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时间:2019-05-12 11:1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第一篇: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第一条:孩子是一粒种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天生蕴育了巨大的能量。养育孩子,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要的营养,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给它浇水,它自然就会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并支持他自然而独特的成长。我们无需以任何方式将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因为父母的责任在于给孩子更加理性的爱和支持,以此激发孩子们内在的独特天赋和潜能。

孩子不需要我们“修理”,让他们变得更好,但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们要提供肥沃的土壤,让他们优秀的种子可以更好的生根发芽。此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掌握他们生命的几个关键时期,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的各种营养。比如:

0-6岁是孩子的印记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将接收到的信息全部存在脑子里。在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才会有安全感,需要父母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他们才会建立自信,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7岁以后,孩子的性格基本确定,我们要了解孩子属于那种类型,然后给予针对性地培养。比如:

活跃型的孩子喜欢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往往半途而废,就像猪八戒;平稳型的孩子不爱说话,喜欢旁观,做什么都不积极,就像沙和尚;能力型的孩子最不听话,喜欢领导他人,做事快速行动,就像孙猴子;完善型的孩子比较敏感,说两句可能就会哭,做事追求完美,就像唐僧。

性格没有好坏,只是不同而已。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类型,我们才能认识到,孩子的有些行为只是性格表现,而不是问题行为。当观念转变了,态度也会随之转变,亲子关系也就更加融洽了。

孩子还有三种不同的学习类型: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视觉型喜欢看,听觉型喜欢听,感觉型喜欢做。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对三种类型都比较擅长,小的时候感统训练做得好,各方面的潜能都得到了有效地开发。但现实中有20%的孩子只是擅长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比如:

感觉型的孩子,他们擅长边学边做,喜欢体育、实验、手工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就目前学校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的现状,感觉型的孩子无疑便成了现行教育模式下最大的失意者。

于是,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扬长避短,给予针对性地培养。

第二条:没有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其实,人和树叶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即使是双胞胎兄弟,即使是成长环境一样,结果也是性格各异、水平不一。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会是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能够完全一样。

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比自己小的时候幸福多了。但其实孩子还小,没有爸妈那么多的阅历,所以不会跟爸妈有一样的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他自然的心理需要,比如建立安全感,与人交往,追求独立等,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即使是天天锦衣玉食、玩具丰富,孩子也不会感到幸福。

由于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是一样的,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一个人会做的事,另外一个人不一定会做。

现在的亲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有些父母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的成功教子经验,但这些经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孩子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因为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成功的方法在A身上有效,对于B就不一定有效。时间变、地点变了、人变了,那么别人成功的经验就有可能是你失败的教训。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自己独特的地方。当你与别人产生冲突时,那是因为你们的大脑软件(信念、价值观)不兼容。

教育孩子不仅要男女平等,还要老少平等。蹲下来,你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世界,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孩子7岁以前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没成人的知识和阅历,所以成人世界的那些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影响,作为父母,如果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剥夺他们的权利,孩子自然就会叛逆和反抗。

第三条:孩子永远没有问题

当你复印东西,发现文件错了,请问你是修改原件还是复印件?所以,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若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是由周围的环境塑造而成的。家庭就是个大染缸,洁白无暇的孩子出生后,家庭是什么,就给了他什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培训班,孩子不是没改变,是改变了,孩子学得很快、很好。但是家里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染缸,回到家里,孩子依然会染回原型,同时带来更大困惑和混乱。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块“玉”,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手里的工具是把斧头而不是精美的刻刀,结果会让你失望,“玉”越来越小,价值越来越少,石头还是石头。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更应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

也许有些家长不愿意接受上面的观点,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到头来都是自己的错。其实教育孩子光有“爱”还不够,还要懂得转变观念,跟得上社会发展。上面我们讲过,每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影响。所以,如果认你为是孩子有问题,那孩子不听话的话,你就很难改变,变得无助;但如果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就不同了,自己可以改变,可以主导。

父母改变一点点,孩子成长一大步。

第四条: 一切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动机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一些需要,无论是思考后的决定,还是本能的反应,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于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动机,无论这个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比如:

学生上课调皮捣蛋,背后的动机可能是想获得大家的关注;孩子打架,可能他的动机并不是要伤害谁,而是想夺得尊严,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但这背后的动机却可能是寻求独立,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为了钱,有人乞讨,有人抢劫,有人工作,其实大家动机都一样,为了钱,为了生活。也许他家有生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为了他们,他不惜铤而走险,选择最快的赚钱方式——抢银行。

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满足背后动机的效果)。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才容易引导他改变自己的行为。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层面,不容易被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你这么做希望得到什么好处?”或“这么做的目的什么?” 在家里,不管你在做什么,孩子一般都会跑过来围着你转。看到你和面,他也上来抓一把,最后弄一身面粉;看到你洗衣服,他要吹泡泡,最后把洗衣服撒了一地;看到你拖地,他也拿了个水桶,最后把水撒了一地。

我们眼睛通常看到的只是表面行为,第一反应是:孩子故意捣乱,孩子不懂事。奇妙的是,当我们用智慧去解读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时,我们就会知道到孩子其实是想帮助大人,或者是对看到的东西好奇,想学习东西。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生气、无奈,甚至与孩子发生争吵。

