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景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从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情景教学是教师在指导幼儿在音乐活动时所用到的教学形式之一。它以情景贯穿,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意境,感受音乐的美,从情景教学的定义、对音乐活动的作用及在教学实践中多形式的教学策略入手,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情景教学;幼儿园;音乐活动
一、情景教学与幼儿园音乐活动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并使幼儿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去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
二、情景教学对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作用
1.情境教学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但是,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自制力差、情绪性强,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活动。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组织好音乐活动。是在每次音乐活动开展前,我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音乐活动的“情景”方案并贯穿教学始终。
充满童趣的情境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因为他们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求知欲强,但推断能力差,年龄小的孩子还会认为世上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可以同它们做好朋友并进行对话,比如:在小班欣赏活动《玩具进行曲》中,我事先在教室内布置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比如: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等实物,玩具店的图片作为背景图,并对小朋友们说:“今天玩具宝宝要到我们班来找朋友。”孩子的兴趣一下字被激发了,玩具被拟人化了,成为和小朋友一样的“宝宝”,孩子们就在这轻松、有趣的情境下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启迪幼儿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孩子们在富有童趣的情景创设中,用他们独特的认知方式去感受周围世界,比如: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就用故事导入课题,“大森林黑洞洞的,风吹树摇声中隐隐传来狮王的吼叫声,突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说:‘狮王驾到!’乐队吹起了号角……”故事讲完,孩子们还想听,我就再引导幼儿从音乐中听这个故事。音乐会讲故事吗?孩子们半信半疑地听着音乐。音乐播放到缓慢的节奏时,有的幼儿把两只手背在身后,昂首挺胸地走着;有的幼儿学着狮子的样子,张牙舞爪地朝前走,简直是把狮王威风凛凛的样子表现得惟妙惟肖。当音乐播放到欢快跳跃的节奏时,有的幼儿表演青蛙跳,有的表演小猫走,有的表演小狗跑等等。
3.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与其他领域的有机整合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学科综合性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音乐教育该具有的特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的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在实施过程中各领域教学不是孤立的,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注重各领域目标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入情景教学法后,我大大地改变了以往那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步骤,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有选择性的大胆设计故事情境、加以美术情境、创设语言情境、引入社会情境,让幼儿在不同题材的音乐活动中真正地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而发展了美术感受、科学认知、语言表达、情感体验、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小班音乐活动《多彩的曲线》:活动中让幼儿首先欣赏乐曲,为节奏快慢不同的两段音乐创编彩带舞的动作,观察彩带在两段音乐中不同的形状,幼儿想象彩带的形状像什么,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最后让幼儿随着这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自由地、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曲线。在这个活动中,彩带舞成了音乐和曲线之间的纽带,彩带在不同音乐中的变化也就是不同性质音乐中线条的表现。节奏快时,手部动作快,产生较为小而密集的曲线;节奏慢时手部动作也随之较慢,则产生幅度大的曲线,在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之下,这些美妙的彩带曲线变幻成了美妙无比的小花、小草、海浪、小鸟、小鱼等等。总之情景教学法通过音乐与美术的巧妙整合,给幼儿多种体验的载体,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在音乐活动中多种形式的情景教学策略
1.巧用多媒体情景
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音乐活动情景,达到了把抽象化的音符变为生动直观的画面,从而有效的帮助幼儿感受了乐曲的曲调和风格。
如中班歌唱活动《鲜花开》,若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是画一张花园的图片呈现给幼儿,画面是静态的。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电脑制作动态的“花园”,各式各样的花朵在竞相开放,蜜蜂蝴蝶自由“舞蹈”,千姿百态。同时配上欢快活泼的音乐,孩子们感觉到花园似乎就在他们身边。于是,孩子们也用千姿百态的动作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感受。
2.设计游戏导入情景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学习,孩子们往往学得更愉快、更轻松。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可见,用游戏导入情景,是最贴近幼儿的生活,也是情景导入中最有效的一种。如中班歌曲《风爷爷》表现了:风爷爷生气时,刮出很大的风,把小树宝宝都刮倒了;风爷爷高兴时,吹轻轻的微风,小树宝宝们随风摇摆起舞。教这首歌曲时我们采用游戏导入:幼儿扮演小树宝宝,教师扮演风爷爷,在游戏中,幼儿反复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自然滋生学唱的愿望。
