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月28日观东林书院有感
10月28日观东林书院有感——四班 葛叶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
书院现存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均保持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历史风貌。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日,我与同学结伴来到了东林书院。步入依庸堂,只见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正上方有一块小匾,小匾光滑圆润,上面刻着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依庸堂。这三个字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格外绚丽。小匾的两旁还有顾宪成所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现已家喻户晓,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时,我仿佛看到的顾宪成站在对联旁,抑扬顿挫地说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的下面有一张朴素的桌子和一把高背的椅子。四面也都分列着一些书桌。穿过依庸堂,我们又来到了伴池。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只见一些又大又圆的荷叶上漂浮在水面上,这些荷叶绿的尤其可爱。再往水底一看,一些小鱼正在嬉戏玩耍着,他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汉乐府写的一首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确啊!这些鱼真自由、快活啊!看着这些鱼,我真羡慕它们啊!道南祠也是东林书院的一个景点,它是一座亭子,外形精巧而又漂亮。走进去,一股清风迎面扑来,那种感觉舒服极了。它也是人们歇脚的一个地方。东林书院,到处都带着一股书味,令人陶醉。东林书院,一个清静而又温暖的地方。
其中的氛围让我们体会到了历史的沉淀。从而更了解以前的文化,以前读书的环境,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思想的领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唐文治撰写了碑文,“发明性理之根源”,并略述书院建置始末,“惟愿我乡邦人士,景仰前徽,保气节于将坠。”碑后列有发起人姓名。唐文治,祖籍太仓,国学大师,长期在锡地办学,声名卓著。碑今存无锡东林书院。这就是它的由来,于是,我们也就了解到了书院的由来,增加知识了。
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悬挂在书院依庸堂上。现东林书院遗迹是按清雍正时旧制恢复。看到这幅对联我感触很多,这两句话有深层次的含义,不仅要求我们对于学习上要上进,对于国家,我们也有应尽的义务,要履行一个公民应尽得义务,事事关心,用自己的力量让社会更加美好,即使我们的力量是很微薄的,但是,我们有这个心有着个愿望那就是美好的,在参观的途中,我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浓厚的责任感,我想这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及思想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这趟参观让我们学会很多,了解许多。
第二篇:观东林书院有感
观东林书院有感
经管1105
伴着暖暖的阳光,我们一起走进了具有历史气息的东林书院,没有参观之前,我感觉中的东林书院应该是压抑的、陈旧的、只有无数的书本繁冗的堆叠在陈旧的屋子里。可是,当我看到东林书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有些愣愣的,建筑很有古典气息,但并不陈旧,反而有一种庄重之美,随着自己慢慢的看,才了解到是个朝代,不同时期的人们不断修复才使得今天的东林书院能完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我想我们今天也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民族的经典,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使得我们的后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气息。
东林书院还使我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让人耳熟能详的千古名联竟然是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先生曾撰写的,我通过参观了解到,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东林书院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
我想那么多有志之士聚集到一起,谈论天下苍生之事,在中华古典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讨学习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那是为了
