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关效能建设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要通过半年的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行政行为明显规范,不正之风得到遏制,以及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行为得到有效纠正;二是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办事程序和办事环节进一步简化,“中梗阻”等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三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事难办”等现象得到有效整改,人民群众及投资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四是机关干部素质有明显提高,创新破难、跨越式发展和为民服务的本领有新的增强;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进步,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在全镇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组织办、党政办组织实施并督促检查。
1、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有关部门要对现有审批项目进行逐项规范,简化审批程序,明确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及追究制度。对涉及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和集体资产产权交易、重大投资工程和政府采购等,实行公开招投标或拍卖。
2、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运作。应当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必须进驻;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除特殊情况,并经镇政府批准外,都要将审批项目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审批,不准搞层层把关、逐级请示,严禁“体外循环”、“两头受理”。对违反规定的,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切实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拓宽服务功能,完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切实把“限时办结”、“并联审批”落到实处,提高效率。
(二)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各单位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如学校、医院等公用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对重要事项和临时事项的办理情况,在办结后一周内必须公开。政务公开情况,由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检查考核。
1、公开工作职责。公开部门的主要职能及所属内设机构的管理权限,公开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份、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对外服务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
2、公开工作流程。公示每项事务的办事流程图;涉及两个以上内设机构的,明确主办机构,制定并公示办事流程图;职责涉及不同单位或部门的,各单位都要制定并公示办事流程图。
3、公开办事要求。公开办事依据、纪律、程序、要求、时限、投诉方式和单项职责的承办部门及承办人员姓名,公开审批项目、办理要求、前置条件、必备资料、收费项目的依据及具体标准。
4、公开热点问题。对政府决策、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等,凡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都要依法公开。要把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干部任免、项目审批、办证办照、批钱
批物以及执法处罚、收费等重大活动、重要决策,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
5、创新公开形式。各部门、单位都要设立固定公开栏,便于群众及时了解政务公开内容。根据政务公开的内容,需要向社会公开的,通过广播、有线电视、先锋网页等媒介,开设咨询电话、编写办事指南、开展宣传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公开;需要向部分单位或个人公开的,通过召开会议、内部通报、座谈交流、下发文件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三)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严规范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纠正违反程序、随意裁量、乱收乱罚等滥用权力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由镇监察室督查考核。
1、清理审核收费项目。凡是上级取消的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的项目,要立即对接落实到位;凡是没有列入我镇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及收费标准的,一律不得征收;凡是收费标准有幅度的,原则上按规定的下限征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人员收费时必须出示有效证件,使用规定票据。违反上述规定的,按乱收费查处。
2、规范执法检查行为。各单位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对执法活动的每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制定具体标准,严格控制和约束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加强执法人员的资格认证和管理,实行持证
上岗制度。
三、保障措施与要求
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突出教育重点,抓好对照检查。认真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大讨论”活动,重点抓好“十对照十检查”:
1、对照思想解放的要求,检查“三破除、三防止”的落实情况,看是否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想敢干,是否用足用活政策;
2、对照服务大局的要求,检查中心意识、责任意识强不强,看工作是否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是否积极主动、跟进服务,帮助企业和项目单位,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3、对照创新破难的要求,检查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化解情况,看是否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善于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看是否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基层化解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的瓶颈制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对照工作落实的要求,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职责履行情况,看是否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单位和个人工作是否在年度考核中,争先进位,有所进步;
