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学习感悟
相聚北京 感受经典 提升自我 第六期“园丁计划
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学教师研修班”活动纪实
2017年4月9日,我们峤山镇中心小学7名教师在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史易可和梁校长的带领下,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一路上我们满怀喜悦和期待,去参加由中国关工委组织举办的“第六期·园丁计划――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校长、教师研修班”的培训学习。
4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国家关工委组织召开了学习培训预备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副校长主持,马刚校长等领导,就这次培训学习的日程安排、食宿、组织纪律等事项作了具体而细致的安排。4月11日早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我们来自全国21个省、20个不同民族的216名学员相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在喜悦和期待中我们迎来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女士、武韬大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吴一揆、高人杰等领导,并与全体学员进行了合影留念。在开班仪式上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和其他领导都做了重要讲话。
“园丁计划”――走进名师 在几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中国关工委邀请的王文静、李方、任新春、赵朝峰、杨秀治、师霞、王大伟、高萍、林定移等九位知名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各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又关注学校热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专家们的讲座或笑容可掬,言语亲切,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无不为之让人动容。学员们争相提问,交流互动积极,学习氛围活跃,学习效果明显。通过学习,使我们提高了理论素养,更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更加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也增强了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
命
感。
“园丁计划”――走进名校在近十天的学习中,我们先后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北京第二中学等三所学校进行了考察研修。他们都是百年老校,历史悠久,校园内处处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行为文明,教师勤于钻研,善于创新,注重专业素养提高,校长办学理念独特新颖,思想深邃,教育教学成绩卓越,让人震撼,发人深思。
在中国关工委的精心安排下,在学习之余,我们全体学员走进国家博物馆,来到天安门广场并登上天安门城楼,踏进圆明圆,到国家大剧院欣赏音乐会,登攀八达岭长城„„,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明传承、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心灵洗礼,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月18日下午,第六期·园丁计划――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校长、教师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学堂举行了隆重的结业典礼。会上中国关工委副主任武韬大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回顾了四年以来基地学校建设的成果,指出了中国关工委今后工作的方向,并寄语老师和校长。武大使的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饱含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无限关爱。全体与会者掌声雷动,倍受鼓舞。
“园丁计划”――学习成果展示
结业典礼结束以后,由全体学员编排的汇报演出正式开始。演出在《爱我中华》的民族联舞中拉开序幕,共分为《相亲相爱》、《爱的诗篇》、《红烛礼赞》三个篇章,在全体学员齐唱《走向复兴》中结束。九个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节目充分展示了二十个民族的地域特色和基地学校的建设成果,同时特别邀请了总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铁金和东方歌舞团青年歌手郭蓉莅临演出现场,她们分别演唱了各自的代表作品《红梅赞》、《红旗飘飘》,将演出推向了高潮,让人久久回味,留恋忘返。
初心,勇于担当,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第二篇:北京精神学习感悟
暑期实践之北京精神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个夏天北京到处可见这样一个由八个字组成的醒目标语,这便是北京精神。
作为一名北京印刷学院大四的学生,我深知学习科学知识之余文化涵养的重要性。在这个不平凡的夏天,我们参观了门头沟北京精神展览,我们经历了7.21北京特大暴雨事故,我们以暑期实践的方式切实地了解、感受、认识、理解了北京精神的内涵及其外延,并将肩负起把北京精神传承下去的历史使命。
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统一、协调、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分别表现和集中诠释了北京精神,全面深刻地概括了北京精神的内涵,是北京精神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重要元素,既概括了北京人民深邃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又表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容载万物的人文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爱国即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北京精神最核心、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爱国精神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体现了北京人民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展现了北京人民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重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满腔家国情怀。
在当今,爱国就是要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形象,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积极贡献;要不断强化首都意识和首善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模范履行公民义务,自觉维护首都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要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积极的报国行动,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统一起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国是一个大的集体,每一个人都是它的一部分,所以爱国就等于爱每一个国人,所以,如果你爱国,你就要懂得关怀以
