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浙考察学习心得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魅力主城”
——赴江浙沪学习心得
2105年5月25日—5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夷陵区区委、区政府组织的赴江浙城乡统筹及美丽乡村考察活动,在上海静岑淀山湖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赴江浙现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这次培训,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一、学有所获。在这次培训期间,主要课程安排是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的形式。集中授课重点内容涉及8个专题,内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突发性事件处置与应急管理、“三严三实”、产业升级的融资选择及城市管理与干部管理,同时还安排现场考察。通过边听边看,讨论交流,让我深深感到长三角发达地区思想解放程度之高,抢抓机遇意识之强,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市建设和环境之美,城市管护治理之好,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触动了灵魂,也找到了差距,进一步增强了大发展,快发展的意识。尤其是上海市富有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和其在招商引资,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及其丰富的创新性实践,特别是他们全面落实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创新方面的开拓精神,先进理念,务求实效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二、学有所思。江浙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其发展理念及成功经验对我办谋划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各地发展各有千秋,总体来说具有以下四点共性特征。
(一)规划全域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浙江省早在2008年就谋划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识别差异、分类指导,提升核心、优化职能,构筑网络、辐射带动的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成功转型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提升城镇空间发展。例如德清县改善水陆交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打造诚信农产品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引进先进的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建材等新型工业主导第二产业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产业转型的生命,精心培育“原生态养生、国际化休闲”品牌的农家生态旅游项目。近年来他们先后获得世博之星·中国(长三角)最具活力民营经济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首批文明县城、全国生态县等荣誉称号。
(二)风貌特色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表征。江苏省吴中区依托独特的太湖山水资源,充分发挥临湖优势,突出生态农业特色,培育龙头项目,打造一产、三产“相生相融”的特色现代农业。深化“山水苏州、人文吴中”品牌形象,彰显“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生态文明魅力,清晰“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发展导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2014年,全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9亿元,增长10.3%,税比91.6%。
(三)内涵差异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灵魂。安吉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重点围绕“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探索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道路。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模式。目前已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创建总覆盖面达到95.7%,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农村环境建设优美化,农村长效管理常态化,农村便民服务社区化。2014年实现旅游人次1204.8万人次,旅游收入127.5亿元,门票收入2.16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963元和21562元,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产业关联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要义。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互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现代农业服务新型工业,着力培育与一二产业相融的现代服务业。苏州吴中区澄湖农业园紧扣“现代、科技、生态农业”核心主题,确定一轴、三带、四大板块、八大功能片区的整体规划布局,突出“三水一绿”生态农业特色,提升水乡村庄环境,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培育引进龙头项目,延生现代农业产业链,全力建设兼具现代田园风光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建成核心示范区面积10260亩,带动辐射农业种养殖面积2.87万亩,其中水稻面积3452亩、水生蔬菜面积12650亩、水产养殖6142亩、果树957亩、苗木1577亩、其它面积3918亩,以水生蔬菜、水稻、水产“三水”为主导,水果、花卉园艺为有效补充的园区农业产业格局已经形成。2012年开始建设,2013年实现了农业一产产值1.2亿元。
三、学有所用。小溪塔街道与江浙乡镇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发展差距,实质是思想上、文化上、精神上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比如,我们在招商引资上,比较注重大工业,轻视小企业,注重城市工业扩张,轻视农业发展,城乡差距反差很大。经过近几年发展,小溪塔城区和小鸦路沿线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除了这些地区,农村面貌依旧,没有太大变化。统筹城乡发展,要靠全域城镇化这个平台来支撑,通过考察,我们更加深化认识到了这一点。为建设“美丽乡村”,打造“魅力主城”,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化,概况起来就是“三个坚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三产联动,着力改善民生。具体来说,就是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小溪塔启动小鸦路沿线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带小溪塔示范段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坚定“一年大变样,两年见成效,三年基本建成”理念,突出官庄、仓屋榜两村为重点,目前小溪塔示范片区已经基本建成。