5、对照团结协作的要求,检查个人之间、部门之间配合协作情况,看是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分工不分家,相互补台,合力攻坚;
6、对照履行承诺的要求,检查公开承诺兑现情况,看干部职工
是否熟悉本部门、本单位服务承诺的内容,看服务对象是否能及时了解服务承诺的事项,看部门和单位是否说到做到、群众满意;
7、对照“企业发财、我发展”的要求,检查为投资者服务情况,看是否做到亲商、安商、富商,看是否促进“以商招商”、“以外引外”;
8、对照对群众有感情的要求,检查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看是否热情接待、诚心服务,看是否深入基层,帮助群众化解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9、对照对工作有激情的要求,检查精神状态情况,看是否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看是否做到不讲条件讲奉献、不找原因找办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追求一流业绩;
10、对照廉洁从政的要求,检查依法行政行为,看是否有“三乱”现象和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行为,看是否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总之,要通过深入开展对照检查活动,查找部门、单位及个人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严肃整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机关服务质量。
(二)强化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重点检查各部门各单位效能建设制度落实情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情况、政务公开落实情况、投诉转办件办理情况、检查收费规定落实情况、机关干部遵守工作纪律情况;加强对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防止“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检查中,注意发现
好的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三)畅通监督渠道,强化外部约束。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企业家等各界代表中聘请一批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视察和评议,巡视、监督各部门各单位机关效能建设情况。
(四)认真受理投诉,加大查处力度。开通投诉电话,设立投诉信箱,及时受理各类投诉。通过受理投诉、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严肃查处推诿扯皮、办事低效、违反承诺、作风粗暴、纪律松驰,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以及不勤不廉等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每起投诉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被投诉单位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督促其改善行政管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五)完善绩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作为提拔晋级、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有关单位和部门年度考核居后三位的,第一次予以通报,主要负责人向镇党委、政府作出检查;连续两次后三位的,实行“一票否决”,给予主要领导纪律处分;机关干部违反效能建设制度被查实的,第一次给予纪律处分,第二次待岗,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有关领导负连带责任。
四、建章立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以下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1、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所属单位及内设机构的职责,以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工作标准,让大家知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2、服务承诺制。从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服务质量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向社会公开承诺,切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
3、限时办结制。所有审批事项必须限时办结,能一次办结的必须一次办结,确实不能一次办结的,必须一次说清、两次办结。机关内容的政务运行,必须规定完成时限。
4、否定报备制。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事宜过程中,对申报事项给予否定的,必须将否定情况及理由,及时书面报告上级领导。
5、首问责任制。首位接受询问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主动负责地告知询问事项,并引导询问人到承办处或下一流程办理。
6、效能投诉制。各单位各部门要设立投诉电话,具体负责部门机关效能投诉的受理、调查和处理。对群众的投诉,要快速查办,及时回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7、效能考评制。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评办法,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
8、失职问责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违反效能建设有关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遭受损失的,依法依纪追究其责任,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连带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对有关典型适时处理曝光。
机关效能建设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一、对受理的各种信访举报,本着对口管理的原则,采取直办、转办、督办的方法,做到件件有着落、有回声。
二、对群众来访做到“来者不拒,言者必听,有事必办,满意为止”。
三、在执行任务和实施监督检查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扣压和强行借用被调查人员或单位的车辆、电话、现金和其他物品,不得擅自查封银行账户及存款。
四、在执行任务和实施监督检查时,没收、追缴违纪违法款物,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的票据;结案后按“收支两条线”规定上缴国库。
五、在执行任务和实施监督检查时,工作人员一律不许喝酒;严禁参与公款吃喝和进入高消费娱乐场所。
六、在执行任务和实施监督检查时,工作人员不得接受被调查、检查人员、单位的礼品和宴请,不得让被调查、检查单位、人员报销各种费用,不得借机索要土特产品,不得提出人事安排方面的要求,严禁办私事。
七、在执行任务和实施监督检查时,严禁工作人员撒风露气,泄露机密,借机拉个人关系。
八、对行政效能方面的投诉,一般性问题一周内处理,复杂问题一个月内处理。
九、对市主管机关做出的处分决定不服,按时限提出申诉、对监
察局的监察决定有效期内申请复审,或对县(市)、区监察机关做出的复查(复审)决定不服,有效期内提出复核,分别在30日和60日内做出决定。
十、对监察局做出的监察建议按时限提出异议的,30日内给予回复。
如何做到机关效能建设不走过场?
