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生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4 19:3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辅导学生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辅导学生案例分析》。

第一篇:辅导学生案例分析

辅导学生的个案分析

花垣县第二小学

高卓群

一.案例介绍

麻青松,男,小学五班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单亲家庭,父亲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2、学生方面,学生的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

第二篇: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一、学困生辅导案例

辅导对象:谢某 情况简介:

谢某同学学习成绩一直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倒数的名次。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喜欢在电游室逗留。平时的作业经常拖欠,不是没有做,就是少做。上课极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支支吾吾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心理问题的分析:

通过观察、谈话和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谢某同学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懒散心理。而其中家庭原因不可忽略,该生自小父母离异,根本没有时间去管他的学习,每次回家的作业也没人辅导、检查,所以久而久之,养成了懒散,没有学习的习惯,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自己没有意识去主动学习,所以学期成绩一直提高不了。

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消除自卑,增强自信,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才能得到提高。

辅导策略:

1、与谢某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获得温暖、信任,进而了解内心深处的想法;

2、深入了解、关心谢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满足该生层次较低的心理要求;

3、教师多和家长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使谢某生活在希望之中。

4、鼓励该生要开放自己,与父母多做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一方面可得到父母的指导帮助。

5、创造宽松和谐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教育作用,使张彬得到大家的帮助,共同进步。

6、帮助该生充分认识到“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的道理。努力发掘自己的长处,重新肯定自己的价值,提高自信心。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谢某同学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虽然一下子不能提高很多,但是在学习意识上,在学习习惯等方面他都有了进步,但是转化工作还应不断向深层开展,使他拥有更大的进步

二、问题学生辅导案例

个案身份 姓名:张某 籍贯:陕西市 年龄:10岁 性别:男 学校:榆林一小 年级:四(2)班

个案的问题行为:

1、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他人上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2、待人不友善:行为霸道,不顾他人感受,自己爱怎样就怎样,经常因一点小事就动手殴打本班或其他班较为弱小的同学。强行抢占他人物品,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发生,每次都要老师出面才肯交还。

3、逃课行为:上课时不服老师管教,尤其是被其他科任老师批评后常常跑出教室,再也不回上课,就算回来,也会在课室大吵大闹,老师根本无法上课。

4、盗窃财物:盗窃班中同学的金钱和学习用品。最多一次偷窃二千多元。

5、勒索金钱:曾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和本班同学勒索几毛钱至十几元不等。曾有一低年级女生因被其勒索威胁而不敢上学。

6、说谎:为掩饰其所犯的错误,经常编造大量谎言来欺骗老师和家长。

个案的背景资料: 父母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俗,无固定职业,靠领政府救济金过日子,有时帮人干一些零散活,比较好吃懒做。案主有兄妹二人,其妹妹正上幼儿园,家境较清寒。在案主上幼儿园时,其任教老师就反映其不服管教,野性难驯,是个相当出众的人物。

父母管教情形: 父母平时对孩子关心管教不够细致,对其言行缺少正确的引导,任由其发展,但每次在案主遭人投诉或犯下大错时,就会给予严重的打骂和体罚,开始案主还会有一点害怕,有所收敛,但不用几天,依旧我行我素,而且情况日益严重。

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形: 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得比较老实,有时对班主任的话也能听得进去,上课时一般不会捣乱。对其他科任老师则根本不放在眼里,老师们对他敬而远之。同学们也害怕他,不敢惹他。

个案的性格特点: 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

问题分析与诊断: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

辅导策略:

1、归因训练,对案主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归因,发现自身优点,找出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

2、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3、教给案主战胜困难、克服缺点的方法。

4、与任课老师联系,采取一致的适当的辅导。

5、引导结交益友,利用同伴帮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使用强制手段,约束案主的不良行为。

7、与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了解案主,配合教育。

8、灌输法制观念及法律常识。

9、尝试让案主担任班干部,为其创造服务机会,培养荣誉感,肯定自我价值。

10、尝试以书籍、音乐等的影响力来改变他。

辅导经过: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除案主的敌意和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

3、提供学习榜样。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

4、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项活动、社会实践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将案主带回家中,从此以后,我发现案主特别喜欢来我家,于是,我就把来我家作为一种奖励,与他约法三章,只要他做得好,我就把他带回家中,既可以辅导他功课,又可以加强沟通,一举两得!

