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轻的,我感受到了——谈轻声歌唱在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后的今天,歌唱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仍然是一项及其重要的模块。在提倡快乐、轻松歌唱的今天如何让这些处在变声期阶段的孩子,正确运用、保护好一副好嗓子是多么至关重要。从教十余年来,我认为歌曲教学中“轻声哼唱”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它在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它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五个方面来阐述轻声歌唱的作用
关键词:轻声、歌唱、效果
一节欣赏课离不开哼唱主题音乐,一节唱歌课就更离不开唱,那么,一节课都在大声唱吗?不,别说是这些孩子的嗓子受不了,就是我们老师整堂始终用大声的音调来讲课,嗓子也会疲劳。那么如何调控好这个度呢?既能让孩子学会了歌曲而又不疲倦呢?我认为用轻声唱法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所谓“轻声唱法”就是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和相应的头腔共鸣位置的基础上,使用微弱的音量或者是歌唱训练中“哼唱”等方法自然发声,这种声音自然、放松、有音乐的美感。声音和谐统一。尤其是对于正在变声期的中学生,“轻声唱法可以直接消除喊唱的弊端,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声带容易疲劳、声音易哑,唱高音很吃力,适应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顺利的度过变声期。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胜利、心里的需求,又可以使学生在唱歌中情感得到陶冶。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轻声唱在合唱排练中的独特魅力
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武警文工团合唱团演唱的《打靶归来》和《天路》大胆的运用了轻声唱与大声唱的巧妙结合,将歌曲演绎的如此经典。合唱艺术,以其中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合唱队是学校音乐课外一种独特有效的活动方式。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如果让合唱的声音更加美妙动听,使学生兴趣能够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也逐渐提高我认为正确地,轻声唱在童声音合唱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们通过轻声能够体验合声的美妙,以至表达完美的情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一初二的学生还处在变声期不稳定的阶段上,所以合唱训练时要注意重、轻声的感觉要贯穿始终,循序渐进,这样从简入深,让孩子们学会轻声唱。
例如:在学习《七子之歌》这课时,我常常让孩子像闻花香一样将气吸入这样学生吸气时就会相对较缓,并自然地采用胸腹式呼吸的方法,达了训练的要求,在训练气息控制的时候,我会并用轻声唱贯穿全曲,然后会让学生把闻花吸进去的气息结合轻声唱。再让孩子们拿出一张纸条来吹会发现纸不断的动,学生会看到自己微弱的气息让纸张变得生动具体。另外我会让学生们在训练中练习轻声说话,说歌词,像说悄悄话一样的把歌词说出来,从小声到大声,但必须强调,轻声不等于小声,也不等于没声,不要强调专业的咬字,气息及声音的浑厚及深度、个度、亮度。这样会人为造成发声障碍和心理因素而放不来。严重影响了歌声的歌唱发展,造成发声器官易疲劳、充血、甚至发生发声小结、息肉等病理现象。要达到彻底放松。例如《七子之歌》让他们用唱来轻声唱全曲体会和声。在这基础上用轻声的方法来说歌词。把歌词说顺畅出来,不要故意做作,不要过间强调口型能用自己的音色来表达歌曲。再例如给初三学生排练合唱《飞来的花瓣》。这是一首经典的歌颂教师的歌曲,旋律婉转婉转,这首合唱曲需要运用大量的轻声唱,才能很好的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特别是几句深情的“回答老师”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二、轻声唱可以训练音乐记忆力培养良好的听辨能力
对音乐的准确记忆能力,也是鉴赏音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智力条件。在鉴赏音乐过程中,记忆的强弱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整首乐曲各乐段主题和曲式结构的认识与分辨,也间接关系到与之相关的广义的理解能力。
1、音乐主题以及训练
在一个乐曲欣赏过程中,我模仿“青歌赛”中音乐素质考核的过程,当然是比较容易些的。我首先依次播出事先剪辑好的一个或多个音乐主题,在听第二遍的过程中就可以轻声随音乐旋律走向哼唱。再重复听2遍以后,就让学生随音乐能哼唱的就哼唱出来,最后我再出示乐谱,让他们看谱视唱,我用钢琴简单伴奏,让学生通过听、记、唱音乐主题,加深对音乐的印象,感受音乐中所传达的音乐情绪,体验其中的意境。
2、全曲听辨分析训练
这种为前面听唱过的各主题音乐编上序号,让学生聆听全曲,凭记忆力,记下乐曲中各音乐主题出现的次序,这对于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很有帮助;然后在复听时,让学生按各音乐主题顺序依次跟着音乐哼唱音乐旋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也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感悟到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
