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扶贫之路
我的扶贫之路
我1978年出生,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身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贫困家庭的疾苦。自从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农村基层单位开展灌溉服务工作,入党以来我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十多年来多次被评为水利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从2015年我开始参与县上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开始,在对余下镇东屯村的付向利一户帮扶中,曾多次到其家中慰问帮助,收庄稼建果园房屋时,给其经济资助,无偿借给其数千元以帮他发展葡萄种植业。双庄村的薛生财老人一家也是帮扶户之一,每次去他家都会带着钱物资助。
在近两年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帮扶的对象是蒋村镇白龙村三组的王新亮,今年57岁,身材矮小单薄,属低保贫困户,身患糖尿病,家中有两口人,36岁的儿子因婚姻变故外出长年不回家。初次走入王新亮家中走访,眼前的景象可以说是让人一筹莫展,五十平方米左右的砖瓦房屋顶漏雨,室内阴暗潮湿,杂物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张堆得乱七八糟的破床在屋子中间斜放着,土炕上面也堆放着潮湿并且肮脏不堪的被褥,房前屋后乱七八糟放着一些砖瓦块、木块等杂物,后院杂草丛生,前院一片黄豆中间只有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土路,遇到下雨天泥泞不堪。
第一次走访,让我心中深感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
(旧房照片)
2015年连续住院治疗,因病后身体状况虚弱就再也不能出去打工了,儿子王海祥也因婚姻变故后离家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看望。前年他拖着病身把自家的4亩地种上了花椒和核桃,目前都还没有产生效益,生活相当艰难。我在宣传国家的相关扶贫政策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和具体帮扶措施,向上级争取了一万元产业帮扶资金,这笔钱将投入到今后花椒和核桃的种植管理、农药、施肥以及部分农业器具购置等方面。又为其办理了二万元企业帮扶贷款,投入优质企业生产经营中,按年度领取分红,预计每年可以增加收入1600元;帮他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贫困户健康商业补充保险;兜底保障方面,落实低保政策,每人每月享受210元低保金,王新亮家每月共420元,又为其办理了“助农保”保险,以增强其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王新亮家住的砖瓦房因年久房顶出现渗漏,我积极想办法争取帮扶资金,在水务局党委和涝惠渠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对房屋进行了修缮改造。其间,不论风雨酷暑,我每天都在现场,同工匠们共同施工,商讨方案,每天工人收工走后我又和王新亮一起收拾一直到很晚才回家,有时候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活经常晚上又带工匠来看现场安排活。
(房屋修缮照片资料)
其实,我的家庭负担也重,父亲患脑梗多年,母亲患有糖尿病,妻子属于下岗职工,儿子上初中,家里开支不小,家中大小事务还都需操心。但扶贫是当前的大事,我把贫困户像亲戚一样看待,自从帮扶王新亮以来,我多次走访慰问,帮其打扫卫生收拾家里,送去降温品及糖尿病辅助治疗食品,给他送去喷雾器一台及核桃、花椒种植技术资料书籍和其他生活用品,周末带妻子和孩子一起“走亲戚”给他送来桌子、椅子等用品,过生日给他送衣服等。扶贫过程中也有两难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下大雨,一大早我妻子发现家里楼上进水,粮食被水侵泡,于是就让我赶紧把粮食转移,但是贫困户家里修缮的工人还等着用材料,时间紧迫,我只能简单处理先把水隔住一下等晚上回来再转移粮食,晚上回来后他转移完自家的粮食已经快半夜十二点了。有人也许会觉得我很傻,但是我认为必须舍小家为大家,要把扶贫工作放在第一位。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承担组织重托,肩负百姓期待,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心里。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扶贫干部深切关怀各贫困户,带动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鼎力扶助,我区的扶贫工作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全面胜利!
