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产党宣言 感想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这学期我读了鼎鼎大名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1848年在伦敦问世,《共产党宣言》最初是引言和四章正文,后来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添加了七篇不同语言的序言,对它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述的作品。《共产党宣言》在1905年被翻译成中文进入中国,快速的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了解它的背景的时候,我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说: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不叫做《社会主义宣言》,现在看来共产和社会主义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后来我找到了两种解释:第一个原因恩格斯曾在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解释,这个名字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区别当时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以外,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社会主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第二个原因恩格斯也解释过,在当时(1847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社会主义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坚定的选择了“共产”的这个名字。
《共产党宣言》作为有着如此崇高地位的一篇文章,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晦涩难懂、充满辩证的逻辑,而是浅显的运用了很多比喻的方法,给读者讲道理。我想,也就是因为《宣言》的简明易懂,它才能让世界广大的无产者真正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呼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共同反抗资本主义的压迫吧。
1.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 在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2],举了古罗马、中世纪的例子,直接指明了资产阶级的本质,资产阶级是从封建社会中的市民阶级中产生出来的,表明“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1],点出了资产阶级的弊端。而资产主义的第二阶段的发展是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行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阶级排挤掉了”。在这里,我检索了一下工场手工业的定义,得到: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在初期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生产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劳动,但是在企业家的组织下的,从企业家那里获得“工资”。发展到后来,工人一无所有,集中在资本家的厂房中,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也就是说,手工工场其实是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发展中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第三阶段,“现代大工业化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现代资产者代替了手工工场中的中间阶级”[1]。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看待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指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的推动和带来的种种弊端。资产阶级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价值观念,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同时,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金钱化,《宣言》指出它把情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中,把最严变成了交换价值。资产阶级的剥削,就像我国著名小说《包身工》中描写的包身工形象——“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的保藏,绝没有变化的危险”[3]。殖民地制度、城市的创立在加深文化沟通、统一民族国家的同时,加重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不断压榨社会中下层。《宣言》直截了当的地抨击这资本主义对社会的弊端、对人民的剥削,诉说了无产阶级的心声。无产阶级的发展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工人阶级的斗争在发展中逐渐变成了它的高级形式——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从多次失败的起义、革命的试验中学会了战胜自己的阶级敌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进人了一个崭新历史阶段。然而《共产党宣言》还点明,工人目前通过起义等方式的反抗获得的胜利只是暂时的,“他们斗争的真正结果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无产阶级当时并没有组织成为政党,原因在于工人内部的相互竞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会起草《共产党宣言》,想要把无产阶级团结在一起[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产者和无产者》这一章节中,主要阐述的是资本主义的落后,以及共产主义发达的必然。就今天来看,共产主义仍然没有完全的取代掉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大多数仍然是依靠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的百余年中,有着很多的完善、发展,因此,直到今天,资本主义制度也保持着它的生命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会一直持续下去,资本主义的固有社会矛盾无法根本消除,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会越来越大,当今的资本主义在调控双方矛盾时采用的是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调节措施,资本主义正在向社会主义靠拢,这也正体现了这一章节的最后一句话:“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宣言》在第二章一开始就点明了共产党人和无产者的关系,声明了共产党人强调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分民族[1]。《宣言》指出共产党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句话让我很困惑,什么是一般的所有制,什么又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共产主义并不是要使每个人都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不是要废除一般的私有财产制度,而是要废除、消灭或扬弃资本主义的那种特有的剥削式的即劳动者受到资本奴役的不公平的财产制度[5]。也就是说,共产主义并没有要废除已经存在的所有制,而是想对现有的所有制关心加以改进,去除其中对工人阶级不公平的部分。资产阶级私有制以前的那种一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已经被资产阶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瓦解和消灭了,因此,共产主义的理论被《宣言》概括成了“消灭私有制”。