有些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批评指责孩子,不仅辜负了孩子的一番好意,还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成功地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中国古老的智慧早就有论述,与人交往要“听其言,观其行,解其意。”所谓“解其意”,说的正是用我们的智慧解读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

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我们要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帮助孩子选择有效果的行为来满足这个正面的动机。任何行为在特定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第五条:焦点放在那里,那里就会成长

一个人的焦点放在那里,话题就会放在那里,时间和精力就会放在那里,哪里就会得以进步和成长。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越关注,孩子的学习反而越来越差,网瘾越来越严重,性格越来越孤僻。

如果父母把焦点放在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质问、批评和惩罚孩子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好行为,孩子一直得到的不是父母的肯定,而是责备,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差,就会对解决问题越来越没有自信;当父母发现批评教育无效时,情绪便随之不断地膨胀,在情绪影响下,问题自然显得越发严重。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忽略问题行为,转移我们的焦点,把它放在孩子的正确行为或优点上,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就像我们被蚊子叮咬了一下,不去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是去挠,越挠便会越痒,越痒心情就会越烦躁。原因就是人体本来就有自愈功能,若增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天生具有自我纠正能力,孩子不是因为惩罚而改正错误,而是因为要模仿大人的行为或跟父母合作,才去改正错误。(详见第五章)

孩子的问题行为就像田地里的杂草,要想让问题行为消失,最好的办法是在地里种上庄稼。如果用锄,斩草不除根,会后祸无穷;如果用火,结果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问题上,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而且会更严重;只有把焦点放在好的行为上,好的行为才会增加。

好的行为多了,问题行为自然就少了,一个人的习惯往往不是被改变,而是被替代。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孩子处处都是好行为,问题行为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什么叫好人,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干坏事的人。

第六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只强调有道理,而不管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在三赢的原则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所谓的三赢,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从系统的角度上兼顾各方利益,追求整体平衡。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有效果,就看他行为的结果是否符合三赢的原则。比如:

有些家长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孩子不打不成器”,这些话很有道理,于是当遇到孩子不听话时,就采用打骂的方式。打骂有没有效?有效,短期的效果,从长期来看有没有效?无效,孩子会更加叛逆。家长的做法错在不符合“三赢”的原则,打骂可能符合“我好、大家好!”但绝对不符合“孩子好”。打骂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则是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坚持己见”,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和价值观。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再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效果才会出现。当孩子抱怨时,我们要先认同他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合作;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再给出建议。

教育孩子光有“爱”还不够,还要掌握技巧和方法:比如:

孩子做错了事,我们本来想表达关心和支持,而对方却认为你是在责备他,那么你所发出讯息的意义就是责备,而不是关心。

老师告诉学生,上自习不要玩手机,不要看小说,不要睡觉……,结果,老师一走,睡觉的、说话的、玩手机的,干什么的都有。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老师不会说话。因为,人的大脑不能处理“不”字,只能接受“不”后面的东西,而老师希望学生做什么又没有说。

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和“没效果”之分,强调自己说的再多、再对都没有意义,只有对方收到了你的讯息,并且做出你所期望的回应,这样的沟通才有实质的意义。

沟通讯息的接受与发出,在潜意识层面要比意识层面要大得多;沟通的影响力,来自声调和肢体语言的要比来自文字的要大得多。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讯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说话的效果由讲者控制,但由听者决定。改变说地方式,才有机会改变听地效果。

第七条: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有不同。如果你做的事情没有效果,那么请你改变你的做法。任何具有创新思维的做法,都会比旧有的多一分机会。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有些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便会看不到周边的众多机会。

传统的养育方法在过去是行得通的,但对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的需要和前几代人的需要已经完全不同了。作为父母,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那就是从基于畏惧的亲子教育向基于爱的亲子教育进行转变。打骂、威胁和惩罚都是传统教育的陋习,不是孩子难以管教、不听话,而是父母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的养育技巧,社会已经变了,孩子也变了,父母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方法没有效果,就要去主动改变,如果改变了,孩子还没有改变,那说明什么?说明你的方法还没有效果,但并不表示,你已失败,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如果目前方法无效,那说明你还没有找到有效果的方法。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失败只是过去做法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要改变的信号。失败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怎么改变是把焦点放在未来。失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得以提升的垫脚石。事情没有结束,就不算失败,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人生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臻于完善。不愿意接受有失败的可能,便没有资格享有成功的机会。

第八条:情绪可以宽容,行为必须限制

人的情绪属于潜意识的部分,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连孩子自己都无法控制。所以,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不能妄加评论。行为则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对它有所限制。有时仅仅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比如:

孩子生病了,哭闹着不想去打针,他的生气激怒了姐姐,她对他说:“男子汗大丈夫,哭什么哭,真不知道害羞!”这下孩子更生气了,行为变得让人更加讨厌。他的妈妈对姐姐说:“你弟弟今天身体不好,心情也很烦,他担心去打针,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结果,就好像变魔法一样,孩子马上安静了下来,他跟着妈妈去看了医生,没有再抱怨。

对于孩子愤怒的情绪和愤怒的行为,不同的部分应该不同地进行处理,情绪应该得到理解地处理,行为可能需要限制和纠正。因为,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而父母就是这个“画界”者,从小给孩子建立规则,不但可以约束孩子的行为,还会让他们觉得更安全。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信号一定要明确、清楚地告诉他们不应该怎么做,然后指明方向,应该怎么做,而且要给出理由。规矩一旦订立,就要严格执行,无论时间、地点和环境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都不许改变。比如:

