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12:1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兰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兰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

第一篇:中共兰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

中共兰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的决定

中共兰州市十一届三次全委会议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结合兰州实际,就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起点,进入新的阶段,着眼新的目标,夺取新的胜利,开创新的局面,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领会精神实质,掀起学习高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

(一)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鲜明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统一思想,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开拓前进,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十七大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切实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思想武器、工作指南、行动准则,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两步走”的安排部署,在前一阶段学习胡锦涛同志“6·25”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潮。抓重点,坚持领导带头,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推动全市学习贯彻活动的深入。抓培训,注重发挥各级组织、宣传部门和党校等有关部门的作用,通过组建宣讲团,举办报告会、培训班、辅导讲座等形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抓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进家庭,使学习教育覆盖到整个社会群体。抓舆论,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抓落实,把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举措、新的精神状态和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把兰州的发展推向前进。

二、站在新的起点,把握新的机遇,努力开创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四)准确把握兰州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我们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市情,确立了“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指导思想、“提前、升位、两位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集中力量夯实基础、增速增效,兰州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科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以推进民主政治为重点的治政理事方式不断创新,“十五”时期和“十一五”前两年的发展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促进全市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五)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今后全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加快推进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体任务、取得构建和谐兰州重大进展“三大任务”,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城市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人均占有社会公共资源水平、人居环境水平和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水平。确保到2013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确保到2014年提前6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前全市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到“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在2004年基础上翻一番,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减排达到国家和省上要求。

(六)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当前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科学分析和把握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分析和认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利用我国进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阶段为兰州加快发展创造的良好机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为兰州加快发展提供的更多有利因素;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兰渝铁路开工建设,新亚欧大陆桥开发建设深入推进,为兰州加快发展拓展的更大空间,趋利避害,主动应对,加快发展。

(七)正视和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当看到,我市经济发展方式仍较单一,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生态环境脆弱,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影响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比较突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与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功夫认真研究解决。

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八)以转变思想观念和更新发展理念为主进一步促进思想大解放。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法宝,以思想的大解放谋求发展的新突破,自觉随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形成更加符合科学发展和兰州实际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谋求改革的新突破,自觉从已有的环境条件中解放思想,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靠改革促发展,用改革快发展,努力使关系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机制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谋求发展的新举措,自觉用符合科学发展的态度解放思想,以富有时代特征的理念,谋求兰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举措,努力以更宽的眼界、更新的机制、更活的体制、更硬的措施,不断开创兰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九)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坚持依靠改革求活力,依靠开放促发展,在继续实施资产重组的同时,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企业资本运作力度,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组织人事部门为主,广泛调研,明年一季度出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先行试点、稳步推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坚持用市场经济观念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十)进一步加快对内开放步伐。围绕促进地方与驻兰企业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立足兰州老工业基地的特点,加强与驻兰企业的交流合作,走相互促进、相互配套、共同发展的路子,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推进地企项目合作,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探索和加快建立地企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切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全力支持中央和省属驻兰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配套发展、合作共赢。

(十一)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制定和完善符合兰州实际的配套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加快推进兰州与东部沿海地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西部地区城市、省内各市州的交流合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明年启动青藏物流园区及新丝绸之路城市博览园等项目建设,以此为契机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把兰州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兰州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兰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尤其要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以赴加快发展。要立足于“快”、着眼于“好”,努力在“快”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基础,力求在“好”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统筹协调各方关系,不断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三)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抓住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培育两个重点,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推进兰州工业化由中期阶段向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迈进。要尽快制定企业“出城入园”总体规划,力争“十二五”中期基本完成“出城入园”任务。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十一五”末以石油化工、金属材料、汽车和石油机械及风力发电等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主的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形成规模优势。

(十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充分依托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构筑服务业强市的新型经济结构。要尽快修订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规划,根据城市空间发展变化,着力打造具有现代化城市形象标志的中央商务区、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及各类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旅游、文化、金融、物流、信息等新兴产业,提升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水平。

(十五)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坚决消除一切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企业发展与全市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广大群众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规则与发扬社会公德结合起来,加快实施非公有制经济“4111”主体成长工程,力争到“十一五”末,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兰州经济增长的主体、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群众增收的主体和新就业岗位增加的主体。

