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鹅妈妈的故事》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
3、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
难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词语:炎热辽阔细嫩草茎柔软翅膀、冰雹舒适雷鸣艰难呻吟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文里说,看着小鹅快乐的玩耍、嬉戏,鹅妈妈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那么,除了小鹅快乐地玩耍、嬉戏,还有什么能让鹅妈妈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呢?这节课,我们就好好地来读读课文,看看能让鹅妈妈感受到最大的幸福的还有什么?
二、读文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想象读文,积累好词好句。
1、听读想象。
请一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里的词句所表现的情景,最后看看你能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说说。
2、用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这段课文让你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小鹅是快乐的。那么是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下面,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课文,看看是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种感受,把它们找出来,好好读一读,尽量用声音和语调的变化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
(1)、学生读文汇报,师生共同评价指导。
(2)、学习运用两个词语“广阔”“辽阔”。
你发现“广阔”和“辽阔”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哪个词形容的更大一些呢?除了可以说“广阔的世界”还可以说“广阔”的什么?除了“辽阔的草地”还以说“辽阔”的什么?
(3)、词句积累。
这段课文里有一些词写得非常好,我把它们拿到大屏幕上来,大家再看一下。
()的世界()的草地()的草茎()的小鹅
还有一些句子写得也很美。
茎是()的。世界是()的。小鹅们是()的。阳光是()的。
这段课文写了鹅妈妈带小鹅们出来时候的情景。大家说这时候的情景是怎样的?在这美好、快乐的时刻,鹅妈妈在做什么?板书“健康”。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麻雀蛋似的冰雹铺天盖地的掉下来”体会冰雹大,多。
1、读文想象。
大家再读读第二自然段,还是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里所描写的情景,看看段课文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读后汇报。
引导学生从“麻雀蛋似的冰雹”知道冰雹大,从“铺天盖地“认识到冰雹多,最后指导学生把冰雹读得又大又多,非常可怕。
引导学生关注:这时候的情景还像刚来时那样美好吗?天气变得怎样了?在这可怕的时候,鹅妈妈是怎么做的?……板书(安全)。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从“妈妈的翅膀外面可能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体会鹅妈妈对小鹅无私地爱。
请一名学生读一读。“很温暖、很舒适”读得慢一些。范读。生重读。你们说鹅妈妈的翅膀外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训练说话:把冰雹、狂风、雷声说得可怕)这些事情可怕不可怕?可是,小鹅们呢?在妈妈的翅膀下的小鹅们一起读——(学生接读)感到很温暖,很舒适。
教师质疑:鹅妈妈经历着那么可怕的事情,它为什么不找个地方躲起来呢?鹅妈妈不但能跑,它还会飞,虽然不像鸟类飞得那么久,那么远,但是一次也能飞得很远。这样几次不就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了吗?板书“温暖、舒适”。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小鹅们的好心情。
1、读文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汇报朗读,读出小鹅们的好心情。
重点指导“啊,阳光还是这样明媚,甲虫、蜜蜂们又在动人地歌唱。世界还是那样美好。”大家想想,小鹅躲到妈妈翅膀下面的时候,是怎样的?麻雀蛋似的冰雹——,可当它们从妈妈的翅膀下钻出来的时候,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听着甲虫、蜜蜂动人的歌,它们由衷的感叹:啊,阳光还是这样明媚,甲虫、蜜蜂们又在动人地唱歌。世界还是那样美好。(师范读)
指导读好“鹅妈妈艰难地抬起了翅膀”:暴风雨过后,一切又回到了风雨前的样子。可是鹅妈妈还和风雨前一样吗?从哪句话中你知道它不一样了?(鹅妈妈艰难地抬起了翅膀)。什么是“艰难”?你们把胳膊当翅膀,做一个艰难地抬起翅膀的动作。你把鹅妈妈的动作读得在困难点儿。鹅妈妈怎么了?它伤到了什么程度?还能陪孩子一起玩吗?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朗读、讨论,体会鹅妈妈对小鹅伟大而无私的爱。
1、想象读文,体会鹅妈妈受伤时的神情和样子。
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里描述的情景。预设:他用这样的语气来表现鹅妈妈受伤的样子,你觉得恰当吗?那该怎么读呢?这样读可以吗?为什么语调这样低沉?读得这样伤感?
