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游山西,话晋商有感
读《游山西 话晋商》有感
最近读了梁小民著的《游山西 话晋商》一书,感触很多。
梁启超先生也曾说过:“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山西商业,鄙人常自夸于世界人之前。”可见晋商在中国商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明清两代,无论商贸资本还是金融资本,在中国十大商帮中,晋商都独占鳌头,并左右着中国经济命脉的运转,一度曾支撑着清廷的统治。晋商不仅开创了东渡日本、北达俄蒙、西越天山、南抵东南亚诸国开展外贸的辉煌历史,山西票号一经产生,更是迅即汇通天下,利赖九州。它的崛起、兴盛以及衰落,它的东掌合作制度、顶身股制度、员工遴选制度,它从商的坚毅、魄力、计谋、胆识,等等,蔚为大观。
这本书从历史和旅游的角度,再现了晋商从起源到发展,直至衰败的整个过程,重新审视了曾经在中国叱咤风云五百年的山西商人的兴衰历史。
晋商的起源
晋商起源始于运城盐池,自然资源是产生贸易的唯一条件,贩盐是晋商的开始。晋商产生于山西南部,然后向北发展,最后在中部形成鼎盛。山西在明代便涌现出了一批靠贩粮贩盐发家致富的大商贾,蒲州范世逵、洪洞李映林、临猗闫天杰、太原闫居暗、大同薛氏和李氏。而最闻名的有,以商发家后成为官商结合家族的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此外,还有平阳亢氏。
从明朝中期开始,山西经商之风渐已形成,经营各种商品的居上大贾都已涌现出来。大粮商、大盐商们也都扩大了经营范围,凡生活必需品,制药有利可图,无不操持,利用贩粮贩盐的积蓄进行大规模商业活动,使晋商资本得到空前发展。
晋商的兴盛
明朝末年,张家口已是名商大贾云集之地,活跃在这里的一些晋商为满足更大的欲望,在边城互市毛衣的掩护下,为满族统治者做起了“政治生意”。满清入主中原后,即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八位召入京城,入籍内务府,封为皇商。晋商借助于官府的帮助更是兴盛。
汇通天下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也应运而生。最初为当铺,以后又有印局、帐局、钱庄。道光初年(1823年左右),山西平遥西裕成颜料铺掌柜雷履泰设“日升昌票号”,“凡往来银钱,无论大宗小款,皆揽收该铺,代为收交。此响彼应,无需运现,祗烦一信之通,出纳不爽毫厘。具省路费、免转、防劫失,一举而三得。此实中国现代银行之雏形。”日升昌汇兑和存放款业务适应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业务越做越大,迅即“汇通天下”。山西商人见此业盈利巨大,纷纷起而效仿,延至咸丰初年,山西票号已初步形成平(遥)、太(谷)、祁(县)三帮。平遥帮的代表有日升昌、蔚字五联号、协和庆、协同庆、石川通、乾盛亨等;祁县帮的代表有合盛元、大德兴、大德通、元丰久、三晋源、存义公、大德恒等;太谷帮的有志成信、协成乾、世义信、锦生润、大德川、大德玉等。
正值山西票号初兴之际,江南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财政拮据,票号遂借此契机,改变经营方向,从为商人服务转向了与清政府的结合并获得迅速发展。山西票号由商业服务转成了政府金融,官商相维,成了清王朝的财政支柱。
到清同治、光绪年间,山西票号发展到黄金时期。山西票号总数发展到33家,在国内设立分号的地方达到80多处,雄厚的资本也达到了顶峰。山西票号促进了山西乃至全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全国商品物资的交流,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为中国未来培养了一大批理财人物,在中国金融史上做出了贡献。
晋商的衰落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其实也就两个原因——内因和外因。晋商没落的外因。弱国无外交,这已是被久经证明的规律。中俄茶叶贸易的历史证明,弱国的对外贸易终究强不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走向衰落,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八国联军,一次次内忧外患引起的**大大削弱了国力,清政府不能够保护商民。1917年十月革命后,晋商手中的大量卢比全成废纸,仅曹家就损失白银24万两。俄共又实行公有制,没收了所有晋商的财产。晋商一百多年的驼帮茶叶贸易史也就此结束了。如果有强大的政府在后面为晋商做强大的后盾,相信晋商在历史的进程中会走得更远、更长。
晋商没落的内因。尽管晋商的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准吸食鸦片,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人性中邪恶的那一面。晋商大富大贵之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代早已忘记了祖辈白手起家的艰辛与磨难,他们走上了骄奢之路,在醉生梦死的享受和鸦片的烟雾中断送了祖上的辉煌和财富。
晋商,作为一段历史,她已经翻过去了。晋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和回味。晋商的诚信观念,晋商的儒学精神、和谐理念、强者意识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学习和效仿的。