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和谐兰州建设步伐

(十六)坚持把就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重视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不断完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强化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巩固全市消除城市“零就业”家庭工作成果,保证全市失业登记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推动就业观念转变,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十七)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为重点,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巩固城乡低收入居民救助体系、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零就业”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减免政策落实“四个基本覆盖”,到“十一五”末全市基本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较为完善、管理较为科学、体系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老弱、病残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十八)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争到2009年前解决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家庭的住房问题。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着力解决饮水安全和住房困难问题。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广大群众的饮食和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城乡治安技防网络,巩固和建设全省、全国社会治安良好城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六、坚持统筹兼顾,缩小发展差距,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十九)全面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兰州都市圈为核心,发展大产业,构建大市场,建设大兰州,努力形成辐射扩散、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年增加农业投入。着力从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大灌区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等建设项目和区域入手,一手抓小康建设,一手抓扶贫开发,“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立足产业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信息化服务和品牌化发展。按照小城镇发展规划,健全稳定的投资机制,有序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培育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卫星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力争三年见成效,五年见大效,“十一五”末建成50个全省一流、自我成长型的新农村重点示范村,50个全市一流、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扶持发展村。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壮大县域经济,不断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十)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解决社会保障、科教事业、医疗卫生等社会“短腿”问题,不断促进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的发展局面。坚持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园区为载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和创业型城市。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切实加大公共投入力度,力争每年用于公共事业的投入增幅不低于两位数,尤其要注重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重点支持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七、建设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二十一)建设环境宜居城市。按照“规划在市、管理在区、重点在基层和社会化建设、市场化经营”的要求,立足兰州“得山独厚、得水独秀”的城市自然特征,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先导,坚持“五位”齐抓,“五化”并进,“五业”并举,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按照“拉开框架、扩展规模、提升功能、完善形象”的发展思路,实施“东扩西展、南升北拓”战略,加快“城中村”改造、南山大道、七里河“三滩”空置土地开发和“三大新城”建设步伐,实施移山造地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突出兰州“山水之城、黄河明珠”的特色,力求组团景观自然协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城市主题雕塑长廊,充分体现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涵。加大城市的亮化和美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以黄河风情线为轴线,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二十二)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突出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对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实行严格的规划环评。工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最严格的环评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对重点工业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关闭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建立严格有效的目标责任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严格清洁生产审核,使全市主要行业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规定水平,实现区域内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

(二十三)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认真落实节能减排领导责任制,积极实施以防治大气污染、黄河水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行集中供热,加快兰州西固热电、国电兰州热电等城市供热热源建设,兴建区域联片集中供热锅炉及管网,完善西热东输等城市供热配套管网建设。继续实施“123”清洁能源工程,落实天然气供应计划,以电代煤、以电补气,发展电采暖。全面实施沼气工程,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城市周边大气污染。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完整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启动建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完善自动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大气、水环境质量动态监控预警系统,不断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十四)构筑城市绿色屏障。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举,以南北两山绿化为重点,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绿化以及引大灌区防护林网、东南部二阴山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巩固发展南北两山绿化成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提升优化黄河风情线绿化水平,加大公共绿地、河岸道路绿地、生产生活区绿地建设,提高现有公园、游园、广场、花园绿地的美化、亮化水平,规划建设城市道路外环100里绿色环带,建设园林绿化长廊,凸现“山水城市”特色,确保2010年全市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

八、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十五)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效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提供法律保证。

(二十六)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坚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积极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实现的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党内民主,健全市及县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扩大党内民主渠道,细化党内议事规则,健全党内决策机制,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全面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健全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

(二十七)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大力探索和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以实施“治庸”计划为重点,不断改进治政理事的方式方法,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继续办好“一把手”上电视、阳光热线等栏目,大力推行“民情流水线”和社区“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等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完善民主评议机关、党员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群众“建言献策”活动的制度化。

九、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十八)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培育文明风尚,弘扬“甘肃精神”,培育“兰州精神”,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力度,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新闻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二十九)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文化服务网络,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基本满足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文化建设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进文化创新,挖掘文化资源,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文化市场,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精品,建立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掀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利用区位优势,借助新闻媒体、旅游传播、作品出版的作用,培育构建兰州文化圈,使各种文化资源汇集兰州、服务兰州,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快把兰州建设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西北一流,全国领先”的目标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理顺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促进文化繁荣和发展。

