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中小学教育都在讨论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学习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表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思考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新课程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主题区域性教学手段慢慢被老师们接受与撑握。随着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下面是我在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中的几点浅见。
一、选择有效性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中介要素、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谨严和视野。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 的发展需要并与幼儿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才能为取得最佳效果提供保障。例如:在小班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绘画活动《小鱼吹泡泡》,从活动的一开始幼儿就好无兴趣,整个活动下来让人感觉活动氛围较冷清,内容过于简单、、、、、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我对本班的孩子的绘画发展水平还不够了解,由于我是刚接手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我班孩子的绘画水平不错,圆的学习对于他们已经会了,最糟糕的是《小鱼吹泡泡》这个活动他们在小小班就已经上过了,所以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已经不适合他们现有的水平,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挑战性了。这也正是我这个活动失败的原因。所以说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对于美术课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有效性的情境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具体的形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靠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主要培养他们的悟性和兴趣。而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特点,所以幼儿园美术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十分重要的。如以下几种情境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1、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及其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可以分为多媒体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部分。多媒体的应用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形象、生动,直观展现情景,培养幼儿兴趣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课堂中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在小班的一次美术活动《圆的组合》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情境设计出一只小鱼游来,吹出许多圆形的泡泡,演变出课题,导入课题。然后演示圆的组合。(1)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毛毛虫。(2)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蝴蝶。(3)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串串葡萄。再讨论探究,让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圆的组合,组合成和老师不一样的物体。最后全屏显示,幼儿欣赏作画。演示由圆组合成的小娃娃、小鸡、花、云、蝴蝶等完整地一幅幅画面。通过欣赏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感知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然后添画成各种物体使它变得更形象。在活动中,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最大优势就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课件符合启发性原则,努力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激起了幼
儿再操作的愿望。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课堂学习积极性也改善了教学的环境。
2、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
创作源自生活,幼儿美术不强调画对现实文娱的相似性,而是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更要注意引导其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联系。如开展“各种各样的房子”的美术绘画活动:活动之前让幼儿观看有关录像、模型和马路上形形色色的房子。教师边让幼儿观察边提问,如:“马路上都有哪些房子,它们长什么模样呢?”“它们身上都有什么图案、花纹和颜色?”等等问题。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除了你们家附近常见的房子之外,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房子,如:庙里的房子、美式房子、欧式房子、、、、、、让幼儿体验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乐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了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
3、联系幼儿实际,展示故事情境。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情
境设计一定要联系学习实际,但要杜绝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找到合理的现实“支架”,帮助幼儿不断沿“支架”爬升。如《拔萝卜》这节主题画,就需要老师首先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人物次序和对话情景。引导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边讲边画:(1)、教师:“谁来拔萝卜呢?”幼儿:“老爷爷来拔萝卜”(2)、教师:“老爷爷拔不动萝卜,该怎么办呢?”幼儿:“老爷爷请老婆婆来帮忙。”就这样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把萝卜拔起来。然后请儿童把具体画面描绘下来,儿童会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各样的萝卜、人物和动物。这样可以避免作品的雷同,提高幼儿的想象创作能力。且故事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可以提高幼儿的情趣,增加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4、开展课堂活动,表演体会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开展,情境表演。让幼儿进行体会表演,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吹泡泡”一课:教师可在课前组织一次“吹泡泡比赛”,或是由在上课的时候,由老师带材料到班上,现场为幼儿演示吹泡泡的情景,若是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也可以为幼儿提供相关图片或是录像带。总之,应尽量为幼儿提供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影像。