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

时间:2019-05-12 12:5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

第一篇:《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

《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

1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学期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通过学习《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这门课程,我收获颇多。对于我们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来说,安全与环保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直接与工业生产以及操作人员本身的安全相关联。

在化工安全中,首先是防止事故的发生,然后是事故发生后将损失减到最小,最后就是有人员伤亡时该怎么处理。

通过对《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化工厂设计与操作安全》、《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等章节的学习,我深刻了解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加工的化学物质性质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原理不甚了解,忽视过程和操作的安全,违章操作,是酿成化工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为在化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中,从原料、中间体到成品,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化工工艺过程复杂多样化,高温、高压、深冷等不安全因素很多。对于我们化工专业的本科大学生来说,只有对安全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今后相关的工作岗位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得到很好地保证后,才有可能做到安全生产,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化工安全教育对于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着一定的作用, 也是减少化工事故频发、降低化工事故伤害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大学里开设《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所在。本专业必须充分重视化工安全教育工作, 并积极开展化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以培养出精通相关理论知识的管理人才及企业员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积极实行化工安全教育, 对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环境与环境保护》、《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化工“三废”的处理》等章节的学习,我对化工环境保护工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环境管理是人类为维护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管理行为,要尽量对已经出现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调整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使之能满足环境健康发展的需要并且加强管理者对环保知识的获取和对民众的环保教育对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以及加工的生产部门,其产品和废物从化学组成上来说都是多样化的,而且数量也相当大,这些废物在一定浓度以上大多都是有害的,有的还是剧毒物质,进入环境就会造成污染。有些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引起一些污染,甚至比生产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和广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化工污染是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若不能妥善加以解决,势必会制约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水平,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化工污染除了决定化工生产过程本身外,还与生产的管理有密切关系。

对于当今这个倡导清洁能源、低污染的社会来说,清洁生产是人们的夙愿。清洁生产的实现主要体现在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上。清洁工艺主要指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工艺技术。清洁产品是针对产品的可回收利用性、可重新加工性,即是否有二次利用价值,或一次利用销毁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复杂的问题,由于生产工序本身非常复杂,要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达到清洁生产,就为一项兼具宏观和微观的工作,需要相当大的技术基础,同时对技术人员和创新性有较大要求,并不容易实现。清洁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攀登的过程。实现起来步骤烦琐,追求起来没有止境。

化工企业环境管理任重道远,需要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境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治理化工行业污染。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特别是我们本专业人的努力。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对水、大气的污染,同时还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物质、噪声、电磁辐射、光和热等物理性污染。

可能是因为老师不点名的原因,平时去上课的同学去的都很少,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对的。这门课程是我们的专业核心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化工安全与环保贯穿整个化工生产流程的始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保障生产流程线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以及人类的安全。以上就是我对《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这门课程的感想与感受。与此同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更加注重对化工安全和环保的学习,努力做好化工安全和环保的工作,做一个合格的化工人,从而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进而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篇:化工安全与环保

我国化工工业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在发展化工产业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和制约了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化工生产企业,在各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围绕产品生产的各项活动中,接触的基本都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鉴于这一特定性质,其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旦企业发生了事故和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不仅会影响企业职工和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企业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所以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安全与环保这两方面的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化工生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生产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三废多,污染严重;事故多,损失重大。因此,企业必须建健全安全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定期安排操作人员接受安全生产知识或技能培训,同时建立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安全、环境和健康最佳有机结合体,能较好的实现事前预防风险和隐患,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另一方面,化工工业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消除的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污染等,这些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进一步影响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对此,政府为了环境保护,造福后代,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保护法等法令,要求人民依法执事,保护环境。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把环境保护放在生产第一位,做好节能减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下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环保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技术进步及专业密切合作等多方面长期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在现有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设计控制系统是保证化工装置顺利运转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我们人类的健康,还要做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工作,合理利用资源,既取得经济发展又保证环境安全。

第三篇: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一、课程改革方案的落实情况;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在本学期《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大量使用提问和讨论的方法,将启发式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力求在讲课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深入,而且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期末,还组织学生观看了有关化工安全生产的音像资料、图片等,起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安全生产的直观感受,加深对安全技术措施的理解和掌握的作用。我们还在授课过程中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大量补充工作岗位安全常识,分析实际事故案例,使学习内容尽量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上的注意力、参与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际演练