5、换位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我在实施整个帮教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主要、最见效的方法之一。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例如,当你发脾气打同学,扔同学的东西时,你要站在那同学的位置上,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是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是老师在关注着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别的同学上课也开小差,老师都没注意他呢。案主如果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6、学习技能训练。学习技能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体力和精力安排、学习方式选择方面的能力。(1)时间安排上,既要有规定的、固定的、绝对时间的安排,也要有个人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2)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不同性质的内容搭配和内容量上的安排,因此,要教给案主内容安排技能,形成最好的内容安排习惯是改善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把案主的兴趣精力引导到学习上,使他尝试到学习的成功。

7、调动多方因素。与家长联系了解案主在家中的情形;向街道、邻居了解在社会上的情形;与任课老师联系,利用巡堂的机会了解案主上课的情形;必要时与街道派出所干警配合,多管齐下,约束案主行为。

8、法律宣传。鉴于案主有盗窃和勒索等行为,我经常通过录象或讲故事等形式,向案主讲解法律中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处置,或带案主到附近的看守所参观,使其对法律产生震慑,收敛行为。

9、挫折教育。经常找案主谈心,告诉他人在成长过程没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并给他假设一些事例,如当同学冤枉你昨天没有做好值日生工作时,你怎么办?当你要求父母给你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而他们不答应时,你怎么办?„„通过这些假设挫折教育,使案主懂得在不如意,受挫折时候该如何正确处理。

辅导结果和体会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张某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极大的好转,现在,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打架、盗窃等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可以看得出来,案主已有改正的决心,在平时的言行中能努力克制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之所以有的案主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的异常,是因为他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思维走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从一个眼孔看问题,不懂得换位思考,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只要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用我们的恒心、爱心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感化他,就一定能走进他的心灵,打开他心中的“结”。

三、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案例介绍

小赵是我校一位初二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六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赵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辅导策略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赵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赵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赵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赵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赵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赵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赵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赵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赵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赵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赵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赵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赵某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赵某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赵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

6.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通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助她,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赵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模拟考试总分班级第六名,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结论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她们,让她们感到家的温暖!

面对赵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赵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

第三篇: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一、学困生辅导案例 辅导对象:王某

情况简介:

谢某同学学习成绩一直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倒数的名次。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喜欢在电游室逗留。平时的作业经常拖欠,不是没有做,就是少做。上课极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支支吾吾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

心理问题的分析:

通过观察、谈话和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谢某同学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懒散心理。而其中家庭原因不可忽略,该生自小父母离异,根本没有时间去管他的学习,每次回家的作业也没人辅导、检查,所以久而久之,养成了懒散,没有学习的习惯,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自己没有意识去主动学习,所以学期成绩一直提高不了。

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消除自卑,增强自信,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才能得到提高。辅导策略:

1、与谢某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获得温暖、信任,进而了解内心深处的想法;

2、深入了解、关心谢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满足该生层次较低的心理要求;

3、教师多和家长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使谢某生活在希望之中。

4、鼓励该生要开放自己,与父母多做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一方面可得到父母的指导帮助。

5、创造宽松和谐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教育作用,使张彬得到大家的帮助,共同进步。

6、帮助该生充分认识到“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的道理。努力发掘自己的长处,重新肯定自己的价值,提高自信心。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谢某同学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虽然一下子不能提高很多,但是在学习意识上,在学习习惯等方面他都有了进步,但是转化工作还应不断向深层开展,使他拥有更大的进步

