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民族音乐赏析的几点体会
关于民族音乐赏析的几点体会
XX(长兴教师进修学院09学前1班)指导老师:刘燕(长兴县教师进修学院)
摘 要: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内容主要是专业技术课程,培养对社会生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但同时也应学习民族艺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不光只沉浸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优秀文化也要随之有着更广泛的弘扬与传播。在这方面,中职学校专门设置了民乐欣赏课,在此,我谈几点民乐赏析课的体会。
关键词:中职学校;民族音乐;赏析;体会
音乐欣赏、尤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音乐,其教学应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发展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优化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新的教学模式。
不过,中职学校学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智力能力并不低于别的群体。大家的思想活跃,善于动手,对新知识、新思想比较善于接受,适应能力高,有的喜欢时尚元素,自我发展的意识较为强烈。所因此,我觉得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民乐欣赏课程中可以“因材施教”。而实际上,我在民乐欣赏的课程中获益良多,也深切感受到“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模式正被改变,新的民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明显,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素质、不断进步。
一、民族音乐赏析的一些体会
(一)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我们在赏析中,对节奏、音色、快慢、力度的体验是经美的声音与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在心里留下痕迹来形成的。富有韵味的民族音乐结合诗词、国画等多媒体融合各类元素,能大大的激发起我们来欣赏民族音乐的热情、兴趣,学生也能在其内容中细细的品味音乐的韵味、思想和感情。当沉浸在欣赏中时,动人的画面与民族音乐的相得益彰,会不由自主产生与音乐内容搭配的情绪,以及对音乐自发的探求欲、享受欲,进而升华了大家的思想境界。
(二)新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
根据我的体会,在民族音乐欣赏的内容里,最受大家喜爱的应该是声乐作品的。由于声乐作品的框架相对简单,并且有具体的歌词,我们都是直接连接歌词的讲述内容,这和旋律来展现的情感,应该是相吻合的,因此在民族音乐欣赏的最初环节,我们的教学是从欣赏声乐作品开始。这不光是由于声乐作品欣赏起来容易些,更关键的是可以使大家利用对有歌词的作品的赏析,感知音乐的设计、目的与欣赏的方法,更充分的体验音乐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渐渐的过渡向其他作品的欣赏。在赏析声乐作品的时候,老师们预先应使大家知晓作品的词、曲,作者的简历,以及作品的创作目的和时代背景,所作歌词与曲子的关系,利用举例与引导,使大家清楚与掌握音乐历史沿革的性质,并尝试让大家在没有歌词的情况上,仍然可以欣赏歌曲的韵律,利用韵律进一步赏析乐器作品。这样的过渡会让大家在进行器乐作品欣赏的时候不会感觉过于深奥或者缺乏趣味性。
比如在我们赏析名曲《春江花月夜》的具体安排中,是把乐曲分为了前奏、高潮、结束三个片断,在开始欣赏前,老师先提示学生按照音乐与画面来体验各部分乐曲的表现内容、速度、音质音色和传达的情感,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性和多面性使音乐的展示与感染能够充分的予以体现。当欣赏完一部分的音乐之后,让大家讲述心得体会,表达情感,讲一下自己对这部分音乐的体会与思考,教师有时候也参与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就明显的理清了每段乐曲的表现内容、速度、音质音色和传达的情感。这比单独听磁带和老师描述,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能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三)对音乐内涵的体验能力不断提高
民族音乐欣赏不光是知识的学习,而且动人的的民族音乐影响着大家的听觉,加强大家的审美素质,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陶冶,思想感情有所升华。目前作为中职学校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接近甚至达到成年人,情感世界也渐渐活跃,明显感觉到活力、激情和精神需求,这些性质造成大家正位于养成与加强审美素质的黄金阶段。有的老师从分利用教学方法,是大家充分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内涵,比如,欣赏协奏曲5梁祝6时,通过讲解协奏曲的结构,讲授各种乐器在乐曲的表现中代表怎样的角色,以及配器在乐曲中起到的画龙点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同窗0、/抗婚0、/楼台会0、/哭灵0等一幕幕情节中的创作手法和展示模式,使大家更深刻的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而少数老师在民族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无法充分的传达音乐作品的精神韵味,这没有充分的对作品内涵予以明了透彻的表达,造成浪费了这一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的课程。