3.表演体验情景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歌曲《拔萝卜》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孩子对于歌曲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妹妹、小弟弟、小花狗和小花猫等角色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歌表演中,孩子的情绪高涨,表情生动,动作即使不到位,但看着也非常有趣,气氛很活跃。这种富于表现力的形式,比一遍遍的重复演唱来得轻松、有趣。
总之,创设愉快的情景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使幼儿仿佛身临其境,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不但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是幼儿的艺术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依据幼儿认识规律,以及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知识的魅力,善于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许卓娅.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二篇:情景教学在体育课中运用
情景教学在体育课中运用经验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一直是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教学为主体的封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严重抑郁了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突出表现为喜欢上课的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中小学体育课是启蒙课、基础课,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目前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情景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因此处在教育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急需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课改的发展。因此,本文对情景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试图为中小学体育情景教学以尽微薄之力。
一、情景教学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情节性情景教学
情节性情景教学是指把现实生活中某个片段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称之为情节性情景教学。例如:在运用几种不同跳跃方法时,就有人把情景创设为“青蛙除害”在稻田地上欢快跳跃的情景。配以欢快的音乐,戴上漂亮的装饰,“害虫”在稻田地里手放在身后用双脚跳跃,“小青蛙”在稻田地里也手放在身后用双脚跳跃追拍“害虫”,被拍者与“青蛙”互换角色。看哪只“青蛙”捉的“害虫”多,[2]巧妙地将教学融入到“玩—练—比—评”中,当学生产生向往成功的情感体验时,兴奋喜悦的情绪就会充满全部身心,成功后就会产生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所以学生们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这种运动。利用这个情境游戏的组织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弹跳力,提高了学生的跳跃能力,使原本比较枯燥单一的跳跃练习变得有滋有味。
(二)模仿性情景教学
模仿性情景教学是指把体育课教学过程设计为模仿动物形态或动作的教学过程。如教学蛙泳内容,将整个教学内容设计成小青蛙的成长过程,结合语文教学与科学教学,将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开始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蝌蚪,在学习小蝌蚪游泳的过程当中,学生在不自觉当中就使自己的身体得到了预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想象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蜕变为青蛙,练习游泳。学生由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主动操作训练的“主动角色”,需要学习的动作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
(三)音像性情景教学
音像性情景教学是指把欢快、轻松的音乐带入课堂,使学生在轻快优美的旋律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准备活动中可选用一些动物模仿操的音乐,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课中做游戏穿插相应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形象的完成游戏,如在作《会不会飞》的游戏时,插放小鸟自由飞翔的旋律,让学生更好的扮演角色等等,在放松部分可用优美,舒缓的音乐配合简单易学、韵律感强适合儿童的舞蹈练习,让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如在轻快的音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下,师生一起表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游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到冬天的优美景色,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起到了放松的效果。
二、影响情景教学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1.教师自身素质不够高是原因之一
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是体育学科改革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可靠 保证,体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的社会观察能力及较娴熟的业务能力,要系统的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教育学科与理论,应具有较高的人格修养,健美的体魄,爱护和尊重全体学生的爱心。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与实施素质教育不适的状况。2.片面的人才观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校体育放弃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而追求竞赛成绩的一些做法,违背了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违反了义务教育公平性原则,这无疑会使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和师表作用受到一定损害。3.知识结构单一和陈旧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教学忙于应付考试,片面追求达标率和升学成绩而忽视体育教学育人的目的,忽视对体育新理论、新知识的掌握,终身学习意识不强。久而久之,形 成了体育教师文化专业知识结构单一陈旧。4.业务水平停滞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较少从育人的角度规范教学行为,而以竞技技术为主的教学使体育教师竞技技术教学强于对体育活动、意识培养方面的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研究不够,业务水平停滞。5.学生因素(1)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大都任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引导学生克服与消除各种心理弱点及障碍,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自觉主动的发展体育能力及个性,达到创新目的。
