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与社会学科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品德与社会学科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同以往的地理、历史和品德学科既有相同处又存在不同之处,在教学形式上也不同于陈旧的教学方式。通过社会学科指导意见的学习我的体会如下:教师改革并创新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調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
一、做好备课工作
一堂课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备课的影响,只有在课前将备课工作做到位,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了解教材编写者的用意以及掌握其中的重难点知识。由于学生们的个性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此还需要针对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另外,还需要备好教学方法内容,教学方法通常采取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形式,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实践与教师和同学合作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优化创新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重点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要想科学有效地开展,就需要注重创新教育,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采取与小学生心理诉求结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循序渐进地引导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是说,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相联系,为了使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采取“生本”模式,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在本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采取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将德育思想、思政理念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提升它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思维认知。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应用方案
优化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通过本人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在当前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应用科学的方法的教学方式,并提出一些想法,具体如下。
1.建立兴趣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与学生的爱好、思维相结合,根据学生心中所想以及和学习需求相联系,建立学生的思维理念,因人而异地为学生量身定制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一套科学教育模式。在兴趣教学过程当中,不管是成绩优异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个模式里寻找到适合自身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思政思想和德育意识。比如,一些学生对于严肃死板的德育课内容不能很好理解掌握,从而就无法达到形成良好社会意识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加以阐述,可配合视频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授《让健康伴我行》课程中,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因此本人在这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通过幻灯片与动画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在教学中加入游戏教学方式。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本人发现通过学生兴趣开展的教学能够利于学生身心的培养。基于此,本人更深入的发掘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可开展合理的游戏教学法,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人类的家园》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枯燥死板的教学方式无法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如此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为此,本人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考虑该如何设置游戏教学的环境,让小学生懂得换位思考这个思维方式。在《只有一个地球》课程教学中,本人选择一些学生扮演地球,让它们身穿雨衣站在教室内,并让另外一部分学生作为人类,给地球增加负担,例如用一些墨水将扮演地球学生的雨衣弄脏,用塑料袋套住“地球”等,让学生说出心中感受,并记住这些感觉。之后两组学生互相交换扮演角色,使它们通过这些经历体会地球被破坏与污染的感受[1]。学生心理普遍单纯,在亲身经历的情况下能够对地球的遭遇感同身受。此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建立环保意识,并通过自身行动保护环境。
3.注重情感的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己将严格要求自己,落实好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学科送教下乡学习体会
品德与社会学科送教下乡学习体会 道口镇中心小学
孙运洁
为提高全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师的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全镇教师整体素质,镇教委组织开展了引进优秀的教师来我镇送教。组织全镇教品德与生活的教师进行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送教活动,从这次活动中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聆听了莒南实验二小李丽老师 执教的《您辛苦了》此次观摩,让我对新课改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采用相同的地方如都是利用欣赏歌曲让学生感知课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李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一节课转眼就过去,但留给我们听课老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次学习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迈进了一大步,由衷的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实践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而目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把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而形成合力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凸显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可见,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重要载体和途径。目前,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的一系列课内外实践活动,都是由老师一手操办组织的,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课前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注重任务布置忽视方法指导;课内实践活动由于课堂时间短促,流于形式,匆匆走过场,不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现实困难;课后巩固延伸的实践活动时常虎头蛇尾,只开展无反馈评价,削弱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影响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人们常说:“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因此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对家长在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家长同样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把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而形成合力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凸显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家长辅助,充实了课前准备
品德与社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方式以活动为主,许多的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做一些准备,而且有的活动必须由家长陪同。
如在上《快乐的春游》这一课,我先通知家长,让家长能协助老师,利用星期天带孩子春游去,并且辅导孩子记录春游的情况,体会春游的快乐:可以写文,可以拍照,还可以画画。
这课的教学由于家长的参与,几乎所有的学生均在亲人的带领下出去春游,学生有的拍摄到了许多春天的美景,有的收集到了许多春天的鲜花图片。少数父母不能陪同春游的学生,则在家人的指导下利用课外阅读和上网查阅等方法,也算去春游了一番。在教学时,学生把记录的表格、收集的图片、拍摄的照片带到课堂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合作交流活动中学生能讲、能说、能画、能做,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与家长合作参与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密不可分。
二、家长参与,精彩课堂教学
家长是学校最大的人才资源库之一,家长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教学中,我们也可适时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记得有一次家长开放日,班里来了二十几个家长听课,品德与社会课我有意安排上《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这一课,课堂上,我先通过课件出示父母一天为我们所做的事,让学生计算一年,十年所做的事,使学生从细微中见真情,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然后让有家长来的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向父母倾诉自己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没来的学生也可以拨通家长的电话,在电话里向父母倾诉。但是我们知道感恩不只单单是言语上的还要有行动。只想不做不是感恩,只说不做也不是感恩。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出行动,把行动的结果展现给施恩之人才是真正的感恩。到了这个环节,我就拿出一份表格,让在坐的家长评一评:表格上列出的内容哪几项你的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哪几项还做的不够好,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努力做一做,让爸爸妈妈满意。