第二篇:读《小民话晋商》有感
《小民话晋商》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读完的一本书。
这本书从历史和旅游的角度,再现了晋商从起源到发展,直至衰败的整个过程,重新审视了曾经在中国叱咤风云五百年的山西商人的兴衰历史,梁启超先生也曾说过:“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山西商业,鄙人常自夸于世界人之前。”系上的辉煌的确令人赞叹,但从这本书中,感悟最多的,却是晋商从兴盛到没落的那段历史。晋商的没落,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其实也就两个原因——内因和外因。放在具体的环境当中来讲,外因即为当时倍受侵略的清政府的时代背景,内因即为晋商的腐朽、奢华的生活作风。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摧毁了辉煌了几百年的晋商。晋商没落的外因。弱国无外交,这已是被久经证明的规律。中俄茶叶贸易的历史证明,弱国的对外贸易终究强不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走向衰落,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八国联军,一次次内忧外患引起的**大大削弱了国力,清政府不能够保护商民,中国对俄罗斯的茶叶贸易不可能不受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后,晋商手中的大量卢比全成废纸,仅曹家就损失白银24万两。俄共又实行公有制,没收了所有晋商的财产。晋商一百多年的驼帮茶叶贸易史也就此结束了。如果有强大的政府在后面为晋商做强大的后盾,相信晋商在历史的进程中会走得更远、更长。晋商没落的内因。书中作者同样也花了大量的篇幅剖析晋商没落的内因。尽管晋商的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准吸食鸦片,但家族打起来了也有那么一些管不住自己,仗着钱势染上了抽鸦片的恶习,同时,一些大东家也开始不关心经营,过上了腐朽的生活。像日升昌的东家李氏,大掌柜雷履泰,以及后来成为蔚字五联号大掌柜的毛鸿翑,其子孙都是因为抽鸦片而导致贫困、死亡的。晋商早期追求财富和地位,他们可以百毒不侵。但当他们的后人达到了这一目的之后,就没有追求了,堕落只是迟早的事。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富了以后仍然要有更新、更高的追求,生活才有动力和情趣,才能永远保持“金刚不倒之身”。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经历了弱国被凌辱的历史,吸取了晋商堕落的教训,我们自然明白了不进则退,落后者要被淘汰的自然生存法则,自然懂得了勤俭节约,志当存高远的生活态度。60年来,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风风雨雨中,共和国不断成长、成熟、成功,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影响世界走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新中国的诞生,也诞生了一系列功勋显著的人才,其中有心系祖国、自力更生、甘于奉献的“两弹一星”功勋;不畏艰险、勇于创新、敢攀高峰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不怕牺牲、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航天英雄;无所畏惧、饱含深情、无私奉献的抗震救灾优秀专家;严谨治学、刻苦钻研、辛勤耕耘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创业报国的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才;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教师、医生代表;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历史连接着未来,曾经是人类文明引领者的中国,仍有希望为世界带来新的贡献,一个古老国家的崭新传奇,必将在世界的聚焦中继续上演。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很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沐浴在中华大地的春风下。我看到了祖国的日益强盛,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中国的美好前途,一代晋商没落了,但新中国却引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繁荣富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将继续保持阅读的好习惯,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继续努力!第三篇:读《成败晋商》有感
读《成败晋商》有感