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吹泡泡”的情景已有了一定 的影像,但仅限于那一基本画面,幼儿的思维没有活起来,画面也仅仅停留在那一刻,此时,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让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泡泡越来越大,慢慢地变得比小朋友的脸还大„”,随着老师的谈话,幼儿的思维一步步前进,头脑中的画面也越来越鲜明。这样的描述,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吹泡泡的印象,同时也对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有很大的作用。又如开展先描画《做早操》这一活动时,首先让幼儿让幼儿欣赏《早操》演示画面,然后展开讨论: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做操呢?然后请个别幼儿来做早操中的某一动作,如:侧手举,手上举、手叉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做操的不同姿态。手、胳膊和腿各部位所处的位置,整个身体的姿态挺直或弯腰,然后让幼儿画出各种动作。本节课通过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人做操时的不同姿态。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前仔细地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并起到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拓展想象思维的最终目的。从以上两个例子子可以是说明表演体会情境在幼儿园美术课堂中开展,可以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性的问题与引导
“教师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老师都会设置一些
问题来让幼儿回答,来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理解内容,或使活动深入下去,活动的有效发展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为只有效的提问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使活动有效的开展,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每个问题的提出是经过认真思考并做出预测。如中班美术活动《画螃蟹》。有位小朋友只画了些很小的螃蟹,比较均匀的分布着,主题不突出。老师说:“请你再些大只的螃蟹好吗?”,然后老师就走开了,这位小朋友看了看画面,没有画大只的螃蟹的空间呀,他不知所措,直到教学活动结束还是原来的画面。假如老师这样引导:小螃蟹如果看见妈妈来了它们会怎么样呢?幼儿可能会说亲亲妈妈,让妈妈到身边来,“那你让螃蟹妈妈游到身边来吧”并示意可以在小螃蟹中间叠画一条大螃蟹,同时,再引导幼儿怎样把螃蟹妈妈和小螃蟹分区分开(如用粗黑线或颜色来区分),画面自然就会丰富了。
实现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以上几种方法只是我的一些浅见,其实美术课堂的教学更需要的是教师关注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撑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幼儿为主体;活动后教师善于反思,给自己提问题、找问题,一课多研,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实。
第二篇:美术毕业论文: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毕业论文
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中小学教育都在讨论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学习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表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思考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新课程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主题区域性教学手段慢慢被老师们接受与撑握。随着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下面是我在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中的几点浅见。
一、选择有效性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中介要素、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谨严和视野。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与幼儿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才能为取得最佳效果提供保障。例如:在小班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绘画活动《小鱼吹泡泡》,从活动的一开始幼儿就好无兴趣,整个活动下来让人感觉活动氛围较冷清,内容过于简单、、、、、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我对本班的孩子的绘画发展水平还不够了解,由于我是刚接手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我班孩子的绘画水平不错,圆的学习对于他们已经会了,最糟糕的是《小鱼吹泡泡》这个活动他们在小小班就已经上过了,所以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已经不适合他们现有的水平,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挑战性了。这也正是我这个活动失败的原因。所以说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对于美术课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有效性的情境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具体的形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靠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主要培养他们的悟性和兴趣。而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特点,所以幼儿园美术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十分重要的。如以下几种情境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1、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及其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可以分为多媒体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部分。多媒体的应用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形象、生动,直观展现情景,培养幼儿兴趣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课堂中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在小班的一次美术活动《圆的组合》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情境设计出一只小鱼游来,吹出许多圆形的泡泡,演变出课题,导入课题。然后演示圆的组合。(1)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毛毛虫。(2)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蝴蝶。(3)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串串葡萄。再讨论探究,让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圆的组合,组合成和老师不一样的物体。最后全屏显示,幼儿欣赏作画。演示由圆组合成的小娃娃、小鸡、花、云、蝴蝶等完整地一幅幅画面。通过欣赏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感知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然后添画成各种物体使它变得更形象。在活动中,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最大优势就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课件符合启发性原则,努力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激起了幼儿再操作的愿望。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课堂学习积极性也改善了教学的环境。