不能随手乱丢垃圾(立的规矩),垃圾应该放到垃圾桶里(指明方向),放在外面会污染环境,而且很难清理(给出解释)。不光在家不可以,在学校、在公园,在任何地点都一样,不能乱丢垃圾(严格执行)。

第九条:梦想需要支持,需求必须限制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处最强烈的渴望,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和梦想,我们必须给予支持。父母不要担心孩子会因为梦想破灭而受到伤害,与其让孩子做好失望的准备,不如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尝试。

不管孩子梦想是什么?是否可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以此来创造有效的因果模式,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可以塑造品格、培养能力、学习新知识等。比如:

孩子想当工程师,我们不能因为他数学不好,就嘲笑他不能当工程师;而是因为他想当工程师,所以数学才会好。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以前数学不好,是因为缺乏兴趣和动力,而现在当工程师的梦想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数学会变好。

然而,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们必须给予限制。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量去满足孩子,这样下去他们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而且还学会用小绝招(哭闹)来对付爸爸妈妈。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了不劳而获,认为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

若你想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经常让他经历等待和渴望的过程。如今很多孩子刚学会走路,大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给他买好儿童自行车了,孩子会认为他得到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经历不到内心长久渴望被满足的那份喜悦,因此很难被满足,也体会不到什么是幸福和快乐。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给予拒绝,但拒绝并不是直接对孩子说“不”,说“不”就是四米高的栏杆,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变成无能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多说“有条件”、“有选择”、“有方向”的可以。例如: 孩子要看电视,不能直接说“不准”,这样会产生对立,应该说:“可以啊,等写完作业再看好吗?”或者是:“可以啊,你是要看一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

第十条:“爱”不可以做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超越一切事物,应该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家长不应随便地用它作出要挟或作为交换的筹码。比如: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再不睡觉,妈妈就不要你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了不好的事而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来做条件。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就是这个原因。更坏的是:这个模式会传给下一代。

对于有些长辈,他们溺爱孩子,只有爱,但没有手段;对于大部分的老师,他们只有手段,而没有爱作为基础。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有无条件的爱,还要懂得如何爱孩子,我们要及时地转变我们的养育观念,更新我们的养育技巧。要想求知,必须行动,打开此书,你是幸运的,孩子是幸福的。

第二篇: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第一条:孩子是一粒种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天生蕴育了巨大的能量。养育孩子,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要的营养,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给它浇水,它自然就会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并支持他自然而独特的成长。我们无需以任何方式将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因为父母的责任在于给孩子更加理性的爱和支持,以此激发孩子们内在的独特天赋和潜能。孩子不需要我们“修理”,让他们变得更好,但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们要提供肥沃的土壤,让他们优秀的种子可以更好的生根发芽。此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掌握他们生命的几个关键时期,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的各种营养。比如:

0-6岁是孩子的印记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将接收到的信息全部存在脑子里。在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才会有安全感,需要父母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他们才会建立自信,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7岁以后,孩子的性格基本确定,我们要了解孩子属于那种类型,然后给予针对性地培养。比如:

活跃型的孩子喜欢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往往半途而废,就像猪八戒;平稳型的孩子不爱说话,喜欢旁观,做什么都不积极,就像沙和尚;能力型的孩子最不听话,喜欢领导他人,做事快速行动,就像孙猴子;完善型的孩子比较敏感,说两句可能就会哭,做事追求完美,就像唐僧。

性格没有好坏,只是不同而已。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类型,我们才能认识到,孩子的有些行为只是性格表现,而不是问题行为。当观念转变了,态度也会随之转变,亲子关系也就更加融洽了。

孩子还有三种不同的学习类型: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视觉型喜欢看,听觉型喜欢听,感觉型喜欢做。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对三种类型都比较擅长,小的时候感统训练做得好,各方面的潜能都得到了有效地开发。但现实中有20%的孩子只是擅长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比如: 感觉型的孩子,他们擅长边学边做,喜欢体育、实验、手工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就目前学校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的现状,感觉型的孩子无疑便成了现行教育模式下最大的失意者。于是,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扬长避短,给予针对性地培养。

第二条:没有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其实,人和树叶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即使是双胞胎兄弟,即使是成长环境一样,结果也是性格各异、水平不一。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会是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能够完全一样。

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比自己小的时候幸福多了。但其实孩子还小,没有爸妈那么多的阅历,所以不会跟爸妈有一样的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他自然的心理需要,比如建立安全感,与人交往,追求独立等,如果父感统训练做得好,各方面的潜能都得到了有效地开发。但现实中有20%的孩子只是擅长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比如: 感觉型的孩子,他们擅长边学边做,喜欢体育、实验、手工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就目前学校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的现状,感觉型的孩子无疑便成了现行教育模式下最大的失意者。于是,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扬长避短,给予针对性地培养。

第三条:孩子永远没有问题

当你复印东西,发现文件错了,请问你是修改原件还是复印件?所以,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若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是由周围的环境塑造而成的。家庭就是个大染缸,洁白无暇的孩子出生后,家庭是什么,就给了他什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培训班,孩子不是没改变,是改变了,孩子学得很快、很好。但是家里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染缸,回到家里,孩子依然会染回原型,同时带来更大困惑和混乱。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块“玉”,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手里的工具是把斧头而不是精美的刻刀,结果会让你失望,“玉”越来越小,价值越来越少,石头还是石头。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更应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第三条:孩子永远没有问题

