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部控制的功能之我见学习心得
内部控制的功能和环境之我见
通过学习内部控制与风险的课程,我了解到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时时刻刻伴随着企业的就是潜在风险。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为了帮助企业防范不同阶段的风险才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企业的内部控制,第一是为风险而控制;第二则是每个阶段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的风险不一样,那么控制的方法,控制的目标,控制的目的,控制的手段也就不一样。这是控制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另一个是防范作弊。企业通常会毁于内部的作弊行为,因此更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对于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理解 也许内部控制的程序多了,表面上看是影响效率,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却是提高效率的,公司的前期的程序制度很多,是为了更规范,规范带来的益处是以后的执行环节更顺畅,减少了更多的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通过接手销售会计以来发现了一些问题,任何事业务发生,最后都会反映到财务的账面上,从业务的发生,到财务确认收入,直接会经过很多环节,内部控制的一个特点中提到一个内部控制不是一个点,一个面,而是一条线,因此,这条线如果想更顺畅,需要相关部门沟通好,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并且把沟通的结果以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文件出现,我想这样的沟通更有价值,这样避免了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后,重蹈历史,因此,如果有问题出现,需要正视问题,把问题解决的同时,可以程序化将问题解决的文件公布,以免后人再浪费时间在一些问题上纠结。因此,一些文件规范需要认真学习,因为,任何一个文件规范,都是在发生过问题后,一些解决问题,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指南,因此,需要正视任何一个文件。
二是防范作弊,如果有很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文件出现,相关人都能执行文件精神,这样就会规避一风险,因此,一个规范的企业,最佳的体现就是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相关人员的日常规范,每个步骤都是规范的,长远而言是更有效率的。
内部控制的环境,课件中提到一个例子,很有意思“中国人开会和美国人开会,同样开一个项目会议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老总主持会议,各个部门经理都来参加。中国人是这样开会的,老总在上面说这个项目好与不好,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然后询问下面经理们的意见。下面的人全部举手赞成。会议结束之后,经理们又在背后说这么烂的项目,这么差的眼光,干了肯定要死的。结果干的时候都是拖泥带水,最后顶多不干。
美国人不是这样的。美国人讨论这个项目是否可行的时候,大家吹鼻子瞪眼拍桌子,骂老总,骂得狗血淋头说不行,不行就要改,改到最后大家都认为可行的时候,开门散会,一切OK了。在以后的项目执行过程中就要全力以赴。”
从这个小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差异在哪里,我们的会议很多时候是一个宣布结果的过程,大家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正确的方式是,当有一个想法的同时,需要大家的声音,各个声音是来自不同的角度,做事的人需要拿出自己的主动权,把自己问题说出来,如果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带来的结果就是,执行的事情无法顺利完成,即使完成也是为了完成而完成,失去的很大意义。
总之,内部控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岗位的都努力的来完成。
第二篇:内部控制学习心得
用制度约束人性
——《内部控制》学习心得
姓名:XXX 班级:09级会计X班 学号:XXXXXXXX 假如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你巧幸捡到一个装有十万元的包,而且你的举动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你会怎么办?我们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等待失主,或者交给警察代为处理等等。那么换个环境,假如在深夜的郊区,没有行人,没有监控设备,见到同样数目的钱,我们又会如何处理?我们相信,相对来说,能够在原地等待失主的人会很少。我们无法忽视环境和条件而简单的通过案例得出关于人性的结论。因为“为了100%的利润,人们就会不顾一切法律”,更何况是不劳而获的意外所得。
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便是著名的“性恶论”。简单说,人之初,并没有所谓的善恶,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但是在普遍联系的社会中,一部分人趋利的行为会损害另一部分利益遭受损害。无独有偶,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道德风险”概念与之遥相呼应。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己的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人们趋利避害本质决定了道德风险的无法消除,只能通过建立监督体系和法律法规等措施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使得人们各自的效用最大化的趋于均衡。
正是因为监督的存在,所以即使是一个自私自利诚信缺失的人,也无法不顾及后果而明目张胆的私吞他人财物。早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行的“双人记账制”已经说明人们便意识到这一点,并实行简单的内部牵制措施。这种对人性的防范是的我们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探索到内部控制的大门。
内部控制在经历了早期的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总体框架阶段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后,最终于21世纪之初形成了基于ERM框架的内部控制全新定义。这些运用到实际的理论,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基本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伴随着法兴银行事件、巴林银行事件、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等等惊天巨案的发生,人们愈发认识到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然而,即使现在有这样的理论成果,我们依然不乏因内部控制而引起企业危机的新闻,比如“三鹿事件”。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针对本企业具体情况的、用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经营流程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就不存在天衣无缝的制度;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措施并不能完全贯彻到每一个执行者,当人们为了某些利益对于章程、制度和流程的存在置之不理甚至凌驾于体系之上的时候,所谓的内部控制也就失去效用。
所以,人,才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人性,是内部控制最主要的问题。内部控制无法直接作用于人性,但是可以力所能及的约束人性。人性是内部控制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内部控制作用的最终目标——用制度约束人性。只有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才能跟好的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
第三篇:内部控制学习心得
内部控制学习心得
学了一个学期的内部控制,通过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和结合案例的分析,使我对企业内部控制有了全面认识。企业内部控制是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它由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等各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企业内部控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以下是我对学了内部控制这门课的心得体会。
(一)对内部控制内涵的正确认识。在没有正式学这门课之前,我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内部控制主要是会计和审计部门的工作,内部控制就是为了防止贪污舞弊。直到老师开始介绍内部控制时,我才发现之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不当的。所谓内部控制,从静态角度讲,就是企业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可靠、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经营效率之提高,以及各种法规制度的有效执行,所制定的各种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从动态角度讲,就是上述控制措施、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的执行,以及实现其会计信息可靠、企业资产安全、经营效率提高、有关法规得以执行等管理目标的过程。
(二)小组合作,通过作业,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老师要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公司,模拟建设本公司的内部控制,通过这一方式,让我们既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又使我们对内部控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我们通过团队合作、成员分工的方式,完成了本公司的组织架构的设计、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设计。由于忽略了实际,刚开始设计公司的组织架构时,我们无从下手,设计出的组织架构与公司的规模不符,经过老师的点评与指导,我们一步步完善,最终确定了公司的组织架构。有了前面设计组织架构的经验,接下来的两次作业——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设计,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都一一完成。
课后小组作业的完成,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使我认识到如果一个公司的组织构架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如果一个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丧失发展机遇、动如和后劲;如果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第四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之我见
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我见