在“消灭私有制”这个点上,后来又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后来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时认识到,在比较落后的农民占据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并没有完全被资产阶级取代,因此无产阶级只有与广大农民、小资产阶级联合才能取得胜利,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不能对这些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进行剥夺,只能通过合作进行改造和利用[5]。共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很多敌人的质疑、责难,《宣言》在第二章中反驳了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的职责——“消灭了个性和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产主义中,资产具有独立性和个性,但是活动的人却失去了独立性和个性,共产主义要消灭掉个性正是这不到十分之一的资产者的个性。面对指责“私有制以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表示,“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到那个时候,我们劳动不是为了简单的吃饱穿暖,而是在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更有质量的生活。《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成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提出了十项措施。如今在我国,第一步已经完成了,这十项措施的实施也有了不同的进展。其中有几条是已经实现了的,例如“剥夺地产,地租共国家支出之用”、“征收高额累进税”、增加国营和免费教育,这些措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一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例如“剥夺继承权”,则通过一定方式的改变之后运用在我国[6]。
3.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之前提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宣言》问世的那个时候意义是不一样的,《宣言》在第三章列举了当时的众多“其他的社会主义”,指出他们与自己的共产主义相比之下的种种弊端,否定了他们的理论,证明共产主义是唯一正确的。
封建贵族的、小资产阶级的、德国的或者“真正的”社会主义被统称为“反动的社会主义”。英法的封建贵族把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同时作为对手:他们在批判资产阶级的同时,参与了对工人阶级的一切暴力措施。而对于资产阶级的抨击,英法的贵族做到的只有一些“抨击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作品”,进行的只是文字斗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不能正确把握陈旧的和现代的生产与交换手段,呈现出“反动性”和“空想”性: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经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里去。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把自己的哲学词句硬塞到法国理论中”,德国的才子们没有把法国的生活条件搬到德国来考虑法国相关文献的意义,故而使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学的形式。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
马恩将资产阶级中一部分“想要消除社会弊病,以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的人成为“小改良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马恩对他们的抨击主要在于这种社会主义只重形式,目的是使工人阶级放弃革命运动,丝毫不考虑改变生产关系。然而,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发现,以蒲鲁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并不是“只有在它变成纯粹的演说辞令的时候,才获得自己的适当表现”。这一章《宣言》第三部分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虽然主场消灭私人经营和雇佣劳动,但“拒绝一切政治运动”,这意味着,这种社会主义的施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宣言》中对这些社会主义文献的批判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比如以蒲鲁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蒲鲁东的经济主张“劳动价值论”,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尺度,建立起平等基础上的交换行为,能够实现公认的权利同时进行整个社会的改组。同时,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强调的不是革命,而是和平演进,符合时代的需求。这种社会主义的失败主要在于它妄想把已经取得进步的现代工业抛弃而返回到旧日的手工劳动去,这种逆时代发展的想法,最终导致了这种社会主义的失败。因此,《宣言》中对这种社会主义的批判并不是完全正确的[7]。
各种社会主义文献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无论哪一派社会主义,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却都表现出了一个共性,即对资产阶级的扩张与发展的不公平性表达了一种抗议和反对的声音,对弱者的不幸表达了一种同情。
4.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宣言》最后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正当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共产党在世界各国支持并帮助这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活动,意在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同时,共产党教育工人认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希望工人阶级可以因此联合在一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8]。
《宣言》代表共产党人公开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呼吁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参加革命,获得自由。
5.总结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仍在鼓舞着、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相结合,勇于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相信我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间有一点完全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 2014.[2]王全安.《共产党宣言》中的历史辩证法[D].河南大学,2008.[3]朱廷岚.《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的论述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8,(03):23-26.[4]吕宣玲.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读《共产党宣言》所感[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373.[5]耿步健.论正确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6):182-185.[6]姜佳美.浅析《共产党宣言》的当代启示[J].学理论,2010,(34):63-64.[7]何元元.论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D].南开大学,2012.[8]吴天.信仰的光芒永远炙热——再读《共产党宣言》[J].政工导刊,2016,(07):9.