2、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
创作源自生活,幼儿美术不强调画对现实文娱的相似性,而是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更要注意引导其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联系。如开展“各种各样的房子”的美术绘画活动:活动之前让幼儿观看有关录像、模型和马路上形形色色的房子。教师边让幼儿观察边提问,如:“马路上都有哪些房子,它们长什么模样呢?”“它们身上都有什么图案、花纹和颜色?”等等问题。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除了你们家附近常见的房子之外,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房子,如:庙里的房子、美式房子、欧式房子、、、、、、让幼儿体验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乐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了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
3、联系幼儿实际,展示故事情境。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情境设计一定要联系学习实际,但要杜绝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找到合理的现实“支架”,帮助幼儿不断沿“支架”爬升。如《拔萝卜》这节主题画,就需要老师首先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人物次序和对话情景。引导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边讲边画:(1)、教师:“谁来拔萝卜呢?”幼儿:“老爷爷来拔萝卜”(2)、教师:“老爷爷拔不动萝卜,该怎么办呢?”幼儿:“老爷爷请老婆婆来帮忙。”就这样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把萝卜拔起来。然后请儿童把具体画面描绘下来,儿童会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各样的萝卜、人物和动物。这样可以避免作品的雷同,提高幼儿的想象创作能力。且故事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可以提高幼儿的情趣,增加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4、开展课堂活动,表演体会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开展,情境表演。让幼儿进行体会表演,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吹泡泡”一课:教师可在课前组织一次“吹泡泡比赛”,或是由在上课的时候,由老师带材料到班上,现场为幼儿演示吹泡泡的情景,若是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也可以为幼儿提供相关图片或是录像带。总之,应尽量为幼儿提供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影像。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吹泡泡”的情景已有了一定的影像,但仅限于那一基本画面,幼儿的思维没有活起来,画面也仅仅停留在那一刻,此时,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让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泡泡越来越大,慢慢地变得比小朋友的脸还大…”,随着老师的谈话,幼儿的思维一步步前进,头脑中的画面也越来越鲜明。这样的描述,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吹泡泡的印象,同时也对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有很大的作用。又如开展先描画《做早操》这一活动时,首先让幼儿让幼儿欣赏《早操》演示画面,然后展开讨论: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做操呢?然后请个别幼儿来做早操中的某一动作,如:侧手举,手上举、手叉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做操的不同姿态。手、胳膊和腿各部位所处的位置,整个身体的姿态挺直或弯腰,然后让幼儿画出各种动作。本节课通过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人做操时的不同姿态。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前仔细地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并起到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拓展想象思维的最终目的。从以上两个例子子可以是说明表演体会情境在幼儿园美术课堂中开展,可以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性的问题与引导
“教师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老师都会设置一些问题来让幼儿回答,来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理解内容,或使活动深入下去,活动的有效发展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为只有效的提问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使活动有效的开展,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每个问题的提出是经过认真思考并做出预测。如中班美术活动《画螃蟹》。有位小朋友只画了些很小的螃蟹,比较均匀的分布着,主题不突出。老师说:“请你再些大只的螃蟹好吗?”,然后老师就走开了,这位小朋友看了看画面,没有画大只的螃蟹的空间呀,他不知所措,直到教学活动结束还是原来的画面。假如老师这样引导:小螃蟹如果看见妈妈来了它们会怎么样呢?幼儿可能会说亲亲妈妈,让妈妈到身边来,“那你让螃蟹妈妈游到身边来吧”并示意可以在小螃蟹中间叠画一条大螃蟹,同时,再引导幼儿怎样把螃蟹妈妈和小螃蟹分区分开(如用粗黑线或颜色来区分),画面自然就会丰富了。
实现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以上几种方法只是我的一些浅见,其实美术课堂的教学更需要的是教师关注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撑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幼儿为主体;活动后教师善于反思,给自己提问题、找问题,一课多研,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实。
第三篇: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玛丽亚
内容摘要:水墨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在儿童美术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多年的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中,以引导学生体会和表达水墨画的笔墨情趣为切入点,通过名作欣赏、趣味性联想、巧妙地题款和创新绘画题材等方法,将水墨画的艺术特点与少儿美术教学规律相结合,逐步探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努力使孩子们走进一个多彩的水墨世界。
关键词:水墨画 小学美术教育 情趣