二、问题学生辅导案例

个案身份 姓名:张某 籍贯:陕西市 年龄:10岁 性别:男 学校:榆林一小 年级:四(2)班

个案的问题行为:

1、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他人上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2、待人不友善:行为霸道,不顾他人感受,自己爱怎样就怎样,经常因一点小

事就动手殴打本班或其他班较为弱小的同学。强行抢占他人物品,这样的事几乎

每天都发生,每次都要老师出面才肯交还。

3、逃课行为:上课时不服老师管教,尤其是被其他科任老师批评后常常跑出教

室,再也不回上课,就算回来,也会在课室大吵大闹,老师根本无法上课。

4、盗窃财物:盗窃班中同学的金钱和学习用品。最多一次偷窃二千多元。

5、勒索金钱:曾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和本班同学勒索几毛钱至十几元不等。曾有

一低年级女生因被其勒索威胁而不敢上学。

6、说谎:为掩饰其所犯的错误,经常编造大量谎言来欺骗老师和家长。

个案的背景资料: 父母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俗,无固定职业,靠领政府救济

金过日子,有时帮人干一些零散活,比较好吃懒做。案主有兄妹二人,其妹妹正

上幼儿园,家境较清寒。在案主上幼儿园时,其任教老师就反映其不服管教,野

性难驯,是个相当出众的人物。

父母管教情形: 父母平时对孩子关心管教不够细致,对其言行缺少正确的引导,任由其发展,但每次在案主遭人投诉或犯下大错时,就会给予严重的打骂和体罚,开始案主还会有一点害怕,有所收敛,但不用几天,依旧我行我素,而且情况日

益严重。

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形: 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得比较老实,有时对班主任的话也

能听得进去,上课时一般不会捣乱。对其他科任老师则根本不放在眼里,老师们

对他敬而远之。同学们也害怕他,不敢惹他。

个案的性格特点: 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

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

问题分析与诊断: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

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

己的错误行为。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

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

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

辅导策略:

1、归因训练,对案主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归因,发现自身

优点,找出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

2、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3、教给案主战胜困难、克服缺点的方法。

4、与任课老师联系,采取一致的适当的辅导。

5、引导结交益友,利用同伴帮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使用强制手段,约束案主的不良行为。

7、与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了解案主,配合教育。

8、灌输法制观念及法律常识。

9、尝试让案主担任班干部,为其创造服务机会,培养荣誉感,肯定自我价值。

10、尝试以书籍、音乐等的影响力来改变他。

辅导经过: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

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

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

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

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

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除案主的敌意和

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系统

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

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

3、提供学习榜样。

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

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

4、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

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

项活动、社会实践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将案主带回家中,从此以后,我发

现案主特别喜欢来我家,于是,我就把来我家作为一种奖励,与他约法三章,只

要他做得好,我就把他带回家中,既可以辅导他功课,又可以加强沟通,一举两

得!

5、换位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我在实施整个帮教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

主要、最见效的方法之一。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例如,当

你发脾气打同学,扔同学的东西时,你要站在那同学的位置上,想想那是一种怎

样的感受。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是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

果。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

度想:这是老师在关注着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别的同学上课也开小差,老

师都没注意他呢。案主如果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6、学习技能训练。学习技能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体力和精力安

排、学习方式选择方面的能力。(1)时间安排上,既要有规定的、固定的、绝对

时间的安排,也要有个人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2)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不同性质的内容搭配和内容量上的安排,因此,要教给案主内容安排技能,形成最好的内