再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与家庭》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教学这个单元时适逢国庆长假,于是假期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作业:给父母——一个惊喜或让自己 —— 学一项本领。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家长,让家长也能体验到来自孩子的那份感激之情和享受孩子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做完后用流畅文字写下来并请父母写上感言,再在班队活动课上交流评比。
只要我们教师有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的意识,把家长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就能把教学活动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空间里,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有机结合,形成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认识,真正凸显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
三、家长援手,丰富课外延伸 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展课后延伸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促使情感和道德认知真正内化为行为品质,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的配合,布置一些学生可以完成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实验、去感受、去体验,以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育空间!因为我们知道: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学生的校园生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参与,需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
如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主题强调体验性学习,所以在学习了《我也会当家》之前,在和家长交流中,我了解到本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从学生处,我也了解到很多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有些学生有些抱怨。我意识到,这一课的教学正是沟通双方,提高孩子能力,体会父母艰辛的好机会。于是,我在上完这一课后,利用国庆长假,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布置孩子跟父母(一般是母亲)买两天菜,学做两天家务。剩下的五天,由孩子主管家中的一切,让孩子当一星期家。交流在一周后的课堂进行。我要求父母放手、放权,不心痛,做好课前调查实践反馈表。从家长的反馈表中,看出孩子尽管在当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大部分坚持下来了。
在课堂中,纷纷谈了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感受很深,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学生的共识。
总之,学校品德与社会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挖掘家长协助教育的潜力,拓展品德社会教育新天地,为孩子真正走进生活,受到真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2012-------2013学下)登特科中心校
张宗红
第四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乌拉街中心校 李新宇
一、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二、教材资源分析:
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校三年级共八个班级。各班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四、教学方法:
1.以单元为主题来构建学习内容。教科书贯彻儿童的学习“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作为教科书的素材,来构建开放的学习主题。“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三个学习主题,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开放的学习活动。教材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重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指导。教科书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捕捉不同的信息,感悟不同的道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参与社会的意识。
3.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融入学生的价值观中,教育才具有实效性。教材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学生的良好品德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自己合理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学时间和空间具有开放性。教科书设计了许多空白的文本框,引导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感想、调查内容等写下来,这既体现了“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的设计理念,也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留下空间。教科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中的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科书还注意本课程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使教学时间得以拓展延伸。
5.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层次性。教科书从单元学习主题的构建到板块主题的选择再到活动主题的设计,都遵循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点面结合”的设计思路,从最熟悉的内容导入,然后一步步加深,最后扩展到最前沿最复杂的内容。这样安排,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层次清楚,又具有深度。
6.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教科书在围绕单元主题选择教学内容时,努力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教科书将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生物科技、通信科技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科学的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实现学习内容的自主构建,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有机统一与整合。
五、课时分配
第一周 一:
1、家人的爱(2)第二周
一、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2)第三周
一、3、来自社会的爱(2)第四周
二、1、不一样的你我他(2)第五周 二
2、不一样的你我他(1)
二、3、换个角度想一想(1)
第六周
二、3、换个角度想一想(1)
二、4、分享快乐(1)第七周
二、4、分享快乐(1)
三、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1)
第八周
三、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1)
三、2、阿姨叔叔辛苦了(1)
第九周
三、2、阿姨叔叔辛苦了(1)
三、3、说声“谢谢”(1)
第十周
三、3、说声“谢谢”(1)
四、1、学看平面图(1)第十一周
四、1、学看平面图(2)第十二周
四、2、校外探路(2)第十三周
四、2、校外探路(1)
四、3、出行的学问(1)第十四周
四、3、出行的学问(1)
四、4、马路不是游戏场(1)第十五周
四、4、马路不是游戏场(1)第十六周 期末复习(2)
六、教学评价方案 :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能力评价,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全面评价学生。
1、进行随堂评价与回授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性评价。
3、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4、依据各项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课堂活动及落实情况进行过程评定。
5、精选习题,加强考法研究,努力改进单元达标检测评价制度。
七、采取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五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考查方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考查方案
曾 凡 梅
一、指导思想
为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查既要考虑到学生平时学习课程的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情况。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二、考查原则
1、基础性原则。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考察学生的学习素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等为改进教育教学服务。
2、发展性原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并积极主动地发展。
3、开放性原则。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水平,充分反映学生的的综合素质。
三、考查内容与权重
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习惯、参与状况等,占40%;二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答卷方式进行考核,占60%。
四、考查方法
采用开卷考试考查方式。重视过程诊断反馈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测试相结合;学科测试与特长测试相结合。
五、评价:
1、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占40%。
2、书面测试成绩占60%。
3、最后按A、B、C、D分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