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广州市中山纪念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赴广州市中山纪念学习心得体会
汾阳市第四高级中学--------王孝增
2015年11月2日,我们汾阳市四所高中的教师24人一行来到了中山纪念中学进行了短暂的学习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刚刚踏入学校便被那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所吸引,一时间仿佛时光穿梭,带我回到那个危急存亡的时代,先行者掷地有声的呐喊,让我在历史的气息中感受到了民族的责任感。漫步校园之中,感受那在远山映衬中的小桥流水悠闲,体会那厚重古香古色建筑背后的文化内蕴,同时也在古韵中,看到了学校向前迈进的时代风貌。
我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被安排到高一数学组学习。由高一数学教研组组长王振荣老师带班。在整个跟岗培训学习期间,我严于律己,学习态度认真,自觉遵守所在学校、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能虚心向王振荣导师和其他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做好笔记,按时按质完成跟岗学习布置的各项任务,心得与收获匪浅。
一、强大的教师团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中山纪念中学的教师一部分是从全国各地招聘过来的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业务精英,一部分是北师大等985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师资质量非常高。特别是他们的敬业精神更令人敬佩。从老师办公室办公桌上批阅了的一垒一垒的学生练习册,练习题,可以看出老师工作的繁重与认真,从课间10分钟那悄无声息,手把教材低头沉思的情景足以看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精心策划与一丝不苟。吃苦与敬业是他们真实的写照,工作的自觉性与工作的满腔投入是他们较高教师素养的体现。务实的教研活动是他们教学质量的保证,讨论教学心得,评价学生作业,评价教师练习题设计的优缺点,教研活动实而高效,不流于形式。业务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他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很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收集,如一个教案的教学,有多少学生掌握了,有多少学生理解困难,优化率有多少。一份试题考练成绩的优生率,及格率,哪一类试题的错误率高,哪一类题型大众化,每年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都有详细数据记录。这无疑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课题研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本学期纪中老师的大课题,小课题已经有50多个。通过课题研究,在发展教师自身的同时,也为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借鉴提供了平台,为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供了机会。在这次培训中可以与纪中的骨干教师一起学习、交流;特别是与名师王老师零距离的接触,让我被他渊博的学识所折服,被他精深的政治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所震撼,被他娴熟的教材处理技巧技能所惊叹,被他的教学激情和敬业精神所感动。它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为我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姿
校园中的各种各类展板向我们展示了中山纪念中学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这些都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保障。社团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社团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美好;学校运动会上的爱心义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前期宣传海报,提升了学生组织策划能力;唱响纪中,形象大使的选拔,特长生汇报演出展示了每个学生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排球赛,篮球赛,足球赛,你方唱罢我登场,开设有游泳馆,小球馆,一个中学的校园活动如此成体系、成规模,可以说不亚于大学了,相信学生在这样的中学度过三年、甚至六年的时光,更是受益匪浅的。
三、厚重底蕴彰显人文关怀
学校以学生为本,彰显人文关怀,这样怎么体现呢?我想,在纪念中学的几个小细节,便可看出。第一,课间时候,几个学生路过我们身边,都热情洋溢地向我们打着招呼,一声声“老师好”让人倍感温馨,而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一个脚受伤的女生,并不是一个人一瘸一拐地自己走,而是她坐在轮椅上,由另外一个同学推着她,同学间的关爱便可见一斑。第二,在每间课室的外墙,都有一排可以挂雨伞的栏杆,不至于使弄湿课室地面;此外,在校园中的校道上,随处可以见到“慢,注意学生”的字眼,而并不是“小心车辆”虽然表达意思相同,但站在的立场不同。这些小细节便是完全站在学生的立场,给予他们最大的关爱。若一个学校能真真正正地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生的收获也会是最大化的。每周设立一天亲子日,为学生与家长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机会,充分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健康的关怀。
四、发展目标高,管理工作细
纪中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文化育人为教学宗旨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纪中人努力创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中学。工作目标,(一)确保教学质量,确保高考中山市文、理科总分状元,前100名人数过半,清华、北大录取人数15人以上。力争广东省理科状元,文科前10名有突破,重点本科上线率75%以上。
(二)专注学生培养,牢记“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校训,以三高人才(高尚品德,高强才智,高质身心)为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纪中人。