三、轻声唱在视唱课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曾说过,在自然领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声带张力和少量的气息来发出每个声音,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均衡的发声机能。在中学音乐兴趣课堂上,视唱课一般都是两节课连上,如果用真声唱这么长时间,会对声带有磨损。另外,视唱并不应是机械的识谱唱,而是要唱得婉转动听,情绪及风格要表达清楚。这时只有轻声唱才能做到高低起伏自如,音质清晰。学生在哼唱的基础上,使声音慢慢地出来,采用小声唱,使声音容易集中,歌唱者不紧张,不疲劳,思想也相对的集中,思维也会活跃,有利于主观的控制和正确状态的形成,以及使气息能够合理地运用。学生通过可自己发声的反馈,去自觉地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在这个阶段,要严禁孩子大声歌唱,树立起正确的小声唱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调理出舒适、优美、光彩的、规范化的音色,而后通过发声器官的相互配合,唱出清晰、明亮、轻松的小声来,这也是声音训练的基础。小声唱可以避免学习歌曲中的大声喊叫的毛病,并且也能解决高音唱不上去的问题,对声音的统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小声歌唱可以对吐字不清有很好的帮助;对歌唱的感情有很好的培养。英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哈蒂曾经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比喻,他哀叹道:“在写字课上,不经过老师教就能拿好笔的孩子,一千个人中恐怕连一个也没有;然后,在音乐教育界却有许多教师以为,让孩子们自己随便去唱,就会发出正确优美的好声音来„„”哈蒂还为此警告说:“这种所谓变声期‘自然地’、‘带劲的’、‘有生气的’唱歌,特别是男孩子们,几乎把声音全部放出来,激烈地唱那样较高的音,这种在变声时期没有得到正确指导的歌唱,使将来也许能有良好嗓音的孩子,一辈子就这样被毁掉了。”
四、欣赏课中深入聆听音乐中的轻声唱
在上欣赏课时,让学生深入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记住作品的主题,一般我会根据音乐作品,截取一段好听又好记的音乐主题旋律让学生唱,无疑也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手段。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轻声哼唱音乐的主题旋律,可以加深对作品主题的印象,从而更深层次地品味音乐,并从中发展和积累音乐语汇,进而达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目的。但这个看去非常简单的教学手段,却是需要教师精心来设计的,要根据作品及聆听的目的设计轻声哼唱旋律的方式。当我们的目标只是让学生初步熟悉旋律时,我们就可以设计用“lu”、“la”等方式来小声哼唱旋律,当然哼唱的过程中是要有方法的。当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轻声哼唱来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各要素的作用时,就可以设计分角色演唱旋律、改变节奏来唱旋律、加入手势哼唱旋律、合唱旋律等方法进行。例如在上《拉德斯基进行曲》一课中,这部作品幽默、诙谐。学生也很喜欢,那为了让学生记住音乐的主旋律。一开始我就让学生随音乐小声哼唱,3遍后音量在放大声,这时孩子很大部分已经能记住旋律了。再例如:聆听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呈示部时,我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雄壮、激昂、有力的特点,先让全体学生先小声随琴哼唱第一句旋律,等大家都会唱了,在放声唱,然后再让学生选择男声和女声哪个更适合演唱这句旋律,并且在让男生声音集中、饱满地用“BONG”演唱旋律的同时,让女生在强拍处挥拳感受音乐的力度,到演唱熟练以后,将这段旋律的节奏进行一些改变,再次让学生唱,来感受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第二句旋律比较柔和抒情,在第一句哼唱的基础上,学生们自然选择由女生哼唱,此时此刻我对唱的要求也是非常明确的,要求他们用轻声、高位置的“la”来哼唱这句旋律,并用一个柔和的手势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在男、女生均能很有表现力地演唱这两句旋律时,我又设计了合唱这两句旋律,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此通过我精心设计的哼唱旋律的环节,使学生不仅对这两句旋律已经记得非常深刻了,而且也在哼唱中感受、理解了音乐作品
五、在训练中养成“轻声歌唱”习惯
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孩子们生性快乐,他们喜欢蹦蹦跳跳、叫叫闹闹,好不容易遇到音乐课,他们怎么会不忘形地乐在其中,来宣泄多余的精力。这种青春期的萌动这种发自内心的讴歌,他们喜欢大喊大叫地唱,这种喊唱声音位置低、喉音很重、声区不统一、声音缺乏美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开始我就像训练合唱队一样用“高位弱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唱习惯。告诉他们“唱歌要像小黄莺,轻轻唱来真好听;唱歌不学小青蛙,扯着嗓子真难听。”感受高位置时,我会对学生说:“让你美妙的歌声插上翅膀飞向蓝天。”我会经常表扬发声方式正确的学生,让他们来展示自己的声音,从而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在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唱歌习惯会有慢慢的好转,并逐渐的变得更好。
