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时间:2019-05-12 12:3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第一篇: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仔细拜读了叶澜教授所著《教育概论》,收获良多,概括一下,有以下特点与感受。

一、遵循“综合—分析—综合”研究路线

这一研究路线很好的体现在整书的结构中,第一章是对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总体性的分析,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狭隘的、非整体性的、平面式的、简单的有关教育的认识中摆脱出来,形成立体结构的教育图式,并把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接下来的两章是研究宏观层次的教育,第四、五章则进入到教育活动的微观层次的研究,着重探讨了有关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一般理论性问题,以及人生每一阶段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教育与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联系以及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特殊意义。最后一章中,进入到新的综合——教育、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综合。在本书中,关于“教育的内涵”本身,叶澜突出了教育活动“人为性”这一教育与自然的重要差异;突出了教育活动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这一与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差异。并且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在其社会性上,并提出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和为了社会的活动。

二、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

这一著作,是作者在担任多年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各方面经验的成果,同时也是其与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因此,这本书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的。

三、完整性的介绍了有关教育的各个方面

对过去研究较少的教育与人口、教育与文化都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今天看来,也有其一定的完整性。试想,一个没有接触过教育学的人,当他读完这本教材的话,也可以对教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更加深入的学习教育学提供了一个窗口。

四、教育学对人的研究之特殊视角

书中第四章提到,在以往相当一部分教育学教科书中,主要采取“搬运”和“相加”的方法:把心理学、生理学中有关对人的个体研究的成果或者哲学中有关人性的问题的各种观点搬到教育学中的相关部分。将他们相加,再补上一些教育方法的建议,就构成教育学有关该课题的主要内容。本人认为:这个分析是中肯的,是符合事实的。那究竟怎样才能有研究人的独特视角呢?作者介绍了三个方面,其一是教育学把个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研究,其二要研究个体的发展与形成问题,其三还须要研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问题。这些也就是教育学在研究人时与他学科不同之所在。

五、精彩摘抄

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谁如果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那么,谁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成为热爱人、理解人、善于研究人的人,成为深刻地了解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一切,并对人类社会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为使人类与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和生命的同时,使自己也变得美好。

第二篇: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第三篇: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大型电视专栏《走近他们》第二百二十一期

叶澜:追逐太阳

播出时间: 2009年09月12日

被访问者:叶澜(新基础研究中心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访问者: 骆新

丽娃河,总是静静流淌在华师大诗意的岁月里。叶澜,华师大终身教授,一位以她犀利思想和深厚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15年来,她首创的本土化教育理论——新基础教育,已经在上海萌芽开花,进而推进到了各地,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叶澜:这是在1994年的时候,其实我也是一件事情把我好像猛地吹醒、唤醒一样的。那时候我在洵阳路小学,我们在做一个“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一个课题研究。去的那天,这校长跑进门来,门一关,拿着毛巾就呜呜大哭,为什么?我 说你怎么了?这个女校长她说,今天跟我们做实验的一个数学老师,她留了一张条子就走了,上课也不来了。什么原因呢?她说,有宾馆招聘,人家要她了,她就去了。所以她就哭得很伤心,她说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我们的教师这么容易,一招就走,而且能够舍得把学生都丢下。回来以后,我就心里想着这么一个问题,我说为什么我们的国家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教育第一个受损害。那时候文化大革命,那是政治冲过来了,现在经济的大潮又冲过来了。我说为什么教育这么容易被折腾?于是我就把那些中央文件全部拿出来,我就一个一个读过去。读完以后我突然明白了一条,中国社会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时期,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开始关注主体,个人的主体的活力的释放,就是对旧的一种藩篱的挣破。然后有新的东西要建构起来,需要有新人,需要有新的教育。读出这个道理以后,我就觉得我要做事了。

突如其来的大时代,引发了叶澜蓄势已久的激情和创意。她率真透亮,特立独行,敢破敢立。那年,她已53岁,但仍不畏崎岖,追逐前行。

骆新:如果要把这个东西当成,在这种理论之下,您要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话,如果这样去理解,您这个“新教育”工作„„

叶澜:不好讲,千万别说“新教育”,一说“新教育”就错,记住,重复三遍。

骆新:新基础教育。

叶澜:因为对这个时代领悟了以后,我就提出了基础教育要改革这样一个目标。当然这个改革首先要从小学做起,因此我就同时就做了一个实验设计,这个实验当然不是像实验室的实验,它是一个在现实环境中开展的,一个教育改革的实验。

在深入的观察剖析中,叶澜找到了传统课堂教育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生命活力的缺失。于是,精神生命和主动发展成了叶澜新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关键词。由此,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颠覆,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骆新:我们现在也有一个疑惑,您要对数学、语文和外语进行改革的话,毕竟目前按教育部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在这个已经被定了性的基础底色上,您有什么改法呢?

叶澜:这个就是要进入学校你才会明白,那么实际上看起来好像大纲已经规定,教材都是定好的,实际上真正的课堂的掌权者是老师。所以我们历来有这样一个,长期做教育的人,他都明白,无论怎么样的教材,到一个好的教师手里,他照样把这门课教得非常漂亮;到一个差的教师手里,无论多么好的教材,他照样把这个课搞砸,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教师。你

知道老师以前怎么备课,就是教参大家抄抄,或者是教研组里面分分工,你备一到三课,我备四到六课,然后你备多少,大家全部备完,合到一起就是一学期的教学,没有真正的一种智力投入。我曾经到一个学校听过一天的课,是一个初中。听下来,我整个感觉就是累。我就发现学校大致有这么几类学生,第一类学生是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就是他什么课都学得比较好。第二类是有一些老师喜欢,有一些老师不在意的,那就是偏科的孩子。第三类那就是坐在边边角角的,就是什么课他都不好好学的,大多数是老师的眼光不大对准他的人,所以我们经常忽视的是大多数。