容安排习惯是改善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把案主的兴趣精力引导到学习上,使他

尝试到学习的成功。

7、调动多方因素。与家长联系了解案主在家中的情形;向

街道、邻居了解在社会上的情形;与任课老师联系,利用巡堂的机会了解案主上

课的情形;必要时与街道派出所干警配合,多管齐下,约束案主行为。

8、法律

宣传。鉴于案主有盗窃和勒索等行为,我经常通过录象或讲故事等形式,向案主

讲解法律中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处置,或带案主到附近的看守所参观,使其对法律

产生震慑,收敛行为。

9、挫折教育。经常找案主谈心,告诉他人在成长过程没

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并给他假设一些事例,如

当同学冤枉你昨天没有做好值日生工作时,你怎么办?当你要求父母给你买一双

名牌运动鞋,而他们不答应时,你怎么办?„„通过这些假设挫折教育,使案主

懂得在不如意,受挫折时候该如何正确处理。

辅导结果和体会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张某在行为表现上出现

了极大的好转,现在,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有时还能积极举

手发言,打架、盗窃等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可以看得出来,案主已有改正的决

心,在平时的言行中能努力克制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之所以有的案主会出

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的异常,是因为他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看

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思维走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从一个眼孔看问题,不

懂得换位思考,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只要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用我们的恒

心、爱心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感化他,就一定能走进他的心灵,打开他心中的“结”。

三、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案例介绍

小赵是我校一位初二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

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

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六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

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

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

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

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

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

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

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

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

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

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

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

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

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赵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

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辅导策略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赵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

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

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赵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赵

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

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赵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赵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

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赵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赵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

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赵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

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

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

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

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赵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赵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

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

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她

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

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

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

下来,在评价中赵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赵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

她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赵某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赵某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赵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

6.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通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助她,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赵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模拟考试总分班级第六名,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结论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她们,让她们感到家的温暖!

面对赵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赵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

第四篇: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在新时期的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培育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

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门的职业理论、职业道德、职业技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要起着导师的作用;要具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之间联系的能力。

新的时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使教育艺术化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成为课堂教育的主持者、引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从从前的保管员、监察员、侦察员等多重身份中转变过来,走艺术化教育的路子。

1、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拔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并设立班级干部培训制度,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尽快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同时,又要对班级干部实行全班民主监督,以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

2、利用主题班队会,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同 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提高班主任的个人修养,艺术的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如一位班主任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有两个同学在教室门口发生口角。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迅速走进教室,而另一位“吃了亏”的同学流者眼泪不肯进教室,见老师来了,他哭丧着脸说:“老师,xx骂我„„”

在这时,评理是要耽误上课的。于是老师说:“我会严肃处理的,快——到我办公室取盒粉笔,我等着用。”这位同学飞快的拿来粉笔,就位了。由于这件事会引起全班同学上课心思不定,于是一上课老师就说:“刚才两位同学吵了架,xx同学听到上课铃立即进了教室,而另一位同学顾全大局,为全班同学服务,拿了粉笔,很好,我相信他们两个会听好课,也相信全班同学会听好课。”结果,这节课上得很顺利,打架的两位同学下课后也握手言和了。

4、因势利导积极的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教师从事的是传授人类文明的职业。一位良师不仅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艺术,还要有一颗爱心。但要真正的去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后进生对他们进行疏导教育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宋伟生活在单亲家庭,相依为命的母亲终日为了养家糊口而四处奔波。孤独而又缺乏关爱的生活使他形成了孤僻而又倔强的性格,学习不用心,尤其是英语,更是一塌糊涂。但是他头脑聪明,数学成绩一直不错,体育也很好,又酷爱足球,很有一股敢打敢拼的劲头。班主任根据他的优点,号召全班同学对他进行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帮助,并帮助他树立自信心,使他原本冷漠的心又终于燃起了新的希望。

后进生一般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普遍较差,纪律上又顽皮好动,甚至个别学生还经常“惹是生非”,到处“捅篓子”,但是往往他们的自尊心又很强,很在意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评价,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后进生时,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激励引导的方式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新的时期,家庭与学校之间出现空白,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需要新的变化

