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哲课结课论文作业(将优秀论文总结改写成一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习心得
没上马哲课之前,以为马哲课是枯燥而乏味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可是上课后才发现逃课的人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的一些基础课如英语、高数、经济学等都是我们日后走上社会的技能能力基础,而马哲课又有什么用处呢?我在课程中找到了答案。
看到有人说“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其实这话一点也不假,一点也不夸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有利于更好的完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它让我们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一篇文章上曽写到:“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是我越发地庆幸我们还是大一的新生,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和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
另外从课堂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让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 1.老师讲课态度认真严谨,对于作业和出勤都很严格负责; 2.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
3.PPT图文有趣结合,上课气氛活跃轻松;
4.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5.对于职业生涯的展示活动让大家都受益匪浅;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我们应该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所以,只要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便是人生漫漫路途中那一盏不灭的明灯”!
第二篇:马哲结课总结
意外的惊喜
―关于“马哲”的结课总结
没想到刚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就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对我们来讲可能是较为吃惊的。但不管怎样都谈不上惊喜。因为大多数大学是在大二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而且印象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是大篇幅的理论堆积而成的。虽然都在提倡要理论联系实际,然而这谈何容易。而课后我们又往往被英语、数学这些头疼的科目所纠缠不休,自己也不愿意去实践。所以“实践”二字也许只有在大四时才能真正有效。而且教这些科目的老师大都比较严肃,课堂气氛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所以我对 “马哲”课的期望可以说是很低的。
上了第一节课后,我感到了有些意外的惊喜。因为我们的“马哲”老师不是一个老头,相反是一个看起来像爸爸一样的中年人。仅此点,原来对“马哲”课的一些担忧就少了些许。之后,更令我惊喜的是我们的课堂气氛、卜第一节课时,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直接进人主题。而是给我们谈了读书,谈了对学习的一些看法,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学习“马哲”课。对于论文,我们以前从未接触过。因此对于它的概念也很陌生,不知从何人手。但老师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所以不管第一篇论文内容是好是坏,但至少我们的态度是好的,是认真的。有了第一节课的经历,我对“马哲”课似乎有了那么一些兴趣,并期待着下节课的到来。
果然,以后的每节“马哲”课都很精彩。老师讲得高兴,同学们也听得有热情,甚至下课时,我们都愿意继续听老师讲完。这可以说是更令我惊喜的。先前的顾虑完全打消。老师讲的例子真实、生动,不知不觉中,把哲学课本中的理论都融汇其中。不仅印象深刻且记的牢固。接下来的一个惊喜是关于“马哲”老师的。我没有想到他会认真地把同学们写得好的文章收集起来,并打印成册,或者贴在教案里,给我们作为实例来讲。在讲到意识时,他引出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两棵树的。教学楼前有两棵树,体裁、内容、形式、字数等都不限,但要求学生用真情实感来写出它们。老师读了几篇学生的文章,最长的有几千字,最短的仅一句话。但评分的结果是最长的那篇和仅有一句话的那篇都得了优。当时我的震撼很大,感到大学学习真的属于开放性思维。只要有内容,不管形式如何,采取何种方法,都会得到认可。就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也启发了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应该注意自己要开放性地、创造性地看待问题。对“马哲”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我尤为感到惊喜。
还有一点惊喜是关于自己的。学完“马哲”后,我明显感到自己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处理问题时也更加客观、更加理性了。虽说在高中时学过政治,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应付高考而采取的生吞活剥的办法。从未有过自己深刻体会。现在学了“马哲”,加之原有的一些基础,自己在学习之余可以更加深刻地品味其中内涵。无疑在潜移默化中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就像老师上课时给我们讲的例子一样,“尽管舞厅里的小姐穿得很漂亮,但随便从我们班里抽一个女生和她比,也会比她有气质”.学了“马哲”课,相信我们的内在的修养已经变得成熟理性了许多。与那些没有学过“马哲”的人相比,我们更有内涵,处理问题更合理一些。
最后一点惊喜是关于“马哲”结课的考试。没考之前,我们一个个都紧张得要命。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是闭卷考试!虽然我们喜欢上“马哲”课,但面对那么一大堆的理论知识,我们还是头疼。好在这一周基本没有什么课,从星期一开始,儿乎人手两本书―《学习手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见了面也不问别的:“马哲准备怎么样了?”但时间毕竟有限,从星期一开始完全投人复习到今天考试,也不过只有短短两天半时间。七套练习,除了选择题能好一些,简答与论述更是记住了后面忘了前面。面对这一严峻现象,我们只好采取适当的措施了。刚刚还在心惊胆战,并与我们班同学打赌:如果今天考试的话,他请我吃饭,否则我请他(因为早有同学说不考了)。看来今天这顿客请定了。不过请得乐意。因为“马哲”终于没有考那七套令人头疼的理论题,而是选择了写课程总结和论文成绩以及作业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我相信,老师是明智的。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七套题考不出真实成绩!
