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案例分析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案例分析
1、魏老师最终决定采取活动课的方式来上《我们的校园》这一课,在“上课”这一节中魏老师用到了哪些教学策略?
在“上课”这一节中魏老师主要使用了:
⑴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中的提问与反馈策略,对于学生什么是“修心”的问题,魏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抛回给学生,反问学生:“你们认为呢?”,学生回答后,她表扬了两位发言的同学,并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
⑵情景教学策略:魏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情景”: 要求同学们课后弄清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学风的内容,大致了解学校都有哪些设施,让他们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⑶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在上课的过程中,程梦亚问道:“刚才我们在谈到学风时,想到就要期中考试了,对于要不要公布成绩,您是什么态度?”这种问题我想魏老师在备课中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2、您认为魏老师在学生辩论过程中的表现如何?如果你是魏老师,你将如何引导这次讨论?
魏老师在辩论节中的处理方法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当在孩子辩论过程中,出现有影响力的偏离正面的观点时,教师应稍作引导,引导孩子向正面思考问题,到最后的时候,教师应该稍做总结,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正面的结论。这些方面魏老师做得不足,但是正面的观点应该是引导学生产生,而不是强加给学生,应该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这一点上魏老师是做得比较好的。
3、你认为在突发事件前后,即“上课”和“辩论”中,魏老师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上课”中教师是授课者角色,“辩论”中教师是组织者,但主要发挥人物是学生,教师主要起辅助、引导作用。
4、在你的教学中,是否需要过案例中类似的突发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
答:教学中突发情况是常有发生的,只要有心理和资源准备,还是可以应对的。
5、面对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核心目标的教学,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分享?我们必须认识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属于思想道德培养的任务,因此实践是关键;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如学生感兴趣的电影、明星、电视剧、各种节日、身边的小事等等,如果及时把握这些信息,适当的引导学生,相信效果会很好的。
第二篇: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复习题-给学生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 2.IPO的优势不包括 3.IPO的不利之处不包括 4.债务融资方式不包括A
5、管理协同效应理论不包括 6.经营协同效应理论不包括
7、财务协同效应不包括
8、下列风险中,()不属于企业并购风险 9.内部利益相关者不包括 10.外部利益相关者不包括 11.巴菲特的投资精髓不包括
12.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方法不包括
13.财务管理效率高,便于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产品成本的财务管理模式是 14.有利于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务决策周期短的财务管理模式是
1.现金作为一种资产,它的特点是()。
A.流动性强,盈利性强
B.流动性强,盈利性差 C.流动性差,盈利性强
D.流动性差,盈利性差 2.下列财务比率反映资产管理效率的是()。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存货周转率D.资产报酬率 3.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被称为龙头的指标是()
A.权益报酬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资产净利率
D.销售净利率 4.在下列财务关系中,属于债权债务关系的是()。
A.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B.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C.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D.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5.下列哪一种筹资方式是集融资与融物为一身,具有借贷性质,是企业筹集长期负债资金的一种特殊方式。()
A.吸收直接投资
B.发行债券
C.商业信用
D.融资租赁 6.按投资者的出资形式分类,下列不属于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的是()。A.现金投资
B.劳务投资
C.实物投资
D.无形资产投资 7.当债券的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应()。
A.等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向外部发行 8.当净现值为零时,可说明()。
A.投资方案无收益B.投资方案只能获得平均收益
C投资方案只能收回投资
D.投资方案亏损,应拒绝接受 9.对信用期限的叙述,正确的是()。A.信用期限越长,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B.信用期限越长,表明客户享受的信用条件越优越
C.延长信用期限,将会减少销售收入D.信用期限越长,收账费用越少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收益分配应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2.企业收益分配的受益者包括
3、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机制有
4.企业多元化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来增加企业价值的
5、股权融资方式有
6.并购协同效应理论包括 7.并购动机理论包括
8.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包括
9.根据投资经营对象的差异,投资战略分为三种类型 10.解决财务危机的基本方法有
11.巴菲特挑选价格能涨十倍股票的主要依据 12.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有
13.一般来说,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以下几种 15.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有
16.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三、计算评价题
四、简答题
1、公司治理结构与核心:P37
2、大股东控制:P37
3、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法P87
4、最优资本结构及影响因素P113 5.供应商管理库存(VMI)P121
6、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P166
7、企业并购股票支付方式的利弊P170
8、资金管理内部银行职能:P214
五、分析论述题
1、财务管理目标与公司治理分析
(1)以雷曼兄弟公司为例,说明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业务创新是什么关系?业务创新中如何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2)从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和证券投资的原则出发,你如何看待雷曼兄弟公司用税后利润购买本公司股票的行为?