当你复印东西,发现文件错了,请问你是修改原件还是复印件?所以,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若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是由周围的环境塑造而成的。家庭就是个大染缸,洁白无暇的孩子出生后,家庭是什么,就给了他什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培训班,孩子不是没改变,是改变了,孩子学得很快、很好。但是家里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染缸,回到家里,孩子依然会染回原型,同时带来更大困惑和混乱。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块“玉”,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手里的工具是把斧头而不是精美的刻刀,结果会让你失望,“玉”越来越小,价值越来越少,石头还是石头。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更应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

也许有些家长不愿意接受上面的观点,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到头来都是自己的错。其实教育孩子光有“爱”还不够,还要懂得转变观念,跟得上社会发展。上面我们讲过,每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影响。所以,如果认你为是孩子有问题,那孩子不听话的话,你就很难改变,变得无助;但如果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就不同了,自己可以改变,可以主导。父母改变一点点,孩子成长一大步。

第七条: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有不同。如果你做的事情没有效果,那么请你改变你的做法。任何具有创新思维的做法,都会比旧有的多一分机会。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有些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便会看不到周边的众多机会。传统的养育方法在过去是行得通的,但对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的需要和前几代人的需要已经完全不同了。作为父母,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那就是从基于畏惧的亲子教育向基于爱的亲子教育进行转变。打骂、威胁和惩罚都是传统教育的陋习,不是孩子难以管教、不听话,而是父母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的养育技巧,社会已经变了,孩子也变了,父母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方法没有效果,就要去主动改变,如果改变了,孩子还没有改变,那说明什么?说明你的方法还没有效果,但并不表示,你已失败,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如果目前方法无效,那说明你还没有找到有效果的方法。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失败只是过去做法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要改变的信号。失败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怎么改变是把焦点放在未来。失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得以提升的垫脚石。事情没有结束,就不算失败,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人生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臻于完善。不愿意接受有失败的可能,便没有资格享有成功的机会。

第八条:情绪可以宽容,行为必须限制

人的情绪属于潜意识的部分,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连孩子自己都无法控制。所以,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不能妄加评论。行为则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对它有所限制。有时仅仅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比如:

孩子生病了,哭闹着不想去打针,他的生气激怒了姐姐,她对他说:“男子汗大丈夫,哭什么哭,真不知道害羞!”这下孩子更生气了,行为变得让人更加讨厌。他的妈妈对姐姐说:“你弟弟今天身体不好,心情也很烦,他担心去打针,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结果,就好像变魔法一样,孩子马上安静了下来,他跟着妈妈去看了医生,没有再抱怨。

对于孩子愤怒的情绪和愤怒的行为,不同的部分应该不同地进行处理,情绪应该得到理解地处理,行为可能需要限制和纠正。因为,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而父母就是这个“画界”者,从小给孩子建立规则,不但可以约束孩子的行为,还会让他们觉得更安全。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信号一定要明确、清楚地告诉他们不应该怎么做,然后指明方向,应该怎么做,而且要给出理由。规矩一旦订立,就要严格执行,无论时间、地点和环境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都不许改变。比如: 不能随手乱丢垃圾(立的规矩),垃圾应该放到垃圾桶里(指明方向),放在外面会污染环境,而且很难清理(给出解释)。不光在家不可以,在学校、在公园,在任何地点都一样,不能乱丢垃圾(严格执行)。对于孩子愤怒的情绪和愤怒的行为,不同的部分应该不同地进行处理,情绪应该得到理解地处理,行为可能需要限制和纠正。因为,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而父母就是这个“画界”者,从小给孩子建立规则,不但可以约束孩子的行为,还会让他们觉得更安全。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信号一定要明确、清楚地告诉他们不应该怎么做,然后指明方向,应该怎么做,而且要给出理由。规矩一旦订立,就要严格执行,无论时间、地点和环境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都不许改变。比如: 不能随手乱丢垃圾(立的规矩),垃圾应该放到垃圾桶里(指明方向),放在外面会污染环境,而且很难清理(给出解释)。不光在家不可以,在学校、在公园,在任何地点都一样,不能乱丢垃圾(严格执行)。

第九条:梦想需要支持,需求必须限制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处最强烈的渴望,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和梦想,我们必须给予支持。父母不要担心孩子会因为梦想破灭而受到伤害,与其让孩子做好失望的准备,不如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尝试。

不管孩子梦想是什么?是否可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以此来创造有效的因果模式,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可以塑造品格、培养能力、学习新知识等。比如: 孩子想当工程师,我们不能因为他数学不好,就嘲笑他不能当工程师;而是因为他想当工程师,所以数学才会好。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以前数学不好,是因为缺乏兴趣和动力,而现在当工程师的梦想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数学会变好。然而,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们必须给予限制。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量去满足孩子,这样下去他们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而且还学会用小绝招(哭闹)来对付爸爸妈妈。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了不劳而获,认为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若你想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经常让他经历等待和渴望的过程。如今很多孩子刚学会走路,大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给他买好儿童自行车了,孩子会认为他得到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经历不到内心长久渴望被满足的那份喜悦,因此很难被满足,也体会不到什么是幸福和快乐。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给予拒绝,但拒绝并不是直接对孩子说“不”,说“不”就是四米高的栏杆,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变成无能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多说“有条件”、“有选择”、“有方向”的可以。例如: 孩子要看电视,不能直接说“不准”,这样会产生对立,应该说:“可以啊,等写完作业再看好吗?”或者是:“可以啊,你是要看一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

