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座谈感想
座谈感想
作为我厂青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份子,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座谈会,于部长在百忙之中组织了本次单对单的座谈,令我们所有参加本次培训的青年职工均十分感慨,同样的,这次座谈会我也感受颇多。通过这次的座谈,我厂通过于部长与我们的沟通,更了解了我们青年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使我更明确了电厂对我们青年员工的希望和要求,意识到要把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融入到高井马上到来的发展之中去!
在这次培训座谈会中,于部长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们的个人特点,发展预期,工作现状和生活需求等等,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且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使我深深地被感染着,原来和领导座谈也可以这么生动活泼的而且受益匪浅。
这次座谈会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电厂对青年职工的殷切期望,拳拳厚爱。明确了我们在平时投身生产工作中时同时要学以致用,根据客观实际,在认真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敢于进行大胆的改造和创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多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交流,接受、学习新事物,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青年员工的最大优点是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工作快捷高效;最大缺点往往是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缺乏沉稳。作为一名电厂生产一线的的青年员工,我们必须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积极培养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只有埋头苦干,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只有顽强拼搏,我们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我们青年员工一定要树立岗位的责任意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的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要多做有利于电厂发展的工作。
此次座谈会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电厂的温暖,还使我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座谈中于部长重新向方法我们介绍了我厂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职工团队建设,都明显的凸显出给我们青年员工提供的优越环境,因此我觉得我们青年员工很有必要抓住我厂新机建设的机遇,为高井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样在高井这个宽广的平台上不断的发展自己。我相信我们高井的明天会更加的美好。
第二篇: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后之感想
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座谈会后之感想
4月14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随之,根据二公局的总体部署,我公司于5月23日下午召集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所有在建项目部的相关人员召开了视频座谈会议。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的相关文件,公司党委书记刘华同志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更加座谈会的相关内容,感想如下:
一、从上到下各级领导重视,项目重在贯彻、落实 在4月14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强调,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继续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位置。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出席会议并致辞,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宏峰主持会议并传达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从开座谈会的规模及领导的讲话中足以看出,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与重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中交二公局、一公司各级领导也积极响应上级领导的指示,在公司内部,认真学习、贯彻精神文明建设精神,努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作为公司的在建项目,我们更应该认真贯彻上级精神文
明建设的相关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甘于奉献、服务群众、服务大局。
二、要在抓好项目宣传工作上狠下工夫,抓出成效公司的在建项目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窗口,项目的工作业绩、项目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都是公司的荣誉,项目领导应该重视对先进典型的宣传,这是对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是服务大局。
三、扎实开展基层行风评议和文明创建活动
着力深化“学树建创”文明创建活动。在项目基层广泛开展“职工满意在基层”的各类创建活动,以职工满意为目标,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和文明创建活动。让项目全体人员共享公开、公正、公平的项目环境,让公司在全体员工的拥护和努力下发展壮大。
四、转变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手段,重在务实
把创建的主体从公司内部职工向外聘人员、作业人员拓展,并及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转变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手段,主动自觉地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与项目管理的内容融合好,克服自我循环,更多地关注一线工人。善于把公司、项目的主张和作业工人的需求以及普通员工的知情权统一起来。不一味表现在开几次会,发几个文件上,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手段落到实处,这项工作才能做好。
李盛霖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十分繁重。提高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化水平,体制机制是关键,锐意创新是重点,队伍建设是保障。我们基层项目要善于把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规律,善于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业文明管理手段,学会掌握科技化、信息化宣传教育方法,高度重视宣传队伍建设。
通过此次座谈会,我们明显感觉到公司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公司要做好这项工作,主要还是要靠各个项目的努力与支持。公司的所有在建项目,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公司的新发展提供新动力。
公司召开的此次座谈会是对各个项目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刘书记的重要指示给予了项目极大鼓舞和鞭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三篇:苏宁座谈交流会感想
徐庄软件园苏宁之行
为让应届毕业生切身感受大企业的校园招聘,让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更好地去应对求职。我院相关领导和老师于9月28日下午,组织带领一批学生代表,参观学习了位于徐庄软件园的苏宁总部,并应邀参加了由苏宁总部举行的校园招聘座谈会。
通过参观苏宁总部,以及参加由苏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莫经理、苏宁银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蔡经理,共同主持的苏宁校园招聘座谈会,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们都对苏宁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学生代表对大企业人才招聘的要求和需求;同时,也让应届毕业生学生代表们更好地准备即将到来的求职,了解到自己对于大企业人才需求的优势与劣势。
当天下午,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们一起坐校车来到位于徐庄软件园的苏宁总部。这是我本人第一次来徐庄软件园,也是第一次切身感受和体验一家大企业,所以身着正装,倍感期待和兴奋。校车刚到苏宁总部的门口,就看到两名接待人员做欢迎的手势。下了车,更是看到许多衣着统一服装的相关接待人员出来相迎。随后,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新建的苏宁商务酒店、苏宁大学和苏宁总部。
首先,我们观看了酒店的客房、展厅、会议厅等,还参观了员工的娱乐休闲场地,其中包括健身房、篮球场等,正如莫经理介绍所说员工把苏宁当成自己的家,我们也倍感苏宁对员工的贴心与周到。接下来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苏宁大学,苏宁大学是江苏省首家民营企业大学,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兼任苏宁大学校长。苏宁大学是专门面向苏宁电器集团中高层管理干部的培训中心,坚持“百年苏宁,人才为本”的理念,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能够创办一个大学为企业人才做储备,这也充分展现了苏宁的财力和实力。最后,我们参观了苏宁的总部,观看了苏宁发展史的展厅和员工办公的场所,感受到了苏宁的发展理念和未来的宏伟规划,进而到会议室休息,参加校园招聘座谈会。
会议一开始,由苏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莫经理向我们介绍苏宁的发展理念、价值观、未来规划等,重点介绍了本次面向南京财经大学招聘的苏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介绍中,莫经理讲述了作为苏宁的一个新兴领域的苏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愿景以及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和培养,并详细说明了针对南京财经大学所提供的招聘岗位。随后,由苏宁银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蔡经理向我们介绍了苏宁在酒店领域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特别是针对我院旅游管理的应届毕业生,并给出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最后,两位经理详细地回答我院代表所提出的问题,回答过程中两位经理表现得非常耐心,学生代表也踊跃提问,座谈会整个过程气氛活跃而和谐。