(三十一)着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五城联创”活动,着力抓好控制性项目、基础项目、特色项目、行为导向、城市面貌和责任机制的落实,大力开展文明和谐家庭、文明和谐单位、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村镇和文明和谐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完善创建形式,搭建创建平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2008年进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行列,2011年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

十、突出改革创新,着力质量建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十二)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和干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领导水平。坚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增强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科学发展,和谐创业”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十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切实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服务平台,认真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把为民服务体现在岗位上、体现在工作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运用沟通协调、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畅通诉求渠道,化解基层矛盾,切实在社会安定团结上有新成绩,通过健全制度和机制,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增强党性意识,把党的先进性要求变为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先进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十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和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十五)扎实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四个一定要”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虚假之风、懒散之风和形式主义之风。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把关心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为人民谋利益同保护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坚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促进落实,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从事务工作中摆脱出来,真正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切实以实干的行动推进落实。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局面,努力在创业、创新、创优方面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在抓落实、见成效、促发展方面制定更加有效的举措,不断形成工作合力,取得新的业绩。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机遇、创业实干,为促进兰州又好又快发展、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把兰州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党的十七大的主要精神(略)

二、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市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牢牢把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这条战略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战略,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实力快速增强。1978年至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由9.85亿元增加到1228.57亿元,是1978年的124.73倍;财政总收入由1.68亿元增加到150.67亿元,是1978年的89.67倍。

(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685元增加到2006年的17806元,增长了10.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19元增加到6137元,增长了6.68倍。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抓好产业集聚发展,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结构优、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

1、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十六大”以来,我市工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价位运行。2001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为331亿元,2004年首次超过1000亿元,到2006年达1799亿元,五年时间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40.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省的比重由2001年的4.2%上升到2006年的6.2%,提高了2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99.69亿元,是2001年的5.22倍;实现利税140.56亿元,是2001年的4.61倍;实现利润76.92亿元,是2001年的5.03倍,年均增长38.14%。2006年,全市全部企业实现增加值586.4亿元,是2001年的2.2倍。

3、工业企业主体迅速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1年的891家,增加到2006年的3730家,年均增加550家,总量扩大了四倍,目前已达到4083家。其中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400家以上,5-10亿元企业70家左右,20亿元以上5家左右。

4、工业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形成了汽摩配、医药化工、五金工具、电子材料、轻工纺织、建材、食品等八大较有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同时,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快速成长,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达50个左右,有国家级产品生产基地18个。2006年,八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91.8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81.5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8.66%和71.39%;实现利税102.9亿元,利润62.34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6.26%和80.52%。

(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抓量的扩张的同时,致力于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提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呈现出“三个进一步优化”的良好态势。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逐步摆脱了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三产业水平低下的现状,三次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51:28.3:20.7调整为2006年的5.5:53.9:40.6,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加大,“九五”以来二产比重均保持在53%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首破40%,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与此同时,一、二、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二是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特别是消费需求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近三年来年均增幅在15%以上。而且,消费层次逐渐提升,旅游、居住、教育、汽车等消费热点逐渐形成并持续扩张。

三是社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2006年全市实施河道整治216.5公里,建成康庄工程1540公里,累计启动环境整治村2623个,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7.6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来料加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城市群建设稳步开展,城市路网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群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城市群内核的发展后劲增强。就业结构渐趋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人口比重年均下降0.56个百分点,从1991年开始,全市农村人口绝对量呈逐年减少趋势。2006年全市经济活动从业人员总数为317.5万人。

与此同时,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五)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2000年时,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廖廖无几。经过大力培育,目前我市已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2家,其中国家级31家、省级86家。“十五”期间,我市有12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2006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9项,同比增长62%;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55项。与此同时,企业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应运而生,一批创新型企业健康成长,企业发展后劲日益强劲,有力促进了我市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六)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48%提高到目前的55%以上,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比2000年扩大了一倍以上,达到253平方公里。金华市区的核心作用明显增强,城市建设品味明显提高,先后获得了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国家级旅游城市称号。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至2006年,全市共有2623个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受益人口达130多万。