水墨画教学在儿童美术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发散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的想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健全儿童的个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审美、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水墨画教学当中,一些教师过分地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有的则采用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方法,学生作品往往千篇一律,没有生机和童趣,严重阻碍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在近几年的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水墨画的艺术特点及少儿美术教学规律,探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努力使孩子走进一个多彩的水墨世界。下面笔者谈谈儿童水墨画的教学体会。
一、观察笔墨,感受情韵
儿童眼中的世界是多彩多姿的,他们对色彩斑斓的物体有着自己的理解。而中国水墨画基本上是以黑白为主,有时他们体会不到水墨之美,在绘画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用起了五颜六色,比如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红的花、绿的草。因此,让学生在水墨画中体会到水韵墨趣是初级美术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在欣赏齐白石《七子》画时,学生一开始会被画家写实的鸡所吸引,笔者就以此引导学生:画家除了画鸡之外还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很多学生茫然不知。看得出他们除了对画中的‚鸡‛有所了解外,对其背后深意没有了解。接下来笔者提醒大家注意题款‚七子‛,学生似有所领悟,画面中是一只母鸡和七个小鸡,细心的学生还体会到站在母鸡身上的那只小鸡肯定是最小的,因为最小,妈妈最疼爱它。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到画家是通过画母鸡和小鸡来表达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之情,还懂得可以从题款来表达画中之意。随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墨的浓淡变化,哪些地方用了浓墨,哪些地方用了淡墨。学生睁大圆溜溜的眼睛仔细观察,‚母鸡的背上是浓墨,腹部用淡墨。‛‚尾巴用浓墨。‛‚我还发现小鸡的翅膀有浓淡墨的变化。‛瞧,这些孩子多会观察呀。笔者趁热打铁,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画得有浓有淡呢?‚这样画出的小鸡是立体的。‛‚画面更生动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最后,笔者总结说:‚对呀,你们看画家没有用颜色也能把鸡画得栩栩如生,通过墨的浓淡变化产生了奇妙效果,这就是水墨画的魅力,所以,你们画的时候也要试试这种墨的浓淡变化。‛在启发式的欣赏过程中,学生觉得水墨画也挺好玩,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经过多次的水墨画欣赏熏陶后,学生逐步感受到了水墨画是用水和墨来表现多彩世界的。在随后的作业中,他们的绘画作品也体现出水墨的浓淡变化,《葡萄图》中用墨的浓淡区分葡萄的远近层次,在《金鱼吹泡泡》中用墨的浓淡区分鱼的年龄,《斗牛图》中墨的浓淡使画面立体生动,颇有韵味。
二、激发趣味联想
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互动空间,让学生在绘画中发挥趣味性联想,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当他们掌握了最为基本的技法,和水、墨、笔、纸的习性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大胆地绘画,这时学生就成了天生的绘画‚大师‛。为此,笔者经常在讲解完水墨画大致的布局理念、主题和对象后,就让他们自由发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做得很好,有时甚至超出笔者的想象。
如上《螃蟹》一课,课前笔者让学生跟着父母去菜场观察螃蟹的外形和爬行特点。在课堂上,先请学生回忆各自所看到的螃蟹长得怎么样,爬行有什么特点,并让他们模仿螃蟹的爬行动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出来。接着,由笔者示范螃蟹的基本画法。在笔墨技法上,笔者从一只螃蟹的墨的浓淡变化,到整幅画的墨的浓淡变化开始讲解,随后介绍枯湿用笔、中锋侧锋用笔的变化。等学生基本掌握螃蟹的画法后,笔者引导他们画出各自所观察到的螃蟹,特别注意螃蟹的各种姿态,随后在他们作业时,根据他们所画的形象加以引导和启发。如《快乐的小蟹》,学生刚开始画的螃蟹姿态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且画面布局得比较满,笔者提示他们能否把画面表现得更有趣呢?学生看着画,挠着头,感觉得出他们不知如何下手。接着笔者就问:‚这些螃蟹在那干什么?‛‚在哪儿爬呢?‛‚它们是在毫无目的地爬还是在散步、赛跑呢?‛‚那它们心情怎样?‛学生们说:‚它们好像在参加模特表演。‛‚心情很高兴,快乐。‛‚说得多好呀,原来是快乐的小蟹在模特表演。‛经过笔者的启发,学生马上拿起画笔加上红、黄颜色作为背景,整个画面一下闪亮起来,有了生机,那些稚嫩的小蟹一摇一摆看起来好像真的在表演(见图1)。教师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支点,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点拨、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作品各不相同、富有创意。在他们的笔下,有的螃蟹憨态可掬,有的则张牙舞爪,有的慵懒中不乏警觉……真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如《烧烤》,一开始,画的鱼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很呆板,通过引导,学生跟生活相联系加上烧烤架,使原本毫无生机的画面变得富有童趣。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通过给一个支点,发挥学生扩散性联想,学生就不会有一种拿起笔无从下手的感觉,他们在趣味的联想中,越学越有兴趣,越画越好。孩子同水墨的亲密无间出乎笔者的想象,(转第153页)(接第135页)他们的眼光和笔法虽不那么有规矩,但情致趣味却是难能可贵的。
三、巧借题款,表达水墨意境
题款是中国传统书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书法、绘画结合的重要形式。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云:‚款题图画,始自苏、米,至元明而遂多。以题语位臵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就是说,巧妙的落款位臵可以完善画作构图,精彩的题款内容可以彰显画作的意境,延伸画家的思想。在一堂以画鸭子为内容的课上,笔者先布臵学生画鸭子。不一会儿,有位学生兴冲冲跑来说:‚老师,我的鸭子画好了。‛‚你画得真棒。‛笔者表扬说,‚可是一只鸭子站在这儿会不会太孤单了?‛经笔者的提醒,学生拿起笔又画起来了。两只神态一样的鸭子居于画面中央,没有背景,显得单调。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他在画上添加了石头和竹叶来丰富画面,但修改完后还是不满意,画面布局也比较满,很难再添加新的背景来完善画面,这时笔者想也许可以通过题款来补充,就让大家一起给画取个有趣的名字。大家议论纷纷,突然有个学生说:‚鸭子像阅兵的解放军叔叔在敬礼。‛仔细一看,还真有点意思,大家都非常赞同,觉得很形象,于是作品以《敬礼》作为题目,该题款一扫呆板,画面立刻鲜活起来,富有情趣(见图2)。这个例子说明妙趣横生的题款会使作品鲜活,能非常好地引导学生来体会和表达水墨情趣。
四、创新题材,开拓学生视野