民族奋起而读书的一种伟大精神吧。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光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像对联中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是我们大学生的风貌,我们要把民族的兴衰和自己联系起来,明确的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随着参观,我看到了东林书院的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寻乐处、心鉴斋、小辨斋、再得草庐、时雨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这些建筑均显现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鼎盛时期风貌,古香古色,有古典建筑的无穷韵味。我不禁一次次的被中国古老的历史所吸引,不光是古典的建筑,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切一切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我爱我的祖国,她的一切都让我为之吸引,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东林书院真的有很多让我意料不到的事情,书院里有很多爷爷奶奶们在练太极,看着他们都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幸福生活,还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学习孔孟之道,读孔孟之道,学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任何年代的人们都有现实指导意义。我觉得,人融入社会、与国家要立在世界之林一样;都有人与人、部门之间、国与国的外交,都要有良好的心态。并不能把富裕与长寿当作追求的目标,而是把大同、和谐、和平、共同幸福、共同欢乐视为己任。否则“恭而不侮”只在小圈子里实践就太可惜了。孔子说得是“大道理”,是要让每个人来“大实践”。从小学习儒家经典,这对小朋友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看着这美好的一切,不禁会心的微笑,看着美好而温暖的阳光,脑海里浮现出一句古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是《桃花源记》中的一句美好的话,此时此景,无比相称,我感觉自己很幸福,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会好好的珍惜,也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好好的建设伟大的祖国。
第三篇:无锡市东林书院导游词(完整)[模版]
东林书院介绍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东林书院。书院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校。东林书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书院之一。创建于公元1111年。也就是近900年以前。
它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学者杨时,号龟山,因讲舍前临清溪,周围古木丛秀,深得庐山东林寺之胜,故名“东林书院”。此后由于历史原因,东林书院被废弃了。
1604年著名学者顾宪成等人,为了继承杨时的讲学遗志,共同倡导捐款,重建兴复,并于左偏建造道南祠,以祭祀杨时。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名声大著。
现在东林书院已经成为一个传承精神文明的圣地。大家都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参观访问。小问题:东林书院在哪一年创建的?(1111)
东林书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书院内石坊高耸,屋宇鳞比,绿荫碧水,草茵花香,基本呈现明清鼎盛时期格局风貌。现将院内景点择要简介如下:
书院大门
始建于明万历间。计三楹,榜曰:东林书院。原在院前七箭河附近,后河塞门废。1994年重建于此。原悬门联曰: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此联引用书院创始人宋代杨时典故。他曾撰有《此日不再得.示同学》长诗,勉励学人珍惜时间,刻意攻读,否则时去不返,难以再得。明代书院修复重开讲事,故曰:此日今还在。另外,杨时一次南归时,其师程颢目送他曰:“吾道南矣”。后杨时居东林长期讲学,故曰:当年道果南。原联久佚,现联由无锡著名学者钱伟长重新题写。石牌坊
这个石牌坊是我们东林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我们在图片上只要看到这个石牌坊,就知道这是我们东林书院。
石牌坊位于东林书院中轴线的导入部位.这是个三间四柱五楼坊,坊额正面题字是”东林旧迹”。在这个牌坊上还雕刻着什么?对,有狮子滚绣球。这是中国民间非常喜欢的庆典游戏。我们再来看牌坊的后面。上面的题字是”后学津梁” 你们再仔细看看,反面雕刻着什么?对,上面雕刻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 鲤鱼跳龙门等。龙和凤都是中国传说中最有名的两个动物形象。龙是男性的标志,凤是女性的标志。鲤鱼跳龙门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民间故事之一。
旗杆石
此两块方形旗杆石系前代原址遗物。位于石坊后甬道两侧,每块约100厘米见方。厚约15厘米。中凿圆孔,孔径25厘米左右。为书院讲学期间悬挂院旗之用。据文献记载,旗杆木制,固定于基石上。旗杆上悬长方形旗帜,左右各一面。左侧旗上有“声彻琼林”四字,右侧旗上有“香飘桂殿”四字。琼林指宋代朝廷在京城汴京琼林苑宴贺新及第进士处。科举时代又称及第为折桂。明代东林讲学又有“东林社”子兼习举业,做到讲学科举两者兼顾,为社会国家培养人才。
洛闽中枢
洛指“洛学”,即北宋二程(颢、颐)之学。因二程兄弟为河南洛阳人。闽指福建朱熹“闽学”。中枢指重要部分或中心部分。此处喻指东林书院创办人杨时。他系二程高足,朱熹是他的三传弟子,他对宋代理学南传作出重大贡献。他将洛学南传后,成为闽学的鼻祖。朱熹成为理学集大成者。这一砖雕内容,反映了东林学派继承推崇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丽泽堂
现在我们来到的庭院叫丽泽堂。这里是是东林书院重要的讲学场所。丽,连接意;泽,水。两泽相丽,万物滋益。堂名也是东林领袖顾宪成亲自拟取的,喻意是让我们要相互讲学切磋交流,做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你们看,既有动听的名字,又有美好的喻意,可真是议想不到的巧妙呀!当时,有很多学者士友前往丽泽堂讨论,经常师众盈庭,盛况空前。
大家也为丽泽堂题写了许多对联,比如:愿闻己过;乐道人善。意思是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喜欢说别人的优点。喻意是从丽泽堂出来的文人墨客都具有这种博大的精神。
依庸堂