(七)交通建设大踏步迈进。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按照“八高八块十二联”的公路网主骨架和“二干三支一库”的水路建设规划构思,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拉近了城市群城市间的空间距离,有力地促进了各种要素的优化配置,强化了城市群的整合联动,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五年来,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171.1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6倍。公路总里程从2002年的6784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10783公里,提高了62.9%;公路密度从2002年的62.1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98.76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康庄工程”,着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五年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33.67亿元,农村公路从2002年的5568.2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9787公里,增加69.7%;新增通村等级公路行政村1567个,等级公路通村率提高了22%;新增路面硬化行政村2610个,通村公路硬化率提高了45%,提前两年完成了“双百”目标,使200万农民直接受益。

(八)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坚持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千方百计降低能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生态市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市级生态乡镇49个,省级生态乡镇2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7个。

二是生态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已建成无公害农、林产品生产基地100万和18万亩。2006年新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7个,2007年在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个;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论证累计55个。2007年新申报绿色、有机食品15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2个。累计绿色企业20家,绿色饭店19家。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扎实推进。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79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477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国省道绿色通道完成153公里,建设生态公益林296.4万亩,“青山白化”治理率达87%,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思想汇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和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561家超标排放企业分期分批进行了重点治理。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0%以上,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82.2%。全面启动了农村面源治理,县(市、区)及中心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已达5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了3.54%,规模工业企业用水重复率达65.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今后我市经济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降低能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为重点,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调整提升经济结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并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明确要求。结构调整优化是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社会结构和体制结构的调整,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生态相统一。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第一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调整农产品结构,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第二要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汽摩配、五金制品、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和企业主体,严格控制水泥、造纸、冶金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第三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逐步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2、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两个圈层、三大功能组群、四条发展轴线”为重点进行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内圈层是经济核心圈、外圈层是生态保护圈,三大功能组群是金华—兰溪城市组群、义乌—东阳—浦江—磐安城市组群和永康—武义城市组群。四条发展轴分别由沿杭金衢高速公路、浙赣铁路线、沿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金温、金千铁路沿线两条主轴,武永东沿线,浦、义、东、磐沿线两条辅轴构成的格局,加快建设金义、金兰、义东浦磐和永武东四大产业带,围绕“一基地两中心五大产业区”建设,抓紧出台“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3、注重社会结构调整。要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为重点,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继续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现代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紧紧抓住科学技术与人才这个关键来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投入机制、创新机制、服务机制,以科技、教育为动力,推动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及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

4、扎实推进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市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达到较高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拓展对外贸易增长空间,搞好对外贸易结构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十分重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要在继续保持纺织服装、轻工工艺等传统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断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在巩固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要重视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在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有形贸易)的基础上,要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二)进一步加大“工业强市”力度。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

通过努力,力争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八大特色主导产业的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占全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70%以上。培育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00个,10亿以上产业集群50个,100亿以上产业集群10个,70%以上规模企业按产业分工向工业园区(功能区)集聚。市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市区工业在全市的地位进一步突显。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二是要加大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四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五是要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六是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高环境竞争力。

(三)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并要求把增强自主创业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从我市来讲,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和其他产业,竞争力的欠缺都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始终把推动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从政府部门层面,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完善并发挥好ROHS指令公共检测平台功能,推进金华市模具市场、金华市汽摩配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扶持优势工业企业建立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从企业层面来说,重点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在主动对接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好政府每年举办的“工科会”等平台,广泛开展技术项目对接,力争每年完成技术项目对接300项以上;二要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方面下功夫。争取每年吸收消化新技术200项以上;三要在与世界一流技术合作方面下功夫。加强与行业内世界一流企业、一流技术的合作。总结推广“尼奥普兰”的经验,其三大主导产品分别引进德国MAN公司、尼奥普兰公司和英国“莲花”公司这世界三大顶尖技术,迅速提升产品层次,占领市场。通过这些途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要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推动理论、科技、教育、文化和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活力。