(3)如何科学激励和约束代理人,使之服务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2、投资管理分析
(1)企业多元化战略有哪些类型?该公司属于哪一种多元化?(2)多元化通过那些机制增加企业价值?多元化经营的陷阱何在?(3)对该公司多元化的优势、劣势及前景进行评价。3.营运资金管理
(1)四川长虹在2000-2004年的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你认为应如何防止类似现象发生?
答:1)完善信用政策,建立内控制度。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科学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并进行资信调查,针对新老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赊销额标准。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应进行分析管理,树立坏账风险意识,防范财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应发挥监督作用。海外市场开拓应慎重。
2)重视应收账款回收期的治理。从账龄分析与制定付款优惠政策两方面入手,设定账龄目标,规 定每一个客户归还应收账款的最长付款期。了解客户的回款状况,制定付款优惠政策,鼓励客户提前还款,以便缩短回款期。
3)控制超期应收账款。对于超期应收账款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停止供货,直到款项付清。实施收款计划,假如在停止供货后客户仍拒付货款,公司将指定销售代表在财务部的协助下,与该客户磋商以求达成收款协议。对于无力偿付的客户,采取先帮助客户渡过难关的方式等,以期在日后可以收回更多的应收账款。假如在实施了上述措施后仍无效果,将诉诸法律以期在客户破产清算时得到清偿。4.股利分配分析
驰宏锌锗2006年超能力现金分红
(1)公司是否存在“超能力派现”?“超能力派现”如何衡量?
(2)驰宏锌锗2006的现金分红政策,是解决了代理问题还是体现了控股股东的利益?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还是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
(3)该公司的分配方案对公司发展有何影响?
答:有利的方面是,向投资者高额分派现金股息,传递了良好的企业盈利信息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另一方面会降低企业的资金储备,在面对好的投资机会时,可能会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投资该项目,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该公司就是由于高额派息,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也影响了投资项目的进度。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重融资、轻(现金)股利。上市公司进行高派现,往往是由其特殊原因。高派现意味着上市公司必须动用以前积累的利润或现金来进行分红,不仅可能导致以后派现能力下降,而且其所带来的现金压力热血必造成上市公司发展的瓶颈,甚至可能错失投资良机,致使未来收益下降,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最终使投资者的受损。
5.公司治理分析
创始人被资本驱逐
(1)如何平衡创始人和资本投资者的利益矛盾。
答:创始人既然选择引入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除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外,也意味着创始股东放弃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未来职业经理人、基金经理人的介入不可避免,股权多元化将成为趋势。既然为了发展引入了其他股东,就应该为其他股东负责。承担起保护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在自律上,创始人要带头守法。对于制度和规则,现代公司的治理精神是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制衡机制,在此法制结构下,董事会接受股东委托,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之规定行使对公司的管理,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对股东负有信托责任。通过公司的基本法——公司章程,体现法理精神。只要不违反国家《公司法》的制度规定,公司章程就可以优先适用,即所有的纠纷先依据公司章程处理。创始人和资本投入者都应当遵守。
(2)有哪些方法可预防企业创始人被资本驱逐事件的发生?
