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第八届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识字专题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参加《第八届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识字专题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2016年7月29日有幸到石家庄参加了由“主题阅读组”组织的为期三天的第八届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识字专题研讨会。对于我这样的教学新手,这场学术盛宴,以及充满创新的教学理念,深深撼动了我对传统教学原有的理解,以下谈谈我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感受。
早些日子就从网络上得知今年的语文教材要进行改版,而新学期的自己也刚好要接一年级的班,这对我而言还真是个不小的挑战。带着对新教材的好奇和对教学的迷茫,我充满期待的参加了这次培训。
邢淑红老师对新教材的解读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揭开了新教材的神秘面纱。聚焦新教材,教学时应顺应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从识字中找到自信从而去探究更多识字的方法,自然过渡到拼音的学习,再者利用阅读科学识字,这是我对识字教学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汉字是母语文字,随处可见。每个入学前的儿童或多多少都有识字的基础,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学生知道这个字如何读,也要知道这个字为何这样读。集美大学金文伟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引领了一个新的思路,追根溯源,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轻轻松松认识汉字。
但拼音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为什么教材没有通过编写每个汉字的起源来帮助学生识字,而是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拼音呢?
新教材先识字后拼音的改编让我茅塞顿开。对于刚入学的学龄儿童,他最关注的是为应对父母,同伴学校等提出的挑战而付出的努力,所以从他们最熟悉的汉字入手,会让他们获得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他们坚信自己能够很好的掌握学习任务,于是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拼音的部分他们更乐于去尝试,也有更大的可能去获得成功。
乘风而上,顺应一年级的心理状态去教学,学生会读一些字,但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而学习好拼音,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时拼音就成了学生解决识字问题的工具,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了解汉字起源是学生识字的一种方式,而学习拼音是识字的捷径。它们都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而服务。
随文识字也是识字的一种,立足于课本,以课文为中心拓展延伸到课外阅读。得法于课内,从而去解决课外阅读中遇到的诸多生字。这次培训也让我汲取到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借助课外阅读资料去学习,巩固课内的知识,实现课内课外阅读识字的一体化。邢老师的课例就是一个很具体的表现。在教学《小蜗牛》一课时,邢老师通过减词对比读、师生问答读等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随后又通过一首韵语儿歌再现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找韵脚的同时,再次巩固了对生字的认识。这样充满趣味性的学习让学生既爱上阅读儿歌又学好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
这次培训让我对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有了更具体,更广阔的理解。让我在思想受到启迪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该多学习,多钻研,多实践,紧随主题阅读的引领,和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化的长河中,朝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而努力!
第二篇: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2
名师论道
王晓静
一、从读做起,感受语言美
二、张扬个性,品悟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写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训练思维能力,增强阅读感悟,丰富生活体验,还要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因此,设计了表演读课文的形式。
三、自主体验,学会学语文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教学时我充分采用自读自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走进生活,学会用语文 真情表白,真情流露。利用生活实践,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想法,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情感与价值观。日常教学方面:
一、师生共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
二、开展“小小朗诵家”活动。
朗读自己喜欢的篇目,每周展示一次,每次4.0分钟。
三、泛读引路,提高朗诵水平。
四、听说结合,读写渗透,提高语文素养
快乐读写,彰显语文本色
侯华丽
一、快乐读写1+1 读:指的是朗读和主题阅读,即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将教材以单元为主题进行整合,学生在课堂内对教材、《丛书》、课外整本书,以自读、小组读、班级读、赛读等形式,进行大量阅读、朗读、诵读,默读等。写:写字+写作
二、阅读训练要做到:
激发阅读兴趣
保证阅读时间
学会阅读方法
三、集中识字,单元主题学习
用1-2周的时间集中学习完整册教材的全部字词,用3-4周的时间,以“单元主题学习"带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平行学习的方法,学完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四、课内五步预习法
第一步:读文说意,整体把握; 第二步:读文划词,读准字音; 第三步: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第四步:选准读点,悟情悟法; 第五步:放“虎”归山,美读全文。
五、打造无师课堂 无师课堂生做主,无师自通乐读书。喜看小园七十树,争高竞上云为途。
六、整合内容 一课一得 快乐读写
以“双主题”为线:
1、人文主题
2、语文训练的主题
七、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的几个改变
1、改变了课堂,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做主的课堂。
①从“讲语文”变为“读语文”——语文无非是个“读”字; ②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读书是真正的享受; ③从“读语文”变为“写语文”——腹有诗书气自华。
2、改变了学生: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管理。
3、改变了老师:真正是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伴和朋友,是课堂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4、改变了家长:重温上学生涯。
专家点评报告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 崔峦
一、点评两位老师的课 细致 诚恳
二、作报告
