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苏浙沪考察学习的汇报(讲稿)
赴苏浙沪考察学习的汇报
经济管理系 刘法权
3月21日—26日,在教务处徐少波处长的带领下,中文系副主任茹益益、外语系副主任朱贤、经济管理系主任助理刘宇前往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绍兴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
一、考察经过
21日,我们抵达上海,参观了位于闵行区吴中路的天禧嘉福大酒店,酒店方王经理带领我们实地察看了中餐包间、西餐大厅、标准客房、健身房和室内游泳馆等设施。
当天下午,参观了新海嘉集团旗下的上海优怡超市和优怡网销中心 晚上八点,我们一行乘车来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的留学交流中心,看望了在此培训的我校师生,徐处长详细询问了各位老师学生的培训学习情况。
22日上午,参观了阿里巴巴网销现场和上海蓝珀网络技术公司,在向经理的安排下,实地参观了阿里巴巴下属的诚信通网销现场,察看了中国移动服务外包的蓝珀呼叫中心。
当天下午,我们又驱车赶往苏州,抵达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
23日,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总经理邹钧先生简要介绍了酒店管理运行情况,在酒店人力资源部陈子萍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中西餐厅,大堂和会议接待中心,并就校企合作事宜作了有益探讨。
24日,我们一行四人抵达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该校沈苏林副院长、经贸学院徐法坤院长,商务外语学院徐福文院长进行了简短的座谈。在该校教务处朱璋龙副处长及相关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实训室、旅游管理系的模拟导游实训室、旅行社业务实训室等9个校内实训室。
25日,抵达杭州,看望了在安邦保险实习的管理系学生,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习生活情况,向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薄经理了解学生实习的实习情况。
26日,抵达绍兴,看望了绍兴王子宴会大酒店的14名学生和鉴湖大酒店9名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并向企业方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情况。
二、考察收获 1.考察实习基地情况 1)旅游酒店类实习基地
上海天禧嘉福酒店是一座按国际标准兴建的boutique酒店,由上海天禧嘉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全权经营管理。2007年开业,有客房244间,中西餐、会议接待一应俱全。
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于2010年11月底试营业,座落于苏州太湖之滨,拥有346间设施徐全的客房,是一所休闲度假会务酒店。
这两家酒店属于酒店业的高端品牌,可以为我们提供旅游酒店类实习岗位,但各有侧重,上海天禧嘉福侧重高端商务休闲的涉外酒店,对实习生外表和外语有要求较高。酒店均以套房为主,内设健身和桑拿洗浴中心,工作强大,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实习学生住宿较远,下班时间、交通接驳均有不便。苏州香山酒店是以会议、休闲为主的度假型酒店,具有国资背景,一切管理都在调整之中。实习地点主要以餐饮、会议接待为主,工作环境优雅。员工有独立宿舍,食宿方便。同时,酒店管理方和投资方对此次考察高度重视。综合各方因素,一致觉得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更适合作为我系旅游酒店类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2)营销类实习基地
上海优怡商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新海嘉集团,以高端消费人群为主要目标,其主营业务是打造复合型的生活用品零售渠道,包括精品超市、电子商务网站和高档时尚服饰实体店。我们此次考察上海优怡旗下的优怡超市和优怡网销中心。上海蓝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蓝珀呼叫中心主要为客户提供以下的服务:整体业务外包、系统设备外包、裸座席外包、服务专员外包呼入服务、呼出服务等。
阿里巴巴网销中心主要是通过诚信通帮卖家开展网络营销的网上商铺,可以发布产品图片和买卖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营销产品,并在阿里巴巴大市场享有各项优先权:信息排名靠前,独享买家信息,免费使用在线联系和客户管理工具等。
总体上看,以上三家企业都可以提供营销类实习岗位,但其经营业态不同而有所侧重。上海优怡超市是主营高端生活用品,目前正在装修、调试和铺货阶段,估计在五一前后开业。一楼定位国际精品,为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对学生口语交流有一定要求。二楼是电子网销中心,主营精品购物网站,为全国第一家真正的网上精致生活用品综合电子商城,涵盖衣食住行各类商品,网站目前在筹备阶段,预计上线时间本月底。
蓝珀网络技术公司为中国移动提供服务外包,阿里巴巴网销中心主要以销售诚信通为主,两家单位在岗员工多为中专生,工作环境狭小,周围属于松江郊区,离市区较远,生活条件不方便,工作设备一般,任务量压力较大,在电销行业中属于起步阶段。
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可以让部分学生在优怡超市和优怡网销中心进行实训实习。
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建于1965年,2000年升格为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该校实行“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制完善。此次无锡学习之行,重点参观了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实训室和旅游管理系的9个校内实训室。
在经贸学院五个专业中,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是省级重点专业,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和连锁经营管理为市级示范专业。课程建设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ERP原理与应用》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为省级精品课程。该学院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值得我们借鉴。
旅游管理系以旅游管理专业为重点,与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西餐工艺、休闲服务管理等专业结合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群,以点带面,协调发展。实训室建设方面,该系拥有前厅综合实训室、旅游信息实训室、旅行社业务实训室、客房综合实训室、会议服务实训室、西餐服务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九个精品实训室。旅游管理专业为学院“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省财政、学院以及企业共投入500万元建设资金;2009年被确定为“无锡市示范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 3 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3.看望实习生情况
我们在考察实习基地的同时,也走访了在杭州安邦保险、浙江王子宴会酒店和绍兴鉴湖大酒店顶岗实习的26名学生。召开三次实习生座谈会,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归纳如下:
1、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
2、住宿条件较差,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员工宿舍管理混乱,偷盗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绍兴鉴湖大酒店在3月24日凌晨,女生宿舍发生偷盗事件,导致我系一女生价值4999元的笔记本电脑丢失。
3、工资不能及时兑现,部分基地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4、实习单位对待实习生采用双重标准,尤其在包厢提成、员工住宿、岗位分工等方面。
5、实习学生不能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沟通,导致实习过程的矛盾集中爆发,影响了实习基地与我系的合作关系。
6、未经实习指导教师允许,实习学生擅自辞职离岗,部分学生处理问题方式过激。
会后,就学生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反馈给酒店,并积极与酒店方沟通协调,今后我系还会继续关注。