当然要改变学生从小养成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因为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里,会有叛逆心理。他们觉得自己喜欢的唱法就是最好的,按照老师的来做似乎很苛刻,因此他们的大声歌唱和轻声唱会反复出现,老师要有耐心,同时要不厌其烦地纠正。就像学生喊唱的毛病总是会重复出现,尤其是遇到他们爱唱的歌曲时,更是扯着嗓子喊唱,这时我绝不会大声制止他们,而是静静地等待他们唱完,小心的维护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首先肯定他们的优点,再以老师范唱或者是播放录音歌曲的形式,让他们比较哪种声音美,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喊唱的毛病。只有在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声音训练,才会让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声音的新观念。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建立学生正确的声音观念,学生的声音就会自然地加以控制,将轻声流畅的歌唱方法变为一种自然的歌唱方法。
总之,“轻声唱法”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证实了它有很多的好处:第一、轻声训练可以校对歌唱声音的正确与否,可以识别不正确的声音,培养敏感准确的声音辨别能力。因为轻声唱法是用小声去唱,可以用它控制练习咬字、吐字的清晰度、准确性。第二、它可以使声带得到相应的保护,避免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粗糙、刺耳以及过分用力所造成的声带损坏。第三、轻声唱法可以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既能保持声带健康,又能医治受伤的声带,通过轻声唱法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地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感觉。第四、轻声唱法可以解决声乐学习中大声唱歌、过分用力的毛病,把该放松的肌肉如下巴、喉头等打开、放松。
第二篇:谈小学歌唱教学轻声唱法论文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神,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方法,那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方法从哪里来呢?教出的歌曲、学生能唱出优美的歌声,那就应该用轻声唱法来训练。
1.学生从平时说话习惯来
从学生上一年级起就应该训练轻声说话,轻声唱歌,这样可以形成习惯,达到保护学生的声带,轻声地演唱可以抒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使每一个学生能体会到声音统一。
在幼儿园里的语言教学中就要求幼儿园轻声说话,那么这些教育方式对每个孩子的发声是很重要的,从小养成轻声说话,朗读不用尖叫、大叫这样保护了噪子。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孩子发声用轻声发声说话,养成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声带发育。
2.轻声发声训练是学习声乐的一种好方法
小学生年龄小,教师在教正确的发声时很多不容易体会,在演唱时不容易把握好,如对学生进行轻声发声,训练在歌曲演唱时他们很容易把握好歌曲性质。
3.轻声演唱能使学生掌握好歌曲演唱的演唱风格,达到教学目的一首歌曲,在演唱时要求要有感情,表达出歌曲的性质。例如:我接到一个班,是来自山区的彝孩子,噪子都很好,歌有许多男孩子还可以演唱“青藏高原”难度大的歌曲,我在教《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这介绍了这首歌,和歌曲的性质,并示范用深厚的感情演唱,但这些孩子从小没有进行轻声训练,每次唱歌都是大噪门)大叫,他们演唱的节奏跟不上很快,噪门控制不住,怎么都唱不出歌曲优美的歌声。而在另一个班,是从小进行轻声训练的孩子,老师示范以后,学生在演唱时,你就会听见优美的童声,听起来就像训练过的合唱队在演唱。
所以轻声唱法训练是学习声乐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轻快地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克服初学声乐的常见毛病,使真假声音能够得到自然混合,歌唱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和增强,轻声唱法在教学中是必要的,必须坚持下去。使每个孩子唱起歌来都能感到自豪感。愉快地享受音乐课的快乐。