依庸堂是东林学派学术领地的象征,地位极高。因此,我们把东林的名联悬挂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说到这幅对联还有一个小故事:所谓对联必定是一人出上联,一人对下联。上联是由陈云浦老先生所出,一日夜晚,陈老乘船路过张径,当时是风雨交加,他就在张径桥下避雨,四周一片漆黑,岸上只有一户人家透出微弱的光,陈老感到好奇,就上岸拜访,见是两个小孩儿在读书,为了考验一下两人的学问,他出了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一小孩思索片刻,立马对出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东林领袖顾宪成。这幅对联是东林学子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激励我们后来的学子要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东林书院曾培养出一批英雄人物。最有名的是“东林党”人。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东林党人的故事。
明朝,也就是380年前。当时在当权太监魏忠贤一手炮制下,明皇帝颁发了尽毁天下书院的诏书.也就是把全国的书院都要毁掉。当时,曾在东林书院讲学过的许多学者都出来反对。魏忠贤等就把这些人称为“东林党”。在全国大规模地捕杀东林党人。
当时,除道南祠外,书院被强行拆毁.但“东林党”人并没有屈服。虽书院被禁毁,不少人依然“日趋书院旧址,讲学不辍”,表示对阉党的藐视与抗议.直到崇祯皇帝即位后,坏人魏忠贤被罢黜,畏罪自杀,东林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各地书院相继恢复.东林书院也在崇祯六年(1633)修复.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多次提到了东林人物顾宪成。下面我向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还经亭,就是因为顾宪成先生曾写过《还经录》,所以这个亭子叫作还经亭。顾宪成,有人因为他创办了东林书院而叫他“东林先生”。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住在茅草屋。不过,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发了他的志向和决心。寒窗苦读,使他在乡试中考得第一名,称为解元。后来,他又中了进士,当上了官。
但当时的明朝朝政腐败。顾宪成认真做个好官,反而获罪被罢了官。他回到了家乡无锡,把精力集中在讲习上。顾宪成会同自己的弟弟顾允成、高攀龙等人发起东林大会,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主讲。很多人到东林书院上课。顾宪成的夫人朱氏给学生烧饭作菜,使学生就像回到家一样。顾宪成对朝局的败坏很忧心,他经常告诉东林的学员们,不管时局千难万难,也一定要坚持。
晚翠山房
建于清代,民国三十六年(1947)重修,现建筑为1994年在原址重建。为书院讲学书斋之一。晚翠,一般指树木经冬仍保持鲜艳绿色,或日沉西斜之际苍翠景色,此处两者涵义兼而有之。因为,此建筑位于书院主体建筑中轴线西侧长廊外,故与后一层含义较为贴近。山房,本指山中房屋,此处指幽静读书之所。此建筑为三间卷棚顶。内悬挂有前代所题“晚翠山房”匾。另悬柱联曰“茶熟酒香客到,月明风细花开”。
道南祠
大家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东林书院曾经遭受火灾,唯一留存的建筑就是道南祠。
道南祠建于1604年,是东林书院的创始人杨时和他的弟子休息的地方。杨时自幼聪颖,人称神童,8岁就能写文章。他曾经拜大学问家程颢为老师。在与这为老师离别时,老师曾看着他的背影感叹道:吾道南矣。“道南”二字便由此而来。程老先生去世后,杨时又求学于程老先生的弟弟程颐。当时,程颐老师正在厅里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见门外积雪已盖过脚背,而杨时仍立在雪里,极为感动。“程门立雪”之千古佳话就由此传扬,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
弓河
明代时书院东侧有一内护城河,因形似弓背而名“弓河”。原河随历史变迁已被填没。2004年重新修复开挖,因客观条件限制,恢复其中的200米及明式码头,其南端尚保存有明代弓河黄石驳岸约25米。高攀龙曾作诗“闲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因此码头命名为“观妙”,两旁悬挂对联“云开青嶂峰当笔,水落银河月是弓”。书院东侧以弓河为界,不设围墙,使典雅秀丽的东林旧迹直接呈现于路人眼帘。
第四篇:四观书院
四观书院打造优秀文化新阵地
工作人员QQ:786591997 2014年12月23日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顺黄路中段的四观书院一片喜庆祥和。书院内人头涌动,高朋满座。四观书院将于今日正式挂牌成立。
四观书院占地百余亩,当属中国现今最大的书院。该书院由数百年古代徽派建筑群组成,巧妙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园内花草树木、湖泊山石、亭台楼阁、层峦叠嶂,交相辉映,展示出书院的恢宏底蕴与不俗气象,堪称为当代罕见的园林式书院。
周易玄院长在书院主楼前等候出席成立大典的各界宾朋
北京四观书院由著名青年学者周易玄及著名慈善人士——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先生共同创办。从书院的规模气象及谋篇布局,就能看出凝聚着创办者的心血。
周易玄、王端瑞两位院长迎接嘉宾
书院的大门口挂着一副对联:“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中正大公为生民立极。”彰显出书院的底蕴与追求。而书院内几乎所有对联的右上角,都镌刻着五个字:“易玄先生撰。”
在书院正中央有一幢气势宏伟的木楼,一抬眼即映入眼帘的是“四观书院”四个苍劲有力、金光灿灿的匾额。匾额两侧是一副对联:“北辰所居,众星向共;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周易玄院长与北京市原副市长孙安民先生交流国学
四观书院的成立大典就是在这幢雄伟的大楼里召开。QQ:786591997 一进门穿过一道屏风,就是一个能容纳三百人的大厅。大厅很高,高得让人心生敬畏。顶部正中央是一个传统的八卦木穹顶。穹顶中间是一块镂空的同心圆蓝云石,灯光从云石背后打出,仿佛把蓝天白云搬进了厅内。同心圆云石中间镂空的部分镶嵌了一条雕工精致、栩栩如生的五爪龙,俯瞰整个大厅,更增生气。八卦穹顶的四周灯光映射,美轮美奂,使人想到《观沧海》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大厅内此时已是济济一堂,都在等候着大典的开始。
两位创院院长引导迎接嘉宾入席
