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姑苏行有感
一曲姑苏吴侬语,半城清韵流苏笛
听《姑苏行》有感
我有笛一曲,可以慰风尘。投之江风里,以飨天下人。
每一个小孩子应该都有一个,关于剑、酒、笛、天涯的梦;对电视剧里白衣飘飘、酒饮风尘、剑诛恶人、笛语天涯的侠客,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期待与向往。随着时间的流逝,侠客的梦不常做,但是对于侠客的身份标志,清酒与笛却从未忘记。或许是一种缘分,大学我来到了这烟花胜景,小桥流水的江南,隔着千百年秦淮河的风声桨影,去细细聆听来自姑苏的侠客清韵。
笛曲《姑苏行》采用昆腔曲牌结合江南丝竹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整首乐曲温文典雅、空灵流畅,浑然天成,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来自江南的柔软,仿佛漫步在细雨薄雾的姑苏老城,每一韵都是那么自然通透,每一次起承转合都是吴侬软语的呢喃,纵然你是百炼钢转瞬亦化作绕指柔。在演奏手法上,采用了南派曲笛的演奏风格:华丽的装饰技法,多用叠音、打音、颤音、赠音,基本上不用舌尖上的技巧,把每个音符表现的玲珑剔透、玉润珠圆。这是一场耳朵的盛宴,就像辞藻艳丽,四六成行的骈文一样,华丽的技法,婉转的切音,一如当年江南的繁华,那么美丽,那么惹人心喜。将游人行于姑苏城中细听丝竹笛语的轻快明媚的心境展现的淋漓尽致。
曲子分为三段,引子是舒缓的散板,当笛声响起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一派烟雨江南的水墨画,多少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更有那烟笼雾罩小桥流水、杨柳湖岸,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爱江南?囿于此曲与江南美景的高度契合,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江南风光大多伴以此曲,给我们一场视听盛宴。接下来是第一段抒情的行板,犹如旭日东升后荡漾的春风,它是那么的清新亮丽,迎面扑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感受到了笛声表达的欢快、喜悦,也使我们产生了对美景的向往。笛子在吹奏时气口的巧妙安排所形成的节奏,一顿一续,就像走在老街的的白马,滴滴答答停停走走,繁华迷人眼,花香留马蹄。吱吱呀呀,是推开古老院庭的大门的声音,仿佛带着岁月的迷离,流淌在每一个听者的心底。
中段的小快板,并非是描写游人急匆匆的行走。而是描写了游人目睹美景后喜形于色、情溢于外的感慨非常。此一段在演奏风格上更显昆曲特色,旋律流畅而不失强弱起伏变化,速度快而不急,且圆润富有弹性,就如同是舞台上昆曲里的且舞且唱,将曲子领入高潮。末段舒缓而稍加变化的旋律再现了主题,速度较之一段稍慢,更感旋律婉转动听,恰似轻柔的斜阳款款的走向地平线,撒下光年的河,荡漾着尘世的喧嚣,带着游人的不舍,浮沉在姑苏的老墙下,游离在千年的青石梯上。浓浓的江南风情让人沉迷!
《姑苏行》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曲作家、演奏家江先谓先生,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因竹笛而名扬,他对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其精道。据江先生讲,他平时喜爱戏曲,对京剧,昆曲等戏曲音乐耳熟能详,当年没有什么系统的笛子练习曲,江才就经常把吹奏戏曲音乐片段来练习气息,音乐和指法上的技巧。当时他拿到了一个战友给他的昆曲音乐的片断,不足 30 小节。于是他就经常吹奏,愈吹愈感回味无穷。恰逢当年遇上了全军文艺团体汇演,团里有创作新作的任务,他就把这段优美的昆曲片断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完整,音乐表现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他因经常去苏州演出,对苏州园林秀丽的风光情有独钟,故定名<姑苏行>。
第二篇:笛子《姑苏行》赏析
《姑苏行》
笛子曲《姑苏行》采用昆腔曲牌结合江南丝竹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整首乐曲温文典雅、空灵流畅,表现了姑苏清秀恬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和苏州园林的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表达了人们游览姑苏时的愉悦心情。在演奏手法上,采用了南派曲笛的演奏风格:华丽的装饰技法,多用叠音、打音、颤音、赠音,基本上不用舌尖上的技巧,把每个音符表现的玲珑剔透、玉润珠圆。即使在快板段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每个音符的柔美滑润,真的是把南派的笛风演绎的淋漓尽致。听来如同品味春雨后的西湖龙井,清馨甘美。
曲子分为三段,引子是舒缓的散板,当笛声响起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一派烟雨江南的水墨画,多少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更有那烟笼雾罩小桥流水、杨柳湖岸„„正因为曲子的江南特色,在很多表现江南水乡的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姑苏行的旋律,以至于我们听到这首曲子,在脑海中就会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接下来是第一段抒情的行板,犹如旭日东升后荡漾的春风,它是那么的清新亮丽,迎面扑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感受到了笛声表达的欢快、喜悦,也使我们产生了对美景的向往。这段行板描写的是游人“行”于姑苏城的美景之中,在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因为苏州的园林小巧精致,善于以小见大,在空间的组织上多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造成“步移景换”的效果,可以说是人在画中游,每一步都可以看到一个美的画面。我们在笛声中“看”到了游人们的“行”确是“三步一住,五步一停”的徐徐而行,那笛子在吹奏时气口的巧妙安排所形成的节奏,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游人游览苏州园林时的行行停停和那种兴致盎然、悠然自得的意态。