三、考察心得体会
1.开办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作为高职高专性质的学校,开设新专业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论是经贸学院开设的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专业,还是旅游管理系开设的烹饪工艺与营养、导游等专业,都是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人才培养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英语和计算机教学为两翼,着力打造应用复合型特色人才,无锡商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结合我院发展实际,个人认为,今后应开设劳动密集型、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专业。2.开办就业定向班
通过与上海艺志管理咨询公司开设就业定向班,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接受岗前技能素质培训(包括:普通话、计算机操作技术、沟通应用技巧、客服礼仪等课程);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职业培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继续教育指导、在职进修,商务谈判技巧等课程),实现“学历+技能+实训”三向交叉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毕业时定岗就业。因此,可以在部分对口专业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完善就业定向培养机制,直到全面推广。
3.强化实训教学
教学实训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环节,是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是转变实训教学观念,我以为做好以两点: 1)教学主体应是学生
改变传统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体的局面,把学生推到教学的主体位置,逐步由学生来选择实训的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指导,解答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教学方法应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思维
转变传统“理论为主,实训为辅”的教学方法,倡导“实训带动理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法。积极利用任务驱动法开设综合性实训课题,教师布置分派好实训任务后,由学生分组进行,从理论到实践都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教师只在必要时做适当指导。这样,鼓励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实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以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为契机,着力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整合教材和教学内容,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实现管理系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4.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此次看望实习生,发现我系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如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缺位,与学生缺乏沟通,出现实习生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实习生维权意识淡薄,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向实习指导教师汇报;实习单位不能完全履行实习协议,协议执行缺乏监控等等。
鉴于此,我们今后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总结经验教训,弥补遗漏和管理真空地带,坚持实习走访常态化、实习管理监测动态化,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为我系今后的实习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外出考察给我的感到收获很大,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也找到了我系教学管理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对下一步我系深化教学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将考察所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能迈出可喜的一步。因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只有给予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我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赴江沪浙考察学习汇报
千里行·教育梦·求索路
——赴江沪浙考察学习汇报 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
崔燕
十月,我们一行20多人在于局长带领下赶赴江苏、浙江参观学习。面对这样难得的机会,每位成员都满怀兴奋和期待。5天的时间我们参观了9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如同凭海临风,我们的视野开阔起来,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许多的疑问在参观的过程中渐渐明朗起来。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山,文化是水,水滋养山,山润泽水,山水相依,学校才能生动!
见过许多学校,他们的校园文化就是华丽的装饰,教学理念、办学思想统统交给文化装饰公司,校园文化批量生产,量身定做。如同一件衣服穿在学校身上,但是却不能融入孩子、老师当下的生活,校园文化成为一种浪费钱财的装饰,而根本没有担负起它该有的一份责任。校园文化是什么?它应该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物化,一种内在精神的外显,而不是一种勉强的附加。
因此,校园文化首先要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融为一体,每一幅画,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其次,要发挥它的育人作用。人们常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那么,是否考虑过,我们面向的主要是孩子,墙壁上应该是是孩子看得懂并且愿意看的东西。例如,胥江实验学校以本校在围棋等比赛中获奖的孩子为原型,建筑的人物群雕像。在教学楼依次放置了中国行政区图、江苏地图、苏州地图,并标注出学校所在的位置。这种设计让孩子有了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种把自己放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星球上的空间意识,显示了学校辽阔的视野。
再次,校园文化要本着节约、适合的原则,在参观梁丰实验学校、塘市实验小学的时候,所有的展板都是能够随时更换。每一面展板上的内容都与学校老师、学生、课堂、课程息息相关。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的一所幼儿园,儿童课间休息的沙发完全依照儿童身体大小设计,虽然我们成人感觉像玩具,但是,以人为本就这样落实在这个小小的细节里。
9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各有特色,但是却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利用图画、建筑、色彩向儿童呈现了儿童世界的绚丽,同时让儿童的眼睛看到了自己要走向运方的路。十二生肖墙、六艺壁画、三字经、弟子规休闲亭……传统的精髓和现代的建筑和谐的生长在一起。
我想,今天,一所学校应该有这样一种眼光,让每一个孩子站在学校这块小小的土地上,能看到这块土地走过的岁月沧桑,了解世界到学校的距离,从而找到自己的坐标,看到世界的宏大与渺小,人的伟大与卑微。只有拥有这样的眼界,我们的孩子才能变得大气,学校才能真正将自己融入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
(二)学校管理的重心该放置到哪个合适的位置?
学校理念和规划是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在行进的过程中决定我们走向未来的往往是脚下的每一小步!
