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

时间:2019-05-12 12: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

第一篇: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

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典型经验材料

一、基本情况

五家沟村,地处灵口镇以西的古灵路畔,距县城40公里,距镇政府西5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548户,2030人,全村地域面积3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70亩,山林面积6万余亩,荒山荒地面积2万余亩,为省级贫困村之一。2017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557人,其中五保户18户20人,低保户18户60人。

近年来,按照上级大力发展产业强农富农的相关要求,我们村结合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将栽植连翘树确定为我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也将其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来做。我村连翘树种植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前几年,村民自发的利用自己的荒山荒地栽植连翘树达500亩,目前已全面挂果,年亩产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加之山区高山野生连翘甚多,每年夏天群众都有到周边山上采连翘的习惯,而且收入很不错。由于利益趋动,群众对栽植连翘树积极性很高。近年来,种植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造成了全村大部分沟槽和坡塬地荒芜,即是有部分群众耕种也遭到野兽侵食,形成大面积土地荒芜,荒山面积甚广。虽然我村的山上前几年植树造林种有大量的松树,目前已经成林,但因松树属喜阴树种,阴坡全是松树林,而阳坡几乎全部是荒山,面积高达2万余亩,有利于栽植喜阳坡生长的树种—连翘树。连翘树属多年生长的乔木,一次栽植永续利用,且防旱防虫,人工技术成本低,粗放式管理即可,适宜农民栽植。2015年度习总书记在中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指出,组织起来将农村资源有效整合,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使广大农民成为农村资源的真正受益者,才是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兴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村支部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利用我村的荒芜土地资源,解决农民“有资源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的传统经营体制,经过反复考证,于2016年年初成立了洛南县鑫泰连翘种植专业合作社。

洛南县鑫泰连翘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48户,其中贫困户169户,达到入社社员全村覆盖,合作社有管理人员9名,入股股东15人,入股社员68户,合作社拥有股金367万元,有办公用房120平方米,各种制度及办公设备齐全。为了便于基地管理,新修通往山顶的产业路3.5公里(现已全部硬化),并在山顶修建基地管理用房60㎡,假山、喷泉、凉亭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2016年基地栽植连翘林2300余亩,全部通过土地流转荒山租赁方式,由合作社管理经营,收益归合作社所有,2017年栽植连翘7000多亩,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共计栽植连翘树近万亩,成活率高达95%以上,我们计划再用3年时间将我村范围内的所有阳坡荒山,和沟槽坡塬地2万余亩全部栽植成连翘树,让连翘产业成为我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践行总书记号召,让废弃资源有效利用,让农民成为农村资源的真正受益者。

二、主要做法

(一)、资源变资产

近年来,由于我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加之我村通过四次移民搬迁,边远山区零散居住的困难群众已全部搬迁至四个集中安置点居住,导致大部分坡塬地和沟槽地因精壮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政策出台,野生动物对沟槽坡塬地的农作物破坏较大,导致群众只有种的却没有收成,致使大面积甚至边远山村的几个组所有土地荒芜。2015年中央提出“三变”政策后,我们从推动农村产权制度着手,积极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资产,让沉睡千年的土地及荒山资源活起来,我们将废弃的土地、荒山资源租赁回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出资群众有偿务工,按照合作社的技术要求实行统一化栽植,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让群众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初步完成了资源变资产的发展模式。

(二)、资金变股金 为了实现资金变股金的合作社发展模式,让村民手中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活起来,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实现资金使用中效益的最大化。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动员全村有经济能力的群众15户,每户入股20万元,经济条件差的有发展产业欲望的群众在合作社入股5000-20000元不等,用于合作社的初期发展,合作社股东及入股群众共计83户为合作社集资367万元,用于租赁、流转土地荒山,建设基础设置,购买连翘苗,栽植、管理、施肥等开销,合作社目前通过集资、贷款、争取多方投资,总支出达600余万元。目前,2016年栽植的连翘树已经有部分挂果,让入股群众看到了希望,在以后的连翘基地发展中更有信心和投资欲望,从而实现了资金变股金的蜕变。

(三)、农民变股民

发展产业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村民收益,我们利用推动农村产权制度之机,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等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权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股权,同时采取集中入股,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使农民变股民,让农民富起来,从而解决“农民有资源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的传统经营体制。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多次召开群众会研究荒山、土地租赁价格,确定每亩荒山每年租金为50元,坡耕地每年每亩200元,群众或在每年10月1日之前领取租金,也可以用租金入股,等三年后连翘树挂果有收益后按入股金额领取相应的分红。因我村已有7年前新栽植的挂果连翘林,亩产每年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为此,有些群众因无劳动力,有想法没办法,就将荒芜的土地和荒山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社,等待以后分红,从而完成了全村农民变股民的合作社发展模式。