骆新:沉默的大多数。

叶澜:沉默的大多数。所以我就说从小就培养了一批默默的、听人支配或者吩咐的,这样的一批人。那中国社会正要发展,靠这样的人是不行的。它必须把每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给焕发起来。所以当时,我大概在1997的时候,我就在这个过程中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在这篇文章里不仅谈到了学生,我还谈到了老师,其实我觉得老师,他在这样的课堂当中,他也是被动的。他是一个执行者,他的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创造者,不是一个创造型的教学活动。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说要改变师生在学校的这种被动生存方式。那么就这样一篇文章,最后我写了一连串的排比句。结果有的人都是能够背给我听,电话里,他说这个写得太好了。走到哪里,有时候我做个报告,下面的人围上来,说叶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我们读过《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看起来是叶澜一文惊人,名动全国。其实在背后,却含辛茹苦,凝结在她们改革实践的每一天每一步。从最早的洵阳路小学到如今推行至全国300多所中小学,叶澜行走了15年。

骆新:中国的传统当中,强调的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叶澜:对。

骆新:我北京有一个朋友叫郑也夫先生,是社会学家,他曾经和我提过一句,其实我们强调要用快乐的方式去学习,用主动接受的方式去学习,当然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其实他认为在这个世界发展过程当中,真正能够促进人们向前进步的,可能不是快乐,倒是一种痛苦。真正能够让社会去改变的,恰恰是那种压力。

叶澜:压力。

骆新:如果你把压力都取消了,那学生都在快乐当中学习„„

叶澜:其实怎么说呢,快乐不等于轻松,快乐不应该就是没有压力。这件事情既是意向的,又是有挑战的,需要你有智慧付出的,这个挑战是你自找的,不是别人硬要你做的,你觉得在这个里面有一种探索,你会有新的发现。当你进入到这种工作情景的时候,那不觉得累,而且一旦走出来,这种快乐,我就说叫做“创造的快乐”。其实我觉得每一个老师都有可能,把自己的工作转化为创造性的工作。那么这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就是改变对课堂的看法,我们现在在培养教师的,就是教师需要新的能力,就是在课堂上捕捉信息和回应学生的能力。改变老师在课堂的生存方式,结果老师也变得很主动,他就竖起耳朵听。我们在旁边听课,就专门在听,哪个孩子有新的东西,这个东西老师关注了没有,有没有道理,这样一出来,那么就丰富了。一丰富以后,老师就没办法了。问他有什么感受,这节课上下来?他说我跟孩子们搏斗了一节课,孩子不累,他累。孩子要往那边走,他要往这边走。然后就这么拉着扯着,他说这个课堂我没法对付。所以都会有一些苦恼。这很正常。如果一个变革没有苦恼,没有触动,那么还要变什么呢?

骆新:我突然发现您这个新基础教育,其实真正教的不是孩子,而是教师。

叶澜:您讲得太对了。

那这难度也太大了。

叶澜:难度也大。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找了一种开路人,就大家探一条路出来。这条路走出来了,后面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走下去。

骆新:如果在中考和高考上,现在我们规定的答案,必须还得是固定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话,那您前面所做的所有尝试,打开思路的尝试,做各种各样的教学相长的尝试,岂不最后在标准上又受到阻碍?很多人都说我们以前做过很多尝试,但是最后到了结尾了,他要考试了,说学生,你还是回来吧,怎么办?

叶澜:首先我应该要第一个说明就是,整个的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考试,所以你的全过程不能全部对着考试,你全部对着考试就把一个人变笨了,变傻了,是不是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要对生命整体的发展给予关注,教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价值,远远不能用最后考试多少分来代替。我甚至说过,你前面四年半你都给我做,你到了最后半年,你觉得你的学生实在不行,你要去补,那这个半年给你补。我说至少你让他四年半,能够过着一个丰富的、多元的,有利于他自己个性成长的学习过程。而且这种选择,这种对外面的东西,不同观点的判断,这种能力你现在最体会了。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人,人格的形成多重要啊!是不是啊?所以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是不做牺牲的。实际上实验班的效果,三年以后远远的高出平行班,包括考试,为什么呢?孩子学得活了,他会判断了

,还有他实践的机会多了,整体的水平提高了。而且孩子不能耽搁,你说对不对?童年都只有一次,童年他不幸福,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遗憾、阴影,甚至成为他后来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们的生命意识,生命对我们来说是最值得尊重和关注的。

尊重生命,激励发展。叶澜把新基础教育概括为四句口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力除传统旧习的变革,都为了孕育完整美丽的生命。

2006年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了5位著名教育专家座谈基础教育问题,叶澜教授的发言打动了总理。

骆新:我听说你给温总理的发言,你不但是第一个,而且还说的时间是最长的,您说了四十分钟。

叶澜:算是这样的。

骆新:您给温总理上课,我特别想知道„„

叶澜:这不叫上课。

骆新:您跟他说了什么了,让您能够说了四十分钟?