加入中国银行的员工行列已有半年的时间,这短短的半年时间让我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状态决定了商业银行是一种不同于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显著特点是高风险性、盈利性。银行在追求其价值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与其经营目标相对称的是高经营风险。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有环境风险、管理风险、支付风险和金融风险。显然银行除了面对一般企业常见的风险之外还有特殊的风险,即使是与一般企业相同的经营风险,也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的特点而是银行承受的这类风险具有特殊性。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现在其资产负债的总体经营及其各项业务中,突出表现在风险预测和内部控制。
就字面而言,风险管理与风险预测有很大的差别。风险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而针对风险预测的结果所采取的一系列的降低风险的内部手段就是内部控制。即:风险预测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从广义上讲,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以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风险为对象。很显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仅限于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的控制,它通过建立自我约束和控制机制发挥作用。我从中国银行的官方网站上了解到中国银行建立了内部控制三道防线:全行各级机构、各业务管理部门和每个员工在承担业务发展任务的同时也承担内部控制的责任,是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自我评估、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培训,实现自我控制。法律合规部门与业务条线部门负责统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估第一道防线的工作,是内部控制第二道防线。稽核部门负责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式,检查评价全行经营活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这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明确了我中国银行经济活动在内部流转管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有效的减少、控制了潜在风险损失。
中国银行遵循“适中型”的风险偏好,并按照“理性、稳健、审慎”的原则处理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中国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监管部门、存款人和
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稳健经营要求的前提下,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虽然中国在风险管理中的作为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占有佼
佼者的地位,依然不能掩饰中国风险管理与西方银行风险管理的差距:
首先,我们在风险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差距。一位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曾说
过,风险和利润(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一方面,一部分业务人员(也包括我)往往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不能正确地评价风险,不能正确地看待风险,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另一方面,部分风险管理人员不能研究业务、研究市场、研究效率,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①
其次。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
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风险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也为风险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但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也高速的发展和完
善,尤其是我们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我们,始终走在发展创新的最前列。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改革中,对国外商业银行的理念去其糟粕,汲取精华。不断地自我完善。
作为一个刚入行不到一年的新近员工,对于企业的一些外部风险及管理风险
我还没有太过与深入的认识,但对目前的自己岗位涉及的一些管理的风险,我却有了深刻的认识,如对服务对象分身的识别,联网核查等方式就是降低这种风险的有效手段。针对我们一线柜员,我行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
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让我提高了自身素质。
XXXX
2011年11月29日 ① 《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2009年11月20日
第五篇:内部控制设计学习心得
《内部控制设计》心得体会
《内部控制设计》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内部控制的缺失或者不完善都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内部控制是指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财务信息的合法性、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开设了《内部控制设计》专业必修课,现在课程过半,而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情况,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平时课下的阅读,也已经有一些了解和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在上了《内部控制设计》课程后的心得体会:
一、内部控制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
1.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极其需要控制的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2.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业,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
4.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
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综上内部控制的意义,可见良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是多么的至关重要。而我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去设计一款完善严谨适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当然一方面应该遵守内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比如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以及成本效益原则。另外还要遵循要求的基本程序,比如首先进行细致调查;其次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划分单位内部机构;再次确定所属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最后形成内部控制的文本规定。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设计环节,设计出完善适用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内部控制的效果,从而真正的达到内部控制的意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设计同等重要。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遇到了不少案例分析题,就是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本身制度建立的问题,存在实质性的缺陷以及漏洞,但是也发现,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执行不力。也许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和良好的内控制度,但是公司员工并未完全按照内控制度来执行,这样也很容易导致问题的产生,而建立的内控制度也仅仅是形同虚设,一纸空文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内控制度的执行也很重要,企业在建立好后,应监督其按要求规定来实施,从而真正的实现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
三、作为学习了《内部控制设计》课程的学生,应该学以致用。
虽然我们并没有进入企业,也不可能真的去帮助其他企业单位设计其内控制度,但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自己去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看其制度是否存在缺陷等问题。看到优秀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的良好运用,看到因为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导致企业的衰退,这些都是要利用到所学知识来实践运用的。比如,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内控的完善制定及执行,而巨人集团以及巴林银行则给我们以警示,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不健全,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因此,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我们现在仅仅是学习了理论性的东西,下一步应该努力加强的方面就是提高实际运用分析能力。这一方面通过平时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思考锻炼,另外也可以通过实际去调查采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真实情况。总之,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学习了理论性的东西就止步不前,应该继续深入下去,否则,有一天会发现,当时学的东西,就完全不为己用了。
通过对《内部控制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对于企业来讲,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并且也发现,制定好完善的制度仅仅是建立良好内控的第一步,还需要后续良好地实施,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真正在企业运转起来,达到真正控制的目的。另外,从一名学生的角度,学习理论知识参加考试并非长远意义,应该更多的是学习知识,学会运用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为我所用,那才是真的自己的东西。而认识到这一点后,也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多多运用所学去分析去了解关于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从而让这门知识灵活起来,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