中段的小快板,并非是描写游人急匆匆的行走。而是描写了游人目睹美景后喜形于色、情溢于外的感慨非常。此时刻,如是古人,当是吟之诵之、舞之蹈之,非此不以畅怀;而今人则是纷纷拿出相机、DV,或独照、或合影,留此存照,非此不以寄情。此一段在演奏风格上更显昆曲特色,旋律流畅而不失强弱起伏变化,速度快而不急,且圆润富有弹性,就如同是舞台上昆曲里的且舞且唱,将曲子领入高潮。
末段舒缓而稍加变化的旋律再现了主题,速度较之一段稍慢,更感旋律婉转动听,此段描写了斜阳夕照下,游人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游兴未尽不忍离去的感情。而我们听者从再起的旋律中再次回味着浓浓的江南风情,说不定一曲未了,你就打定了主意,要一游姑苏了。
《姑苏行》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曲作家、演奏家江先谓先生,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因竹笛而名扬,他对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其精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笛子曲,并因此而享誉笛坛。《姑苏行》一经问世,就成了一首深受大家喜爱的经典名曲,也是每一个吹笛者的必学曲目,但是此曲要吹好、吹出味道实属不易。听《姑苏行》我较喜欢俞逊发的演奏,他的演奏玉润珠圆、空灵飞动,昆腔味道浓郁,还喜欢他演奏的昆曲曲牌的笛子曲,好听的很。
<姑苏行>创作于1962年,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一级演员江先谓。据江才讲,他平时喜爱戏曲,对京剧,昆曲等戏曲音乐耳熟能详,当年没有什么系统的笛子练习曲,江才就经常把吹奏戏曲音乐片段来练习气息,音乐和指法上的技巧。当时他拿到了一个战友给他的昆曲音乐的片断,不足30小节。于是他就经常吹奏,愈吹愈感回味无穷。恰逢当年遇上了全军文艺团体汇演,团里有创作新作的任务,他就把这段优美的昆曲片断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完整,音乐表现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他因经常去苏州演出,对苏州园林秀丽的风光情有独钟,故定名<姑苏行>。1963年首次录成唱片,因其旋律优美,典雅,抒情,内涵意境深刻,深受广大竹笛演奏者和听众喜爱,因此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了。
此曲在旋律创作手法上采用了昆曲音调素材和富有民族调声的音阶,在曲式结构上又吸收了西洋音乐所采用的复三部曲式的创作方法,在当时的民族器乐作品中颇具新意。回顾以前的竹笛曲目,多以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直接发展而成,缺乏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和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对比统一,因此,<姑苏行>一面世便大获好评。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看到姑苏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宁静中带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整个引子由宁静--激动--宁静。旋律多采用长线条,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好似来到园林门前,由外向内眺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朦胧神秘中格外富有诗意,通过富有诗意的景色描绘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接着是呈示部A段开始,抒情优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进入园林后边走边看,脚步悠然而轻松,欣赏美景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此段共分三小段(a,b,c),第一部分行板第一至第15小节(a段)着重描写了乐曲的主题“行”。行板应稍慢一些,此段音调由昆曲的一个曲牌“节节高”演变而来。
第二部分(b段)在第16小节至第27小节在音响在a段有明显的区别。用弱奏(p)开始,在显示部第16小节,这一段又很形象地描绘了园林的精巧,细致之处:水榭台前清清荷花池里,荷叶上几粒晶莹的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美丽的蝴蝶在万花丛中悠闲地飞来飞去~~~~~这些很平常毫不在意的情景把细心的游人陶醉了,a,b两段有点有面,有粗有细。
c段由显示部第28小节至第39小节,力度比b段有了明显的增强,含有总结a,b两段之后的感叹之情,表达了人们欣赏到美景之后激动的心情。这一段也达到了整个A段的情绪高潮,该段最后两小节应作渐弱,渐慢处理,为下一部分的进入起先抑后扬的作用。
发展部B段是一个起伏较大的小快板,和段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是游人在休息时坐在亭子回廊的椅子上赞叹园林美景时心里十分激动,兴奋的心理刻划;第二,也含有看见一群顽皮的儿童追逐于亭台小桥之间,嬉戏于假台水塘之畔,活泼而富有动感,气氛热的情景描述。旋律轻快流畅,原作中小快板作反复处理,第二遍较第一遍更加欢快热烈,从而使全曲情绪达到高潮。在欢快热烈中进行了f-p-f-p的力度变化,使表现力更加丰富。
