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课下乡观摩心得体会
送课下乡观摩心得体会
2012年3月28日,在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圣人涧小学来到我们洪池联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使我们看到的3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英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听课中,倾听着每一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现将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有感于“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猜想,是发现的起点,是探索的动力,是一种思维方式,求证是一种体验过程,而猜想——验证则是一种学习方法。在何媛媛老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课堂上,她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巩固周长和面积公式:一是让学生去推理,二是引导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过程。教师不急着要答案,而是放手请同学们独立探究、验证,用事实说话。这时,教学变成了学生的“发现之旅”,他们用测量、拼的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用最有力的语言表达证明自己验证过程的正确性。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有强烈追求证明的渴望,而且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猜想和发现的乐趣,真正提高了提出问题和解重视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语文是表达性很强的学科,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高玉东老师教授的扑克牌中的数学中,她不仅教授了学生数学知识,还把学习数学的方法传授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在提升中质疑,生动地向我们演绎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学生由始至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她在上这节课时,还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维模式,并在此过程中调动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有关多媒体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课堂上运用课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
四、精彩的导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讲课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
五、领导给予我们的启发
赵碧丹领导对我们今后课堂教学做了部署安排,要求我们对今后课改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形成模式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是我们这次听课后的感受。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已经由当初的羽翼末丰逐渐成熟起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二篇: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静海二中贾智学
为了加强我校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尽快融入到地方教学之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校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分别到台头镇中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送课下乡活动。在这儿我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促使我对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上的是七年级的数学《9.2一元一次不等式》。在上课时我深切地感到孩子们的淳朴、可爱,看着他们那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真的让我感动。我感觉比以前任何一次公开课更有热情、更投入、更希望和他们交流。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他们真诚、善良、可爱、聪明、勤奋。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创设生动的情景,营造和谐的氛围,通过引导、启发,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的情感“煽”起来,让每个学生的人格“亮”起来。使数学课堂在学生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同时,成为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发展的平台。
真正体现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真谛: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自我发展。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评课的环节。我没想到的是:听课的老师是那么的热情,那么投入,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很独到,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哪些地方还值得探讨,说的滔滔不绝,有理有据,令人佩服。这一切都说明这里的教师平时是多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啊!我们还在一起讨论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互相交流了想法,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非常融洽、非常温馨。当我听说他们校园的绿化,以及校园各处熟悉的双语牌等等都是老师和同学们亲手创造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惭愧、难受、感到、敬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一种新的东西,那就是好学、钻研、创新的精神。我相信这也将使我终身受益。
第三篇:送课下乡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英语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沙湾小学:夏燕
雨果先生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或也”,这是老祖宗几千年来给老师的经典的角色定位。在这次教育局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才使我真正认识到。要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要做很多很多。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听课的感受。
在两个老师的授课中,有很深的感触。二小来的禹老师课堂语言丰富。有着杂实的基本功。在她的课中,给人的是一种享受。一种轻松的感觉。当然,在苏老师的课中,也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等等。
二、我在交流学习中悟到的。
在听了两个老师的课后,我想了很多。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听完两个老师的课后,我把她们的课拿来做了一个比较。禹老师的课上得确实好,英语口语流利。全英文教学。只有在学生实在听不懂时才用一点点汉语。这样的课让我们的学生不太适应。他们一时半会还转变不过来。所以在配合上有些欠缺。学生的积极性不太高。而苏老师的课做得满满的,学习也参与度,积极性都非常的高。我想这应该是同学们已经适应了老师的那种教学模式。所以是各有各的优点 第二、英语教学在我们农村学校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我上英语课,都是用的中国似的英语。大部分是说中文。生怕学生听不懂。一句句翻译。把孩子们惯坏了。让他们有一种依赖思想。他们想啊“反正老师会给我们翻译的,没关系上课再说吧。”根本不把英语当回事。在课外也从来不主动看看英语。有些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会拿英语书出来。其余时间根本不会看那本书的。如果英语光靠一周三节课来学的话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适当的用用英语课堂语言。也像禹老师那样去上课。让学生在那种氛围中学习英语。从而喜欢上英语。让他们能够真正的爱上一门外语。
在本次的交流学习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四篇: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为了送两节课,我们长途跋涉了几百公里,来到信宜市xx一中。
看着学生们沿街到学校,没有疯疯癫癫的吵闹,只见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偶尔有学生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他们衣着朴素,眼神澄净而恬淡。
坐在教室里,黑压压一片,什么颜色和样式的衣服都有,分不清哪个学生穿的是校服。男生女生倒是很容易区分。看着那些青黑的短头发,还有那随处飘逸的长发,心中无限感叹:山乡的学生还真像学生。
学生时不时打量教室周围的几十位老师,对站在讲台上的胡波老师更加好奇。胡老师毕竟见过大场面,经验老道。一上课,他就利用看讲学稿的学生人数,巧妙地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函数关系。这个问题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既拉近了陌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还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老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更妙的是不着痕迹地开始了以旧引新。
胡老师为了过渡二次函数的概念,选择了两个典型问题。一是正方形面积,一是边形对角线的条数。问题的设置和分析都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意图:训练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为了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他还精心设置了探究问题:函数(1)当为何值时,函数是二次函数?(1)当为何值时,函数是一次函数?这个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巩固对二次项系数≠0的理解,突破难点。
整堂课学生主动配合,积极思考,认真解答,尤其是上台板演的学生,显示出较高的数学思考水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她们严格规范的书写,完整流畅地表达思维过程,得到胡老师诚恳的表扬和肯定。无论是思考题还是巩固练习题,胡老师的点评都简明扼要,没有半句多余话,对学生的解答补充和对问题的扩展延伸都恰到好处。
我正沉浸在对师生表演的欣赏中,胡老师开始了小结和下课。我深感意犹未尽,无奈地望去对面楼,只见学生三三两两,却听不到喧哗,看不见追逐打闹。哎,连下课的铃声都格外静悄悄。怪不得胡老师事后说,听到隔壁上课了自己就上课,看到学生走出来了就下课。原来他也没听到铃声。难道他和我的感觉相同:快乐美好的时光总是容易流逝!
xx一中的张校长对这节课做了很中肯的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学生想得多,练得多,教师讲得少。”
胡老师的课,平凡中见功底,显深度。
第五篇:送课下乡
送课下乡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19号,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到汉沽一中送课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课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一、课堂的感受
来到汉沽一中,那整洁的校园,首先给我的印象是这所学校很规范,其次校园非常整洁,感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
进入课堂,我更感觉到了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我讲的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节课非常枯燥,但上课期间,我感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很让我从心里感动。我上课很投入。课讲的也很顺,问题探讨的页很到位,算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使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只有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相互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二、说课的感受
上完课数学组的所有老师就留下来,讨论这节课,老师们的发言,让我感到老师们听课非常认真,把我的课堂的细节听的非常仔细,分析的也非常到位。感到真的是在探讨教学,我从他们的分析中页感悟到很多。
“送课下乡”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
送课下乡,并不是把一节所谓的“示范课”送下去,而是城市教师与乡镇教师的一种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带去的是可能是我们对教育教学一种理解和认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