“官庄城郊生态第一村”基本建成,被评为全国文明乡村、全省“宜居村庄”、全市“最美乡村”,成为全国平安建设现场会、全国林业厅(局)长现场会、全省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现场会、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等现场参观点;仓屋榜现代农业示范村基本建成,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妇女工作活动现场会、全省“三万”活动现场会、全省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现场会等现场参观点。示范片区内的岩花、新合两村也取得同步发展,立面改造实现突破,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新型农民培育反响热烈,新合村农家乐发展欣欣向荣,岩花村喜迎小微创业园落户。东部四村实现了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生态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当前,区域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新一轮竞相发展的浪潮已经形成。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抢占先机,赢得发展,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发展之路。客观上制约小溪塔发展的因素不少,但我们的资源优势也很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紧扣生态就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这条主线,发挥西部四村城郊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对接城市消费需求,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以农村休闲旅游为重点,发展城郊特色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既要突出片区整体优势,又要凸显个体特色。逐一抓好文仙洞“节庆游”、姜家庙“山水游”、廖家林“森林游”、柏木坪“赏花游”等特色资源,进一步融合一三产业结构,扩大旅游综合效益,反哺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吸引发展,发展保护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三产联动,着力改善民生。农副产品加工业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反哺农业,消化过剩的产能;能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能支撑农村集镇建设,辐射周边农村和乡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实现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带动、共同发展。具体思路是:进一步做精第一产业,全面建成柑桔精品园6万亩,把柑桔主导产业真正做成现代化产业。大力扶持特色种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柑桔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产值,大力支持中华鲟、大鲵、牛蛙、养蜂的工业化养殖、加工及相关产品研发。进一步发展农村旅游业,大力支持农村游,支持农家乐成规模、提档次、创品牌。
总之,通过学习江浙地区的产业发展,特别是澄湖、吴中等地的产业园发展,得到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为小溪塔街道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
小溪塔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联络处主任
刘玉林
2015年6月5日
第二篇:赴江浙质监系统考察学习心得报告
赴江浙质监系统考察学习心得报告----市局办公室主任谭宜伟
2010-11-08 08:20:3
4【点击:792】
济宁市质监局办公室主任 谭宜伟
为更好地落实和完成2010年全年工作目标,全面谋划和安排明年各项工作,10月13日至23日,按照市局安排,我随市局张西周局长率领的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考察团,先后赴江苏、浙江质监系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考察。考察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江浙沿海城市质监部门发展速度之快、亮点之多、面貌之新、后劲之强,令人惊羡。各地在技术机构改革、项目中心建设、思想意识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超前思维、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忘我奋斗的工作激情和求富求强永不止步的进取意识,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于这次考察学习,我和考察团同志边考察、边思考、边讨论,普遍感到触动很大、启发很大、收获很大。
一、这次考察对于我的重要启示在于:实现我市质监系统跨越发展,必须提高境界、提高标准、提高速度。
提高发展境界,是这次考察中我和大家思考最多的问题。对于我们干部来讲,境界是眼光、知识、追求、能力的综合反映,境界决定着干部的层次、水准、价值和作为。回顾张局长到济宁工作六年多来的改革历程,每一次大发展,首先得益于干部思想境界的大提升,就像这次考察所到之处,各地质监机构虽然条件各异,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在推进跨越发展上都展示出很高的境界。江苏常州局通过市级技术机构实行人员装备和市场等资源整合、互补,形成合力,做出了特色。“十一五”期间,全系统项目和设备更新改造投入60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实验室18750平方米,仅国家LED质检中心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占地40亩,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提高标准,是质监系统跨越发展的要害所在。考察江浙质监系统的发展,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什么样的工作标准,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浙江省温州市局通过提高科研能力和标准能力,加强硬件建设,把握住了发展机遇;杭州萧山局通过不断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推进技术机构发展。目前已培育争创1个中国世界名牌、22个中国名牌产品,75个浙江省名牌,建立了羽绒制品、钢结构等2个国家质检中心和浙江省电动车、汽车摩托车零部件2个省级中心,设立了3个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分支机构,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提高速度,是质监系统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这次考察的各市县局,都提出了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并展现出跨越发展的态势。高速度已成为他们推进跨越发展的题中之义。这些市局发展给人的突出感觉是“快”:业务收入增长快,常州局、杭州萧山局三年翻一番,温州局两年翻一番;质监系统变化“快”,江苏省常州局短短几年共取得25个中国名牌产品,170个江苏名牌产品,16个省质量管理奖,230家企业通过了省级计量保证确认,1200家企业通过了市级计量合格确认,102家企业制修订51项国家标准和71项行业标准,8个全国性标准化组织落户常州的好成绩;国家级中心申请建设“快”,温州局以平均一年一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两个省级中心的推进速度,创造了令人震惊的“温州速度”。湖南湘潭局也在加快国家级实验室建设。高速度的背后,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在这些地方感受不到危机的压抑,相反紧紧抓住了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机遇,呈现出大干快上的发展态势。