九点半,中国社科院博导孙晶教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了场,宣布四观书院成立大典正式开始。同时宣读了许多关心书院成立而未能到场的书院导师发来的贺信及寄语。包括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坤仁、总装备部原副部长张建启、武警部队原副司令王福中、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刘吉、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魏传忠、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健民、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著名华人学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成中英等。
胡德平先生、孙安民先生等嘉宾出席四观书院成立大典
其中书院导师李肇星部长发来贺信说:“端瑞、易玄:祝贺四观书院问世,望爱国敬民、志存高远。广学各国人民的优秀文明成果,增强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动人类进步提供正能量。祝成功。”
书院导师龚心瀚部长发来贺信说:“尊敬的周易玄院长及各位同仁:„„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息发展,在根本上是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的继承的延续。在当今各种文明交汇碰撞的全球化时代,要坚守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保护和传承中国独有的文化基因,树立和昭示民族文化自信,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人鼓舞的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中华文化复兴正当其时!„„当下,国家正在兴建中国国学中心,这将是官方研究和传播国学的代表性机构。而你们选择在这个时间、在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创立了这样一个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院,无疑是对国家号召的一个强有力呼应,值得关注和赞赏。书院创办者曾与我进行深入交流,给我留下的感受是:四观书院立心大公,陈义高迈,境界不凡!在宗旨情怀上,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始终把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文明传承摆在首位;在文化态度上,尊古而不复古,自信但不自闭,始终以一种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宏阔视野,观照诸子百家和各类文明;在办学理念上,既注重务本问道、直指心法,又坚持古为今鉴、经世致用,始终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规划书院的发展。并且,书院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导师团队,整合了体制内外各领域一流的研究教学力量,凝聚了一批志同道合、才干卓越的有识之士,这些都为书院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得道者多助,四观书院幸得天时、地利、人和,未来不可限量。”
接下来还宣读了国际中国哲学会荣誉主席成中英、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赵为民教授发来的贺信。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尹祥君先生等著名书法家、画家还专门为书院成立赠送了书画佳作。
周易玄院长感谢著名书法家尹祥君先生馈赠书法佳作
其次由四观书院创院人之一的王端瑞致欢迎辞。然后由四位嘉宾代表分别上台致辞发言。
第一位上场的是兰州军区原司令员李乾元上将,他从军事战略学中占领军事高地的概念引申出四观书院应该作为极具社会代表性的文化高地;第二位是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德平先生,他结合总书记的谈话精神,褒扬了四观书院创办人扛起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第三位是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教授发言,他从文化的角度为四观书院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最后一位是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先生发言,他从汤因比博士对中国未来的预言谈起,又谈到了当下中国的国情,站在历史的高度,谈到创建新时代书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作用与意义。他说四观书院是应运而生,生逢其时,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召唤。
嘉宾致辞后,由四观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周易玄致辞。
周易玄指着他身后由他所撰的一副对联说,“在座的来宾们,都是具有远见卓识、厚德载物之人。大家看到的这副对联,正可表达我此刻的心声:一堂聚四海名贤,气节文章,光传统以开先进;诸子遗千秋凤仪,弥纶天地,导世界而趋大同。今天在场的朋友和嘉宾们,都是来自四海的名贤,大家有高昂的气节,和四观书院一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光传统以开先进’。大家又都是四观书院聘请的导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导师呢?就是‘导世界而趋大同’的导师。光传统、导世界就是我们今天的责任所在。我真切地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来宾、朋友,在未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我们走到哪里,就把种子带到哪里。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枚小小的种子,可以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加被全人!”