最后部份为呈示部A主题的再现,速度比A部更趋舒缓,形象地表现了夕阳西下,人们游园离开时依依不舍,回味无穷的情景。几个同音“do”的打音运用,极富感染力,在更加放慢的微音“sol”上延长后作了一个长长的回味,停顿,最后落在主音“do”的长音上,在“do”长音的后半段虚指颤音渐弱,再渐弱至消失,生动地体现了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把游人荡漾在心里的美好思绪带向广阔的远方。
第三篇:听《感恩励志教育中国行》有感
《感恩励志教育中国行》听后感
这是有生以来听得最感人的一节课。9月28日,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我们全体师生以及家长门迎来了这次特殊的演讲活动。2:30分,活动正式开始。一位其貌不扬的小伙,站在了主席台前,一开场就知道他是位演讲高手,果然人不可貌相。几句调侃,立马将整个会场的气氛调动了起来。然而,接下来的演讲大出所有人的意料。
感恩,由大家最熟悉的亲人——父母开始。或许正因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没有真正的去关注过他们。一切已经早已变成了习惯,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08年的一声巨响,汶川大地震,让多少的孩子失去了他们最亲近的亲人。悼念汶川大地震的音响资料一播,场上立马肃静,隐约听到了啜泣声。
是父母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世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个案一出,实实在在的事实一讲。孩子们伸出双臂与父母拥抱,当孩子们泪流满面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您!”“爸爸妈妈,您辛苦了!”……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呼喊响彻整个会场,很多老师、家长都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全场不再是隐约的啜泣,此刻已是全场抽泣。家长、老师、学生全默默低下了头,擦拭着情不自禁的眼泪。原来语言的魅力可以如此之大。
是老师传授给了我们知识,却从来无所求,默默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此时的场上早已是号啕大哭,看着自己那些平常调皮的孩子,一个个早已哭成了泪人,他们用哽咽的声音大声说“老师,我爱您!”我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当我的学生一个个跑过来拥抱我的时候,我愈加感觉自己的责任之重大,我是这61位学生的家长,此刻我真正感到了为人师的自豪、为人师的幸福。
一场出人意料的演讲,如同春雨一般,洗礼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我终于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原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脆弱的。我相信这次演讲,一定让所有人受益良多,更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去感恩。感恩励志教育现场触动了师生、家长最真切的自然情感,能非常好地净化到场听众的心灵,有效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动力。
第四篇:姑苏简介
实践名称:姑苏风云 实践时间:2013年10月 实践地点:苏州
报告正文 :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歌不尽的春华,唱不完的秋实,杜若洲头,秋水依旧。是的,秋水依旧,微吟还似清歌样,是苏州,且歌且吟出这样一曲风风雅雅的姑苏咏唱。衣诀翩飞,蝴蝶惊梦,刹那芳华,是谁,伫立于秋的尽头,沁湿了薄衣,风奏离歌,嶙峋成曲,重峦叠嶂,叠迭起寒涟徐徐。从美丽的苏州园林开始,我们在假期间展开了对历史上苏州的足迹追寻。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苏州别称有吴都、吴会、吴门、东吴、吴中、吴下、姑苏、长洲、茂苑等。商末太伯奔吴,建句吴国,设都吴城。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命楚国叛将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成阖闾城,大部分史学界人士认为阖闾城就是今苏州市区。今天的其规模位置迄今基本未变,为世界罕见。顾颉刚认为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吴国又重用孙武,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军队,向西灭楚国,尽占今湘赣鄂地区,北上伐齐,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前496年,阖闾葬于虎丘。前473年,吴被越国所灭,苏州又成为越国都城。前306年,楚国灭越国。从秦汉到隋唐,苏州在我国历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雄大,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城市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闻听寒山寺的钟声,使得陈运和的《寒山寺》诗“似乎也有些烫”。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唐朝,苏州为江南道治所,是中国南方唯一的雄州,辖境相当于今苏南、浙江、福建北部、江西、湖南、贵州东部。江南道分治后,苏州为江南东道治所。苏州的繁华程度在唐朝中期已逐渐开始超越扬州和洛阳,在全国仅次于长安,有“甲郡标天下”之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修筑连接苏州城和虎丘山的山塘街。