如果下学期还有“马哲”课,且还是由现在的老师来教,那么,对我们来讲又会是一个惊喜!
第三篇:马哲课《矛盾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姓名:李超凡 学号:1006142218 班级:教学10班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读《矛盾论》有感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开篇之句,便是告诉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会涉及广泛的方面以及诸多哲学问题。这正说明了毛主席的严谨:哲学论不可能随随便便几句话便能阐述清楚的,必须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来全面看待。随后毛主席从对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斗争在矛盾中的地位这些问题的讨论最终很好的阐释了矛盾论。这其中有很多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并且通过对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和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在对两种宇宙观的论述中,毛泽东指出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而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
在对矛盾的普遍性的论述中,毛泽东认为因为许多事例对其的运用验证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就简单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在对矛盾的特殊性的论述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进行讲解,因为他认为教条主义者主要是对这方面弄不清楚,他们不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他们也不了解研究当前具体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我们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而这正是毛泽东写《矛盾论》的动机。他指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中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发展阶段上矛盾双方各有特殊性。
在对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述中,毛泽东系统阐明了关于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论,即关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理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转化,使事物发生性质的变化;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转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别。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更加完善,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
在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论述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在对于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的论述中,毛泽东特别强调,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但不是矛盾斗争的唯一形式。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和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是斗争的形式,则应该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在最后,毛泽东以精辟的笔调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总的来说,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差异就是矛盾,无可避免。原定的计划与未知的偶然相矛盾,远大的理想和无情的现实相矛盾,繁忙的都市生活节奏和碧溪垂钓、静赏夕照的闲情也相矛盾。由《矛盾论》而引发联想,则知生活之中无处不存在着矛盾,绝对的平和与纯净只是理解上的片面与偏差,存在于理想国度之中。
譬如进入大学之前总是心存侥幸,以为熬过高考之后世界或便该是一片阳光灿烂,前程无忧,然而行至今日也不过如此,仍然需要在各种矛盾之中排解调和以求平稳生存。学业愈重与之对立的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也愈重,一方消失后另一方也对应消减。是以甫入大学,时有空虚之感,而又不得不继续鞭策自己,在压力之中寻求动力。文章中也曾说“生命也是存在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到来”,这观点说的很好,但值得一说的是,这一矛盾结束了,另一矛盾就又产生了因为同化、异化的矛盾运动停止了,仍然存在着物理的、化学的矛盾运动所以,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由矛盾个体组成的社会乃至整个宇宙都存在矛盾。基于矛盾的普遍性,我们必需学会怎样对待矛盾的普遍性,从而使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少碰钉子。
