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班品德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1)班《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班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特点,紧紧抓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重在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上下功夫、构建生活课堂、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抓好养成教育。二是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研品位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开放性。
一、主要成绩及做法
一学期以来,绝大部分学生思想表现好,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劳动观念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2、在教学时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存在问题
1、在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淡化了同情心。
2、教材中的实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学生难变成课堂的主人,主动性有难度。
3、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在农村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收集资料的途径,表面上说可以看书、看电视,调查访问、或是上网,但四十几个学生中只有三五个有条件上网,还有一部分别说上网了,家里没有可助性工具书,家长忙活于生计,没有精力与能力去帮孩子,学生们好多时候无法自主学习,有的根本获取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有些知识点靠探究是永远也探究不出来的,所以还是要老师讲,讲得太多,又缺少了互动,这是矛盾的。
4、个别学生的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
三、努力方向
1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
3、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科任:冯海容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六班品德计划
六年级(1)班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2013—2014第一学期)秦晓荣
一、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二、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第三篇:六班《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江平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
六年级(1)班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江平小学:陈海香 2017年1月6日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因此,我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种种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本学期我力争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多渠道地搜集资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总体效果良好。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加强德育方面的渗透。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
四、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五、联系案例,适时渗透法制教育。
在教学时,结合教学环节,引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适时地为学生渗透了以下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以上是我对一个学期以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第四篇:六班音乐总结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兼任六年级音乐课,本着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优化音乐课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作准备。
音乐课虽然较语文、数学等知识性的课有趣些,但仍然受到“重知轻能”的思想束缚,至使音乐课的教学一直陷入“教师带,学生跟” 的泥潭里,并逐步演变成“为唱而教,为教而学”的“唱歌课”。这种不但枯燥泛味,而且严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教学也毫无积极性可言。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必须全面纠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慎重选择了“愉快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主动学习。为较快的顺利实现学习兴趣转变这个目标,我因势利异的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牲,加上经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教学创意,很快的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对音乐课有常上常新的感觉,我屏弃了“一本教材,一张嘴”进教室的旧法,不断的变换引用电子琴、光盘教学等。同时,在授课中,不在限于教会学生唱,而是把识谱知识、乐器伴奏、配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 舞蹈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用为教学任务。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让学生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学生们不但对上音乐课的兴趣明显增强,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对语、数等多门功课的兴趣。原来,他们把对音乐课学习的热情情不自禁地带到了语文、数学各科学习及日常生活之中。这说明: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多种基本手段的综合表现,他是有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同时,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语言传递给人们。因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爱、恨、哀、乐等情感,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中,学生学会用“耳”、用“心”、用“感情”去欣赏音乐。如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鼓舞;从各种曲调悠扬的动听的“民歌、山歌、小调”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演奏及创作产生欲望。这种欲望,既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创新的动力。
三、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
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也是创造性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完成好的“课题”。
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插上助飞的羽翼,促进创造力的形成。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 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当上新课之时,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奇想”。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 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要求学生做到“异中求同”,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要求给人有“美”的感受。这种开放式的想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五、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坚定信念,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据研究证明,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感想的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 有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取得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制作一些 乐器给歌曲配乐、配节奏。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而且为许多学生及家长所重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各种功效也被广泛认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歌曲,从而产生的情感交融,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净化人 的心灵,而且可以用来陶冶人的德性,具有德育功能;通过思维的实践,可以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发展,具有益智功能;通过音乐语言动作的协调配合,可以促进身体机制的协调发展,具有健体功能。这些功能得以综合发挥,即形成了推动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然,要实现这种能力的完美培养,还有待于我们在教育界中不断努力探索。
科任:骆添连2014、01、02
第五篇:大六班元旦总结
元旦总结
一,环境
正值新年到来之际,孩子们在盼着过节,大人在盼着孩子快长大,但每次过年都是孩子长大一岁的标志,希望每个家庭都幸福快乐。所以根据这个主题,我们把主题手工制作墙,室内环境和(我长大了)版块来体现本次活动主题。
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灯笼)
本次亲子手工以新年主题,让孩子更多的了解,我们中国传统佳节,每到过节必须要准备什么?和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所以本次我们以灯笼为主,设计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灯笼,活动时家长和孩子互相配合,有的剪,有的贴,更加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同伴之间的情感,通过教师介绍中国佳节一些知识,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中国的传统佳节和其他国家的一些不同之处。
孩子们从小班到大班,孩子们一点一点在长大,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我们做老师的打心底的高兴,所以借元旦晚会的机会,孩子们向爸爸诉说自己的长大,当然也少不了拜年,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可以提高幼儿朗读儿歌的兴趣,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语言的连贯性和生动性。
四,给爸爸妈妈展示奥数(双排序,9的分解,相邻数,口述应用题,认识时钟,有规律排序,PPT)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情况或许是家长们更关心的请况,所以老师把本次展示的内容用一个主题连在一起,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动手操作,并且在里面体现了游戏的快乐和数学的乐趣。对于平时几位迷糊的孩子,经过反复的练习和与游戏相结合,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方面注意力集中了,另一方面加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本环节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有的家长一边拍着,一边乐呵呵的,可以看出家长们的喜悦的心情。
五,给爸爸妈妈展示语言(识字,造句,会变得句子,词语接龙)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语言方面的能力很重要,因为大班的孩子要提前做到幼小衔接,才能更好的进入小学,其中语言能力是孩子以后写作文和阅读能力的体现,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阅读又包括阅读听,表达,而阅读是家长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书去阅读,而听是为以后的听力训练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而打基础,表达极为重要,孩子以后无论是升入小学,大学,工作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如果表达能力提高了,那么交际圈也广泛,自己的事业也会不断提升,所以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是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
六,请爸爸妈妈一起看音乐会
本环节通过节奏活动,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对音乐的开始与结束的反应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能够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孩子们一转眼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到了很多的本领,也渐渐长大了,不仅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在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马上就要过年了,为了感谢爸妈的辛苦,我们设计了孩子给爸爸妈妈剥花生吃,一方面让家长们体验自己的孩子长大了,父母每天辛苦的照顾孩子,孩子们可以回报了,另一方面给家长和孩子一次增加感情的机会,活动进行时,当我听到父母说“真香,真好吃”我真的很感动。
八,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小果盘(每个家庭做出不同的小果盘)
本环节的目标是激发幼儿制作水果拼盘的兴趣,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兴趣,幼儿能利用各种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引导幼儿了解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家长和孩子一起热火朝天制作自己的拼盘,并念叨吃水果的好处和怎样摆设好看的,的孩子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有审美能力,动手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