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版教育学笔记

时间:2019-05-15 04:0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叶澜版教育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叶澜版教育学笔记》。

第一篇:叶澜版教育学笔记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要求] 由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绪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1、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难点)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一)什么是教育?

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举例)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智力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教育现象。

(三)教育规律 两大规律: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

②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相互制约的规律 我们学习的《教育学》属于普通教育学。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对教育日益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教育实践经验长期丰富和积累的结果。发展阶段:有不同划分法,我们分四阶段:

(一)萌芽阶段

封建社会之前,没有独立的教育学,只有教育思想同哲学、政治、伦理学等混杂在一起。如《论语》、《孟子》、《荀子》等既是哲学、伦理学著作,又包含了许多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学记》为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专著,反映了二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思想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独立学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能形成独立学科?

①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生产力发生巨大变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及教育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如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出现等。③与教育学有关的哲学、心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完善。

标志:一般认为,开始于夸美纽斯(捷克)的《大教学论》(1632年),他的教育理论为资产阶级教育学奠定了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一部教育学。

19世纪初的赫尔巴特(德国)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更为严密科学的教育学。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建阶段

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他们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为科学社会主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简介)△我国教育学的发展情况简介。

(四)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学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教育史学

教育哲学

教育社会学

基础科学: 教育基本原理 部分交叉学科 教育文化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生态学

比较教育学

教 教育测量学

工具学科

育 教育统计学

技术学科

教育工程学

科 方法学科 教育技术学

教育评价学

学 学前教育学

初等教育学

各层次应用学科 中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应用科学 成人教育学 教学法

课程论

各类型应用学科 教育管理学

教育法学

教育政策学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①②③(见书P11—13)

三、教育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新三论等

四、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为了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1、学习教育学,能提高我们搞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巩固专业思想。

2、学习教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教育规律,指导实践,提高质量。

3、学习教育学,能更好地指导教育科研。要求:(如何学好教育学?)

1、学习教育理论与参加教学实践相结合;

2、课堂听课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3、继承我国优秀教育遗产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4、学习教育学与学习心理学、教材法等相关学科相结合。

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

理解教育的本质。重点掌握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教育过程的诸种矛盾。

1、教育的本质。

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育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几种要素构成的特殊矛盾运动过程。

第一节 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

对受教育者地位的认识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者——教育的主体

教育者的地位 教育者的目的性、主体性、社会性

三、教育影响——教育的中介

教育影响具有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第二节 教育诸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影响的关系

△ 主要矛盾: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关于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观点 参见叶澜主编《教育概论》第一章第二节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一)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定

(二)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认识 △ 一般认识:前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后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复杂性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2、不同参照物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

① 以教育内容及其他因素为参照物,则两者都处于主体地位 ② 相互作为参照物,则互为主客体

二、教育内容(纯客体)学校机械能人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2、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3、教育内容被两个主体共同利用

4、在教与学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三、教育物资

(一)教育活动场所与设施

(二)教育媒体(载体)

(三)教育辅助手段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的发展受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反过来它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用动态的观点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着重掌握教育与生产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能运用本章理论正确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如何理解这一界说?

2、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3、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认识。(难点)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一)几种教育起源说观点述评

Ι、“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起源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有学生和教师,也有教育活动。Ⅱ、“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Ⅲ、“社会生活需要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我们主张“社会生活需要起源说”,为什么?

首先,社会生活需要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劳动创造人本身,使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手足的分工,使手成为劳动器官,大脑的发达成为自觉思维的器官,同时产生了语言,这些都为教育的产生准备了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生活需也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必要性。人类在劳动中获得了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建立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为了维持和延续社会,年青的一代必须把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和思想品德,于是便产生了教育。

“生物起源说”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动物没有语言和思维,不会有意识地活动,他们的所谓“教育”是以身俱来的本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教育。

“心理起源说”否定了教育的有意识、有目的性,是错误的。△学校教育的产生

(二)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一界说包括三层意思: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为人的发展所必须

2、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3、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教育。关于教育的发展阶段:(参考叶澜《教育学》第二章)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阶段。

按生产关系(社会形态)划分,可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五个阶段(比较各个阶段教育的特点)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而教育对政治又具有反作用。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教育对政治作用的表现:

1、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本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

3、制造传播舆论。在教育中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和行动以及教材、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制造一定的舆论,借以影响群众,以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4、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作用的性质

促进、巩固,维护作用 阻碍、削弱、瓦解作用 取决于它为哪个阶级服务,为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服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又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一、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举例)生产力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举例)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人才的培养规格)(举例)

3、生产力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举例)

4、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如物理、化学实验、幻灯电影演示教学、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都与生产力发展分不开。因此,教育的发展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受其制约。二、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例如,一个农民单靠体力,最多只能够种几亩地,生产几千斤粮食,而受过教育,掌握技术,学会运用现代化工具的农民,可种几千亩地,生产几十万斤粮食。又如,美国从1900~1959年,在教育上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在物质上投资利润只增长了3.5倍。与文盲相比,小学水平,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水平,可提高生产率108%,高中水平,可提高生产率300%,可见教育对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1979—1982年,我国高校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奖的有116项,占发明总数428项的27%;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有57项,占总数的45.9%。1982年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上报科研成果570项,已推广运用的有349项,年经济效益达5亿元以上,大大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北大方正”、“清华同方”。

△正确认识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的意义

1、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2、使我们明确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补充: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四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为什么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二、教育本身的继承性

三、教育与政治、生产力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为什么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本章教学注意避免与《心理学》有关章节重复。

1、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

3、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批判。(难点)第一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处于一种动态的不间断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积累,亦有质的变化。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三因素。这三种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

(一)遗传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器官、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素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体现在:

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发展才有可能。遗传素质有缺陷,身心就得不到健全发展。例如,无脑儿或半脑儿,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思维活动。一个先天失明的人,不能发展其视觉,他不可能成为画家;一个先天失聪的人,不可能发展其听觉,他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因此没有遗传素质这一物质前提,就无所谓身心发展。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

人的遗传素质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构造和机能具有不同的先天特点,这些差异影响到身心发展个别差异。实验证明,在思维方面,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比不灵活的人在解决问题方面可以快2—3倍,视力正常的人与色弱,色盲的人在分辨颜色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又如,一个人的身材、相貌、嗓子等影响到他在舞蹈、戏剧、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天资的高低,也使人们在认识发展中有差异,等等。这些说明,不同的遗传素质,必定影响到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由于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前提作用,人们对优生学,对如何获得良好的遗传素质愈来愈重视。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1、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她们具有人的遗传素质,但由于自幼脱离人类社会,没受过人类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她们被发现时,几乎没有任何人的心理,不会语言和思维,也没有人的情感和兴趣,这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2、遗传素质是可变的

一个正常的人蕴藏着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遗传素质可以向肯定或否定的方向变化。如“爱迪生”,“江郎才尽”。

3、遗传虽然存在个别差异,但对于一般正常的人来说,差别不大,而且这种差别也不是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对“遗传决定论”的批判。

(二)环境

广义:指人们生活的全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狭义: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环境。

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社会人,时时刻刻受到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影响,而且由于社会、家庭条件不同,使人的身心发展产生个别差异。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社会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1、这种环境的影响是自发,偶然的,零碎的,没有既定的目的,也不能按一定的方向长期系统地影响学生,它不能决定人们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

(三)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特定的环境。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因为: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它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利用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之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思想品质,较之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环境影响,其作用更为巨大、深刻、系统。

2、教育能协调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根据特定 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这些教师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教育内容,懂得运用教育方法,根据教育规律,有意识地发挥学生遗传素质中的长处,弥补其短处,并对各种环境加以调节控制,吸取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更好更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

但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脱离遗传和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对“学校消亡论”和“教育万有论”的批判

三、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本节内容较陈旧,可指导学生参考叶澜主编《教育概论》第四章关于“二层次三因素理论”)。

第二节 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

一、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要使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真正起到主导作用,必须在理论上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在实践中遵循这些规律。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复杂多变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青少年身体发展表现为生理上的新陈代谢,心理的发展表现为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斗争。主要规律:

(一)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首先,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如身体的发展是按“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到全身的边缘方向”发展的,人的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思维,记忆的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的发展的,这些顺序是不可违背的。其次,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以思维为例,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少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能进行理论逻辑推断。阶段性一般是不能跨越的。阶段性还表现为各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还要求作好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

(二)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例如,身高体重出生后一年发展最快,以后缓慢,到青春期又高速发展。又如脑 的发展最迅速的是在出生后的第5—10个月,五、六岁,十三、四岁三个阶段,其他阶段则发展较慢。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例如感觉、知觉在少年期之前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则要到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在艺术才能中,音乐的才能表现为较早,绘画、雕刻才能则表现为较晚,等等。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教师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三)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举例)

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教师要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由于遗传素质不同,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性。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二、教育要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按社会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本章教学,力求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分析教师的作用、地位、任务、劳动特点,提高高师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二是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明确的、系统的要求,让师范生明确当好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做为自身的努力方向;三是使师范生掌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懂得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本章注意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教育。

1、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

2、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3、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难点)第一节 教 师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周礼》)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诗言学行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夸美纽斯)“教师是托起太阳升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

教师的概念:广义: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可以称为“师”。狭义: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一、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与地位

社会作用:

1、教师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的作用。

2、教师是塑造年轻一代的心灵的工程师

3、教师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教师的地位也不相同: 在剥削阶级社会里,一般教师尽管客观上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服务,但他们本身是被剥削的脑力劳动者,社会地们低,待遇菲,人们把教师职业做为知识分子的“穷途未路”,流传“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元朝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之举,历史上虽然也有“君师”相提并论的时候,但那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一般教师没有地位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国家的主人,地位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上,教师永远摆脱了失业的威胁,普遍实行公费医疗,设立福利基金,规定休,退休,死伤抚恤制度等。工资待遇,住房,子女就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生活有了根本的保证。政治上,教师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不少教师被选为人民代表,参与国家政权管理,一些对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被授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教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党和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对教师地位的概述:

列宁:“应该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

邓小平:“要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 陈云:“为人师表,无尚光荣。” △对目前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客观认识

我国目前教师 地位还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① 历史的原因; ② 人们的认识问题;

③ 我国的客观实际。如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④ 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准不高。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我们的看法:

首先、要提高全国人民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到教育和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使用,才能摆正教师的地位。

其次,提高地位应落实到实处,关键在于提高待遇。(举例)

再次,教师必须走专业化道路,以专业地位的提高赢得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作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对经验教育影响进行加工改造。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并不否定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