三、启示和前景

1、由村支部、村委会牵头组织动员全村村民将各户名下的所有荒山、坡耕地以租赁和入股形式交由合作社运营,同时协调合作社组织群众有偿务工,力争用3年时间将全村所有荒山、坡耕地包括各公路沿线目所能及的坡坡墹墹、堎堎坎坎全部栽植连翘树,让资源变废为宝。为了加强连翘产业的科学管理,合作社组织专业人员对已栽植的连翘林进行修剪、施肥、除草等管理,确保三年后每株连翘树都能发挥最大效益,完成每亩每年产值1500元以上。

2、连翘树挂果期间,村支部配合合作社组织以贫困户为主的专业看管队,防止偷采特别是制止大面积青采,以提高连翘果实药用价值。同时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与相关药厂合作,按照药厂相关技术要求适时采摘,筹建连翘果实初加工企业,解决全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

3、为了方便连翘基地管理,我们计划将在北边与邻村接壤的山顶上修建一条集防火、产业路于一起的防火带,确保连翘林不受邻村火源伤害,更为以后高山旅游观光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篇:XX镇三变改革工作总结

XX镇“三变”改革工作总结

XX镇人民政府(2016年12月4日)

根据工作安排,现就我镇“三变”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由原XX镇和纸厂彝族乡合并而成,位于XX县南部,东经104°46′,北纬26°29′,距市中心区9.5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市中心约18.6公里,距县城32公里,是一产、二产、三产聚集和共同发展的综合性乡镇。全镇辖11个村(居)。82个村民组,总人口14137户57216人,其中,贫困户2338户、7152人。辖区居住有汉、彝、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主体少数民族彝族占总人口31%。全镇总面积288.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8.5万亩,林地面积约23.5万亩,森林覆盖率约54.26%。

2015年,全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5.39亿元,农业总产值4.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4.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20元,财政总收入3.79亿元(任务数3.6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32亿元(任务数0.25071亿元)。

二、“三变”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自“三变”改革工作开展以来,XX镇积极主动按照市县 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要求,努力推进全镇“三变”工作开展。

(一)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人大主席、镇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涉及股室站所负责人、村支书和主任等为成员的“三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党政办,分管副书记兼任工作室主任,办公室明确两名同志作为成员,具体专职负责“三变”改革工作所有事务。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镇“三变”办负责拟写XX镇“三变”工作方案,并征求各分管领导、股室站所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后,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后实施。

(三)加强宣传教育,学深“三变”业务。邀请市、县“三变”改革工作指导组,到XX镇给全体领导干部、职工和村居干部宣传讲解“三变”工作理论;会后,由各包村领导和驻村工作人员再次到村组织全体村居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

(四)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三变”。一是要求各村居开展了农村“三资”清理工作,摸清家底,为“三变”改革提供良好基础。二是积极用好上级财政可变资金。带动了前进村桃李种植、大田村葡萄和蔬菜种植。三是11个村居成立了11个村级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推进的载体。为“三变”改革工作进入市场化打下坚实基础,为贫困户全 覆盖工作创造了条件。四是积极寻找企业,努力推进“双找”工作制度,2016年,一方面,镇政府以劳务和协调服务入股XXX公司,每年由公司分红5万元,镇政府以此作为全镇贫困户分红资金,实现了全镇2338户、7152人贫困户的全覆盖;另一方面,镇政府与XXX管委会的公司积极对接洽谈旅游观光小火车项目,计划以每户贫困户通过“脱贫贷”5万元入股到公司,年底按照相应比例分红,从而让政策叠加,为贫困户脱贫提供有力保障。

三、“三变”改革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财政可变资金短缺,无法扩大“三变”改革范围,希望扶贫项目资金增加;二是群众对“三变”改革没有足够信心,部分保持观望态度,这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三是村级固定资产缺乏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价值,企业不愿意接受固定资产入股;四是村级集体资源存在权属不清的情况,影响了村集体“三变”工作开展,需要对权属进行确权。