第二篇:共产党宣言感想
《共产党宣言》教育着一代代共产党人 ,我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邓小平在 1992 年南方讲话中就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党宣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指导作用我有几点启示:
一、国有制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唯一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考察任何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问题 ,因为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性质、方向和道路。共产主义社会或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在所有制上具有什么特征呢 ?《宣言》明确指出: “共产主义的特征 ……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不仅如此 , 《共产党宣言》还具体地开列了“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的十条措施。《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些话 ,被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国家奉为改造本国所有制的经典指导思想。如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和1949年取得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中国 ,皆认为一旦共产党人掌握了国家政权 ,就必须将生产资料全部收归国有 ,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生产力 ,这是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建立
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 ,因而在所有制的结构上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国有制是公有
制的一种模式 ,但并非是唯一模式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有制的理论进行了重新认识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论、本质论、根本任务的论述和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新定义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论断 ,不仅是对马恩理论精神实质的回归 ,而且还进行了创造性地发展 ,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实践证明 ,我国现在所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这种所有制结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认识在态度上是科学的、正确的 ,今后我们要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二、消灭私有制不等于消灭私有财产,《共产党宣言》指出: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的所有制 ,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 ,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接着马恩驳斥了那些指责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就是“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所得来的财产”的资产阶级论调 ,指出“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
会全体成员的财产 ,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 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对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马克思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一般的私有财产 ,使所有的人都变得一无所有 ,他的理想
是要改变劳动者与资本的传统对立关系 ,使劳动者直接掌握生产资料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写道 ,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 ,首要的任务是: “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如果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 ,不能立即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就会引起社会的倒退。关于这一点 ,马恩在写《共产党宣言》之前就明确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革命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写道:“资产阶级除非使用生产工具 ,从而使生产关系 ,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 ,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而促进生产力发生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 ,总结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这不仅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理论的继承 ,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因此 ,重视和加快科技发展是我国今后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只有通过不断积累、不断扩张,才能生存下去,这就使得资本必然要超越国界,同时不再满足长期确立并被自足地接受的现存需要和旧有生活方式的界限。从而使“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在《 共产党宣言》还中指出: “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时马克思也指出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球化进程就必然要求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与之相适应。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 两个必然” 提出的客观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 “ 资产者和无产者”中,首先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 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封建制度旧的生产关系的结果。应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性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同时它还“ 迫使一切 民 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再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三大矛盾,是“ 两个必然” 实现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明确指出: “ 资产阶级
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 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同上,第 页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已经是社会化大生产了,它要求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共同所有,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便与之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是贯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派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三大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是无法调和的,它们决定着“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 , 《共产党宣言》虽然发表了 150多年 ,但仍然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朽文献 ,它将继续指导人类社会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 ,学习和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敬爱的党组织:
《共产党宣言》不只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纲领文件,而且是人类漫长文化历史上的经典著作,而这部经典著作经过校党委书记周元武同志的导读,我终于
能顺利揭开其“神秘面纱”。
周元武书记就《共产党宣言》产生的伟大意义,《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对象与体系结构以及运用《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方法研究现实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导读与讲解,听完之后,我也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回去之后多次重读《共
产党宣言》,深有体会。
周元武书记说,学习《共产党宣言》,要求共产党员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主动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去。《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了人类发展史各个阶段的文献,并指出了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这些科学论述,为我们坚定的走有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信念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深厚感情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的集中体现,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最可贵的心理素质和内在精神力量,在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自我评价和意志调节时,共产主义信念始终提供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方向。《共产党宣言》中也同样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为了追求理想信念,许多仁人志士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和不倦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共