第三篇: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论文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由语法、语音和词汇构成的一种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我们的思维工具,同时也是我们思想的直接反映。声乐是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它以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有声的语言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通过有声的语言和音乐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丰富的艺术形象。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酆子玲指出:“声乐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直接运用歌声和语言相结合来表达感情,塑造艺术想象的艺术形式。”由此可见,语言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由发声伴随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它突出的是语言和音乐共融的基本特征,所以在歌唱中的字腔是音乐化的字腔,这个音乐化的字腔运动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是形成歌唱语言的本质,它决定了歌唱艺术第一感性的需要。
语言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两者相互相成。语言在声乐的展现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歌词的创作上以及音乐创作、歌唱表演的每一个环节。可以说,声乐借助语言来表情达意,歌唱就是以声音来传递情感,以情感来打动人的艺术。无论是我国传统的声乐演唱,还是西方的美声演唱,都非常注重语言的清晰动听,都需要依字行腔,字正才能腔圆,这是一个贯通中西的语言与歌唱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声乐表演者,在演绎声乐作品时,首先要通过歌词去仔细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感情基调,不断在“依字行腔”上去苦下功夫,才能将蕴含在歌曲中的不易记录的情感和思想情绪得以表露和补充,使潜藏于乐谱中的生动乐思得以充分挖掘,从而达到让听者融入其中,得到听觉上的审美享受。那么,作为一名歌唱演员,如何才能充分把握好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呢?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一切唱歌的技巧都要围绕语言这个中心来训练和应用。歌唱要求的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所以掌握咬字、吐字的基本训练是歌唱者的重要素养之一。下面笔者从语言在歌唱中的发声训练和演唱作品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语言在歌唱发声训练中的作用
在跟随教师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教师都要给学生做一些语言方面的训练,在演唱练声曲的时候需要特别注重声音的统一,一般都以a、e、i、o、u 五个母音来作为声乐训练,这几个单母音的发音有窄有宽,有靠前有靠后,所以成为声乐训练的基础。
从笔者自己学习的体会中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e 音较容易发出来,因为演唱它的时候喉咙要很宽敞,唱的时候略带a 的口型,但是e 毕竟比a 窄一些,所以要保持喉头和口腔的宽度不变,将舌头略抬起,然后用气息将它送出;
2、母音i 是最窄的,学习者在发音的时候就要注意将喉头与口腔完全打开,并接近发e 的状态,前上下牙之间要留一点距离,再将舌面的中间抬起来,即就是i 的发声;
3、母音a 是最宽的,也是最容易发出来的,但是学习者在发声的时候仍要带着e 的口腔状态,保持e 的舌头位置不动,再将上颚微微兴奋地抬起,用“打哈欠”的状态进行发声,这样的a就集中、明亮;
4、母音o 是一个圆唇音,在发音的时候,学习者应该注意将舌的后部和上颚也略微抬起,上唇不动,将下唇带动下巴使上下唇之间形成了一道上弧形的空间,再用气息送出,这样的发出来的声音音色会很纯正、饱满;
5、母音u 发音时上下唇收拢呈圆形,带的口型,类似吹蒲公英的感觉,在眉心处想象出一个点,声音往点上送,笑肌微微往上提,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显得十分圆润。另外,演唱时人的语言器官在歌唱发声训练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的语言器官由唇、舌、牙齿和上腭等组成。运用这些器官的时候,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点,形成了各自的辅音和元音,也就构成歌唱的语言。在进行演唱时,咬字、吐字器官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动作比我们日常说话的时候要更加敏捷和夸张。比日常说话更敏捷是为了让演唱时咬字更准确和清晰,比日常说话更夸张是为了让元音或韵母更加艺术化而更通畅地发挥。所以说语言器官是歌者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人在进行歌唱时的感觉和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完全不一样,它相对比较抽象,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者必须具备敏锐的自我意识,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反复训练,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情况,检验其是否符合歌唱时各器官运动的自然规律。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声乐演唱尤其是美声唱法中,更加需要体现母音的作用,因为美声唱法十分注重声音的高位置,追求圆润、浑厚纯正的演唱艺术效果,强调母音的口形和咽肌的直立,会厌挺起来,将软腭抬高,将元音向上送到眉心处。声乐学习者在初学阶段就要注意不断培养发声和吐字的结合,掌握发声的各种技巧,这对声乐学习的帮助非常关键。