四、2017年“三变”改革工作打算

一是充分利用今冬明春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大好时机,加大“三变”改革宣传引导,能力促进“三变”改革工作落到实处、落到深处;二是充分挖掘各村居现有“三资”整合、包装使用,增强镇“三变”改革吸引力,将“三变”改革推向市场,风险股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努力实现“三变”改革的市场化,促进“三变”健康有序稳步发展;三是围绕 野玉海景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引导、合作社配合、农户参与的思路,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三变”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变农产品为旅游产品,变农民为服务员等,全面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五、XX镇“三变”改革示范点创建

根据县级要求,结合XX镇实际,2016年,我镇决定以“XX村”作为“三变”改革示范创建点,同时全面推进XX村作为XX镇股权村示范点工作,目前已经实现贫困户“三变”全覆盖。

(一)XX村基本情况。XX镇XX村位于六盘水市东南部,距市中心城区23.6公里,距XX镇政府驻地7公里,平均海拔1920米,由原来的XX、XX、XX、XX四个小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组,748户、3045人,贫困户1190户、629人,现有党员66人,预备党员2人,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三个民族,彝族人口占总人口77.8%。耕地面积3216亩(习惯亩),林地19000余亩,森林覆盖率为68.5%,自然环境优越,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与XX国家级森林公园接壤,两水线及通往森林公园主干道贯穿全村,杭瑞高速匝道距村委会2公里,有彝族文化园一个,传统的彝族文化底蕴比较丰厚,属全省100个旅游景区之一的核心区。XX村旅游资源优越,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旅游业取得较好的发展,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普 遍提高。XX村依托景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村境内有彝族文化园一个,彝族风情街、美食文化街、九重宫殿、土司庄园;正在建设中的千户彝寨、旅游观光小火车等。2015年人均占有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7980元。

(二)主要做法

1、明思路、详规划,绘就发展蓝图

XX村海拔较高,土地贫瘠、雾多阴雨重,又无矿产资源,但其在生态、区位、交通、民族方面又独具优势。镇村两级形成了依托XX国家级森林公园和XX彝族文化园,以发展镇村旅游为主线,建设凉都六盘水休闲、度假、体验彝乡风情、重温镇村风光的新农村的发展思路。一是建立以XX为中心的观光农业和民族民间文化旅游区,主要以蔬菜园、果园为主,同时发展特种养殖;二是以噜巫、银沟、长山为主要养殖区,主要以养猪、养牛、养羊为主;三是建立以海姑塘、XX15度以上坡地为主的经果林、经济林基地,主要以种植核桃、板栗、花椒为主。确定了近期和中长期的建设目标,规划“短长相配、远谋近施”,突出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2、建村寨、保特色、构建和谐家园

XX村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工作后,2010年被列入全市5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社区)建设推进村之

一、2012年列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之

一、2013 年被列为“国家民委特色文化村寨”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之一。同时被纳入省100个旅游景点“野玉海”景区建设之一,投入2500余万元对原海平彝族文化园进行升级打造,设计面积约21500㎡,由火把广场、十月太阳历广场、祭火广场、文化广场和附属停车场等彝家风貌的建筑组成,彰显民族特色。另外,XX村结合野玉海景区发展机遇,在景点打造过程中,XX村集体获得土地征地补偿款900余万元,为盘活资金,让这笔资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XX村仅仅抓住六盘水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这个机遇,将900余万元征地补偿款以股金入股的方式用于XX彝族饮食街打造,由园区管委会统一规划设计建设饮食街门面43个、5100平方米,全部划转作为XX村集体固定资产自行管理和经营,用于发展景区旅游、餐饮、住宿、旅游商品及农产品展销等,借助景区旅游产业发展,带动部分贫困群众就业,有效地解决了XX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大大提高了经济收入。2016年,XX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股比为1:3:6,将2015年饮食一条街房屋租金10万元用于分红,村集体分红1万元,贫困户成立的合作社分红3万元,其他农户共分红6万元,户均分红120元以上,顺利完成股权村的示范创建工作。

3、突特色,创成果,文化引领脱贫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XX是一个彝族村寨,彝族文 化底蕴浓厚,在旅游业发展中注重彝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创新、继承和发扬。开发彝族农家乐2家,组建了20人的XX彝族舞蹈队、彝族山歌队,排练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彝族酒令舞、跳脚舞、唢呐、山歌培训表演,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XX旅游村寨的知名度。彝族特色村寨打造以来,省、市、县民委大力投入民族打造经费300余万元,实施村庄整治、民族文化综合陈列室、民居改造、通组通寨公路硬化、实用技术培训、计生帮扶等,为XX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和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第三篇:官元镇“三变”改革实施方案