(四)进一步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并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从我市情况来看,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样非常严峻。为此,要通过市场手段和科技创新,从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要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切实提高公众意识;综合运用市场准入手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鼓励企业生产节能降耗产品,加大水泥、冶金、电力、造纸等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认真编制和实施生态功能区规划,加快实施金华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综合运用税收、信贷、价格政策,探索市场化的投入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到引进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和主导产业上来。做好整合存量资产文章,进一步实现以存量引增量,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全方位招商。更加注重以产权转让、间接融资、跨国并购、技术合作、境外投资等行之有效的多种方式,大力引进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出率的重大结构调整项目。招商对象要把重点放在中央直属企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的龙头、骨干企业上,按行业和区域确定专人负责、专人联系,确保有更大集团、更大项目落户我市,不断以优质的招商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六)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资源保障。坚持“环境是第一竞争力”,努力为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保障措施。一是强化政府服务。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推进“双创”为动力,结合“企业服务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制定和完善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为企业解难题、送服务活动,实现难题交办、项目跟踪、领导联系的制度化;二是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搭建好创业准入、项目对接、融资担保等服务平台,强化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在项目的筛选、评判、论证、审核等环节严把质量和效益关,实行工业亩产和亩产税收考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三要加强企业家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尊重创业、尊重人才的氛围,制定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发挥金华各所职业技术院校的平台作用,开展校企合作办班、办学等多形式培训活动,努力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篇: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乡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精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主题。具体到XX镇,就是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工业强镇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全力推进XX镇的工业化进程。继续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工作思路,发挥优势,强化措施,以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全镇经济腾飞和社会和谐进步。狠抓现有工业企业增速提效。继续大力推进以双赢化工、辽中京化工、天鸿矿业、施达磷肥、蒙大恒化工为重点的化工工业,以翔能生态有限公司、中全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利然铁选厂为重点的矿产工业,以天地人酒业、草原万旗为重点的食品工业等现有工业增速提效。对这些成长强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实行镇领导包扶责任制,逐一研究,定期调度,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及时处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企业效益和财政贡献率。同时,对现有效益低下、运转困难、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采取镇领导和部门与企业结对帮扶等措施,主动为企业出谋献策、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尽早走出困境,提升整体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

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农业,以各项事业的改革来推动农村、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突出抓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不断拓宽和强化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一是以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为目标,在XX城区西侧规划建设一处万亩农业园区,在园区内突出抓好以蔬菜为主的日光温室和冷棚等设施农业。07年园区内以发展设施农业550亩,其中日光温室150亩,冷棚400亩。目前,一项投资500万元,占地320亩的四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已基本建设完毕,现在正在进行育苗生产。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带动XX镇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坚持稳定畜牧业的发展思路,择优扶持畜牧业产业化企业。大力扶持生猪饲养业,鼓励和发展生猪饲养大户。充分发挥沙坨子、富家两个蛋鸡协会的作用,大力支持蛋鸡饲养业,07年蛋鸡存栏达到15万只。三是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大力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和推介农牧业特色品牌。切实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和产品与国内外大市场有效对接。

坚持项目立镇和效益优先,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效益年”活动。本着“大小统筹,效益优先”的原则,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努力提高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和贡献率,引导和支持现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及早达产达效。创新招商引资的思路和方法,确保招商引资质量。认真落实乡镇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和《XX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奖励办法》,抓住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实行全民招商和全方位招商。积极引导现有企业,特别是运转困难的新企业走出去招商联合,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双赢。07年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5个,其中落实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项,到位资金2.2亿元。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建设XX次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XX镇公路网络建设为重点,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融资引资渠道,努力构建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西移北扩,东提南展”的思路,加快XX城区开发建设和公路网络建设,07年基础建设投资达到1亿元。一是以开通完善城区环路为重点,拉大城市框架,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改造拓宽长青路北段,开通双赢街,实现建设路与南环路对接,向南延伸大宁路,已经初步建成城市环路体系。二是加强铁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长青路、花园街、金融街西段、友谊路南段等装铺工程,完成了天旺街、金融街、友谊路人行道装铺等附属工程建设。推动金三角市场周边开发,有计划地实施铁西经济适用房建设,引导城市重心向西转移;三是加快铁东区改造步伐。实施双拥街装铺工程,依法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抓好城区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开发建设规模化经济适用住宅小区,07年完成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四是抓好影响群众出行的小街小巷治理,建设中蒙医院金都广场,站前广场及地下人防工程,实施金三角等城区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章建筑,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一是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稳步实施教育综合配套改革,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规划校点布局,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全面实施农村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为贫困学生提供入学保障。保障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落实文化体制发展措施,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和入户率,丰富全镇人民的文化生活。三是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工作,缓解农民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加强镇卫生院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人口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提高镇村两级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民生、民安、民意至上,努力建设和谐平安XX。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重点抓好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医疗救助、救灾救济工作,确保各种保障救济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全力打造平安XX。搞好“五五”普法,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查处力度,排除不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保持社会和谐安定。

第四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对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