(2)性别
体育情景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受性别的影响也,表现为:在上课的过程中,男同学在上课时的激情较女同学的激情高,女学生大多喜欢运动量小的运动。6.教学条件因素
(1)体育场地不足,器材管理不善,资金短缺。
不少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例如:篮球气量不足或球体变形,乒乓球拍破损)这些都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体育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上课的周围环境,选用教学场地的时候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注意周边情况的影响,要尽量避免周边环境的干扰。例如:掷标枪应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免与其他项目在同一场地进行。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方面应以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及其保养、维修。同时,将本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大力推广,进行各种单项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锻炼势情,推动学生也去参加其它体育活动,带动校内体育文化活动的全面发展。
兰州新区实验小学 孟晓彦
2018.6.5 5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昆山市机关幼儿园
陈颖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它的应用,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分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它能让教师较好地综合呈现信息,从教学的技术和手段上讲,较好的解决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唱又要跳,要伴奏的多种信息综合呈现的困难。改善了教师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的状况,把动态的图像与流动的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使教学体现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一.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情景,激发幼儿的情感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活动中,幼儿是主体,只有让幼儿去体验,让音乐去牵动他们的情感,将身心融合到音乐之中,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真正领会音乐的内涵,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进一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如果幼儿对音乐缺乏情感上的体验,就会觉得枯燥无聊,更谈不上兴趣了。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往往通过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画面是静态的,而多媒体呈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并伴随着美妙的立体声音像效果,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充满激情的音乐氛围,它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更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能唤起幼儿对音乐的喜欢。如:音乐欣赏《小鸟捉虫》,以前往往出示一张小鸟捉虫的图片,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什么时候小鸟在飞,什么时候小鸟在书上觅食,再放录音让孩子们听,整节课都是以老师为主体,然而运用多媒体后,将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在草地、在书上觅食及悠然飞走的过程自作成课件,并配上欣赏的音乐,让幼儿边看边听,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多媒体课件:小鸟“飞翔”、“觅食”、“捉虫”的动画片段。他们从形象上了解小鸟飞、觅食、捉虫的不同的音乐特点,感知什么时候音乐优美,什么时候音乐欢快,看着画面上小鸟的各种动态,听着那活泼欢快、优美的音乐,幼儿那发自内心的天生爱创新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学着小鸟的各种动态,最后让孩子们用动作创造性得表演乐曲时,几乎每个幼儿都在积极思考,模仿出小鸟捉虫的各种姿态来表达他们对这首乐曲的情感。由于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又如舞蹈《采茶》,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电脑制作动态的茶园、采茶的阿姨,幼儿既可以欣赏茶园的浩大和美丽,也可以观看采茶的情景,同时配上欢快悠扬的音乐,使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孩子们也会用千姿百态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感受。二.借助图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幼儿在学习歌曲时,有时常常对歌词内容不够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歌词中不易用教具显示的部分用画面显示,可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提高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如:教唱歌曲《小海军》时,我根据歌词内容将小海军勇敢起航出发,悄悄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最后打胜仗胜利归来运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意境变成生动的画面,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了歌词的内容,这节课孩子们学得很快,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学会唱这首歌,他们还能根据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景运用间量的强弱演唱歌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歌曲《新年到》时,幼儿对歌中的热闹场面始终无法深切体会。于是,我就借用多媒体手段,运用鼠标反复点击画面,小朋友们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的放鞭炮,幼儿们看了仿佛也感觉到了那种快乐与热闹,同时较快地理解了歌词,并提高了幼儿记忆的能力。这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卢布姆所说:“只要提供适当的时机和条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任何人能够学会的东西。” 三.多媒体的运用解决了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身兼数职的困难