叶澜:确实有话要说。我确实也思考说什么,我觉得要跟总理说,就不要跟他说芝麻绿豆的事,我要说就从整体上来说。国务院负责人说,你就这么说,然后他还定了,你第一个说。然后悄悄地咬耳朵,你还可以多说一点,第一个说。那我想机会来了,那我想,我就得多说一点。最主要的,我要强调的是两个思想,第一个,教育是社会中的教育,所以教育改革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态系统的改革。第二个我觉得就是舆论,我说现在这个舆论,一个是升学的,就是“状元” 这类的宣传,还有升学的考试。那个时候正好在八月,前前后后很多的有关升学的口号,这一类广告,铺天盖地。我说这样的一种舆论导向,我觉得就是对家长的误导,对整个社会也是误导。那么对教育、对学校就是无形地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所以我很早就提出要建立《学校法》。我说这么大一个中国没有《学校法》,《学校法》是对学校专业的权利的一种保障。结果他觉得很对,他也听你说,同时记,也画了一条杠。不知不觉就讲了四十分钟,我就不好意思了,我觉得把别人的时间给占了。后来国务院的那些办公室的人说,你谈得很好,那我也就放心了。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座谈会上,叶老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她说我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在教育学这个学科被人普遍轻视,甚至蔑视的情况下,叶老师总是自信自豪地说,我是学教育学

的,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采访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在我第一次坐飞机过程中,叶老师说过一段话,给我留下记忆深刻的印象。她说,我们在登上飞机的时候,无论云层下面是狂风暴雨,还是阴云密布,如果这个飞机一直往上飞,飞到云层之上的时候,一定是阳光灿烂。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叶老师是一个有很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是一种难得的,在教育学研究当中有文化、有担当的人。她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断感受到,有一颗中国心在跳动。她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梦想,就是为世界教育学改革,能够创造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这个梦想点燃了我们,打动了我们。

采访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我觉得最独特的是什么,是她把这段经历,化为了对小学教育,乃至于对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视,尊重和持久的研究。她经常会谈到,她说,我们不要因为我们是小学老师,我们不小。我们可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可以对中国贡献巨大力量的一个人物,或者说一个群体。

生在抗战时期,长在新中国崛起。叶澜的心灵,最早播下的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担当责任的种子。而诸多社会经历的磨砺,又赋予她英雄崇拜和草根情结。而为做成这件事,她如痴如醉、无怨无悔。

骆新:按您接受教育的体系,我知道您是1941年、1942年生人。

叶澜:1941年。

骆新:那时候正好是前苏联的教育体系,我们了解更多的是马卡连柯。

叶澜:对,我曾经崇拜过,非常崇拜。包括像凯洛夫这些人。凯洛夫是理论家,马卡连柯是实践家,还有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

骆新:我听说您那时候是特别喜欢瓦尔瓦拉。

叶澜:对,我高中毕业晚会的化妆,我就化妆成瓦尔瓦拉。那时候前苏联的教育,其实对中国的教育影响非常大。

骆新:那您现在做这样的改革,算不算得上是对那个时代教育的一种反思,甚至是一种批判?

叶澜:一种超越吧。因为其实马卡连柯,他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就是犯罪的学生,所以他办了“少年违法者工学团”。但是我觉得马卡连柯的精神,它是不变的。那就是一种人道,对人的尊重,相信每个人都可能变好。其实教育的信念来自这里,如果你对人能够变好都没信心,那么你就别做教育,你做别的事。所以你努力使他变得,至少比他过去好一点,这就是教育。所以我曾经

对教育下过这么一个稍微有点诗意的一种表达方式,我说教育就是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教育你必须把人放在心上。

15年来,叶澜带着她的实验团队,走进浙江、山东、广东、海南,走进了百余所实验小学。以她的激情、睿智和勤勉,感动了一个又一个校长和老师。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有一个事我特别有印象,跟叶老师到山东听课。她上午听三堂课,评一堂课,一个学校。下午又到另外一个学校去,听两节课,评两节课。晚上六点钟开始,又开三个小时的,当地校长和教师的座谈会。开完之后再和我们华师大的老师,开一个多小时的当天工作的总结会,你可以看出她工作的强度,对实践介入的程度。

采访钟山

叶澜丈夫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她在家里对教育的投入,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几乎是投入她的全部精力和心血的,只要她不开会或者是不去上课,或者是没有到实验学校去,在家里的话,她几乎是全天都在工作。

采访张济顺

华东师范大学

党委书记

这十五年,她都在第一线。我们在学校找叶澜老师是很难找的,非常非常难找。因为她都在外面,都在外面基层。她特别关注的就是,那些落后地区的落后学校,怎么样把它提升到真的使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这样的一种境界。

在躬身实践的同时,叶澜教授还笔耕不辍,她的著作和论文八次获得一等奖。而迄今为止,作为博导,她还先后带出了4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骆新:现在有很多人也在谈教育,但是谈教育更多的是借这个事情扬自己的名、立自己的万,甚至是一种权利的使然。

叶澜:对,为什么说我会喜欢鲁迅?因为他对众生相的刻画,只有他这个刀笔才刻画得出来,他刻画的是灵魂。

骆新:如果您要来评价中国的教育学者当中,或教育学家当中,您最钦佩的人,或者您比较喜欢的人,是谁?

叶澜:如果说是近代的话,那当然陶行知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他作为一个非常草根化的,他是亲为,比我还要亲为。我们只是跟教师一起去,他是自己去办学,我觉得很了不得。

骆新:所以您所有的改革,也是从草根开始做起的。

叶澜:对。

骆新:谢谢,叶老师。

叶澜: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跟你聊一聊。因为真的很愿意,对教育做深度思考的人不多。我一直讲一个民族,只有当它真正把教育、把未来、把孩子,当一回事的时候,这个民族才会成熟、才会强大。我跟我的学生说,我们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大时代,我们现在不好好做,那么不是时代对不起我们,是我们对不起时代了。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原文地址:http:// 姓 名:叶澜

出生年月:1941年12月

籍贯:上海

职称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履历: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

工作履历: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个人获奖情况: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科研项目(部分):