官元镇“三变”改革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我镇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岚皋县三变改革实施方案》(岚办发〔2017〕56号)经镇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平台,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通过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整合城乡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底线,尊重各方意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充分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和农民意愿,依法行政,把握正确方向,发挥好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以改革为动力,凝聚各方共识,既要有条件、按程序、分步骤审慎稳妥推进,又要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积累经验,靠改革破解难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试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民主协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接受群众监督,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真正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改革合力,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改革发展,统筹考虑公平和效率,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政治保证,提高依法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三、目标任务

以官元镇团兴村为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窗口,全面推动全乡农村“三变”改革。整合盘活各类资源和资金,变资源为股权、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东。以产业发展为载体,采取政府主扶、村支两委主抓、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方式,实行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发挥资源聚集效应,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长久不变的政策,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全面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和收益等权利,为扎实推进我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二)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要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稳制、分权、放活”,“依法、自愿、有偿”,“集中、规模、增效”,“管理、规范、有序”四原则的工作要求,加强指导各村开展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切实解决“流不动、转不出”的问题,确保全镇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

(三)培育新型农业市场经营主体,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民有序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举措。合作社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三变”改革的主力军,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切实加强指导各村组建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督合作社依法、依规、规范运行。为保障合作社成员的合法利益,合作社必须在村支两委的领导下运行,自觉接受村支两委和合作社成员的监督。建立健全合作社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水平,确保合作社运行合法化、规范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真正发挥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整合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有效促进农村“三变”改革。通过整合土地、技术等资源要素,将资源变为资产、资金变为股金,投入企业抱团发展分红,促进农民向股东身份的转变。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村“三变”改革内生动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内容,也是我镇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

(六)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修建和完善产业路与生产机耕道建设,在产业发展规划区修建产业路和机耕道;通过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对农村“三变”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切实抓好我镇农村“三变”改革工作,成立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各村工作组长和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各村抓好抓实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切实做到责任、人员落实到位。

(二)建立支持保护机制。创新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机制,整合涉农、扶贫等相关项目和资金,用好国家政策举措,发挥整体合力。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允许将财政投入到农村的涉农资金量化为村集体的股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扶贫开发资金可量化到贫困农户),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集中投入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按投资入股股比例分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允许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量化为村集体资产转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或者资金、技术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分享发展成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建立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机制。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

(三)建立确权颁证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原则,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厘清和明晰农村资源资产权属,做到四至清楚、面积精准、产权清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鼓励将农村集体各类资产进行清理核实,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确定权属关系,折价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并按入股比例分红。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

(四)建立产权交易机制。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的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完善交易规则和流程。建立交易监督机制,强化监管,确保产权交易规范透明运行。创新农村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分级建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形成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农村产权及其他权益类资产评估机构,满足农村资产和权益评估需求。在农村产权评估市场的培育阶段,通过采取扶持补贴政策和适当降低民营评估机构行业准入条件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评估、会计等中介机构进入农村产权评估市场,让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投资平台。村集体和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入股农业经营主体,需要评估作价的,可以协商确定,也可以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评估。加强评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业务指导、讲座培训、考核颁证的方式,培养一批专职从事农村产权评估业务的专业队伍。(五)建立融资担保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以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引导其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

(六)建立权益保障机制。政府部门把保护农民产权利益列为重大事项进行督查,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实现村民到股东的转变,保障入股村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建立股份联结机制,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接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机制。建立股权分红机制,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按照合同确定的收益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在集体资产评估量化、资金量化、合理划分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合理确定入股主体股金所占股比及收益分配办法,通过签订股权分红协议约定相关事宜。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机制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合作制原则完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确保村集体和农民履行股东的职责、行使股东的权力、参与重大的决策。

(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基层党组织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的核心。因此,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心,坚持开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三严三实”等主题教育,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组织进行村党支部负责人届中考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干部威性,确保农村“三变”改革取得实效。