第二篇: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南竹园小学扶贫工作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提倡的扶贫政策,我校根据中心校的扶贫帮困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本期以来有条不紊地开展摸底、排查、归档、上报和走访工作。
一、领导重视、全员出动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教导主任负责分工、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甘世超等5名同学为扶贫对象,老师们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同时为特困家庭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深深地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
三、节约一天零花钱,扶助贫困学生。
学校还在同学中号召全体学生“节约零花钱,扶 助贫困学生”的捐款活动,个别班的学生,家庭很困难,但还是将自 己积攒的零花钱捐了出来,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全体学生,他们踊跃捐款,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献上一片爱心。
四、扶贫之路,任重道远
通过广大教师到这些贫困学生家庭走访,深入了解这些家庭的致贫原因:其中大部分是因天灾造成的,如:甘世翰、甘世超兄妹俩,爷奶年龄大,均年过花甲,父有精神病,母离家出走。一家人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光靠政府的一些扶贫无疑是杯水车薪,离彻底脱贫的路还相当漫长;还有一部分是存在着等、靠、要,把贫穷当荣誉,整天打牌、闲逛,问起贫困原因、准备怎样脱贫、今后有何打算?一问三不知。像这样的家庭政府得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让其树立起脱贫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第三篇:精准扶贫之路该怎么走
精准扶贫之路该怎么走————精准扶贫会心得
精准扶贫之路该怎么走
——精准扶贫会心得 张台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这有别于以往的粗放扶贫,精准扶贫是一种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目前,西部农村地区大部份的劳动力都在东部地区,留在村里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小孩,还有一些就是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和有劳动力但没有文化的家庭。面对精准扶贫的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何精准地找到扶贫人口是个挑战。就这种情况下,西部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之路该怎么走呢?
一是摸清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以前谁家是贫困户大都是村干部关起门来确定,村民没有太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为了避免这种“闭门决策”,必需让群众参与进来,并保障其有话语权;为了摸清贫困人口,必需入户调查;为了精准扶贫,必需建档立卡,避免帮扶对象不清、责任不明等情况。
二是因地制宜,多方式扶贫。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共同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精准扶贫,前期搞调查研究是很必要的。我们必需弄清2
精准扶贫之路该怎么走————精准扶贫会心得
楚一个村有哪几户有劳动力,哪几户没有劳动力。有劳动力的家庭合适上哪种项目,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合适上哪种项目。同时,要弄清楚这一片区的土质配方是否合适搞这些项目。
三是加强后期管理、扶持及指导。精准扶贫,后期管理、扶持、指导非常关键。这好比庄稼种好了,农户没有除草、施肥、浇水,最后就是杂草长起来,庄稼不见了。因为群众的扶贫意识没有那么高,扶贫项目上了后,他们没有像看管自己的庄稼那样用心,尤其是养殖业,一旦有发病,没有及时去处理,很多群众也不知怎么处理,最后全死了。之所以,要搞好精准扶贫,我们不仅给扶贫项目、还给项目扶持,同时还得技术扶持。
四是找好销路,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项目搞好了,没有销路就等于白搞,所以在引进项目前,就得为群众考虑销路。如,搞中药材项目,就得引中药材加工厂进来。
五是精准扶贫,关键贫困群众需要自力更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说,“在欠发达地区,要倡导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观念,强化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开发绝对不是“等”、“靠”、“要”,要对扶贫户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意识,改变这种旧观念。让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怨天尤人,不等靠观望,一点一点地改变面貌。
第四篇:精准扶贫的金融之路
精准扶贫的金融之路
精准扶贫的金融之路
【农村金融时报】编者按:“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去年,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支持领域、重点工作、保障政策措施和加强组织领导等五方面的内容。与以往“大水漫灌”的财政扶贫相比,可持续的金融扶贫走出了中国扶贫的新路子。近期,《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作为人民银行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之一,深入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第一线,行走在河南、湖南、青海的贫困地区,见证着各地风生水起的金融扶贫战役。