我们的教育是多维的、立体的,它需要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齐抓共管,而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很多家长都忙于赚钱,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完事大吉,这使得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减少,对孩子在家和在校的情况两不相知,而孩子为了躲避老师和家长的围追堵截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蒙混过关,有的孩子怕家长的责罚,自己到劳务市场雇“家长”,还有的孩子早晨背起书包离开家,不是去上学,而是中途去玩耍,在老师那推说家里有事,老师和家长都被蒙在鼓里;有的游戏场所更是为孩子大开方便之门,甚至包庇孩子的错误做法,这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都麻烦和隐患。

期末结束后,王萍的家长怒气冲冲的找到班主任王老师,质问他:“孩子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而且还参加英语竞赛,数学奥林匹克都获得了奖,为什么最后才考了300多分?”王老师顿时被问得一头雾水,王萍的成绩一直都不理想,别说前几名,就是前几十名的时候都没有过,更没有在任何一次比赛中获奖,家长的话从何说起呢?最后通过辩认成绩单,才得知这原来都是王萍自己私自篡改的,至于竞赛获奖也是无稽之谈,王萍父亲感到十分抱歉,而王老师总感觉心中很不是滋味。以上所说的仅仅是班主任繁多和碎的事情中的一点点,在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又何止苦辣酸涩这几个字可以概括,而如今进入了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班主任一方面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时代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把来自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沉重压力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动力,作到“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针对问题】 学困、问题学生的管理、教育。

【案例再现】

刘亮是我班的一个学生,刚进班时他与别的学生是那么不同:个性倔强,脾气暴躁,上课一刻不停地动,眼光游离,一副“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样子。看来他在班级是个特殊人物。果不出我所料,一周后,我几乎天天能收到他违反纪律的举报:上课吃槟榔、睡觉、看课外书、听音乐、玩手机、走动,下课常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打架,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刘亮学业上不如意,平时调皮捣乱,人缘极差。因此,我感觉他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显得孤立无群,没有朋友。同学们不敢跟他交往怕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名声,家里则是一味的供应金钱而无闲去理会他,使他的内心世界更加封闭。他认为他的种种问题是老师和同学“不理解自己”和“排挤自己”造成的,导致不正常的心理问题更加恶化和深化。

为了对他负责、当然也是为了班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怎么引导他学会与人相处,让同学们能接纳他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严厉的措辞或是简单的说教,对于他这样的孩子是没有用的,但有一点我坚信,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真心的朋友。我明白他待人尖锐偏激的态度,其实正恰恰反映出他心中对友情的渴望,渴望被人重视。所以,当他周围的两位女生又一次向我提出换位子且离他越远越好时,我一方面做两位女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没有去批评指责这位男生,而是向他提出了要求:“在你的周围为自己找一个朋友。两周后,把他(她)介绍给老师。如果你成功了,老师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听了我的话,他先是一愣,沉思了一会儿,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是在承诺什么重要的约定。

两周后,他如约来到我的办公室,他找来的朋友,竟是前两周要换位子的一位女生。这位女生的话更是让我喜出望外,她说:“我很愿意与他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不再欺负我们了,还乐意帮助我。”男生的表情更是激动,随即他问什么时候带第二个朋友来。我欣慰万分,我知道他此时心里又燃起了对成功的渴望,他也明白了获得朋友对他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同学成了他的朋友。同学们对他也不再退避三舍,而是真心欢迎,这位男生还在班级评选“热心人”的活动中被评为“热心人”。对他获得的成功,我由衷地高兴。然而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考虑到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出现的反复。每当这位男生又犯错误时,我总会把握时机给他一些激励的话语,如:“你在老师心中一直是个不自满不服输的男子汉,我信任你。”每一次他都能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他是在努力地克服缺点,不断挑战自我。

【案例分析】

班主任应全面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品德的成长,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和审美追求;不仅要关心学生在校内的活动,而且要关心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行为。班主任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娱乐,从思想到生活,凡是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方面和因素,班主任都要关注和研究。班主任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的全面人才观念。