2、指导读好鹅妈妈的话“一切都很好,我的儿子。”
教师质疑:人如果骨折了,会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是小孩动一下就会疼得直哭,甚至哭都会疼。多可怕呀。而鹅妈妈为什么只是轻轻地呻吟,还告诉儿子一切都好呢?鹅妈妈就是不想让孩子们替自己担心,就是想让他们无忧无虑,快乐地玩耍才把自己的痛苦掩饰起来是吗?板书“快乐”。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是啊,孩子们,对于妈妈来说,孩子的平安、快乐、健康、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2000年的一个秋天,有一个两岁半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到贵州旅游,他们来到一个游乐场,乘坐缆车观光,他们看到了最美丽的景色,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一场灾难就要降来,当缆车行驶到100米高的时候,乘载缆车的缆绳突然断了,车里的人们随着缆车急速下降,人们争挣着,呼喊着,尖叫着,可是都无济于事,之后随着一声巨响,缆车全部掉下来了。当营救人员赶到时,眼前的一切让人惊呆了,在血肉模糊的尸体中,举着两双僵硬的手,在手心上就是那个两岁半的孩子,原来在缆车倒下来的时候,父母用双手举起了孩子,孩子也因此得救了,然而爸爸妈妈却离开了人间。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再联系我们刚刚读过的《鹅妈妈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鹅妈妈的故事
健康 安全 温暖 舒适 快乐
鹅妈妈最大的幸福
第二篇:鹅妈妈组曲教案
《鹅妈妈组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2.记忆音乐主题,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教学重、难点
1.能够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2.听音乐,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教材分析
1908年,拉威尔从17世纪法国诗人查理·贝洛的民间故事集《鹅妈妈的故事》中,选取了几则故事创作了钢琴组曲《鹅妈妈组曲》,包括《睡美人》《小拇指》《瓷偶女皇》《美女与野兽》《仙境般的花园》。作曲家想在乐曲中“再现童年的诗意”,因此乐曲想象生动、画面典雅、叙述朴实、和声丰富、色彩精细富于变化,为听众所喜爱,后又经作曲家本人改编成管弦乐曲。《瓷偶女皇》根据达乌诺阿夫人的童话《小绿蛇》创作。童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魔法变成了丑姑娘,英俊的王子被变成了小绿蛇。为了恢复本来面目,丑姑娘和小绿蛇来到瓷偶王国,后来在女王的帮助下,两人恢复了人形。这首乐曲描绘丑姑娘求助于瓷偶女皇,当丑姑娘洗浴时,瓷偶王国的瓷娃娃奏响了各种乐器,到处充满叮叮咚咚的美妙音乐声,女皇庄严地出现,公主恢复了美丽的容貌。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拇指的故事吗? 生:讲述小拇指的故事。
师:今天我也给你们讲一个小拇指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用管弦乐演奏的,但是刚才我一不小心把两段音乐弄乱了,你们听听能不能听出哪一段是《小拇指的故事》?(播放《瓷偶女皇》和《小拇指的故事》。)生:听辨并回答。
师:同学们怎么听出第二段音乐是《小拇指的故事》呢?
生:我好像听见小拇指在找回家的路。我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起伏听出来的„„
二、欣赏《小拇指的故事》 1.播放《小拇指的故事》音频。
师:同学们能听出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的音色吗? 生:小提琴、双簧管、大管„„ 2.完整欣赏。
师:播放《小拇指的故事》音频。3.分乐段欣赏。
(1)播放第一主旋律,提问:这段乐曲运用了什么音色?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回答:音乐开始,小提琴在中音区奏出了忽上忽下的音乐,宛如崎岖的山路由远而近呈现在眼前。双簧管奏出了阴凉、清新的第一旋律。在弦乐连绵不绝的朦胧背景下,主旋律在双簧管独奏中再现,仿佛一个孩子孤独儿迟疑地行走在森林中。“在一片森林里,前面的树林有一条路伸向远方,森林里凉快清新,树叶气味芬芳,鸟儿在树枝间飞来飞去。不远处有一块空地,一个大拇指差不多大小的小矮人正在寻找回家的路。”
(2)播放第二主旋律,提问:这段旋律演奏了几次?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什么场景?
