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一课,我对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我认为学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有利于培养自己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素养。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少数民族音乐在其性质上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现实状态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真切地体会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了解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比如听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我们能领略大草原的辽阔壮美和牧民的幸福生活。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我们可以认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如此不胜枚举。这样的鉴赏课,比枯燥的书籍更能启迪人。
其次学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民间音乐日益式微的今天,在高校开展民乐教育,可以扩大民乐的普及面,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民乐的复兴。
学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有利于丰富我们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我们的精神品位和艺术素养。
总的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的修养,并且对少数民族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第二篇: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学习心得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学习心得
这学期学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课程。可是真的学到了挺多的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后半学期了,在新疆待了快两年了,但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一直是一无所知。
老实说,跟其他同学一样,我也很少认真听选修课,但是这个课我听起来还是比较认真的。因为感觉这个讲的挺有意思的,每天上完课之后很疲惫,晚上还可以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放松一下,感觉挺好。我知道了新疆有7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5个直辖市,知道了,南疆北疆以天山为划分等一些基本常识。记得老师说过一首歌,刀郎的新疆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弹起你的冬不拉啊。在一次演唱时,有人说冬不拉不能代表新疆的乐器,于是改成了:弹起你的热瓦普啊。因为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热瓦甫,又称热瓦普、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民间歌曲,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他们在放牧、从事农业生产时唱歌,婚礼或丧葬时唱歌,谈情说爱,思念故土时也唱歌。许多民族都有歌唱节日,如壮族的歌、回及撒拉等族的花儿会、苗族的龙船节及绕三灵、侗族的采桑节对歌、布依族的老鹰坡歌会、族的温泉水边赛歌节、瑶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节等。情歌在少数民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在草原、山野、森林或在月光下、火塘边、公房(供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房屋),都荡漾着优美动听的歌声。
在我国新疆西南部,在那雪山冰峰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勤劳、勇敢、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塔吉克族人民。鹰是帕米尔高原上神圣动物,它是自由勇敢的象征。鹰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图腾,至今塔吉克人仍自称为鹰的传人,鹰文化在帕米尔高原上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已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力量之源。当人们走近它时,无不为之感动。
塔吉克人的音乐艺术宝库中,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鹰笛,塔吉克语称“那依”,它就是用老鹰的骨头做成的笛子。鹰笛,是塔吉克人的骄傲,是塔吉克族乐舞的灵魂.但是现在国家已经禁止射杀鹰了,所以现在鹰笛一般是买不到的,他们一般都是把捡到的病死或老死的鹰的骨头来做。
还记得老师放过一个“花儿”的视频,唱歌的是一位老爷爷。虽然我已记不清他的名字,但是他却让我记住了“花儿”这个民歌。“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现在甘肃最具代表性的是“洮岷花儿”。岷县“花儿”传承的中坚力量,也是被省民协命名为“甘肃省花儿歌手”的有41人,大多年龄都在30岁到40岁之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不识字,文化程度低。这一批歌手成长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家庭生活困难,没有机会读书,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锻炼成长为“花儿”歌手。相对而言,出生于80年代或90年代的年轻人大都走进了学校,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学习“花儿”,而校园文化和流行歌曲等新兴的娱乐活动也在弱化着“花儿”对年轻一代的熏陶。
“花儿”分三类 根据“花儿”的发源地,我们可把“花儿”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河州花儿”,发源于河州地区,即今甘肃省临夏县,现在遍及临洮、康乐、和政、广和、永靖、夏河等县,有的流传到宁夏。第二类叫“洮岷花儿”,在洮岷地区,即现在甘肃省的临潭、岷县、单尼一带。流行曲目 第三类是“西宁花儿”,发源于西宁地区,即现在青海省的西宁、湟源、贵德、乐都、循化一带。