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 代表性著作

《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

编辑本段

2、革命家 基本信息

叶澜,字清漪,晚清资产阶级革命家。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曾是杭州府学附生,后赴上海格致书院就读,与同乡叶瀚是同学。1901年赴日本东京留学,在留学生中组织了最早的革命团体“青年会”,呼吁排满救国,并成了后来的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的发起人之一,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家。1903年,与汪荣宝合编了一本专门解释汉语词语的专著——《新尔雅》,该书是一本深受日本影响的书。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和立宪运动时,叶澜与杨毓辉等人是活跃于其中的骨干分子。曾与叶瀚合编《算学歌略》、《地学歌略》、《天文歌略》。【附】叶清漪论译西书

仁和叶澜,字清漪,以我国所译西书凌杂不合,尝于光绪丁酉春论其弊。其言曰:「自中外通商以来,译事始起,京师有同文馆,江南有制造局,广州有医士所译各书,登州有文会馆所译学堂便用各书,上海益智书会又译印各种图说,总税务司赫德译有《西学启蒙》十六种,傅兰雅译有《格致汇编》、《格致须知》各种。馆译之书,政学为多,制局所译,初以算学、地学、化学、医学为优,兵学、法学皆非专家,不得纲领。书会税司各学馆之书,皆师弟专习,口说明畅,条理秩然,讲学之书,断推善本。然综论其弊,皆未合也。一曰不合师授次第。统观所译各书,大多类编专门,无次第,无层级,无全具文义卷帙,无译印次第章程,一也。一曰不合政学纲要。其总纲则有天然理数测验要法,师授先造通才,后讲专家。我国译书,不明授学次第,余则或祇零种,为报章摘录之作,为教门傅翼之书,读者不能观厥会通,且罔识其门迳。政学则以史志为据,法律为纲,条约、章程、案据

为具,而尤以格学理法为本。我国尤不达其大本所在,随用逐名,实有名而无用,二也。一曰文义难精。泰西无论政学,有新造之字,有沿古之字,非专门不能通习。又西文切音,可由意拚造,孳乳日多。汉字尚形,不能改造,仅能借用切音,则字多诘屈,阅者生厌。译义则见功各异,心志难齐,此字法之难也。泰西文法,如古词例,不是词法,语有定法,法各不同,皆是创造,不如我国古文、骈文之虚橅砌用,故照常行文法,必至扞格不通,倘仿子史文法,于西文例固相合,又恐初学难解,此文法之难也,三也。一曰书既不纯,读法难定。我国所译,有成法可遵者,有新理琐事可取者,有专门深纯着作前尚有数层功夫,越级而进,万难心解者,取材一书,则嫌不备,合观各书,又病难通,起例发凡,盖甚难焉,四也。坐此四弊,则用少而功费,读之甚难。欲读之而标明大要,以便未读之人,又难之难也。」 编辑本段3、画家 简介

1977年出生

1987年学习水墨 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95年至1999年创作了大型的佛教绘画作品40余件全部收藏存于台湾 展览

2002年 作品《镜里境外》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炎黄艺术馆

2003年 《另存艺术联展》 北京千年时间

2004年 作品《水墨荷》与《人舞》系列 法国Paris,Nantes, Laval

2005年 《上海艺术家工作室》 上海四行仓库

2006年 《叶澜个人艺术展—自然而然》 上海熏依社

2006年 《荷风顺雨-上海.东京联展》 上海熏依社

2006年-2008年 《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上海明园文化艺术中心

2006年-2008年《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

2007年 《Feeling Exhibition-中法作品展》 上海艺法

2007年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上海

2007年 《艺术北京博览会》 北京

2007年 《白日梦—上海熏依社画廊07年回顾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艳阳天—注目叶澜人荷舞新年个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再见!我的爱人——纪念邓丽君逝世13周年两回主题联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359°三位一体中日交流展》 上海熏依社与沈阳鲁美美术馆

2008年 《Time Out Shanghai--Affordable Art Fair》 上海

2009年 《游叶-09叶澜新作个展》 上海熏依社

第四篇:叶澜教授经典教育名言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名人名言网提醒你本文经典名言内容是关于叶澜教育名言

“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第五篇:叶澜教授经典语录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经典言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叶澜语丝: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新基础教育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但是今天的讨论是起点不是终点;今天的交流不可能马上就形成评价一堂课的具体标准,而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探讨。我今天主要讲四点:

一、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

现在有一种提法——“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的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言标。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要认真地投入、去实践,去研究二期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实践的意义不仅是单向的,要努力实现两转化——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真实的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这种实践的必要性还在于它是一次检验,是对我们现有的课程标准的完善:丰富、发现和再创造。

我们需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开放的态度首先就是一个探究的态度、一个在改革中大胆实践的态度。这个过程首先要求课改决策人员、教材编写人员、乃至广大的教研人员不要抱着我是课改的指导者的身份到实践中去跟老师们交往,而是抱着在课改中去发现教师的智慧,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向题和困惑的心态。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也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作是—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而不是等待有一套操作方法和一套评价指标的过程。因为我在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常常感到“模式”和“操作”这两个前一段非常热门的东西对教师智慧、创造意识的压抑,压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老师自已都忘记了,我是可以探究的,我是能够思考的,我是可以有创造的,只期待着现成的“模式”和“操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想改革的;但也有不少人似乎认为有了这一些,就能够比较方便地、快捷地进入到新课程。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利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为真正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性变化。如果没有自己的投入、思考、实践,就难以使这场改革变成真正的实践而产生真实、有效的结果。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两个标准:第一是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反思;第二是不追赶时鬈,会对时髦作出评价,而不是因为时髦所以跟着走。因此今天首先要说的就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办法,关键是要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要把我们整个教改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对改革的认识深化,使我们的行为能体现出新的理念,同时,也就能不断形成我们新的对“好课”讨论标准的认识。