对于学校管理,以往我们往往定位于服务,管理服务于教师成长、学生管理。但是,管理不仅如此,还担负着一种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引领,如果没有高境界的管理加以引领,学校、教师、学生都不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老师,学校、学生需要看到一个方向,和抵达这个目的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的途径指导。而这些具体的指导由无数具体的工作细节组成,现在,学校与学校的差距往往不会在基础设施上,也不会在理念的先进与否上,而在于具体的管理细节中。在梁丰中学的宣传栏里,几张手写的和打印的纸张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每一天值班领导的值班记录公告,上面从早读、大课间,到中午就餐、离校值班,到晚上学生活动情况都一一记录。其中,每一项都列出表扬事例和存在问题。在胥江实验中学,每天在行政楼的楼门厅都有各处室工作月报以及当日工作讯息。各个科室工作的情况一目了然。在显眼的展板利用实际图片的形式让每个孩子看到学生背包、发型的标准……
一边参观我们一边思考:管理要的不仅仅是完善的制度,而是有力的执行和及时的反馈。所有的制度、规定要本着尊重实际情况,讲求实用价值,获得实际效果为原则。哪些是必须要做,而且做了对学生有价值的,我们就花力气做,并且做好!就像我们学校的学分评价,每月我们都要投入许多的精力去开展、反馈、交流,但是,看到学生的变化,我们觉得这份辛苦是有巨大的价值的。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抱怨学生常规教育难,仅仅依靠活动是不是就能引导每个孩子做好走路、集会、礼让等基本的要求呢!我认为是不可能的。某一阶段的评比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学生这些基本的习惯和素质养成需要时间,需要规训,因此,除了活动的推进外,日常检查反馈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需要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坚持做好每个细节,而且要有一种视野高远的智慧。不能只是为了班级的荣誉,而应该让孩子看到,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他依然需要这样做。在参观中,我曾看到一年级的孩子安安静静地跟随老师从操场走进教室,那种安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也许我们认为小孩子就应该天真活泼。但是,那里的老师告诉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孩子,只要身边有他人,就要把声音降到最低,因为这是公共空间……
可见,管理,不是简单的要求他人必须这样做,最重要的是要告诉被管理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面对千头万序的细节工作,我想,管理同样需要作出选择,选择那些利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管理班级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事情。对工作进行整合,减轻教师负担。例如,对于班级管理这一些工作,可以将每学期班级及班主任工作设计好,班队会工作规划,班级小组建设,班委会人员组成,安全教育等整合成册,学校只需要定期检查交流即可,而不必要一会儿让教师上报这个,一会儿又让老师上报那个,让老师处在一种焦灼的忙碌中。
我想管理就是在选择对方向后,按照计划沿着贯彻执行、反馈总结、矫正改进这样一个路线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从课程特色到特色课程,我们距离还有多远?
当我们构建起完整的课程体系,无疑,我们需要品牌课程来书写我们的独特和风格!
参观的这9处学校,他们的学校课程已经自成体系,特色鲜明。而且对科技方面的课程尤其重要,电子显微镜、航模制作、模拟汽车驾驶等等,在这方面,我们北方的显然有些落后。而且,科技类、实践类的课程偏少,而现实是我们的孩子对这类课程兴趣浓厚,以我学校为例,每学期情智课程申报的时候,魔方、七巧板、三棋、手工等课程都是爆满。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本校现有资源积极改进,把那些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类、实践类课程大量引入课程结构中。
同时,所有课程的开设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要,而不是为了追赶社会的潮流。所以,塘市实验小学、娄江小学都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课程,并逐渐成为一种品牌课程,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定阶段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供必备营养。
反思当下某些学校的课程还存在追求潮流,追求数量的影子,没有将课程和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我想在课程建设方面,应该进一步厘清认识,不能将课程和活动混在一起,完善课程评价,做好三级课程的融合和互补。从追求课程特色转向追求特色课程。从某几个课程项目出发,做精致,做出特色。比如教学内容的阶段规划、学生作品的展示、相关比赛活动的举办。以及将学生特色活动宣传手册的推广。因此,我们需要从追求课程的丰富这个层面转向追求课程的精致、课程的风格!努力争取展示机会,获得多方的建议,不断得以推进!
(四)如何让荣誉成为推动教师持久发展的动力?
当荣誉和责任成为硬币的两面不可割裂的时候,我们的教师成长才能持续、有力、吸引人!