湖南:产业扶贫的金融大门“产业化金融扶贫,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企业带动贫困户。如今脱贫致富已不再是当年农户高风险的‘单打独斗’了。”说这话的是人民银行湖南长沙中支行长马天禄。顶层设计先发力。人民银行长沙中支下发了《湖南省金融“两支一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金融“两支一扶”(支农、支小和扶贫开发)的“1+N”工作机制,提供了“央行引导、政府支持、银行聚力、产业带动、精准投入、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开启了湖南产业化扶贫的金融大门。以湘西为例,将农户集中起来发展产业是湘西扶贫的特点,而产业建设主要靠金融支持。人民银行长沙中支副行长侯加林解释:“通过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既有助于分散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的风险,也能有效拓宽精准扶贫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其支持效果好,风险也好把控。”当《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来到湘西实地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了金融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力量。“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便是对湘西精准扶贫思路最准确的表达。户参股的“十八洞村”模式走进十八洞村,好天气让整个村落显得朝气蓬勃。“习总书记就是在我们村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我们要做的有模有样。”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县委书记罗明对记者说。罗明告诉记者,目前花垣县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而其中最缺的是资金。县政府连同人民银行探索了3个解决方法,即大户带动、推广小额贷款、探索新做法。“如今,‘跳出十八洞办产业’成了我们的核心动作。”罗明说。在位于十八洞村外的一片田地上,1000亩猕猴桃茁壮成长,这正是十八洞村的产业。在县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种植湘西特产猕猴桃。该公司注册资本为600万元,法人代表石志刚出资306万元,占股51%;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占股49%,其中非贫困人口每人自出资金100元,贫困人口每人自出资金50元,不足部分由财政扶贫资金解决。预计种植项目还需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随着人民银行湘西中支开展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金融情况、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扶贫贴息贷款等系列专题调研后,了解当地情况,在人民银行的政策引导下,华融湘江银行为该公司提供了贷款,并由政府全额贴息支持产业发展。资金发放到位后,猕猴桃基地焕然一新。项目实施后十八洞村每户村民年均可增收2.6万元,产业区的农户土地流转每人年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劳务收入每人年均可增收1万元。“以后打算将种植基地投保,再建成观光园来采摘,这样收入就更有保障了。”该基地负责人石志刚说。产业辐射的“老司城”模式风光秀丽的湘西,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久前刚申遗成功的老司城遗址就是湘西旅游业的一处宝藏。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针对湘西产业发展特点,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一线一片”文化旅游扶贫贷款系列产品,正是按照“央行引导、银行支持、政府配套”总体思路,灵活运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及金融市场管理等政策工具组合的“1”,整合县金融政策、产业扶持、扶贫政策、财政激励等多方政策资源的“N”,通过“1+N”杠杆撬动“两支一扶”信贷投入,有力地支持美丽湘西旅游业发展。“老司城成功申遗后,通过老司城旅游的带动,1至9月份,全县实现旅游收入14.27亿元。”湘西永顺县副县长李选锋谈起老司城的旅游业,显得信心十足,“老司城旅游业发展的背后,是人民银行金融政策的引导,是农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对城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业建设的支持,是大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据记者了解,老司城景区将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开始营业,其旅游产业为原住民提供了相关延伸产业的大量就业岗位,目前该村每个劳动力月均收入可达近3000余元。多种合作的“溪州米业”模式“我们如今已经是政府精准扶贫的示范合作社了。”永顺县松柏镇溪州米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宇说。“专业合作社+农户阶段式合作+银行信贷支持”是该合作社的运营模式,邓宇介绍:“在合作初期,我们与农户达成土地托管协议,农户不承担合作社经营成本,以托管的土地直接参与分红。当分红资金累计达到3万元以后,土地转变为长期租赁,农户以获得土地租金收入为主。模式很成熟,但我们苦于周转资金短缺。”邓宇说。