第四篇:景村镇御史村三变改革工作材料

景村镇御史村”三变改革”典型经验材料

一、基本情况

景村镇御史村是原景旗、蔡底、张村三村合一的新村,面积6.3平方公里。现有15个村民小组,633户,2353人,全村有党员77名。核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427人。2016年脱贫77户304人,2017年预脱贫27户99人、返贫2户5人,2018年计划脱贫2户8人、2019年计划脱贫11户16人。近年来,通过抓产业、抓合作社、抓基础设施、抓党建促发展、抓脱贫攻坚,三变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支部引领作用。村上以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村带头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才、退伍军人、乡村医生等优秀人才作用,在全村全面开展三变改革。村上成立了三变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支部书记郭宏山担任,成员有村主任柴振山、副支书张新满,监委会主任李威,村文书李小娥。驻村工作队配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分工是:村支部牵头抓总,统筹推进三变改革工作,村委会主要搞好清产核资,加强,三资管理。村监委会主要加强矛盾纠纷处理,保障改革平稳推进,镇包

年底户均分红1158元。恒威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65户种植大户加入合作社,采取集中培训、集中防治病虫害,集中科管、分散经营管理的办法,让就近贫困户打零工,从事劳务,带动了49户153人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不断强化风险防控。三变改革中,御史村严格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吸纳村组干部、两代一位、贫困户代表、一般农户参与改革,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要求,扩大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不断完善资源、资产、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确保农民权益得到保障,确保集体财产保值增值,使农民和集体稳定获取收益。村上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类指导分布推进的方法进行改革,坚持农户、村集体利益优先为底线、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农民权益不受损,真正让改革成果惠及农民。到2017年年底,县财政的专项资金20,其中5万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合作社效益及积累,红利部分用于扶贫及公益事业。15万用于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及国家示范社创建,原砖厂复垦土地40亩,入股富农烟叶合作社,发展烤烟、土地分红作为村集体积累,用于扶贫及公益事业。市编办先后注资45000元,在14、15组种植大樱桃120亩、3000株,预计2019年挂果,同时还为117户贫困户发放产业扶持资金70200元,有

力的支持了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信心。为实现美丽御史、富饶御史、幸福御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启示和前景

三变改革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与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持续抓好三变改革的后续工作。进一步依托三个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当地能人的潜能,最大限度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探索三变改革新路子,努力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XX镇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副本

XX镇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全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以下简称“三变”)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增强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总抓手”,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的“主引擎”,作为发展全镇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突破口”,以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人、地、资金、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五类要素,通过股份制改革盘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构建以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整合农村、政府和社会各种资源要素的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进程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三变”改革的政治保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耦合性,形成改革合力。以“三变”改革统揽全县农村改革,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改革发展,统筹考虑效率公平和共享,增强管控能力,提高依法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政策底线,尊重各方意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生态环境不破坏,充分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和农民意愿,依法行政,发挥好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不搞强迫命令。

三是坚持正确方向,注重循序渐进。坚持市场改革取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配置市场资源要素,实现产业发展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收益、农民集体有分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和路径引导,提高改革实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按程序、分步骤审慎稳妥推进。鼓励镇、村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靠改革破解难题,激发农村活力。

四是坚持保障权益,加强风险防控。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改革得到群众支持。严格依法办事,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问题,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防范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社会风险,真正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三)目标任务

全面推进我镇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的建设,就选择的有条件的镇级试点村。采取“三变”+特色产业、“三变”+民心党建、“三变”+乡村旅游等模式,为农村“三变”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通过“三变”改革,使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分散资金聚起来、增收产业强起来、群众日子好起来。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通过盘活要素资源,促进农村资源资产资金保值增值,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农村集体经济经营项目增长,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二是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的技术、市场、资金与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原料连为一体,让农民直接成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的投资者和受益者,着力打造“股份农民”,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使试点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三是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壮大、引进、新建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田园综合体,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引导农民入股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推动“产业连体、股份连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玉米制种(苞谷粉)、果蔬、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水平。

四是乡村治理更加有效。通过“三变”改革,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强化村集体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话语权,树立起村“两委”班子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

(四)时间安排

全镇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动员部署阶段。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省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凝聚改革共识,为试点工作营造氛围;成立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确定试点村,制定全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试点推进阶段。严格按照“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聚焦试点单位目标任务,紧盯关键环节,着力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和经验,突出抓好机制探索创新,在激活农村资源、聚集分散资金、做强增收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总结验收阶段。由县、镇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工作进行自查验收,对试点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接受省、市检查验收。

在总结“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三变”改革工作在面上推开,确保按时完成全镇改革任务。

二、主要内容

(一)资源变资产

将属于村集体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荒山、荒丘、荒滩、荒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闲置的房屋、设备等财产性资产,在清查核实、确权登记、评估认定基础上,通过一定形式入股参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取得股份权利。