学生回答:旋律出现了两次,用大管和双簧管演奏„„
教师补充:大管宽厚而低沉的音色奏响了第二旋律,旋律连绵不绝,似乎是在密林中参差交错的路。紧接着双簧管与大管一呼一应分别演奏第一旋律片段,音乐有形成小高潮,仿佛小拇指困难重重地寻找回家的路。高潮之后,大管在第低音区再次奏响了低沉的第二旋律,传达出秘密的树林深不可测的意境。
(3)播放第三乐段,提问:第三段旋律和哪一段旋律相同?
学生回答:第三乐段和第一乐段的旋律相同。仿佛小拇指继续艰难地寻找回家的路。之后,第一旋律在短笛和小提琴演奏中完整再现,然后旋律频段变化不同色彩反复演奏,动机越来越短小,最后在长笛减弱而渐慢的短小音乐之后,森林和小路消失在远方。
4.学生跟着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播放《小拇指的故事》音频。)5.欣赏《小拇指的故事》动画。
三、欣赏《瓷偶女皇》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是拉威尔从17世纪法国诗人查理·贝洛的民间故事集《鹅妈妈的故事》中,选取了几则故事创作了钢琴组曲《鹅妈妈组曲》,包括《睡美人》《小拇指》《瓷偶女皇》《美女与野兽》《仙境般的花园》。作曲家想在乐曲中“再现童年的诗意”,因此乐曲想象生动、画面典雅、叙述朴实、和声丰富、色彩精细富于变化,为听众所喜爱,后又经作曲家本人改编成管弦乐曲。1.播放《瓷偶女皇》音频。
师:《瓷偶女皇》这首乐曲中还有中国乐曲的音调呢!请仔细听听,能不能听出来? 生:在乐曲的开始和中间部分都出现了中国乐曲的音调„„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旋律听起来像中国音调吗?(那是因为运用了中国的五声音阶。)
2.介绍《瓷偶女皇》的故事。
师:同学们知道《瓷偶女皇》这个故事吗?我们来欣赏一段动画。(播放《瓷偶女皇》动画。)
师:同学们能讲讲这个故事吗?
生: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魔法变成了丑姑娘,英俊的王子被变成了小绿蛇。为了恢复本来面目,丑姑娘和小绿蛇来到瓷偶王国,后来在女王的帮助下,两人恢复了人形。这首乐曲描绘丑姑娘求助于瓷偶女皇,当丑姑娘洗浴时,瓷偶王国的瓷娃娃奏响了各种乐器,到处充满叮叮咚咚的美妙音乐声,女皇庄严地出现,公主恢复了美丽的容貌。
3.完整欣赏《瓷偶女皇》。
(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听到哪些乐器的音色了? 学生回答:竖琴、木琴、双簧管„„(2)提问: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样的场面?
学生回答:音乐开始,在弦乐和竖琴琶音伴奏下,长笛奏出了一个五声音阶的东方风格的第一主题。“她脱衣入浴,大大小小的瓷偶全部开始唱歌、奏乐。”在长笛演奏的主旋律下,木琴、钢片琴、竖琴加入进来,营造出五颜六色的缤纷世界,各种音色的乐器奏出整齐有力的和弦与长笛对话。紧接着双簧管在弦乐背景下,奏出旋转音流的第二乐章,回旋音流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之间交替,仿佛水波缓缓流淌,波浪一起一伏。
(3)播放庄严主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听到女皇出场了吗?你们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管乐器齐奏庄严主题,其间穿插着宏大的锣声,“庄重的女皇在锣鼓齐鸣的仪式中出场了。”锣声与管乐,模仿中国乐队,营造出一幅东方王宫的场面。单簧管和钢片琴,在低音区卡农式地演奏,仿佛长长的仪仗队伍缓缓经过,场面肃静而壮观。
(4)提问:乐曲的最后出现了什么情景?