(三)深化师资建设和学生管理,以中山精神为修身立德内涵,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道德示范作用,专注教师专业发展。突出重点,抓实教学管理工作。落实《中山纪念中学教学常规》,杜绝教学工作懒散现象,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有完善的特长生教学体系。深化德育常规工作,制定了《中山纪念中学学生管理问责制度办法》和《关于问题学生报告制度》,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和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心理科组、班级、年级、学生处通力合作,杜绝意外事故发生。优化德育队伍,做好学生干部和教师两只德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加强校团委,学生会,班委会三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学生会由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改变班主任例会形式,变常规管理为专业培训。创新德育载体,抓住主题班会主阵地,充分利用社团,校刊,校园广播,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建立了与现代化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后期管理制度。
本次跟岗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师的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竞赛课,教研活动,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跟岗日志的撰写到教学案例分析、工作室与学员的听评课、课题研究等。通过以上的培训学习,锻炼自己,开阔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理论,使思想认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
2015年11月18日
第二篇:中山纪念中学
中山纪念中学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原名“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1949年后改用现名。校址设在中山市翠亨村犁头尖山麓。1931年夏,孙科先生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乃富强根本”之遗志从南京返乡,由中央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效助,筹建纪念中学,三年建成。1934年8月正式招生。校董会由孙科任主席,杨华日、卓康成、陆肇强、林逸民、戴恩赛、吴铁城、杨子毅、孙乾和钟荣光为校董。聘任黄中廑为校长。建校初期招收来自广东、上海、云南、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的普通高中班、初中班和高中农科班学生共四百余人,1938年夏至1946年春,中山沦陷,学校自翠亨村迁至澳门。1947年春,迁回翠亨村。
纪中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民主革命时期,它是我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之一。学生接受革命思想较早。学校开办不久学生中就有中共地下党员、共青团员进行秘密活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校友奔赴前线,参加抗日战争,在校师生积极组队下落附近乡村、圩镇宣传抗日救国,参加五桂山区的抗日游击队。1949年9月,中山县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纪中校园冉冉升起,从此纪中回到了人民自己的手中。学校不断发展壮大,1953年被省教厅定为省重点中学。1954年初教育部在召开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纪中”与广雅中学、东山中学被肯定为广东省三所典型中学。这前后几年,不但升大人数多,体育成绩尤为显著,参加县、地、省学生运动会,多次名列前茅。59届高中毕业生升大考试成绩,名列全省第二。江士马癸 校长出席了当年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十年浩劫期间,学校备受摧残,校园部分被占用,教师被迁返原藉,个别教师被迫害致死,教学几乎陷于滩痪状态。
1978年,学校被重新定为省重点中学,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来信致贺、指导并亲笔题写了校名。各级政府分别拨款扩建、维修校舍,整治环境,充实教学设备。办学规模达18个教学班(高中12班,初中6班)教职员工130多人,学生近千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0年后的近十年,中山市政府斥资五千多万元另加学校自筹的两千多万元,征地60余亩扩建校园。校友楼、科学馆、多功能体育馆、艺术馆、游泳池、高、初中教学大楼相继建成,一大批现代化教育设备添置完毕。如今占地310亩的校园,花草遍地,乔木参天,亭阁点缀,雕塑有致,信息高速公路校园网络已全线贯通,并已连通于国际Internet网,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为中山市十佳藏书单位,学校规模迅速扩大,由原来18个班,1千余学生,130余名教工扩大到今天44个班(高中27班,初中17班),2500多学生,近200名教工(师生全住校)。
学校以秉承中山先生“为国育才”之遗志,按照“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校训精神,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以“中山精神+现代素质”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校风建设,学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动,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轴心,以学习孙中山为依托,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人格,陶治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网络,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五个德育基地,即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的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崖口乡改革开放成果教育基地;珠海警备区军政训练、国防教育基地;罗阳山区对比教育基地及中山市少管所法制教育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健全团委年级团总支班团支部及校学生会年级学生会班委会三级管理体制。实施学生干部的“三步培养制”,即一年级当配角,二年级当主角,三年级当顾问。办起了以高中学生为学员的业余党校、初中学生为学员的少年团校。近五年共发展了27位学生入党。学生的品、志、行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学生在校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健身。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多次在全国、省、市会议上介绍。《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小学教育》等报刊都作了报道。其中《学习孙中山,从小立大志》系列教育活动,已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100例之一,向全国宣传推广。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改革,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育专长”。优化必修课,提高课堂效率;开发选修课,面向廿一世纪之需,搞活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严格规范活动课评价体系,实行“学分制”,规定高、初中学生在校三年必需完成一定的学分才能参加毕业考试。