【走过场】:按照辞海解释: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真正抓好机关效能工作,转变机关职能,规范机关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塑造机关公正、廉洁、服务、高效的机关形象:一是树立宗旨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大力开展宗旨观、政绩观、发展观、法制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求实意识,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位工作制等制度,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科学设置内部科室岗位,分层次量化分解科室和人员的目标任务,明确科室人员的职责范围,实施竞争上岗,实行挂牌上岗,优化组合管理队伍,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三是抓工作规范,提高工作效能。建立完善《机关目
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建立每周工作点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抓真的来实的。加强机关和服务窗口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和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真正实现工作服务零距离、工作推进零障碍、工作质量零投诉。四是加强民主管理,履行服务承诺。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上下功夫,解决政务财务公开不及时、不透明的问题,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一通过政务公开栏、局域网站等各种方式对外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二是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办事实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不断增加透明度。三是进一步缩短办结时限。将行政许可项目缩短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对行政许可相对人履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努力减少其不必要的往返;四是转变机关作风,务求工作实效。一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增强公仆意识,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主动性。二是严肃机关工作纪律。结合市效能办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执行各项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日常行为。三是着重解决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受理处理群众反映的急难问题,努力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确保作风建设整改活动取得实效。
第二篇:绩效考核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绩效考核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生存战争中不得不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来保证企业的发展。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实施绩效考核最大的问题和最应注意的事项就是如何使员工心服口服。如果无法做到让所有人信服,绩效考核很可能带来反作用,是员工的积极性受挫甚至是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团结,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那么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时,该如何让所有人满意呢?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华恒智信的高级咨询顾问赵磊老师提出以下观点:企业要想通过绩效考核达到员工心服口服,其实并非易事,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实施合理的绩效考核需要企业内部管理中有大量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员工的工作成效。只有摆在面前的数据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用数据说话永远是最有力的方式。对于员工的绩效评比要展示真实合理的数据,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同时还要求数据收集反馈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其次,企业的领导层要具有一定威信,值得员工信赖,当员工出现问题,对其进行批评时员工能够信服。领导层的决策应该是具有群众公信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果员工对领导层失去信赖感,那么他们就不会对来自领导层的决策有任何信任,对于领导的批评教育业不会虚心接受,那么企业实施的绩效考核也就失去了信任基础。因此,企业领导层应该注意维护自己公正的形象,适当的亲民以及决策时的公平公正是保证威信的必要手段。以上这两点是做到让绩效考核心服口服的基本前提。
如果企业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在进行绩效管理的工具方法选择方面,华恒智信团队建议企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员工的成果。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能信服。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标准化的建设工作。
第二、建立畅通的员工沟通渠道,多频次、前置的沟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在日常管理中发挥好管理者的身份,注意日常工作中员工有可能出现失误导致扣分的环节,在发现可能存在的这些隐患后要提前告知相关联的员工让其注意避免。这样在最后员工仍然还是出现问题,并被批评时,员工就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忽视这一方面,就有可能在员工心中留下故意不告知的形象,长此以往员工就会失去对领导层的信任。例如,在管理孩子时,如果孩子出现淘气学习成绩下降的苗头后,家长就及时与孩子沟通,说明如果再出现此现象,可能就要接受惩罚,这样在出现问题后,孩子就能够很好的承担责任,接受家长的批评。而如果只是一味的在孩子出现问题后批评教育,孩子往往不会接受,甚至还会更加叛逆。企业管理者在处理员工关系时应该时时刻刻关心员工就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
第三、目标设置上,设定具有一定挑战但基本能够做到的。企业在为员工设定目标时,应该是员工能力可实现范围内的、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员工的能力是有限的,设置过高的绩效考核目标无法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员工的逆反心理,企业将面临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例如,员工只是具备一两酒的酒量,但是在制定目标时要求其达到一斤,这可能对员工就比较为难,在其无法完成任务时,其就会借口,对其的批评很难做到信服。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要想做到绩效的心服口服,不仅仅需要量化支持系统与值得信赖的领导这两个方面的前提,还需要在量化评价指标、前置的沟通与能力范围内的目标设定这三个工具方法的配合。
第三篇: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作为老师要有一颗平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是说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时刻观察、注意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体现在教师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只要平时我们能多留心,时时能提醒自己,学生才能感受到公平的待遇。
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有一次,我上语文课,我在黑板写完字一回头,就看见成绩较差的汤嵋钰把一本本子扔向江泽锐,我就马上发火说:“汤嵋钰,你上课怎么可以随便扔本子给同学,你这是扰乱课堂纪律,罚站上课,其他同学要注意了。”我根本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就接着继续讲课。这时,汤嵋钰流眼泪了,旁边的叶文杰告诉我是后面的语文科代表伍骊冰传本子给汤嵋钰,然后叫她扔的。我愕然了,一时不知怎么办,只是小声对伍骊冰说:“你下回要注意。”然后叫汤嵋钰坐下。当我面向黑板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窃窃私语:“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就比较温柔,对成绩差的同学就大声训诉,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当我直视汤嵋钰时,只见她在回避我,下课了,我叫她去了办公室,第一次让她坐在椅子上,面对面我向她表达了我的歉意,好在她也接受了我的道歉。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评价总是消极的。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由于环境的急功近利,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学困生,似乎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学困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学困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学困生,就不愿意接受。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看待学困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纷纷议论。从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我去尊重的地方。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课堂教学中的公平,公正,公开