二、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和角色定位

(一)教师的任务

根本任务:教好学生。即按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任务:

1、教书——教好功课。这是教好学生的最基本表现。教学工作在学校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教师只有教好功课,才能完成教育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每一个教师应把教好功课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任务。(经师)

2、育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教师要全面关怀学生的思想,身体,生活各方面,作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各方面的生活。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人师)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是一项艰巨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劳动。由于教师的任务,劳动对象,手段都有别于其它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和教育教学任务的复杂,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学生)。学生不仅千差万别,而且时刻者在不断变化,每个人由于遗传,家庭,社会影响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思想、知识水平、能力、兴趣、气质、性格方面有所差异,他们有着不 同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而且这些方面都在不断变化。以这些复杂多变的学生为劳动对象,其工作必定是十分复杂的。

其次,教师所担负的教书育人任务也是艰巨复杂的。教师要负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每一个方面的具体任务都是十分复杂的。在“育人”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思想特点不尽相同且变化发展,很难把握,教师要塑造学生的心灵,必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教书”方面,教师不仅要传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知识体系,备课、上课、批发改作业,课外辅导,检查评定等教学工作十分复杂,教师每完成一项教学任务,都要耗费无限精力,其劳动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的特点。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教师的对象是千万别而且发展变化着的青少年。每个教师面临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教学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教师本人情况也不相同,因此教师的每项工作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创造性地进行,不可能有统一的操作规程。教师既是教育家,又是艺术家。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连续性)

教师任务的繁重和人才成长的周期性长的规律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个长期的过程。一是劳动时间长;二是劳动成果的长效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成果,要经过一段时间,因此教育效果不是一时就能检验出来,教师是“创造明天的人”。可见教师的劳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这是教师劳动与其他类型劳动的显著区别。由于教师处于教育者的地位,在学生的眼里是他们的榜样;同时由于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表现在①教学中教师起示范作用(如讲解例题,实验操作等),使学生有师可法; ②教师本身的思想品质,业务水平,作风仪表乃至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感染作用有时比空洞说教要有效得多。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里宁说过:“如果教师很有感性,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示范性要求教师在各个方面要为人师表以身则。

5、劳动成果评价的特殊性

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马上可以检验出来的;教师劳动成果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

1、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三、教师的素养

教师要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根据教师职业素质结构需要,人民教师必须达到以下求:

(一)高尚的师德(思想素质)

1、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要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动力。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真正热爱,对它产生感情,工作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强烈的自亲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真正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举例)

3、要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感情联系,搭起师生互爱的桥梁,才能互相配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爱学生应该包括:热爱和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4、处理好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间要互相新生信任,互相支持配合,依靠教师集体。

5、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二)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业务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

1、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最基本任务是教好功课,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任的学科的专业知识达到精通的程度,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储存一桶水。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体系,深入浅出地讲话教材,才能胜任该学科的教学工作。

2、具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这是因为:

①各门学科的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教师要上好本学科的课,必须了解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才能使知识更为系统,也使上课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②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经常会向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有广泛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般科学,技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欲;

③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更多机会接触学生,直接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不断吸取文化科学技术新成就更新和充实教学容。

3、懂得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但它是有机规律的。按照这些规律教育性,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教师要掌握教育规律,要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懂得教育科学,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材法,从中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育人”)△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在能力方面,教师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有:

1、组织管理能力,包括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组织鼓励班级集体的能力;

2、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手势、表情、姿态等表达能力。其中以语言表达能力和板书能力最主要;

3、自我调控能力;

4、研究能力;

5、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身心素质)

1、健康强壮的体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认为,教师工作成效与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比较理想的教师应有下列的心理特征:①细致而深刻的观察力;良好持久的记忆力;灵活敏锐的思维力;创造性的想象力(智力因素)②坚强的意志力,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③丰富而又能控制的情绪情感; ④乐观,开朗的性格

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地位

(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这是相对教师而言的,客体并非不重要)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介绍当前关于主体性的讨论与实践)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社会地位受法律保护。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来的社会公民。

二、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二)学生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思想感情的对象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和权利,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指导,服从教师的要求。

但师生之间又是平等民主的同志式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二、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也有情感方面。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师生之间的认识,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教师要从本质上全面,公正地认识学生,避免只从表面认识学生而对学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学生也要克服幼稚天真,凭印象对教师作出武断的结论。要加深师生之间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举例:“罗森塔尔效应”。)

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自身行为的功能,也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学生与他所喜欢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师总会伴随着信任感,有利于教师的权威的建立师生的心理融。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师,必然产生出更多的交往愿望和行动,从而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教益。师生之间的情感,要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发展阶段。

三、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四、认识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意义 :尊师爱生 教学相长

五、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章教学要讲明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等理论;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规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与实现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难点)

4、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5、如何全面贯彻教育目的(难点)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问题。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控制着教育对象的发展,保证人才的性质和质量规格

2、教育目的指导和支配着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第一节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制约

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三、还要依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辨证统一论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基础)这一学说的主要观点:

1、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2、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方法

(二)依据我国的国情

(三)吸取以往各个历史时期制订教育目的的经验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介绍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提法,并做简要评析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认识

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教育目的,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和当前实际,应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1、全面理解教育目的,处理好德智体美劳的关系,促进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2、教育目的的统一性与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多样化相结合。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把教育目的的现实性与指导性辩证地统一起来。补充材料: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七章 学校教育制度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和体系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明确建立学制应遵循的原则。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当前我国的学校系统。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学制制订是否完善,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进而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制订学制的依据

1、受政治制度的制约

2、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3、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4、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癸卯学制(1903)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

2、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3、壬戌学制(1922)

(二)老解放区的学制

(三)1951年的新学制及其特点

(四)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有关学制改革的规定

(五)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四、建立社会主义学制应遵循的原则 第八章 德 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很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德育对保证人才性质有重大意义。德育工作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德育的作用、地位;掌握德育的基本原理;懂得运用德育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学校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要让师范生在德育理论指导下,学会从事德育工作的技能技巧。特别要帮助学生了解分析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理状与对象。

1、德育过程的概念、构成德育的基本要素。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难点)

3、中学主要德育原则的贯彻。

4、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当前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5、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品德教育,又称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概念上有几种不同的提法:Ⅰ思想政治教育;Ⅱ思想品德教育;Ⅲ道德教育;Ⅳ共产主义教育;Ⅴ德育。我们认为: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方面。

本章要研究德育的现象及其规律,可以独立为一门学科,即“德育论”。

主要内容:德育的意义和任务,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和方法等。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

一、重视德育是历代学校教育的普遍规律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德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德育,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都以德育为中心。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之,行有余力,则以学之”,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唐朝的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把传道放在首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样十分重视德育。英国的洛克提出要培养“绅士品德”,赫尔巴特更是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 道德”。当然剥削阶级重视德育是为本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样十分重视德育。列宁指出“应当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全部事业。”可见,为了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德育历来被放在首位,这成了学校德育的普遍规律之一。

二、加强德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人要培养的人才进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教育学生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学习和工作才有方向和动力,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德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表现为既独立又依赖既成熟又幼稚的矛盾,这时的可塑性很大,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若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他们容易接受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反之,若放松教育,由于他们缺乏能力和抵抗能力,也很容易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和腐蚀,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一生的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德育的任务

根据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能自觉按照无产阶级利益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言行,评价别人的思想行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袭,把他们塑造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具体任务:

1、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二、确定德育的依据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德育任务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要点。

(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的侧重点和针对性。

三、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2、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3、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4、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5、集体主义教育;

6、劳动观点教育;

7、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

8、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一)什么是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二)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三者互相作用,构成了德育过程的矛盾运动,离开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中要实现两个转化:① 教育者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意识;② 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个人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形成个人的道德品质。两个转化是在统一的德育过程中实现的。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结构,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等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德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 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

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

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2、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

3、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但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举例)

4、德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品德的形成,通常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设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举例)。

[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十六个字,概括德育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日益广泛和深入,社会的、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因素时时刻刻广泛地影响着学生(举例),学生是社会人,必须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德育具有社会性,德育过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克服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空洞政治说教。学校教育不同于环境的自发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扬长避短,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学校德育具有可控制性。学校教育是德育过程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

2、各种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影响的。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1、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在德育过程中,外界影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更取决于学生思想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即外界的道德要求与他已形成的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这些矛盾很多,如① 正确与错误,落后与先进,全面与片面的矛盾;② 个人倾向与外界要求的矛盾;③ 知、情、意、行四因素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矛盾;④ 认识与能力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斗争成为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德育过程就是要引导并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依靠和发扬学生身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和纠正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朝教育者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2、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的过程

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内因很重要。学生是一种积极活动的主体,他能根据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能动地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新要求作出评价和选择。因此,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它能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四)德育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德育原则就是教育者进行德育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要求。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长期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意义:正确理解和正确贯彻德育原则,对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觉性,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取得最佳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组织各项德育活动,选择运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依据。教育者只有掌握了德育原则,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主导者。

二、中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1、涵义:是指要从学生当前思想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性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工作。

2、依据:① 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这一规律要求德育过程要促进每个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必须触及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内部特点。

② 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要求德育工作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各项工作。

3、贯彻要求:

①要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全面客观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②德育的要求,内容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应有层次性,防止“一刀切”。(举例)

③要经常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加强针对性和侧重点,防止德育工作的“一般化”和“公式化”。(举例)

(二)知行统一原则(又称言行一致原则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1、涵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又要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2、依据:①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言行统一的人;

② 根据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过程的规律。

3、贯彻要求:① 要重视系统的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思想品德的形成打下基础。

②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锻炼。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作到学用结合,言行一致;还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

③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和评价要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④ 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涵义: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要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同时辅之以必要原纪律约束,使二者结合起来。

2、依据:①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的性质,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与剥削阶级用强制手段培养顺从的奴隶有本质的区别;

② 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他们一般是要求上进的,但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不够,易受外界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坚持下面教育,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辅之以纪律约束。

3、贯彻要求:

① 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②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把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③ 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给学生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④ 教师要以身作则,增强说服的力量。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1、涵义: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严格要求学生,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

爱与严的辩证关系: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爱不严等于溺爱,只严不爱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双方产生对立,只有爱严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依据:①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要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就必须严格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

②根据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于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主要在于他的内部因素,教育者要尊重爱护学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尊心,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尤其是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而且一般是追求上进的,但不稳定,有时不自觉,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尊重信任他们,又要严格要求。③ 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

3、贯彻要求:

①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②要对学生提出正确的、合理的、具体的、严格的要求。③要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