在胥江实验学校听取报告时,对名师、学科带头人的梯级管理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当老师获得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之后,许多教师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江苏的管理很系统,各种荣誉获得的标准相对固定清晰,只要你能达到即可获得某种荣誉,但是从荣誉取得的那一天,你就承担起相应的任务,而考核是极其严格的。达到考核标准的获得新的高一级的荣誉,或者给予一定研究经费,承担某种项目。这样一个过程和评价机制促进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也让荣誉具有了持久的含金量,荣誉和责任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持续发展有了保障。
对一个学校而言,也可以参考这样一种机制。对于校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明确标准。例如,有哪个级别的公开课几节,几篇获奖的论文,研究过什么课题,参与或主持过什么活动等等。之后,每年必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申报县教学能手,以此类推,形成系统。对于已经获得高一级别荣誉的教师,必须完成相应任务,才能通过考核。只有这样,教师的成长才能流动起来。
最后,在塘市实验小学,看到兰馨学校城市少年宫,发现兰馨少年宫的许多老师是家长志愿者和社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而且,南方几所学校的城市少年宫服务对象非常明确,即面向本校学生。
他们开展的少年宫活动与我们地区的走班选修课程一致,内容相仿。每个专用教室门外或者教室里都张贴着课程表和具体时间。
我想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用本校教师资源推进课程,但是有些课程因为缺少专业人才无法开展。前几天,我们学校的一位家长主动要求为我校学生上围棋课,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家校共建的最好的形式。
我想,把一部分校外人才纳入学校少年宫课程开发,可以用两种形式:一是招募家长志愿者,二是将校外那些在艺术、棋类等方面有特长的人邀请进学校,定期指导,教育局或者学校颁发聘请证书。学校少年宫为这些人提高了知名度,同时,我们的学生得到了专业的指导。
另外,南方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将图书馆的资源搬进学校,设立分馆,这些好的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走过白墙黛瓦的江南,眼睛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片天空:讲求实际、适合、实效,不求大贪多;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生活,踏踏实实走好当下的每一步,自然就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赴江沪浙考察学习汇报
千里行·教育梦·求索路
——赴江沪浙考察学习汇报
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崔燕
十月,我们一行20多人在于局长带领下赶赴江苏、浙江参观学习。面对这样难得的机会,每位成员都满怀兴奋和期待。5天的时间我们参观了9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如同凭海临风,我们的视野开阔起来,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许多的疑问在参观的过程中渐渐明朗起来。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山,文化是水,水滋养山,山润泽水,山水相依,学校才能生动!
见过许多学校,他们的校园文化就是华丽的装饰,教学理念、办学思想统统交给文化装饰公司,校园文化批量生产,量身定做。如同一件衣服穿在学校身上,但是却不能融入孩子、老师当下的生活,校园文化成为一种浪费钱财的装饰,而根本没有担负起它该有的一份责任。校园文化是什么?它应该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物化,一种内在精神的外显,而不是一种勉强的附加。
因此,校园文化首先要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融为一体,每一幅画,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其次,要发挥它的育人作用。人们常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那么,是否考虑过,我们面向的主要是孩子,墙壁上应该是是孩子看得懂并且愿意看的东西。例如,胥江实验学校以本校在围棋等比赛中获奖的孩子为原型,建筑的人物群雕像。在教学楼依次放置了中国行政区图、江苏地图、苏州地图,并标注出学校所在的位置。这种设计让孩子有了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做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种把自己放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星球上的空间意识,显示了学校辽阔的视野。
再次,校园文化要本着节约、适合的原则,在参观梁丰实验学校、塘市实验小学的时候,所有的展板都是能够随时更换。每一面展板上的内容都与学校老师、学生、课堂、课程息息相关。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的一所幼儿园,儿童课间休息的沙发完全依照儿童身体大小设计,虽然我们成人感觉像玩具,但是,以人为本就这样落实在这个小小的细节里。
9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各有特色,但是却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利用图画、建筑、色彩向儿童呈现了儿童世界的绚丽,同时让儿童的眼睛看到了自己要走向运方的路。十二生肖墙、六艺壁画、三字经、弟子规休闲亭……传统的精髓和现代的建筑和谐的生长在一起。
我想,今天,一所学校应该有这样一种眼光,让每一个孩子站在学校这块小小的土地上,能看到这块土地走过的岁月沧桑,了解世界到学校的距离,从而找到自己的坐标,看到世界的宏大与渺小,人的伟大与卑微。只有拥有这样的眼界,我们的孩子才能变得大气,学校才能真正将自己融入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
(二)学校管理的重心该放置到哪个合适的位置?
学校理念和规划是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在行进的过程中决定我们走向未来的往往是脚下的每一小步!
对于学校管理,以往我们往往定位于服务,管理服务于教师成长、学生管理。但是,管理不仅如此,还担负着一种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引领,如果没有高境界的管理加以引领,学校、教师、学生都不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老师,学校、学生需要看到一个方向,和抵达这个目的的途径指导。而这些具体的指导由无数具体的工作细节组成,现在,学校与学校的差距往往不会在基础设施上,也不会在理念的先进与否上,而在于具体的管理细节中。在梁丰中学的宣传栏里,几张手写的和打印的纸张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每一天值班领导的值班记录公告,上面从早读、大课间,到中午就餐、离校值班,到晚上学生活动情况都一一记录。其中,每一项都列出表扬事例和存在问题。在胥江实验中学,每天在行政楼的楼门厅都有各处室工作月报以及当日工作讯息。各个科室工作的情况一目了然。在显眼的展板利用实际图片的形式让每个孩子看到学生背包、发型的标准……
一边参观我们一边思考:管理要的不仅仅是完善的制度,而是有力的执行和及时的反馈。所有的制度、规定要本着尊重实际情况,讲求实用价值,获得实际效果为原则。哪些是必须要做,而且做了对学生有价值的,我们就花力气做,并且做好!就像我们学校的学分评价,每月我们都要投入许多的精力去开展、反馈、交流,但是,看到学生的变化,我们觉得这份辛苦是有巨大的价值的。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抱怨学生常规教育难,仅仅依靠活动是不是就能引导每个孩子做好走路、集会、礼让等基本的要求呢!我认为是不可能的。某一阶段的评比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学生这些基本的习惯和素质养成需要时间,需要规训,因此,除了活动的推进外,日常检查反馈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需要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坚持做好每个细节,而且要有一种视野高远的智慧。不能只是为了班级的荣誉,而应该让孩子看到,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他依然需要这样做。在参观中,我曾看到一年级的孩子安安静静地跟随老师从操场走进教室,那种安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也许我们认为小孩子就应该天真活泼。但是,那里的老师告诉
孩子,只要身边有他人,就要把声音降到最低,因为这是公共空间……
可见,管理,不是简单的要求他人必须这样做,最重要的是要告诉被管理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面对千头万序的细节工作,我想,管理同样需要作出选择,选择那些利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管理班级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事情。对工作进行整合,减轻教师负担。例如,对于班级管理这一些工作,可以将每学期班级及班主任工作设计好,班队会工作规划,班级小组建设,班委会人员组成,安全教育等整合成册,学校只需要定期检查交流即可,而不必要一会儿让教师上报这个,一会儿又让老师上报那个,让老师处在一种焦灼的忙碌中。
我想管理就是在选择对方向后,按照计划沿着贯彻执行、反馈总结、矫正改进这样一个路线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从课程特色到特色课程,我们距离还有多远?