调整改革语、数、外、计算机四门基础学科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进入高校后适应专业深造的需要,根据未来走入社会实际用途的需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语文课实行“二增二减”,即增加阅读,写作,减少语法知识、课文分析。数学课“二增一减”,即增加大众化内容,增加几何知识内容,减少对社会实用价值不大,对创新思维培养不大的内容。为克服“哑巴” 英语的弊端,还英语“面向世界”工具性价值,英语课实行“一增一减”,即英语增加口语训练,减少语法知识。加强计算机教学,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侧重软件创造性的制作,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从97年开始,正式成立教科室,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全面启动和开展了国家教育部’95重点课题《面向廿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的我校子课题《面向21世纪纪中教师教学艺术研究》、国家电教馆’95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中山精神+现代素质”育人模式实施方案》、《建设现代化一流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等研究工作,85%的教师参与了各种子课题的研究。贺优琳校长等15人次参加了国际、省、市级学术研讨会课题工作会议。
学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重视教师引进、队伍调整,优化师资结构。注意教师知识的更新、师德的培养,提高师资水平,鼓励教师成名成家。冯社强、林绵治、梁理祥、梁廷芳、朱星镇、贺优琳、杨戈、黄月恒等8名教师被评为“中山教育名师”,邹倦生、肖功军等11名教师被确定为中山市学科带头人,刘丽亚、欧阳宇苗、许结华分别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南粤教坛新秀。先后4位校长(或副校长)参加了国家教委校长培训班的学习,一大批教师就读在职研究生。全部教师(男55岁以下,女50岁以下)除熟练掌握一般电化教具使用外,必须掌握电脑操作,许多教师能制作教学软件。全校教师近两百名来自20多个省、市,团结协助、和睦相处。除中共总支(50多位党员)外,还有民革、民盟、民进三个民主党派近40名成员。中共总支能团结各民主党派,给予充分的信任并把一些先进的民主党派成员吸收到领导班子,重大问题均征洵民主人士意见,做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建校六十五年来,学校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其办学业绩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同行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90年代以来,学生在包括国际比赛在内的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者达二千多人次。学生合唱团连续五年婵。联市大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多种体育竞赛名列全市前茅。学生体育达标率99%以上。学校历年均被评为省、市群体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冬季体育锻炼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实施《体育工作条例》、《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单位。高考升学率自90年代以来稳居90%以上,94,95两年达到100%。被省教育厅誉为“低进高出,深加工能力强”的学校。要读书,进纪中“亦成为社会之口碑。学校连续九年被评为中山市文明单位,近年还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中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希望工程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94年晋升为省首批一级学校,97年被评为中山市十大模范集体之一,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如今,我校的管理经验《建设现代化一流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已被收集于《中华名校管理集萃》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稿还将改编成电视剧本,制成光盘向全国发行。
目前,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稳步发展,学校内部管理日趋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学校设施、设备日益现代化。先生之英名,校园之亮丽,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海内外人士的观摩,同时更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悉心关怀和帮助。朱德、谷牧、习仲勋、周杨、华罗庚、高士其、沈钧儒、张治中、蔡廷锴、邵子力、荣高棠以及卢嘉锡、万国权、何鲁丽、刘白羽、甘子玉、李沛瑶、卢瑞华、柳斌等都曾先后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田纪云、叶选平、霍英东、马万祺等均为学校题了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生前年年校庆均来信祝贺并指导,还为校名亲笔题字。最近,学校又聘请了8位教育专家担任了学校的顾问,他们是:
1、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理论刊物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
2、国家教育部副总督学、前国家教委基础司司长王文湛。
3、国家教育部国家督学、前中国教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前人民教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朱世和。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上海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女)。
5、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玉琨。
6、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孝彬。