④教师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保证执行要求的严格性和坚决性。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涵义: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重视组织培养学生集体,并通过这一集体来教育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这一原则包含两层意思:①教师要重视培养教育学生集体;②要通过集体来教育每一个学生。因此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

2、依据:①德育的目的任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而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所以要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②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的这一规律。健全的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在集体中,最容易培养组织纪律性,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集体中,由于榜样和舆论的作用最容易使正气上升,克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最容易互相促进,提高觉悟。因此集体的教育作用要比教师个人的影响大得多。马卡连柯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用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亲的集体所能作到的一切。”集体的影响能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3、贯彻要求:①要重视培养健全的学生集体,特别是班集体。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③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涵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要求来自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必须统一起来,互相配合,产生合力作用。教育影响的连贯性要求德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要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连贯地教育学生。

整条原则的涵义: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与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因素统一起来,前后一致,一贯到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按一定方向有计划系统地发展。

2、依据: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受多方面的影响这一规律。所以各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力求一致,才能起合力作用,否则会互相抵消,甚至会造成学生思想混乱,无所适从。

②思想品德形成是长期反复的过程这一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各个阶段的德育内容,要求有所不同,但目的要一致,要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前后互相衔接,才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贯彻要求:

①学校领导、班主任、团队组织、各科教师及所有人员要形成一股统一的教育力量,按教育方针去共同要求学生。

②学校和教师要主动与家庭、社会有关方面取得配合,协同一致地教育学生。

③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有系统,连贯地进行,要注意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联系和衔接,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成为一个前后联系的完整过程按统一目标始终一贯地进行教育。第五节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包括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一、说服教育法

包括讲解与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法。

二、榜样示范法

1、现实生活中的榜样①典范:精英、伟人、模范②示范:师、长③榜样:好人好事

2、文艺作品中的榜样

三、实践锻炼法

1、通过完成一定任务进行锻炼;

2、通过遵守日常规章进行锻炼

四、情感陶冶法

1、环境

2、风气

3、爱心和榜样

4、艺术的感染

五、品德评价法

1、表扬奖励

2、批评惩罚

3、操行评定

六、自我教育法

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渠道。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一、政治课

二、各科教学

三、班主任工作

四、团队和学生会组织

五、生产劳动和课(校)外活动

六、日常生活 第九章 智 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智育的概念、意义、任务;了解智育过程的基本理论,掌握智育的实施要求。

1、智育的概念,意义,任务。

2、智育过程和智育的基本要求(难点)。

一、智育的概念和意义

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

1、智育在社会文明进化中的作用—智育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智育活动实现的。

2、智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

二、智育的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训练基本技能

3、发展智力 △ 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之争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关系

二、智育过程

(一)智育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二)智育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

(三)智育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发展智力的过程

四、智育的实施要求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二)记忆与思考相结合(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第十章 体 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内容,明确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和组织形式。

1、体育的概念、意义、任务

2、体育的内容

3、体育的基本要求和组织形式

一、体育的概念和意义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

1、体育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各育起着促进作用

2、体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3、体育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具有深远意义

二、体育的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作风和道德品质

4、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打下基础

三、体育的内容

三、体育的基本要求

1、体育锻炼的全面性经常性适量性

四、体育的组织形式 第十一章 美 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美育的概念、性质、特点,美育的意义和任务,美育的要求,美育的内容与方法。

1、美育的概念、性质、特点

2、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3、美育的要求,美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美育的概念及性质特点

(一)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性质特点

1、形象性、可感性

2、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3、潜移默化性

二、美育的意义

(一)美育的社会价值

1、美育能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

2、美育关系到社会风气和人们为精神面貌

(二)美育的育人作用美育为个体发展所必需,对各育起着促进作用

三、美育的任务

1、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技能,用美的知识武装学生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

3、发展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才能

4、结合美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

四、美育的基本要求

1、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

3、领会艺术内容与掌握艺术方法相统一

4、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五、美育的内容与方法

1、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美育如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电视、电影、戏剧等

2、通过自然进行美育

3、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第十二章 劳动技术教育

本章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和特点,意义和任务,内容和形式及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

1、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3、来得及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4、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传授给学生一些现代工农业生产通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二)特点实践性技术性教育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意义

1、能更好地完成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为工农业生产输送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助于勤工助学,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

(二)任务

1、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掌握一些通用的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三、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工业和手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

2、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

3、服务性劳动和公益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4、初步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二)形式 讲授、实践

四、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要求

1、劳动实践和思想教育结合2、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

3、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结合4、注意安全卫生劳逸结合5、教育意义和经济意义结合 第十三章 教学工作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本章是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重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基本理论,包括: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基本环节,等等。从而为学生今后科学地从事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章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除了理论讲清讲透外,①要讲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获得有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训练从事教学工作的初步技能技巧;②要加强实践环节,结合见习、听课、看录相等形式进行教学;③适当补充介绍当前教学理论的新观点和国内外教改动态;④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1、教学过程的概念、意义、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点(难点)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难点)

4、教学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5、中学主要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各条原则运用。(难点)

6、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概念和意义

7、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和注入式的实质区别。(难点)

8、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要求)

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10、课堂教学的概念、优越性、局限性。

11、课的类型和结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2、评价一堂课的是否成功的标准。

14、传统教学的弊端,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改革的现状和趋势。(难点)概 述

教学论是教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阐述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什么是教学?

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来逐步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道德品质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此解释是以教师为基点,若以学生为基点,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与智育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各科教学,如文化课,政治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劳动课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实现教育目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质量。

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学校其他工作相较而言,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的安排要以教学为主,统筹安排。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三、教学的任务

我们认为,教学应该完成以下三个基本任务: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即“双基教学”,这是教学的最基本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

上述这三项任务都是互相联系的,在教学中不能有所偏废,要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争论: 几种不同观点:

1、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过程或传授知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又有几种不同的见解:A、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B、是师生双方的认识过程; C、是处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认识对象(教材教具等)“三体”问题的复杂认识过程;D、是一种发展发现过程。

3、教学过程是德智体全面培养与发展的过程。

(二)如何正确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点?

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本质上它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又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活动,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以授受间接经验(主要是教材)为主的认识活动。

3、教学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输出和输入。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教学活动。(举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但其内部有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即规律性的东西。教学有哪些规律?目前尚有争论,且提法不一。一般认为主要有四条教学规律:

(一)教与学统一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永远是统一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调节下才能系统地迅速地学到知识。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其主动性是学习成功的内部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当学生本身积极参与与教学过程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影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这里的“教育性”是指“思想教育”,故此规律又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

①从教学任务看,教学是教育目的的实现的主要途径,是为了培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②从教学内容看,无论是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包含丰实的思想教育内容。各学科的教材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举例)

③ 从教师的教学过程看,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④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其思想状况、学习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其思想觉悟方面的教育,使之树立学习自觉性。可见,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必须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是思想教育的基础,而思想教育是知识教学的动力和保证。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教师不能脱离教学搞空洞的思想教育,也不能忽视教育性搞“纯知识”教学,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教学以传授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简约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人类探索真理的一般认识活动,它主要是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成果,即间接经验。掌握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条捷径。例如,人们发现和总结出二项式定理需几十年的时间,而学生只需一节课就能掌握。通过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书本知识,并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不可能事事都从直接以验入手,也不必要每认识一件事物都去亲身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中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是必然的,是一条规律。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的规律(发展性)

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知识不等于智力但两者是互相联系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了条件。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在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的。*认识教学规律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篇: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大型电视专栏《走近他们》第二百二十一期

叶澜:追逐太阳

播出时间: 2009年09月12日

被访问者:叶澜(新基础研究中心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访问者: 骆新

丽娃河,总是静静流淌在华师大诗意的岁月里。叶澜,华师大终身教授,一位以她犀利思想和深厚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15年来,她首创的本土化教育理论——新基础教育,已经在上海萌芽开花,进而推进到了各地,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叶澜:这是在1994年的时候,其实我也是一件事情把我好像猛地吹醒、唤醒一样的。那时候我在洵阳路小学,我们在做一个“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一个课题研究。去的那天,这校长跑进门来,门一关,拿着毛巾就呜呜大哭,为什么?我 说你怎么了?这个女校长她说,今天跟我们做实验的一个数学老师,她留了一张条子就走了,上课也不来了。什么原因呢?她说,有宾馆招聘,人家要她了,她就去了。所以她就哭得很伤心,她说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我们的教师这么容易,一招就走,而且能够舍得把学生都丢下。回来以后,我就心里想着这么一个问题,我说为什么我们的国家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教育第一个受损害。那时候文化大革命,那是政治冲过来了,现在经济的大潮又冲过来了。我说为什么教育这么容易被折腾?于是我就把那些中央文件全部拿出来,我就一个一个读过去。读完以后我突然明白了一条,中国社会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时期,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开始关注主体,个人的主体的活力的释放,就是对旧的一种藩篱的挣破。然后有新的东西要建构起来,需要有新人,需要有新的教育。读出这个道理以后,我就觉得我要做事了。

突如其来的大时代,引发了叶澜蓄势已久的激情和创意。她率真透亮,特立独行,敢破敢立。那年,她已53岁,但仍不畏崎岖,追逐前行。

骆新:如果要把这个东西当成,在这种理论之下,您要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话,如果这样去理解,您这个“新教育”工作„„

叶澜:不好讲,千万别说“新教育”,一说“新教育”就错,记住,重复三遍。

骆新:新基础教育。

叶澜:因为对这个时代领悟了以后,我就提出了基础教育要改革这样一个目标。当然这个改革首先要从小学做起,因此我就同时就做了一个实验设计,这个实验当然不是像实验室的实验,它是一个在现实环境中开展的,一个教育改革的实验。

在深入的观察剖析中,叶澜找到了传统课堂教育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生命活力的缺失。于是,精神生命和主动发展成了叶澜新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关键词。由此,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颠覆,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骆新:我们现在也有一个疑惑,您要对数学、语文和外语进行改革的话,毕竟目前按教育部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在这个已经被定了性的基础底色上,您有什么改法呢?