第一,对学生要公正,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决不能因学生家庭的出身、父母职业、品学优劣、爱好特长、性格刚柔、曾获奖惩、是否听话,乃至年龄性别或相貌长相、衣着服饰等的不同而偏爱或歧视某些学生,更不能因为某些学生对班主任态度不端、言谈不逊、举止欠佳而记恨在心、耿耿于怀、处处刁难。

第二,要使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决不能把时间、精力只用在优秀学生身上,还要想到中等生,特别是后进生。全班学生都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对全班学生都应关心爱护,相信尊重,教育帮助,培养提高。“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应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的座右铭,应成为检验班主任工作实绩的一条重要标准。班主任要端正教育指导思想,增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善于窥探学生的变化,针对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第三,抓好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能以分数高低为依据,也不等于平均发展,主要是指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别是,班主任也必须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能力优势,不要在班上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以避免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

对后进生要倾注更多的耐心与关爱。由于个性差异,学生发展很难绝对均衡同步,总有部分学生暂时滞后,表现为应试教育考场上的受挫,但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他们都能够找到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能够尽情挥洒其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奏响最美的音符。

【针对问题】心理,问题学生的驾驭和管理

【案例再现】

我班A同学不爱学习,上课破坏课堂纪律,容易冲动,常常与同学和老师发生冲突,并经常参与打架斗殴事件,多次受到学校处分。

原因了解与分析:小学四年级前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四年级时,他爸爸到外地工作,不常回家。偶尔回家,他爸爸也是扔下钱就走了。还有一次,A同学手摔断了,他给爸爸打电话,希望爸爸能回来看他,得到爸爸的安慰和关心,但他爸却大声说:谁叫你贪玩,活该。A同学感到得不到爸爸的爱和关心,并开始表现异常的行为来引起爸爸的注意。作为老师,我们要关心学生;作为父母,也应该从语言上行动上让孩子感到你们的爱。

我班B同学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做不错,但学习不好,不喜欢老师提问题,对老师的课上或课后的辅导表现出很抗拒的态度,对老师的批评更是有抵触情绪。老师很难与他沟通。可是家长反映孩子给邻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礼貌,很懂事。每次家长会,我总是发现他总是等着爸爸来,又是给爸爸拿凳子,又是给爸爸拿水喝。

原因了解与分析:B 同学从小学开始就和读高中的哥哥由保姆带着在厦门读书,由于工作原因,父母则在老家。平时孩子很少有机会和家人沟通交流。一次小学时的经历更是让他不爱说话了,也开始与任何老师有了抵触情绪。由于他学习不好,又没认真听课,老师竟然当着同学的面打他耳光,并说了很难听的话。大人要面子,孩子也要有面子,老师在处理学生错误行为时,要注意本着尊重学生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让孩子的脸面丢尽了,否则有可能会对孩子性格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很渴望父母的爱与陪伴,家长应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分享快乐,也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倾诉他的苦恼。

我班C同学不爱学习,爱上网,曾经在外上网三天不回家,上课爱讲话,老师以友善的态度给予指正,他都会与老师争吵,并会指责老师说为什么不批评xx同学。曾对小学生进行清钱。

原因了解与分析:这位同学都是统招寄读生,家境不好,他内心有自卑感,总害怕其他同学和老师会瞧不起他们。老师的批评对他来说也是看不起他。父母为了多赚钱,常常没有休息日,周末,他也常常一人在家。周末,当他独处在家里时,他总是想办法找点事情做,来消磨时间,玩电脑游戏自然就成了他的选择,在网吧,他也忘记了时间,没钱,他想到了清钱的办法。通过多次家访和交流等多种渠道,我了解了他们,也更加理解了他们,也更9月开学了!