以前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既要唱又要跳,有时还要弹琴伴奏,一节课下来整个人精疲力竭,课堂效果又不够理想,多媒体的运用改善了教师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的状况,有助于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的火花。如:舞蹈《小牧民》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幼儿蒙古族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地方特产;悠扬的曲子,欢快的舞蹈、奔马、服饰,吸引幼儿步入了异族风光的情境中,他们像看动画片一样专注,热情,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挂图教学,在短时间内向幼儿注入了大量信息的不当方法。通过高精度显示声象效果和逼真动人的动画画面,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幼儿获得了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学习舞蹈《小牧民》时,孩子们模仿电视里牧民骑马、挤奶等动作,从而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物象具体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大脑潜意识,催生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如:小班歌曲《小鸡小鸡在哪里》,运用多媒体后,幼儿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当教师用鼠标点击小鸡时,小鸡变会唱出“叽叽叽叽在这里”的美妙歌声,点击小狗时又会发出“汪汪汪汪在这里”的声音,整节课深深吸引了小班小朋友,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教育教育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综上所述,多媒体进入幼儿园音乐教学领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进程,势在必行,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它改变了以往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学声、形、色并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营造出一个个“小高潮”“大起伏”,促进幼儿多种功能的发展,它优化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提高了教育教学活动质量。
多媒体教学将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焕发出更新、更璀璨的活力。
第四篇:音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园课程是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多种活动的总和。它既是幼儿教育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的中介,也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有着其特殊的结构。作为教育者,不仅要考虑课程在内容上的合理性,更要关注它在实施上的有效性,即课程如何落实到具体现实的教育行动中,教育目标如何落实到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中。
一、音乐在课程实施中的独特功能
1.音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
众所周知,音乐能震撼人心,鼓舞斗志,表达思想,增进交往,陶性养性,净化心灵。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亦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从中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功能。现代的“情智互动理论”、“情商理论”等也阐明了音乐对提高人的情感意志水平的作用,而情感意志水平又是幼儿今后能否成材、立足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音乐能使幼儿情感丰富,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富于幻想,从而成为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
2.音乐促进了各种教育手段的优化组合
所谓教育手段,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老师与幼儿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等,包括游戏、绘画、观察、参观、访问、电教等多种手段。教育手段是完成教育主题、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教育手段的有机综合运用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与教育质量的优劣。因此,课程实施中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至关重要。倘若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渗透到我们的课程中,与游戏、绘画、电教等手段有机综合,使音乐贯穿于其它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中,使各手段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样就会使各种教育手段优化整合,组成一个有机的新的整体,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整体功能,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3.音乐增添了教育活动的审美情感
音乐作为美的王国中的宠儿,是培养美感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中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错落有致,和声的进行布局,曲式的逻辑安排,音乐的丰富多样,调式调性的色彩等等,这些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无不呈现出美的规律与特征,都可以激起人们的美感。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同样充满了爱,孩子们充分享受着活动过程的快乐。同时,音乐的渲染作用,更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喜欢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4.音乐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是学习的推动力和“激活剂”,因而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变静止的学习过程为动态的学习过程。我们将音乐参与到学科教学中,使音乐作为载体进入到幼儿的各学科的学习活动中,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而且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情绪、浓厚的兴趣和适度的兴奋,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状态。