当我们构建起完整的课程体系,无疑,我们需要品牌课程来书写我们的独特和风格!
参观的这9处学校,他们的学校课程已经自成体系,特色鲜明。而且对科技方面的课程尤其重要,电子显微镜、航模制作、模拟汽车驾驶等等,在这方面,我们北方的显然有些落后。而且,科技类、实践类的课程偏少,而现实是我们的孩子对这类课程兴趣浓厚,以我学校为例,每学期情智课程申报的时候,魔方、七巧板、三棋、手工等课程都是爆满。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本校现有资源积极改进,把那些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类、实践类课程大量引入课程结构中。
同时,所有课程的开设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要,而不是为了追赶社会的潮流。所以,塘市实验小学、娄江小学都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课程,并逐渐成为一种品牌课程,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定阶段
提供必备营养。
反思当下某些学校的课程还存在追求潮流,追求数量的影子,没有将课程和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我想在课程建设方面,应该进一步厘清认识,不能将课程和活动混在一起,完善课程评价,做好三级课程的融合和互补。从追求课程特色转向追求特色课程。从某几个课程项目出发,做精致,做出特色。比如教学内容的阶段规划、学生作品的展示、相关比赛活动的举办。以及将学生特色活动宣传手册的推广。因此,我们需要从追求课程的丰富这个层面转向追求课程的精致、课程的风格!努力争取展示机会,获得多方的建议,不断得以推进!
(四)如何让荣誉成为推动教师持久发展的动力?
当荣誉和责任成为硬币的两面不可割裂的时候,我们的教师成长才能持续、有力、吸引人!
在胥江实验学校听取报告时,对名师、学科带头人的梯级管理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当老师获得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之后,许多教师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江苏的管理很系统,各种荣誉获得的标准相对固定清晰,只要你能达到即可获得某种荣誉,但是从荣誉取得的那一天,你就承担起相应的任务,而考核是极其严格的。达到考核标准的获得新的高一级的荣誉,或者给予一定研究经费,承担某种项目。这样一个过程和评价机制促进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也让荣誉具有了持久的含金量,荣誉和责任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持续发展有了保障。
对一个学校而言,也可以参考这样一种机制。对于校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明确标准。例如,有哪个级别的公开课几节,几篇获奖的论文,研究过什么课题,参与或主持过什么活动等等。之后,每年必
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申报县教学能手,以此类推,形成系统。对于已经获得高一级别荣誉的教师,必须完成相应任务,才能通过考核。只有这样,教师的成长才能流动起来。
最后,在塘市实验小学,看到兰馨学校城市少年宫,发现兰馨少年宫的许多老师是家长志愿者和社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而且,南方几所学校的城市少年宫服务对象非常明确,即面向本校学生。
他们开展的少年宫活动与我们地区的走班选修课程一致,内容相仿。每个专用教室门外或者教室里都张贴着课程表和具体时间。
我想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用本校教师资源推进课程,但是有些课程因为缺少专业人才无法开展。前几天,我们学校的一位家长主动要求为我校学生上围棋课,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家校共建的最好的形式。
我想,把一部分校外人才纳入学校少年宫课程开发,可以用两种形式:一是招募家长志愿者,二是将校外那些在艺术、棋类等方面有特长的人邀请进学校,定期指导,教育局或者学校颁发聘请证书。学校少年宫为这些人提高了知名度,同时,我们的学生得到了专业的指导。
另外,南方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将图书馆的资源搬进学校,设立分馆,这些好的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走过白墙黛瓦的江南,眼睛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片天空:讲求实际、适合、实效,不求大贪多;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生活,踏踏实实走好当下的每一步,自然就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第四篇:关于赴浙沪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浙沪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市委、市政府赴南方学习考察团
(2003年8月19日)
center
2003-08-25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站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上谋划衡水的发展,7月25日至8月5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李俊渠、张增良、马长和、孙志人、杨胜忠、陈强带领各县市区委书记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行34人,赴浙江省温州市、金华市、义乌市、宁波市、上海浦东新区和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南京市,重点就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学习考察。
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这些地方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1个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正泰集团、三星奥克斯集团、雅戈尔集团等20家企业。大家一致感到: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衡水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印象
这次学习考察所到的地方,均属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这些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发展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次学习考察,使我们又一次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教育,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强。我们所到市、区都是在基数很大的基础上,年年迈大步,年年创新高,经济发展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前推进。温州市是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发祥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温州速度。从1978年到2002年,全市GDP从13.2亿元增加到1105亿元,年均增长15.5%;财政收入从1.35亿元增加到126亿元,年均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3元增长到5091元,年均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22元增加到去年的14591元,年均增长15.9%。用他们的话讲:温州人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苏州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与我市大体相当。近年来,其发展速度始终保
持高位增长,整体实力大大增强。预计今年财政收入达到400亿元,比去年纯增100亿元。去年在全国各大城市中,GDP列第五位,地方财政收入列第六位。五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前十名。苏州以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和0.4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的GDP、2.1%的财政收入、6%的外贸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占到了全国的近1/10。南京市,去年实现财政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4亿元,增幅达到48.2%。南京市浦口区,最近几年财政收入每两年翻一番,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119%。正泰集团,是一家生产低压电器、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等为主的企业,从1984年建厂到现在十几年间,资产增长了2万倍、产值增长了10万倍、利税增长了15万倍,综合实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五。这些地区的高速发展,超乎我们的想象。
(二)投入力度大,发展后劲足。我们所到之处,投入的力度令人惊叹,到处是大规模的建设场面,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苏州市,把增投入、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近年来,每年都有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大项目投产。去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650亿元,同比增长81.2%。他们计划用五年的时间,通过深化改革,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形成20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的大型企业和200个超10亿的大企业。