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农户、农村、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新需求,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得知该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后,永顺农商行随即展开对接,发放为期半年的贷款200万元填补资金周转缺口。湖南省联社湘西州办事处负责人吴振华告诉记者,因该合作社承担社会责任,带动贫困户脱贫,其贷款享受全额贴息。当下,当地村民已经享受到金融扶贫带来的红利。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员达358户,年创造产值553万元。农民通过参与分红及劳务收入等形式,一个3口之家的年收入可达到1万元以上。64岁贫困户黄祥龙就是受益者之一。当记者来到他家时,精神抖擞的他正陪着孙女在玩耍,脸上笑意正浓。“我老伴瘫痪13年,家里经济一直困难。以前收入4000多元一年,现在人民银行和农商行帮我加入合作社后,收入达到7000多元一年。精准扶贫很到位!”黄祥龙说。“扶贫一定能带来双赢,老百姓赚钱了合作社才能发展壮大。”邓宇说出了他的理念。
河南:精准扶贫的典型样本“十三五”即将拉开帷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最后5年,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做到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来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呢?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金融扶贫立足于开发式扶贫,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既讲资金投入,又讲风险防控,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与以往“大水漫灌”的财政扶贫相比,市场化可持续的金融扶贫似乎走出了中国扶贫的新路子。在拥有众多贫困县的河南省,《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看到了金融扶贫诸多成功的案例。人民银行河南郑州中支货币信贷管理处科长秦向辉告诉记者,对于河南的金融扶贫,2013年人民银行郑州中支便牵头联合河南省扶贫办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河南省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程的指导意见》,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以及邮储银行、农行等国有银行机构构成了县域金融的主力军,将小额信贷产品做大,同时依托农业产业链既支持企业又支持农户。如今,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县域金融是一片蓝海,机构在这个区域议价能力远高于城市。由此,可持续的金融扶贫大规模开启。“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模式兰考县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在河南排名倒数,近几年来,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各方人士与当地群众一起,见证着精准扶贫带来的力量。兰考县堌阳镇因盛产泡桐,近年来从事以泡桐为主材的民族乐器生产的小微企业,逐步在此形成了生产基地。随着民族乐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企业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在去年6月,中行兰考支行依托乐器行业协会,创新发放了“兰考乐器通宝”十户联保贷款,授信2800万元。堌阳镇乐器行业协会会长、成源乐器音板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二法告诉记者:“我们有了发展,还解决1500多人就业,带动周边300户贫困户增收。”位于兰考县孟寨乡的坤盛牧业有限公司,在农行兰考支行采用“风险补偿基金+政府承诺”增信机制的80万元资金支持下,引进一批种羊扩大了生产规模。今年该公司就新吸纳贫困人口20人就业,将帮扶人数提高到42人。“要将金融作为撬动兰考经济的重要支撑。”在采访过程中,兰考县副县长杨志海对记者强调。对此,人民银行开封中支行长赵继鸿告诉记者,人民银行经常与政府、企业和农户交流,探索如何通过支持企业来带动周围贫困户脱贫,农户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等。现如今,人民银行兰考支行已经建立了政府担保贴息、金融贷款支持、企业带动贫困户的“三位一体”金融扶贫开发模式,并在今年6月推动农行兰考支行与兰考县扶贫办、财政局签订《兰考县政银扶贫富民工程合作协议》,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有效精准扶贫。“有了金融支持,有了政策和产品创新,才有兰考的脱贫致富。要让老百姓知道现在农民有金融的支持。”如今这些感触,杨志海说得掷地有声。“惠民小贷”+龙头带动“人民银行、邮储银行和中原农险上门服务,这下我和老伴儿就放心了。”说这话的人叫周三超,是大别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重点扶贫县周口沈丘县付井镇郭岗村人。他给记者讲起了他的故事:“去年我就尝到了邮储银行惠民小贷的甜头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帮助我养牛净赚10万元。不过今年初,牛染上了肺病,到手的利润全部赔了进去。我不甘心,就想到了上次人民银行来调研时推销的小额扶贫保险。现在好了,贷款和保险全部到位。”说到此,老周喜上眉梢。老周口中的“惠民小贷”是邮储银行周口分行在沈丘县率先试点推出的金融扶贫专项信贷产品——惠民扶贫铁西小额担保贷款。该项贷款是由人民银行郑州中支联合河南省扶贫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意见》,引导邮储银行率先在河南省推出的一项精准扶贫金融产品。据悉,此项贷款中,项目贷款贴息3%,到户贷款贴息5%,贫困户只需承担很少甚至零利息,找村干部、个体商户或公务员担保,就能获得此类贷款。截至9月末,该分行已累计发放此项贷款1.36亿元,为2291家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周口永欣饲料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走进该公司的厂房区,引入眼帘的是几个鲜红的大字:发挥集群优势,促进三农发展,创新回报社会。