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学生“施爱”的空间
给学生“施爱”的空间
巴县中学李平
曾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父亲在上班前,偶尔会故意留一颗上衣纽扣不扣上。他的这点“疏漏”总会被细心的母亲发现,母亲一边唠叨,一边帮父亲扣上,这时他们的眼里都流露出爱的光芒。
是的!只有留给对方施爱的空间,爱才会得到升华!对于教师而言,主动地去关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一贯地让学生享受或者接受爱呢?为什么不学学这位父亲,故意留出爱的空间,让学生去品尝给予的滋味,体验付出的快乐呢?
带着这种思考,我开始有意识地创造机会。我动员学生们为贫困山区学校的同学们捐赠衣物;让学生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向学生请教电脑问题……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释放了一些爱的空间,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我收获的是更多的感动。
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刚端起饭碗,就接到学校停电的通知。糟了,教室不知乱成了什么样子?我急忙向学校赶去!可是,那时的我已有八个月身孕,我蹒跚地走着,吃力地避让着来往的行人。刚到校门口,一束微弱的电筒光照在了我身上,“李老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接您。”他们一人搀扶着我,一人在前面帮我拨开迎面而来的人群。在他们的保护下我安全地走进了教室。在那一刹那,我看见所有的学生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暖暖的烛光中,望着那一张张懂事的脸,看着那一双双关切的眼睛,我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快乐,即使我是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我也无怨!即使我眼中噙满滚滚热泪,那闪烁的也是幸福的泪花;因为我坚信:只要有爱,幸福就与我同在!
第二篇:给学生足够空间
给学生足够空间,让思想插上翅膀
——《风娃娃》的教学案例
何奋学 张海燕 王学英
一、背景分析 1.说教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凭力气,还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童话故事,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很贴近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课文中那可爱又傻气的风娃娃多么像平时生活中的孩子们呀!低年级学生能读懂课文意思并对风娃娃产生喜爱之情。但其中的哲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应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二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好思考、爱动脑筋,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喜欢朗读,在有感情朗读上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读、思、议相结合。
二、案例描述 片断一:
师:风娃娃东吹吹,西吹吹,想象一下,他还会来到哪里?做哪些事? 生1:风娃娃来到麦田,他看见一片金黄的麦子,他赶紧过去使劲吹风,麦子都被吹掉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2:风娃娃来到花园,看到盛开的花朵,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花朵吹去,花朵被吹得低下了头。
生3:风娃娃来到柳树底下,对着柳树吹起来,柳树很快就长大了。生4:风娃娃来到广场上,看到一家生意很红火店里,他赶紧对着吹起来,人们不得不关了店门。
生5:风娃娃来到我的家里,他把我写的作业吹跑了,我伤心极了。生6:风娃娃来到动物园,他对着狮子笼吹起来,把狮子吹疯了,人们吓坏了。
„„ 片断二:
师: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帮人们做事情不能只凭力气,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那风娃娃会做那些对人们有用的事呢?你能说说吗?
生1: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扬场。生2: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把衣服吹干。生3:风娃娃可以吹小树快快发芽、长大。生4:风娃可以在我睡觉的时候给我吹风。
生5:风娃娃可以吹红了柳树,吹绿小草,吹来了春天。生6:我还知道风娃娃能吹来小燕子。„„
三、案例反思
听着孩子们这些闪烁着创新火花乃至于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孩子对课文语言的运用,也为这堂课顺水推出的别样精彩。
1.尊重学生,别样精彩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我们的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 2 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特想像、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2.激活文本,别样精彩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可以说,文本就是阅读的阵地。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比较,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人物。老师捕捉到了文本中宝贵的教学资源,真正用活了文本,在学生深层的体验与感悟中提升了文本的价值。试想如果当时我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犹如教学垃圾,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成为教学无形的“伤疤”。
3.巧妙引领,别样精彩的“助产士”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别样的精彩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3 为别样精彩“接生”,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第三篇:给学生营造一片创作空间
给学生营造一片创作空间
一、营造读书氛围,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不仅在生活中,还蕴含在书海中。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了。”一代大师在幼年读书时,经常是整本整本地背。多读多看不仅能丰富写作材料,更能提高认识水平,学习别人的方法。书籍凝聚了人类的智慧,是最丰富的写作材料。为了让学生热爱读书,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这样,在班级中营造了一种争相读书的好氛围。学生爱读书了,眼界开阔了,写作素材就源源不断而来。平时我们常说:“作文功夫在文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不去多读,平时无积累,作文何以倾吐?所以要写好文章,必须多读点书,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才会“下笔如有神”。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图书角,要求图书角人均3册以上。根据自己的爱好推荐一些优秀图书篇目(如中外名著、优秀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每到课间大部分同学都在读自己喜欢的书。