叶澜:这个就是要进入学校你才会明白,那么实际上看起来好像大纲已经规定,教材都是定好的,实际上真正的课堂的掌权者是老师。所以我们历来有这样一个,长期做教育的人,他都明白,无论怎么样的教材,到一个好的教师手里,他照样把这门课教得非常漂亮;到一个差的教师手里,无论多么好的教材,他照样把这个课搞砸,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教师。你

知道老师以前怎么备课,就是教参大家抄抄,或者是教研组里面分分工,你备一到三课,我备四到六课,然后你备多少,大家全部备完,合到一起就是一学期的教学,没有真正的一种智力投入。我曾经到一个学校听过一天的课,是一个初中。听下来,我整个感觉就是累。我就发现学校大致有这么几类学生,第一类学生是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就是他什么课都学得比较好。第二类是有一些老师喜欢,有一些老师不在意的,那就是偏科的孩子。第三类那就是坐在边边角角的,就是什么课他都不好好学的,大多数是老师的眼光不大对准他的人,所以我们经常忽视的是大多数。

骆新:沉默的大多数。

叶澜:沉默的大多数。所以我就说从小就培养了一批默默的、听人支配或者吩咐的,这样的一批人。那中国社会正要发展,靠这样的人是不行的。它必须把每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给焕发起来。所以当时,我大概在1997的时候,我就在这个过程中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在这篇文章里不仅谈到了学生,我还谈到了老师,其实我觉得老师,他在这样的课堂当中,他也是被动的。他是一个执行者,他的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创造者,不是一个创造型的教学活动。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说要改变师生在学校的这种被动生存方式。那么就这样一篇文章,最后我写了一连串的排比句。结果有的人都是能够背给我听,电话里,他说这个写得太好了。走到哪里,有时候我做个报告,下面的人围上来,说叶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我们读过《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看起来是叶澜一文惊人,名动全国。其实在背后,却含辛茹苦,凝结在她们改革实践的每一天每一步。从最早的洵阳路小学到如今推行至全国300多所中小学,叶澜行走了15年。

骆新:中国的传统当中,强调的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叶澜:对。

骆新:我北京有一个朋友叫郑也夫先生,是社会学家,他曾经和我提过一句,其实我们强调要用快乐的方式去学习,用主动接受的方式去学习,当然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其实他认为在这个世界发展过程当中,真正能够促进人们向前进步的,可能不是快乐,倒是一种痛苦。真正能够让社会去改变的,恰恰是那种压力。

叶澜:压力。

骆新:如果你把压力都取消了,那学生都在快乐当中学习„„

叶澜:其实怎么说呢,快乐不等于轻松,快乐不应该就是没有压力。这件事情既是意向的,又是有挑战的,需要你有智慧付出的,这个挑战是你自找的,不是别人硬要你做的,你觉得在这个里面有一种探索,你会有新的发现。当你进入到这种工作情景的时候,那不觉得累,而且一旦走出来,这种快乐,我就说叫做“创造的快乐”。其实我觉得每一个老师都有可能,把自己的工作转化为创造性的工作。那么这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就是改变对课堂的看法,我们现在在培养教师的,就是教师需要新的能力,就是在课堂上捕捉信息和回应学生的能力。改变老师在课堂的生存方式,结果老师也变得很主动,他就竖起耳朵听。我们在旁边听课,就专门在听,哪个孩子有新的东西,这个东西老师关注了没有,有没有道理,这样一出来,那么就丰富了。一丰富以后,老师就没办法了。问他有什么感受,这节课上下来?他说我跟孩子们搏斗了一节课,孩子不累,他累。孩子要往那边走,他要往这边走。然后就这么拉着扯着,他说这个课堂我没法对付。所以都会有一些苦恼。这很正常。如果一个变革没有苦恼,没有触动,那么还要变什么呢?

骆新:我突然发现您这个新基础教育,其实真正教的不是孩子,而是教师。

叶澜:您讲得太对了。

那这难度也太大了。

叶澜:难度也大。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找了一种开路人,就大家探一条路出来。这条路走出来了,后面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走下去。

骆新:如果在中考和高考上,现在我们规定的答案,必须还得是固定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话,那您前面所做的所有尝试,打开思路的尝试,做各种各样的教学相长的尝试,岂不最后在标准上又受到阻碍?很多人都说我们以前做过很多尝试,但是最后到了结尾了,他要考试了,说学生,你还是回来吧,怎么办?

叶澜:首先我应该要第一个说明就是,整个的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考试,所以你的全过程不能全部对着考试,你全部对着考试就把一个人变笨了,变傻了,是不是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要对生命整体的发展给予关注,教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价值,远远不能用最后考试多少分来代替。我甚至说过,你前面四年半你都给我做,你到了最后半年,你觉得你的学生实在不行,你要去补,那这个半年给你补。我说至少你让他四年半,能够过着一个丰富的、多元的,有利于他自己个性成长的学习过程。而且这种选择,这种对外面的东西,不同观点的判断,这种能力你现在最体会了。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人,人格的形成多重要啊!是不是啊?所以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是不做牺牲的。实际上实验班的效果,三年以后远远的高出平行班,包括考试,为什么呢?孩子学得活了,他会判断了

,还有他实践的机会多了,整体的水平提高了。而且孩子不能耽搁,你说对不对?童年都只有一次,童年他不幸福,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遗憾、阴影,甚至成为他后来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们的生命意识,生命对我们来说是最值得尊重和关注的。

尊重生命,激励发展。叶澜把新基础教育概括为四句口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力除传统旧习的变革,都为了孕育完整美丽的生命。

2006年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了5位著名教育专家座谈基础教育问题,叶澜教授的发言打动了总理。

骆新:我听说你给温总理的发言,你不但是第一个,而且还说的时间是最长的,您说了四十分钟。

叶澜:算是这样的。

骆新:您给温总理上课,我特别想知道„„

叶澜:这不叫上课。

骆新:您跟他说了什么了,让您能够说了四十分钟?

叶澜:确实有话要说。我确实也思考说什么,我觉得要跟总理说,就不要跟他说芝麻绿豆的事,我要说就从整体上来说。国务院负责人说,你就这么说,然后他还定了,你第一个说。然后悄悄地咬耳朵,你还可以多说一点,第一个说。那我想机会来了,那我想,我就得多说一点。最主要的,我要强调的是两个思想,第一个,教育是社会中的教育,所以教育改革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态系统的改革。第二个我觉得就是舆论,我说现在这个舆论,一个是升学的,就是“状元” 这类的宣传,还有升学的考试。那个时候正好在八月,前前后后很多的有关升学的口号,这一类广告,铺天盖地。我说这样的一种舆论导向,我觉得就是对家长的误导,对整个社会也是误导。那么对教育、对学校就是无形地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所以我很早就提出要建立《学校法》。我说这么大一个中国没有《学校法》,《学校法》是对学校专业的权利的一种保障。结果他觉得很对,他也听你说,同时记,也画了一条杠。不知不觉就讲了四十分钟,我就不好意思了,我觉得把别人的时间给占了。后来国务院的那些办公室的人说,你谈得很好,那我也就放心了。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座谈会上,叶老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她说我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在教育学这个学科被人普遍轻视,甚至蔑视的情况下,叶老师总是自信自豪地说,我是学教育学

的,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采访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在我第一次坐飞机过程中,叶老师说过一段话,给我留下记忆深刻的印象。她说,我们在登上飞机的时候,无论云层下面是狂风暴雨,还是阴云密布,如果这个飞机一直往上飞,飞到云层之上的时候,一定是阳光灿烂。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叶老师是一个有很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是一种难得的,在教育学研究当中有文化、有担当的人。她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断感受到,有一颗中国心在跳动。她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梦想,就是为世界教育学改革,能够创造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这个梦想点燃了我们,打动了我们。

采访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我觉得最独特的是什么,是她把这段经历,化为了对小学教育,乃至于对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视,尊重和持久的研究。她经常会谈到,她说,我们不要因为我们是小学老师,我们不小。我们可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可以对中国贡献巨大力量的一个人物,或者说一个群体。

生在抗战时期,长在新中国崛起。叶澜的心灵,最早播下的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担当责任的种子。而诸多社会经历的磨砺,又赋予她英雄崇拜和草根情结。而为做成这件事,她如痴如醉、无怨无悔。

骆新:按您接受教育的体系,我知道您是1941年、1942年生人。

叶澜:1941年。

骆新:那时候正好是前苏联的教育体系,我们了解更多的是马卡连柯。

叶澜:对,我曾经崇拜过,非常崇拜。包括像凯洛夫这些人。凯洛夫是理论家,马卡连柯是实践家,还有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

骆新:我听说您那时候是特别喜欢瓦尔瓦拉。

叶澜:对,我高中毕业晚会的化妆,我就化妆成瓦尔瓦拉。那时候前苏联的教育,其实对中国的教育影响非常大。

骆新:那您现在做这样的改革,算不算得上是对那个时代教育的一种反思,甚至是一种批判?

叶澜:一种超越吧。因为其实马卡连柯,他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就是犯罪的学生,所以他办了“少年违法者工学团”。但是我觉得马卡连柯的精神,它是不变的。那就是一种人道,对人的尊重,相信每个人都可能变好。其实教育的信念来自这里,如果你对人能够变好都没信心,那么你就别做教育,你做别的事。所以你努力使他变得,至少比他过去好一点,这就是教育。所以我曾经

对教育下过这么一个稍微有点诗意的一种表达方式,我说教育就是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教育你必须把人放在心上。

15年来,叶澜带着她的实验团队,走进浙江、山东、广东、海南,走进了百余所实验小学。以她的激情、睿智和勤勉,感动了一个又一个校长和老师。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有一个事我特别有印象,跟叶老师到山东听课。她上午听三堂课,评一堂课,一个学校。下午又到另外一个学校去,听两节课,评两节课。晚上六点钟开始,又开三个小时的,当地校长和教师的座谈会。开完之后再和我们华师大的老师,开一个多小时的当天工作的总结会,你可以看出她工作的强度,对实践介入的程度。

采访钟山

叶澜丈夫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她在家里对教育的投入,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几乎是投入她的全部精力和心血的,只要她不开会或者是不去上课,或者是没有到实验学校去,在家里的话,她几乎是全天都在工作。

采访张济顺

华东师范大学

党委书记

这十五年,她都在第一线。我们在学校找叶澜老师是很难找的,非常非常难找。因为她都在外面,都在外面基层。她特别关注的就是,那些落后地区的落后学校,怎么样把它提升到真的使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这样的一种境界。

在躬身实践的同时,叶澜教授还笔耕不辍,她的著作和论文八次获得一等奖。而迄今为止,作为博导,她还先后带出了4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骆新:现在有很多人也在谈教育,但是谈教育更多的是借这个事情扬自己的名、立自己的万,甚至是一种权利的使然。

叶澜:对,为什么说我会喜欢鲁迅?因为他对众生相的刻画,只有他这个刀笔才刻画得出来,他刻画的是灵魂。

骆新:如果您要来评价中国的教育学者当中,或教育学家当中,您最钦佩的人,或者您比较喜欢的人,是谁?