在题材选择上,笔者常常寻找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感兴趣的切入点,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满足儿童审美心理。传统的水墨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多去描摹梅、兰、竹、菊等。诚然,作为欣赏课,‚梅、兰、竹、菊‛的教学内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四种植物都被人格化了,人们赋予它们高贵的品质,所以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如果要作为小朋友们绘画的题材,由于缺少生活,缺少体验,很难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回应,画出来的只是一些概念化、程式化的东西,不会有好的作品产生。因此,笔者在选择内容上做了些大胆的尝试,如用水墨的方法画城市、画脸谱、画戏剧人物等,取得比较好的绘画效果。在孩子们的《魅力城市》作品里,水墨变化丰富,美丽的琴桥跨波横卧两岸,鳞次栉比的大楼竞比天高,孩子们的水墨画把三江美景表现得栩栩如生,富有生机。在戏剧人物画中,他们的色彩运用合理,线条流动,旖旎多姿。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笔者感到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亲近水墨画,喜爱水墨画。在充满情趣的水墨画世界里,他们奇异的想象、天真的情趣和无拘无束的天性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国娟(新疆和田市嘉兴幼儿园 848000)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幼儿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幼儿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枯燥学”到“有趣学”等等。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们共同的目标。下面本人从四个方面来跟幼教同仁们探讨一下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有效性的情境 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特点,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十分重要的,如数学活动“ 认识数字8”。数字8 对幼儿来说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幼儿对数字8 的含义却并不感兴趣,因为那只是一个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色彩也无鲜艳可言,因此老师假如直接用生活中的知识来组织幼儿学习认识,肯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老师运用多媒体动画,把它设计成可爱的数字宝宝,以拟人化的数字宝宝形象出现,让幼儿找数字宝宝身上的秘密,一下子就会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面,沉浸于情境教学之中。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既生活化又吸引了幼儿的有意注意,激发起幼儿探究月历宝宝身上秘密的强烈欲望。
二、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全面了解幼儿 课堂教学的有效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备课。首先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即备教材,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做到全面了解幼儿,即更备幼儿。从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备幼儿的工作。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尊重幼体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他们的已有认知。在此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如:大班教育活动“认识标记”。教师的活动理念是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标记,知道他们的用处以及发生情况后的使用方法。活动开始时教师运用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方式引出几个标记,主要用以复习的过程。再此之前,孩子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标记,用这种方法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但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果在复习标记的过程中,运用几次实地演习的方法,在出示新标记的时候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标记的图案以及作用,这样会加深孩子们的记忆。虽然这节课对幼儿来说只是在原有经验上的重复,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综合看整节课,教师充分钻研了教材,但备幼儿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有些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得兴趣乏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已知和生活经验,选择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相关内容,以满足幼儿求知的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想象,以激励表扬调动其积极性。
三、有效性的问题与引导 “ 教师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每个教学活动,老师都会设置一些问题来让幼儿回答,使活动深入下去,活动的有效发展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为只有效的提问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使活动有效的开展,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每个问题的提出是经过认真思考并做出预测。如大班美术活动:画鱼。有位小朋友只画了些很小的小鱼,比较均匀的分布着,主题不突出。老师说:“请你再把大鱼画上好吗?”,然后老师就走开了,这位小朋友看了看画面,没有画大鱼的空间呀,他不知所措,直到教学活动结束还是原来的画面。假如老师这样引导:小鱼如果看见妈妈来了它们会怎么样呢?幼儿可能会说亲亲妈妈,让妈妈到身边来,“那你让鱼妈妈游到身边来吧”并示意可以在小鱼中间叠画一条大鱼,同时,再引导幼儿怎样把鱼妈妈和小鱼分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教师制定计划、精心设计和组织的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它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促进幼儿正常进行学习活动并达成有效学习。因此,有效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支柱,我们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规律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师幼双方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教师要学会课堂调控,并适时引导幼儿 课前教师都能做到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环节,确立教学重点难点,选择丰富的教学方式,并明确教学进度。这一切都是教师为了在课堂中能更好地为幼儿的有效学习而服务的。但幼儿园教学的对象有着其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完美的教学方案,严密的教学流程设计,认真的活动组织,但往往事与愿违,并没有达到事先预想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与教师缺乏控制课堂节奏、组织课堂纪律的能力,即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在备课时,教师设计对于所设计的活动既要精心预设,也要注重生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幼儿的反馈情况,并及时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积极的加以鼓励肯定,消极的予以正确引导,以确保课堂预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例如一次中班美术课教学水滴画,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各种各样用水滴做成的精美图案,幼儿一边欣赏着,一边发出了“哇,好美”的赞叹声,教师随机让幼儿谈谈刚看到画面的感受。接着,教师又启发幼儿说出这些画都像什么花,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又没见过。幼儿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其中有一位幼儿手指着像星星一样的小花,满脸欢喜地说:“这是雪花。”教师马上纠正说:“教室里是根本不可能有雪花的!这叫满天星。”对于这个幼儿信心满满的回答,教师过分依赖课本,一下子就否认了,孩子也给失落地坐了下去,后面便再也没有举手发言。