本学期中段,我们在保卫科等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学生在操场进行了一次消防演习,主要演练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现场救护,如:检查和判明伤情、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

通过消防演习使学生了解了消防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掌握了常用的现场救护措施,初步培养了冷静、准确、快速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应坚持实施,并逐步丰富其内容。

3.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过去讲课以粉笔为主,现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使讲授更加生动、易于接受。

评定学生成绩方法采用了一些新的尝试,采用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并把实习成绩也纳入考核,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积极开展教法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教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及自发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已成本系教师习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研究教学中问题及教法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统一学时、通一布置作业,考试统一命题,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也有利于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体会

1、教材问题:我们选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系列的规划教材,此教材内容丰富、翔实具体,附录的有关法规、资料很多,比较合适学生自学。因此,教材建设方面主要是利用有关化工安全生产的音像资料、图片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实践教学

我院高度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尽量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活动。虽然不一定是专门为本课程而组织的,但同样使学生接触到了大量实际化工生产安全措施。感觉这些活动的效果非常好,远远超过观看图片和视频。通过实践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常识和经验,对以后干好本行业工作的信心也增强了。

三、如何更有效地推动课程改革的思考和措施

1、提高教师水平

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到化工生产企业学习、协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

2、引导学生自学

可以通过灵活安排课后作业,引导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网上搜索资料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搜集相关方面的精品课程网站,相关专业信息等方面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加强课外活动和课外辅导的力度,方便学生进行课外训练,并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几年来,通过《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建设,用人单位和学生满意率不断提高。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对《化工安全技术》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第四篇:论文——化工环保与安全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

论文

姓名:哈哈哈

班级:嘿嘿

学号:1066115434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概论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secur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roduction

摘要:我国化工工业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和扩建项目很多,在发展化工主营业务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影响和制约了化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安全不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解决好职工的安全意识问题。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同时我国政府为了环境保护,造福后代,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保护法等法令。并要求人民依法行事,保护环境。使他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石油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石油化工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Abstract: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is in overall rapid development phase, the newly built and expansion projects a lot of,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main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s, influences and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For a chemical industry enterprise, it is the top priority of production safety, safety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cannot survive.To improve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we must solve the problem employees' safety consciousness.In the past two years although relevant state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safety production do a lot of work, but now the also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ausing serious pollution.关键词:石油化工 环境保护 安全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显出明显的衰弱态势。

对于化工生产企业,在各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围绕产品生产的各项活动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鉴于化工企业生产的这一特定性质,其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旦企业发生了事故和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不仅会影响企业职工和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企业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

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之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高破坏的境地。近年来,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安全问题困扰全球,受到更多关注。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为目的,以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发展的潮流。第一:节约能源 随着社会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继续依靠高消耗、低产出来支撑经济发展是行不通的,必须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中国化工行业统计,目前中国化工生产中,作为原料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0%,其余60%则作为公用工程消耗。因此,石化行业实现节约发展应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降低能耗两个方面入手。

集中建设超大型化工园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石化和化工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化工行业的产业链特别发达,一体化集中发展可以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将副产品集中利用,合理发展下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并带动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国应以国际化的视野,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工园,搭建化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第二:环境保护 由于化工产品产能连年的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不仅要面对多年形成的“顽症”,还要应对新增产能带来的治理压力,新增化工项目无疑成为新的节能减排负担。而化工企业普遍感到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不足,要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重点扶持节能减排的项目,给予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

人们对防治污染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放在点源治理上,80年代逐步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90年代开始实行化工污染全过程控制,到21世纪初,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已为广大企业所认知,成为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企业把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与产品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打造绿色产业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生产工作,则是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的活动,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4个部分构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安全防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施市场准入、监管监察、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安全服务、科研教育和宣传培训等。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从事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