周易玄言语铿锵,气定神闲,很难想象,他今年仅有28岁。而台下的数百名嘉宾,都是来自政界、军界、学界各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周易玄发言时,全场静默肃然,都被他的言语、精神所感染。
谈到四观书院的命名及追求,周易玄朗读了一遍由他撰写的《四观书院序》:
四观书院序 《易》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故知必以贞正之观,方可立天地之道。
夫其观不立,则其精神何以有振,必使其物欲以横流,人心以泯灭。终日惛惛,殁身于利欲洪荒之内。
今所谓节操之碎、伦常之毁,皆肇于其观之未立者也。
群人无观,则群人失命;家国无观,则家国昏乱。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其时用不亦大乎!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文明之元,始乎观矣。仰观俯察,神通万类,圣人之德也。
《易》有《风地观》卦,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风行地上者,以文化成,大道之行,行于天下者也。
《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天文为源,拟诸人文,鼓之舞之,形之以文化,从天乃降,则生民立焉。犹风行大地,万物化生;风行天下,万国咸宁。
此诚观之义也。观之时用大矣哉!
老子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故四者,域中四大之称矣。天地人三才贯通于道,是名为王,王者,贯三才之道而为一,其数曰四。
道家四大者,天地人心。心与道通,而名为心。
故观天、观地、观人、观心谓为四观。
观天者,犹言今之宇宙观;
观地者,犹言今之世界观;
观人者,犹言今之人生观;
观心者,犹言今之价值观。
此四者一以贯之。四观既立,则四维成列,乾坤定矣。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事业之始,始于形而上也。
形而上者,道也。唯以形而上之高,方可观于天下、观于万物,后能成就事业。故观者,精神超拔,境界飞升之谓也。
故以“四观”之精神,成就“四为”之事业。
观立则人立,人立则事成!如曰:
以天人合一之宇宙观、协和万邦之世界观、己达达人之人生观、推仁弘毅之价值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易》乃中华文化之大本大原,儒释道三家又乃其干流巨川。诸子百家,一脉承续,汇纳天下,源远流长,气象万千。
佛家有中观止观观自在之名,非穷于智慧之极不能如此观。
儒家究天人之际,成天人之学。所谓大人君子,非顶天立地,正大光明,不能有此观。是名天人视野。
道家以有以无,观妙观徼、观邦观国观天下,其洋洋大观者,悉在于道焉!
佛家之道场,其名曰寺;
道家之道场,其名曰观;
儒家之道场,其有名曰书院者也。
盖寺、观、书院,研习弘宣三学之道场是焉。则四观书院,是为传承中华人文传统之大道、弘扬三家圆融益世之精神、涵衍诸子百家古今之学说、化育正观正信正行之英杰而创立之所在也。
周易玄院长在四观书院成立大典上致辞
周易玄发言完毕,就是四观书院的揭牌仪式。标志着新时代一个全新的现代型传统书院的诞生。
接下来由周易玄院长向所有来到现场的导师们颁发聘书,正式聘任他们为四观书院第一批文化导师。名单有:
兰州军区原司令员李乾元上将;
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德平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法官学院原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郑成良教授;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
清华大学哲学系书记邹广文教授;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教授;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人才学会顾问王通讯教授;
著名学者高发金教授; 著名学者常秉义教授;
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教授;
解放军防化工程学院原副院长韩东军将军;
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胡从经教授;
上海市委原秘书长刘文庆教授;
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姜剑云教授;
东南大学李仕澄教授;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教授;
南开大学廖墨香教授;
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谭小英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詹小斌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徐里教授;
中央企业青联副主席陈山枝教授;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秘书长郑德兴教授;
中央军委原办公厅副主任曹育民将军;
中国武警北京总队原副政委李金星将军;
中央党校哲学部任俊华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科学报总编程郁缀教授;
中国科协研究员丘亮辉教授;
中国社科院博导、研究员孙晶教授;
河北大学文科综合实验基地主任孙学军教授; 中国科协王国政教授;
社科院特聘研究员、著名学者殷旵教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党组书记刘洪海教授;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副所长黄行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晶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赵应樾教授;
武警副司令、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左印生将军;
总参二部原政委姚立云将军;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尹祥君教授; 国家民委原副主任李晋有教授;
北京市原副市长、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孙安民教授;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谢安山教授;
重庆乾元国学研究院院长陈传渝院长;
四观书院文化导师聘任仪式
而当天未能到场的首批导师还有:
总装备部原副部长张建启中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朴民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能宪教授; 中央党校王杰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
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