通过这次校园座谈会,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有这样一次与大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才市场的需求,也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这次座谈会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企业的切身了解,感受中国前三强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求职生涯中更好地去努力和准备。总而言之,苏宁之旅,不虚此行。
第四篇:座谈材料
座谈材料
一、机电工程系基本情况
机电工程系的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自动化系。2013年12月底,自动化系分成两个系,一个就是我们机电工程系。现有在校学生775名,其中本科生594人,专科生181人。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7年)、车辆工程(2011年)2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2013年)1个专科专业。现有教职工2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2人,专任教师均为硕士,在读博士2人,我们这个年轻系院,教师队伍年轻化(40岁以上只有3人,大部分在30岁左右),职称偏低(高职称的人数太少)。
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重点课程群1个(5门课程)。科研
二、总体发展思路
结合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据本系实际情况,机电工程系的工作发展思路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逐步凝炼出机电工程系办学特色,力争把机电工程系建设成为综合实力较强,具有一定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单位。
三、主要工作
依据我系实际情况,当前主要任务是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结构 1
优化、校企合作的推进等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是重点(有一下2个方面)。
(1)内培和外引相结合,提高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落实青年教师顶岗锻炼工作,具备双师资质。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每年引进博士1-2名,选派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学位教师1-2名,同时,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高水平院校同专业进行单科进修和访学深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每年柔性引进2-3名兼职教授或企业专家,承担教学任务,指导专业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健全激励制度,提高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打造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2)培育教学团队
一是以教研室为平台,建设教研团队(建设机械基础、机械专业和车辆工程等3个教研室);二是以课程群为平台,建设基础课、方向课教学团队;三是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形成指导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学科竞赛指导团队。
2.专业建设
(1)优化专业结构,完善现有专业,申报新上专业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力争把机械本科专业建成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进一步确定车辆工程专业发展方向,修订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开展相关专业在省
内外各高校的开设及招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充分合理利用我校及我系现有的师资及实验实训设备,做好申报工业设计和能源与动力专业的准备工作。
(2)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我们将加强课程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特色,建设2-3门校企合作课程,推行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实施专业综合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深造、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3)拓展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为学生搭建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团队。注重竞赛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和市场应用。做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工作。
(4)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
我们将加强学科建设,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凝练学科方向,组建1-2个科研团队,力争利用3年时间机械工程获批校级重点学科。
依托实训中心,搭建教师科研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交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建立学科梯队,积累学术成果,建构起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调动教师热情,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争取在2014年实现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的新突破。
3.推进校企合作 加强与企业联系,按照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将机械本科建设成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在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
攻关、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建立战略关系,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宽广的平台
加强与实训中心的合作,充分利用先进的实训设备,切实提高机械类专业实习实训质量,在2-3年内逐步培育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力争成功申报校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作为新建的年轻系院,很多工作需要从零做起,我们需要务实苦干,多学习,走出去,请进来,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所以,我系真诚邀请汪院长来我系做兼职教授,指导专业建设,讲授1门课程,培养青年教师,培育教学科研团队。我系选派青年教师到贵校进行单科进修和访学深造。开展我们两个学校两个系院多方面合作和交流。
机电工程系
2014-3-13
第五篇: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感想
2011研究生Monica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感想2012年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深刻指出,《讲话》所指明的方向和道路,始终是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奉献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精品力作。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重温《讲话》精神的过程中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规律形成更为清晰正确的认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党领导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讲话》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阐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指导和推动了党领导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70年来,《讲话》的精神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正确政治立场、深刻思想内涵、感人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推动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讲话》发表70年来,党的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当代中国文艺事业不断繁荣发展,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一批又一批高扬民族精神、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相继涌现、催人奋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纪念和重温《讲话》精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尊重文艺规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更加自觉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线,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群众真情实感,讴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为人民奉献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精品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70年来,《讲话》所阐明的“为人民大众”的文艺方向和“深入生活”的创作道路,指引了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为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到人民中间,就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尊重文艺规律。今天,广大文艺工作者踊跃投身“走转改”活动,也是与这种精神一脉相承的。艺术家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切实为广大人民送去大批优秀的精神食粮,极大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以“为人民服务”为神圣天职,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就一定能从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深刻生动地表现人民群众深邃博大的精神世界,创作出大量精品力作。
国运昌盛,文运必兴。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人民的嘱托,响应时代的呼唤,尊重规律,改革创新;我们的文艺事业也必将群星灿烂、百花争艳,在文化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作为祖国的党员代表着党的形象和党风,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建造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