还有那蒙古朋友喜欢的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虽然真正记住的内容并不多,大多数只是有一个大概印象,但我自己感觉上这门课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使自己对新疆的音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第三篇: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心得体会
在上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和我的同伴就已经大致领略了新疆的大好河山之壮丽与豪迈。因为自上大学以来我们几乎每次放假都不会放过出去游玩的机会,去徒步、去露营,去感受郊野的广阔与平原的壮美。那拉提空中草原雪山下的宁静优美;太平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犹如一颗蓝宝石嵌在山间,优雅而又不失华贵;深秋的可可托海犹若一个冷美人,让你不觉有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的感慨„„
新疆的自然风光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与向往,因为他的自然风光在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打破我们习惯性的思维,给我们无限的暇想的空间。一路上我们也不断的感受着来自新疆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他们神秘而又令人向往,让我们这些异乡来客流连忘返,他们就像一本读不尽的的书,但是你越读越想往下读。基于这种想法,所以我选了这一门选修,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这些少数民族的“秘密”。老师用视屏与讲学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丰富,恰恰使我们更形象生动的理解了这民族文化的蕴含与魅力,让我们对这些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疆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的盛誉。新疆的1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音乐舞蹈,丰富多彩,灿若明珠。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艺术,以动作的健美、轻柔和富于变化而著称。每当节日在城乡举办“麦西莱甫”时,男女老少,参加者成百上千,人人都能登场起舞。
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说到音乐特色必须要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因为没有舞蹈的音乐是不完美的,那就没有民族的特色了,也就没有民族风格了!维族的民歌基本上都与舞蹈有关系。适合新疆的民族舞蹈,在那遥远的地方之类的歌,都是歌颂新疆那美丽的大草原..是典型的草原民族.他们的乐器丰富而简单,有阿地力,冬不拉等等.还有吹奏乐 器.新疆民歌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性很强,尤其是舞蹈艺术性很强,算是很好的舞蹈即兴伴奏歌曲.那轻快的节奏,仿佛流动的河水在蟠曲而行.新疆舞蹈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惟美,优雅,轻快,活泼!这也算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格!他们在大草原的生活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很显然,大草原的生活是美好的,才会有那么优美的新疆舞蹈还有那么动听的新疆民歌!说到新疆,当然就不能忽略蒙古族人民.他们和新疆的维吾尔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大草原那种豪情奔放!虽然这样,但是也有不同,比如音乐形式就不一样,蒙古族的乐器有很多,而且这些乐器更可能的抒发在草原的心情,蒙古族的马头琴所表达的含义不是欢快,而是幽静.在茫茫的大草原中,那种马头琴发出的声音让人听了就凄凉,听了就有种心旷神怡的幽静.应该说蒙古族比新疆的维族更加贴近“草原之夜”, 传统的维吾尔族民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其中,爱情歌曲的数量最多。维吾尔族民歌采用中国、欧洲和波斯一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东疆、北疆地区民歌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较多,南疆地区的民歌则以波斯一阿拉伯音乐体系为主。而哈萨克族民歌可分为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在演唱形式上,哈萨克族民歌可分为独唱、弹唱和对唱三种。独唱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宽广的气息,豪放而充满激情,结构比较整齐。独唱多数为带副歌的单二部曲式,有固定的歌词,多以2/4或3/4为主要节拍。弹唱也叫“冬不拉弹唱”,以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为伴奏,节奏比较复杂,常采用以3/8为主的混合节拍,曲体同独唱歌曲一样也多是加副歌的单二部曲式,但篇幅往往比一般独唱歌曲更大,曲调接近语言音调。对唱在哈萨克族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的民间节日、婚礼庆典中都要举行对唱活动
独具特色的花儿演唱,深深地吸引着我。“新疆花儿”是由西迁的回族同胞带人新疆,发展于新疆的,是不同于内地“花儿”的一种“花儿”。有着强烈 的地域特色和回民族音乐风格,因而冠名“新疆花儿”。在“新疆花儿”日益繁荣之际,米东区将“新疆花儿”申报新疆首批非物质文 2 化遗产项目,并举办了大型“花儿”演唱会,展示新时期“新疆花儿”杰作。演唱会上,“新疆花儿”传承人、年过八旬的新疆著名演唱艺术家韩生元亲自登台,来自新疆各地的“花儿”歌手也纷纷献艺,推出新创的“花儿”作品。深受新疆回族居民喜爱的“新疆花儿”成功申报新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特色浓郁的新疆民族文化中的又一亮点。
刀郎歌舞的表演方式给我以震撼。刀郎一般指刀郎(新疆歌舞诗)。刀郎舞又称“刀郎赛乃姆”,属于刀郎文化,主要表现刀郎人狩猎过程。歌手引吭高歌,“哎呀呀”呼唤人们准备打猎。舞者双手左右摆动、左右半转,表现猎人将浓密的灌木拨开寻找猎物。女舞者时而高举右手,时而高举左手,为男猎手举火把照明。舞者忽而似弯弓欲射,发现猎物冲上去展开搏斗的舞姿。狩猎胜利,舞蹈的气氛热烈而欢快,表现出刀郎人男女共同维系生存的默契情爱。
最吸引我的还属哈萨克族的成人礼。成人礼即割礼,就是割除男孩阴茎包皮所举行的一项仪式,通常到5-7岁时举行。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都十分注重割礼,将它作为一件大事来办,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哈萨克族举行割礼之前,要把小孩打扮的漂漂亮亮,头上和肩上都要插上猫头鹰羽毛,骑着马到亲戚家去报喜,亲戚们必须给小孩各种食品,并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给小孩送一只羊羔,或一头牛犊一匹马驹等。要给就称作割馈赠的羊、牛耳朵上打上印记,幼畜长大后,或礼羊、马。割礼的主刀手,一般是毛拉、阿訇或霍贾。现在也通行种办法,即由阿訇念经举行仪式后,由医生做手术。这一天,小孩的父母宴请宾客,凡是去参加割礼的人都要送礼,表示慰问。