人也是如此。人性之中的善与恶是一对手拉着手旋转的对立统一体,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不同的只是在各人的成长过程中,一部分人将心底里的恶念转化为善,由行为思想上加以引导,而成为善人。然而成为善人的人心中也不会没有一念之恶,他们一生将之压制并幽闭在内心的某个角落,缩至无限小,但依然存在。另一部分人则放纵心灵中的各种欲望,违背道德与公理,成为与良善之人相反相成的阴暗面。上下、左右、乾坤、阴阳,社会与人生都是由这种两极对立所组成,人总在试图转化矛盾当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获得成长,并将矛盾长久地持续下去,直止死亡。因为有对生的憧憬与向往,才有对死的虚枉的恐惧。
矛与盾,其实不可分割。矛盾的一方推动另一方前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正因为有了诸般念想,人性因而渐趋复杂成熟。换而言之,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也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与生活,对各种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效的方法,将矛盾之差异的级别化减到最小程度,化解对抗,使生活与思想在矛盾之中螺旋前进。
作为我们,要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需要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这些方面,更应注意,更应要求我们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需根植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从而才能实现自己更好地发展,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第四篇:马哲课演讲
中国古代哲学的妥协与叛逆
中国古代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840年,大体可分为: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
文艺复兴是个认识“人”的过程,中国的古代哲学,一路走来也是一个认识“人”的过程。
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此时正是中原在王权列国时代和皇权帝国时代之间的转型期,大家很清楚,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转型的,是思想观念的大转型,也就是雅斯贝尔斯(K.T.Jaspers)所说的“轴心时期”(Axial Period)[2]。这个时期,诸子百家兴起。
诸子百家
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法家商鞅的愚民政策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商鞅变法理念的核心:若要国家富强首在愚民弱民
事实上,一言以蔽之,商鞅变法果真就是一场极端的、匪夷所思的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民风的激进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大国崛起,公正地说,商鞅做到了。但他本人却惨遭横死,而生活于这场崛起运动下的秦国民众,尽管眼见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却不仅没能拥有日甚一日的幸福,反而与这个冷冰冰的祖国越来越对立。
商鞅在秦国历时l9年的变法,要言之,最核心的东西不过两个字:农战。农是农业,战是军事。和当时的大多数变法一样,商鞅的从农战着手的改革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新鲜之处。--显然,他的新鲜之处不在于改革对象,而在于改革理念和改革手段。
商鞅的改革理念,在《商君书》里可以找出几句话来概括。
其一:“国家政策制定的是人民憎恶的东西,人民就弱;国家政策制定的是人民喜好的东西,人民就强。人民弱了,国家就强;人民强了,国家就弱。”(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其二:“国家施行善政,民众中就一定会出现许多奸诈之人。国家富有,但执行让人民贫穷的政策,叫做富上加富,富上加富的一定就强大。国家贫穷,但执行让人民富有的政策,叫做贫上加贫,贫上加贫的一定就衰弱。”(国为善。奸必多。国富而贫治,日重富,重富者强。国赞而富治,日重贫,重贫者弱。)其三:“人民弱势,国家就强大,人民强大,国家就弱势,所以治理有方的国家一定要使人民处于弱势。”(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凡此种种,在《商君书》的不同篇章里,都以大同小异的表述出现过,它们无疑就是商鞅变法的核心理念。
--他的理念就是将国家与人民对立起来,有国家的强大就没有人民的幸福,有人民的幸福就没有国家的强大。要实现独裁者让国家强大的理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使人民更加弱小--换言之,大国崛起的基石,就是人民的苦难和泪水。一个雄视四海的大国的崛起,注定要以牺牲全体民众的幸福为代价。
愚民、辱民和穷民。
商鞅的成功,在于他的改革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帝道、王道的理想境界,秦孝公等不及,因而必须用简单的、易于操作的、见效快的办法,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一个生龙活虎的秦国。
法家思想的兴荣就在于他们满足了大多数统治者的利益需求。可以看出在当时想要一个思想盛行,就得向统治者妥协。
儒家董仲舒