产主义理想的引导下,为祖国的解放、民族的振兴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作为当代共产党人,我们更应该在理想的光芒下循着先辈的足迹,继续用行动实践我们的伟大理想,同时,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奋斗。
还有一点给我感触最深的要数《共产党宣言》有着惊人的预见性了。在1882年的俄文版序言中有写到:“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在12年后的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同样在1882年的俄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的灭亡。”在当时具有局限性的社会中,《共产党宣言》大胆的预言了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灭亡的必然性,这是当时其他著作所无法达到的高度。里面同样也说道“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积极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纵观历史,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若干年,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这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危机的方法又和马克思、恩格斯的遇见又惊人的相似:“资产阶级用什么方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的利用旧的市场。”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纷纷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等方法来缓解危机的,而在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马克思只有30岁,恩格斯只有28岁。
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友谊也是同样让人赞不绝口的。马克思被誉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恩格斯是伟大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和作家,两个人都同样拥有惊人的学识和超凡的能力,两人之间的友谊也非同寻常。我非常欣赏恩格斯做人谦逊的态度,记得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说:“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人共同的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虽然同为《共产党宣言》的起草者,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同样享有崇高的声望,但是恩格斯仍十分谦逊的为自己定位,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
啊!我们在学习伟人的著作的同时,伟人高尚的人格品质也同样应该作为我们学习的对象。1890年德文版的序言结尾,恩格斯充满感情的写到:“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啊!”这时马克思已经辞世7年了,恩格斯已年逾70,他们长伴一生的友谊令人感动不已。
以上就是我读《共产党宣言》的一些感想。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背景,同一部经典,朴实的文字,却饱含着多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思想啊,我只是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写了一点出来,还有好多地方需要仔细品读,细细玩味才能发掘其真正意义。正如周元武书记说他曾多次重读《共产党宣言》,每次都有新的体会,我想历史经典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每读一次,每次都会碰撞出不同的智慧火花。
我从《共产党宣言》中所了解、体会到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运用,经典的魅力不在于写的有多华丽,有多少字,而在于其思想境界的高度。我想,思想这个东西是不能复制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积累,拓宽视野,多读经典,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能不断完善自己,改进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奋斗不
止!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出版,它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共产党人最早的党纲,也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宣言》作为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其无产阶级基本思想和理论原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特别是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整部宣言洋洋洒洒三万多字,很多经典名句论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体会,在我浅读《宣言》之后,有了一些想法感想。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伟人马克思用此句反讽语气展开宏大叙述,为共产党人呐喊,为无产阶级呐喊。此等气势,此等睿智,响彻云霄,给痛苦中的人民点亮了希望,指明了道路。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作为《宣言》正文的第一句话,切中要害,耐人寻味,蕴含作者对于历史形势准确的把握,是作者关于发起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理论根源。而后,作者举出一系列历史证据支持此论述。他行文例证,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里,“阶级划分”是长久存在的,阶级间争斗是必然的。进而,作者将结论引申到其所处的19世纪中前期的资产主义大生产时代,他认为,阶级分化将更激烈更清晰,将逐渐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再而后,作者开始转向分析资产阶级最初是如何夺权的,即如何通过技术革新通过物质财富的资本积累等系列手段一步步从封建专制内发展演
变最终获得政权。
这两句可谓开篇气势如虹,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在我脑中久久重复,给我不断思考的空间。在初读《宣言》之后,也有些整体的感想和启迪,受益匪浅。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的诞生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的观点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各章的内容之中。《宣言》第一章就明确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说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把阶级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发展为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必然发展为暴力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宣言》所阐发的阶级斗争理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现实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思想和锐利武器。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就是共产党人,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决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意图,率真霸气,积极昂扬,创造属于共产党人的时代与历史。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铿锵有力的口号收篇结尾,呐喊出时代的强音,指引无产阶级夺取自己的胜利,意气风发开创新世纪,当家做主人。《宣言》睿智准确的分析了历史与未来,把握住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对历史做了唯物辩证的总结阐明,既是一本历史巨著,又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指导思想。它的诞生,改变了时代,震撼了历史。这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断思索的书籍。这是一本营养丰富海纳百川的书籍。这是一本铿锵有力与时具进的宣言。让我们联合起来
吧!。
第三篇:《共产党宣言》感想
今天,通过《马列原著选读》课程的学习,通读《共产党宣言》的全文,在阅读与思考中得到了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联系著作撰写、发表时的背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社会大背景跟作者的背景有相似性,但是也会存在差别,特别是著作撰写与发表不在同一时期的情况下,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原著的一些时代局限性,这样才能批判地继承优秀文化成果;
联系现今的实际学习。我们要学以致用,读原著把握过去的思想,要分析实际才能服务于实际。这样继承并发展理论,赋予理论新的生命力。“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句句熟悉的词语再次印入我的眼帘,在我的心中再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年11月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联合起草的一部党纲,创作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出版,它的出版标志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共产党人最早的党纲,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最具影响力的纲领性文献,其内容丰富、深刻。
《共产党宣言》的正文由引言和四章组成:
引言中把共产主义比作幽灵,指出在欧洲游荡的幽灵已经给旧欧洲的一切势力带来不安和恐惧,同时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进步势力,已经到了“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的时候,《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现时期在欧洲就是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污蔑和攻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别剖析了反动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揭露了他们的实质并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他们的界限。