南京市,近年来投资呈几何级数增长,去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同比增长29.7%,今年上半年完成388.9亿元,同比增长77.1%。上海浦东新区近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去年达到586.6亿元。宁波鄞州区,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46%。高质量、大规模的投入,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积蓄了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放领域宽,经济外向度高。我们考察的地方,大多为沿海沿江开放城市,通过开放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借助外力发展自己,是这些地区的一个突出特点。南京市实施全面开放、全城开放、全方位开放,加速实现外向型经济倍增计划,去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61%和88.7%。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批外资项目401个,合同利用外资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苏州市目前累计有外资企业1万多家,注册外资35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7.5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有86家投资苏州,30多家设立了研发机构。去年,外商在该市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4.3%,涉外两税占财政收入的38.5%,外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8.9%。昆山作为一个县级市,已累计批准三资企业2600多家,合同外资超过150亿美元,到账外资超过67亿美元。目前,该市财政收入的60%,销售收入和利税的75%,工业投资的85%,自营出口额的98%均来自外资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城乡面貌新,现代化程度高。无论是听经验介绍,还是实地考察,处处使我们感受到,这些地方的现代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达的城乡一体化经济,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新颖别致的城市建筑,高技术、高效能的现代化企业,高品位的生态生活环境都使考察团成员赞叹不已。同时,这些地区干部群众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高效率、快节奏的精神风貌,也处处展现出现代社会的风采。
二、主要经验与启示
这次考察的浙沪苏几个先进地区,尽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区位、资源、产业结构、历史人文等方面情况各异,但他们经济发展的经验有许多共同之处,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也使我们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解放思想,以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高人一筹的发展思路、超人一层的理性思考指导实践。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地方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观念新、思路新,都有一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胆识、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尊重群众创造性实践的求实精神。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都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办法,用全新的理念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谋划新思路,求得新突破。温州人的观念处处体现出超前的思维,他们过去靠吃苦耐劳赚钱,靠自己奋斗赚钱,靠灵活变通赚钱,现在提出靠现代经营理念赚钱,他们提出在学习新知中成长,在学习世界中成长;对知识的理解是信息加思考,对创新的理解是创意加市场价值,因而能够做到政策规定之内的快干,政策规定之外的探索干,别人没有干过的大胆干。从而探索出了城市经营之路、集群经济发展之路、以服务型政府为特征的新的政企结合之路等。宁波市,善于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瓶颈,他们用8700万元资金买壳上市,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融通城市建设资金达到100亿元,他们计划再用三年的时间达到200亿元。昆山市3000亩高标准森林公园的建设和运营,靠的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政府只给政策,不出资金。从这些地方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常规的思路,只能获得常规的发展效果;超常规的思路,加上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效。
(二)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认识、发现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自己。考察中,我们发现这些地方,干部群众对形势的分析、对机遇的认识、发现和把握有着超凡的见识和本领。在他们眼中,处处是商机,就看你找不找;时时有商机,就看你抢不抢;哪里都有效益,就看你干不干。苏州市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们及时抓住农村改革的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了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二是20世纪90年代,抓住上海浦东和沿江地区大开发、大开放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机遇,主动服务,迎接辐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苏州成为沿海吸引外资较多的地区。三是世纪之交,抓住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整体竞争实力明显提高。昆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也正是抓住了这些机遇,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低转高”三个阶段的跨越。温州市抢抓机遇的本领更是高人一筹,他们善于分析和捕捉市场格局的变化,在市场的夹缝中、空档中寻找商机,“小题大做、无中生有、借题发挥”、“大利大干、小利小干、短期无利长期有利也要干”,在一般人眼里许多难做甚至不屑做的小生意,在温州都做成全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大买卖,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一些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在全国遥遥领先:金属壳打火机,占到90%;眼镜,占到80%;剃须
刀,占到60%;水彩笔,占到90%;拉链,占到70%;锁具,占到65%;商标徽章,占到40%。这些地方的发展经验启示我们,机遇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是不是善于认识、发现和抢抓,只有善于认识、发现和抓住机遇,才能永远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
(三)坚持不争论、不动摇、不停步,始终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摆在第一的位置。我们学习考察的这些地方,都有一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在发展的问题上,他们坚持不争论、不动摇、不停步。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左顾右盼,不畏首畏尾,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认准的事,就一条思路干到底,一个口号喊到底,“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温州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先后经历过几次大的波折,中央曾几次派调查组到温州调查。在争论面前,温州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加以改进,使之不断完善;对认识上的问题,能说清楚的说清楚,说不清楚的不争论,允许存在不同认识,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在探索实践中统一认识;对群众的创造,不争论,不张扬,不压制,真正做到了面对议论不争论,面对问题不护短,面对发展不动摇,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克服负面的,引导扭曲的,改正错误的,从而极大地保护了群众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温州生产力的发展。用他们的话讲:温州是在外界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的。昆山市,1988年建设昆山开发区时,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然而他们始终坚定“发展是硬道理”这一信条,千方百计加快开放步伐,创造“五通一平”的基础条件,大力招商引资,硬是赢得了国家级开发区的“殊荣”,并加入到沿海12个开发区的行列中。尤为可贵的是,这些地方在已有的成绩面前,都有一种永不自满、强力争先的意识,面对新一轮的经济竞争,都在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苏州市,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结合苏州实际,提出了“两个率先”的目标:即率先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05年,人均GDP要超过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美元。到2010年,力争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美元。围绕这一目标,也们正在着力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争做“四个龙头”:即做沿江制造业基地的龙头、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龙头、江苏规模企业的龙头、江苏民营企业的龙头。南方的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含糊不得、动摇不得。