叶澜:如果说是近代的话,那当然陶行知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他作为一个非常草根化的,他是亲为,比我还要亲为。我们只是跟教师一起去,他是自己去办学,我觉得很了不得。

骆新:所以您所有的改革,也是从草根开始做起的。

叶澜:对。

骆新:谢谢,叶老师。

叶澜: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跟你聊一聊。因为真的很愿意,对教育做深度思考的人不多。我一直讲一个民族,只有当它真正把教育、把未来、把孩子,当一回事的时候,这个民族才会成熟、才会强大。我跟我的学生说,我们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大时代,我们现在不好好做,那么不是时代对不起我们,是我们对不起时代了。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原文地址:http:// 姓 名:叶澜

出生年月:1941年12月

籍贯:上海

职称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履历: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

工作履历: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个人获奖情况: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科研项目(部分):

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 代表性著作

《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

编辑本段

2、革命家 基本信息

叶澜,字清漪,晚清资产阶级革命家。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曾是杭州府学附生,后赴上海格致书院就读,与同乡叶瀚是同学。1901年赴日本东京留学,在留学生中组织了最早的革命团体“青年会”,呼吁排满救国,并成了后来的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的发起人之一,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家。1903年,与汪荣宝合编了一本专门解释汉语词语的专著——《新尔雅》,该书是一本深受日本影响的书。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和立宪运动时,叶澜与杨毓辉等人是活跃于其中的骨干分子。曾与叶瀚合编《算学歌略》、《地学歌略》、《天文歌略》。【附】叶清漪论译西书

仁和叶澜,字清漪,以我国所译西书凌杂不合,尝于光绪丁酉春论其弊。其言曰:「自中外通商以来,译事始起,京师有同文馆,江南有制造局,广州有医士所译各书,登州有文会馆所译学堂便用各书,上海益智书会又译印各种图说,总税务司赫德译有《西学启蒙》十六种,傅兰雅译有《格致汇编》、《格致须知》各种。馆译之书,政学为多,制局所译,初以算学、地学、化学、医学为优,兵学、法学皆非专家,不得纲领。书会税司各学馆之书,皆师弟专习,口说明畅,条理秩然,讲学之书,断推善本。然综论其弊,皆未合也。一曰不合师授次第。统观所译各书,大多类编专门,无次第,无层级,无全具文义卷帙,无译印次第章程,一也。一曰不合政学纲要。其总纲则有天然理数测验要法,师授先造通才,后讲专家。我国译书,不明授学次第,余则或祇零种,为报章摘录之作,为教门傅翼之书,读者不能观厥会通,且罔识其门迳。政学则以史志为据,法律为纲,条约、章程、案据

为具,而尤以格学理法为本。我国尤不达其大本所在,随用逐名,实有名而无用,二也。一曰文义难精。泰西无论政学,有新造之字,有沿古之字,非专门不能通习。又西文切音,可由意拚造,孳乳日多。汉字尚形,不能改造,仅能借用切音,则字多诘屈,阅者生厌。译义则见功各异,心志难齐,此字法之难也。泰西文法,如古词例,不是词法,语有定法,法各不同,皆是创造,不如我国古文、骈文之虚橅砌用,故照常行文法,必至扞格不通,倘仿子史文法,于西文例固相合,又恐初学难解,此文法之难也,三也。一曰书既不纯,读法难定。我国所译,有成法可遵者,有新理琐事可取者,有专门深纯着作前尚有数层功夫,越级而进,万难心解者,取材一书,则嫌不备,合观各书,又病难通,起例发凡,盖甚难焉,四也。坐此四弊,则用少而功费,读之甚难。欲读之而标明大要,以便未读之人,又难之难也。」 编辑本段3、画家 简介

1977年出生

1987年学习水墨 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95年至1999年创作了大型的佛教绘画作品40余件全部收藏存于台湾 展览

2002年 作品《镜里境外》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炎黄艺术馆

2003年 《另存艺术联展》 北京千年时间

2004年 作品《水墨荷》与《人舞》系列 法国Paris,Nantes, Laval

2005年 《上海艺术家工作室》 上海四行仓库

2006年 《叶澜个人艺术展—自然而然》 上海熏依社

2006年 《荷风顺雨-上海.东京联展》 上海熏依社

2006年-2008年 《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上海明园文化艺术中心

2006年-2008年《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

2007年 《Feeling Exhibition-中法作品展》 上海艺法

2007年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上海

2007年 《艺术北京博览会》 北京

2007年 《白日梦—上海熏依社画廊07年回顾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艳阳天—注目叶澜人荷舞新年个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再见!我的爱人——纪念邓丽君逝世13周年两回主题联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359°三位一体中日交流展》 上海熏依社与沈阳鲁美美术馆

2008年 《Time Out Shanghai--Affordable Art Fair》 上海

2009年 《游叶-09叶澜新作个展》 上海熏依社

第三篇: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第四篇:叶澜教授经典语录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经典言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叶澜语丝: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新基础教育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但是今天的讨论是起点不是终点;今天的交流不可能马上就形成评价一堂课的具体标准,而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探讨。我今天主要讲四点:

一、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

现在有一种提法——“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的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言标。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要认真地投入、去实践,去研究二期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实践的意义不仅是单向的,要努力实现两转化——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真实的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这种实践的必要性还在于它是一次检验,是对我们现有的课程标准的完善:丰富、发现和再创造。

我们需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开放的态度首先就是一个探究的态度、一个在改革中大胆实践的态度。这个过程首先要求课改决策人员、教材编写人员、乃至广大的教研人员不要抱着我是课改的指导者的身份到实践中去跟老师们交往,而是抱着在课改中去发现教师的智慧,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向题和困惑的心态。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也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作是—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而不是等待有一套操作方法和一套评价指标的过程。因为我在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常常感到“模式”和“操作”这两个前一段非常热门的东西对教师智慧、创造意识的压抑,压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老师自已都忘记了,我是可以探究的,我是能够思考的,我是可以有创造的,只期待着现成的“模式”和“操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想改革的;但也有不少人似乎认为有了这一些,就能够比较方便地、快捷地进入到新课程。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利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为真正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性变化。如果没有自己的投入、思考、实践,就难以使这场改革变成真正的实践而产生真实、有效的结果。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两个标准:第一是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反思;第二是不追赶时鬈,会对时髦作出评价,而不是因为时髦所以跟着走。因此今天首先要说的就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办法,关键是要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要把我们整个教改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对改革的认识深化,使我们的行为能体现出新的理念,同时,也就能不断形成我们新的对“好课”讨论标准的认识。

二、研究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观

评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非常有力地推动改革发展的一个抓手。但是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更新的是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在讨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前,首先要回答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评价观的更新问题,因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期望马上来制订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讨论将很难深入,因为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产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评价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的、要努力去做的是对我们过去的评价指标做—个透析,做一个它背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透析,同时还要搞清楚现在要做评价,我们的评价观是什么?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也许我们才说得清楚我们为什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而不是用那个标准来衡量,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清楚,为什么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要用现在的评价标准。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我们已有的实践层面和对这个层面的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反思,三是跟个人的经验、理念、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所以可以说课堂教学评价观如果没有做一种前提性的深入探讨的话,将是千奇百怪而且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今天的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作为前提性的追求,然后来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具体地讲,课堂教学评价观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只有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编制具体的评价指标:

①一个是怎样认识课堂,即课堂教学观是什么,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鲍价值、功能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性质的认识,这涉及到关于课堂教学的目的、过程、效果,同时还涉及到上面讲的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对这些东西理解得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从价值性质到目的、过程、效果,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关系,价值是灵魂,性质的认识是对核心的把握,然后渗透到目的、过程和效果。

②二是持怎样的评价观,这涉及到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性质、谁来评价、评价的双方及双方的关系、评价什么、如何来评价等一系列跟评价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直接相关的认识性的问题弄清楚了以后,还涉及评价方案的形态。现在比较多的评价方案的形态是“并列式”评价方案,往往看不到评价之“魂”。目前广泛应用的等级制评价方案、太多是缺乏梯度的评价方案。所以在讨论具体的评价指标的前面,应该有一次关于课堂救学评价观的大讨论,否则很容易陷入到具体、陷入到评分标准、而忽视了它背后的灵魂。

三、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评价观的形成过程不仅需要有认真的理沦探讨,还需要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已经有了实践形态的改革实践作出深入的评析,即评价观不只是理论问题,还应验证今天改革实践。大家一起深入到改革实践中来,讨论评价观,以形成评价观。基于自己的实践,老师们要有一种直面改革实践的批判、研讨、分析然后再提升的过程。我认为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方面还有相当强的传统影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东西、新的形式;新的追求。在这种新的创造以实践方式呈现的同时;又出现了老问题的新表现。

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还是比较多地对教学做一种预设方案的实施;教学比较多地是教师指定轨道,学生在轨道中运行;老师制定活动节律,学生按节律被动学习。这样的强化程序式教学,按传统教学观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在新旧理念交汇碰撞的今天,有些青年教师对传统的一套还没有学象,是因为我们对新东西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还没有认清传统的方式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它的问题、局限到底在哪里?它的根深蒂固的危害在哪里?它与教育内在秩序的背离在哪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反思,不断去重新认识我们传统教学中非常稔熟的东西,依然是我们要想形成新的评价标准前必须做的事。在一批改革的先行者、在我们的教师队伍、教研员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理解以后的比较大胆的改革实践。这种改革性的尝试,作为探索者来讲,它是思考以后的行动,但对于模仿者来说,往往就会转化成形式化的东西和教条式曲东西。我们往往喜欢把好的东西形式化、教条化,结果在好的东西还没有很好地长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被窒息,开始僵化。对今天在进行的改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要防止形式化、教条化。

①关于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目前,新的东西的形式化也不少,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改而改,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永远不是绝对的,形式是可以选择的,要靠人来利用,不是简单地有这么几个形式就是好课。

②关于教条化:跟形式化有差别,其问题在于忽视了教学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的一个活动过程,忘掉了具体,拿一个框架来套,不管哪一科、哪一类学生、哪一类学校、哪一类教师。比如“质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去质疑了。还有“探索性研究”,每个层面上都要探索,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了,没有序列、没有过程、没有重点、没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学习生厌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教条化,把一切弄得没有了滋味、没有了一种具体情景中的学习需要。这两种现象(形式化、教条化)如果不去重视、不去研究、不去改变的话,它可能会成为窒息新课程发展的一大杀手,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四、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四、朱永新:让我们拥有一种教育生活