第十条:“爱”不可以做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超越一切事物,应该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家长不应随便地用它作出要挟或作为交换的筹码。比如: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再不睡觉,妈妈就不要你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了不好的事而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来做条件。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就是这个原因。更坏的是:这个模式会传给下一代。

对于有些长辈,他们溺爱孩子,只有爱,但没有手段;对于大部分的老师,他们只有手段,而没有爱作为基础。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有无条件的爱,还要懂得如何爱孩子,我们要及时地转变我们的养育观念,更新我们的养育技巧。要想求知,必须行动,打开此书,你是幸运的,孩子是幸福的。

第三篇:卓越父母心得体会

《卓越父母专业课》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5月7号和8号两天。我参加了《卓越父母专业课》学习。胡水英导师讲了“爱、自然、生命力”,以鲜活的事例生动流畅地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个孩子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是打造灵魂的事业!追求卓越是教师体现教师职业幸福的过程。怎样让自己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呢,应该树立职业理想,热爱教育事业,在各种任务和压力中,不断进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考虑,要培养卓越的学生,我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学生的差异是有限的,但潜能是无限的,没有问题孩子,只有孩子问题的行为,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要好好地爱他们,教师要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记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加强研究,追求卓越。

一个人想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给孩子一个身份,让孩子更加努力,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模范,让孩子更加热爱学习。我要做卓越的教师,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要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在反思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进步,走向卓越。

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理想,就是一个人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没有目标,无以至千里。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不同教师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分工不同,工作就会有差别。数学教师要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联系实际,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确定目标。认真研究,不断实践,实现理想。教师还要做到爱护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爱,能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做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寄托着祖国的希望,是父母的孩子,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眼中无差生,只有差别的学生。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他们,转化他们,转变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品质。在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尽力关注每一个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是优秀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正视压力,不断探索,优秀的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在实际岗位上赶出来的。所谓孰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因为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看待任务,开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某些压力,憋着心去干,往往会为了完成任务,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战,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只要实践了,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们都会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这样日积月累,定能厚积薄发,出类拔萃。所以一个人,应该把每一次任务都看作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一个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以积极饱满的热情的去对待工作,对待任务和压力,就能使自己在愉悦的氛围中工作着,收获着,快乐着!积极的心态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不断学习,勤奋进取,教育者必须先学习,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不能只靠培训,自觉、主动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勤学广集,才能厚积薄发。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追求新的知识、方法和理念。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优秀教师身上并不过分。优秀教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需要教师不断自觉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简洁精练的语言,准确生动的阐释,都是靠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得来的。同时学会思考。思,让人思维敏捷。思,使你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平时观摩、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学习素材,一节优质观摩课,一次参观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机会。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收益,使自己得到提高。

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师的战场和舞台是课堂,教师的素质高低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将平时理念、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再实践,再提高教学质量。多上课,上好课,上调研课,上示范课,上有挑战性的课。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将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课堂当做实验基地,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并不断将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需要创新,没有哪一堂优秀课、示范课是教学的范本。拘泥条条框框,习惯于照本宣科,不创新,不开拓,是教师职业的大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学生存在差异,教师对各种培训、讲座和学习要吸收其精髓,融入自身服务教学,构建自己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尺讲台,就是我们教师一生的大舞台!是一片育人的沃土,也是一个成长的摇篮,作为教师,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中,要勇于去追求卓越,逐步形成魅力,创造辉煌!

第四篇:成功十大理念

成功者十大理念

理念一: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理念二: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理念三:凡事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

理念四: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理念五:我们珍惜时间,我对我的生命完全负责;

理念六: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理念七:假如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理念八: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理念九:成功者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他成功;

理念十:马上行动,绝不放弃!

第五篇:十大管理理念

十大管理理念(一)

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影响本土企业的现代化、全球化的方向和进程。当前的全球化浪潮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冲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冲击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也正面临着管理理念创新的新课题。

我们总结了近5年来所出现的管理理念,以下这10大理念对中国企业来说是迫切需要的,这是一组让你抢占先机的理念工具。

1、灵捷式竞争

灵捷竞争是关于企业如何积极创造新的顾客机会和快速响应未曾预料的机会,在一个动荡的、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中获得利润的战略过程。企业转向“灵捷”经营,实际上是对迅速变化、不断细分、高质量、高性能的顾客订制产品和服务型的全球市场的经营挑战作出的全面反应。

一个企业要适应灵捷竞争,必须在以下各层面具备灵捷性的特点,以形成一个全新的经营实体: 在营销层面上,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特点。灵捷时代的营销产品是“实体、信息、服务”的统一体,而“出售解决方案”,“专门化设计”,“大众化商品特殊化”等等是灵捷营销的主要战略。

在生产层面上,照顾客定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这需要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工作流程及管理方式,以实现更小规模和更低成本的生产。

在组织层面上,能够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各种资源,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的互动合作,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