【案例分析】

对于问题孩子,老师和家长往往是在他们表现不好时,给予批评、惩罚。如果我们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他们,我们也就会寄予他们希望,我们也就能更加及时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忘在其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也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教育好一个孩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我们老师无私的关爱和耐心的教导,更需要家长付出艰辛的努力,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作为一位老师,我坚信:孩子是可塑的,只要我们不嫌弃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多加引导,多加鼓励,多一份关爱,帮助他们用充满自信的心理去迎接每一天,他们一定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始终做一个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级管理者,理应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通过心理科学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性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以及其它各种心理指导、心理训练等方式,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理解和尊重学生,实施“五心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期待是使人向上的动力,爱心是教育的润滑剂。尊重和热爱学生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并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价值,而后产生愉快、乐观的肯定情绪的体验,并让他们迸发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反之,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表现为自轻自贱,甚至自暴自弃,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想使学生能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理解、尊重学生,实施“五心”教育。“五心”即:爱心:所谓爱心即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与爱护,并对其处境表现出理解与关注;耐心:所谓耐心即在学生出现思想反复情况时要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诚心:所谓诚心即以真诚对待学生,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虚心:所谓虚心就是要尊重、接纳学生;细心:所谓细心即在心理辅导中,对学生言行举止要做细致的观察,善于捕捉学生心理的变化。这是班主任工作中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师生心理才能相容,感情才能共鸣,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消融心理隔阂,解除思想戒备,敞开心扉。倾吐心声,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铺平道路,培养健全学生人格打好基础。

二.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诚信信用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应该遵守的一道准则。作为教师,平时要求学生应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教师在同学生的交往中,更应该注意对学生诚实信用。如果教师在同学生的交往中,认为他们还是孩子,可以对他们不必认真,这种不负责的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有一位教师曾这样“启发”学生承认错误:“如果你把所犯的错误全部告诉老师,老师保证你家长不会知道此事,学校也不会给你处分。”学生相信了了老师的话,把所犯的错误全部讲了出来,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这位教师看见目的已经达到,就立刻改变了态度:“这还了的,这件事一定要通知家长,让他们严加管教;你还要做好接受校纪处分的思想准备。”这位教师或许认为自己的手法高明,或许是出于无奈而想出此招,但不管怎样,对学生采用欺骗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三.爱生如子,倾注真实的感情 教师还要爱生如子,倾注感情。作为教师,只有当你把学生和自己看成是一个整体,把学生摆在同自己的孩子一样重要位置上时,你才会把精力和爱心尽可能地献给他们。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太苛刻了,教师只要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就够了,而对学生非学习方面的关爱应该有家长和社会来承担。毋庸置疑,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具有重大责任,但是,教师对学生倾注的情感对学生本人的影响更是巨大的。这种情感会在学生的心灵里得到升华,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不可替代的财富。总之,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用师爱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热情、心血和智慧去启迪诱导学生,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意志和创造性活动。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应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发展,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和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五篇:留守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留守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大桥学校 黄国锋

一、时代背景: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出现了劳动力剩余的现象,许多家庭的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于是,我校出现许多的留守学生。针对此状况,我对在我校就读的留守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百分之五十多的留守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也令人担忧,甚至在一些人的眼中留守学生已经渐渐变成了“个人素质特殊生”的代名词。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个案情况:

姓名:黄霞

年龄:12岁

性别:女

班级:六(2)班

基本情况: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在小学二年级时,其父母亲外出务工,该生随爷爷奶奶在家中,刚进入六年级时,就认我为代理家长。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她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黄某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奶奶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奶奶来抄作业,其次,当作业过多时,就不断地吵,并让家长帮做。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三、问题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李某和他的家人。我发现黄某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奶奶对李某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抄作业等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李某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3、自卑使她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的她,性格开朗而又活泼,自父母外出后,她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表扬更是远离了她,这些使黄某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宁可逃避一切竞争,将自己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黄某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监护人的溺爱、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方法和他孤僻和不自信的性格,于是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四、教育和引导措施:

1、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我充分利用课题组制作的“家校联系卡”与监护人多次交谈,并用电话与李某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明白:钱不能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意,无节制的物质满足是在害孩子,会使孩子滋生许多生活上的恶习,同时我对李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4)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2、充分利用“结对子”、“心理咨询法”、“主题班会法”帮助该生确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使其能融入集体,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

