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班德道经教学总结
六(1)班国学经典《德道经》教学总结
杨燕
我们诵读经典,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国学的敬畏和热爱。国学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先哲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承载着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我们带着孩子们日日诵读浸润,带给他们人生的启迪,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生命才能淘洗出不一样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这一切,正是厚德载物的基础。因为,所有的聪明智慧唯有建立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尽其用。带着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浸润智慧童年,就如同幼苗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才可以茁壮成长。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学才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经典诵读才广泛地被推广和普及,我们也不例外。
这一学期,我带着孩子们晨诵午读,清晰的节奏、绵长的韵味,在校园中融合为书声琅琅,一种传统文化的气息在校园里洋溢。《德道经》,简单的语句,朴实的内容,我们的孩子通过每天的诵读,耳濡目染着文化的韵味,陶冶着高尚的情操,逐步走向全面发展。孩子们在诵读中认识了更多的字词,激发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诵读和记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为人之礼,践行着传统美德。当我们的孩子学会了照顾自己、关爱他人,当我们的孩子做到了尊敬师长、睦邻友好,当我们的孩子懂得了志存高远、自尊自强,我们一定会在心里感谢经典诵读,因为它帮我们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随着国学经典诵读的进一步开展,我有理由相信,我们会培养出文学素养优良、道德品质高尚的新时代小学生。
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是深远的,与经典同行,创智慧人生,是我们的初衷和目标。为此,我将继续努力奋进。
第二篇:《德道经》诵读总结
《德道经》诵读总结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
我们学校就在倡导的特色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了阅读经典书籍的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古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德道经》的活动成果,包括《德道经》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
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德道经》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
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德道经》经典著作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4、成立年级读书小组。我校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为主要出发点,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本学期结合学校教导处的计划方案,教师读《德道经》,写一篇读书心得。学生诵读《德道经》,学校广播室在早晨课前播放《德道经》5分钟,学生还利用晨读,自习和在家时间,安排每天“快乐一刻钟”诵读和《德道经》。“六一”活动中,在“经典诵读”文艺展示活动中,邀请老子学会,电视台等媒体参加。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重视传统文化,读好书,学美德的热潮。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本学期,通过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架三位一体方式,加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要
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德道经》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德道经》诵读让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在活动期间,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着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这段时间的背诵,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心。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师领读、生领读、组长检查、师签名),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德道经》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德道经》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记得孩子在诵读“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时,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借此,我引导学生要珍惜时间,那段日子,上课学生精力特别集中,我为此也高兴了好长时间;当孩子读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时,明白了读书需要眼、脑、口并用,这样能提高学习效率,再读书时,学生用心多了,发言也积极多了;“衣贵洁,不贵华。”等则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养成节俭的习惯;诵读“对饮食,勿拣择”时,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挑食偏食的很多,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孩子认识到挑食偏食的危害,纠正这一不良习惯。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德道经》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诵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进行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特别是《德道经》诵读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知识。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德道经》中获益,我们欣慰!《德道经》诵读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
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德道经》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榆林市第十小学
2010.12
《德道经》诵读总结
榆
林
市
第十
小
学
2010.12
第三篇:德道经感悟
读《德道经》有感
读《德道经》已经快一学期了,它如一位与我形影不离的朋友,每天与我相见,每天与我嬉戏。每天的电工或者电子课是我和《德道经》亲密接触的时候。
读了《德道经》让我明白,做人要厚道,诚实。这样才是一个道德的人。《德道经》一本让人心灵洁净的书,让人知道什么是小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
《德道经》的德篇第一章是《论德》。“上德不德,是以无德。”一语道破了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有对一个人的行为思想的重要性。正所谓,“是以大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纷争的尘世,多少人在为功名利禄而斤斤计较,而他们却忽视了在其后面人性的真谛。以德立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想这种传统应当就源自于老子李耳的《德道经》。我曾经在读沈从文的《边城》有这样一种感受,小说里面的人物跟情节真实的反映了湘西那种“真、善、美”的淳朴民风,这好像源自于一种没有的经过世俗污染的文化,这文化的渊源便是《德道经》。
第五章《中和》中有一句话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形象生动的阐明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的道理,这句话道明了矛盾是相互转化的。在品读《德道经》时,我被里面为人处事的道理深深吸引,道理让我一生受益。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会在不经意中想到《德道经》里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里面的话切合着实际。慢慢的,我发现《德道经》竟是那么的平易,有点融入的感觉。
刘建丽老师和我们交流的时候说:“老师不要求你们刻意去背《德道经》,你们用心读就好。”渐渐地,与《德道经》接触多了。刘老师每天带领我们诵读《德道经》,日复一日的读,我也能将许多篇章熟悉、流利的背下来了,我一瞬间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只要我们多读、用心去读,那些篇章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虽然我只是在读,开始并不知道其中的话的意思,后来在生活中,慢慢明白了。为何谓之?老子在《德道经》中明确指出:“上善治水,水利万物而有静”,我觉得人的本性里就应当有一种水的性质。那便是和。和是柔软的,和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水亦如此,我亦如此。这当中,要经过无数的历练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我是望尘莫及的。我也不敢奢求,因为这种境界的最高水平是天人合一。而我,也就只能在梦中为自己植一树菩提,在梦中才敢把自己化作一只美丽的蝴蝶。
我想,我以后要继续诵读《德道经》,沐浴在道德世界,做一个道德人。
我爱道德能,打开头顶门,让《德道经》伴随我一生,为我的人生指引道路。
第四篇:德道经诵读总结
