的自信一下子土崩瓦解,他(她)怎能轻松得面对这样的自己呢?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作为教师是应该象他们父母那样“赏识”他们?还是转而“惩罚”他们呢? 前者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只能助长他们的娇纵气焰,使他们更加无法无天。在小小的学校环境尚且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的人,走上社会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在学校中使用“惩罚教育”便可改变这种状况吗?显然也不行,长期被斥责的孩子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再说如此行事不是又落入从前旧教育思路的窠臼了吗?心理学家杰米斯莱尔曾说过:“赞扬就是给人类心灵带来温暖的阳光,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它。”一个人的辛勤努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而孩子由于年龄幼小更是如此,父母、老师他的闪光点加以恰当的赞扬,会使其光芒更加耀眼,甚至照亮他今后的人生之路。
可见,“赏识”与“惩罚”都不是万能的,过犹不及,什么事做过头了都会造成危害;“赏识”与“惩罚”也都是必要的,缺少任何一个也都会造成教育的失败。其实,“西方教育主张对学生应当‘尊重’、‘激励’、‘赏识’,可是仅仅强调了一面。而另一方面,西方教育特别强调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必须以尊重他人和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为前提,对因自己的过失和故意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必须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勇气。”可见,“赏识”与“惩罚”不是对立的,而是教育艺术两个必不可少的方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只有将赏识与惩罚结合起来,只有针对孩子自身特点来决定赏识多一些还是批评多一些(性格懦弱的孩子多一些符合实际的鼓励,骄傲的孩子多一些针对情况的批评),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
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指教育者应该着重去发现、发掘每一个被教育者的“闪光点”,注重被教育者的优势和长处并加以鼓励和赞扬,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以及自卑怯弱的心理的克服。② ①请注意,这里“鼓励和赞扬”的是被教育者的“闪光点”,而不是他(她)的全部,也就是说,“赏识”
不是笼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把握好“尺度”,找准“闪光点”;一个是找准契机,语气真诚。
第一个关键点强调赞扬的“真实性和适度性”。虚假的赏识就像空中楼阁,感觉到这种虚假性的孩子会对此不屑一顾,甚至不再相信师长;感觉不到这一点的则会助长骄傲情绪。赞扬当然也不能过分,“久居兰室,不闻其香”,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赞扬”之中,就感受不到赞扬的存在了,并且会滋生自以为是的心态。
第二个关键点注重的则是赞扬的时机问题和方式问题。赞扬早了显得虚假,晚了则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如果表扬时态度虚伪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和老师是在嘲弄他,总之,赏识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时机,抓住时机、态度真诚,这才能让他(她)如沐春风,感受你对他(她)的尊重,进而产生好的效果。
“赏识”不能将学生赞扬得仿佛是个完人,而应该有扬有抑。找到孩子特定的“闪光点”,真诚得指出她的长处和短处,而才能产生融洽的交谈氛围和效果。
三
和“赏识”相比,惩罚更需要艺术,因为一个不好,后果便不可收拾。
首先,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目的是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渴望,因此不能出现任何羞辱学生的手段,更不能是人格的侮辱和人生伤害。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让儿童心中“成为好孩子”的火花熄灭。而羞辱学生只能让孩子产生自己是“坏孩子”感受,并进而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细细分析新闻报道的一些教师在惩罚上犯错的例子(比如某校老师罚学生喝尿后下跪等等令人发指的手段),都存在羞辱学生的现象,应该绝对杜绝。
其次,惩罚一定要有真凭实据,不能不经调查断下结论。对此我曾经有过一次惨痛的教训。有一次我听学生说班级的一个女孩子晚上在宿舍抽烟,我便在第二天找到她,跟她讲了半天抽烟的危害性,然后告诉她在宿舍内抽烟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罚她写一份检讨。谁知话音刚落这个女生就哭了起来,直说我冤枉了她。经过调查才知道是她上铺的女孩坐在下铺抽烟,因为没开,大家搞错了。虽说后来我向这个被冤枉的学生道了歉,但仍然产生了不好的后果——这个学生从此就开始躲着我了。从这以后,我在发现问题找学生谈话之前一定要多方调查,确定事实无误之后才实施惩罚,效果就好多了。再次,正因为惩罚不是目的,对于学生的过错应该给他一次悔改的机会,并严肃告知如果还不改正便加重惩罚。这个方法能区分偶尔犯错的孩子与习惯犯错的孩子,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然,悔改的机会只此一次,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得退让,那么不但达不到劝诫的效果,反而会助长其犯错的气焰,绝不可取。
第四,惩罚应该有时效性,并且要就事论事,失去了教育的时效性,再好的惩罚技巧也无用。最后,惩罚的措施要公平、公正,相同的错误用相同的方法惩罚;惩罚之前一定要找学生谈话,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也可以之后谈话,因事而异,因人而异)„„
结语
赞扬与批评,惩罚和赏识就像地球的两极,是对立的统一体,在教育实践中缺一不可,缺少了“赏识”,教育就会有“粗暴化”的趋向,学生会在棍棒和呵斥下变成缺少创造力和自我意识的“呆子”;缺少“惩罚”,教育便会得“软骨病”,学生将在赞扬声中沾沾自喜,最终一事无成(这正应了“糖衣炮弹”这个词)。只有将二者很好得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赏识与惩罚结合在一起,才是教育的真谛。
注释:
①温德峰.表扬、批评、惩罚、奖励一样都不能少,《当代科学》[J],2003.10
②曹梅、杨眉.教育需要多元化--浅谈赏识与惩罚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05.25.4
作者简介:吴闽闽,女,江苏泗阳县人,徐州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海河西路18号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 吴闽闽(收)邮编:221116E-mail:shelleychong@126.com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