二、语言在歌曲演唱时的重要作用
歌曲演唱艺术的美体现在它的语言表现情感上,对于声乐演唱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是“声情并茂”。在每一首声乐作品的谱写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作曲家是根据歌词语言所提供的思想信息和情感意境来确定歌曲创作的体裁和风格等等的音乐表达,同时还会从歌词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运动特点来谱写旋律的旋法进行。由此可以看出,作曲的情感源自于歌词本身语言的情感。歌者在进行声乐作品演唱时,歌曲感情的抒发是基于对歌词内涵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后再展开想象而进行表达的,所以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歌曲作品内容的创作背景及意图后,才能通过声音的演绎唤起自身和听众的共鸣,在演唱的歌声中把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只有把握住声乐演唱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歌者也同样只有把握好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演唱。在实践中演唱作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是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及语调色彩,声乐教育家余笃刚先生指出:“只有掌握了音节的结构特点,才能在歌唱时通过辨字审音准确完善地依字行腔,做到出字、引长、收音、归韵和谐适度情真意切。”中国传统声乐理论认为咬字、吐字在歌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关于咬字、吐字的技巧在古代文献中论述比较多,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一字之音,必有首腹尾,必首腹已尽,然后再出下一个字,则字字清楚。”下面笔者以歌曲《我爱你,中国》这一作品为例谈谈自己的演唱体会。
歌曲《我爱你,中国》由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是电影《海外赤子》里的一首插曲,是一首词、曲、唱都十分经典的名曲,成为久唱不衰的精品佳作。这首歌曲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子式的乐段,速度自由,音调明亮、高亢。第一句:“百灵鸟从蓝天飞过”,发“百”[bai]这个音时,b 是字头,a 是字腹,i 是字尾,保持“ai”的口形状态,舌头放平,发音时舌头向硬鄂升起,发音后呈现出“i”的口形,然后在接近“i”元音的时候就结束了,接下来吐“灵”字的时候,演唱者要保持在“ai”的基础上,舌头的变化搭上“i”这个音就可以顺利完成,下面的吐字都是依照类似的方法,只是由于字音的不同,在腔体上作一些变换,这些变换主要是依靠母音去调节。在演唱的时候,必须要求声音的连贯、统一,母音一致,咬字清楚。第二句高音在re 上,演唱的时候要保持一种微笑状态,用叹气的方法使下巴保持向下,声音尽量靠后竖起来,发出高音的“爱”这个字的音,用“a”的状态,笑肌向上提,发“ai”的音口腔要打开,鼻腔兴奋,小舌向上提。在最后的结尾段,曲调起伏迂回,最后一句“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其中“国”字的音高在小字二组的fa 上,“国”是一个半开口音“guo”如果以日常说话的状态去唱这么高的音,是难以唱上去的,所以演唱者除了要加强气息力度,加大呼吸的深度外,还应将这个母音稍加变形来唱,也就是让它去靠近某个比较容易演唱的母音,这个“guo”如果尾音唱“uo”,声音就不能自然的出来,而是有一点靠后的感觉,并且喉咙也容易用过多的力量。因此,要把它尽量靠近“a”母音上去唱,去寻找打哈欠的感觉,这样声音比较容易产生共鸣,无论是唱闭口音、半闭口音、半开口及开口音都不应该按照开口的状态去咬字、吐字,尽可能保持“圆”一点发出每一个母音,这样就能使自己演唱时较为轻松,也使声音听起来也较为自然、圆润。这首歌曲的语调色彩情感饱满丰富,旋律起伏得当,演唱时要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抒发对祖**亲美好明天的向往。
综上所述,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实践证明,只有解决好语言关,才不会影响唱歌者的艺术表现和歌唱能力的正常发挥。我们面对一首作品,常常是通过歌词去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首先是准确地理解和体会歌词,领悟音乐作品的内涵,形成内心鲜明的具体感受,然后把握内在的情绪变化、语气轻重、强弱对比,从而巧妙构思,精心布局,准确酝酿情感艺术的表现形式。反之,演唱时没有语感的力量,缺乏乐句的处理,缺乏激情,那么剩下的只有声音,也就平淡了,没有感染力,就不能与听者的产生共鸣。所以只有踏踏实实地对歌唱语言进行训练,掌握好语言的发声、情感表现和母音的发声技巧,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歌者,才能使我们演唱的歌曲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第四篇:谈数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谈数学史中的课堂价值