(四)谋求发展的起点高、视野宽、气魄大,勇于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范围内确立自身定位。这次学习考察之处,都把自己放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大坐标上考虑自身的定位,确立自己的赶超目标。县市级自觉定位在省内先进和全国百强、地市级自觉定位在全国先进乃至和直辖市比高低。上海浦东确定今后5?10年,打造面向国际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跨国运营管理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内外贸易中心,建成上海国际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宁波在城市规划上,实行国际招标、国际咨询,建设上都是世界一流和国际水平。他们计划投资118亿元,建设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构筑上海、杭州、宁波“金三角”。同时通过“四区三园、江湖港桥”的开发建设,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际现代化大都市。苏州市在原有城市建设面积的基础上,正在依托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和沿江开发区,再造三个新苏州。更使我们震撼的是,他们不仅在规划上气魄大,而且建设上起点高。特别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和市场建设上,他们坚
持高标准、高门槛,招就招大商,引就引巨资,上就上大项目,建就建大市场,创就创世界名牌。义乌市正在全力推进小商品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打造全球最大超市,构建世界购物天堂。温州市,着眼于推进经济的国际化,集中精力建设“中国鞋都”、“中国电器城”、“中国服装城”。对照南方先进经验,反思我们的工作,深深感到,我们的气魄不如人家大,胆量不如人家足,视野不如人家宽,速度不如人家快,这既是我们的差距,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五)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新形势下环境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大力营造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这次学习考察,大家强烈地感受到,南方经济之所以能够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到位,各级各部门形成了服务经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企业聚集和活化各类生产要素营造了一个高效、快捷、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苏州市的各级领导,既是招商引资的高手,又是为外商排忧解难的能手。用他们的话讲:优惠政策是有限的,而优质服务是无限的。“全过程服务、全领域服务、全天候服务”已经融入每一位苏州干部的思维,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有调查表明,外商对苏州的法制环境满意率高达99.84%。目前,在整个苏南,这种服务已从外资扩展到民资,所有投资者都感受到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温馨。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作为上海政府“模式”改革的试验田,一开始就没有行业主管局,经营性的职能全部下放给企业。相对来说,这里的政策不是最优的,但这里的服务和办事效率是一流的。在他们的项目审批中心,审批机关郑重向社会作出了“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两次办公、一口收费”的承诺。由此创出了投资2400万美元的瑞士沃尔沃建筑公司2天通过了审批,新加坡新资房地产公司投资1.3亿美元,3天就拿到了许可证的纪录。2001年之前,新区政府共握有审批权限724项,经过两次改革,只剩下253项。管理的领域窄了,但服务的领域宽了;政府小了,效率却大大提高了。他们这种“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借鉴南方先进经验,加快我市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加快衡水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对照学习考察的南方先进地区,查找我们的差距,我们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差在思想观念上。加快衡水的发展,必须从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入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契机,在全市广泛开展“学习南方经验,解放思想,加快衡水发展”大讨论,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破除“三种观念”,强化“三种意识”,发扬“三种精神”。破除“三种观念”:一是破除在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盲目乐观的思想观念。二是破除在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唯条件、唯客观论,妄自菲薄,认为与先进地区没法比,学先进地区没法学的思想观念。三是破除部分干部中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按部就班、墨守陈规、不求创新的思想观念。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忧患意识。引导全市上下充分认识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二是强化发展意识。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咬定发展不动摇。三是强化赶超意识。要站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坐标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赶超目标,推进衡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扬“三种精神”:一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二是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艰苦创业的精神。三是永不自满、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
通过破除“三种观念”,强化“三种意识”,发扬“三种精神”,努力在全市营造想发展、议发展、谋发展、加快发展、干事创业、争先晋位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努力实现经济工作的新突破。加快衡水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从衡水的情况看,最根本的出路在工业,最大的希望在民营,最有效的途径在开放,最好的抓手是项目。我们要继续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 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园区”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年初确立的“以工强市、开放兴市、特色立市”三大主体战略和突出抓好的六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工作的新突破。一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政策、园区和骨干企业“三个带动”,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在园区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切实抓好现有园区的规划、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进一步完善现有园区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三是在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内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放在四个方面:转变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改变过去大轰大翁的招商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小规模、多批次、专业化的招商活动;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突出企业的招商引资主体地位;大力推行以外引外,以商招商。四是在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把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四到位一基本”,即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国有集体资产退出到位、工身份置换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是在抓好规划、搞好城市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以新的理念认识城市,以战略的眼光规划城市,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以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突出抓好“三个坚持”: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产业带动。特别是要把规划作为大问题来抓,要舍得花本钱,请高人,高起点、大手笔进行规划建设。六是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强化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开展诚信服务,完善服务网络,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在全市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规范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信文明的人文环境。