苏州是全国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明清两代全国状元共出204名,而苏州即产生了34名。苏州籍的名相重臣蔚为大观。在明(1368年-1644年)、清(1644-1911年)两代,苏州建造了许多著名的私家园林,其中有许多为回苏州的退休官员所建,体现明显的士大夫情趣,与北京的皇家园林或扬州的盐商园林有明显的不同。苏州以其精致典雅的文化风格,备受当时人的赞赏。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东山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1860年,李秀成率领太平天国军队进攻苏州,苏州经历一次浩劫,知府下令放火,将繁华的城西阊门商业区彻底焚毁,大批市民逃往上海租界避难,成为后来上海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是太平天国苏福省的省会,建有李秀成金碧辉煌的忠王府。1863年12月,戈登的常胜军配合淮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取苏州。但战后苏州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让位给上海。在惨烈的战争中,苏州损失惨重,直到今天,苏州市(范围略大一点)的人口数仍然没有恢复到1860年以前范围略小一点的苏州府的人口数。
1895年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苏州被辟为商埠,城南还设立了苏州日租界,但该租界始终未繁荣起来,只是后来在界内开办了瑞丰丝厂。1906年沪宁铁路通车以后,阊门外石路地区一度有所恢复,1937年抗日战争中又受到重创。清末民初,苏州商会总会统辖苏州、凇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各商务分会,与上海、江宁两地商会共管江苏商务。苏州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创办事业,苏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苏州状元陆润庠在这期间创办了苏纶纱厂。
走过近代的屈辱和抗战的烽火,苏州在新中国成立后便开始涅磐之旅,经过一代又一代苏州人的努力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苏州发展成为中国南方,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交通线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是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中国大陆排名第五的城市,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昔日人间天堂将焕然一新苏州古城之东有中国、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古城之西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横贯古城区、东西向的干将路,长10公里,连接着这两个工业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格局,促进了苏州经济的腾飞。
苏州的市花是桂花。历代民间皆视桂花为吉祥之兆。举凡中榜登科,仕途得志被称为“折桂”。对获得殊荣者则誉为拥有“桂冠”。桂花树姿挺秀,终年常绿,花时浓香四溢,为著名的珍贵花木。苏州的市树是香樟树,香樟树四季常绿,清香宜人。
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解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
第五篇:《听感恩励志教育中国行》有感
《听感恩励志教育中国行》有感
杨庆祝
十一月三十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市八中特邀中国关工委王润明教授所作的“感恩励志教育中国行”演讲,倍受感动,欣然命笔。
感恩教育八中行,亲耳聆听受益深,李静老师事感人,舍弃上海大都市,扎根青海小山村,教书育人十六载,奉献热血与青春,病魔夺去宝贵命,全校师生泪满盈; 福建少年命多艰,还未出生父已故,其母原想随夫去,思之腹中胎儿在,立志培养其成才,少儿不负母亲望,一举考入清华门,为筹学费母卖血,加之政府关爱情,方能按时入学去。入学容易培养难,生活费用压在肩,其母随后进京城,拾破烂来卖废品,靠此收入供儿花。儿子来到大都市,染上烟酒谈恋爱,一日王府井街过,众人围观一老妪,晕倒垃圾筒旁边,上前一看是母亲,羞于启齿未上前,半夜再来寻母亲,街道空空已无人,悔恨交加无地容,从此立志学有成,硕士博士连读攻,毕业会上请母亲,长跪不起谢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凤,受尽苦难也不哼,夏怕热来冬怕冷,病来床前熬到明,一年三百六五日,日日牵挂父母心; 幼儿小学到中学,一日三餐不能重,风霜雨雪来接送,日月星辰伴随行,母亲脸上长皱纹,父亲鬓角白发生,多少岁月多少情,多少儿女知亲心。说罢父母养育恩,再说老师培育情,一日为师如父母,一点也不算过分,不为名来不为利,只盼学生学有成; 老师教我学知识,老师教我真善美,点点滴滴呵护我,尤如园丁育新蕾,阳光照耀讲台过,明月伴随作业行,长年累月勤耕耘,多少老师病缠身,为了不误一节课,讲课晕倒多少人,届届学生眼前过,无怨无悔献青春。感恩教育事感人,件件都能憾人心,感动学生立志向,知恩图报铭记心,爱父爱母爱亲人,爱师爱友爱校园,爱国爱民爱自身,人才教育德为先,优秀品质才成功。听后我也倍感动,眼泪几次出眶门,父母生育养育我,孝敬双亲要躬行,老师教导记心中,永远不忘老师恩,祖国培育教育我,热爱祖国多奉献,感谢八中此讲座,受益终身需践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五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