该公司总经理李俊武说,“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实现发展订单农户1万余户、养殖户5000余户,为农民及养殖户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逾10亿元。当然,取得成绩背后是金融机构给力的支持。2015年,由于人民银行周口中支向沈丘联社发放了支农再贷款1亿元,直接降低了涉农企业融资成本。目前,该公司已获得沈丘联社发放的低利率涉农贷款3500万元,使他们在承担扶贫事业这项社会责任上越发有底气。走出特色产业新路子河南信阳素来有“一红一绿一白”之说。“红”是指信阳是革命老区,“绿”指的是信阳绿茶,而“白”却代表了信阳的贫困县。其辖内淮滨县现有贫困村97个,贫困人口8.3万人。因地处淮河中上游,船舶建造业成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淮滨也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淮滨县江淮船厂造船电焊工人熊康乐告诉记者:“来船厂打工脱贫的工人有很多。拿我来讲,我之前就是贫困户,几年前开始在江淮造船厂工作,现在已脱贫了。有好多跟我一样之前在外地打工的都回来了,外面打工不如家乡的船厂挣钱多。”据不完全统计,造船业间接解决当地劳动就业岗位1.5万多个,创收6亿多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产业壮才能造血强。”淮滨联社办公室员工欧阳建军向记者表达了该联社的理念。该联社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淮滨支行的引领下,针对造船业资金需求大、抵押担保难的实际问题,为该行业量身服务,推出“船舶之星”、船易贷、船权抵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并与保险公司协商适当帮助船东降低保费。截至9月末,该联社办理船舶贷款522笔,余额9.42亿元,为周边5个乡镇近3万农民工解决了就业问题,成为产业扶贫的典型样板。青海:金融扶贫的信用之道11月的青藏高原,气温已达零度以下。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拥有着奇异多变的地势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融合,是我国除西藏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等客观因素,使青海成为全国较为特殊的贫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但这并不能阻挡青海人脱贫的决心。“精准扶贫对象难确定、信用评级难展开、风险分担机制难落实以及工作联动机制难到位是青海开展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所面临的四大难题。”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行长林建华说。带着以上4个难题,人民银行西宁中支出台并正在组织实施《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青海行动方案》、《贫困户信用评级办法》、《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三级联动机制》、《青海省扶贫开发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指引(试行)》等意见办法。眼下,一场由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领导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青海行动,正在这低气温、高海拔的条件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贫困户信用档案当先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便是选定精准扶贫对象,并建立起信用档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后菊花村,当《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48岁的村民崇育山家中时,一只只雪白的獭兔正在各自的笼子里进食。獭兔养殖是当地特色,皮毛价值高,村里已经有了成熟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前一直想养兔子,但苦于没有资金,家庭条件困难也不够格去申请贷款。”崇育山说,“精准扶贫以来,我家被评为信用户之后,在共和农合行贷款1万元建了兔棚,6月进了230多只兔子,今年会增收1万多元!”像崇育山这样生产能力、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正是青海省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对象之一。据了解,人民银行西宁中支在全省建立了统一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内容包括贫困户生产、生活等情况,贷款需求额度、用途、期限等信息;制定了专门针对贫困户的信用评级办法,重点围绕诚信度、家庭劳动占比、家庭劳动技能、上家庭人均收入等要素进行评级,使贫困户的评级标准和评定方法与一般农户有所区别。现在通过人民银行和农合行的工作开展,后菊花村已评定信用户20户,其中17户已拿到贷款,平均每户1万多元。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马营村村民杨春祥也是信用证的受益者之一。今年49岁的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外出打工也不能承担重体力活,是典型的贫困户。自从人民银行和互助农商行来家里登门调查,将其评为贫困信用户,办理了福农卡后,老杨被银行授信5万元。他告诉记者,葱花土鸡是马营村的特色,村里有现成的条件,养鸡也不费劲。“以前养鸡规模小缺资金,现在有贷款了,后半年我养了800多只鸡,到年底能都卖出去的话可以收入2万多元。”“贫困户中有一部分想发家致富,想贷款但是贷不上,银行想发贷款但怕收不回来,政府想担保但不敢担保,这几乎成了我们扶贫的心病。在人民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的努力下,建立起了信用评级体系。