一是变集体资源为入股资产。对尚未承包到户、仍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荒山、荒丘、荒滩、荒沟)等资源进行清查核实,评估作价,将农村集体资源的使用权入股到经营主体。探索将能产生价值的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古树村落、休闲旅游等资源资产入股,按股比获得分红收益。

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入股经营主体。对一些闲置或低效利用的集体资产,包括集体兴建和购置的房屋、具有经营价值的各种建筑物和机械设备、生产设施,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以及财政资金投入但划归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通过清查核实、确定权属关系之后,折价入股经营主体,按股比获得收益。

(二)资金变股金

将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生产和扶持类财政资金(财政直补、社会保障、优待抚恤、救济救灾、应急类等资金除外),按照各自使用管理规定和国家政策要求,折股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各类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按股比获得收益。

一是财政支农项目资金转变为村集体股金。将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农村的项目资金和村集体申请到的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包括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专项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在符合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和国家政策要求前提下,折股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享有的股金,投入到具有法人资格、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的经营主体,并按股比获得收益。将分散扶持农村生产发展的财政资金按使用管理规定和国家政策要求进行整合,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等形成的固定资产,以及投入经营主体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采取折股量化分红或固定收益等方式,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二是财政到户资金转变为贫困户股金。将精准扶贫到户财政补助资金,在尊重建档立卡贫困户意愿基础上,按照国家资产收益扶贫政策规定,投入到效益较好的经营主体,合理确定贫困农户持有的股份比例,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获得保息分红和收益分红,增加贫困农户收益。

(三)农民变股东

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以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住房财产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以及自有生产经营设施、大中型农机具、资金、技术、技能等可折股量化的其它生产要素,通过协商或评估折价后,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受股份权利,获得股份收益。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林地)股份合作。鼓励农民依法自愿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等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后入股经营主体,采取“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经营主体+集体+农户”等多种方式开展股份合作,让农民既能够就近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又能够作为股东分享到股金分红等增值收益。

二是开展农户住房及附属设施股份合作。在生态条件较好、人文资源丰富的镇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盘活闲置房屋、场园、自有林地以及可折股量化的其它附属设施,以使用权入股,采取“旅游公司+农户”、“经营主体+集体+农户”以及组建股份合作社等形式,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改革试点。在“三变”改革试点村,先行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按照“清产核资、界定成员、量化资产、设置股权、颁证到户(人)”的要求,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占有、收益等更多权能。

三、实施步骤

试点村要遵循“十步走”的基本流程,稳步推进“三变”改革,确保改革工作科学有序、规范操作、风险可控。

(一)清理可变资本

一是清理“三资”存量。以镇为责任主体,组成清产核资工作组,在2012年开展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核查核实工作,做好增减调整和价值重估,分门别类建立管理台账。二是分清可变资本。从村集体“三资”中科学合理地区分出可变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流动性资产(资金)以及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采取协商或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确定可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建立投资入股的可变资本台账。三是明确内部机制。全面开展确权登记,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明确集体成员资格和收益分配对象,并建立资产的管理、使用等相关制度,为投资入股做好充分准备。农民自有的可变资本参照执行。

(二)选准发展产业

一是突出特色选准发展方向。紧密结合镇村实际,深入挖掘发展优势和特色,选择基础好、潜力大,最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作为发展主攻方向。二是因地制宜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村为单位,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进行论证。三是抓发展壮大。依托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戈壁农业示范区、牛羊产业大县、特色林果基地等政策机遇,把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作为推动特色产业上规模的抓手,借助“三变”改革提档升级。

(三)引进承接载体

一是做好项目储备。坚持以规划定项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明确项目的投资主体、建设规模、资金来源及完成时限等。每个试点村除在建项目外,储备项目不少于2个。二是寻找合作对象。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积极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并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三是确定承接载体。对具有合作意向企业的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经择优比选后拟定重点合作对象,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确定合作经营主体。

(四)带动农户参与

通过村民大会、宣讲培训等形式,加大“三变”改革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都给群众讲清楚说明白。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群众求变思富、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有资金等资源要素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主动参与“三变”改革,享受改革红利。

(五)确定受益对象

根据可变资本权属关系和类别确定收益对象。一是属于村集体资产或资金入股的,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明确入股收益的范围对象;二是属于财政可变资金入股的,原则上按政策扶持范围确定受益对象,根据不同情况,按照资金变股金操作办法,应明确集体内部对入股资金收益在村集体、贫困户及村民之间的收益分配分案;三是属于个人资本入股的,其收益自主支配。

