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谦虚为人,踏实做事--读易经有感
谦虚为人、踏实做事
——读《易经》有感
近段时间,从央视的《百家讲坛》开始,流行了一种对传统学识的学习热潮,从热播的《孔子》、走红的易中天、曾国平教授,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求知欲逐渐加强,受此影响,个人偶尔闲暇也翻阅下被称之为微缩宇宙模型的文学宝鉴《易经》;结合自身工作有感而发,浅结如下:
一是做人一定要谦虚。只要人家说你不对,你不要马上反应说:不要!听听看嘛,有什么关系?也许正好是你没有想到的那一点呢。你把它包容进来,不是更好吗?每一个人,多少有一点他独特的地方,你听听嘛,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你就把它去掉就好了。时间越长,越感觉到马上反应是很危险的,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总结了一下,真正学懂《易经》的人,《易经》就是开关而已。就是一开一关。阴就是开;阳就是关。可以这样想:从现在开始碰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东西进来,第一个把嘴巴闭起来。我们的坏处就是一进来,马上嘴巴嘚啵、嘚啵、嘚啵……,然后得罪一大堆人。回去就后悔,今天早知道不说就好了。那很痛苦。若养成了习惯,听到什么话嘴巴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才会经过脑筋想,想妥当了再讲、想妥当了再做。人得病可能从气上得病最难治疗吧,久而久之容易生气、暴跳如雷的人可能得癌症的人居多吧。因此要好好的琢磨琢磨开关了。
二是关于简单和复杂。做事情,你看看简单的时候,要复杂化,不然会阴沟里翻船;你看到复杂的时候,要简单化,这样就对了嘛。你看到很复杂,感到无从下手,就越来越复杂最后就没有办法解决嘛;你看到简单就觉得很简单,最后一定阴沟里翻船。大意失荆州。有人感到初到一个单位,无法开展工作,看到的是重重困难,遇到的是层层阻力,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嘴。本来就是复杂,让你来了也是复杂,如果你也按照复杂办,甚至把复杂夸大化,那真的就找不到出路了。何不复杂事情简单办呢,可能就能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出路。
三是事物的循序渐进;做人做事都有一个过程,而且事物本身都有各自的极端,所谓的太阴太阳,就是说的物极必反阴阳转换;拿易经中第一卦乾卦为例,若把他想像为人物,他就是阐述的一个人物由小到大发展的过程;像“潜龙勿用”,就是要打好基础,等待时机;“现龙在野”那就是才能有所应用,崭露头角;“或跃于渊”那是经历人生的起落,从而获得更多的阅历;“终日乾乾”那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不断提高;最终才会“飞龙在天”,有所作为;当然,书里也说了“亢龙有悔”,那就是过度的自信自满,觉得做得很不错而产生的骄傲自满情绪,而不晓得过程中的“夕惕若”从而“厉无咎”了,最终也要去面对失败,这就是太阴太阳物极必反的道理;其实只要明白,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遵循世事的规律,完好的履行好过程,一步一脚印踏实的向前向好,那才是王道。
所以,做人踏实、谦虚有头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也会很有思路的去弥补自身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同时善于总结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也是个人成长的苦汤良药。
第二篇:读《易经》有感
读《易经》有感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从诗、词、歌、赋,到戏曲、小说、散文、学术典籍,无不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睿智和哲思。读经典名著,能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增长我们的智慧,还能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正如巴金先生所言:“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不仅如此,读经典名著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正所谓: “品读名著似饮清露,鉴赏圣书如含甘饴。”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享受。读经典,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需的,而且是永远必需的。《易经》作为中国群经之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对此,我翻阅了《易经》以及现代对《易经》的一些解读,有了一些小小感触:
一、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有一个好的开始,那又何谈成功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所以找准自己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二、遇大事如何解决。人生总有起承转伏,这种变化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大事。对此一是要等待时机慧眼明察。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二是要冷静反省心安理得。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三、执手乾坤,掌握命运。在命运面前我仿佛无从选择,在命运面前一切如同舵轮。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活出精彩人生。我们试图用最为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而我们的人生却如同人体的经络一样,用任何仪器都看不到,而它却神奇的存在着。孰不知,大自然创造了我们,我们也在同时改造着自己,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都是新的创造。所以命运还是可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的,我们的手掌心里就有自己的乾坤。如果我们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去改造自然,那么我们的命运就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我们不按着自然的规律去索取成功,那么我们终究会被自己抛弃,就会成为命运的奴隶。