经典诵读总结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洗涤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我们校开展了《德道经》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德道经》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 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德道经》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德道经》经典著作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本学期,通过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架三位一体方式,加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德道经》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德道经》诵读让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在活动期间,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着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这段时间的背诵,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心。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师领读、生领读、组长检查、师签名),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德道经》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德道经》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通过开展诵读《德道经》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德道经》活动推向深入。
第五篇:六班语文教学总结[范文]
纳雍县以角民族学校2017春季学期
个人工作总结
2016年春季学期已经结束。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下面我将从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的三方面对我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学常规材料工作和留守儿童工作进行总结。
一、我所取得的成绩
(一)教学工作方面
1、识字与写字
(1)学生的的独立识字能力大大提高。完成了会写本学期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会认3000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部分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阅读
(1)绝大部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的速度所有提高,达到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要求,基本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
(3)多数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在阅读中,进一步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完成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的教学目标。
(7)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3、习作
(1)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4)80%以上学生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90%以上的学生达到了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1、在纪律方面培养了正确的舆论,并利用舆论压力促使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了班级的规章制度,有效约束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2、在卫生方面。正确排好值日生表,制定值日生制度,明确规定值日生在本天的责任,是班级卫生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3、在学习方面全所有学生身心投入学习、加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注意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做好学生心理疏导,树立好的榜样,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
4、文明礼貌方面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则。常言说“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令都不行”,言传身教,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应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鼓励学生见人要礼貌,主动打招呼,友善对待他人,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学生。
(三)教学常规材料方面。
1、对教学常规材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了教学常规材料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2.教学常规材料基本上符合检查要求。并且积极完成了教学常规材料。
(四)留守儿童工作方面:
基本按时完成了留守儿童常规材料,按时上交走访记录,留守儿童台账,做到不拖后腿。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在教学方面
1.学生对材料式习作存在畏惧心理。
2.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部分学生不敢大胆发言 3.在综合性学习中部分学生表现不积极。4.培优辅差形式单调且被对象较少。
5.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掌握不透测,不能很好完成说明文阅读。6.学生对应用文特别是书信请假条的常用应用文的格式没有掌握,不能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应用文。
(二)在班主任工作方面
1、班级管理不够细致。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还更需要一些耐心。在一次考试中,成绩相当不理想时,我在班上大发火,结果适得其返。
2、个人努力程度不够。是我在班级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和努力,回首这半年的工作,几多感慨,这其中有经验,然而更多的是教训。如果问我当班主任的感受的话,我会说,是很累,但很充实,也有快乐,和学生朝夕相处,从中感受了不快乐。
3、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太少。家长及学生的信任使我背负着责任,是强烈的责任心使我激流勇进。我可能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功,但面对学生,我可以说一句:你们的老师面对过去,他将无怨无悔!我知道,在班主任工作上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与领导的要求以及和优秀班主任相比还有差距,但我永不放弃。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在教学方面
1、改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主题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2、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语文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落实培优辅差工作。
6、强化识字教学识字与写字
7、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8、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9、争取每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书写训练每周识字课不少于3节以上。
10、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11、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习和积累。
12、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13、积累课外优秀古诗文20篇,课外阅读量不少30万字。
14、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15、改进课堂教学。⑴、确立课堂教学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⑵、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在活动中学、练、用,强调用语言做事,每个活动的展开要有情景,有语言,有过程,有结果。
16、加强评价研究。小学英语课的教学要求在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直接为中学学习打基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质量意识,要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到学生“学”的角度,要在研究学生如何学得好,记得住,用得活方面下功夫。要根据年龄特点,依据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以确保及格率,充分教师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自信。
17、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等地对待学生,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有时间找个别学生谈心,解决他们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是他们解决困难,认真学习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对每天班级各方面情况实行会诊,建立值日班长记录,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及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2、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理想教育和立志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3、调整和强化班干部队伍建设,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力军。
4、定期表彰班级的各类先进,弘扬班级正气。每月民主评议出班级的 “明星队员”。表扬先进,使他们成为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
5、营造班级文化环境,做到文化育人。
6、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7、班级各课老师要经常互通信息,协调立场,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教育每一位学生,避免因为标准不同而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8、班主任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常态,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够较为顺利地成长。
拟写人: 宋加祥 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