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应该先说明一下,所有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些特点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正因为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职工才更应该对这些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借鉴于《化工工人技术培训读本》一书,化工生产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化工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六百多万种,经常生产使用的约六、七万种,我国约有三万种。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在生产、使用、贮运中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高温、高压设备多。许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将发生灾害性的事故。

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因此,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注意巡回检查、认真记录、纠正偏差、严格交接班、注意上下工序的联系,及时消除隐患。才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废多,污染严重。化学工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多,是国民经济中污染的大户。在排放的“三废”中,许多物质具有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及有害性,这都是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多,损失重大。据统计,化工行业每年发生几百起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事故中,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因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可见,在职工队伍中开展技术学习,提高工人素质,进行安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是很重要的工作。

安全在化工生产的重要意义: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等特点,因此,安全生产在化工行业中就更为重要。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业企业发生的爆炸事故中,化工企业就占了三分之一。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安全生产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国的化工企业由于安全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严,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或技术水平不高、违章作业等,也发生了许多事故。化工生产工程会造成环境污染,将引发肝炎、肝脾肿大、血象异常、白血病、癌症等职业病。

化学工业危险因素:美国保险协会(AIA)对化学工业的317起火灾、爆炸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了主要和次要原因,把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归纳为以下九个类型:

1、工厂选址:易遭受地震、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 水源不充足; 缺少公共消防设施的支援;有高湿度、温度变化显著等气候问题;受邻近危险性大的工业装置影响; 邻近公路、铁路、机场等运输设施;在紧急状态下难以把人和车辆疏散至安全地。

2、工厂布局: 工业设备和储存设备过于密集;在显著危险性和无危险性的工业装置间的安全距离不够;昂贵设备过于集中;对不能替换的装置没有有效的防护;锅炉、加热器等水源与可燃物工艺装置之间距离太小;有地形障碍。

3、结构: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电气设备没有防护措施;防爆通风换气能力不足; 控制和管理的指示装置无防护措施;装置基础薄弱。

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装置中混合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自然分解;对处理的气体、粉尘等在其工艺条件下的爆炸范围不明确;没有充分掌握因误操作、控制不良而使工艺过程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的物料和产品的详细情况。

5、化工工艺 没有足够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数据; 对有危险的副反应认识不足;没有根据热力学研究确定爆炸能量; 对工艺异常情况检测不够。

6、物料输送 各种单元操作时对物料流动不能进行良好控制;产品的标示不完全; 风送装置内的粉尘爆炸; 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不当; 装置内的装卸设施。

7、误操作忽略关于运转和维修的操作教育;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 开车、停车计划不适当;缺乏紧急停车的操作训练; 没有建立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之间的协作体制。

8、设备缺陷 因选材不当而引起装置腐蚀、损坏; 设备不完善,如缺少可靠的控制仪表等; 材料的疲劳; 对金属材料没有进行充分的无损探伤检查或没有经过专家验收; 结构上有缺陷、如不能停车而无法定期检查或进行预防维修; 设备在超过设计极限的工艺条件下进行; 对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防灾措施没有及时改进; 没有连续记录温度、压力、开停车情况及中间罐和受压罐内的压力变动。

9、防灾计划不充分 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责任分工不明确; 装置运行异常或故障仅有安全部门负责,只是单线起作用; 没有预防事故的计划,或即使有也很差; 遇有紧急情况未采取得力措施; 没有实行由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进行的定期安全检查; 没有对生产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继续教育和必要的防灾培训。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我国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吸收并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理论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研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和监控,一些企业管理者开始尝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20世纪末,我国几乎与世界工业化国家同步研究并推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系统化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雏形,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检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及应急管理等。

最近发生的匈牙利西部维斯雷姆州一铝厂发生有毒废水泄露事故,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120人受伤。北京永滨科技中心的化学制品工厂突然发生爆炸,数间厂房炸塌,爆炸造成两死三伤,铁皮屋顶碎片最远飞到200米以外,附近多家民房受损。这些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第一、尊重生命”的理念也更深入人心。安全就是效益,而且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化工生产既然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就必须走在实践HSE管理体系的前列,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的综合素质上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兑现我们的承诺。这是我们的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化工企业在社会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化工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