儒家是其中的一家。儒家的学说最终取得了国家哲学的地位,这是在汉代才完成的,众所周知,董仲舒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董仲舒出生在拥有大量藏书的大地主阶级家庭,也从小热爱读书。他还当过不少时间的夫子,招收大批学生,教导儒学。教出来的学生也很优秀,不少当过大官。他讲课讲得好,渐渐名气越来越大,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董仲舒在儒学扮演帝国意识形态的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在于他改造先秦儒学,使它更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使儒学成为主导帝国统治秩序的核心思想,能有效扮演帝国意识形态的角色。
董仲舒在第三次《对策》中主张:“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段话简要有力地表达了董仲舒透过尊儒达到意识形态控制的用心。
透过意识形态控制,达到统纪、法度的齐一,并非始于儒家,而是法家首创的。《商君书》就反对人民信奉法令以外的知识;《韩非子》更重视思想统制的工作,认为国法的标准若与世俗的毁誉不同,将造成国法权威的陵替,“治强不可得也”,所以主张统一价值标准,排斥儒、侠、纵横、带剑之徒,希望达到以法的赏罚为唯一的价值规范。
后来李斯《焚书议》主张焚书的理由,是害怕不同的学说产生不同的思想,造成不同的价值标准,使国家的“法教”丧失独一无二的权威性,使国君的权势受到损害。这种主张与韩非完全一致,所以秦始皇的焚书之举,是法家理论的实现,一点也不偶然。
(儒家学说)后来变成一个体系,成了士大夫背后一个组织力量,并充分地表达了他们的利益、思想和理想。……儒家学说被用作保护士大夫阶级利益的工具,其做法之巧妙(姑且不说不诚实),迄今为止欺骗了不少学者。” 士大夫集团与儒学之间的利益连系,使得透过尊儒达到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得到更大的助力,更易收效。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的伤害很大,使中国在孔孟之道的泥坑里深陷而难以自拔,这种悲惨局面确实始自于董仲舒。中国很多搞哲学的人对自然科学历史与科学精神缺乏了解,这是他们昏招迭出的一大原因。
PS:盐铁论,一些平民学士也能有机会和朝堂高官共商国事。可见当时的朝堂还是相当有大胸怀的
PS:公羊学是什么东西?董仲舒是公羊学的大家,后世大家比较熟悉的龚自珍,还有梁启超康有为都和公羊学有些关系。
公羊学派,是儒家经学中专门研究和传承《春秋公羊传》的一个学派,它属于今文经学内部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派。西汉景帝时期,立治《春秋》“公羊学”的博士胡毋生、董仲舒(当时的博士还不是专经的博士)。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其中的《春秋》博士就是公羊学派,而传授系统就是胡毋生和董仲舒两条线索。
明朝王阳明的弟子们
王阳明对知有两种用法,用作动词和用作名词。用作名词,就是存在于内心的知识,或者认知能力。用作动词就是将内心之知推送、赋予给外物,将内心的认知能力应用到外物上,这就是知的过程。
王阳明说的知(名词),即知识,主要的和重要的并非物理属性的知识,而是义理之知。义理就是道理,就是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什么事错误。
王阳明认为,义理是内在于人心的,而且是天然地内在于人心的。这就是所谓的“良知”、“良能”,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其目的就是在于对抗外在的“真理”,外在的“权威”,就是彻底否定任何外在的真理,否定任何外在的权威,唯有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才是真理之本源,才是权威之本源。这样就破除了任何形式和任何程度的迷信,而让人建立彻底的自信。
概而言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意见建立和实现真正的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
王艮
王艮的“百姓日用是道“,“百姓日用之学”,是王艮思想的闪光点和泰州学派思想的主旨和重要的进步命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王艮还在孝悌观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但王艮主张的“孝”和“悌”,不是绝对盲从,而是坚持独立思考,有所选择。他说:“父兄所为,不可不识;父兄所命,不可不择”。这就是说:对的,当然要尊敬从命;不对的,怎么办呢?他说:“所为未是,不可姑息”;“所命未善,反复思绎”。这些都说明王艮不仅能真心诚意地事奉他的父兄,但绝不是“愚孝”、“盲从”,而且能做到抵制和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的东西。因此说,王艮的“孝悌观”和传统的“孝”和“悌”是有原则区别的。
(陆王心学,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鼻祖)陆九渊
一、这是哲学家陆九渊的一句话,很有气魄: 六经皆我注脚。
不管做人还是做学问,应该遵从德行第一的原则,而做学问假如想要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而是要另辟蹊径,所谓的六经都是为我做注脚的。
二、详解他的石破天惊的话语:
1,以心求道,而不要执迷于六经的言论。学者的任务是探明天地人生之道,并用之于实践,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即使将六经背得滚得烂熟,却不能明道,不能行道,跟没有学习毫无二致。为此,陆九渊还提出了一个口号:“一意实学,不事空言。”
有人会问:学习六经不就是为了明道吗?陆九渊显然不同意这个观点。事实上,人们学习、理解、运用、迷信六经,是基于一个假设:六经之旨即是道。但实际上,六经某些观点也许总结出了部分社会与人生规律,某些观点却偏离了社会与人生规律。这就是说,创作六经的人未必真正明道,六经的观点也不等于道。那么,通过学习六经而明道,不是缘木求鱼吗?