二、音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音乐在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创造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种动力,这种动力既来自于幼儿固有的自我表现欲望,也可能来自教师的鼓励、支持和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为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为幼儿的创造想象赋予了新的天地。例如大班美术活动“甲壳虫圆舞曲”,为了让孩子能表现出甲壳虫种种形态和美丽的外壳,老师不是祟范样让幼儿模仿,而是通过欣赏一段圆舞曲音乐,让幼儿想象“甲壳虫在跳什么舞”,“是排成什么舞蹈造型在跳舞”,然后教师从分析音乐的入手,让幼儿想象用甲壳虫的颜色、大小、不同姿态来表现这首三拍子音乐的强弱关系(如:一大二小、一蓝二红、一开翅二合翅等等)来表现甲壳虫跳舞的造型。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活动糅进了音乐的成分,使两者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幼儿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想象用甲壳虫跳舞的形式表现在了画纸上,同时幼儿又以不同的美术想象来表现音乐的性质,使原本单一的美术活动变成了综合多种能力的综合活动,使幼儿的想象线索也由原来的单向变为纵横交错的多层面的复杂想象。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多种能力得到了提高。
2.音乐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
音乐与语言的综合是平时我们教育活动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如配乐讲故事、配乐诗朗诵等等。但我们把音乐节奏打击乐器引入我们创编儿歌“小狗抬花轿”,要在幼儿已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改编成儿歌,对于幼儿园的大班孩子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因为编故事可以驰骋想象的翅膀,只要编得合理就行;而编儿歌则不行,得句式整齐有韵律。如何解决这一难点?我们把音乐活动中使用的节奏谱引进了这一活动,先让幼儿根据节奏谱敲击节奏,然后再请幼儿根据节奏编儿歌,这样幼儿在编儿歌时尽量把每句话压缩在七个字左右,而且还编得琅琅上口。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创编热情,教师适时地用双响筒、圆弧板等打击乐器为幼儿的创编伴奏,当创编结束时每位幼儿都整齐地敲击着圆弧板为自己创编的儿歌伴奏。这样的语言活动,由于音乐节奏的渗透,使原本难度较大的创编活动充满了乐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乐此不疲,兴致盎然,教育活动目标得到了全面落实。另外,幼儿音乐节奏的敏感度也得到了加强。
3.音乐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音乐与体育相结合,给幼儿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幼儿在身体素质的同时,节奏感、表现力等音乐素质也得到了同步提高,使幼儿在有限的时空中动脑、动手又动脚,激发了幼儿的多种兴趣。
4.音乐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
音乐的适时渗透与渲染,更是给教育活动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欣赏诗歌时,选一曲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音乐作为背景,语言与音乐交融,使孩子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视听效果显着增强。又如数学活动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几种不同难度的作业时,会出现“吵、杂”现象,这时放上一段舒缓、流畅的音乐,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放松、缓解幼儿紧张、兴奋的情绪。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开发和品德形成的起始阶段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促进幼儿形象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的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有机结合并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随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将多媒体应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接受信息,为幼儿创设艺术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更能优化活动教学结构,突破活动难点,从而达到活动效果的最优化。正因如此,我在工作实践中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对于幼儿来说是直接能够感知到的一种情绪体验。幼儿通过听、唱、说、表演等形式可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而音乐教学往往大都是以教师、课堂为中心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幼儿感受旋律、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阻碍音乐技能的发展。一味模仿、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也容易遏制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音乐教育需要革新丰富多采的音乐教学形式才会更加吸引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发展其音乐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运用到各个幼儿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运用较多无论是音乐欣赏、歌曲演唱、韵律活动或是打击乐演奏等它都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能够使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之美体验到无穷的音乐乐趣。
二、创设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小班幼儿刚进入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时往往有的看着窗外有的与同伴交流课间的游戏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有时会束手无策往往只能借助提高嗓门唤回幼儿的注意力但结果通常是事倍功半。实践证明这时如果我们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导入音乐活动不但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有效地开启幼儿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创设一个游戏化的教学氛围为幼儿学习新的内容作铺垫。课件中优美的音乐不断更换的动画形象明亮色彩的视觉刺激很快就能吸引孩子自然地进入上课的状态。