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派的态度”,根据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状况,分别阐明了共产党人对法国,瑞士,波兰,德国的各种党派和运动的态度,阐明了共产党人的策略原则。
《宣言》结束时强调: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宣布,用暴力革命推翻全部现成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让一切反动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的面前发抖!无产阶级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它将获得整个世界。《宣言》用响云霄的最强音,发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伟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历史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主要任务。
第三、扼要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
(二)《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
《宣言》阐明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与目的。
《宣言》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
工人阶级是在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这种力量的发现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块主要的“基石”。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利益的理论表现,即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因此,它一旦产生出来,并向工人阶级进行灌输后,它就能掌握千百万无产者的心灵被觉悟的工人所接受,成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导致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
(三)《共产党宣言》给予中国共产党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影响和光辉指导。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2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为此而贡献自己的一切,舍此而空谈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共产主义。
4现实意义
从鸦片战争开始,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生灵涂炭。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8年的浴血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一切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又一次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中国化,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让《共产党宣言》在当代中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第四篇:共产党宣言感想
共产主义起源于欧洲,它在欧洲被围追堵截。但正是这样,才显出共产主义的出现已经被重视,被关注,成长为一种势力了。在读完《共产党宣言》,我明白了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无休无止的斗争。人们以为资本主义消灭了压迫,消灭了封建主义的时候。其实不然,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演变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确,资本主义的出现,资产阶级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生产力和富裕的财富,商业,工业,运输业的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起来。它使得人们越发集中起来。但是,它说带来的贫富玄虚,使得大量的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在其他方面,如文化的交流使得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但当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此时,资产阶级就发动了入侵其他市场的战争,如西方列强对我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对美洲的占领,对土著的奴役。这种种的一切都是在埋下一颗原子弹。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哪里有压迫哪就有反抗,无产阶级行动起来了。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而因为发达的交通,工人们开始联合在一起,当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地方性活动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时。无产者从组织发展成为阶级了。但他们被围捕,被屠杀.......但人们都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共产党从无产阶级中成长起来,他们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他们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所有共产党人都有一样的目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中国的共产党人在1921年成立,在陈独秀等人的带领下和前苏联的帮助下,将共产主义宣传开来。使得共产主义在中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到毛泽东当一把手时,更是发动了井冈山起义,农村包围城市等军事活动来夺取政权。遵义会议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使中共坚定了路线。长征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行动,他们所做的一切,为新中国的成立,为共产党的当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国外,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在瑞士,共产党人支持激进派,但是并不忽略这个政党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法国式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一部分是激进的资产者。波兰人中间,共产党人支持那个把土地革命当作民族解放的条件的政党,即发动过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的政党。
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五篇:共产党宣言感想(终稿)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和社会主义社会胜利的必然性。这部著作从它诞生起时就鼓舞和推动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我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我国的发展。
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照搬外国经验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了理论结合实际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当前实际的大结合,并融合为一部为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这个也是史无前例的。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都一直源于马克思思想,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把马克思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带领我国迈出新的历程。
作为研究生,要明白个人的成长就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为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就是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每个人和一切人实际就是共同体概念两面观,共同体由每个人组成,每个人是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人的解放一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完全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要经过几十代甚至上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到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就能够达到自身的比较全面的发展,也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比较充分的实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思想一贯以来的理论品格,也是它之所以永葆生命力的根源。而与时俱进,这个不仅仅局限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创造力的重要性,源于它不可低估的力量。而创新所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大胆创新,就是时代的强人。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并抓住它,努力提升自己,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使自己能为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产党宣言》如今已经对社会发展、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深远而有意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更应该努力学习《共产党宣言》,深刻领会《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实质,勇于实践《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原则,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让祖国更加的强大,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