(三)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要理性思考和科学指导经济工作。引导各级干部用战略眼光审视经济工作,用现代理念研究经济工作,用辨证思维分析经济工作,用科学方法指导经济工作。二是以正在全市开展的“三创一争”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机制优势、创建人才优势、创优环境优势,加快发展,争先晋位,使衡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跨上新台阶。三是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针对县市区经济发展基础不一的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确定目标,提出要求,加强调度,严格考核。四是充分给基层放权,大胆地为基层撑腰壮胆。要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的发展意识、实绩意识,鼓励干的,批评看的,处理捣乱的,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力、民心、民智,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报告
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报告
国庆后,我随省党政代表团参加了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活动。三天时间马不停蹄,先后到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市,一路亲眼目睹苏浙沪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充分领略先发地区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切身感受当地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学到了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举措经验,开拓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在审视中更看到了差距,扛回了新压力,催生了新理念和动力。
一、考察感受
所到之处,三个省市无不表现出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快人一拍,成效突出,印象深刻的有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环境成效浓烈,“高温”灼人。
上海始终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抓创新,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模式、路径和成果上引领潮头;江苏围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聚焦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打好“四换三名”、七大万亿产业培育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真正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些地方的创新理念和超前眼光,让人大开眼界、深受启发,更新甚至颠覆着我们的既有观念。二是发展模式特色鲜明,成果诱人。
三省市最鲜明的是让人感到了宜居宜业、安居乐业、海内外人士汇聚,成为吸引各路人才想来愿留的“大磁场”,这是最综合、最有说服力的成果。上海围绕“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要求,始终瞄准“四个中心”建设,可持续接力规划管理,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江苏在量质并进基础上致力各市携手合作,在区域统筹协调上走在前列;浙江秉持“两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这些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三是思想观念开放,招数逼人。
苏浙沪虽然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但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通过解放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更快的发展路径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苏浙沪的干部普遍有朝气,企业家充满国际领先的上进心,处处洋溢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比苏浙沪,我们有些地方小富即安,小进即满,行动总是慢人一拍,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忧患意识,我们必须跳出宣城看宣城,树立雄心壮志,在苏浙沪城市中立标杆、找定位。四是善于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环境宜人。
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虽然苏浙沪在功能定位、自然禀赋、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但都坚持把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精尖缺”人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成功实现了以人才促创新、以创新推进新一轮创业的战略转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的意识,让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地为宣城发展建功立业。苏浙沪之行,通过看比学,强化了忧患和危机,照出了差距和短板,也进一步压出了斗志与干劲,清晰了思路和目标。
二、下一步打算
宣城是全省唯一与苏浙同时接壤的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理应在学习苏浙沪、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奋力争先。
(一)再更新观念,在换思维、谋创新上下功夫、求突破。
宣城虽然地理上紧邻江浙,但观念上相差不少台阶,必须开展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突破自我、找准定位、开拓眼界、加快创新,强化干部担当作为。要对标五大发展理念,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以行动践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招数和节奏。要对标苏浙沪的经验做法,重点学习上海自贸区为企业服务“只说Yes不说No”等体制机制、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创新理念、杭州城市建设管理的有效举措,具体落实到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园区建设等实际问题上,真正把思想解放体现在政策中,渗透到平时的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二)再增强信心,在落实“五大发展见行动”上善作为、争位次。
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正在研究制定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意见。我市第四次党代会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根本遵循,明确提出了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和“一个提前、四个提升”的目标任务,我们要结合学习苏浙沪,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增强信心,勇于作为,争先进位。要认真学习苏浙沪登高望远的世界眼光、高人一招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的胆识胸襟,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有品有味的山水生态之城、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把宣城建设成生态大公园、文化大观园、旅游大乐园、宜居大家园。要认真学习苏浙沪永不满足的工作激情、善作善成的实干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做到每天都是节点、全年都在冲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每一天、干好每件事、交好每一份答卷。(三)再突出定位,在融入长三角中担使命、当先锋。
我市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面向长三角的招商合作,我们要抓住这次学习考察带来的机遇,强化长三角成员意识,乘势而上,认真总结现有经验,在加快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的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强化主动有效对接。要坚持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赶,市、县以及开发园区都要在苏浙沪城市中进一步找准标杆,确定比学赶超的目标,着力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要素、开放平台、人才引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对接,努力把宣城建设成为全省融入苏浙沪的桥头堡、示范区,展示安徽发展新形象的窗口,成为苏浙沪要素资源辐射的重要承接地、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客厅”,使宣城真正位于长三角,全面受益长三角,对接服务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