如多媒体课件中的音阶练习就能让幼儿在趣味教学中愉快地学习使音乐活动游戏化。参照《音乐之声》的主题曲《哆来咪》制作一个音阶练习的多媒体课件。在活动一开始教师按动鼠标进行播放当课件中唱到“fa”幼儿就跟着一起唱“fa”这样依次练习幼儿十分感兴趣。他们一边做游戏一边练习音阶不但培养了乐感还养成了安静学习的好习惯。
以往的导入活动教师都以“说”为主有的是朗读歌词有的是讲述故事等。幼儿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起来通过参与课件中有趣的音阶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阶中七个音符之间的关系仿佛歌曲中的每个音符都具有了表情惟妙惟肖生动之极既训练了音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有趣”为前提幼儿“乐”在其中。
三、提供生动的图像演示理解歌曲内容
幼儿期思维的典型特点是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好能满足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促进幼儿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未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前教师总是根据歌词绘制几幅挂图然后边指着挂图边讲解最后再朗读歌词。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枯燥往往是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小朋友却低着头玩效果并不理想。而把歌曲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演绎诠释歌曲内容更能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
例如在学唱歌曲《春天》时我改变了以往先朗读歌词再示范演唱的形式。而是先请幼儿欣赏课件引导他们观察画面感受歌曲意境体验春天的美好。幼儿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变换的动画他们被画面中美丽的景色所吸引随着画面的切换孩子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还会跟着画面一起做动作如唱到“地上长出小青草”时幼儿就会跟着课件里面的小青草一起从地面上慢慢地长出来。
将音乐、画面综合在一起让幼儿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看画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同时图、文、声融于一体渲染了课堂气氛为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提供了特定的情境。我想这时教师不用再反复强调春天是如何的美也不用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记忆歌词幼儿已经深深地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
四、播放优美的音乐旋律感受歌曲意境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通常是用录音机来播放音乐当欣赏一些比较简单的旋律时我们会觉得十分方便。但如果是一些多段体的音乐如ABA形式的或ABCA形式的音乐用录音机进行播放就比较麻烦。不仅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欣赏分辨每一段音乐还会因为倒带等情况而浪费时间影响幼儿的注意力和情绪。
因此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音乐简单化让幼儿清楚地分辨出每一段音乐。例如在进行韵律活动《可爱的虫虫》时我根据音乐性质和动作表演进行分段录音将整个音乐分成“虫虫出来”、“虫虫找朋友”、“虫虫飞舞”和“虫虫回家”四段以A、B、C、D的音乐段落形式制作成课件。当播放A段音乐时幼儿就能很快表演“虫虫出来”的动作。如果这个动作不能很好地完成我只要再点击屏幕上的“A”A段音乐就会再次播放幼儿可以重新听着音乐练习动作。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我们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根据幼儿的表现随时播放音乐及时调整音乐等。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意境发展音乐欣赏水平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节奏感、肢体协调能力以及与人配合的能力使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五、发挥独特的游戏功能培养创新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我们只是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导师”而幼儿才是获取知识的主体和获得发展的主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并教给幼儿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还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体验游戏的快乐。例如当幼儿已经学会了《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曲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做游戏发挥其想象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游戏要求幼儿点击鼠标看看从蛋壳里还会跳出什么小动物并创编歌词。这个游戏幼儿十分喜欢当他们看到小鸟从蛋壳里面飞出来就会兴奋地喊“老师你看小鸟从蛋里飞出来了”我顺势引导他们说“那你会编一个好听的歌曲吗”幼儿想了想马上唱到“小小蛋儿把门开飞出一只小鸟来……”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音乐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持续学习和创造想象的动力使其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感受。这样的多媒体音乐游戏更有助于表达幼儿的独创性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使课堂焕发活力。如今的信息社会已呈现出开放教育的情境幼儿面临的学习渠道与以往相比会更加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已经不再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如果继续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会禁锢幼儿的头脑和思维限制幼儿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防碍幼儿更全面的发展。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辅助幼儿园教学的有利手段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地组织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促使幼儿主动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福炎:《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苏州大学出版社
4赵寄,石唐淑:《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