二、研究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观

评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非常有力地推动改革发展的一个抓手。但是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更新的是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在讨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前,首先要回答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评价观的更新问题,因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期望马上来制订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讨论将很难深入,因为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产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评价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的、要努力去做的是对我们过去的评价指标做—个透析,做一个它背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透析,同时还要搞清楚现在要做评价,我们的评价观是什么?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也许我们才说得清楚我们为什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而不是用那个标准来衡量,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清楚,为什么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要用现在的评价标准。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我们已有的实践层面和对这个层面的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反思,三是跟个人的经验、理念、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所以可以说课堂教学评价观如果没有做一种前提性的深入探讨的话,将是千奇百怪而且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今天的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作为前提性的追求,然后来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具体地讲,课堂教学评价观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只有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编制具体的评价指标:

①一个是怎样认识课堂,即课堂教学观是什么,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鲍价值、功能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性质的认识,这涉及到关于课堂教学的目的、过程、效果,同时还涉及到上面讲的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对这些东西理解得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从价值性质到目的、过程、效果,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关系,价值是灵魂,性质的认识是对核心的把握,然后渗透到目的、过程和效果。

②二是持怎样的评价观,这涉及到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性质、谁来评价、评价的双方及双方的关系、评价什么、如何来评价等一系列跟评价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直接相关的认识性的问题弄清楚了以后,还涉及评价方案的形态。现在比较多的评价方案的形态是“并列式”评价方案,往往看不到评价之“魂”。目前广泛应用的等级制评价方案、太多是缺乏梯度的评价方案。所以在讨论具体的评价指标的前面,应该有一次关于课堂救学评价观的大讨论,否则很容易陷入到具体、陷入到评分标准、而忽视了它背后的灵魂。

三、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评价观的形成过程不仅需要有认真的理沦探讨,还需要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已经有了实践形态的改革实践作出深入的评析,即评价观不只是理论问题,还应验证今天改革实践。大家一起深入到改革实践中来,讨论评价观,以形成评价观。基于自己的实践,老师们要有一种直面改革实践的批判、研讨、分析然后再提升的过程。我认为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方面还有相当强的传统影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东西、新的形式;新的追求。在这种新的创造以实践方式呈现的同时;又出现了老问题的新表现。

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还是比较多地对教学做一种预设方案的实施;教学比较多地是教师指定轨道,学生在轨道中运行;老师制定活动节律,学生按节律被动学习。这样的强化程序式教学,按传统教学观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在新旧理念交汇碰撞的今天,有些青年教师对传统的一套还没有学象,是因为我们对新东西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还没有认清传统的方式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它的问题、局限到底在哪里?它的根深蒂固的危害在哪里?它与教育内在秩序的背离在哪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反思,不断去重新认识我们传统教学中非常稔熟的东西,依然是我们要想形成新的评价标准前必须做的事。在一批改革的先行者、在我们的教师队伍、教研员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理解以后的比较大胆的改革实践。这种改革性的尝试,作为探索者来讲,它是思考以后的行动,但对于模仿者来说,往往就会转化成形式化的东西和教条式曲东西。我们往往喜欢把好的东西形式化、教条化,结果在好的东西还没有很好地长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被窒息,开始僵化。对今天在进行的改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要防止形式化、教条化。

①关于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目前,新的东西的形式化也不少,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改而改,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永远不是绝对的,形式是可以选择的,要靠人来利用,不是简单地有这么几个形式就是好课。

②关于教条化:跟形式化有差别,其问题在于忽视了教学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的一个活动过程,忘掉了具体,拿一个框架来套,不管哪一科、哪一类学生、哪一类学校、哪一类教师。比如“质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去质疑了。还有“探索性研究”,每个层面上都要探索,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了,没有序列、没有过程、没有重点、没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学习生厌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教条化,把一切弄得没有了滋味、没有了一种具体情景中的学习需要。这两种现象(形式化、教条化)如果不去重视、不去研究、不去改变的话,它可能会成为窒息新课程发展的一大杀手,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四、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四、朱永新:让我们拥有一种教育生活

我们在上个世纪末叶,本世纪初叶,有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来到了一个贫瘠的山村,那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贫穷甚至于愚昧。他们很遗憾地对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真的非常抱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我们这儿只有满山的石头。而这个教育工作者拿起一块石头告诉他们,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他能够熬出一锅非常鲜美的汤羹。这些农民都抱着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石头还能熬出汤啊?这位教育工作在村子里面支起一个大锅,大锅里面装满了清水,他把这个石头就放进了清水里面,当然在放之前,他把石头洗一下,洗干净,烧火。他用勺子搅了一下这个沸腾的石头汤,说这个味道这么鲜美,只是我没有带盐,你们谁家有盐拿点盐来。大家拿了点盐来,他说味道不错,如果有虾米更好了。有人找了虾米,他说能有野菜更绝了。正好山上一个小女孩拿了野菜,洗干净又放在锅里。他又借了一点味精,借了一点肉末、醋和酱油。就这样熬出了汤来,这时漫山遍野有浓浓的香味,山里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石头能够熬出这么鲜美的汤出来,大家心里面开始燃烧起希望——我们说这个石头叫什么?这个石头就叫新教育。新教育不是这个教育工作者干的,新教育就是我们所有的在座的各位,每人把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创造装进了这个汤里,汤就是新教育。我觉得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创造,新教育这个共同体,他还能创造出来更多的美味,所以我说这是现代寓言,同时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新教育工作体的形成,我觉得在这四年的历程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有了我们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六次的新教育工作会议。