(六)落实投放资本

根据项目情况确定资金来源。一是属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按项目申报程序落实资金;二是属于自筹资金入股的,依法以集资方式落实资金;三是无自有资金的,可根据情况采取信用贷款或申请担保贷款等方式落实资金。

(七)协商合作事项

一是确定合作项目。根据协商意见确定合作的项目、合作方式、合作股份、股值、股比及利润分配等事项;二是协商股比。村集体、农民及承接经营主体相互之间按照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和股比分配的相关要求,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三是公示公开。以集体资产或财政资金入股的,由村委会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监督。

(八)签订合同协议

一是制定合同文本。建立法律援助服务机制,通过法律服务或聘请法律顾问等方式,参照全市“三变”改革的规范合同样本,对合同的签订及“三变”改革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就双方达成的合作事项形成正式合同文本。二是依法签订合同协议。约定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履行合同协议。三是合同备案。合同签订后,各镇将合同报送县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九)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制定合作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任务目标、责任义务、措施办法、完成时限,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管理。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协调服务,及时化解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合作双方按时间节点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实施;三是强化指导。县属各职能部门加强业务技术指导,促进项目高质量完成。

(十)抓好验收总结

一是及时验收。对属于财政资金项目,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各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照规定、程序、标准对项目及时组织验收;二是兑现资金。项目管理单位根据验收结果,按规定程序兑现项目资金;三是总结提升。项目实施结束后,认真分析“三变”改革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提出突破难题和瓶颈的建设性意见,指导下一步工作开展。

四、推进措施

(一)加快农村“三资”清理及确权颁证工作。在2012年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试点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核实工作,组织对特色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以及一切可以折股量化的生产要素进行补充调查,查实存量、价值、结构和使用情况。三变“改革”试点村的“三资”核实工作2018年3月底前完成并确权颁证。其他村的清产核资工作2018年年底完成并确权颁证。在摸清存量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可变资源资产,因地制宜,做好成员界定和折股量化,合理确定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所占股比及收益分配制度。对贫困户要优先确权,确保他们在“三变”改革中首先受益。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各镇要加强农村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加大资金整合和支持力度。县财政、发改、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参照省上制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入股量化折股操作办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细化涉农资金的折股量化操作办法,为基层“三变”改革提供政策指导。2018年县财政安排农村“三变”改革专项资金100万元,整合扶贫互助资金、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农村“三变”改革。对各级投入到农村的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按照“三变”改革要求,优先投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村和与贫困户建立密切帮带关系的新型经营主体,入股分红。充分发挥县富民产业投资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的优势作用,主动承接金融资金,支持“三变”改革。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农户分散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三变”改革。

(三)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充分挖掘镇村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玉米制种、特色林果、草畜产业、高原夏菜、食用菌、花卉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延链补链”。按照打造全产业链的要求“补短板”,着力在运销、仓储、冷链、品牌上找准突破口,为“三变”改革提供产业支撑。编制全县戈壁农业发展规划,以发展设施果蔬、食用菌为主攻方向,以钢架拱棚和基质无土栽培为主要方式,发展戈壁农业10000亩,努力把戈壁农业打造为引领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阳光产业”、促进绿洲经济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型产业”。充分利用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助推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实现县域特色产品电商销售全覆盖。

(四)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大力培育“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县级以上示范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和带动农户能力。鼓励返乡农民工、致富能手、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兴办、创办生产型、加工型、商贸型、物流型、乡村旅游型企业与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三变”改革。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转型转产投入农业领域,让工商资本在农业领域迸发新活力。对承接“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要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其做大做强。今后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三变”改革试点村(单位)倾斜,由各镇申请,财政部门提出使用意见,经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后安排使用。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量化给村集体所有后,由经营主体经营和管护。

(五)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交易规则和流程,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对位于我县的张掖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扩容升级,完善交易规则,丰富交易内容,扩大交易规模。完善各镇农村产权交易窗口和村级服务点,形成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立交易监督机制,强化监管,确保产权交易规范透明运行。建立以县经营管理部门资产评估职能机构为主体,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为补充的评估服务体系,满足农村资产和权益评估需求。