及无私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然后注意改进你的行为,使之对每一个人都有利,虽然这很难,但只要有心,就会做的很好。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作为爱国道路上的先行者。
创新即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创新精神是求生存、求发展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基础。体现了北京人民大胆探索、勇于创造、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意志品质。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人才汇集、储备丰富,拥有众多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为发扬“创新”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大批敢于失败敢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中国芯”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水晶石”让科技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包容即尊重差异、博采众长。包容精神是吸纳和借鉴传统文明成果,促进和谐、实现发展的精神力量,是文化呈现丰富感、多样性的北京保持开放姿态与博大胸怀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北京人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气度,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精神境界和尊重差异、和谐共存的文化特质。
北京市民素来热情大方,谦让宽厚。北京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发扬了尊重、理解、宽容和热情的传统,做到了对新市民的尊重和宽容;北京社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建立了外来居民和本地居民和睦相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型社区;拓宽了各阶层市民交流与交往渠道,加强交流与融合,共同建设北京这座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厚德即尚礼、厚道、宽容、助人。厚德精神是北京精神的人格化,是北京立德扬善的首善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典型反映。体现了北京人民有礼的优秀品德和诚信、友爱、互助、奉献的道德风尚,彰显了“人文北京”的内在品格。
我们在《周易》中学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是中化文化的精神之魂,也流淌在北京人的精神品格之中。
“北京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言行。2006年,北京把《北京的符号》落在了高考作文上:“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声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字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北京的孩子们在作文中抒写了他们心中北京的符号,老舍、糖葫芦、颐和园,还有苏东坡„„在孩子们眼里,苏东坡大气、豪迈的浪漫主义精神就是北京人热情洋溢、大气豪爽的性格写照。
7月中旬开始,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委在区博物馆联合举办“北京精神”大型主题展览。展览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北京的历史、现在,以及“北京精神”的凝练、传承进行了大量生动阐释。北京历史文化共分为十个部分:
一、文明曙光:史前时代,北京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二、燕蓟神韵:夏商周时期出现“方国都邑”、“富冠海内”的燕都蓟城;
三、千年蓟城:秦汉魏晋北朝,北京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条件成熟;
四、幽燕风云:隋朝统一后,幽州成为中央政权向东扩张的军事基地;
五、都城序幕:938年,契丹升幽州为南京,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
六、帝王之都:金朝在海陵王时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北京自此成为一代王朝的都城;
七、国际都会:从元朝开始,北京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
八、日下积胜: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
九、落日余晖:满族入主中原,建立起空前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北京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中心,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中心;
十、民国:民国时期是古都北京从封建统治走向民主共和的重要历史阶段。1912年北京成为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北京改名“北平”。置身博物馆之中,看着眼前这些北京名人事迹、历史事件和400余幅图片,伴随着想象力,闭眼北京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参观完北京精神展览之后,一场噩梦降临了。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整个城市多处出现积水,造成交通拥堵,导致市民回家难,也造成了人员死亡的悲剧和经济损失严重的后果。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愿看到。无论怎样,这次灾难带给我们反省和思考,我们的排水基础设施是否配套,是否跟的上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脚步,警信息发布是否及时,以及灾后
应急系统是否完善。然而,灾难中同时涌现出了一些感人事迹: 众多市民被困机场和路途,一些义务志愿者为被困者提供免费留宿地,他们说“如果你寸步难行,请来我家”;一些市民自发组成“双闪车队”去接送被困者,他们不顾车辆损毁和自身被困的危险,他们说“开着双闪的车,随叫随停”。这不正体现了我们北京精神吗?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沿着三千年的足迹走来了,这是历史积淀和现实风貌的深情融合,是文明素养和道德理念的综合反映,是文化传承和自然特色的精确提炼,是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这是首都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中形成的,体现了北京市民对这个城市的忠诚。北京精神就在我们心中,不管您来自哪里。我们在北京生活、劳动、创造,在这个城市我们提升了文明素养,享受了艺术熏陶,开阔了国际视野。我们为生活在这里而自豪,这里是我们每个人的家。所以,让我们爱北京,爱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我们要把北京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的北京未来更美好。在这灵魂与气质中、在这追求与信念中,北京正在迈向一个新的里程。
践行北京精神,弘扬名族文化是我们每一位北京人民的共同责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践行北京精神在北京蔚然成风。让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我们顺风起航!