我们在上个世纪末叶,本世纪初叶,有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来到了一个贫瘠的山村,那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贫穷甚至于愚昧。他们很遗憾地对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真的非常抱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我们这儿只有满山的石头。而这个教育工作者拿起一块石头告诉他们,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他能够熬出一锅非常鲜美的汤羹。这些农民都抱着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石头还能熬出汤啊?这位教育工作在村子里面支起一个大锅,大锅里面装满了清水,他把这个石头就放进了清水里面,当然在放之前,他把石头洗一下,洗干净,烧火。他用勺子搅了一下这个沸腾的石头汤,说这个味道这么鲜美,只是我没有带盐,你们谁家有盐拿点盐来。大家拿了点盐来,他说味道不错,如果有虾米更好了。有人找了虾米,他说能有野菜更绝了。正好山上一个小女孩拿了野菜,洗干净又放在锅里。他又借了一点味精,借了一点肉末、醋和酱油。就这样熬出了汤来,这时漫山遍野有浓浓的香味,山里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石头能够熬出这么鲜美的汤出来,大家心里面开始燃烧起希望——我们说这个石头叫什么?这个石头就叫新教育。新教育不是这个教育工作者干的,新教育就是我们所有的在座的各位,每人把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创造装进了这个汤里,汤就是新教育。我觉得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创造,新教育这个共同体,他还能创造出来更多的美味,所以我说这是现代寓言,同时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新教育工作体的形成,我觉得在这四年的历程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有了我们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六次的新教育工作会议。

在这四年的过程中,我们最初提出的四个改变,应该说是努力地在实践着。第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这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新教育实验提出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要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把教师的问题作为整个新教育问题。这也是我们针对很多历史上的教育思潮,教育改革,教育实验,包括我们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分析提出来的。因为过去大家比较少地关注教师问题,关注教师的行走方式,包括一些实验后来为什么没有得到非常深入持久的开展,我们觉得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问题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瓶颈,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难突破和改造的部分,所以新教育实验在最初的时候,就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首位,提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同时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投入新教育的503所学校,大概有5万名教师,教育在线的注册会员有16万3千多人,经常登陆我们在线的大概有25000人,在我们教育在线开博客的老师有近1万人,说明新教育实验已经影响了中国一个非常众多的群体。大家也看到,在四年的过程中,一批普通的老师在实验中得到成长。我们前不久在教育在线的网站上发过专题贴,我们一大批优秀的老师,每个人的故事都非常精采,非常感人。我想在座的很多老师,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塑造未来的公民而创造未来。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在新教育实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期待新教育实验应是培养既具有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新教育实验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我们实验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实验中,我们一直期待孩子心里有梦想,脸上有笑容,一直期待着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大概参与实验的学生大概有80万左右,在这些学生中,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刚才我们提到的这次参加我们会议的何依平的女儿海林,这样的学生非常多。

第三,新教育实验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我们只有把学校改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的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拥有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让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几年来,应该说我们的三所示范学校及20多所优秀学校(事实上我们知道,我们这次对所有的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考量,专门组织专家,有80多所学校可以晋级),在实验中是成长和发展的。

第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科研模式,基本上是“我和他”占主要的。这种范式下面,把研究者,教师与他的生活毫无关联的现象,把自己当成客观研究现象,可以把他作为一个静物,通过分析,获得一些数据,一些资料。认为这些数据和资料就是研究,就有他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传统的,经验的实验派的实验方式。我认为,教育是活生生的研究。在教育的领域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主体,你和我,并不是一个分体的,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的这样一个最新的团体。这就是我们新教育实验为什么没有用传统的实验的方式来做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觉得教育是一种真实的生活。

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的历程,应该说虽然很短暂,只有四年的时间。但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应该说新教育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首先是一大批理论著作在做起来。这次我们在这里有个小的陈列室,非常非常小,明天我们会在六一小学做大一点的陈列和展示。大家可以看到,每个新教育人在行动的同时都在想,没有思考的行动是盲目的。事实上每个新教育实验人都有他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教育追求。我们在相关著作中,呈现了他们的思想,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推出的新教育实验研究丛书,记录了我们的思考,新教育实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特别是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随笔,我觉得这是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最好的丰硕的成果。我们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位老师写了多少万字的随笔,出版了多少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我打开电脑,每天都接到很多老师给我发来的短消息,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书写序言。我欠了很多很多的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写序言。因为每天都有这样的短消息。

与此同时,新教育实验也引起了媒体朋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关注新教育。昨天下午新教育实验举行了一个媒体的见面会。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新教育实验的关注,很多媒体人,都在自觉的参与到新教育实验中来,他们为新教育人追梦的精神所感动,比如《莫愁》杂志社的主编,他在报告的过程中,参与进来了,成为我们新教育实验的主持人。还有很多人,包括张金平先生,他是南丰窗的主笔和经济观察报的主笔,是他牵线,媒体通过他认识我们的新教育。灵山资助教育经费500万,也是通过媒体。这些媒体为我们新教育给予了很多的关注,所以借这个机会向所有的关注参与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所有的人,表示最崇高的谢意!谢谢大家。

二、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构想

因为准备的内容比较多,可能没有时间全部讲完,我们今天晚上对整个的文稿做一次梳理,希望明天把初步的文案发给大家。

“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要做什么,请大家仔细注意我们这次新的提法,包括对六大行动认识的提法,我们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我希望经过新教育实验,以今天的提法为准。请大家要注意,今后所有新教育人,传播新教育理念,落实新教育行动的时候,能够以今天的讲话为准。当然它还是动态的,还在不断修改,不断提升和发展。

第一个目标,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大家知道,这次刚刚颁布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有四个重要的亮点。昨天中午我们做了一个访谈,解读新的义务教育法。我认为新素质教育写进国家的法律,是这次新义务教育法的亮点之一。因为应试的压力,分数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枷锁。我们怎么样挣脱这个枷锁,怎么探索一条新的素质教育之路,对素质教育有无数种解释。去年有中央教科所,全国的著名专家,与一些教育的大师挂帅,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我不知道他们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事实上对素质教育比较共通的认识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分数的教育;三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教育。它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能有一种终身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当下的教育。新教育实验,在上述三个方面有自己明确的追求,面向所有人。新教育实验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一切的人。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所有的教师,所有参与到活动中的人都能够得到发展,全面的发展。新教育实验非常反对以分数来论英雄,非常反对用考试来代替所有的教育过程。大家看到我们的六大行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了,你新教育实验为什么不关注体育,不关注科技教育?事实上这些都在其中,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实验把所有的中国教育问题都解决,我们只能期待着这个实验,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们补什么。现在最缺的是人文精神,新教育六大行动是以关注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为基本特征,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做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我们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应该是为人的一生,终身发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所以大家也看到,在我们下一步新教育实验发展中,我们有一些新的构想也是这样的考虑。我相信,再经过五年的努力,新教育实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这并不是一个奢想。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我们在中国素质教育探索的方面,能够成为一个典型,一面旗帜。

第二个目标,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大家可能记得,我们的第三次会议上,曾经提出苏州学派,陶会长也提出了苏州学派。我跟他说我们已经改了,我们不提苏州学派,我们提植根于本土,植根于苏州就是苏州学派,植根于北京就是北京学派,每个单位,每片土壤都可以养育他自己的一棵参天大树,哪怕是一个苏北的农村,我想都是他本土的。对于打造新教育学派我们是有信心的。关注新教育的可能知道,有人曾经提醒我们,说你们还想打造什么学派,你们离学派还很远。我说谈派色变是长期以来中国学术制度以及孤立的学术格局所造成的一个现象,很多人都不谈学派。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提倡学派,既体现了我们学术勇气,也体现了我们学术追求。为什么我们一会儿一个精神分析,一会儿一个人文主义,为什么不能有中国自己的,中国本土的教育学派呢?我相信我们应该能做得到!实际上,所谓的学派,在传统意义上,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一种称呼。被称作某一个学派的人,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或者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呼。有的人最初也没有想创建学派,很多学派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说学派也是可以创建出来的。为什么可以创建出来,这是一种学术的自觉。所以我们觉得学派可以用来建立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学术风格,我们的话语方式,我们的做事方法,我们的基本主张,成为我们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的范式,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新教育实验,期待着在今后五年中的成就。

所谓学派,无非是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的层面,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表著作。我想这个并不难。事实上,在“十五”期间我们就有一批理论的著作,这些理论著作还没有鲜明的学术特性和理论体现;但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做了规划,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理论构建的雏形。代表人物不用说,我相信今后“十一五”期间,我们会更多地涌现出我们学派的代表。这个代表人物可能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一线的老师,通过学术-自觉学术意识,通过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形成自己理论的追求和理论的思想,成为新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生活。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会吸引更多的教授进入我们的团队。这次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应海博士也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最近他的一本著作就要出版,作为我们新教育实验课题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南京师范大学年轻的教授冯进军教授,他将领先我们新生命教育。我们会吸引更多有志于走进新教育生活的教育理论工作者进入我们的团队。我们两支队伍汇集起来,我相信应该能够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形成,代表著作形成,理论构建自然会形成。

而在实践的探索上,任何一个流派,必须有自己的代表性的实验基地,实验学校。事实上,今天来到这里的学校,相当多的学校,他们所做的探索,只要坚持下去,只要在“十一五”中,自觉地用理论武装,自觉引导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真实参加到新教育实验中,就是很好的实验基地。我相信我们新教育实验打造流派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上述两个梦想,就是我们所有新教育人共同的期待和目标。这不仅仅是我们总课题组的成员所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代表人,都有可能出版理论著作,我们总课题组会为我们所有的新教育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十五”期间的新教育实验,我们对“新教育”做了一个定义,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相对满意的一个定义。新教育是什么?很坦率地说,“十五”期间,四年的历程,很多人问我新教育是什么,我讲不清楚,我们总课题组也没有对它进行一个清晰的定义,什么是新教育。这次我们有了,什么是新教育?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这个定义相对比较简约。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的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这句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一直认为,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它的本体论,第二是它的价值论,第三是它的方法论。它的本体论,是反映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本体论上来说,我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生活。从价值论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从方法论来说,我们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上都能够反映我们基本的观点。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意思。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理解,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本身它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种生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我们这样又在教育生活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超越。这种教育生活,不能仅仅等同于学校的教育生活: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但是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像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教育生活,应该是从坟墓到摇篮,从摇篮到坟墓。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去促进每一个人能够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则本身它也应该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还有当下某一些激情的教育描述的这样一种结果。在当前这样一个教育背景下,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学生的童年和心声充满了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媚,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成功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甚至很多老师们已经没有幸福可言,甚至于在我们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和听到,我们的老师在诉说他们痛苦的经历。

第四,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在当下的教育中,最缺乏是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为此需要真正期待教育能够全面和完善。一开始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定不下来。就是这句话,我们讨论了两个小时,怎么去界定,但是没有更合适之前,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表示我们新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五、教育专家林格: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感应

中国教师报:您说过“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对于教育者来讲,这一点为何尤其重要?