答:在公司章程中,可加入创始人保护条款,即创始股东的股权不管被稀释到什么程度,都要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或由其提名的人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而创始人还可利用公司所设计的规则防止被恶意收购来予以反击。比如,在公司章程里拟定“毒丸计划”设定特殊投票权等。比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福特家族成员虽然只持有公司3。3%的股份,但他们持有的是创始人股(即B股),因此他们拥有公司发展40%的特殊表决权。谷歌公司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以及公司CEO施密特持有谷歌公司1/3的股票,但这些股票可不是普通的股票,它们每票拥有10票的投票权。如此计算下来,谷歌公司创始团队拥有超过80%的投票权。
6.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1)什么是零库存管理,实施企业零库存管理应注意的问题?(2)如何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 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使账、物、卡相符。
2)采用ABC控制法,降低存货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3)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
4)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7.资金筹集案例分析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案例回答:
(1)什么是风险投资基金?他们一般投资于哪个阶段的企业?采取什么方式退出?(2)中兴通讯公司为何选择在三地上市?对公司发展战略有何影响? 8.财务失败与重组分析
(1)广发证券为什么不是直接IPO,而要采取借壳上市?对双方有什么好处?(2)壳资源是很多长期资不抵债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请问,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市场中的任何企业都有其存在的方式,不同的存在方式仅仅代表企业外“壳”的不同。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只是企业获取融资一种方式。但在中国,上市是一种特殊资源。资不抵债就是资产小于负债,就是所有者权益小于零,公司的所有者在理论上已经失去了公司的资产支配权,资产的权益属于债权人所有。但拥有特殊上市资格的“壳”资源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为出现资不抵债后的资产重组提供了价值基础。正是这种“壳”资源的存在,给上市公司带来了继续生存的希望,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直接表现,阻碍了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
当上市不再成为特殊荣耀的时候,当上市资格是企业在公平竟争中凭借真实价值获取的时候,当上市仅仅是一个企业正常融资方式的时候,当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能够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的时候,“上市公司”这一壳资源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那些长期资不抵债公司按照市场规律退出资本市场也就是必然的了。这一切,就依赖于审批制改革为注册制。9.企业并购分析
民营企业美的电器集团公司以现金方式,用16.8亿元收购无锡国资委控股的小天鹅股份公司。回答问题:(1)该并购事件中,哪些并购理论具有解释力?(2)主并公司在选择现金支付方式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3)美的集团采用现金支付有何利弊?
第三篇:学生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邵习斌,男,小学五年级学生。从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上课来看,小孩子数学是有一定基础的,头脑也比较灵活。最大的问题便是信心不足,然后玩心太重,很懒,不想做作业。基础不扎实,一说什么都知道了,然后让他自己做又会做错,理解的不够深入,透彻。耐心不够,认真听一会儿便听不进去。书写不规范,潦草,导致有时自己写的都看错,计算习惯不是很好。基于以上的分析给其具体的调整方案如下:
一、信心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注意和了解程度、赏罚情况等。所以在平时的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多和他进行沟通,做到真正关心他,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加深和他的感情。平时要多鼓励鼓励他,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奖励。
2、培养他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习惯。学生普遍惰性较强,知难而退。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应该用坚定的目光去鼓励他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他去克服困难,养成不怕困难,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鼓励他勤问、多和同学讨论。其次,培养他学习中的时间观念。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习惯,及时复习旧课、预习新课、查漏补缺,及时总结。另一方面要求他养成对作业、测验、考试完成后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的习惯。
3、引导他不断的进行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有时还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让他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明白自己不比别人差,别人会的自己都可以做到的。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数学规律性较强,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真正灵活运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的学法指导,不能忽视。我紧扣学习中重要环节,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①教会他进行预习:提出“浏览+细读”方式
②教会他如何听课:
必须协调运用眼、耳、手,做到“听+看+想+记”。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看——目不转睛;想——积极动脑、主动思维、提出问题;记——记重点、要点、难点,不能全记,避免记了忘了听或听了忘了记。
③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巩固,独立完成作业。
④教会学生总结:
自评(理想否、进步否)→分析原因(态度、方法、知识结构等)→制定下一阶段目标。通过自我反省,找出差距,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当然这些方法不仅适合补习,在学校更是用得着 二.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耐心
1、多和他交流沟通,让其意识到父母的不容易以及用心良苦
2、让其明白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3、多讲讲有关人生态度及学习态度方面有关的励志故事,让其通过故事能明白态度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
4、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尊,成为一个积极上进有志气的人。教会他如何给自己定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5、通过鼓励或奖励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耐心,增强上课的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现在该生成绩虽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有了进步。不懂的地方也会问了,学习积极性、兴趣提高了。期末取得了不错的进步,老师还奖励给了他大礼包。通过该问题学生的尝试转化使我认识到:问题学生只要教师有爱心、倾心、关心、细心、耐心,问题学生会“枯木逢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第四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例: 我在上《这儿真好》时,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上课,我先在黑板下方用几笔粗线条勾勒了一座小小的荒岛(只有几块石头,没有一丝一毫绿色植物),然后指着画好的“荒岛”:“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
话音刚落,小手们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有的说“我不喜欢这儿,因为这儿很荒凉,什么也没有”;有的说“这儿没有花草树木,没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不喜欢”;也有的说“这儿光秃秃的,太单调了,真不好,我也不喜欢”„„
师:是呀,在这个荒芜人烟,毫无生气的小岛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这时,天空瓢来一朵云(用手比画),小熊怎么问的?