【内容摘要】美妙的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世界语,学习的动力不仅源自于规律的神奇,亦源于先驱者的各种传奇,数学解题有时只是一种娱乐,精彩的数学家的人文故事,既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更让学生树立了健康的科研观。
【关键词】数学史 世界语 传奇 兴趣 感悟
不断在教学上探索创新,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这是现阶段教育研究想努力突破的瓶口。而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却有的一条有效的老路,那就是会讲数学史的故事.充份认识数学史的课堂价值,让好奇在学生心灵中不断绽放,让探索者的高贵品质渗透求知者的灵魂,这就是数学故事的课堂价值。以下是对数学史在教学中应用的浅谈。
美妙的故事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世界语,也是干枯的历史藤络上的最艳美的花朵。众所皆知,哥白尼是死于日心说,那么,有没有数学家因真理而亡呢?笔者曾向学生讲述数学家希巴斯的故事——伟大的贵族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数---整数与分数,而分数即是两个整数的比,两种数统称有理数.也就是说,他认为除了有理数以外,不可能存在另类的数。首先发现无理数的著名数学家希巴斯,就是毕达哥拉斯的一位学生。他惊讶地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长度不可能是整数或分数。这让毕达哥拉斯大吃一惊,因为无法接受存在“另类数”的事实,他要求学生严守秘密。可希巴斯坚持真理,并将发现公诸于众,行动很勇敢结果很悲惨,希巴斯被怒不可遏的哥派门徙们掷进了大海。故事帮助学生们牢记了整数和分数就是有理数,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的定义。
学习的动力不仅源于规律的神奇,亦源自先驱们的各种传奇。如能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埃及,我们都能获得法老的黄金大奖,这又是什么故事?巨富又巨无聊的古埃及法老想知道它的金字塔到底有多高,埃及人全然无解,法老因此设立了黄金大奖。一个希腊的女数学家赢了奖金,她计算塔高的方法很简单——杆高:杆影长=塔高:塔影长,只要有阳光就行了。这个故事能帮助学生迅速理解了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兴趣,最令人惊叹的奇异过程,美妙的故事不应省略不讲,略而不讲是剥夺学生的真正乐趣。勾股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也称作百牛定理。传说毕达哥拉斯是客厅散步时发现的勾股定理,他本人当时也惊呆了,以为自己发现了神创造自然规律的秘密,因而激动万分,决定杀一百头牛来祭神并大宴众宾,故勾股定理也被称为百牛定理。故事能让学生们入迷,还能让他们津津有味地重演定理的发现过程。
数学掌故会告诉学生,研究问题有时和下棋打牌一样,也是一种娱乐。在八零年的高考题中,有一道要求证明勾股定理的考题。实际上,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繁多,有纪录的就有两百多种,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美国总统Garfield的证明方法,据说是他在白宫花园中喝下午茶时发现的,这种方法成了现在数学课本上的一道习题.解数学题一向是Garfield总统繁忙公务之余的消遣,据说爱因斯坦也有同样的爱好,目的是防止大脑提前老化,保持思维的敏捷性。
讲授直角坐标系的应用时,不能不提发明人笛卡尔的故事,据说是他在观看苍蝇受困蛛网的现象时,灵感乍现发明了直角坐标系,这使得运动进入了数学,古典数学完成了现代数学的华丽转身,他也因此被尊为现代数学之父。笛卡尔一生对人类社会有许多的贡献,但最重要的是在数学方面。例如:他是第一个使用开头的一些字母表示常量,用靠近结尾的一些字母表示变量的。我们所熟悉的代数中的 x、y就是来出自笛卡尔。
关于数学概率也有精采的故事——二次大战时,美国用大量的海船往欧洲运送战略物资,却遭到德国海军潜艇的袭击,损失惨重。美国军方请了数学家帮忙计算海船与潜艇相遇的概率,发现如果运送物资的海船集中分时段航行,而不是随机出航,就能大大降低被潜艇发现的概率。数学家的计算,帮助盟军大大减少损失,加速了纳粹帝国的覆灭。
在课堂教学中,兴趣会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从而大大提升听课效率。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有点麻木不仁,一是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了,即使是有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也远离学生的兴趣点;二就是学生畏难的情绪,数学太难了,数学家简直是神人,怎能想出这么高深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用精彩的人文故事,将数学家拉近他们的同时,又给畏难的学生树立的信心,也建立了正确的科研观。当学生们知道,函数的简单概念并非是天生的,大数学家欧拉曾先后给出了三个定义,但没一个揭示了函数的本质。大数学家也这样搞笑啊?这足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数学圣殿的矗立非朝夕之功,无数大家都是从无知到博学,奋斗终身才有所成就.对学生来讲,对人格品质的感悟,比理解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更富有价值,这就是数学史的课堂价值!