化工安全的对策:近年来,企业安全方面的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不断地对安全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认识到企业安全形象和声誉正在国际竞争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的重要保障,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建立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安全、环境和健康最佳有机结合体,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人的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可能引起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防止安全事故、事故污染的发生,最主要的措施是实现事前预防,而HSE管理体系要素“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通过建立风险和隐患的控制机制,能较好地实现事前预防。推行HSE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可以提高人的安全知识水平,将过去安全管理的“事后调查”变为“事前预防”;可以引进新的检测、规划、评价等管理技术,加强审核与评审,提高企业管理科技含量。

结语:要实现化工生产装置的环保安全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技术进步及多专业密切合作等多方面长期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在现有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设计控制系统是保证化工装置顺利运转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志芳.危机下化工行业如何与环保并行[J].环境保护(17),2009:69-71 [2]吴宇.化工企业的绿色环保之路[J].环境教育(3),2009:78 [3]张福琴,纪晔,雒世军.石化工业与节能、安全及环保协调发展的探讨[J].中外能源(11),2006:92-95 [4]何天平,程凌,潘彤.邻水区域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准入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6),2008:53-56

第五篇:化工环保与安全论文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

论文

姓名:刘威风

班级:化工11-3

学号:1166115325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摘要:我国化工工业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和扩建项目很多,在发展化工主营业务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影响和制约了化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安全不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解决好职工的安全意识问题。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同时我国政府为了环境保护,造福后代,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保护法等法令。并要求人民依法行事,保护环境。使他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石油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石油化工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关键词:化工安全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引言: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显出明显的衰弱态势。

一 化工生产安全

对于化工生产企业,在各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围绕产品生产的各项活动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鉴于化工企业生产的这一特定性质,其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旦企业发生了事故和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不仅会影响企业职工和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企业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

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之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高破坏的境地。近年来,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安全问题困扰全球,受到更多关注。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为目的,以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发展的潮流。第一:节约能源 随着社会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继续依靠高消耗、低产出来支撑经济发展是行不通的,必须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中国化工行业统计,目前中国化工生产中,作为原料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0%,其余60%则作为公用工程消耗。因此,石化行业实现节约发展应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降低能耗两个方面入手。

集中建设超大型化工园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石化和化工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化工行业的产业链特别发达,一体化集中发展可以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将副产品集中利用,合理发展下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并带动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国应以国际化的视野,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工园,搭建化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第二:环境保护 由于化工产品产能连年的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不仅要面对多年形成的“顽症”,还要应对新增产能带来的治理压力,新增化工项目无疑成为新的节能减排负担。而化工企业普遍感到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不足,要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重点扶持节能减排的项目,给予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

人们对防治污染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放在点源治理上,80年代逐步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90年代开始实行化工污染全过程控制,到21世纪初,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已为广大企业所认知,成为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企业把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与产品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打造绿色产业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生产工作,则是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的活动,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4个部分构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安全防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施市场准入、监管监察、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安全服务、科研教育和宣传培训等。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从事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

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应该先说明一下,所有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些特点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正因为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职工才更应该对这些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借鉴于《化工工人技术培训读本》一书,化工生产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化工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六百多万种,经常生产使用的约六、七万种,我国约有三万种。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在生产、使用、贮运中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高温、高压设备多。许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将发生灾害性的事故。

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因此,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注意巡回检查、认真记录、纠正偏差、严格交接班、注意上下工序的联系,及时消除隐患。才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废多,污染严重。化学工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多,是国民经济中污染的大户。在排放的“三废”中,许多物质具有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及有害性,这都是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多,损失重大。据统计,化工行业每年发生几百起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事故中,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因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可见,在职工队伍中开展技术学习,提高工人素质,进行安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是很重要的工作。