学生回答:长笛在弦乐背景下,奏出抒情的新音乐因素,间或夹杂木琴的敲击,仿佛看见丑公主缓缓蜕去丑陋的外表,美丽的面貌依稀显露。单簧管重又奏起庄严主题,锣声交织中,乐曲再现第一段。长笛第一段音乐,钢片琴奏出的主题,晶莹透亮的色彩。全曲在四个有力而整齐的和弦中结束。
4.学生听着音乐讲述故事。
四、认识乐器、听辨音色
师:两个音乐故事讲完了,音乐中出现了很多的乐器,老师这又几张乐器的图片,你认识这些是什么乐器吗?你能知道这些乐曲在乐曲中表现了什么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鹅妈妈组曲》中的两个小故事,这两个故事是用管弦乐演奏的,你能说出今天听到的几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吗?你们回家有机会自己进行一个总结,看看谁听出的音色最多?
第三篇:《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1小朋友通过读《鹅妈妈的故事》这本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王国里畅游,感受幽默、风趣、生动的语言给他们心灵的魅力,让童话浇灌孩子们想象的头脑,让童话给他们生活以启发。书里面的《三个愿望》让孩子明白光靠许愿是很难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好的生活,好的成绩是要靠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天上是不会随便掉馅饼的,童话运用的虽说是想象的语言,但其所讲述的道理是简单易懂的!《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2
今天我们学了《鹅妈妈的故事》。
一天,鹅妈妈带着小鹅出去散步。这时天空出现了乌云,然后麻雀似的冰雹铺天盖地的掉下来。鹅妈妈奋不顾身的抬起翅膀让小鹅跑到她的翅膀底下。结果鹅妈妈的翅膀被冰雹砸伤了,它只能痛苦的呻吟着。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不求回报的。鹅儿如此,人类也是这样。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3这段时间我迷上了看《鹅妈妈的故事》这本书,总感觉从里面可以找到曾经失去的东西。这里面记载着天真无邪的童年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生动,牵动着我的每一个神经。
人家都说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但是我却总是向往那种让人充满幻想的境界。朋友们都笑我有小姑娘般的心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在沉迷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我知道那是童话,但是觉得这故事总能让人进入浪漫的境界。我也承认我像个小姑娘,因为我长这么大了,还向妈妈撒娇,我很享受对妈妈撒娇时的那种感觉。我是在害怕长大,然后就变老,真的很害怕……
每当我在看那些童话故事时,我的心会很安静,能从书中找到乐趣,童年时很渴望长大,长大后又怀念童年,这是一个正常的`生长过程的心理吗?
当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未来当了母亲,我会给我的孩子个讲《鹅妈妈的故事》,我要让他们有一个完整的童年,让他们快乐成长。我相信那时讲故事给孩子们听是我最大的乐趣,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4班主任雷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鹅妈妈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故事。我最欢的是(穿靴子的猫)。三儿子不喜欢自己这份遗产,死去的父亲只给他留了一只猫。可是这只猫帮三儿子当上了伯爵,娶到了国王的公主。这只猫是一只知恩图报的猫,它用它的智慧抓了了很多小动物送给国王,取得了国王的信任。然后让它善良的主人在河里洗澡假装溺水,并对国王说它的主人卡拉巴司伯爵溺水了请求国王救援。三儿子穿上国王送华丽的衣服,加上帅气英俊的容貌。让国王的女儿爱上了这个卡拉巴司伯爵。这个猫还用自己的智慧吃掉了吃人妖怪,并获得的妖怪的城堡。最后三儿子遗产好像变得是最好的。其实他爸爸留给三儿子善良和宽容成就了他后来的幸福生活。
【《鹅妈妈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1.鹅妈妈孵蛋的故事及点评
2.天鹅的故事
3.魔鹅的故事
4.小鹅的故事
5.天鹅的故事
6.天鹅的故事读后感
7.企鹅的故事读后感
8.猪鸭鹅的故事
9.天鹅梦的故事
第四篇:鹅妈妈的故事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鹅妈妈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5个会认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
4、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词语:炎热辽阔细嫩草茎柔软翅膀、冰雹舒适雷鸣艰难呻吟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文里说,看着小鹅快乐的玩耍、嬉戏,鹅妈妈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那么,除了小鹅快乐地玩耍、嬉戏,还有什么能让鹅妈妈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呢?这节课,我们就好好地来读读课文,看看能让鹅妈妈感受到最大的幸福的还有什么?