教师们不必抱怨数学科的枯燥乏味,金庸小说的魅力不在于高深的武功秘籍和神秘的独家练气法,而是在于作者笔下的传奇故事以及侠之大者的迷人魅力。永远不要忘记激发学生的兴趣,金庸妙笔下的黄容小龙女,她们伴随的不是大侠郭靖和杨过大侠,而是我们这此少趣寡乐的读者们。
参考文献:
[1] 《古今数学思想》.M·克莱因
[2 《数学大师启示录》 陈诗谷 葛孟曾
[3]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第五篇:谈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谈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摘 要:本文对财务管理课程特点和所授对象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案例分析、抓点教学和课堂时空延伸等问题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财务管理 抓点教学 课堂 效果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跨财务、管理、数学等学科的交叉科学,是管理类,经济类,会计类专业及MBA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财知识,管理能力,灵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该门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财务管理环境、货币时间价值、财务分析、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股利分配、资本预算等内容,我校属于财经院校,必然开设该门课,课程本身就有难度,对于没有管理学基础和实践背景的学生,学起来就更困难。因此,我在开课之前,就给自己设定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财务理论感兴趣,下面就该门课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课堂内容
教学日历、教案、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资料。但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还应该收集、加工大量的典型案例,补充到教学中。例如在讲授财务管理目标内容时,我把现存的几种观点都介绍给学生。分析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优点、缺点和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把专家推崇的财务管理目标告诉学生,并向学生提问,他们倾向于哪种观点。许多学生的回答是利润最大化,由此就利润最大化观点展开讨论。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即使他们的想法较浅显,但是,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在此基础上我把学生零散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把正确的观点告诉学生。并结合课堂讨论让学生课后完成财务管理目标案例分析。可以说在基本完成教学安排的情况下,就一次课的核心内容要进行深入讨论,做到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印象、获得知识的目的。货币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现值、终值、年金的概念和计算。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助学贷款来计算相应内容,一般教材在计算年金时,都没有学生助学贷款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年金概念有深刻理解,我给学生留了助学贷款还款额的计算题。我想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财务管理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助学贷款的简单计算。课后,一些学生有感而发,他们说财务管理并不是那么深奥,学起来挺有趣,也挺有用。
二、注意从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入手,进行抓点教学,掌握好教学的节奏
学生课堂,不能普天下雨,面面俱到,应该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着重阐述重点、难点和疑点,强调实用性。例如筹资管理这一章,内容很多,主要是筹资类型、几种筹资方式等内容。学生能够看懂,以作业形式留给学生,并将自学结果以补充笔记的方式完成。而把课堂重点放在对资金结构的讨论上,使学生对个别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和杠杆原理更好地掌握,学会判断最优资本结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或参加社会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抓点教学,对我来说,既保证了重点问题可以充分展开,又解决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同时延伸了课堂的时空。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读书,补充笔记,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对于有些内容,还采用了5-6人自愿组合的小组学习方式,进行课后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形成小组发言稿。发言后提交,作为一次成绩记录。
三、通过互联网学习财务管理理论
为了发挥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优势,要求学生上网搜索财务管理论文,题目不限,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要求学生下载的内容切题,能在教材或笔记中找出论文的理论依据,加以点评、写出自己的看法。下载一篇论文并不难,但是我想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拓宽学习渠道,开阔思路,从中了解到财务管理学在企业、实际中的应用。
四、融洽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不同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可以有选择性、情感性、目的性和功利性,可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可是,师生关系则不同,它要求教师理性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与全体学生建立起公平与民主,期望与被期望,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老师的期待与学生的渴望对接,使教学获得成功。
以上的讨论主要围绕着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而进行的教学,自主学习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任何一种成功、有效的教育,都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换句话说,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斯卡纳金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这话说的十分深刻,要想让学生学好,就必须让学生想学、爱学;而要想让学生向学、爱学,就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更好的教法和学法,围绕学生学法考虑教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