语文主题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要深化语文主题学习,需做到:
1、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阅读时间。
2、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教科书的教学:不是时间越短越好,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超过一节课的二分之一;②整本书的阅读:如,国学启蒙,体现对教科书的学习延伸和拓展,让低年级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亲切感,让中高年级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③语文生活:做有心人,用足身边的资源,使孩子的能力发展达到最大化,做到语文课堂活动最大化。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教科书为主,整本书的阅读,和语文生活为辅。
3、拓宽语文学习的主题,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主题,拟小标题,抓内容的几个方面,抓关键词,抓中心句,等等;侧重学习方法的主题;侧重语言积累的主题(如成语接龙);认为主题。
4、丰富阅读的文本(古诗词,国学经典,报纸杂志,说明书,网络,影视)
5、在课堂中应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读,写,说)
6、上好精读课,起到“力”的作用。
7、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习语文的五个步骤:①读文划词,读准字音
②读文标段,了解文义
③再次读文,理清层次
④四读文本,入情悟法
⑤美读全文,提出问题
8、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兵教兵
①提出的问题要有挑战性,思维含量 ②每个人都有任务做
③交流要有质量,达成共识之外,保留不同意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第三篇: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心得体会
丰富的感动
简单的表达
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有感
福林学校:王敏
2011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重庆“2011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聆听了六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亲身体验了专家的课堂。虽然两天的听课,听讲座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劳累,时光却如在指缝间悄悄溜走,回头看来,是一次愉快的丰收之旅,精神之旅。留给我最大的感触可用两句话概括“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
特别是窦桂梅老师的课,在她的课堂上,你听不到华丽的词藻,丰富的语言,但却会让学生,让听课者不得不潸然泪下。这次她给我们上的观摩课时六年级上册教材《我的爸爸叫焦尼》,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听她上这节课了,不但没有厌倦之感,反而更让我感动,我好像也沉浸在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里,也把我带进了书本中。看似简单的教学(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环节,却蕴含了十分深厚的内容。把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机的串联起来,糅合在一起。利用了文中的六幅插图和两句话“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贯穿全课,简约、实在、思路清晰,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窦老师的讲座也非常精彩——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听了他的讲座,真的,我不由得不想:在我的教学中,我到底在“教什么,怎么教”。直到她提出了既全面又简单、明确的“三个一”的质量目标。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和“一篇好文章”。
“一手好字”包括识好字和写好字,具体体现在“正确、规范、美观”。
“一副好口才”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又是21世纪的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具体表现在“倾听、表达、应对”三个方面。
“一篇好文章”包括“读懂一篇好文章”和“能写一篇好文章”。“读懂一篇好文章”体现在“理解、统整、评鉴”信息的目标水平中,这三个关键词既代表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又代表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能写一篇好文章”指引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得文,从“积累、观察、运用”这三个方面努力。强调“作文既生活,作文既做人”作文就是生命记录的过程。窦桂梅老师讲得实在是太贴切了,平时我好像也在做这些事,但就是缺乏系统、科学的整合起来。此时,我好像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一缕曙光,一丝希望,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于是,我决定效仿窦老师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我想它可能会给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带来意外的惊喜。
“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同时也表现在王振会老师的身上,她的课时那么简约、实在,但让人快乐,真正体现了“乐学乐教”。听了她的课后,我反思了很久,我觉得在识字和写字方面,我对学生的指导书写做的还不够;在口语交际方面,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读书、背书、写字、识字等习惯都不好,应及时纠正。除了窦桂梅老师和王振会老师,同时授课名师还有:孙双金老师、陈金龙老师、陈琴老师、韩军老师。他们各有千秋,把更多的精彩留给了我们,同时也有很多让我思考与学习的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自我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在今后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在不断实践。
所有的作课者与所有的报告者,他们都是在不断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总结,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完善体系,成为名家。
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绚丽,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第四篇:参加“河南省第八届小学英语优质课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河南省第八届小学英语优
质课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4月26号-----4月27号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第八届小学英语优质课教学观摩研讨会,11名英语教师现场作课,作课老师从我省使用的不同版本小学英语教材中选取授课内容,分不同课型进行现场作课。他们高超的语言水平,教学能力,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每一节课都带给了我不同的惊喜,受益颇多。
几点收获
一、精彩的导入,一鸣惊人
每位老师都会在自己的课中设置一个精彩的热身导入环节,比如:flash 动画(加上动作,边唱边做),chant 等。老师的课堂操控力和渲染力很强,将这些活动都做得很好,课堂气氛很快被调动起来。比如安阳市安阳桥小学杨晶晶老师,他以自创的一首英文歌为导入,从一开始就仅仅吸引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再加上随性幽默的教态,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其实在我的平时教学中我总认为采取歌曲导入的方式,太占用时间,不够大胆。