按陆九渊的观点,一个想明道的人,应该“发明本心”,用心去体悟道的本原,而不能寄希望于六经。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崇古非今”,老是觉得古人比现代人聪明,古人的东西总是好的,是牢不可破的经典。陆九渊敢于怀疑、看轻六经,在当时可以说是通天彻地的觉醒。
2,借助六经,为自己服务。陆九渊虽然看轻六经,但并不完全否定六经的价值。他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把六经当作明道的工具。用现代话来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李贽
《万历十五年》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前文中大致讲,耿定向说“昔颜山农(颜钧)于讲学会中忽起就地打滚,曰:‘试看我良知!’士友纸巾传为笑柄。”还说李贽跑到寡妇卧室里化缘等,皆以恶语攻击。李贽在1587年对这种攻击作出答辩。除了关于寡妇的事件以外,他对自己不拘形迹毫不掩饰。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就地打滚”的评论。他说,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一故事,如果真有这件事,只能证明颜山农确实参透了“良知真趣”。他又说:“世间打滚人和限?日夜无休时。大庭广众之中,谄事权贵人以保一日之荣;暗室屋漏之内,为奴颜婢膝事以幸一时之宠。无人不滚,无时不然,无一刻不打滚。”当一个人真能领悟到打滚的真趣,则另有境界,此即:“当打滚时,内不见己,外不见人,无美于中,无丑于外,不背而身不获,外庭而人不见,内外两忘,身心如一。难矣,难矣!”他认为耿定向的耻笑无损于颜山农,“即千笑万笑、百年笑千年笑,山农不理也。何也?佛法原不为庸众说也,原不为不可语上者说也,原不以恐人笑不敢说而止也。”因为这一段“就地打滚”论,我对李贽有十分好的印象,只是并没有深究过他,仅是凭借《万历十五年》而对他略知一二,他的所谓思想系统,我也是似懂非懂,仅是在此摘录一段比较喜欢的话。
在这些讨论中,他不以孔孟之是非为是非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认为孔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在当时可是说是在思想界放了一颗精神原子弹。以至于即便是他最亲密的友人,也感到难以接受。
可以这么说,李贽对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确已达到了“非圣无法”的地步,也难怪会惊动十几年不理事的万历皇帝,将他逮入监狱。
其实李贽很少因为他的言行而受到迫害,恰恰相反,在麻城他还是挺受世家大族欢迎的,公然支持李贽的更是大有人在,这种支持最明显的是体现在经济上。
因为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可以说是当时最时髦的事情,就像我们今天喜欢的摇滚乐一样,娱乐价值远远高于思想价值。
第五篇:马哲课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心得
哲学总的来说是一门比较难懂的学科,内容很抽象。其实在高中的时候,就作为高考的内容深入的对这个学科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但是对哲学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这次再次有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自己社会阅历的增加,对这个学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提到,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哲学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可以对我们的行为举止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又有明确的方法论教会我们该怎样做事。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只有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对人们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个还好理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都有联系,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做事时协调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为什么都是在学习了科学知识后才做事,这就涉及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哲学概念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国家和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到路上必须坚持的一个哲学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可以避免“建造空中楼阁”的这种失败,不盲目,不空想,有现实的基础做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我对马克思主义比较印象深刻的一个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原理体现在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中,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身的不断完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关系。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很丰富,还有很多新的知识等待我去学习。从短期来看,这些哲理对我的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多和老师、同学、领导交流,自己毕竟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在生活中与之相连的东西很多。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再盲目的追求那些几乎是幻想的理想,知道了在现实中自己的抉择如何才是对的。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坚持真理,那么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我就可以在真理的指引下,避开险恶的荆棘和陷进。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引用书中的原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门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