来源:湘潭人大网作者:蒋国梁发布时间:2009-06-22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国梁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最终战胜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困难和巨大挑战过程中,如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发挥何种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的同志一道,深入基层,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广泛问计人大代表、基层人大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查。

一、积极行权履职,代表作用发挥明显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大力弘扬依法治国理念,推动民主法制进程,促使“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近几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两级人大机关及其部门的精心组织指导下,积极行权履职,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了代表的管理作用。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通过依法行使集体决定权,直接参与国家各项重大事务的管理,包括审议通过列入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各项工作报告、议案等,选举产生本级国家机关相关负责人。2008年1月,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民政府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第五、七次会议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湖南水府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的审查报告,《长株潭城市群湘潭市域规划》、《湘潭市总体规划》和《湘潭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情况的报告。常委会还作出了批准市人民政府以政府财政支付方式回购湘潭市城区东二环等两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决定。

二是充分发挥了代表的监督作用。人大代表通过批评、意见和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及议案的提出,担任相关部门监督员等形式,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据统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2008年共收代表建议652件,其中大会期间548件,闭会期间104件,到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时止,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363件,占55.7%;已列入解决计划的229件,占35.1%;按现行法律、政策规定以及市级财政状况,近期内无法解决的60件,占9.2%。2009年,到目前为止,已收到代表建议579件,其中大会期间536件,闭会期间43件。例如,由市人大代表王国祥等领衔组织开展的对湘江水污染情况的视察调查活动,得到了市人大

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2006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保障全市人民饮水安全的决定》,引起了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方案,全面部署了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湘江流域8个地级市的市长向省人民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从而较好地推动了湘江水系8市的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了代表的表率作用。人大代表大多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精英,是社会公众人物,在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始终走在了全社会的前列。2008年,我市遭遇特大冰灾后,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抗冰救灾,热情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捐款捐物共计价值人民币2000多万元。有的代表还利用企业优势,组织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清除城市公共场所和主干道积雪。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人大代表又积极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捐款捐物共计1000多万元。由于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省人大代表柳秀导、市人大代表谭凤娇等被评为2008市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朱培立被新闻媒体评为2008感动湘潭十大新闻人物。

四是充分发挥了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代表把在履职过程中所掌握到的社情民意,特别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级国家机关,成为各级国家机关制定政策、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由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率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议案,引起了国务院高层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最后废止了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进一步密切了党和农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五是充分发挥了代表的助推作用。人大监督就是支持,支持也是监督。寓监督于支持之中,是更高层次的监督。通过监督,促使“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人大代表始终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岳塘区第二组代表通过调查视察,摸清了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找准了制约发展壮大的原因,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关于进一步强化措施,推动我市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议案》,是被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唯一一件议案,引起了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初,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积极探求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方略。

虽然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党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代表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代表小组活动开展不够经常,活动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还不够通畅,保障制度措施还有待建立健全和完善,建议的办理工作有待改进;有的代表履职积极性还不够高,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的职务代表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深入基层实际调查研究较少,听不到群众的呼声,有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二、对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几点思考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总的要求是“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维民权”。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以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保障民权为根本,以强化代表自身建设为保障,紧紧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依法治市和社会稳定、城市管理建设等重大事项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履职行权,促进湘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要深入贯彻落实代表法,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行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人大常委会机关,特别是联系代表的工作部门,要不断强化代表意识、服务意识,要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入手,通过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参加常委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调查视察等形式,努力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要认真组织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把代表活动与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代表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努力把代表建议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果。

第二,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方式方法。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困难和挑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应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这个重点,通过调查视察、问计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等形式和途径,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务求工作实效。

第三,要加强联系交流,共同推动代表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上下级人大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要通过定期召开人大主任、委室对口联系会、座谈会以及办班培训、下派挂职锻炼、上派跟班学习等形式,互相交流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等方面的信息经验。上级人大要加强对下级人大,特别是对基层人大工作的指导,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帮助下级人大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动人大工作,特别是代表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四,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增强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要科学合理地制订代表培训计划,狠抓计划落实。要通过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考察、专题研讨等形式和方法,加强对代表,特别是代表小组长和新当选代表的培训。要坚持把宪法、代表法以及预算审查、审计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积极引导代表围绕党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和人民群众的难点问题加强监督,不断创新培训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能力。