林 格: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我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们至少应当尊重生命发展的以下这几个基本规律。

主动性。人的发展具有主动性。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很多高级本能,比如思想、想象、发展,等等。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本能是主动发展,教育者应该高度尊重、利用这个基本规律。人的主动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影响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没有它的支撑,人是无法“站立”的。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人的主动性,表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程度,应当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历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主动性这种高级本能,因此,协助拓展任何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扬学生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学生隐约感觉到了发展可能,而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什么具体动机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一位优秀教师,就是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生发出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孩子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相反,如果我们执著于“灌输”或者“填鸭”,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你的影响,逐渐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大智慧,具有激扬人高级本能的无穷魅力。

成功性。小成功孕育大成功,要让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大成功。教育者在帮助学生设立阶段目标时要注意尺度,“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正如很多专家认为的那样:人是在反复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在反复小失败中走向大失败。在教育领域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应当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性的含义分为四层意思:一是每个学生都是想成功的;二是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成功的;三是我们需要无条件保护孩子成功的愿望和信念;四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台阶,让孩子自己走向成功。阶段觉悟性。事物发展都是有序的,人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不能拔苗助长。教育的最低纲领是培养能力,而所谓能力,就是人主动利用条件实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引导阶段觉悟。只有帮助孩子自己悟到了,孩子才能做得到。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提到高度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是最根本的教育之道,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客观要求。那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林 格:关于教育的本质,我的体会是,正如卢梭所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是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是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是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这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中国教师报:我了解到您开展相关研究多年,并在一些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探索,如何在学校教育层面上落实您提出的这些理念?

林 格: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总之,教育者的创造性工作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种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给每一个孩子以个性化的、合脚的“鞋”。

而在学校教育层面,是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二是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三是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四是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后,我坚信,从习惯着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从而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中去,实现德育、智育双丰收,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现实路径,我们把这个路径称作养成教育。我这里所说的养成教育是大教育,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抓关键期

中国教师报:从培养习惯入手,开展养成教育是包括您在内的19位专家进行了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成果,但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就是过多强调习惯的培养会束缚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林 格:恰恰相反,养成好的习惯,是人的解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坏习惯就像绳索一样把孩子束缚住了,比如马虎,上课不认真听讲,乱花钱,不守信用,磨蹭,等等,对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只有培养好的习惯,帮助孩子从这些人的低级行为中解脱出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在孩子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每个成长的特定阶段的生理变化都会带来他的认知和兴趣的变化,教育者要遵循这些变化规律,并做出合适的调整。基于这样的认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这一点,教育者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 小学教育主要抓三点,首先是趣味。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从趣味入手,培养学科兴趣,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重点要抓的;小学三四年级是差生和好学生的分化期,这个时期的重点要抓孩子习惯的养成,侧重培养做人、做事、学习的习惯;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主要要抓思维方式的训练养成,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创造。

初中教育的关键点是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包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这个阶段教师和家长都要学会退一步,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展现自我。还有就是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学生的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分三个层面——生活层面、职业层面、社会层面。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化解青春期的诸多问题。

高中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反思孕育大智慧,只要学生具备了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会很差;高中生能力养成关键期是高二和高三。评价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力高低的标准就是看他主动利用现有条件形成某种可能性的程度。

中国教师报:在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教育者应该注意什么?

林 格: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内容是学习,孩子学习不好,做人就没有信心,德育就无从谈起。因此,关注学习效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是新时期养成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天里,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整个青少年的最佳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学生,如果课上得不好,问题是很严重的。

阶梯式学习法

中国教师报:怎样才算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林 格:作为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一个重要发现和总结,我们推动实施的一个基本方法是阶梯式学习法。阶梯式学习法是激扬课堂活力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梯,告诉学生每个阶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让学生以此为参照,审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效果,达到引导他们自动沿着阶梯往前走,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方法由著名教育专家程鸿勋进行了接近三十年的开创性实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阶梯式学习法的五个阶梯是:

一级是跟着上课。上课时,学生简单地听,被动地抄着笔记。这样上课,劳动量很小,一点都不累,但这样过分“老实”地上课是低水平上课,是学习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级是懂记上课。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积极思考。学生学习好坏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上课思考不思考,是否积极思考的问题。而是在懂的基础上有意记忆,课末能复述出课堂的主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大有潜力,所以,一定要加强有意记忆和课末复述。

三级是联想上课。它也有两个标准,一是积极思想,展开联想。学生上课一定要多想,想得越多越好,充满幻想都好。二是能主动积累经验。学生主动积累经验,是他们形成和增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级是多得上课。有三个标准:一是能培养概括能力。一个人面对纷乱繁杂事物,能用几句话概括其本质,是他有能力的重要标志,若能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这样努力,概括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二是学生能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上课。善于逻辑思维的就多推理,善于形象思维的就多想象,发挥特长上课既愉快又容易取得成绩,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三是努力扩大课堂收获。老师的哪个字写得好,那句话讲得漂亮,哪个动态优美高雅等,都能留心学习和增加美感。人的成长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多留心,多积累。机会是给有积累的人留着的。

五级是专论上课。它也有三个标准:一是学生对知识有“超前兴趣”,有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并能用较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二是能形成知识专题或结合社会实践的专题,进行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走向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三是课堂上互动讨论时善于交流,热爱集体,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当然,预习、复习、作业甚至德育都可以分成五级。经过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教师要放下“自我”,做“一面镜子”

中国教师报:在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林 格:每个孩子都是要求学习、渴望成功的,人自身存在的主动性及蕴涵着的无限可能性,是教育的秘诀。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引导,协助,激扬,突破。

因此,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它的最高境界是教育者全面依靠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帮助养成主动发展的终身习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策略,就是:教育者向孩子学习,也就是教师彻底放下“自我”,不要执著于“教”,学生自己就会学习的,最为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中国教师报:要做到放下“自我”,其实是很难的。教育者如何才能放下“自我”呢? 林 格:如果我们的心灵是温暖的,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一定需要说很多话,教育就实现了。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条暗线,这个暗线叫“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和拓展”。而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完善取决于要有一面镜子,因为孩子只有从镜子当中看到自我的时候,自我意识才开始萌芽,那么教育者所起的作用,是做“一面镜子”。你不需要说话,只要你自己很干净,孩子就能从你的言传身教中发现自我,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放下“自我”其实就是放下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和在课堂上的强势地位,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存在。建议教师学会闭着嘴说话——尝试用你的情绪和状态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的温暖。

第五篇:叶澜教授报告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叶澜教授

深入认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

对语文教学的复杂性都有体悟。在当代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挑战性,它独特在哪里?比较缺乏一个系统的疏理。做事情喜欢把问题想得明白再行动,希望用自己的头脑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包括改革的行为。我认为要认识这个复杂性,我们必须放在当代是个什么时代,那就是一个中国社会很少遇到的社会转型时代。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挑战性。它不处在一个平稳发展的时候。它遇到了一个大时代。今天我们不好好做,是我们没有读懂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挑战与机遇。这个时代是出大师的时代,这个大师未必是高校的教师。我们小学教师里完全可以出大人物。大师都搞得清楚社会往哪里走,我该往哪里走的人。一个人能够做到自觉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是小学老师,真的很忙。面对孩子,一节一节课上下来。已经很累了。还管她什么时代不时代。可是时代管你。可能你已经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新的可能与问题。把时代的问题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也许觉得远了一点。其实是非常紧密的。

文言文---白话文----1920年,当时教育部下令小学1、2年级要用白话文。我们现在的教学是从一场大争论演变、推进而来的。胡适:在语言文字的,小百姓是革新家,学者文人都是顽固党。促进语言文字的革新,是要学者文人明白,它们的责任是观察小百姓语言的趋势,改革它们的方案„„今天的大时代我们遇到了在语言文字本身极大的挑战。

教语文,我们面临着我们所教的这一个最基本的载体,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它已经开始影响了我们新一代对文字的理解、阅读、写作、发明新的字。孩子们对网络世界的亲近,超过了我们。我们就要面临着一段,不仅是看文字书,而且是大量的网络阅读这样的一群孩子出来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办?把网络都关在外边吗?到底这网络阅读我们是赞赏还是批判,恐怕这不是一个两极选择,它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思考。正因为这样,外语来了。方言向普通话挑战了、古文又来了。语文老师,仅仅教汉语拼音恐怕不够了。我们经历着丰富的、多元的时代教语文,我们该怎么教?文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原来更多的是文道的问题,现在最主要的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变成一个重要的功能。表达自我,表达一个独特的自我。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会读书了,我们就挡不住她去读各种各样的书。语文教学干什么呢?这样一堂一堂课文的上,一篇一篇课文的教,为什么?是不是满足于会识字、会写作、会知识写作手法、会分段,所以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的背景下,它让我们要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价值问题。

基础教育,永远不要忘记基础是什么?砖块是什么?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生命的发展历程中,它的独特的育人价值。人是全面的、丰富的、整体的生命体。人的成长在不断地体验情感,发展认识,不断地和不同的人交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教法,很多的技法,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对时代赋于我们独特教育使命的认识,把这种认识化到我们的语文教育之中。用化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用加加減減的方式来进行。

我有没有弄明白,当代我们的小学教育在培养人时要为孩子奠定怎么样的一个基础。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人生基础是独特的。我们现在都会讲要追求高质量,当代高质量的内含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差异在哪里?继承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不处在混沌状态,都要研究的问题。而语文教学又有它独特的重任。