晋商是明清之际,六百年间,最负盛名的全国性商帮。它的崛起、兴盛以及衰落,它的东掌合作制度、顶身股制度、员工遴选制度,它从商的坚毅、魄力、计谋,等等,蔚为大观。本书从明初开中制——晋商之起家说起,至辛亥革命——晋商日暮途穷为止,纵横数千百年,激扬数十万字,从时势、制度、人事诸方面,剖析了晋商之兴衰成败。以古喻今,发人深思。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离不开企业和商业的发展。中国在开启21世纪的历史时,也应回顾近代晋商500年的兴衰。晋商曾位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而目前困扰企业的一些管理问题,晋商也都遇到过而且成功地解决过。本书既从宏阔的视角考察了全球化和中国区域经济变迁对晋商发展的影响,又从信用的角度解答了晋商是如何一步步建立信誉,然后又一步步失去信誉的。
古代中国的商业的兴衰成败已成历史,今日中国商业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开启全新纪元,但是只有极少数能抵住内外的冲击而坚持到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在雄心勃勃的企业家的领导下,打响了创办的第一炮。然而他们却没能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抵御了风雨的侵袭,未能把握最好的时机或者妄下决策,忽略了成功的管理需要科学依据这一基本要素,导致最初的成功未能延续,遭遇意想不到的滑铁卢式的大败局。
到底是企业人才不够,还是设备未能与国际接轨?到底是没有良好的商业环境,还是政策不利于企业发展?我想,这些因素的把握与运用都在于企业家的个人主观价值。那是一个英雄崇拜的年代,一夜暴富的梦想充斥社会。企业家运用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创造了暴富神话,突然成为笑傲商界的王者。可是在企业趋于平稳的运行过程中,需要的不再是激情,更多的是冷静的头脑,企业家们大都暴露出盲目自大的心理,以往的成功助长了对自己的盲目信任,一味的借助以往经验,从而忽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例如亚细亚的商业模式取得极大成功时,王遂舟将自己成功的商场销售经验生搬硬套到酒店产业上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初期,企业家创新的销售模式,澎湃的创业激情使得企业打开市场,气候又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觉来逐步攻占市场。殊不知,这位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了隐患。首先,企业家作为公司的开创者自然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司上下所有的决策权都集中在了这位“开业元勋”身上,独裁管理一旦形成就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决策的盲目与不科学。其次,因为企业家的理论和经营模式得到了验证,升级为“真理”。但是在商品销售的前期,营销策略宣传方式极为重要,到了后期,调整生产策略,专注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才是可持续发张之路。有些企业家在赢了漂亮的第一战后,自以为在商界中战无不胜,借扩张之名冒然闯入陌生的行业,导致企业资金分散,投入过大,无暇顾及其他市场,节节败退,大败局也是意料之中。
不论经商还是学习,盲目自信、浮于形式都是成功的大敌。静下心来辨清前方的道路,停下脚来理明未来的对策,一步一个脚印,方能离梦想的金顶越来越近,让开局之利一直延续,成就辉煌。
第四篇:晋商遗迹—山西会馆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县老城区的西南角。说起山西会馆,必然要谈到旅蒙商。旅蒙商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它源于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时的随军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在康熙帝进攻噶尔丹行经锡林郭勒草原时,允许各部、各旗沿途向清军出售马、牛、羊、骆驼等物。由理藩院另设一营,商人在营中贸易。清朝军队每营派一名官员,专司贸易之事。随军贸易的商人,从蒙古各旗收购和从内地贩运物品,以供应军需为主。后来,随军贸易渐渐扩大到了清朝驻锡林郭勒盟等蒙古地区的驻军中。他们除了给部队包办粮草、贩运马匹和供应一些其他物品外,还和当地王公贵族、牧民进行贸易,这就是三晋旅蒙商的前身。多伦会盟后,清政府对多伦旅蒙商十分重视,并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再加上草原贸易利润丰厚,山西、北京、山东等地的商人也蜂拥而至。尤其随着汇宗寺、善因寺两座喇嘛教寺院的兴建且日益昌盛,多伦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座最为典型的旅蒙商城和蒙古地区贸易都会。旅蒙商人从内地把大量的绫罗绸缎、铁木瓷器、药材香料等运到多伦,销往内、外蒙古各旗,又将草原上的绒毛、皮张、盐类等汇集多伦,然后销往中国各地。旅蒙商事业如日中天,人口最多时达18万,注册商号4000余家。在当时,有所谓“十大粮商”、“八大银号”、“五大烧锅”、“两大当铺”之说。随着贸易越做越大,相同地区实力较强的商人先后在多伦商业城建起了自己的聚会场所,也就是后来的会馆。山西会馆是清乾隆十年,也就是公元1745年,由山西籍旅蒙商集资兴建的。其建馆的目的,就是为方便山西同乡来往交流,并为刚来此地的乡友提供落脚安身之处。