儿童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大多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外界的批评和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为了让黄某在学习、竞争、人际交往中树立起信心,我依据课题研究中的方法,尝试进行了以下的做法:

(1)与留守学生交朋友,用朋友的立场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根据我们课题组的安排,我与黄某同学结成了对子,平时,我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其交往、谈心,经过一段的时间,我与他成了朋友,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黄某的强项,平时她的数学成绩不大好,但是,她的空间观念十分的强,于是在六年级的 “图形认识初步”中,我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她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在本章的测试中,她竟考了98分的好成绩,这时在她脸上我看到了她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和自信的笑容。

(2)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和“班级主题班会”,使该生提高了心理素养,并以最高的热情融入了集体。

有了自信的黄某,他的情绪产生了一定的兴奋性,我再次用朋友的身份,让他有困难找老师,使他多次进入我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从而提高了心理的素养,如: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如何与人交往等,同时在其班级中,也相应地开展了以留守学生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看到了同学与老师的关爱,并产生了与同学、教师交往的意识。自此,他体验到了与老师、同学交往的乐趣,找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增添信心,提高了集体荣誉感。

(3)从小做起,逐步提高。

在黄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明确地告诉他: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最起码的任务。为了不让他感到这个要求高不可攀,我和他共同制定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小目标,例如:每天坚持按时完成作业;每节课至少发一次言;成绩一有提高,就及时表扬,从那以后,他的成绩提高了,他也一次次地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五、令人兴奋的教育辅导效果:

经过半年多来的教育和引导,以及黄某家长的密切配合加上他本人的努力,教育的效果是令人兴奋的:

1、按时上学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良好习惯。

2、黄某已清楚地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按时完成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3、与同学打成一片,能经常看见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跃的身影,听见他开朗而又自信的笑声。

4、语数外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成绩还不太稳定,但他已彻底改掉了懒的毛病。集体的活动他都能参加,且不管比赛的规模如何,但这都是一次次公平的竞争,参与竞争就已标志着他成功了一半。

六、教育引导后的感受和小结。

黄霞的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自信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留守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教育他们,因为还有更多的留守学生在等待良好的教育。所以,我们将继续推广我们的教育方法,即:结对子教育法、心理咨询法、主题班会法,我们希望所有的留守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希望学校、家长和社会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让留守儿童能拥有一片快乐成长的天地。

下载辅导学生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辅导学生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挫折教育个案分析 挫折教育课题组李克 基本情况 张某男,15岁,父亲为高中物理老师,母亲为数学老师,2010年入学,父母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能够保证与学生在家的相处时间。较少跟父母......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摘要】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心理十分敏感、脆弱,影响到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表现为多疑,过分注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失眠,本文主要通过分......

    辅导学生案例

    个案的问题行为:1、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他人上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2、待人不友善:行为霸道,不顾他人感受,自己爱怎样就怎......

    五年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五(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别案例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介绍:李@,男孩,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他人很聪明,但本期来学习态度明显下滑,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

    护理案例分析辅导范文

    护理伦理学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一位刚工作的本科学历护士。 在给肺癌患者上化疗前、为了取得患者的配合。使患者做好心里准备。她主动去病房像患者讲述化疗时的不适应以及注......

    案例分析专题辅导讲义

    案例分析专题辅导讲义(1) 一、、课程性质及基本要求 《例分析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专科段的选修课程,属于统服性质的课程, 即区电大自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

    学生个性化辅导案例

    学生辅导案例 (A)学生具体信息 学生姓名:XXX 性别:男学校:XX中学年级:八年级辅导学科:数学平时成绩:40/150 (B)个性分析 性格分析:该生为人爽朗,豪迈,不拘小节,比较看重哥们义气,所以很......

    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学期末考核

    班级学生辅导案例分析 期末考核 在中小学中,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是“麻烦的制造者”,拖班级后腿。班主任往往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他们身上,然而收效甚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