二、读文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想象读文,积累好词好句。
1、听读想象。
请一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里的词句所表现的情景,最后看看你能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说说。
2、用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这段课文让你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小鹅是快乐的。那么是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下面,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课文,看看是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种感受,把它们找出来,好好读一读,尽量用声音和语调的变化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
(1)、学生读文汇报,师生共同评价指导。
(2)、学习运用两个词语“广阔”“辽阔”。
你发现“广阔”和“辽阔”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哪个词形容的更大一些呢?除了可以说“广阔的世界”还可以说“广阔”的什么?除了“辽阔的草地”还以说“辽阔”的什么?
(3)、词句积累。
这段课文里有一些词写得非常好,我把它们拿到大屏幕上来,大家再看一下。
()的世界()的草地()的草茎()的小鹅
还有一些句子写得也很美。
茎是()的。世界是()的。小鹅们是()的。阳光是()的。
这段课文写了鹅妈妈带小鹅们出来时候的情景。大家说这时候的情景是怎样的?在这美好、快乐的时刻,鹅妈妈在做什么?板书“健康”。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麻雀蛋似的冰雹铺天盖地的掉下来”体会冰雹大,多。
1、读文想象。
大家再读读第二自然段,还是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里所描写的情景,看看段课文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读后汇报。
引导学生从“麻雀蛋似的冰雹”知道冰雹大,从“铺天盖地“认识到冰雹多,最后指导学生把冰雹读得又大又多,非常可怕。
引导学生关注:这时候的情景还像刚来时那样美好吗?天气变得怎样了?在这可怕的时候,鹅妈妈是怎么做的?„„板书(安全)。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从“妈妈的翅膀外面可能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体会鹅妈妈对小鹅无私地爱。
请一名学生读一读。“很温暖、很舒适”读得慢一些。范读。生重读。你们说鹅妈妈的翅膀外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训练说话:把冰雹、狂风、雷声说得可怕)这些事情可怕不可怕?可是,小鹅们呢?在妈妈的翅膀下的小鹅们一起读——(学生接读)感到很温暖,很舒适。
教师质疑:鹅妈妈经历着那么可怕的事情,它为什么不找个地方躲起来呢?鹅妈妈不但能跑,它还会飞,虽然不像鸟类飞得那么久,那么远,但是一次也能飞得很远。这样几次不就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了吗?板书“温暖、舒适”。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小鹅们的好心情。
1、读文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汇报朗读,读出小鹅们的好心情。
重点指导“啊,阳光还是这样明媚,甲虫、蜜蜂们又在动人地歌唱。世界还是那样美好。”大家想想,小鹅躲到妈妈翅膀下面的时候,是怎样的?麻雀蛋似的冰雹——,可当它们从妈妈的翅膀下钻出来的时候,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听着甲虫、蜜蜂动人的歌,它们由衷的感叹:啊,阳光还是这样明媚,甲虫、蜜蜂们又在动人地唱歌。世界还是那样美好。(师范读)
指导读好“鹅妈妈艰难地抬起了翅膀”:暴风雨过后,一切又回到了风雨前的样子。可是鹅妈妈还和风雨前一样吗?从哪句话中你知道它不一样了?(鹅妈妈艰难地抬起了翅膀)。什么是“艰难”?你们把胳膊当翅膀,做一个艰难地抬起翅膀的动作。你把鹅妈妈的动作读得在困难点儿。鹅妈妈怎么了?它伤到了什么程度?还能陪孩子一起玩吗?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朗读、讨论,体会鹅妈妈对小鹅伟大而无私的爱。
1、想象读文,体会鹅妈妈受伤时的神情和样子。
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里描述的情景。预设:他用这样的语气来表现鹅妈妈受伤的样子,你觉得恰当吗?那该怎么读呢?这样读可以吗?为什么语调这样低沉?读得这样伤感?