第三篇:感悟北京学习之行
一校之长,大有文章可作
——感悟北京学习之行
沁阳一小 孟应起
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2009年2月23日至3月8日,借第二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举办的东风,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沁阳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聆听了11个领导、专家以及2位基层校长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管理、校长素质与学校品牌建设、新时期班主任素质结构与队伍建设、中小学生特点及其教育等13场精彩报告,参与了3次专题研讨会,参加了一次校长论坛,参观了首都2所知名学校。可以说,此次北京学习培训应该是我——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教育生涯中一段最难忘的记忆!
一、发自于心灵的震撼。
培训让我所感觉的不仅是收获和惊喜,也带来更多的深思和启示。领导、专家的报告不但有不同反响的研究专长,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动向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而且他们的人格感召力、思想的浸润力无不深深第感染着我。我认真学习,用心体验,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智模式,直接吸取了最先进的理念,乃至于产生碰撞、激活思维。在我看来,每一位专家的侃侃而谈,无不昭示着他们对教育的专注和热爱;每一位校长的现身说教,无不昭示着他们的教育艺术和真情;每到一所学校,无不昭示着骄人的办学成果,使我身临其境的感受特色文化。因此,学习让我体会到先进地区教育所蕴含的直面现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反思了差距。假如没有此行,实在想不到外面的教育天地是如此精彩!也正由于此,我用“心灵的震撼”这个词语来概括内心感受恰如其分。
二、几点感悟。
感悟一:学校各层面都要有一个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较过去有了四个新变化:
1、知识不断更新,饱读诗书不能终生受用;
2、科技飞速发展,“一招鲜”不可能吃遍天;
3、工作变动机会增多,“从一而终”已不再可能;
4、观念不断改变,“一劳”不再可能“永逸”。这些变化告诉我们做教育管理者的,一定要抓住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机会,与时俱进,根据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合理规划学校、业务部门、教师团队、教师个体等层面,正确制定发展目标、发展方针、发展重点、发展战略步骤。图生存、谋发展、创品牌,要面对未来向前看,树立必胜的信心,把学校办出特色。
感悟二:校长要成为学校发展名副其实的灵魂。古人云: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是啊,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一头狮子领着的一群绵羊能可以打败一头绵羊领着的一群狮子。在我看来,一个好校长未必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一个好学校必然有一个好校长。所以校长角色必须从职务型向职业型转变,以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思考、果敢的决策,去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去努力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去推动学生生涯规划。校长要正确认识自己,多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到那里?认识自己最困难,若克服了这一点,校长就能准确给学校定位,想方设法,不怕艰难险阻,带领自己的团队坚定不移地向既定方向前进。校长要“责任归领导、权力归部门、利益归大家”。因此,校长的位置很重要,校长绝不要、也绝不能“魂不附体”。
感悟三:学校品牌创建必须保证有核心竞争力。学校不仅管理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管理,因为文化能推动社会的演变和进步,能促进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学校品牌创建要达到文化支撑,就必须保证有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力包括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以及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这三样东西买不来、偷不去、拆不开、带不走。一个好学校,就必须去打造作风过硬、训练有素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教育自己的团队“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容易的事做精,手上的事做细,精细的做成规范,规范的形成制度”、“把想到的写出来,把写出来的去做,把做过的记下来,把记下来的总结好”;就必须去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校风或者说校园文化,因为今天的校园文化,就是明天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还要开发适合当前热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我们的学生能有“知——情——信——意——行”“这个素质教育发展过程。核心竞争力上去了,何愁学校搞不好。
感悟四:以人为本和课革改是学生减负与提高质量的突破口。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其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是一个地处繁华都市的现代化学校,其办学理念“一切为了明天,一切为了孩子”,来访者无不感叹不已!两所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师资、不同学段的学校,他们的成功有3个共同的特点:
1、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2、着眼孩子的未来;
3、力求课堂的高效。我们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孩子们一生在校园要度过十余年光阴,我们必须对他们负责。学校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要把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超前和创新地做,要“有教无类”,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待开发的潜能,学生潜能都需要老师开发。学校要围绕课堂做文章,看学而不看教,看生而不看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把自己从传授者变为组织者,把“一言堂”变为“百家鸣”,把纯知识课堂变为知识、情感、能力俱存的课堂,把标准答案变为多元化的思考和不同形式的理解,把经营式课堂变为大众化课堂,把安分守己课堂变为知识超市课堂……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我的事情”;使教师认识到教育即解放、挖掘、促进。