第五,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良好氛围。代表依法履职行权、发挥作用,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是我国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具体体现。要通过地方人大的积极鼓与呼,以及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不断增强地方党委、政府对代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从而引起党委的高度重视,争取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充分理解,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理解、尊重代表和代表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开展“三优”评比活动等形式和途径,不断增强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促使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罗国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税工作提出的总目标和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用新理念谋求发展,用新思路破解难题,用新机制营造环境,用新举措开拓前进,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促进珙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以科学发展观更新理念,深化对公共财政本质和职能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围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本质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满足人们难以通过市场实现的公共需要,统筹解决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公共财政职能的重心所在。由此可见,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公共财政职能之间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它们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着重解决的公共性问题的责任主体基本上是各级政府,而政策手段和资源配置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财政。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财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财政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财政发展战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正确履行财政职能的重要指导思想,使科学发展观在财政实践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

二、以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实现富民强县的根本目标 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思路,抓好财源建设,夯实财政增收的基础,振兴珙县经济,实现富民强县。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努力做大经济财政“蛋糕”。要强化发展意识,想问题、办事情都要立足于发展,着眼于发展,要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特色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重点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杠杆调节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拓宽财政参与、支持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域,不断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选准财政政策的切入点和财政资金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杠杆调节作用,在资金上、政策上支持骨干税源企业,发展壮大能源、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尤其是抓好华电珙县电厂一期、拉法基二期、双三水泥异地技改重建,以及2×100MW煤矸石发电、2万吨三氯氢硅、120万吨煤制甲醇等项目开发,延伸磷化工、硫化工、煤化工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加大财政对招商引资的奖励力度,积极争取和筹集资金,抓好“一区两园”建设,努力打造“百亿元工业县”。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技改补助、财政贴息等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扶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步伐,走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

二是以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税源经济。围绕“特色富民”,重点支持蚕桑、烤烟、畜牧、林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做强做大特色农业。加大财政资金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采取项目资金捆绑方式向特色产业重点倾斜,扶持发展蚕桑、烤烟、畜牧、茶叶、岩桂等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公司+农户+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大力发展税源经济,为财政持续增收建立稳定来源,做大财政“蛋糕”,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

三是深入研究和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认真分析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和经济运行的影响,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强化财税收入目标责任,建立健全财政税收经济分析、税源监控的互动机制,堵塞税源漏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煤规费收入收支管理,加强国有资本运营收益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等,努力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增加财政收入。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增强公共财政的民生投入。更新发展理念和理财观念,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倾斜,积极打造“民生”财政,切实增强与民生有关的各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努力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探索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完善以政府为主的教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支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建设公共医疗救助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公益性文化体育投入,建设好使群众受益的文化体育设施项目。

二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积极落实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救助制度,落实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努力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粮食、生猪等农业政策性保险,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标准。探索建立“三农”投入和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结构和使用方式,围绕“一路二水三产业”,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工程、人畜饮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支持“交通大会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快县、乡、村道硬化,全面提高县、乡(镇)、村道路等级,大力推进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着力建设高等级的交通网络、高质量的水电气网络和高品位的城镇化服务网络,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载体功能。

三、以科学发展观完善机制,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

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切实提升财政体制和机制创新水平。大力推进科学理财、依法理财,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努力提升财政支出绩效。

一是全面推行公共财政改革,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综合运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贴息、财政监督检查等经济管理手段,加强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制。继续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加快预算指标管理新系统推广,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严格预算约束力。继续完善综合财政预算,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非税收入的收支管理。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财政、银行、部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探索实施网上银行支付业务。坚持政府采购采管分离机制,健全招投标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政府采购水平。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加快“乡财县管”试点步伐,探索实行网络远程监管,确保试点成功。

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的过程控制和追踪问效检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安排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推动财政管理和服务向更加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健全支出管理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人大、审计、监察等部门对财政资金分配、运行和各项财政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强化项目跟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健全监督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继续依法加强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转让、股权转让等产权变动行为的监管,继续依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购建到处置的监管,尤其是行政事业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进一步完善内部循环监督机制,构建反腐倡廉防范体系。

“财政工作无小事,为民理财事关天”。坚持党的领导,做好财政工作,最能体现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最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能反映社会和谐的文明程度,最能推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实践经验,继续改革创新,牢固树立发展第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统筹兼顾、共建和谐的公共财政服务理念,在科学发展中提升公共财政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中共兰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兰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