如今,老百姓通过能人带动和金融机构的扶持,确确实实得到了好处。”龙羊峡镇委书记扎西向记者表示。据了解,截至11月,青海省已完成6517户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建档工作,在460多个贫困村中评定贫困信用户13810户,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信用户信用贷款未出现不良。主办银行着力服务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是青海省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又一特点,目的是为明确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体。林建华介绍说:“我们在省级层面联系省扶贫局与选定的两家主办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每个县由主办银行的分支机构向当地人民银行和扶贫部门提出申请,经审定后确定为县级主办银行。目前全省所有贫困县均已确定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主办银行在享有政策支持和风险防控资金配给的同时,要确定工作计划和信贷支持目标,按照扶贫风险防控资金5倍以上的规模发放贷款。据邮储银行青海分行行长罗志安介绍,在今年7月被定为主办银行之后,该分行便与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签订合作协议,在青海六盘山片区、藏区两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向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专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和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等发放贷款50亿元,目前此项目以发放贷款3300万元。海北州海晏县联社理事长韩明山作为主办银行代表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信社目前已对贫困户建档评级,对有能力发展并有金融需求的贫困户发放全额贴息贷款。“人民银行再贷款的低息支持,降低了我们的成本,作为扶贫工作的主办银行,我们尽可能的让利给农户。”此外,据共和农合行行长李庆忠介绍,自获得主办银行资格以来,该行还给达不到评级标准的农户采用联保的增信方式,发放了14万元的贷款。截至11月16日,该行在共和县发放5100万元扶贫贷款,充分发挥着金融精准扶贫主办银行的作用。互助农商银行作为互助县的金融扶贫主办银行,还推出了“福农卡”,贫困户拿到“福农卡”后可在全省任意网点办理贷款业务,简化贷款手续,且1-5万元以内的贷款实行基准利率。董事长陈敏说:“如今按照既定计划,我们正在有序推动金融扶贫工作,预计明年6月能完成全县建档立卡,实现金融精准扶贫全覆盖。”
第五篇:走稳扶贫之路心得体会
走稳扶贫之路心得 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致力扶贫斗困,带领人民迈向小康社会。在此过程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曲折,譬如部分扶贫产品过于仰仗帮扶单位“包销”,患上“消费扶贫依赖症”。如何将扶贫曲折之路走顺走稳?
扶贫“扶一程”,一程并非永相随。在农村就有“救急不救穷”一说,救急帮困实为雪中送炭,而救穷帮懒只会加重惰性,让自己病入膏肓。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阶段,随着帮扶单位撤离,“包销”式扶贫帮困、增收脱贫必将渐行渐远;放任“消费扶贫依赖症”发展下去,只会让扶贫产业难度加大、风险增强,甚至随着“帮扶单位”退场,脱贫者可能返贫,让之前的种种努力付之东流,故“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扶贫不能仅仅依靠“包销”,关键还是要依靠贫困户自己,既要扶智,又要扶志。虽说在扶贫初始阶段和疫情特殊时期,照顾式的“输血”“包销”的确必要,但到了后
期,走自己的“造血”“创新”之路更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在脱贫攻坚路上爬坡过坎,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美好梦想。
扶贫“凿出路”,路开方才天地宽。“绝壁凿出路,天坑成桃源”并非梦想,而是现实。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的“愚公们”,找准“穷根”,对症下药,不等不靠,克服万难,历经 7 年终是凿出了一条“脱贫之路”。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成天只为贫困找借口,等着上级领导指示、靠着帮扶单位“包销”,那么只能纾一时之困、解一时之渴。不从根本上“凿出路”,无法解决产品质低无市场、质优无销路、同质无特色、传统无品牌、运输成困难、中间环节多、价格不亲民等一系列问题,“包销”这一“定心丸”并不能治百病,莫让“包销”同化于“消费扶贫”,要学会转换思维、创新思路、开拓大道,为扶贫寻找“柳暗花明”,“凿”出万千世界。
扶贫“众参与”,众人扶贫脱贫易。所谓消费扶贫,就是鼓励消费者购买来自贫困村、贫困户的产品和服务,让贫困群众借此增收脱贫,这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看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福利采购是消费扶贫的“重头戏”,其实,扶贫并非某一单位、某一人之事,而应成为社会公众共同的选择。扶贫亦
非一时之事、一处好景,刮几阵风、搞几盆景并不是扶真贫、真扶贫。真扶贫既需要定点帮扶的“亲友团”,也需要爱心帮扶的“拉票团”,更需要慕名帮扶的“粉丝团”,毕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扶贫更不分大小事,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才能扎实巩固成果,才能让“产业路”“脱贫路”“致富路”遍布八方。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脱贫攻坚关键期,打破“包销”怪圈,将扶贫之路走顺走稳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