在这四年的过程中,我们最初提出的四个改变,应该说是努力地在实践着。第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这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新教育实验提出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要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把教师的问题作为整个新教育问题。这也是我们针对很多历史上的教育思潮,教育改革,教育实验,包括我们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分析提出来的。因为过去大家比较少地关注教师问题,关注教师的行走方式,包括一些实验后来为什么没有得到非常深入持久的开展,我们觉得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问题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瓶颈,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难突破和改造的部分,所以新教育实验在最初的时候,就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首位,提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同时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投入新教育的503所学校,大概有5万名教师,教育在线的注册会员有16万3千多人,经常登陆我们在线的大概有25000人,在我们教育在线开博客的老师有近1万人,说明新教育实验已经影响了中国一个非常众多的群体。大家也看到,在四年的过程中,一批普通的老师在实验中得到成长。我们前不久在教育在线的网站上发过专题贴,我们一大批优秀的老师,每个人的故事都非常精采,非常感人。我想在座的很多老师,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塑造未来的公民而创造未来。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在新教育实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期待新教育实验应是培养既具有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新教育实验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我们实验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实验中,我们一直期待孩子心里有梦想,脸上有笑容,一直期待着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大概参与实验的学生大概有80万左右,在这些学生中,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刚才我们提到的这次参加我们会议的何依平的女儿海林,这样的学生非常多。

第三,新教育实验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我们只有把学校改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的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拥有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让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几年来,应该说我们的三所示范学校及20多所优秀学校(事实上我们知道,我们这次对所有的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考量,专门组织专家,有80多所学校可以晋级),在实验中是成长和发展的。

第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科研模式,基本上是“我和他”占主要的。这种范式下面,把研究者,教师与他的生活毫无关联的现象,把自己当成客观研究现象,可以把他作为一个静物,通过分析,获得一些数据,一些资料。认为这些数据和资料就是研究,就有他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传统的,经验的实验派的实验方式。我认为,教育是活生生的研究。在教育的领域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主体,你和我,并不是一个分体的,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的这样一个最新的团体。这就是我们新教育实验为什么没有用传统的实验的方式来做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觉得教育是一种真实的生活。

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的历程,应该说虽然很短暂,只有四年的时间。但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应该说新教育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首先是一大批理论著作在做起来。这次我们在这里有个小的陈列室,非常非常小,明天我们会在六一小学做大一点的陈列和展示。大家可以看到,每个新教育人在行动的同时都在想,没有思考的行动是盲目的。事实上每个新教育实验人都有他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教育追求。我们在相关著作中,呈现了他们的思想,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推出的新教育实验研究丛书,记录了我们的思考,新教育实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特别是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随笔,我觉得这是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最好的丰硕的成果。我们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位老师写了多少万字的随笔,出版了多少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我打开电脑,每天都接到很多老师给我发来的短消息,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书写序言。我欠了很多很多的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写序言。因为每天都有这样的短消息。

与此同时,新教育实验也引起了媒体朋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关注新教育。昨天下午新教育实验举行了一个媒体的见面会。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新教育实验的关注,很多媒体人,都在自觉的参与到新教育实验中来,他们为新教育人追梦的精神所感动,比如《莫愁》杂志社的主编,他在报告的过程中,参与进来了,成为我们新教育实验的主持人。还有很多人,包括张金平先生,他是南丰窗的主笔和经济观察报的主笔,是他牵线,媒体通过他认识我们的新教育。灵山资助教育经费500万,也是通过媒体。这些媒体为我们新教育给予了很多的关注,所以借这个机会向所有的关注参与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所有的人,表示最崇高的谢意!谢谢大家。

二、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构想

因为准备的内容比较多,可能没有时间全部讲完,我们今天晚上对整个的文稿做一次梳理,希望明天把初步的文案发给大家。

“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要做什么,请大家仔细注意我们这次新的提法,包括对六大行动认识的提法,我们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我希望经过新教育实验,以今天的提法为准。请大家要注意,今后所有新教育人,传播新教育理念,落实新教育行动的时候,能够以今天的讲话为准。当然它还是动态的,还在不断修改,不断提升和发展。

第一个目标,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大家知道,这次刚刚颁布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有四个重要的亮点。昨天中午我们做了一个访谈,解读新的义务教育法。我认为新素质教育写进国家的法律,是这次新义务教育法的亮点之一。因为应试的压力,分数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枷锁。我们怎么样挣脱这个枷锁,怎么探索一条新的素质教育之路,对素质教育有无数种解释。去年有中央教科所,全国的著名专家,与一些教育的大师挂帅,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我不知道他们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事实上对素质教育比较共通的认识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分数的教育;三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教育。它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能有一种终身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当下的教育。新教育实验,在上述三个方面有自己明确的追求,面向所有人。新教育实验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一切的人。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所有的教师,所有参与到活动中的人都能够得到发展,全面的发展。新教育实验非常反对以分数来论英雄,非常反对用考试来代替所有的教育过程。大家看到我们的六大行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了,你新教育实验为什么不关注体育,不关注科技教育?事实上这些都在其中,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实验把所有的中国教育问题都解决,我们只能期待着这个实验,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们补什么。现在最缺的是人文精神,新教育六大行动是以关注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为基本特征,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做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我们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应该是为人的一生,终身发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所以大家也看到,在我们下一步新教育实验发展中,我们有一些新的构想也是这样的考虑。我相信,再经过五年的努力,新教育实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这并不是一个奢想。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我们在中国素质教育探索的方面,能够成为一个典型,一面旗帜。