2、指导读好鹅妈妈的话“一切都很好,我的儿子。”
教师质疑:人如果骨折了,会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是小孩动一下就会疼得直哭,甚至哭都会疼。多可怕呀。而鹅妈妈为什么只是轻轻地呻吟,还告诉儿子一切都好呢?鹅妈妈就是不想让孩子们替自己担心,就是想让他们无忧无虑,快乐地玩耍才把自己的痛苦掩饰起来是吗?板书“快乐”。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三、结束课文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再联系我们刚刚读过的《鹅妈妈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已经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吗,今天的作业是把你从妈妈那里体会到的母爱写在日记本上,看看这次写得会不会有所不同,有所进步。板书设计:
鹅妈妈的故事
健康 安全 温暖 舒适 快乐
鹅妈妈最大的幸福
第五篇:《鹅妈妈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和各位老师一起研究语文教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感到十分荣幸。下面我就把对自己执教的《鹅妈妈的故事》这节课的一些粗浅想法和课后的反思向各位老师作以简要的汇报。
记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今天我所执教的这节课《鹅妈妈的故事》是长春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个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只要带着一颗童心,体会鹅妈妈和小鹅的深情去朗读,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本节课力图体现的便是“强化朗读感悟,相机识字、释词。”
㈠以读为主,纵向推进
本节课我就将“朗读感悟”作为主线来推进阅读教学的进程,无论是整篇课文还是某一段课文的学习均从读从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在本节课中我是牢牢抓住'幸福'这个主线进行教学的,那么体会小鹅和鹅妈妈的幸福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在读第一自然段时体会散步时,在妈妈陪伴下的小鹅自由玩耍的快乐幸福,读第二、三自然段时,体会下冰雹时在妈妈的保护下小鹅温暖舒适,没有受到伤害的幸福。并通过学习4---6段体会鹅妈妈看到孩子平安那种由衷的幸福。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多揣摩,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当学生的朗读生动感人时,我相信这正是对课文内容的最好注释。
㈡整体观照,横向联系
强调主线推进,不是要搞单线推进,不能为读而读,干读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实行整体观照,兼顾多项教育目标,横向联动。要在朗读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相机识字、释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他们创新思维,从而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例如:教学“辽阔”这个词时,先让学生说说词意,再通过朗读来表现,并通过扩展训练,达到会用“辽阔”这个词语的目的。在教学”艰难”一词时,我让学生找一找鹅妈妈之所以如此'艰难'原因,学生在下文中找到因为她伤势严重, 所以'艰难',这是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并且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读'艰难'时应很轻很慢,很困难,而是先让学生把自己的胳膊当成鹅妈妈的翅膀,来表演一下,这种体验活动,化静为动,使学生对词语有切肤感受。另外在教学'呻吟'一词时,我不仅关注了字音还特别关注字形,强调结合课文理解词意。相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参与,并在实践中朗读,学生一定会读出词语的形象和韵味,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积累。
㈢加强整合,读中渗透
上述语文教学任务都应该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完成,依靠“朗读感悟”本身一一落实,我力求在“读”上作文章,下功夫。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置于读中,读中问,读中悟,读中背。实现以读促思,以读促记,以读促说。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总之,本节课力争通过强化朗读感悟,推进语文实践,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的美好情感,我也力求在课堂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伙伴,但也有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看客”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掌握更有效的方法,正视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快地进步,更好地成长。
今天能与大家交流,对我来说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真诚地希望借此契机,能从在座各位教师中获得更多的启迪。最后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