第三篇:读《易经》有感
读《易经》有感
班级:车辆122
姓名:魏小飞编号:28
说起《易经》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事不包、无事不藏,高大上的感觉。“不知易、不可为良相”从这句话大家可以知道《易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在学习了好多节课后我也对它有点了解,现在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两仪是对太极的细分;八卦是对阴阳的细分;六十四卦是对八卦的细分。而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
为方便学习八卦,古人编排了着八卦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其位置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其为文王八卦)这里简单的说说它的乾卦吧。
乾卦卦名“乾为天”的卦象是乾上乾下,由六条线段叠合而成。它象征着天是至高至大,复盖万物又不偏不倚,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爻辞为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于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我们把它比作人生的六个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潜龙指隐藏的意思,古有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号称卧龙先生,潜心修炼就是这个道理。龙潜于渊,阳之深藏,我们要积蓄力量,等时待机。所以我们大学生来说就应该好好学习自己的文化课知识,多多参加各种活动,积累经验。好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到了第二个阶段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毕业之后就要面临找工作了所以龙已出现在田野之上,我们要主动去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人,好让自己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在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是说君子的德才已经显现,会引人注目,但要奋发努力不懈,日日夜夜警惕戒备,以防灾祸,这样则可无咎。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自己小有成就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应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哪里还不够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如此方可无忧。人生的第四个阶段至关重要。因为或跃在渊,无咎。龙要么跃而上,要么退于渊中,所以重点在于把握时机,不要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果断出击,一击必胜。第五个阶段就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了。“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已飞腾在天上了,居高临下,但是还是要利见大人。只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个时候我想干啥干啥就问一句还有谁。其实这就错了。因为你的成就不光是你自己的努力,前面的利见大人必不可少,没有他们的帮助你什么也不是。在着说,即使你成就再高大的过天地吗?古人说功高盖主必危就是这个道理。谦虚谨慎方为人生不败的不二法门。最后一个阶段说“亢龙有悔。”龙到了极高之处,其趋势必然下降,知进忘退会后悔的。从这《乾为天》的卦辞中我们可看到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至极即生变,生生不息,循环反复。这是符合天地之道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亢龙虽然当世无敌,但力终有尽时,力尽则悔,悔不可及。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的道理,此招重悔不重亢,后尽无穷。所以要只进退,审时度势。汉初三杰如何可谓名动天下,声势滔天了吧,最后的结局如何想必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我最敬佩的便是这越国范蠡了。于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收拾河山,待到时机合适便功成身退,悄然离开,逍遥于江湖之间,开辟自己另一番人生。然而便是有这许多人看不清这功于名,于权利金钱中苦苦挣扎,最终葬送一生。
当然《易经》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所说的这些微不足道,只是自己的一番见解而已。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好多好多。
第四篇:读《易经》有感[范文]
读《易经》有感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易经》是经由宇宙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可以说《易经》的智慧博大精深,在仲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总会触动我,尤其《易经》中强调“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大智慧。