第二个目标,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大家可能记得,我们的第三次会议上,曾经提出苏州学派,陶会长也提出了苏州学派。我跟他说我们已经改了,我们不提苏州学派,我们提植根于本土,植根于苏州就是苏州学派,植根于北京就是北京学派,每个单位,每片土壤都可以养育他自己的一棵参天大树,哪怕是一个苏北的农村,我想都是他本土的。对于打造新教育学派我们是有信心的。关注新教育的可能知道,有人曾经提醒我们,说你们还想打造什么学派,你们离学派还很远。我说谈派色变是长期以来中国学术制度以及孤立的学术格局所造成的一个现象,很多人都不谈学派。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提倡学派,既体现了我们学术勇气,也体现了我们学术追求。为什么我们一会儿一个精神分析,一会儿一个人文主义,为什么不能有中国自己的,中国本土的教育学派呢?我相信我们应该能做得到!实际上,所谓的学派,在传统意义上,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一种称呼。被称作某一个学派的人,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或者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呼。有的人最初也没有想创建学派,很多学派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说学派也是可以创建出来的。为什么可以创建出来,这是一种学术的自觉。所以我们觉得学派可以用来建立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学术风格,我们的话语方式,我们的做事方法,我们的基本主张,成为我们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的范式,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新教育实验,期待着在今后五年中的成就。

所谓学派,无非是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的层面,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表著作。我想这个并不难。事实上,在“十五”期间我们就有一批理论的著作,这些理论著作还没有鲜明的学术特性和理论体现;但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做了规划,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理论构建的雏形。代表人物不用说,我相信今后“十一五”期间,我们会更多地涌现出我们学派的代表。这个代表人物可能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一线的老师,通过学术-自觉学术意识,通过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形成自己理论的追求和理论的思想,成为新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生活。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会吸引更多的教授进入我们的团队。这次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应海博士也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最近他的一本著作就要出版,作为我们新教育实验课题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南京师范大学年轻的教授冯进军教授,他将领先我们新生命教育。我们会吸引更多有志于走进新教育生活的教育理论工作者进入我们的团队。我们两支队伍汇集起来,我相信应该能够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形成,代表著作形成,理论构建自然会形成。

而在实践的探索上,任何一个流派,必须有自己的代表性的实验基地,实验学校。事实上,今天来到这里的学校,相当多的学校,他们所做的探索,只要坚持下去,只要在“十一五”中,自觉地用理论武装,自觉引导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真实参加到新教育实验中,就是很好的实验基地。我相信我们新教育实验打造流派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上述两个梦想,就是我们所有新教育人共同的期待和目标。这不仅仅是我们总课题组的成员所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代表人,都有可能出版理论著作,我们总课题组会为我们所有的新教育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十五”期间的新教育实验,我们对“新教育”做了一个定义,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相对满意的一个定义。新教育是什么?很坦率地说,“十五”期间,四年的历程,很多人问我新教育是什么,我讲不清楚,我们总课题组也没有对它进行一个清晰的定义,什么是新教育。这次我们有了,什么是新教育?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这个定义相对比较简约。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的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这句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一直认为,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它的本体论,第二是它的价值论,第三是它的方法论。它的本体论,是反映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本体论上来说,我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生活。从价值论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从方法论来说,我们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上都能够反映我们基本的观点。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意思。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理解,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本身它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种生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我们这样又在教育生活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超越。这种教育生活,不能仅仅等同于学校的教育生活: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但是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像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教育生活,应该是从坟墓到摇篮,从摇篮到坟墓。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去促进每一个人能够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则本身它也应该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还有当下某一些激情的教育描述的这样一种结果。在当前这样一个教育背景下,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学生的童年和心声充满了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媚,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成功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甚至很多老师们已经没有幸福可言,甚至于在我们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和听到,我们的老师在诉说他们痛苦的经历。

第四,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在当下的教育中,最缺乏是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为此需要真正期待教育能够全面和完善。一开始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定不下来。就是这句话,我们讨论了两个小时,怎么去界定,但是没有更合适之前,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表示我们新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五、教育专家林格: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感应

中国教师报:您说过“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对于教育者来讲,这一点为何尤其重要?

林 格: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我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们至少应当尊重生命发展的以下这几个基本规律。

主动性。人的发展具有主动性。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很多高级本能,比如思想、想象、发展,等等。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本能是主动发展,教育者应该高度尊重、利用这个基本规律。人的主动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影响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没有它的支撑,人是无法“站立”的。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人的主动性,表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程度,应当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历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主动性这种高级本能,因此,协助拓展任何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扬学生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学生隐约感觉到了发展可能,而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什么具体动机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一位优秀教师,就是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生发出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孩子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相反,如果我们执著于“灌输”或者“填鸭”,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你的影响,逐渐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大智慧,具有激扬人高级本能的无穷魅力。

成功性。小成功孕育大成功,要让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大成功。教育者在帮助学生设立阶段目标时要注意尺度,“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正如很多专家认为的那样:人是在反复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在反复小失败中走向大失败。在教育领域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应当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性的含义分为四层意思:一是每个学生都是想成功的;二是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成功的;三是我们需要无条件保护孩子成功的愿望和信念;四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台阶,让孩子自己走向成功。阶段觉悟性。事物发展都是有序的,人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不能拔苗助长。教育的最低纲领是培养能力,而所谓能力,就是人主动利用条件实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引导阶段觉悟。只有帮助孩子自己悟到了,孩子才能做得到。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提到高度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是最根本的教育之道,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客观要求。那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林 格:关于教育的本质,我的体会是,正如卢梭所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是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是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是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这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中国教师报:我了解到您开展相关研究多年,并在一些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探索,如何在学校教育层面上落实您提出的这些理念?

