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云娥 给学生精神成长的空间心得体会
《 给学生精神成长的空间》心得体会
李云娥
班级工作是繁杂、琐碎的,大到班规班纪的制定,小到课桌椅的排放。做好班级工作,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都“动起来”,做班级管理的“小主人”,给学生一片成长的空间。
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就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并能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我班在开展“我为班级献计献策”的活动中,设立“金点子信箱”,要求同学们对建设优秀班集体想办法、提建议、出主意。在这项活动中,学生都积极参与,班级评出了不少”金点子”。对于有价值的“金点子”,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在班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参与竞争。如今的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根据这些特点,本着“尊重学生,提供机会,平等相待”的原则,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班干部竞选制、轮流制,设立“常务班长”,要求竞选人进行演讲,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经大家投票选举产生。黑板报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舞台。每个学生都乐于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全班学生中,有擅长写字的,有擅长画画的,有擅长设计的,我按照他们各自的特长,分成若干小组,轮流负责黑板报。他们都能围绕学校、班级的工作重心,认真搜集资料,精心设计版面,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通过实践,同学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培养了一批特长生。如黄小东同学在毕业典礼前的黑板报上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他的美术字和画十分出色,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班级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应付管理变成积极主动地配合管理、自我管理,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
第二篇:李孝营 给学生精神成长的空间 心得体会
给学生精神成长的空间
为人父母,是一件幸福的事,拥有一个成功的孩子,更是一种幸福。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但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却往往不能仅靠愿望,而需要找到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是困扰我们每个家长的难题,同时也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已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下,从一个初入校门的懵懂孩童进步成长为了具有相当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了,作为母亲又是老师的我,在为孩子健康成长高兴的同时,真的有必要总结一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反思一下自身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很高兴有此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在此我把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学习借鉴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
现在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文艺节目很多,我们看了不少,启发很大,得到的教益很多,同时也从过来人那里得到了不少启示,应该说经过实践,觉得收效甚好。在这里我们也谈不上有什么好的教子经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还很多,但多年来,我们一直要求孩子要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鼓励他要努力成长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基本做到了比较有耐心。我们讲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基本上都能入心的听进去。
现在孩子学习很自觉,基本上不用大人操心。虽然直到现在他仍有做事不利落,丢三落四的小毛病,但总得来说,他诚实、善良、懂事,爱学习,爱思考,上进心强,是个发展还算全面的大学生。
.一、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影响.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行为,优良的品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在思想品德上,我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比如:在孩子上小学校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于山东省蒙阴县的二年级张海朋小朋友结成了对子.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也支持参与给张海朋小朋友写信,以及寄钱寄物.后来又积极的支持和救助了北宿镇的四名失学儿童,我还经常的帮助一些贫穷弱者.让儿子耳闻目睹,从中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在道德品质上,我也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如:当孩子的奶奶、姥姥、姥爷不舒服时,启发孩子去问候、照顾,调动孩子的爱心;当和比他小的表弟妹在一起时,引导教育他去照顾、爱护表弟妹,使他产生对弱者照顾的爱心,现在孩子逐渐知道主动关心人、帮助人.
多年来一直向他讲做人不要攀比,要学真本事,比吃比穿是没出息的,穿的再好,学不到真本事,也是图有其表,没用的,他心领神会,还主动去帮弟妹学习,教育他(她)们要听大人的话,以及许多做人的道理.