二、学习先进是为了更好的改进工作。通过10天学习,我既开阔了视野,又深受感动。江浙质监系统县级技术机构的“专”、“精”、“强”,创新体制求发展,市场运作求发展的理念和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精神是我们质监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相比之下我们应当坚决摒弃因循守旧,小富即满,小富即安、按部就班的陈旧观念,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和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依托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增强质监发展后劲;我们应当不断开拓进取,富而思进,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手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我市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是目的和关键。考察一路走来,干事创业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随处可以领略到他们的苦干精神和过硬作风,每到一处,都能深切感受到全国质监“一家人”的浓厚真情,他们的热情和真诚,在“吃、住、行”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真是令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断改进。针对办公室工作,结合考察感受,回来后我和同志们专门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创新发展的思路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努力在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和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以更好地服务于济宁市局跨越发展的大局。
一是要找准定位担当使命,在更高境界上认识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目前是总结“十一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是机遇挑战前所未有、形势复杂前所未有、风险考验前所未有的时期,是全面展开跨越发展新布局的时期,是发展境界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时期。对于新时期办公室工作,我感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一是位置越来越重要,办公室作为机关工作运转中枢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二是责任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工作好、形象好,就能为质监工作增光添彩;反之就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质监工作,办公室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每个同志肩上的担子都应该是沉甸甸的。
二是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做好新形势下的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基本的途径是创新方法、提升能力。办公室人员要紧紧围绕市局跨越发展大局,自觉适应新形势下市局主要领导方式方法的新变化,努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实效性、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三是当好表率树立形象,按更高标准抓好新形势下办公室队伍建设。市局办公室的工作必须是一流的,市局办公室的队伍必须是一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必须做到。可以说现在基本做到了,但还要防骄破满,多看不足,力求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全面,更加重视、更高标准地抓好新形势下的队伍建设。要按照省局“精心、精细、精准、精益求精” 的要求和市局张西周局长“高度重视细节”的要求,始终瞄准“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标杆,努力打造一支不负重托、堪当大任的高素质办公室队伍,使办公室真正成为人才聚集的平台、学习锻炼的熔炉,使我们的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三篇:赴江浙地区考察学习体会
赴江浙地区考察学习体会
□文/中共抚顺县委书记 郑学伟
10月17日至10日23日,省委组织部组织部分县(市)委书记在赴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听取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农村等,我获益匪浅,受到不少启发。
一、学习考察的简要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县(市)委书记执政能力建设,省委组织部创新培训模式,组织了全省2008年新任县(市)委书记赴江、浙两省考察培训班。培训期间,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县(市)委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使我进一步增强了提高自身能力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省委党校孙学敏教授为我们做了《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讲座,使我对什么是战略思维能力、为什么要培养战略思维能力、怎样培养战略思维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在省委组织部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我们到江苏、浙江两省的部分发达地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考察学习,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热情接待,并认真引领参观和详细介绍经验。我们实地考察了绍兴县的中国轻纺城、苏州工业园区、常熟市的海虞镇、蒋巷村、张家港沙钢集团、保税区等考察点,并重点围绕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进行了讨论和座谈。通过这期学习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一是省委高度重视县(市)委书记队伍建设。这次培训省委书记张文岳亲自作了批示;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唐军开班动员讲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平及省委党校副校长戴茂林率队考察,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县(市)委书记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二是培训模式新颖。这次培训,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原则,授课和考察内容紧贴形势需要和基层实际。省委组织部计划周密,行程安排紧凑、考察点选择典型,接待方热情真诚。三是培训工作富有实效。通过领导和教师授课、实地考察、听取经验介绍、兄弟县区之间互相交流,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先进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学习到了兄弟县区先进的工作经验,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发展和先进地区的差异,为进一步理清本地区发展思路和强化本地区发展措施提供了思想动力和先进经验。
二、考察学习的感受
短短一周的时间,我们所走过的地方,看到很多、听到很多,绍兴、常熟、昆山„„虽然每个地区的地理、地貌、资源、历史、文化等诸多情况不