这座会馆是多伦老城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清代古建筑群,至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会馆坐北朝南,大致可分为住宿区、娱乐区、商会议事区和关帝庙。站在会馆的大门前,可以看见一座高大的牌楼,雕梁画栋,美仑美奂,晋商之富由此即可见一斑。大戏楼是会馆的一座“明星”建筑。这座大戏楼全由方形条石砌成,恰好是一个“凸”字型。台上有粗粗的明柱支撑戏楼的前半部分,楼顶四角鸟嘴似的正檐斜刺苍穹。再看其东南角,上面悬挂一面明镜,面向西北,可以映照数里外的善因寺。整体上看,大戏楼结构精巧,气势雄伟。据考古学家介绍,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形式的,在中国仅有两座。会馆的娱乐区就主要以这座大戏楼为中心。每年的五月十三开台唱戏,一直唱到秋后天凉。到六月十五多伦庙会期间,会馆内的演出活动往往达到高潮。正月十五左右也要演出几日,所唱剧种自然非山西梆子莫属了。商会议事区处在会馆的中间,平时并不开放,只是在有重大商业议事活动时才可使用。议事厅内举行的最重要的会议就是正月十五的议事日。这一天预示的是——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将要开始,多伦的一千多户山西商号都要到会馆参加会议,以几十名会董为中心,在议事厅总结过去一年山西各商号的经营状况,决定新一年的经营策略等。行赏与处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经营出色的商号要给予奖励,经营不好或违规商号要受到处罚——罚戏若干场。这样,会馆一年内请戏班子的费用自然就有了着落,这一着着实不错,不仅起到了惩罚的作用,而且宣传了山西商人。会议最终形成决议,然后向在外院看戏的其它九百多家商号宣读议事结果,新一年的商业活动也就正式开始了。会馆的最后一个院落就是关帝庙。大殿中间位置供奉的是关羽夜观春秋的塑像,东侧是怀抱宝剑、手掌印信的关平,西侧是手扶青龙偃月刀的周仓。这正殿内雕梁画栋的彩绘,经历了260多年的风风雨雨,颜色却依然十分鲜艳,在内蒙古地区算是保存比较完好的艺术品了,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配殿内的墙壁故事画,也是会馆内的一绝:整个墙壁所描绘的是三国里的重要故事片段,以关羽一生的业绩为主线,“桃园结义”、“夜观春秋”、“大破黄巾”等场景应有尽有。每个月的初
一、初五、十五是山西商人进香的日子,这三天,关帝庙里香烟缭绕,热闹非凡。为什么会馆要供奉关羽呢?原因有二。其一,关羽是东汉末河东解(hǎi)县(即今天的山西省运城西南)人,故而,山西商人视其为同乡,格外亲近。当然,第二个才是主要的:会馆建成之初,名为“伏魔宫”,意在供奉山西英豪关羽,求其保佑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由此,当地人又称山西会馆为关帝庙。大家都知道,关羽在三国以后,形象不断被美化和神化,进而成为惟一一个被佛、道、儒三家共同推崇和供奉的神,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山西商人不仅因这一点而自豪,而且把关羽视为“信”与“义”的化身,一则是对同行的要求,二则向人们表明诚信待客,决不作无“信”无“义”之事。再到后来,因为商人的供奉与推崇,关羽也就成了财神爷的化身了。这样,在商务性会馆里,有财神爷关羽的塑像自在情理之中了。山西会馆是山西旅蒙商在多伦留下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下面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当时山西商人的有关情况。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龙票》中,山西商人的精
第五篇:晋商遗迹—山西会馆导游词
明与胆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靠这种精明与胆识,从乾隆后期到清末,山西商人一直是多伦商业城最主要的经营队伍。他们靠着诚实勤奋的精神,用牛车、骆驼将内地的大量日用百货运到蒙古草原的各个角落,又将草原上的牲畜皮张运回多伦,再销往关内各省。别看他们所有的商号数量仅占多伦商号总数的四分之一,但其所拥有的资产却占整个多伦的一半以上,当时的他们是多伦财富的主要占有者和创造者。在会馆西侧,矗立着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的立身汉白玉塑像。1933年5月,日军入关,连续攻下中方几座城池,其中就有军事重镇多伦城。同年6月,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将军在张家口组织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察哈尔地区抗击日军。6月下旬,吉鸿昌将军率抗日同盟军主力,经过五天五夜激战,终于攻下多伦城。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依靠自己的力量打下的第一座县城,这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抵抗日寇的信心,也让全世界记住了多伦城。朋友们,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愿山西会馆给您留下更多的启迪和正义的呼唤。谢谢大家,后会有期!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