还告诉他不要看不起人,出身可以分出高低来,但人格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践之分,出身条件不好的经过努力也能成大器,家境非常好的,自身不努力,也可能是扶不起的阿斗,顽刳子弟。对于不如他的,也要求他不要看不起人,人是各有所长的,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宽以待人,既能容人之长也能容人之短,这些他都记在心上,基本上没有表现出瞧不起人的劲儿。还经常他取得了好成绩后,我替他向亲戚宣扬一下,他会劝我别太张扬,让我心里很高兴,孩子是比较朴实的。
第三篇:李云娥 教师惩戒权
《教师惩戒权》心得体会
李云娥
教育惩戒是一个比较重的探讨话题,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应从应当加强思想重视。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并为社会所接收和需要的人才,必须行使一定的“惩戒权”,但是假如对这一权利滥用,将会演变成为“体罚”和“虐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教师惩戒权立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日渐凸显,教师惩戒权的立法设计问题应列入议事日程进行认真研究。
当今社会,教育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致使教师惩戒权的消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完整的教育需要教师适度的惩戒行为,这既是对教师职业责任的认同,更是对教育的尊重。教师惩戒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拥有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矫正和批评教育,以避免失范行为再次发生的一种权力,它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的惩戒和社会对违法犯罪的惩罚是不同的,教育的惩戒应该首先是教育,其次是处罚。
惩戒权是一种权力而非权利,是教师用于惩处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是针对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它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权力,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权力,也是教师职业权利之一。
第四篇:李云娥教师校外有偿补课
《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10种行为将受罚》心得体会
李云娥
从教师道德规范所包含的实体性内容和程序性内容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实施机制应包括处理、保障和救济等不同方面,在对教师师德提出规范要求的同时也要强调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对此,征求意见稿要求,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可能存在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有关事实。作出处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也可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近年来,我国的师德建设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教师收礼、有偿补课甚至教师性侵学生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整体形象,玷污了原本洁净的师生关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民主评议行风政风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整治教师有偿办班补课之风,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通过对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的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使教师有偿补课的现象得到基本遏制,创建行业新风,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篇:给学生足够空间
给学生足够空间,让思想插上翅膀
——《风娃娃》的教学案例
何奋学 张海燕 王学英
一、背景分析 1.说教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凭力气,还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童话故事,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很贴近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课文中那可爱又傻气的风娃娃多么像平时生活中的孩子们呀!低年级学生能读懂课文意思并对风娃娃产生喜爱之情。但其中的哲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应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二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好思考、爱动脑筋,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喜欢朗读,在有感情朗读上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读、思、议相结合。
二、案例描述 片断一:
师:风娃娃东吹吹,西吹吹,想象一下,他还会来到哪里?做哪些事? 生1:风娃娃来到麦田,他看见一片金黄的麦子,他赶紧过去使劲吹风,麦子都被吹掉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2:风娃娃来到花园,看到盛开的花朵,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花朵吹去,花朵被吹得低下了头。
生3:风娃娃来到柳树底下,对着柳树吹起来,柳树很快就长大了。生4:风娃娃来到广场上,看到一家生意很红火店里,他赶紧对着吹起来,人们不得不关了店门。
生5:风娃娃来到我的家里,他把我写的作业吹跑了,我伤心极了。生6:风娃娃来到动物园,他对着狮子笼吹起来,把狮子吹疯了,人们吓坏了。
„„ 片断二:
师: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帮人们做事情不能只凭力气,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那风娃娃会做那些对人们有用的事呢?你能说说吗?
生1: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扬场。生2: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把衣服吹干。生3:风娃娃可以吹小树快快发芽、长大。生4:风娃可以在我睡觉的时候给我吹风。
生5:风娃娃可以吹红了柳树,吹绿小草,吹来了春天。生6:我还知道风娃娃能吹来小燕子。„„
三、案例反思
听着孩子们这些闪烁着创新火花乃至于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孩子对课文语言的运用,也为这堂课顺水推出的别样精彩。
1.尊重学生,别样精彩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我们的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 2 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特想像、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2.激活文本,别样精彩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可以说,文本就是阅读的阵地。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比较,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人物。老师捕捉到了文本中宝贵的教学资源,真正用活了文本,在学生深层的体验与感悟中提升了文本的价值。试想如果当时我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犹如教学垃圾,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成为教学无形的“伤疤”。
3.巧妙引领,别样精彩的“助产士”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别样的精彩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3 为别样精彩“接生”,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