1、安全在化工生产的重要意义: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等特点,因此,安全生产在化工行业中就更为重要。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业企业发生的爆炸事故中,化工企业就占了三分之一。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安全生产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国的化工企业由于安全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严,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或技术水平不高、违章作业等,也发生了许多事故。化工生产工程会造成环境污染,将引发肝炎、肝脾肿大、血象异常、白血病、癌症等职业病。化工安全的对策:近年来,企业安全方面的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不断地对安全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认识到企业安全形象和声誉正在国际竞争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的重要保障,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建立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安全、环境和健康最佳有机结合体,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人的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可能引起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防止安全事故、事故污染的发生,最主要的措施是实现事前预防,而HSE管理体系要素“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通过建立风险和隐患的控制机制,能较好地实现事前预防。推行HSE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可以提高人的安全知识水平,将过去安全管理的“事后调查”变为“事前预防”;可以引进新的检测、规划、评价等管理技术,加强审核与评审,提高企业管理科技含量。

二 化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化工工业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难以消除的污染,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PM2.5爆表等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最近我们亲身体会最真切的莫过于席卷全国的雾霾天气,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中国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人们的发病率上升不断上升;此外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就大气的环境问题而言,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空气污染物的种类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包含很多,它们的形态可能是固体状的粒子,也可能是液滴或是气体,或是这些形态的混合存在。目前我国法令所定义的空气污染物有哪些种类呢?依据空气污染防制法及相关规定所定义,空气污染物可分为四大项目。

(1)气状污染物 包括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气、气化氢、氯化氢等

(2)粒状污染物

包括悬浮微粒、金局煤烟、黑烟、酸雾、落尘等

(3)二次污染物

指污染物在空气中在经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之污染,包括光化学烟雾、光化 氧化物等

(4)恶臭物质

包括氯气、硫化氢、硫化钾基、硫醇类、甲基胺类 等 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1)工业: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尾气所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4)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

3空气污染的防御

3.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改进汽车设备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3.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活动。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3.3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

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气过度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部地区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3.4绿化造林

另外,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氧气的天然加工厂,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衡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氯化氢、光化学烟雾、放射线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茂密的林丛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绒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叶子经雨水冲洗后,能继续吸附飘尘。如此往复拦阻和吸附尘埃,能使空气得到净化。

结语:要实现化工生产装置的环保安全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技术进步及多专业密切合作等多方面长期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在现有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设计控制系统是保证化工装置顺利运转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为了我们人类的健康,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请认真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合理利用资源,既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又保证环境安全。这将是我们21世纪面临的当务之急的关乎民生的大事。

参考文献

[1] 刘静,《化学与环境保护》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王志芳.《危机下化工行业如何与环保并行》,2009:69-71 [3]吴宇.《化工企业的绿色环保之路》环境教育(3),2009:78 [4] 刘天齐 《环境保护》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4]张福琴,纪晔,.石化工业与节能、安全及环保协调发展的探讨[J].中外能源(11),2006:92-95 [6]何天平,程凌,潘彤.邻水区域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准入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6),2008:53-56

下载《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演讲稿

    ---安全第一位 环保大于天 李益增 作为化工生产安全方面的例子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说上世纪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被写入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为此洛杉矶市对光化学......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演讲稿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演讲稿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演讲稿---安全第一位 环保大于天李益增今天很荣幸的参加化院举办的“拓化杯”化工生产与环保为主题的论文征集,我觉得这次的主......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演讲稿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演讲稿---安全第一位 环保大于天李益增今天很荣幸的参加化院举办的“拓化杯”化工生产与环保为主题的论文征集,我觉得这次的主题活动非常的有意义。为什么......

    化工安全-课程总结

    化工安全课程总结 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班 姓名:薛培萱 学号:201337040002 内容与要求: 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熟悉危险化学品各类危害极其特性,了解影响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因素......

    化工安全课感想

    认识化工课的感想 大一的第一学期,学习为我们开设了《认识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这门课。老师为我们全面分析了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介绍了认识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基本原则、方法和......

    密封技术课程感想(精选合集)

    对于密封技术,我有比较深的认识,今年暑假期间我在新乡市金鑫化工机械厂实习,接触了实际的压力容器制造过程,对制造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压力、温度、强度、......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课程的论文

    论石油企业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化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生产特性,历来都是环保工作的重点单位。自上世纪80年代,化工行业通过开展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的创建等工作,......

    2012-2013学年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试题-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试题(A) 教材: 黄岳元 保 宇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 命题人: 审题人: 印数: 一、名词解释(5×3=15分) 生化需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