(六)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守住政策底线,不得擅自改变耕地的农业用途,不得侵占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接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建立合同备案机制。在土地经营权入股方面,引导形成“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利益机制,实现承接主体和出让农户共赢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完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确保合同书、股权证、分红单“三到户”,保证村集体和农户有效履行股东的职责、行使股东的权力。建立股权退出机制,农民和村集体持有承接经营主体的股份部分,成员内部之间可以依法转让并办理相关手续。建立财政及融资平台资金退出机制,在经营主体出现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为、连续出现经营亏损等原因,无法确保入股收益的情形时,经镇政府审核,报县财政及项目主管部门和融资平台批准,入股的财政及融资平台资金按照合同协议约定方式或其他协商方式予以退出。退出的资金重新确定项目,滚动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在“三变”改革中,要列出生态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坚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七)创新金融信贷支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农村“三变”改革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创新开发支持“三变”改革的金融产品,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设施温棚、大型农机具、股权等抵押贷款,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农村小额担保贷款体系。探索发展行业性担保公司,建立农村“三变”风险补偿基金、“三变”扶贫产业资金。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与授信,不断提高授信额度。积极利用产业扶贫专项贷款推进“三变改革”,不断扩大“三变”金融信贷规模。

(八)建立风险防控制度。一是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按照新型经营主体缴纳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三变”改革风险保障金制度。县财政积极筹集风险保障金,用于融资风险和农户入股风险的防范。参与农村“三变”的新型经营主体可以按一定时限或按一定比例缴纳风险保障金,合同期满无违约行为的,及时予以退还。二是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提高种植、养殖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拓展新的农业保险项目,政策性保险最大限度地涵盖“三变”改革主导产品。联合保险公司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设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三是建立“三变”法律支持制度。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法律文书进行审核把关,指导农民依法依规签订合同、入股经营,依法保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收益。

(九)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负责人,加强对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交流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村级班子推进“三变”改革的能力素质。大力实施村社干部创业带富工程,加大村社干部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村社干部带头参与和推进“三变”改革。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我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各镇党委和金融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办,抽调相关人员,保障工作经费,承办日常工作。试点镇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县级领导包抓试点村(单位)工作制度,推进试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明确工作职责。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协调配合。各镇是改革试点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村方案制定与落实;县农委(经管局)要抓好清产核资、资产价值评估、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县财政局要做好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撬动融资、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等工作;县扶贫办要做好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用活扶贫资金,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等工作;县政府金融办要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信贷投放、风险保障、融资支持等工作;其它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加强业务指导,全力支持“三变”改革。

(三)加强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三变”改革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推进 “三变”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改革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重点抓好“三变”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各级干部在实施“三变”改革、促进改革发展中的服务能力。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推广“三变”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农村“三变”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考核督查。把农村“三变”改革纳入各镇和相关部门重点考核内容,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定期进行督查考核并进行通报。对推进“三变”改革成效明显、成绩突出的镇、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推进缓慢的,视情况进行通报、问责。

下载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年村(居)“三变”改革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XX年村(居)“三变”改革调研报告近年来,xx村为加快贫困村改革步伐,大力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实践经验,依托省、市、县的倾力支持和帮助,以脱贫攻坚助推......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基层组织建设简介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基层组织建设 工 作 简 介巉口镇三十里铺村距定西市区14公里,巉口镇区5公里处,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517户2040人,耕地面积9516亩,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2010年全......

    高耀镇三变改革示范村典型经验材料1

    高耀镇龙河村“三变”改革典型经验材料 一、基本情况 洛南县高耀镇龙河村位于洛南县最东端,是入陕第一村,属于豫陕丹两省一县交汇处,307省道穿村而过,距镇政府9公里,全村辖16个村......

    金沟河镇三道湾村基层组织建设材料

    创先争优强基层组织 科学发展促社会和谐 金沟河镇三道湾村基层组织建设材料 金沟河镇三道湾村位于镇政府以南5公里,现有农户164户、人口640人,由回、汉、哈、维、蒙五个民族组......

    打通镇下沟村建“三账三卡”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打通镇下沟村建“三账三卡”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本报讯(通讯员 李学智 张德发)近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打通镇下沟村通过建立“三账三卡”,密切干群关系,切实转变干部作......

    宿州泗县长沟镇汴河村吴口东组1号台区机井供电工程(共5篇)

    项目编码: 宿州泗县长沟镇汴河村吴口东组1号台区机井供电工程 需求说明 宿 州 明 丽 电 力 规 划 设 计 院 工程设计乙级 证书编号:A234010047 2016年8月 -1- 1 工程建设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