一、形态各异,但深入分析思考,透过不同的外在形态,可见许多相同之处。初步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1、先进地区首先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地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绍兴、苏州、常熟、张家港等地区之所以先进,首先是这些地区敢于冲破思想上的禁锢,明确提出“只要法律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发展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引下,他们率先发展民营经济、兴建工业园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抢占了发展的制高点和先机。
2、先进地区具有善于抓住机遇的敏锐性。江苏、浙江各县(市)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和强大的后劲,关键是因为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地发现机遇甚至主动地创造机遇,能够动态地、创造性地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张家港市提出建设保税区的时候,遭到了多方面的质疑,认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适逢1992年5月李鹏总理在常熟开会,张家港人请总理来视察,详细汇报了优势和规划,得到了总理的肯定和支持,并为其题字“张家港保税区”,于是才有了今天中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和唯一的区港合一的保税区。
3、先进地区的干部群众充满谋事创业的激情。与考察地区的干部谈话,你能感觉到这些干部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能够深刻地理解中央的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他们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有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有一种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屈服的勇气。这些县市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
4、先进地区牢牢地牵住了“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昆山、常熟等县市都把扩大开放作为兴县强市的根本之策,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大手笔、大气魄,借助外力激发了内部潜力,使经济发展焕发出旺盛的活力。他们以“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跑碎脚皮”的“四皮精神”和“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招大商,引巨资,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三、考察学习的启示
先进一定有先进的道理,落后一定有落后的原因。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进行分析,与之对比,我们的工作确实相形见绌。我们比先进地区落后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差距,真正的差距是我们的理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等方面还存在实实在在的差距。这次考察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总结先进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所在。我们要认真地对照先进找差距,找出差距修正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和培训。抚顺县是以铁矿开采为主的资源县,长期以来靠“矿山吃饭”的发展模式或多或少造成了有些同志存在着小富即安、看摊守业的狭隘意识。我们要继续加大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周边县区或先进县区进行学习考察,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激烈竞争氛围,牢固树立“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战略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努力在挑战中抓机遇,在苦干实干中求发展。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实践表明,招商引资是基础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放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来认识,全力以赴跑资金、引项目。要借鉴先进县市的经验,鲜明地提出“不会招商的干部不是优秀的干部”的理念,组建一支精兵强将专门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工作。要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掌握上级相关政策,用活国家、省、市政策,有效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推动工业园区尽快摆满企业,尽快出形象,出成果。
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积极借鉴常熟市建设新农村的经验,以繁荣农村经济为核心,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抓好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工商业者,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要采取市场化运作加快农村“平改楼”进程,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大农民宅基地置换力度,推进合村并屯工作,进而破解工业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难题,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四是强化各项工作落实。学习先进,最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地理地貌、资源禀赋和发展的阶段水平均有所不同,绝不能生搬硬套他们的方式、方法。但一定要把握其精神实质,结合抚顺县实际,善于把上级政策与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要围绕全县“一城两区三业”总体发展思路,全面地、系统地、前瞻性地筹划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事业,制定出整体工作方案,并把总体工作方案分解成各个方面具体工作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如何按照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有序实现工作目标,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第四篇:江浙高速公路考察学习有感
江浙高速公路考察学习有感
2010年4月20日至4月25日,我参加了由公司组织的江浙高速公路的学习考察活动,此次考察之行,我们主要参观了杭州湾大桥、宁杭高速公路、宁常高速公路,回顾整个考察过程,他们的生态环保、服务区的设计理念以及桥梁栏杆的设计让我印象最深,现就此次考察学习浅谈几点感受。
一、全新的理念建设生态、环保、景观、旅游的高速公路
我们先考察了宁杭高速公路和宁常高速公路江苏段,此段自然地形起伏、植被茂盛完整,沿线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丰富,为高速公路的创新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生态、环保、景观、旅游的高速公路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常宁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