2、每周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专门用于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狠抓读、说、诵(诵读、背读),结合所学课文,在活动中、在表演中尽可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口气说书上的话,尽最大的努力积累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
4、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笔记本用于课外摘抄或写课外随笔,每月展评一次。
5、开展“我是读书小状元”评选活动。
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扩开了,思维流畅了,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提笔写作自然不难了,欣然觉得学语文成了一种乐趣,写作更是成了自己的一种需要。阅读似一道彩虹,架在同学与语文圣殿之间,指引同学们直奔个性化作文的殿堂。《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一文中写到:读《西游记》的乐趣。想必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斩妖除魔,护送师傅的英雄形象,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三打白骨精》最精彩了,孙悟空以自己的智慧、神勇和白骨精打斗的精
彩故事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孙悟空72变的神通广大令人向往,猪八戒贪吃,沙僧老实、厚道的形象也使人记在了脑海里。这是读《西游记》的乐趣。一百零八将个个勇猛无敌,讲意气,让人看后不禁连连叫好《武松打虎》中武松面临危险,勇敢机智作斗争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学习。感受一百零八将的豪情,这便是读《水浒传》的乐趣。
二、营造习作氛围,表达真情实感。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辅导学生写一篇介绍暑假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一些事,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想想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往往就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出来。当然,事情一旦叙述清楚,再动笔把它写下不来,就不再困难。
第二,引导实践,培养学生情感。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例如写一个活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只有亲自参加活动,才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且有真情实感。如果平常没有真实的体验,只能三言两语写自我的一点看法,或者从有限的认识中去搜索枯肠,就写不出饱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活动和体育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三、营造空间个性化,写放胆文。
欧阳修说:“作文之体,处于奔驰。”就是说,写作文开始不要过于循规蹈矩,守章守法,限制太多。要让学生拿到题目后,放开思路,驰骋想象,不受拘束地写下去,旨在拓宽思路,活跃思维。至于段落层次的联系,语言的推敲,放在其次。因为一开始,过于琢磨字句,考虑结构,就会封闭学生的思路,智慧的闪光就难以放射出来,初绽的奇异蓓蕾就就可能随之枯竭。这种放胆作文训练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他每个人的欲望得到充分宣泄,从中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教师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话题为作文题目。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接触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教师命题如果不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必然使学生感到乏味,纵使咬断笔杆,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好文章开。所以,要让学生写出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选题不限文体和形式,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作文训练,在写真事,说真话的基础上自由发挥。
其次,进行放胆文训练,必须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如充分利用墙报、专刊、习作园地、黑板报以及向有关报刊杂志去投稿等形式,发表学生的习作,让他们感受生活,体验成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提倡学生每天写日记,每周写周记,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形式。学生写日记、周记,内容自定,形式不拘,有感而发,或许或议,或长或短,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心情极自己的决心,长期坚持,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篇:给学生一个说话的空间
给学生一个说话的空间
我们班是学校公认纪律比较好的班级之一,这跟平时的管理与同学们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总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除了采用班干部轮流制外,我还善于给他们提供说话的空间,让他们自行解决之间发生的小矛盾,对于解决不了的事情就给老师写信,借此反映班级情况及教师工作中的失误,此举一出,立即得到同学们的响应。
一个女同学在来信中写道:“老师,上课时,您刚批评了才进同学,教育他不能踩桌子,要爱护公物,可下课后,您前脚刚踏出教室,他立马唆使起同学来:老师说了,今后不能踩桌子,老师的话不能不听,那以后我们就来踩椅子吧,反正老师只说不能踩桌子,又没有说不能踩椅子。”
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男同学这样写道:“老师,您总说炳辽调皮、捣蛋,其实炳辽也有他的优点,如作业他能认真思考,实在想不出来了才请教同学,平时看到别人打架,他也会劝架等,希望老师能多看到他的闪光点,不要整天批评他,这样他才有改正缺点的信心!”
一个平时内向,不善言谈的女生这样写道:“我们班总体上来是挺乖的,可就是有些男生经常出口成‘脏’,说一些不堪入耳的字眼来,甚至拿同学父母的名字开玩笑,同学们怕报复,都敢怒不敢言,希望老师能教育他们,帮他们纠正这些缺点,还我们一个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 一人瘦瘦小小的男生说:“我们班个别男同学经常捉弄女同学,甚至打她们,还扬言,不能报告老师,谁报告就十倍奉还,作为男子汉,我真想挺身而出,可自己实在太瘦小了,希望老师能教育他们,让女同学不用再担惊受怕。”
„„
通过同学反映的真诚话语,我及时了解了学生的行为及思想动态,有效地找出了解决办法,也及时纠正了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中实现了生生共进,师生共进!