生感情朗读句子“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师: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师用粉笔在云旁勾勒了一棵树),云儿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呢?
看着教师几笔就成形的“绿树”,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对于“云儿为什么要变成树?”轻轻松松就找到了答案——云儿要小熊在荒岛上种树,只有改善了环境,才能找到朋友。
【分析与反思】
在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各种“奇思妙想”和“创造性地绘画”以及“活泼生动的角色表演”等都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
第五篇: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学生淹死河中,谁的错? 【案情】
1998 年 6月 12日 下午,江山市第六小学根据市教育学会、市教研室下发的关于进行小学大课间活动评优的通知精神,按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活动内容是广播操比赛。学校在比赛结束后放学,比平时正常放学时间稍早。五年级男生刘晓(13岁)与另一同学张良一起回到家里换上凉鞋后,前往附近的大沙河洗澡,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刘晓的法定监护人刘双(刘晓父亲)与刘晓所在学校市第六小学就刘晓善后处理事宜协商不成,便一纸诉状将学校推上了被告席。
刘双认为,刘晓年方 13岁,属于民法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负有监护职责,校方不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提前放学,在天气炎热情况下,特别是在进行广播操比赛后,未加强对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刘晓溺水身亡与校方失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事故发生后,学校又极力推卸责任,校方的失职给学生家庭造成巨大物质损失;校方推脱责任的态度,又使学生家长精神倍加创伤。因此,刘双以刘晓法定代理人身份向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被告赔偿被害人刘晓死亡补偿费 20000元,殡葬费 4500元,误工补贴 1800元,交通费 3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 60000元;合计 86100元。
【审判】
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请求,认为上诉人第六小学根据市教委的安排,于 1998年 6月 21日下午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活动结束后,于 16:00左右放学。根据《小学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应属于正常调整放学时间。上诉人对被上诉人之子刘晓之死无过错。上诉法院作出了如下终审判决:
1、驳回被上诉人刘双的诉讼请求。
2、案件受理费 400元,由上诉人市第六小学承担 200元,被上诉人刘双承担 200元。
【审判】
从本案审理过程看,上诉法院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结束时间比平时放学时间早,属于学校正常调整放学时间,不是提前放学,刘晓溺死发生于放学之后,超出学校管理活动时间范围,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没有联系,学校因此不负责任。
这里的问题是:学校比平时放学早,是不是“提前”放学?放学时间早晚与学校对刘晓死亡责任承担有何联系?
本案中,原告用学科课(室内课)的时间来判断学校活动课的时间,所采用的标准不适当。因为活动课的作息时间是相对独立的,是根据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决定的。活动课的起始时间不能以平时的学科课作息时间来限定,否则,这类活动就无法组织开展。活动课的时间,有的是可预知的,有的则不能明确。用固定不变的学科作息时间作标准来判断相对独立的活动课作息时间是否合理、规范,标准、前提采用的错误,必然造成结果、结论的荒谬。但强调活动课的时间相对独立,并不是说活动课的时间就可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安排。从事故整个过程看,该学校对这次活动的安排是规范、认真、周到的:、有明确的时间表,并预先告知了各参赛学校;、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在前一天就在班级中进行了布置,并要求着装,请家长帮助把参赛的“铃铛”准备好;、活动原定于 14:20分始,14:55分结束,由于天气太热,学校从爱护学生健康角度考虑,提出推后比赛,获得评委同意。从 15:20始到 16:00结束,活动结束后,16:15分左右教师召集各班学生回到各自教室进行总结,布置作业,安排打扫卫生,并交待回家途中注意安全事项后才放学生离校。学校尽到监督和管理职责。、刘晓溺死发生在校外场所并在学校作息时间之外,有证据表明,刘晓是放学之后又回到家换了鞋,才到河里洗澡的。显然刘晓的行为已经超出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事故的发生与学校管理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学校对事件的发生不负有责任;、事故发生之后,学校配合家长积极做好有关善后处理工作,并垫付刘晓殡葬所有费用,尽到了职责。从事故发生的前前后后看,学校尽到了教育和管理职责,无任何过错。本案再次提醒人们: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全,对事物的认识不成熟,对危险意识性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定期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班校会、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结合典型案例,大力宣传安全常识,包括防水、防火、防雷电等方面知识和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安全教育要常讲常新,决不能满足于以前曾做过的教育,要常抓不懈,做到警钟长鸣。同时,也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尽可能把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法律依据: 《办法》第十条第一、二款
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二
体育课上两同学相撞,眼、脸受伤,谁之过? 【案情】