中国航空研究院高歌教授;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通审专家郭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黎荔副院长;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刘吉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涛教授; 国防大学李明海教授;
原首都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政协科技委主任申建军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原副院长强世功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杨庆中教授;
北京大学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
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坤仁上将;
中国质检学会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魏传忠教授;
民革中央常委、宣传部长吴先宁教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新清教授;
铁道部原副部长国林教授;
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杨汉龄将军。
导师聘任仪式现场(左起:周易玄院长、张晖明教授、李乾元上将、郑成良教授、邹广文教授)
四观书院首批文化导师聘任仪式结束后,则是由各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在四观书院设立基地的授牌仪式。
由四观书院常务副院长王一博士接领授牌。
第一块牌,是“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四观书院文化交流基地”,由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为书院授牌,同时由程教授宣读该中心主任赵为民教授发来的贺信;
第二块牌,是“国际易学联合会四观书院文化交流基地”,由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王国政教授授牌;
第三块牌,是“中国文化研究院四观书院文化研究中心”,由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胡从经教授授牌;
第四块牌,是“北京国艺美术馆四观书院创作基地”,由国艺美术馆王清杰馆长授牌;
第五块牌,由浙江大学北京公共管理研究会为四观书院授牌;
第六块牌,由孙学军主任代表河北大学文科综合实验中心为书院授牌;
第七块牌,由赵应樾教授代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为四观书院授牌。
四观书院成立大典至此已接近尾声,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所有来宾都集体在四观书院主楼前合影留念。
此刻,主楼上方祥云片片,蔚为大观,嘉宾们忍不住纷纷举起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拍摄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3号四观书院举行成立大典的当天傍晚,北京的上空出现了一朵灿烂辉煌的凤凰祥云,全北京人民都几乎亲眼目睹了这一罕见现象,许多主流媒体,还将此美景拍照,大为传播,于是乎一夜之间,传遍全国。
12月23日北京上空出现火凤凰祥云
而四观书院副院长王一博士曾在一年前为周易玄院长的新书《国学旨归》跋里写过这样一首诗:
复兴大任,铁肩担当;传统文化,盛世重光!筚路蓝缕,关险路长;此中艰辛,冷暖自尝。圣学传承,贤德所望;光前裕后,少年名扬。皇天不负,正道汤汤;先生苦心,必感上苍!
《国学旨归》丛书(第一辑)
《易经》里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也许这是上苍对四观书院成立的美好祝福,同时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即将于盛世重
光的美丽昭示。
正如周易玄院长所说——四观书院,肩负着这个时代的使命,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所以,四观书院必然将应运而生,因为她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召唤。
需要了解四观书院相关情况请咨询工作人员QQ:786591997
第五篇:读《书院》有感
读《书院》有感
六(5)班 刘玉丹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就应该多读一些对我们有益的并且感兴趣的书。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予我们无穷的知识与力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每读一本好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如果将这些收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富有啊!
我很喜欢经典诵读里刘过写的《书院》这首诗。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告诉我们努力学习就如同农夫耕地,辛勤和懒惰你自己心知肚明。只有多读书,多播下书的种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定会有大丰收的时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览群书,不断积累,心在才会更加睿智,才会满腹经纶。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传给一代又一代。”从古至今,勤奋好学,爱读书的名人数不胜数。正因为毛主席、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振兴中华;张海迪和海伦·凯勒,一位面对高位截肢,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们身残志坚,都想一块干海绵,不断吮吸书本知识带来的水分,终成为知识渊博的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激发人的斗志,催人上进“是书为我们创造出更辉煌的前程。”读一书,增一智“,好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开阔。如果说勤奋学习是一扇成功之门,那么书籍便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相反,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因为书,人生才会更精彩。让我们在无穷无尽的书海里畅游,吸收书给予我们的知识,感受书带给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