(1)采取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相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速公路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2)通过中央分隔带和道路两侧栽种当地自然植物群落,以丰富景观、优化驾乘人员视觉感受、增强驾乘人员回归自然的感觉,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3)打破常规,对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挖方段采用暗埋式边沟,并在有些地段将边坡放缓,以扩大绿化面积,增加自然效果,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4)在长挖方路段和低填的地段取消外侧防撞护栏,改设轮廓标,使驾乘人员更加贴近自然;
(5)互通区内部大片种植乔、灌植物群落,形成林地、湿地、草地自然景观,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二、服务区设计独具匠心,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和谐统一
我们参观了宁常高速公路的滆湖服务区、茅山服务区,这些服务区的设计不仅在结构尺寸、形状、色彩上考虑对称、均衡、协调和谐,而且与路线结构物之间,彼此都前后呼应,整齐统一,识别性强,给人以美的享受,它们的造型和色彩,既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又和谐不刺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址力求亲山近水,紧密结合当地的人文底蕴,使人在紧张的旅程中感到轻松惬意;
(2)在功能选择及布置上体现人文关怀,让使用者都感到方便,主体建筑尽量远离公路,使人们在休息之余暂时远离交通噪声,享受到宁静的生活。
茅山服务区一角
茅山服务区餐厅
三、桥梁的栏杆设计简单大方、流畅
杭州湾大桥的栏杆采用的是钢混结构栏杆,此栏杆结构轻巧,延性好,建筑构造通透、景观好,从南到北整座大桥被油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远远望去就像一条七彩长虹横卧在杭州湾的波涛上,十分壮美,这种设计能有效的防止驾驶员出现视觉疲劳。
此次考察,让我获益匪浅,感受到了生态、环保、景观、旅游的高速公路,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亦在逐步提高,我们必须不断的更新设计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高速公路精品。
(湘潭工作站 徐霞飞)
第五篇:赴江浙考察归来的几点感受
文章标题:赴江浙考察归来的几点感受
感受颇多,现将主要方面归结为以下四点:
一、转变观念从小处做起
这一次到江浙一带考察,最大感受之一就是人家对市场经济的了解,观念的不同。
将我们的观念转变到市场上来十分重要,要将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模式从头脑中彻底打消,适应市场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对于大多
数**人来说,转变观念还要从小处做起,树立“小商品闯大市场”的概念。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瞄准市场,以人为本,凡是有市场的商品,不论大小,我们就要抢在别人前面,去争去闯,以小见大,形成规模。
二、解放思想从领导做起
要转变观念,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解放思想大讨论已经开展了多次,可是仍然没有完全落实在我们的工作上,通过这次考察,我们的感受最深的一点恐怕就是要从领导做起了。
从温州、江阴两市情况看,这一方面最突出。温州一开始搞市场经济,就放手发动大搞私营、民营经济,民营产业在全国都名列前列。江阴市放手发动搞民营化更是轰轰烈烈,鼓励企业家们相互竞争,政府只是引导、发动,对企业不干预,真正做到“你发财、我发展”。
没有领导的思想解放,江阴、温州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没有解放思想的领导,也决不会有今天江浙一带市场经济的繁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的各级领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领导的思想不解放,固步自封、保守不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将是非常之大的。
三、引资办厂从管理做起
管理是生产力,是深层次、潜在的生产力。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我们现在的各个企业管理状况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差还较远,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在我们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这次考察的各个厂家,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东部企业管理十分到位。每到一个企业,所见的一律是内容精炼的管理条文,井然有序的的生产车间,清洁整齐的厂房和办公楼。按照有关标准开展的现代企业管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使人耳目一新。
**引资办[本篇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未经过xiexiebang.com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后果自负]厂要从管理做起,再就业特区建设要高起点,特别是管理上一定要高起点,不能低水平、低层次。要建立全新的管理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标准,加强管理,建立信息网络,注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力争达到科学、严格、高效的要求。
四、强化服务从基础做起
政府对企业的职责就是服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和共识。政府为企业服务涉及很多方面,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做起。
这次外出考察,感受较深的是义乌、宁波、江阴等城市基础建设都相当不错。政府工作十分到位,一方面是放手让企业家发展,壮大个体私营经济。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发达的交通道路设施,灵活多样的通信联络设施,整洁亮丽的城市绿化设施,干净方便的生活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提供后勤保障。政府做好应该做好的事,保证企业健康有序正常发展。
强化政府的服务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抓起,加大投入,以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筑巢引凤,是**区当前面临的最重要工作,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责作用,各司其职,搞好服务,全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旱日将**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政府要真正成为服务型的政府,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目前,区委、区政府已确定“工业兴区”的发展战略,依托**再就业特区建设这一**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发展来解决**存在的重大社会矛盾和问题,是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向江浙各省市学习,树立产业工业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乡村城镇化的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路,全面确立市场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以**再就业特区建设为契机和支撑点,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赴江浙考察归来的几点感受》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赴江浙考察归来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