课堂随记
第七册数学课本练习四有这样一道问题:温泉乡今年修了4条水渠,总长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此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含有多余条件:“4条水渠”。
2、含有倍数关系句:“等于去年修的3倍”。
3、属求相差数问题:“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为了帮助学生解答好上题,在布置作业以前我为他们出了以下两道问题,作为铺垫练习题:
1、小洪和小郭口袋里原来都有2元钱,后来小郭到商店买练习本用去1元。
原来小洪的钱是小郭的几倍? 后来小洪的钱是小郭的几倍?
通过解答此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倍数关系的理解。
2、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小洪的爸爸今年42岁,小郭的爸爸今年41岁。小郭的爸爸比小郭的妈妈多几岁?
通过解答上题,使学生深刻认识:解答求相差数问题,必须知道且只要知道要进行比较的两个数。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今年夏季小学升初中考试,问题这一部分的抽查分数就占了百分之三十几,咱们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从中、低年级就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升学指导时也就省时得多了。
第五篇:给仪式一点空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
本题与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保持一致,为“材料引……”的新材料作文.作文类型上,属于“社会生活型”和“理论观点型”的综合体.命题材料反映的 是当下的社会生活现象,而在现象的呈现上又体现了一定的观点倾向.写作对象集中,关键词为“仪式”,此为题目的限制性,考生必须要紧紧围绕“仪式”这个核 心范围进行写作,否则视为离题或者偏离题意.在明确的写作范围的基础上,材料又提供了三个由“仪式”而引发的观点,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三个观点为并列关 系,三个观点的并列可引发考生对“仪式”的不同角度的思考,从而拓宽考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的思考,能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水平及写作水平.本次 作文写作范围其实就是“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核心词是“仪式”.只要围绕“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 符合题意的.同时,本题的核心词“仪式”本就是一个从各种具体的仪式行为中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概念,而含意指的就是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所以具体到本题而 言,写作核心词“仪式”的内容和含意是一致的.【范文】 给仪式一点空间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仍在眼前:长辈们恭谨地洒下纸钱,淋上黄酒,将甘蔗整齐码在坟头,孩子们在烛光前虔诚地叙述思念……
“繁琐”的仪式,我们一步也不肯落下,那牵引出来丝丝缕缕情意与悠悠中华文化,令人动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该慢下来守护仪式,守护一种习惯,守护背后深情与文化,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爆竹声声一岁除”,年初一,各家各户总要点上红火的鞭炮,并且进行祭祖仪式,这种仪式随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成为一种习惯,不易改变.仪式成为习惯后 不易改变,也不必大费周章去改变.复旦大学教授严复锋说:“习惯的意义在于维持生活的安稳感.”仪式流传千年,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若强行改变,会 给人多大的不适感?人生活不安稳,社会又如何安定?所以,应该给仪式一点空间,维持生活的常态,而不轻易改变.不改变仪式,亦 在于对它背后的人情与中华文化的珍视;这些情,这些文化,纵世事百变,依旧动人.广东婚礼仪式中有一环节是新娘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 孙满地”,母亲在待嫁女儿身旁一下下梳着,这古朴的仪式中,蕴含了多少美好祝愿与不舍.这正是仪式的意义所在,无论是清明祭祖还是春节仪式,都源于人与人 之间温热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以外,还是一份对中华文化的守护.在婚礼上,按仪式,新娘都要给老爷、婆婆递上“媳妇茶”,这是中华孝道的体 现.而在希腊,婚礼仪式上他们会跳圆圈舞,这与希腊的热情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蕴藏在种种仪式中,也正是这些仪式,让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而仪式,也是现代人表达感情,给每一天制造不同的惊喜感觉的手段,是一种乐活的生活态度.和郑重写下一行字相似,收藏家在接收心仪收藏品前总要进行净身 仪式,这净身里,道尽了多少欢喜与爱惜.没错,生活节奏是很快,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快,应该偶尔慢慢下来,在小小仪式之间,觅到丝丝缕缕的快乐,从一种愉悦 的状态出发,重新上路,怎知不会更快?
给仪式留一点空间吧.仪式既成习惯不易改变,不如留下,收获心安;仪式背后的深情也不会因落伍沦落到抛弃地步;仪式带来的乐活态度也足以让我们在快节奏中收获喜悦.如此,为何要改?
愿你我在仪式之间,收获幸福与温情.【评语】
本文作者冷静审题,思路清晰.首先,考生准确理解了“仪式”的概念,从开头描述清明坟前祭祖仪式,到主体运用年初一放鞭炮的开年仪式、婚礼中新娘梳头、递上媳妇茶的仪式,材料运用准确充实且富有传统文化气息.其次,本文思路清晰,开头部分明确提出“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该慢下来守护仪式,守护一种习惯,守护背后深情与文化,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的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一一对应,层层深入论述;但主体的论述对应中心论点的“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略显不足.作为一篇高分作文,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出色,表述简洁,句式运用灵活有效.文章的书写工整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