上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不能说我学到了好多,但是至少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音乐领域的地位与贡献。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被新疆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所打动,也被他们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更激起了我在今后旅途中对他们的关注与研究的兴趣。感谢这门课以及给我上课的张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谢谢!
第四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案例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南京九中
张薇
一、设计理念: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教材选编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及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对美好音乐的热爱,也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
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音乐的机会,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愿望,不断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情感、思维、动作多维度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的机会。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熟悉少数民族音乐作品。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设计思路如下:
1、确立主题
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题展开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舞蹈、讨论等多种形式参与、体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内容的选材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品种纷繁的音乐体裁。本单元书上的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提到了几个地区的民歌,少数民族的音乐除了民歌外,他们的民间歌舞、各民族的乐器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因此,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部分音响外,我还补充介 绍了具有草原风格的乐器马头琴;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十二木卡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丰富多彩的新疆、藏族、西南少数民族歌舞音乐。
3、教学思想的体现
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与各民族语言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是密切相关的。音乐的民族风格的重要标准又是建立在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要素上的,因此,本课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围绕感受、欣赏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音乐,力求凸现音乐与文化、风格与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多听、多感受,重视互动与讨论,然后根据音乐的有关要素,去归纳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
4、活动与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阶段倡导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表演体现个性化的特点。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需提前制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表演计划,让他们在课前搜集关于本课的少数民族资料,在课堂上做简单的交流;让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使他们更加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蒙、藏、新疆、朝鲜、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并用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舞蹈、讨论等多种形式参与、体验。
2.能分辨并说出本课多首音乐作品所属的民族;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
3.搜集一至两个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字、图片、乐谱、音像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
4.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描述与评价能力,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受、体验各种体裁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情感。
2、难点:归纳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五、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
欣赏与体验
(一)导入方式:
1.观看一组风俗画面,也可以观看一组少数民族的服饰分辨是哪一地区?哪个民族的?(蒙古、西藏、新疆、朝鲜、西南)然后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课前布置)
2.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片段,提问歌曲表达的主题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由于各民族地理环境、生活风俗、语言习惯、历史文化的不同,各地域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各具本民族的风格特点。今天,我们就随着美妙的歌声与琴声,去感受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区、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欣赏蒙古族的民间音乐:
1.蒙古族音乐文化介绍:可请同学先说说,然后教师进行补充
蒙古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它的音乐包括民歌、器乐、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四大类,其中民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蒙古族民歌按题材分为狩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谚歌、儿歌、叙事歌等;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长调歌曲曲调悠长,节拍自由,大多为散板,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多属长调类。短调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整齐,狩猎歌、叙事歌及一部分带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婚礼歌属短调。
2005年11月我国与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和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1)欣赏《辽阔的草原》
(2)讨论、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教师补充讲解:《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来自于呼伦贝尔盟的歌曲。歌曲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宽广、深沉隽(juan)永,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20世纪50年代初,蒙古族年轻的女歌手宝音德力格尔带着这首歌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为草原人民赢得了金奖。自此,这首歌便成为蒙古 3 族民歌的象征之一,传遍全国。此歌属蒙古族长调民歌。
3.欣赏《嘎达梅林》
(1)介绍或请同学讲讲嘎达梅林的故事:(2)欣赏感受(3)演唱感受
(4)分析歌曲: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体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此歌属蒙古族短调民歌。
4.听两首歌曲片段,辨别属于长调还是短调歌曲。5.介绍蒙古族特色的乐器——马头琴:(1)简介
蒙古族的乐器品种繁多,其中马头琴最具有代表性,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有万马奔腾。
(2)欣赏《八骏赞》片段,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草原韵味。6.总结蒙古族音乐特点
多为五声音阶。曲调起伏较大,音域也较宽,演唱者常在演唱悠缓的长音时加入一些装饰音或装饰性的颤音,以造成活泼的情绪或委婉的风格,并往往在长音后的短小上滑音上结束,曲调柔和圆润。
设计意图: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是长调民歌与马头琴,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对比欣赏长短调民歌,分析曲调节奏,体会长调音乐特点 让学生从马头琴特有的草原韵味中,去感受蒙古民族的勤劳与勇敢。
(三)欣赏藏族民间音乐作品:
1.导入:(以录象中的画面和音乐作背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导入)这里是崇山峻岭,这里是世界之巅;这里有苍苍森林,茫茫草原,这里是动植物的乐园;这里有皑皑雪峰,蔚蓝的湖泊星星点点,这里是江河之源;凄厉的法号带来千古的呼唤,不绝于耳的“六字真言”渴望着千年的期盼;永远都转不够的庙,一生都还不完的愿,追随着朝圣的脚步,雪域之外的人们,这就是青藏高原„„欣赏《走进西藏》,首先将同学们的情感带入到那千里之外的雪山高原。
2.藏族音乐文化介绍
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藏族山歌称“鲁”。高亢悠长,节拍自由,音区宽广,起伏跌宕,优美而爽朗,最富高原乡土特色。
3.欣赏《酒歌》
(1)简介:酒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各民族的酒歌有不同的名称。如:西北地区的回族、汗族等称“酒席歌”;瑶族称“酒歌”;藏族称“昌鲁”;壮族称“葫芦歌”;苗族称“恰酒”。每逢婚礼、节日、亲友相聚时,边唱边喝,歌词多为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福、赞美、劝酒等。这首歌又称《年轻的朋友》是我国藏族广为流传的酒歌。
(2)欣赏歌曲:
(3)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特点:开始欢呼般的引子,四个不规整的长短乐句组成;五声调式;级进的旋法;细腻的装饰音;藏族人演唱特有的音色,歌曲清新、质朴、流畅,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歌韵味。
4. 介绍藏族的乐器
(1)介绍:藏族的传统乐器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有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常见的乐器有筒钦、根卡、雄林、热巴鼓等(2)欣赏藏族鼓舞《草原上的热巴》 5.总结藏族音乐的特点:
藏族音乐的旋律线主要为高升递降型,突出对骨干音进行环绕的特点。藏族的音乐受语言、习俗和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藏族音乐主要有三大方言区,康巴地区、安多地区和卫藏地区,藏族音乐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用富于情感的配乐朗诵,将学生首先带入到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通过欣赏《酒歌》与藏族特色乐器热巴鼓,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藏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欣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1.导入:欣赏《新疆好》片段,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入了哪个少数民族地区(新疆)
2.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介绍:
(1)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新疆(地理位置、物产、民族、风土人情、音乐文化等)
5(2)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包括维吾尔族音乐文化、哈萨克族音乐文化、柯尔克孜族和乌孜别克族等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分别属于中国、波斯—阿拉伯、欧洲音乐体系,音乐体裁可以分为五大类:民歌、歌舞、器乐、说唱音乐、木卡姆等。
2.欣赏《一杯酒》:(1)聆听歌曲:
(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及表达的内容?