在管理层面上,灵捷企业最基本的管理目标必须是: 保证人力资源队伍是由一支有知识、有技能、善创新的员工队伍组成; 为员工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源,以应付变化的市场机会及个别顾客的要求; 适时变革组织的“壁垒墙”,因为这些“墙”有可能限定企业的资源分配,同时也限定了控制权与优先权的分配。企业在经营中如何实施灵捷竞争?从战略的角度主要有以下选择: 发展“丰富顾客价值”的核心能力。顾客的需求和购买,越来越从“产品功效”转向“产品、信息、服务”的价值享受。通过“内外合作”提高竞争力。其目的在于以尽可能低的“费用——效用比”,极大地缩短“观念——现金”的时间,将灵捷产品投向市场。3 建立“适应或征服变化”的组织。4 发挥“人员和信息”的杠杆作用。在一个灵活多变的竞争环境里,企业之间的差异正是存在于有知识、有技能、有创造力的人员和具有独特价值的信息上。

事实上,对中国企业而言,灵捷竞争给我们创造了发展的新机会。因为大量生产的规模优势,我们许多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具备,特别是与国际上的一些大企业相比这更是我们的劣势。但是,一方面由于市场的迅速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改变,使我们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却灵捷的企业有可能抢占商机;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正在不断做大的企业有机会同时做“灵”,正如GE公司前董事长韦尔奇曾实施的战略:“在大公司中注入小公司的灵魂。”

灵捷竞争发展的未来经营方式:不再是顾客告诉企业需要什么,而是企业与顾客一道工作,共同确定最能服务顾客和实现企业价值的可选择的产品组合,使企业和顾客创造与实现价值融为一体。这样的经营方式不仅要求企业实现最大的灵捷,而且使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更持久地保持和延伸。

2、顾客份额

所谓“顾客份额”,就是指一家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一个顾客该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还可以更贴切地称之为顾客的钱袋份额。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实际上这是与传统的市场份额概念有着本质不同的思想。代表传统营销理念的市场份额是将顾客看作没有个性的群体,其着眼点站在企业一边,是“以产品为中心”,而采用“顾客份额”思路的企业则把顾客视为不同的个体对待。因此,以顾客份额为核心的企业可以向较少数量的顾客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更加具有成本效益。市场份额的观念必然导致企业不断地去获取更多的顾客,其结果却常常类似与狗熊掰棒子,抓取的多留下的少。

顾客份额经营理念的实践可以通过四个紧密相连的步骤来进行:首先经理人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收集顾客的资料,“识别”自己的顾客;其次要对这些顾客进行“区分”,将其按照对于企业的价值贡献分为最有价值顾客、最具增长性顾客以及负值顾客,其中的负值顾客就是只会消耗企业资源而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的顾客,前段时间纷纷扬扬的花旗银行收费事件正是反映出其采取顾客份额经营的表现形式;接下来经理人要与顾客进行“互动”,深入了解最有价值顾客和最具增长性顾客的需求;最后通过“定制”来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简而言之,就是保持住最有价值顾客,尽力将最具增长性顾客转化为最有价值顾客,同时摆脱掉负值顾客。所以顾客是上帝的传统说法如今要更改为“顾客不全是上帝”。

任何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成功实施,最重要的是经理人思想观念上的转化。现在有一种流行已久的误区,企业往往以为只要简单地导入某种管理软件,先进的管理理念就会大功告成,这或许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对于顾客份额的片面理解则不会收到实效。北京民生等几家银行为了对其最有价值的顾客区别对待,设立了类似于股市的大户室,结果没有人买帐,于是抱怨说中国人不露富的国情不适于导入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实际上区分顾客并不是让顾客自己简单地报告某些属于“隐私性”的资料,进而予以区别对待,这和国情没有任何关系。要想成功实施这一步骤,必须要与顾客建立起学习型的信任关系,日积月累地了解顾客。佩伯斯和罗杰斯在其著作中形象地描述说,与顾客这次的互动交流要拾起上次的话题,从而让顾客了解到你非常重视他,值得其信赖。互动交流不是敷衍顾客,而是要解决顾客的问题,惟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增加顾客的忠诚度,进而达到提高顾客份额的目的。

顾客份额的经营理念从90年提出至今,受到了企业界的积极响应,佩伯斯先生和罗杰斯博士也因此跻身于全球16位顶尖管理大师之列,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导入这一工具。

十大管理理念(二)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续)

3、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CS)来源于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概念。“满意度”是客户满足情况的反馈。导入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经营,不单单是经营理念上的转变,更是战略经营上的转变,须要将CS纳入整个经营体系之中,要求所有员工密切合作,切实将顾客的需要作为日常经营活动的“轴心”,积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CS战略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

目前,国内企业在CS战略实际运营中应该分以下五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经营理念的再确立。首先调查员工是否具备使顾客满意自己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理念,将企业内不成文的规定形成文化,再经过反复的检讨与确认,使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深入企业的每个人心中。第二步:测定、解析顾客满意度。理念确立之后,根据顾客与自己公司的所有接触点,并针对每一个接触点来设定问题,然后拟定测定计划,对顾客进行调查。最后参考调查结果,制订提高综合满意度的改善计划。

第三步:聚焦经营。了解自己哪一点胜过别人,然后毫无保留地将努力的“强势”放在这项优势上。其步骤如下:

认清哪些人是你真正想要的顾客; 弄明白你的目标顾客最重视什么; 再找出明确的经营“聚焦点”;

为之创造整个企业上下投入于这一经营“聚焦点”的竞争氛围。

第四步:开发完善一套科学工作体系,用以评价企业优质服务水平,传达顾客的心声。以检测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为企业持续不断改进工作,及时真正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服务。还包括创造一套策略来倾听顾客的意见,大量收集组织和展示顾客的资料,再制作一些动态业务记录卡,并以顾客的意见带动全员的CS行动。

第五步:创造独具特色和充满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不仅要建立顾客满意的组织文化,还需要创造出学习型的组织,不仅强化员工的服务教育训练,还要进行模范学习,到同业或异业中找寻可行的解答。仅仅让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是不够的,提供超越顾客的期望令顾客动心的超标准服务,必能使顾客为我们震撼、倾倒,这是未来顾客满意服务的必然趋势。

4、“数一数二”

按照通用电气公司的前CEO韦尔奇的理念,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领先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事业部门存在的条件就是在市场上“数一数二”,否则就要被砍掉、整顿、关闭或出售。要实施“数一数二”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在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随后需要据此作出决策:公司现有业务中哪些值得培育,哪些应该放弃。对于那些前景不佳的业务,即使它们曾经是公司的标志性业务,也要立即关闭或出售,这项策略的目标是使公司拥有合理的业务结构并能持续发展。但是,“数一数二”原则的实施也有一些限定条件。

“数一数二”并不仅仅等同于企业规模数一数二,同时需要强调效率、人员的精干、成本控制和全球化等方面的数一数二;

并不是只有在整个行业中的“数一数二”才有价值,在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中“数一数二”也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GE应用“数一数二”是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但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只停留在数一数二的领域里开展业务必然会加大企业的风险。GE也同样意识到商业环境的变化对“数一数二”策略的影响,从1995年开始,他们就逐渐调整经营策略,开始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展。但是,“数一数二”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商业原则,毕竟,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以以此来选择开拓业务的方向,也可以此作为新业务奋斗的目标。

5、快鱼吃慢鱼

“快鱼吃慢鱼”是思科CEO钱伯斯的名言,他认为“在Internet经济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Internet与工业革命的不同点之一是,你不必占有大量资金,哪里有机会,资本就很快会在哪里重新组合。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经验”。所以,也可以说是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公司将吃掉对此反应迟钝的公司。

“快鱼吃慢鱼”强调了对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但决不是追求盲目扩张和仓促出击,正相反,真正的快鱼追求的不仅是快,更是“准”,因为只有准确的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了解未来技术或服务的方向后,快速出击进行收购才是必要而有效的。

如何挑选合适的慢鱼?由市场来决定,“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技术情有独钟,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企业收购的目标也是由市场上的客户需要来确定。有时候,太过精尖的技术不一定受到市场的欢迎”。对于中国企业,从思科的经验中可以归纳出企业要实现成功并购应重视的几个关键因素:

要通过并购使公司快速发展。要想获得持续的成功就要保持迅速的变化,而如今,没有哪个公司能够独立的跟上这种快速的变化,并购能够为公司带来这一变化。

把人的因素作为第一要素。在对并购前景进行评估的时候,被并购对象的产品和技术不应该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应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通过这次并购能够得到多少优秀人才,只有人才才是衡量并购出价是否合理的依据。

不要只顾眼前,要收购未来。某些公司的技术和服务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这样的收购将给企业带来优秀的员工和可以预见的下代产品,并且,领先对手进入某一未开拓的市场往往会取得先入者的优势。了解并尊重反对意见。谨慎的避免出现为并购而并购的现象。坚持进行并购的主要原则,当种种迹象表明不能再继续下去的时候,要有勇气果断的终止并购。提出公平报价。

切实履行并购之前的承诺。公平对待被并购公司的员工,吸引他们留下来,因为按照第二条原则,人的因素才是并购的第一要素。

6、互动

互动是伴随企业——客户的关系转型而走进企业管理实践,从而成为一项重要管理工具的。随着人口增长的逐渐放缓,消费者素质、地位、购买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市场已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且,由于现代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客户不再是被动的营销目标,已逐渐成为企业生产与营销的参与者,启动者。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把重心从原来的产品品牌管理转向客户关系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互动式的管理方法。

互动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先进的电子、通讯和网络手段,达到企业与目标客户群之间的高效、直接、并可系统往复的沟通水平,从而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咨询或解决投诉,甚至培训客户。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它可以成为经济社会里的信息核心,通过互动把各种资源联系起来,达到快速反应,有效开发新产品,节约成本等目的。互动管理的具体的形式有企业领导人在线问答、投诉网站、呼叫中心等等。

如何采用互动管理?一般说来有以下步骤(实际也是遵照PDCA循环): 确定统一的CRM方案与互动管理契合;

前期调查:包括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从而依此确定互动方式等等;

建立互动平台,如呼叫中心或网站,这中间可能要采用某些相应的互动管理软件; 试运行,反馈,修改; 日常维护,信息互动。

互动不是空洞的概念,建立起互动平台仅是互动管理的开始。最重要的是通过平台和客户真正做到互动,把交流得来的信息用于企业实践。

十大管理理念(三)

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续)