7、中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吕敏。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德育信息》杂志副主编、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副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妇女儿童研究中心秘书长刘芳(女)。并聘请了中山市香山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袁达松为学校常年法律顾问。六十五载风雨路,六十五载辉煌史。纪中短短65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在国内、省内有较大影响。如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前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澳门日报社长李成俊;原广东省人大副主任凌伯棠;中山市人大主任简国森、前副市长简庆华;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激光与光谱研究室主任余振新;军医教授,曾多次担任世界学术会议执行主席尹炳生;曾为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国家教练员黄巧叔;曾任八一女子体操队教练,世界体操名将马燕红的教练员陈雪瑶等等。如今,中山纪念中学师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早日把学校建成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有特色、窗口式、实验性、示范性的现代化一流的中等学府而努力奋斗。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
窗体底端
第三篇:赴中山学习的心得体会
赴中山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很感谢学校给我学习与锻炼的机会,让我有幸参加如何备课的学习活动,收获颇多,可以说受益匪浅。借这次培训学习,就数学教学,谈几点我个人的体会。
一、读教材,深挖教材,内化教参。要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读教参中的教学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中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站在学生的角度,将其转化为他们容易接受的生活知识,准备教学用具,让每一节课有备而来。
二、先做好集体备课,再做好个人备课。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一整个单元为基础的备课。每单元上新课之前,科组所有老师定时定点集中在一起,商讨本单元的重难点、教法、学法,并且每单元都拿出一两个重点课题进行探讨,并决定上课的形式。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要是讲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一节的《9加几》是后面几节的基础,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单元这一节的内容尤为重要,我们就可以拿出来探讨,然后从中总结,明确“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二年级上册就学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下册第四单元《多位数乘两位数》,在学习145×12时,可以让学生先回顾145×2和14×12的算法和算理,然后再让学生试做145×12,并说出算法和算理。小学阶段的乘法只学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在这部分内容结束时,老师再点拨一下,三位数乘三位数,很多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算法和算理,很容易做出结果。
四、关于如何教好数学课
1、课前预习很重要。在预习时,老师设计好预习单,学生对照预习单,会从书中找出答案。
2、作业少而精,分好层次,及时讲评。
3、“不愿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是,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老师要力求会讲故事的人”,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的心,随时捕捉教学灵感。
4、学生都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要多和孩子聊天,开玩笑,和学生分享好的文章和视频,并从中潜移默化教育,并将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归为数学。
五、促进数学教学的一些措施
1、课前演讲。教师每周安排一个主题,每节课上课前3~5min,让1~2个学生演讲,当堂教师点评并记录。(每周每个学生一次)
2、数学周。一学期涵盖八大学科,每一学科都有一周的活动时间,如数学周就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计算竞赛、计算接力赛、算24点、九宫格、解决问题等。
3、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对于年级优等生,每周可以安排一两节拔高课,对于后进生每周安排一两节辅导课等。
第四篇:中山纪念中学文学社各部门
中山纪念中学文学社各部门
社长、副社长
统筹安排社团活动、人员调配、社团发展计划 学术部
《这里》编辑与校对;邀请老师举办讲座、授课等;组织本社团成员创作写生等文学活动
活动部
对外:“中国风”歌词创作大赛、征文比赛、对外交流等; 对内:社团常规会议,社团内部联谊活动等; 外联部
寻找活动赞助,与学校、学生会各部门与社团联系,与校外机构单位沟通协作;
秘书部
社团活动的文字记录、撰写新闻通讯稿、整理照片、社团发展档案归整等支持性工作。
(备注:以上各部门部长有2位,分别作为该部门高
一、高二的联络人)
高一老师:张园 ***
高二老师:黄嘉敏 ***
第五篇:中山纪念中学参观记
中山纪念中学参观记
中山纪念中学,这所全中山市最大、最好、最美的中学,位于南朗镇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的隔壁。虽然下起了沥沥小雨,但丝毫没有打绕我参观它的兴致。
步入长长的校道,只见苍绿的榕树栽满了两旁,宛如一排排威严的士兵,守护着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它们垂下的榕须还滴着许多雨水,多像一屏屏水帘呀!榕树伸出了碧绿的枝干,仿佛在欢迎来到的人们呢!校道的尽头便是那美丽的校门。校门前摆满了一盆盆鲜艳的花朵,衬托着比它更艳丽的校门。金红色的校门上缀着一排排青翠的绿瓦,两排瓦中间有一堵雪白的墙,让上面的“中山纪念中学” 特别显眼,金红色更为校门增添了几分庄严,这正是因为它就是一座巨大的牌坊。
穿过门后的一片片树阴时,花香总是扑鼻而来,一大片一大片的翠绿总在眼前出现。不一会儿,我们来到带有古典韵味的浣霞亭。浣霞亭位于碧波荡漾的逸仙湖上面,有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拖地波浪长裙,迎风微笑。浣霞亭红柱绿瓦,飞檐设计,颇有几番古代建筑的感觉。波光粼粼的逸仙湖内养了无数的鱼儿。阳光的照射下,浣霞亭、银光闪闪的逸仙湖和里面无颜六色的鱼儿成了纪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鱼儿交叉地游泳时,便会把自己和伙伴们交织成美丽的彩绸;因为鱼儿有的是金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黑的,所以交织出了五彩斑斓的鱼布,美极了!
我们站在浣霞亭里,迎面吹来了习习凉风,香气袭人,柳树妩媚地摇摆。我们向远处眺望,一幢幢大红教学楼映入眼帘。走近一瞧,红墙绿瓦,也十分经典,但旁边的图书馆更能吸人的眼球。这间图书馆叫“博学堂”,里面到处是浓郁的学习氛围。一进门口,四大个铜雕塑映入眼帘,仔细一瞧,原来我国文字的记载方式的演变,依次是“甲骨时代”“竹简时代”“活字时代”和“数码时代”。偶然看见它的灯,天哪!灯竟然也是15盏仿竹简的灯饰!低头仔细一看,砖块居然也铺成了旋转的钢琴键花纹呢!墙上还有一副孙文先生创作的对联:“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哲生文化广场”“寿屏公园”等地方也十分美丽,它们的含义也不可忽略,它们可是为了纪念孙科、孙眉的呢!
中山纪念中学真美呀!真是让我目不暇接。真希望我将来能在这依山傍水的中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