二、精美的课件,引人入胜
马东方老师精心制作的课件,自拍的视频一直是他课堂上的亮点,同时还改变歌曲,课后还才艺展示了一段歌曲,充分展示了个人魅力;展现了独特的教学设计,使我明白有助于服务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信阳羊山外国语梅丽老师的一节词汇课,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游戏新颖,幻灯片非常精致。尤其是南阳市镇平县的一所农村小学柳泽丽老师,虽来自农村小学但课堂相当精彩,ppt制作精致,很有激情,课堂非常活跃,同时还把现在很流行的《爸爸去哪儿》中的Kimi和Angela带进课堂,作为角色扮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颇有创意。
三、精致的板书,赏心悦目
洛阳市涧西区的孙亚楠老师,她的简笔画不得不让人佩服,基本功非常扎实,课堂上快速的以简笔画呈现文本既吸引学生注意又形象、生动、直观。并且语篇教学中设计非常合理,注重引导。孙老师给我的启发是以后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练习,除了借助多媒体,简笔画也是我以后应该多加练习的教学技能。
四、精准的口语,妙语连珠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各位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每位老师都是采取的全英教学。作课教师出色的口语表达让我记忆深刻。标准的发音、富有亲和力的表情和声音,即使彼此第一次见面也能很好的拉近师生距离。比如,三门峡市外国语小学的丹丽老师,其丰富多变的肢体语言,轻松、活泼、幽默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听、听中获,这种课堂学生爱上。郑州管城区南十里铺小学的马东方老师的语音,听起来非常舒服,让人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清新感觉,他的一首老调换新词的歌曲,博得了会场的一片掌声。
五、精细的设计,独具匠心
十一节课展现了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等,比如:长垣县河南宏利学校的职艳丽老师,她的整堂课突出小组合作,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发散了学生思维,从而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得到高效的练习;郑州市管城区的马东方的老师以故事性的流程开展整节课,课堂环节流畅,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郑州市金水区的孟老师,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动静结合,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微笑中完成学习任务;焦作市焦西小学的冯磊老师的课堂却动中有静,课堂上多强调学生的书写,重点突出,很好的培养孩子的书写情况;长垣县宏力学校的职艳丽老师一节语音课,给人印象深刻,教师口语流利,课堂上以活动教学为导向,课堂以孙悟空导入,非常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三门峡外国语小学英语教师丹丽的一节《story time》非常精彩,课堂有趣生动,设计新颖,并且老师很有激情又不失亲和,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中演绎;郑州的孟江涛老师的课相当精彩,孟老师的幽默风趣,课堂轻松愉悦,驾驭课堂能力,改编的chant朗朗上口以及独特的英语教学魅力赢得了在场的阵阵掌声。
几点思考
一、让我的课堂震撼你,保持激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多融入动画flash/chant元素,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汇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激发学生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让我的课堂带动你,提高素养,培养学生语音语境。努力做到全英式教学,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充实课堂。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三、让我的课堂塑造你,别出心裁,把握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征设计与众不同的教学环节,从而充分地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向上的学习动机与行为,并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让我的课堂成就你,给力英语,打造学生美好明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学习品质,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改变单一呆板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英语课本“活”起来,让英语教学“趣”起来。几点感慨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参加小学数学第八届年会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数学第八届年会心得体会
四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市举办的小学数学年会。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学生,课堂,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了指导我教学工作的宝贵经验。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读懂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全面发展,应改变原来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而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基础,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思路,学生的错误,学生的情感等方面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寻找合理的原因和生长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和学习轨道。
新课程理念提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经验,多样化呈现教材,对学生充满期待,展现学习的必要性和好处,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满期待的教学环境,提出有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思想进行组织和澄清,并清楚的前后一致的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合作的技能。使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教师应起到帮助,倾听,挑战,选择的作用。精心设计问题,抓住核心,做到反思,坚持积累案例。
北京师大附小牛献礼说,教学要关注学生,研究学生,促进发展。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从儿童的视角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思”和“行”结合,适当的进行教学研究。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光要教会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把培养学生的技能放在教学工作中的首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站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高度上,努力发现积极成分,给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