感悟五:学校必须重视新时期中小学生特点及其教育。我是谁?我到底要干什么?对于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方向和追求问题,我们必须看到时代变迁给他们带来的新挑战,即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不可避免;新的社会道德价值正在构建(人的终极目标是精神满足);传播方式走向大众化;权威社会逐步让位于平等、沟通、民主。我们必须看到他们所呈现的新特点,即发展趋于个性化、多样化;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而单一;社会期望值高而生存压力大。我们必须看到当前他们思想中问题多、成效差,即目标内容脱离实际;德育过程形式化,认识与行为脱节。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去发展和做好中小学生工作,用教育的可持续性去直接影响和促进中小学生发展。这些,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讲,都任重而道远。
感悟六:实行精细管理使制度升华为学校精神。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常规管理,抓常规就是抓队伍、抓作风、抓效能、抓质量,让常规管理在精细中优化,在优化中创新。黑龙江东亚学团曹勇安教授的办学经历生动地说明“让精神激励师生成长”这个鲜明的观点。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当你的学校具备了一种文化和精神时,也正是学校由初创到成熟、由粗放到精致、由弱校到强校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发挥学校精神的作用,使学校成为宁静、典雅的校园,成为师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
感悟七:打造品牌让特色彰显学校品质。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就是要张扬学校个性,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从而积淀成特色文化,打造出学校品牌。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经营”特色,杜郎口中学别具一格的“10+35”课堂改革特色,史家胡同小学的“绿色、科技、环保、和谐”办学特色,不同的特色都在践行着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争相竞艳的素质教育之花。可以说,这些特色不仅在当地、而且已经成为全中国教育的品牌。
三、学习目的是要提高认识,认清差距,学出干劲。
学习归来后,我感到了我们身上的明显差距:
1、办学观念的相对落后;
2、办学思想的狭隘;
3、办学过程缺少超前意识和方法;
4、读书少,缺乏理论修养;
5、课堂教学改革流于形式;
6、学校特色浅层次;
7、学校发展没有科学的规划;
8、推行素质教育主动性不足;
9、教师终身学习观念未能形成;
10、学校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内涵;等等。这些差距成为一种压力使我常想学校究竟该怎样才能办好,这些差距成为一种动力使我明确了方向和理清了思路。现在,教育局既为每一个愿干事创业的校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又提供了这样一次高层次的学习机会,还为我们指明了沁阳教育的发展方向,差距又有这么大,因此,一校之长,还大有文章可作,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干好!
总之,北京一行带给我的启示,绝非只言片语能说通谈透。对我和一小来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学而有所不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务实基础,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为我市教育尽心尽责!
第四篇:北京夏令营 感悟
北京夏令营——感悟
像风一样的速度,这次的旅行时间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
我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突然感觉熟悉又陌生。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摇摇晃晃的驶往北京的列车上。
广州到北京,一天一夜的行程。从炎热的下午走入入漆黑的夜,再从漆黑的夜回到黎明的早晨,从连绵不断的丘陵地带再到一马平川的平原,一路支持我们的应该就是对这次夏令营的向往与期待。
在学校里,初一级的同学们汇集在一起。同样的队服,同样的学习目标,同样的积极向上,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夏令营就在这样的氛围下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起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颐和园,清华北大......这是我第一次游览北京,所以我一直格外仔细地去体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散发出的韵味。触摸着故宫斑驳的城墙,已不见了昔日里王公贵族的豪门盛宴,惟有华丽依旧的角楼始终守侯着历史的入口;行走在老北京的街头巷尾,不知昔日里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场景,却在猛然间听到的一句“吃了嘛您”中感觉到亲切、温暖。短短的几天,我却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古都历史的厚重,文化底蕴的深厚。
我不想对游玩的景致作过多的描述,因为,对于我来说,这次夏令营的收获不仅仅是游览了风景名胜,更宝贵的是听取了导游的介绍,以及获得了与同学们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北京之旅最让人期待的便是北大清华,梦想中的天堂,理想中的圣地。
北大清华的校园十分美丽,清华里有水有桥,到处都是树。大礼堂古朴典雅,建筑物鳞次栉比,到处都充华考范文网体,给人一种放松之感。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到处树影婆娑,一座古塔耸立在树丛中,给人一种古代园林的感觉,未名湖湖波荡漾,波光粼粼。各种景物与树与湖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放松之感。
最让人影响深刻的便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重载物”,它启示我们要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也就是说清华所要求的人才不仅仅是拥有良好的成绩,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雨中的清华有一种别样的魅力,朱自清先生所描述的荷塘月色在雨中更加朦胧,清新,我看到那一朵朵荷花仿佛向我轻摆舞姿,对我低诉,她说:"孩子,努力吧,考进清华不是梦。” 雨过天晴的北大是干净而明亮的,北大图书馆那高端的建筑让我膜拜,那里的藏书吸引着我前进,那古朴的建筑,那未名湖畔的杨柳,那送礼的博雅塔,无一不让我那颗平静的心开始泛起涟漪。
清华与北大是兄弟院校,清华似龙,北大像凤;清华内敛、北大张扬;清华阳刚,北大妩媚;清华重理工,北大重人文;清华勤奋务实,北大关心政治;清华多出高干、北大多出英烈;清华科技兴国,北大振兴中华;荷塘月色庭院深深,未名湖畔垂柳依依;清华园内树雄心壮志,博雅塔夕照流连忘返。
六天逝去,回来的路上,还是一样的风景。只是心中多了一份坚定。
第五篇:学习温总理北京35中发表讲话感悟
学习温总理北京35中发表讲话感悟
教书者必先强己 育人者必先律己