然后,我们在看看我们圈内,对语文教学的七嘴八舌也是到了一个最高峰。谁都来说语文教学。中国的教育是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撑起来的大厦。如果教师不愿意改革,那么受苦的是孩子。更多的老师,还是希望我们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我看到语文教学的批评多得不得了。当然也有许多特级教师的经验介绍。从新闻的角度来说,更夺人眼球的批评。我看到老师的文章,我觉得特别好。老师说,我们不理它。我朝我自己认定的路走。我觉得这个思想好,她需要独立思考。而不是谁的权力大,就跟谁走。当然这不是一种盲目地坚守。回顾一下,圈内各种批评的主题与重心也是在不断转换的。我想,最早的批评,大概是对语文教学水平低的批评。涉及到语文教师的基础素养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慢慢地,批评集中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特别对考试。更多地是对平时的考评。家长的意见比较大。批评小学语文对词意的理解,有时候不是一个答案,但是我们有标准答案,对小学老师的教学的评价的问题上,比较多的批评是死守、刻板、规范。稍微偏一点,就不行。老师有主题设想,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扣分会比较厉害。最近讲得特别多的是效率。就是教学的效率问题。减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等。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呈现的状态差异不大。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懂得你不要说,不懂得的你再讲,认为这样效率就比较高。对于效率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考虑、怎么认识,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效率讲究投入与产生,那么教育教学的最后的效果,是不是都能用一节课下来的投入产生清晰地界定。语文浸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是通过课堂能反应出来。人文的东西,用机械的东西去比较、衡量,我们追求的是短期的效率,我们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做的是加加减减的。随着效率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课堂关系的改变就在改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主体与主导之间,从两个角度看问题。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来表达教与学的关系。为了提高效率,最近认同地比较多的是,都会主张,先学后教。根据学生的不懂,教师再教。这样的一个思路,都

在加强学生是主体作用的认识,学生有教学中的地位。我觉得都是有道理的。教学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我的思考是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主合式的关系,也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整合体。我们要教与学在课堂中是如何有机地交互作用,然后动态生成,而不是割裂开来,没有谁先谁后,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分。这些思维方法不是理解教学是个有机生活过程的研究。教与学在课堂中真实的互动,这才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是对一个关系模式认识的错误。这是对性质的一个问题。最后现在比较热闹的,大纲在修订,教材的二轮修改,现实的讨论。鲁迅的文章到底在中小学的语文里应该占多少?原来比例很高。还有对一些英雄人物,对革命传统的文章,要不要?狼牙山五壮士。一部分主张减少革命传统的东西,增加当代性的东西。另一部分认为革命传统也是传统之一,要加强。部长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再编一个红色课文。蓝色课程讲自然、金色课程讲辉煌、白色课程讲纯美。将来的语文教材可不可以这样编啊!国外没有把教材当圣经这样读的。而我们却把自己最来最狭窄化,忘记自己是谁了。如果教师都不要思考与创造,那太可怕了。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能力的丰富、情怀的丰富、胸怀的宽广。如何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学习的资料。一个是与时代与历史的关系,一个是对教育对象的关系。这两个东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一致,区分它们的差异,找准基点,进行教育。从儿童原来的状态出发,促进其发展,而不是让它适应现在的发展。这是我们圈内的讨论。还不涉及各种“大家”的论点。

现在是一种丰富的杂乱。我们如何走出来?我们面对复杂多元的世界,最大的挑战是,学会面对,学会从复杂的问题的解决中,增长智慧与才能。而不是将复杂简化为一般,简化为没有个性。不能用机械化的方式来解决语文教学的丰富与独特。改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改革是慢过程,不能急步走。这样的一个转型,慢慢地形成时代的丰富的上品味的这样一个水平,可能没有20年做不到。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期不断地探索、去研究创造丰富完善。要关注对事物整体的哲理,不要太关注“方”和“术”,在想明白以后,一级一级化到末梢的时代,再去思考“方”和“术”。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工作的复杂性,缺乏一个相对完整地认识。局限了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教师关注的是“一节课”,然后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果就是这样一个想用小聪明、小办法、小努力,来获得个人的满足,那么可能我们语文教学发展的厚劲就不够足,发展可能会有问题。对这样漫长的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

重新审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特级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我觉得越是走在相对高端的人越是要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很可能到了高端就出现了

高原状态,可以把已经有的东西用很长一阵子。就靠现有的这些东西绝对是鹤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依靠自己已经有的东西过十年。只有自己在追求发展的人,才能引领其他人。同时,他也是一个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的带头羊,这一个群体,如何来引领,在改革的这样一个风浪中,不断地往前。我想更多地了解特级老师,了解她们的追求、思考、创造、困惑,只有这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但是我觉得显然是我们特级教师研究中心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阅读教学教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

吴立岗

叶教授今天反来复去说,语文教学很复杂,要从多角度来探讨问题。我觉得语文课1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2要教会学生做人。具体地说,是通过学习文学性的赏识性的课文,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相关的语文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当前有些什么情况?其实很多技能,不是知识转化的,是体验和经验转化的。但并不否认知识的转化,知识能使其更完善。把理解放在内容上,感悟离开学生实际,这并不是王老师原来的想法。语感也包括工具性。教师太强势,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于是出现了另外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字,强调读写结合,强调运用,这在上海很流行----“注重积累,强调运用。”是不是每堂课都要随文练习。俄的语文教学参考书,阅读教学的标准中间,提了几项指标:一项是认读,我们讲的是读的形式;一项是理解,一项是评价,没有运用这一项。第一是理解、第二是积累、第三是运用。如果是为运用而运用,而且运用得是语言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表达方式,那么这种倾向,我们的前辈早已经指出过了问题的弊端。讲读和写作是独立任务,要区别开来。我们阅读教学还是提以理解为主,但是这个理解,主要不是理解内容,当然也要理解内容,主要是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表达方法,来表述思想内容。还是要提理解。我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五个短句:生活是阅读的准备、前提;情感是阅读的动力(人文性文章的阅读,激发情感是首要问题);思维是阅读的关键,理解是阅读的基础。没有理解,什么都是空的。重点是自学。这个关于阅读教学的问题,在语感运用的积累上,是积累什么?运用什么?这得看学生到底理解了没有?

我们的语文课与国外不一样。国外有文学课和语言课。我们是合二为一的。农民非常穷,只能一本书,两本书行不通。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个环节为什么做得比较差,一是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意韵,缺乏理解、缺乏推敲,二是我们的运用仅仅是抓住了个别词语和

写作方法,忽略了文本的特点,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间,教师们喜欢教记叙性文章。很少有老师能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如,说明文。有人说,我们上课是走一个来回。其实一个来回是不够的。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到语言语文字到思想内容。

习作教学教什么?作文到底有没有序?眼前应该怎么开展。

作文,我觉得建国以来,我们是摇摇摆摆,走得很不稳当。大概三个阶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张言之有序。序是写通句子,到写好片断,围绕中心写好句子。八九十年代,转而言之有物。它的顺序是从观察入门,形象、想象。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又转成言之有情。低年级乐于习作、中年级不拘形式习作、高年级个性习作。说明我们在研究中系统方法的缺失。真正认识事物要对该事物进行一切的把握。我觉得作文教学我提出五个短语:生活是源泉,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阅读是基础,表达是重点。那么这五者中间的关系。没有必要追求一个统一的表述,怎么样的序都可以。现在也没有必要追求形式上到底要不要搞一套写作教材。柯孔标:

当教研员如果不深入课堂,不深入研究教材,不深入实际,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要到一线去。远离语文的同时,发现跳出语文看语文。这么多学科中,只有语文教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其他学科,目标意识都很明确。而唯有语文课,真的语文教师进课堂的时候,都不清楚要达到什么目标。课程改革到现在,我们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理论的研究丰富多彩。尤其是草根的流派,精彩纷呈。这是非常可贵的。语文教学究竟发生了哪些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真的说不上来。第8届和第1届,进行了多少?真的,我们自己也很难说。所以崔说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和课文分析说再见。道理在哪里?很多人对崔的观点有误解。他说的是一种传统的刻板的模式。再见又往哪里去。我感觉研究到现在,我们语文教学进入了高原期。这两年,语文教学讨论的都是老问题,都是已经发现的问题,但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训练、语感、体验,语文教学根本不需要任何目标,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观点,教学肯定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看上去很美,想学也不容易,推广遇到很大的障碍。现在的语文教学在这样下去,在黑夜中探索,问题很大。语文老师的时代感很强,希望承担所有难以承担的责任。总觉得语文教学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承担着不能承受之重。语文老师教得不轻松、不淡定、不自如。拼命给自己加压,拼命给自己拔高要求。一门学科连自己想干什么都搞不清楚,这是很可怕的事。改革---围绕传统,汉字教学,但是传统语言教学不独立的,与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都联系在一起的。培养目标不一样。现在的语文能力,像传统一样来培养也不行。教学目标已经改变。现代公民应具备具基本的语言素养。语

文教学不要再给自己加负加压,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六年级加起来不到一千课时,有限语文。最近在与大学交流,语文在某种角度不成为一门学科的。我很奇怪。语文提不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没有的,不明确的。仔细想想是这样的。语文的学科不固定的。既有哲学又有文学又有道德学。要么语言要么文学,没有单独研究语文的。拼凑的东西容易把目标无限加深。如果语文培养学生无限能力,这个观念不改,肯定不行。国外,拿到一篇课文,目标是单一的。我们是众多的目标。这样教孩子们有什么收获。现在,我们去听课,如果进入一个课堂,不告诉你,这是几年级的课,我已经听不出来了。三年级与六年级的课堂是差不多的。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反复。现在的语文从目标到过程到方法要有系统的思考。“走出混沌,走向有序。”-----“追求无限,追求有限。”-----目标可以分解。分解到能够用45分钟,教会一个内容。假设这节课教的是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你要去界定。孩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怎么样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孩子知识。知识能力可以非常简单,但孩子经历的过程可以非常丰富。经历的事情是很要紧的。港台对这方面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很重视。

从封闭到开放,到目前为止,语言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值得重视。语言永远简单不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只是理想的追求。比如说,在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主流的价值观。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三个理念很重要,德育为首,能力为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希望我们能敞开自己的思路,放开交流。

三个组的分工各有侧重,尽量不交叉。

下载叶澜版教育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叶澜版教育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 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

    教育学笔记

    1名词解释 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

    听叶澜教授讲座有感

    听叶澜教授讲座有感 从听到叶澜教授要来师大开讲座,心里顿时欣喜,自从接触教育学开始,就知道“南叶北裴”的说法,叶澜教授是华东师大博导,从考研之初,就拜读过叶澜教授的教育概论,......

    怎样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一、叶澜教授简介 1、生平简介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

    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仔细拜读了叶澜教授所著《教育概论》,收获良多,概括一下,有以下特点与感受。 一、遵循“综合—分析—综合”研究路线 这一研究路线很好的体现在整书......

    叶澜教授经典教育名言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

    教育学笔记8

    第十三章 美育 第一节 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美育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