乌孜别克族最初从中亚迁来,传统音乐也近中亚风格。这是一首热情豪放的新疆乌兹别克民歌。具有浓郁的舞蹈风格,歌词简朴,富有生活气息,它生动地表现了乌兹别克族人民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别比雅拉”意思为一杯酒,此处为欢呼之意。
(3)演唱、演奏(加入手鼓)、舞蹈来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4)归纳孜别克族音乐特点:结构严谨,乐段方整,常用起承转合的主句,多迂回级进,逐步展开,体现含蓄、深沉的性格特征,演唱时多用装饰性倚音、颤音、波音。旋律线常作反复和波浪式起伏,曲调委婉、深情和缠绵。
3.欣赏维吾尔族套曲“十二木卡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介绍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A.导入:欣赏根据《玛依拉》改编的器乐小合奏的片段。听一听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回答:冬不拉。(投影一组乐器,让学生辨认哪个是冬不拉。)
B.观看新疆乐器图片并介绍:冬不拉、热瓦普、胡西塔尔、弹布尔、艾捷克、手鼓等。
(2)介绍《十二木卡姆》
(A)导入:西方文化离不开《圣经》、伊斯兰文化离不开《古兰经》、那么,我又要说,维吾尔族文化离不开《十二木卡姆》。“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胡西塔尔、弹布尔、热瓦甫、手鼓、都它尔等。
(B)欣赏维吾尔族套曲“十二木卡姆”,请同学分辨有哪些乐器。(胡西塔尔、弹布尔、热瓦普、艾捷克、手鼓等)
4.新疆音乐特点:结构严谨,乐段方整,常用起承转合的主句,多迂回级进,逐步展开,体现含蓄、深沉的性格特征,演唱时多用装饰性倚音、颤音、波音。旋律线常作反复和波浪式起伏,曲调委婉、深情和缠绵。
设计意图:这一地区最富于特色的是新疆歌舞及《十二木卡姆》,因此采用载歌载舞的《新疆好》作为导入。通过欣赏歌曲,启发学生分析、感受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并用演唱、演奏、舞蹈来表现;通过观看、欣赏新疆地区各具特色的乐器,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
(五)欣赏朝鲜族民间音乐作品:
1.欣赏朝鲜民谣“阿里郎”,提问何民族?为什么?
朝鲜族有一部分定居在我国延边,他们的音乐有民歌、歌舞、器乐、说唱、戏曲五大类。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倻琴,翩翩起舞习以为常。
2.分辨、讲解朝鲜族代表乐器长鼓与伽倻琴(先投影乐器图,请说出是什么乐器?)
3.欣赏一首朝鲜民歌组合《梦之歌》
4.学跳朝鲜舞:放《桔梗谣》,用身体语言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点 5.总结朝鲜族音乐作品特点: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多用三拍子,音乐稳重,一唱三叹。有数首鲜族民歌在我国家喻户晓。“桔梗谣”、“阿里郎”等是鲜族民歌的代表作。鲜族民歌少用大跳,因此显得端庄,多用环绕性旋法,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伽耶琴独特的音色中感受到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通过学跳朝鲜舞,启发学生用身体语言来感受朝鲜音乐的民族特点。
(六)欣赏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 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介绍:
可以先问同学们,西南地区有哪些少数民族(壮族、傣族、彝族、白族等)在错综复杂的民族分布和文化氛围中,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交错林立。既各有个性,又互相混融,呈现出局部单纯简约,整体斑斓多姿的风格格局,为祖国音乐文化增添了宝贵财富。黔桂滇有近30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大支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宝库。
首先,让一曲“飞歌”把我们带进那山峦叠嶂的苗岭山寨。2.欣赏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1)介绍:“飞歌”苗语为“夏样”,高声歌唱的意思。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飞歌是苗歌中的一颗瑰丽的钻石,歌曲艺术的珍品。它音调高亢嘹亮,曲式短小,豪迈奔放,节奏自由,有强烈的感染力。唱起来声振山谷,山鸣谷应,几里外都能听见。
7(2)欣赏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3)讨论分析歌曲的特点:音调高亢嘹亮,曲调明快,节奏自由,热情奔放。3.欣赏《阿细跳月》(被列入20世纪华人音乐舞蹈经典)
观看思考:是哪个民族的?描绘了什么情景?音乐有何特点?