突然间想起暑假的某一天晚上,我骑着单车穿梭在老家的古香古色的巷道中,很多满头鬓发的老人沐浴着明亮的月光,倚靠着竹椅,坐在自个守护经营几十年的家门口。有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过路人;有的在闭目养神凝思,惬意地享受这一份宁静;有的仰望繁星星点点的星空;有的在收听村里广播播放的潮剧,时不时跟着哼几句......这些不由得让我感动。这些二三十年代的老人,他们陪伴,见证中国一路的成长,走过战争,**,和平,发展与繁荣的各种浮沉。他们历经沧桑,看透前尘往事,看惯生老病死。如今,坐在门前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平和地洞察世事,享受着平淡惬意地生活。
昨天去饭堂吃饭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去饭堂吃饭。等我打完饭,回到饭桌的时候,发现两对夫妻正围在一桌津津有味地吃饭,好像在吃山珍海味一般。
这一幕幕真的触动到我了。这一种最本真,最自然地生活状态真的是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我们所构思的中国梦。然而,最近接触的一些事情却与之背道而驰。
最近对武则天如何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乃至唯一的女皇帝颇感兴趣,便由此观看电视剧《武则天秘史》。其中让我震撼的一幕是当唐太宗李世民垂垂病危的时刻,太宗的儿子李治不顾父亲的生死,居然在太宗的寝宫与他父亲的才人武则天风花雪月,这一幕不禁让人看了汗颜和恶心;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中的李尔王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嘴上会说甜言蜜语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然而当李尔王的两个女儿得到财产后,对父亲不闻不问,思念女儿,见女儿一面都不能满足,难于上青天。李尔王的两个女儿却巴不得父亲早点归西;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部作品主人公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高老头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他们长大后一个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为新贵雷斯托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他们出嫁时,每个人都得到了80万法郎的陪嫁,因此对父亲百般奉承体贴。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家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高老头特别爱自己的女儿,即使他们把他赶了出来,他仍然不恨他们。当他的女儿们需要钱来找他时,他仍然尽他的全力来满足他们的虚荣之心。而当他想念女儿时,却没有一个愿意见他。高老头把他的一切家当变卖之后,女儿们再也不露面了。临死前,高老头想见女儿一面,但丝毫也感动不了女儿们的冰冷心肠。高老头死后,两个女儿竟然没有来参加葬礼,连一分钱也没出。看到这里都不禁让人心理绞痛,一把把辛酸泪。
虽然我没有亲眼目睹一个将死之人在死亡面前的挣扎,但从电视剧或听到的却不少。人在死亡面前,即将屏住呼吸,心脏即将停止跳动死之前,很少人能够安详地死去,大部分人都要垂死挣扎,生不如死口吐白沫,最后死不瞑目地离开人世,犹如低贱的动物一般。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欲,不逾距!”人到中年乃至老年,历经生活的种种苦痛之后,当年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都逐渐消失,反而多了一份坦然,泰然和淡然,追求的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与世无争,返璞归真的世外桃源生活。
我一直认为老人和孩子一样可爱,没有计较,没有功利,没有浮躁,有的是一份天真和坦然。终有一天,我们也将成为耄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所以请善待和呵护我们的老人,与老人相亲相爱,和平相处,让他们安享晚年,享受生命中的最后一抹阳光,生活中的最后一份宁静和安详。让他们带着无憾和微笑离开世界。
第五篇:读《说谦虚》有感
读《说谦虚》有感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多少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由于谦虚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载史册,又有多少人由于骄傲而悔恨终生。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恢复汉室,竟三顾诸葛亮的茅庐。他不因诸葛亮位而居傲,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诸葛亮终感其诚,答应为他奔走效劳。而与此相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为了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曾转战南北,历经了10余年才攻进了明朝的首都——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他们自认为天下已经得到了,就放松了警惕而骄傲起来,致使清军入关,终以失败而告结束。李自成的几十年的心血也废于一旦了。再如,吴王夫差因为打败了越王勾践而骄傲起来,终日华天酒地,不理朝政,后来,终于被卧薪尝胆的勾践所消灭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和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不要因为别人不如自己,而轻视别人;人各有长处,应向别人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身于整个集体之中,干好一切事情。“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永远铭刻在心。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多少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由于谦虚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载史册,又有多少人由于骄傲而悔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