在观察了各种各样的花以后,接下来教师引导:“花这么漂亮,你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吗?”幼儿畅所欲言,有的说是吹的,有的说是用水滴的。教师就介绍了水滴画的过程以及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分别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试着滴了几幅水滴花,老师对这几个小朋友的画加以评价。有位幼儿马上提出疑问:“老师,这个画干了以后也是这个样吗?”教师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而是继续着既定的教学内容,而幼儿在下面开始了自己制作水滴画的时候,为此,造成了活动的一点小混乱。在这里,教师完全可以在幼儿探讨的问题上,再引导幼儿回到原来的教学程序,或者对幼儿的反应给予关注。如果幼儿感兴趣,可以在以后继续进行这个话题,这不但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在此基础上生成有关的探索活动。总之,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发挥幼儿主体能动性,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问题,让幼儿自主表达,幼儿的综合素质才能逐步得到发展和提升。
第五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寓教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通过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来开发潜能。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就要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让他们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在有效的时间里,最大程度收获成果,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
一、立足教学细节,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中注重细节,教师才能保证美术课堂教学的有实效,不妨从三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备学具
美术学科需要准备很多美术用品,学具的准备非常重要,课前精心准备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一点没做好,课堂上学生不能动手实践,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无所事事,整节课闹哄哄,这样教师要组织教学就非常困难,因此每节美术课课前要做好下一节学具用品的安排,教具的准备要充分:演示用品、一张步骤图、图片欣赏等等,都应尽可能精心地进行准备,为成功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挖掘教学环节
上课时,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个环节的设置特点,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课前对学生学具用品进行普遍检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的导入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美;课的新授部分要注重师生的互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的示范,范作的赏析,都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能够直观、大胆地融入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安排课堂作业要让学生明白作业要求,按要求做。美术课的至关重要细节,就是在学生具体操作中发现和掌握美术的技能和知识。通过信息的反馈,教师悉心地做出相应的指导,尊重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评价时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这些上课的细节,需要美术教师细心地操作,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使得课不会脱离学生,符合他们的需要。
(三)课外细心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重要环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进行细心的辅导,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美术兴趣培养和画展活动等。课外活动是丰富校园生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重要保证。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积极激发全体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校园中营造浓浓的美术学习氛围。作为美术辅导老师,在班级中要善于发现美术特长生,培养美术特长生,制定培养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考查,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及时表彰,细致辅导每一位特长生的美术创作,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辅导他们所擅长的美术项目,推荐学生参加各类美术兴趣小组,并积极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为学校增添荣誉,同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学生才会有动手参与的兴趣和能力。
(一)让学生在“看”中参与。
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展览,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时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二)让学生在“教”中参与。
心理研究显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三)让学生在“说”中参与。
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三年级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从四年级下半学年开始,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
(四)让学生在“动”中参与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给游戏命名。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
(五)让学生在“议”中参与。
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讨论时,要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离奇,如: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幅《未来的学校》,多数学生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学校,但有一个学生把未来的学校建在了月球上。教师问他为什么要把学校建到月球上,他理直气壮的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世界人口急剧的增加,地球有一天会承受不了„„”教师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表扬了他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使学生俱有成就感。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教师不要把知识技能看作僵死的东西,束缚学生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空间,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美术有效教学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符合教师教学的需要,更符合新世纪学生发展的需要,最大程度收获教学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