(2)分析: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的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手拿月琴、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跳,姑娘们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跳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全曲只由1、3、5、三个音组成,采用5/8拍,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动感,特色鲜明。
(3)舞蹈感受(放《阿细跳月》音乐)
4.介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传统的歌舞节日。如壮族歌圩、苗族芦笙节、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等,另还有许多特色乐器,如象脚鼓、口弦、巴乌、芦笙、葫芦丝等(图),因初中教材中介绍过,今天,我们欣赏一首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风尾竹》
设计意图: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在初中教材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因此,本节课通过欣赏歌、舞、乐,加深体会这一地区音乐特点。
活动与探究
1.少数民族歌曲连连看
(1)阿拉木罕
西 南
(2)北京的金山上
朝 鲜
(3)牧歌
新 疆(4)阿瓦人民唱新歌
西 藏(5)珍岛阿里郎
蒙 古 2.欣赏少数民族歌舞弹唱,请说出地区与乐器
(1)新疆克尔克孜族
《跳吧,我的库木孜》(东不拉)(2)藏族歌舞
《欢乐的热巴》
(热巴鼓)(3)朝鲜延边族伽椰琴弹唱
《九月的金风》
(伽椰琴)(4)内蒙古好来宝
《草原儿女的心愿》
(四胡)
设计意图:此活动是检查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即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扩大了音乐视野,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六.小结:
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种、乐种、剧种,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我们深信,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少数民族音乐还会不断创造发展,源源流长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必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加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因此一节优秀欣赏课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使其充分感觉到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取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呢?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在实践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有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归属。在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一课中深有体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一节课根本无法讲完,欣赏完,但是教者能抓住几个代表性强的几个民族如藏族、蒙古族、新疆等四个民族,分别从他们的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节拍、调性等因素让学生体验,实践,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因此整个课堂,学生讨论热烈,见解独到,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特别是一段简单的朝鲜舞,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朝鲜音乐的特点,朝鲜民族舞蹈所特有的韵味,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到了极顶。
第五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以音乐审美范畴中的民族风格与特点为切入点。通过聆听《辽阔的草原》《酒歌》《纺织谣》《牡丹汗》这四首作品做重点欣赏,《一杯酒》和《歌唱美丽的家乡》做浏览性的欣赏。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分别研究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与各民族语言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特点。2.学生情况分析
课堂着重从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学习能力、性别特征等出发。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音乐作品中的名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②能够在课余收集一些民族人文、地理、风俗图片、乐谱等方面的资料,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4.教学重点
听赏体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通过比较它们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认识、理解其民族风格。5.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6.教具准备
播放音乐的设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装置等。
二.教法
1)问题聆听法: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我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聆听音乐。
2)视觉图像法:播放一些相关少数民族生活和风俗图片,让学生感受其中。3)对比欣赏法:通过欣赏不同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民族风格、特点的对比。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生活的了解。
三.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认识。
四.教学流程
㈠新课导入
(1)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 学生回答:55个(有的学生没听清楚问题会回答56个)这环节设计意义:用简单的问题方式快速进入课堂,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2)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下面我们来听一下同学们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听一听是哪个民族?
藏族———《北京的金山上》 维吾尔族———《掀起你的盖头来》
蒙古族———《吉祥三宝》 苗族———《飞歌》
请学生举手回答。这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特意选择四首我们都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营造音乐气氛,熟悉的歌曲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中。
师小结:民歌就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集体性的创作。他创作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而又作用于民间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作为少数民族民歌,它更具有各民族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代表性。由于各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语言风俗、劳动、生活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的不同风格与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各个民族,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民歌!㈡鉴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⑴聆听歌曲,辨别是哪个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
这首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蒙古族,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豪爽大气是这个民族的性格,它属于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歌曲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⑵接下来我们辨别一下《嘎达梅林》与《牧歌》这两首哪一首是长调哪一首是短调,为什么?