原平一小
刘应珍
*** 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主渠道。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主要有:课堂教学中人格尊严不平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平;课堂教学管理不公正;学生学业评价有失公平。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传统的教育观;教育投入不足,班额过大;教学评价存在功利性倾向。其解决对策有: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班级规模小型化;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的教学公正是教育公平、教育公正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不仅要教风严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要学会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一、关于“公正”
我理解“公正”的意思是按规矩、按标准做事,而不是仅凭主观意志做事。
教师对平时作业没有评定标准、不认真编制试题、阅卷时不能严格执行评分标准,评阅教师给分与评语不对应,也是不公正;只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是更大的不公正。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公正性原则:
1、管理规定需要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
2、规定的执行者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实践经验
3、不以个人价值取向作为判断和评价的主要标准
二、关于“公平”
在教学上,我理解“公平”的意思是对人对事用同一标准去评价和对待,不因人而异。
目前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最多加上平时出勤情况。至于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对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影响,做得还很不够。因为我们往往做的是综合性的评价——例如通过考试及格率、平均分、进行最少是一个班级的试卷分析,而不是一个个学生的分析。正是由于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会出现对学生评价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此外,试题质量、特别是试题在学习能力层次水平的考核方面的目标把握得不准确,也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其中包括公平性。
三、关于“公开”
骨干教师、党员教师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尽情地在三尺讲台前施展才华: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精炼的语言组织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给全校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学。
第五篇:如何做到教育公平
如何做到教育的公平
(曾丽珍 11270216 数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所谓公平就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而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甚至教育水平被看做一个国家是否富强的标准,教育中的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础,在社会公平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教育中的公平则表现为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接受教育的水平公平和接受教育后的发展机会公平。
首先,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只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才有可能实现教育公平。在我国,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现象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为了实现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我国在教育政策和举措上坚持了公益性和普惠性,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坚持学费全免,保证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的孩子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当然公平并不是均等,教育机会公平也一样,在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自己往后的学习学校和专业,令自己得到充分和更好的发展。我们坚信,通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接受教育机会公平目标一定会实现。
在保证了接受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教育水平公平也是教育公平的保障。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很多教育水平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不论是师资、设施、培训机构,还是信息来源都优越于西部地区,对于处在偏远农村或西部的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重点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远远比普通学校多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择校费就是再昂贵,也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分数上达不到所谓“择优”的那个标杆,不得不争着将孩子送往重点学校。在政策方面,加大对国家教育资源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把教育资源公平地投放于社会,是贯彻落实教育水平公平的基础。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而在个人方面,我们应做到关注贫困地区的孩子,做到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支教、捐赠书籍等等都是我们能做的,辅助教育公平的方式。
在接受教育之后,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的公民,则就业则成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接受教育后的发展机会公平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公平。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就业不公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阶层间的良性流动,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政府需要在制度,政策,法律上不断推进社会公正的原则,努力构建一系列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为求职者创造各种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的竞争规则使尽可能多的大学生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向更理想的阶层迁移,获得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岗位。实现就业机会公平是一项系统过程,着不仅需要一盒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环境,更加需要公平公正的法律作为后盾,只在招聘,录用以及劳动合同的签订,执行等方面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且这种平等地位能够得到相关法律的支撑,这个特殊的人力资源才能通过公平竞争得到合理的配置。而在用人单位方面,梳理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提高以人为本的意识,人才的就业竞争必须是一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人才素质的公平竞争,社会对人才的挑选不应加上“家庭背景情况,性别,相貌,地域”等连带条件。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相信在国家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为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打下完美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