长丰实验高中:何艳生
最近长丰县陶行知研究会、教育学会号召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温总理在北京35中听课后发表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对我的震动很大。国务院总理亲自到中学课堂听课,这代表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师的特别关怀。通过细读了温家宝总理听课后的点评和他与教师们的座谈记录后,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普通教师,感慨万千。对日理万机的总理能在三十五中初二(5)班耐心仔细地听了5堂课,并对每节课进行了一个专业教育者才能作出的点评,我为国家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在讲话中,温总理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对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尤其特别点到“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因此,对于总理提出的希望,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温总理的讲话精神,我觉得:
首先我们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英语教师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要想成功地教育好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加强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表率。师德在整个教师素质中处于统帅地位,是灵魂。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作风正派,情趣高雅,胸襟宽广,这样,学生就会由尊敬、爱戴我们而发自内心地主动接受教育。
其次我们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就中学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我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的知识结构
众所周之我们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包括标准的语音知识,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比较大的词汇量和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再者,我们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当然,一定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二.合理的教学方法
我记得在讲话中温总理引用了陶行知先生话:“教是为了不教。”就是告知我们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们作为英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除了有浓厚的兴趣外,还得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决心和高度的自信心。“学者须先立志,无志则不能学”。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通过循序渐进学习,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成功感、自信心。
同时我觉察到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现象,不少学生只会读课文,而对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阅读材料,则看不懂或阅读速度很慢,很多学生可以背不少句型和语法规则,但在说和写英语时却错误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较强的教学能力
对于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我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应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用的语言力求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声音适度、悦耳;板书清晰、工整、美观大方。
2、课堂组织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重点突出,精练得当。要善于鼓动、感染学生,力争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要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3、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应熟悉大纲要求,全面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能力。我们应能设计出科学性强、反映教学实际、体现学生能力的质量较高的练习、试卷;能有针对性地对所教的知识有效地控制题目的难度、区分度,能恰当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最后我们必须具备合格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巨而繁重的脑力劳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我们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染上不良嗜好,就难有健康的体格,就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所以要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使自己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修身养性、人格修养的是我们的心理健康所必不可少。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本身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宽阔的胸怀。学生成长中都有过无知和过错,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心理容量,克服心理偏见,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严格地要求和真诚地爱护每一位学生。总之,温总理对教育提出的四个要求和三点希望,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行为准则。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并且把它贯彻落实到平时的师训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作为一名教师,征途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我会时刻牢记温总理的那句话“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