根据长调歌曲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短调歌曲的特点: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
在藏族民歌中 有枕固这种演唱技巧,蒙古民歌中也有一种独特的演唱技巧,那就是“呼麦”。
⑶介绍蒙古族特色的乐器——马头琴 蒙古族的乐器品种繁多,其中马头琴最具有代表性,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有万马奔腾。
欣赏《八骏赞》片段,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草原韵味。㈢鉴赏藏族民歌《酒歌》 导入:(以录象中的画面和音乐作背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导入)
这里是崇山峻岭,这里是世界之巅;这里有苍苍森林,茫茫草原,这里是动植物的乐园;这里有皑皑雪峰,蔚蓝的湖泊星星点点,这里是江河之源;凄厉的法号带来千古的呼唤,不绝于耳的“六字真言”渴望着千年的期盼;永远都转不够的庙,一生都还不完的愿,追随着朝圣的脚步,雪域之外的人们,这就是青藏高原„„欣赏《走进西藏》,首先将同学们的情感带入到那千里之外的雪山高原。⑴聆听歌曲之后分析民族音乐特点 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藏族山歌称“鲁”。高亢悠长,节拍自由,音区宽广,起伏跌宕,优美而爽朗,最富高原乡土特色。藏族民歌的演唱中会使用到一种很特殊的演唱技巧,有没有同学发现过?很有特色的一种颤音。西藏民歌的主要特点是活跃热烈、朴实和抒情优美。声音要求首先要自然流畅,在风格较强的歌曲中,偶尔出现用喉头控制声音的情况。这种唱法在民间称“枕固”,其意是说嗓子的拐弯处,是特殊的声乐装饰技巧。
⑵藏族的传统乐器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有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常见的乐器有筒钦、根卡、雄林、热巴鼓等。欣赏藏族鼓舞《草原上的热巴》 总结藏族音乐的特点:
藏族音乐的旋律线主要为高升递降型,突出对骨干音进行环绕的特点。藏族的音乐受语言、习俗和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藏族音乐主要有三大方言区,康巴地区、安多地区和卫藏地区,藏族音乐丰富多彩。
设计意义:用富于情感的配乐朗诵,将学生首先带入到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通过欣赏《酒歌》与藏族特色乐器热巴鼓,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藏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㈣鉴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
⑴下面我们来感性欣赏学习维吾尔族民歌,在听赏维吾尔族民歌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段录像了解一下新疆的地理环境与生活概况等。录像:葡萄、哈密瓜、古老的风格建筑,小伙子弹着冬不啦,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姑娘、美丽的天山„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维吾尔族民歌的速度是什么? 生:较快。
师:那旋律有是怎么样的呢? 生:动听优美的。
师:新疆的确是个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我国西北大开发正在开阔建设它,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姑娘,美丽的风土人情,各种美的交织,孕育了美的旋律。下面让我们欣赏一组维吾尔族民歌,看是否和你们回答的一样。⑵聆听:《青春的舞曲》
《牡丹汗》
《一杯酒》
⑶会跳新疆舞蹈的同学上来一起跟着音乐一起舞蹈,欢跃起来„ 设计意图:这一地区最富于特色的是新疆歌舞,因此采用载歌载舞的录像作为导入。通过欣赏歌曲,启发学生分析、感受新疆地区的音乐特点,并用演唱、演奏、舞蹈来表现;通过观看、欣赏新疆地区各具特色的乐器。㈤鉴赏朝鲜族民族音乐
⑴朝鲜族有一部分定居在我国延边,他们的音乐有民歌、歌舞、器乐、说唱、戏曲五大类。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倻琴,翩翩起舞习以为常。
⑵分辨、讲解朝鲜族代表乐器长鼓与伽倻琴(先播放乐器图,请说出是什么乐器?)
⑶聆听伽倻琴《纺织谣》 总结朝鲜族音乐作品特点: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多用三拍子,音乐稳重,一唱三叹。有数首鲜族民歌在我国家喻户晓。“桔梗谣”、“阿里郎”等是鲜族民歌的代表作。鲜族民歌少用大跳,因此显得端庄,多用环绕性旋法,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伽耶琴独特的音色中感受到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通过学跳朝鲜舞,启发学生用身体语言来感受朝鲜音乐的民族特点。
㈥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种、乐种、剧种,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我们深信,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少数民族音乐还会不断创造发展,源源流长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必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加发扬光大。
㈦教学反思:第一节课就跟同学们交流过,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因此一节优秀欣赏课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使其充分感觉到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取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呢?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在实践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有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归属。在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一课中深有体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一节课根本无法讲完,欣赏完,但是教者能抓住几个代表性强的几个民族如藏族、蒙古族、新疆等四个民族,分别从他们的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节拍、调性等因素让学生体验,实践,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因此整个课堂,学生讨论热烈,见解独到,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特别是一段简单的新疆舞,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新疆音乐的特点,新疆民族舞蹈所特有的韵味,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到了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