林 格: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总之,教育者的创造性工作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种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给每一个孩子以个性化的、合脚的“鞋”。

而在学校教育层面,是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二是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三是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四是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后,我坚信,从习惯着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从而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中去,实现德育、智育双丰收,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现实路径,我们把这个路径称作养成教育。我这里所说的养成教育是大教育,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抓关键期

中国教师报:从培养习惯入手,开展养成教育是包括您在内的19位专家进行了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成果,但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就是过多强调习惯的培养会束缚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林 格:恰恰相反,养成好的习惯,是人的解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坏习惯就像绳索一样把孩子束缚住了,比如马虎,上课不认真听讲,乱花钱,不守信用,磨蹭,等等,对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只有培养好的习惯,帮助孩子从这些人的低级行为中解脱出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在孩子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每个成长的特定阶段的生理变化都会带来他的认知和兴趣的变化,教育者要遵循这些变化规律,并做出合适的调整。基于这样的认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这一点,教育者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 小学教育主要抓三点,首先是趣味。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从趣味入手,培养学科兴趣,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重点要抓的;小学三四年级是差生和好学生的分化期,这个时期的重点要抓孩子习惯的养成,侧重培养做人、做事、学习的习惯;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主要要抓思维方式的训练养成,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创造。

初中教育的关键点是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包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这个阶段教师和家长都要学会退一步,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展现自我。还有就是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学生的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分三个层面——生活层面、职业层面、社会层面。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化解青春期的诸多问题。

高中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反思孕育大智慧,只要学生具备了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会很差;高中生能力养成关键期是高二和高三。评价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力高低的标准就是看他主动利用现有条件形成某种可能性的程度。

中国教师报:在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教育者应该注意什么?

林 格: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内容是学习,孩子学习不好,做人就没有信心,德育就无从谈起。因此,关注学习效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是新时期养成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天里,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整个青少年的最佳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学生,如果课上得不好,问题是很严重的。

阶梯式学习法

中国教师报:怎样才算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林 格:作为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一个重要发现和总结,我们推动实施的一个基本方法是阶梯式学习法。阶梯式学习法是激扬课堂活力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梯,告诉学生每个阶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让学生以此为参照,审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效果,达到引导他们自动沿着阶梯往前走,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方法由著名教育专家程鸿勋进行了接近三十年的开创性实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阶梯式学习法的五个阶梯是:

一级是跟着上课。上课时,学生简单地听,被动地抄着笔记。这样上课,劳动量很小,一点都不累,但这样过分“老实”地上课是低水平上课,是学习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级是懂记上课。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积极思考。学生学习好坏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上课思考不思考,是否积极思考的问题。而是在懂的基础上有意记忆,课末能复述出课堂的主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大有潜力,所以,一定要加强有意记忆和课末复述。

三级是联想上课。它也有两个标准,一是积极思想,展开联想。学生上课一定要多想,想得越多越好,充满幻想都好。二是能主动积累经验。学生主动积累经验,是他们形成和增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级是多得上课。有三个标准:一是能培养概括能力。一个人面对纷乱繁杂事物,能用几句话概括其本质,是他有能力的重要标志,若能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这样努力,概括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二是学生能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上课。善于逻辑思维的就多推理,善于形象思维的就多想象,发挥特长上课既愉快又容易取得成绩,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三是努力扩大课堂收获。老师的哪个字写得好,那句话讲得漂亮,哪个动态优美高雅等,都能留心学习和增加美感。人的成长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多留心,多积累。机会是给有积累的人留着的。

五级是专论上课。它也有三个标准:一是学生对知识有“超前兴趣”,有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并能用较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二是能形成知识专题或结合社会实践的专题,进行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走向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三是课堂上互动讨论时善于交流,热爱集体,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当然,预习、复习、作业甚至德育都可以分成五级。经过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教师要放下“自我”,做“一面镜子”

中国教师报:在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林 格:每个孩子都是要求学习、渴望成功的,人自身存在的主动性及蕴涵着的无限可能性,是教育的秘诀。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引导,协助,激扬,突破。

因此,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它的最高境界是教育者全面依靠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帮助养成主动发展的终身习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策略,就是:教育者向孩子学习,也就是教师彻底放下“自我”,不要执著于“教”,学生自己就会学习的,最为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中国教师报:要做到放下“自我”,其实是很难的。教育者如何才能放下“自我”呢? 林 格:如果我们的心灵是温暖的,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一定需要说很多话,教育就实现了。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条暗线,这个暗线叫“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和拓展”。而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完善取决于要有一面镜子,因为孩子只有从镜子当中看到自我的时候,自我意识才开始萌芽,那么教育者所起的作用,是做“一面镜子”。你不需要说话,只要你自己很干净,孩子就能从你的言传身教中发现自我,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放下“自我”其实就是放下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和在课堂上的强势地位,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存在。建议教师学会闭着嘴说话——尝试用你的情绪和状态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温暖。

下载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叶澜12条教育信条》心得体会

    读《叶澜12条教育信条》有感 何为信条?我想信条是指一个人的原则和主张。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秉持着什么样的教育信......

    概论读书心得

    概论读书心得读《沧浪之水》的感想读《沧浪之水》的感想 这学期的读书笔记,我选择读老师推荐的《沧浪之水》,这是我的感想,纯粹是个人感想。 当池大为第一次翻开父亲留下的《中......

    叶澜教授报告(五篇)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叶澜教授 深入认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 对语文教学的复杂性都有体悟。在当代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挑战性,它独特在哪里?比较缺乏一个系统的疏理。做事情喜......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 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

    叶澜版教育学笔记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要求] 由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绪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概论读书报告

    《地球概论》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与内容梗概 (一)作者简介 金祖孟(1914-1991),男,浙江省义乌县青口镇下朱村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后留校任在职研究生。1944年获中央大学......

    听叶澜教授讲座有感

    听叶澜教授讲座有感 从听到叶澜教授要来师大开讲座,心里顿时欣喜,自从接触教育学开始,就知道“南叶北裴”的说法,叶澜教授是华东师大博导,从考研之初,就拜读过叶澜教授的教育概论,......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 经典言论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 经典言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主动发展为本。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