7、学习型组织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彼得·圣吉于1990年发表的《第五项修炼》论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组织21世纪的成功关键。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 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 善于不断学习;

“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 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应有以下步骤: 1 评估组织的学习情况; 2 增进组织学习积极性; 3 使学习能持续发展; 4 奖励冒险; 使员工成为学习资源; 6 把学习引入工作; 通过学习由大家描绘出组织发展远景,并成为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8 将组织远景融入生活;9 系统思考;10 明示未来努力的方向。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伟大的团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功,而是通过学习如何创造惊人成功所致。目前,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组织已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主要内容之一。

8、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为实现相互匹配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涉及一个长期的承诺,而不仅仅是为一个问题提供短期解决办法(如出现临时性生产问题时,需自外部采购零部件)。具有运作高效,机动灵活,关系松散,边界模糊等特点。

战略联盟的形态:战略联盟有横行联盟、纵向联盟两大类,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合资、合作;联合研究与开发;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等。

战略联盟之价值驱动:组建战略联盟主要是服务于这样一些目的:

创造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实力; 迅速获得新技术; 进入战略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降低风险; 打破贸易壁垒,进入国外市场; 获得低成本生产能力,或能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目的。战略联盟未来的趋势发展: 从强弱联合的互补型联盟发展为强强合作的竞争型联盟;2 从产品联盟发展为以技术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联盟;3 从线性的联盟链发展为立体的联盟网络;4 从“硬约束”的实体联盟发展为“软约束”的虚拟联盟。竞争已经演变发展到企业网络与企业网络之间、联盟与联盟之间。

十大管理理念(四)

资料来源:德信诚企业培训网 发布日期:2005-1-29

十大管理理念(续)

9、企业智慧资本

进入信息经济、知本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来源除人力资本、资金资本、固定资产外,另一种资本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的价值创靠作用,这就是智慧资本。智慧资本是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

智慧资本的价值,就是人的智慧所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比如: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经营策略、策划战略、个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离不开人的智慧这一关键性因素。

智慧资本的基本形式:智慧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三种基本资本形式构成。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企业所有员工及管理者的知识、个人能力、技术、经验和动态组织智慧构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是信息技术系统的质量和范围、公司形象、组织化概念、专利资料库、文件、商标及版权; 3 顾客资本:是指市场营销渠道、顾客忠诚、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产。是一种隐藏的“商誉”。智慧资本的评价方法: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种大家公认的评价智慧资本的方法,智慧资本不同于有形资本,它是一种动态平衡变量,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新陈代谢与健康状况,存在一种最佳的平衡阈值,过分地强调、突出某一点,将会造成其它因素的损害。

现有的财务指标,不可能成为评价智慧资本价值的手段,需要智慧资本会计和专家,来评价其价值,针对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进行最适当的评价。10、80/20效率法则

80/20效率法则(the 80/20 princip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即指,20%的事态成因,可以导致80%的事态结果。比如一个公司80%的利润、收入,每每来自于20%的好客户,20%的好卖产品,20%的卖命员工。“80/20”原理对于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运用“80/20效率法则”管理人力资本,有可能使组织中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提升到事半功倍的佳境。如果管理者无权或无力构建基于新规则的新制度,那么,在现行制度下局部地使用“80/20效率法则”,也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80/20效率法则”表明,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把这一法则运用于人力资本管理中,有可能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建议采取五项措施: 精挑细选,发现“关键少数”成员; 千锤百炼,打造核心成员团队; 锻炼培训,提高“关键少数”成员的竞争力; 有效激励,强化“关键少数”成员的工作动力; 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关键少数”成员团队。

凡事情应该讲求效果,既注重效率,又注重效能。集中火力,处事分先后轻重,远离“无价值”,看清问题实质,这就是80/20原则的精髓。

下载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大质量理念

    十大质量理念十大质量理念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威廉•戴明 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控制应该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田......

    企业管理十大理念

    十大企业文化理念诠释 团队的理念 结果导向的理念 细节制胜理念 人品修为理念 教导部属理念 授权理念 栽培新人理念 层级指挥理念 系统运作理念 合作共赢理念 一、企业价值......

    十大特质造就卓越团队

    十大特质造就卓越团队 什么样的团队才可称之为卓越的团队?世界工厂学堂频道小编与您分享卓越团队的十大特质 对于团队的管理者,打造一支堪称卓越的团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问题。......

    煤矿安全生产十大理念

    煤矿安全生产十大理念 1、安全发展理念 没有安全保障的速度不要, 没有安全保障的产能不要, 没有安全保障的效益不要 2、安全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 3、安全哲学理念 把安......

    271教育十大教育理念5篇

    271教育十大教育理念 1.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尊重的基础上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既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学业和健康,又着眼于学生未来的......

    市场营销的十大理念

    市场营销十个理念 2011-01-24 10:35:54来源:管理人网 作者:花开半夏点击: 230 摘要: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争取到多的顾客,击败竞争者,掌握一些新的......

    民营企业十大管理理念

    民营企业十大管理理念1.选人理念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 以开阔的思维和眼界选择适合企业的人才,知人善用。 ◇ 选择认同并适合企业文化,根据岗位除按照人才的创新能力、学习能......

    扬子十大安全理念[最终定稿]

    扬子石化十大安全理念 1、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 2、 安全业绩是企业整体工作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安全才能创造良好的业绩。 3、 任何事故都有管理者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