原告顾良与被告杨晨均系被告某私立学校的学生。1995年 11月 17日下午,学校的体育老师同时给两个班级的学生上体育锻炼课,安排学生进行地滚球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原告与杨发生相撞,导致原告眼、脸部受伤。经法医临床学鉴定,原告该伤致左眼眶底骨折、左眼下直肌嵌顿,构成轻伤;原告外伤后能复视,但损伤己达 10级伤残程度。原告顾称:原告按照被告学校体育老师的要求上体育锻炼课进行地滚球练习时,与被告杨发生相撞,导致受伤,且伤害程度达 10级伤残,认为是学校安排课程不合理,管理措施不严谨,杨练习动作不准确所导致,故两被告应对他的受伤负责。要求他们赔偿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监护人误工费、伤残补助费等共计人民币 46066.3元。
【审判】
法院委托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鉴定中心对此作鉴定,结论为:伤者顾外伤致左眼眶底骨折、左眼下直肌嵌顿,经手术等治疗,左眼球运动部分障碍,伤后可酌情护理二个月左右、营养三个月左右。顾的法医鉴定费 300元、营养费 1380元、伤残补偿费 1432O元。法院认为:顾受伤事件系学校上课期间发生,其性质应根据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予以确定。就顾而言,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并无过错。就杨晨而言,亦同此理。学生做地滚球运动时人随球行当属常理,要求学生行进时没有偏差实属不尽情理之苛求。就学校而言,按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并无过错,且顾受伤事件发生于瞬间,要求老师采取措施保证避免亦不切实际。因此,本案顾受伤事件应属意外事件。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作出判决如下:
一、学校给付顾人民币 16576元。
二、杨给付顾人民币 5712元。案件受理费 3706元、鉴定费 700元,合计人民币 44O6元,由顾负担人民币 880元,学校负担人民币 2206元,杨负担人民币 1320元。
【评析】
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学校的责任问题和事故的性质问题。1 .学校的责任问题
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处理本案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可以确定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遭受伤害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学校与学生之间虽没有关于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书面协议,但从学校接受的对象多是未成年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来看,从社会一般观念考察,学校也应尽到一般善良人应注意的义务,不能以其没有事先约定而免除过错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学校保护”一章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该法将防止人身安全事故作为学校的责任,因而学校对于在校的未成年学生具有保护、照顾、管理的职责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学校对学生应尽到保护、照顾、管理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学校成为学生的监护人。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监护人只能是父母等亲属,学校不在其列。监护权是一种身份权,学校不具有法定的监护人身份,不能成为法定的甚至是“推定的”监护人。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的期间,也不意味着其法定代理人的法定监护责任转移给学校,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条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照顾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二是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其进行民事活动;三是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活动。很显然,在通常情况下,学校不可能承担起所有的监护职责,监护权也不可能全部自动地转移给学校。学校承担的职责是独立的责任。”委托监护应有协议存在,家长送子女进校接受教育并不构成委托监护协议。因此,学校对学生不能承担监护的责任。.事故的性质与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从本案来看,根据查明的事实,原告所受伤害是在上体育锻炼课期间,按照老师的布置进行运动练习过程中,与第二被告发生相撞事故导致。就原告而言,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存在过错的情况;反过来,就第二被告而言也是同理。因为他们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主观认识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判断能力本身就不健全,因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求他们完全预知授课内容有无危险,并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而没有偏差,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使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也不能保证其每次运动都不发生事故,我们又怎能苛求学生呢?那么,老师有无过错呢?应该讲也是没有的。因为该老师的授课,是按照教育局审核批准的教学大纲进行的,并无偏差或越轨之举;与此同时,整个事故是在瞬间发生的,因此,要求老师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避免等也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此事故的发生属意外事件,三方均没有过错。判断学校有无过错时,我们要避免不从个案的具体情况分析,而是认为学生只要在学校发生了事故,学校就应承担过错责任。这种认识与实践,是与过错责任原则相悖的。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本案是意外事件,当事人都无过错,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公平原则,不但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法院最终也是按照公平原则,判决由当事人酌情分担原告的损失,并且判决的用词是“给付”而不是“赔偿。
法律依据: 《办法》第十条第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