(四)提高了对民乐欣赏课程甚至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赏析民歌《茉莉花》的课堂上,我们利用了一边讲习作品的文化内涵、性质,一边观看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名我国女孩歌唱《茉莉花》的视频,这样不仅视觉效果上印象深刻,提起了对民乐《茉莉花》乃至民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五)丰富了民族音乐知识
我对京剧比较喜欢,对其中内容了解较详细。在民族音乐赏析课上,我了解到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全国性戏曲举重之一,约有200年的历史,因形成与北京而得名。由于京剧名师辈出,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有了谭鑫培等一代新人出现,谭鑫培是这一阶段杰出的代表,他博采众长,继承余、张、程等又有所创新,为京剧老生的一带宗师。这时京剧不仅受群众欢迎,而且得到清王朝统治者的赞赏,逐渐取代了昆曲的地位而影响全国。名家有孙佐臣、徐仁沅、王少卿、杨宝忠等„„在唱腔、表演、念白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自成一派,将京剧艺术推到了鼎盛时期。京剧器乐文场以京胡为主,辅以月琴、京二胡、小三弦,有时还用笛、笙、唢呐、海笛等;武场有鼓板、大锣、小锣、钹,有时用堂鼓、水钹、碰铃、大饶等。其他的戏曲剧种如北方秦腔、晋剧、河北梆子、豫剧、评剧、碗碗剧,南方赣剧、川剧、湘剧、黄梅戏、越剧、湖南花鼓戏、锡剧等,各个戏曲剧种的唱腔都有分别,也各有自己的长处。
二、民族音乐赏析教学的不足
当然,在民乐欣赏课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教学安排与课程系统性不够,部分教学方法和实际需要不协调。而且,中职学校跟那些音乐院校的教学是不完全一致的。但因为我们所处的中职学校的民族音乐赏析课的老师们大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在讲课的时候有着着习惯性的沿用音乐院校教学策略的现象,单纯讲述作曲技术与历史知识的灌输。我按照自己的学习经历,觉得中职学校的民乐老师要充分脚踏实地,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在教材的准备方面,选择古今中外既有较高艺术价值,又有益于学生接受的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内容由浅入深,结构由小到大,由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开始,逐渐过渡到较复杂的大型乐曲,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层次,完成从感官到理性的欣赏。同时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单纯平学校安排的有限课时来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大家对民族音乐的爱好与关注,还应该进行课外的引导,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参与相融合,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学习了《中华民族音乐欣赏》后,感触颇多,以前我们总是认为欧洲音乐是最优秀的,而我们的民族音乐是难以登入大雅之堂的;但通过对民族音乐的赏析我发现我们的民族音乐浩瀚如海,而且并不比欧洲优秀的音乐差,有些音乐非常有特色,正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发扬光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努力提高民族的音乐素养,为我们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梁 晶.民族音乐中的衬腔语言赏析[J].大众文艺,2010,(17).[2] 蒋锦莲.略论中学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欣赏教学[J].科教文汇,2009,(36).[3] 汤 瑾.云南民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赏析[J].中国音乐教育,2006,(8).[4] 郑丽斌.通过民族音乐欣赏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J].科学之友(B版),2010,(08).[5] 张红漫.关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与设想[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1).[6] 毕武胜.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5).[7] 蔡 梦.月圆人团聚国盛家和兴——赏“中华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音乐会”之开幕“金秋盛典”[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9,(12)
第二篇: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学习心得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学习心得
这学期学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课程。可是真的学到了挺多的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后半学期了,在新疆待了快两年了,但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一直是一无所知。
老实说,跟其他同学一样,我也很少认真听选修课,但是这个课我听起来还是比较认真的。因为感觉这个讲的挺有意思的,每天上完课之后很疲惫,晚上还可以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放松一下,感觉挺好。我知道了新疆有7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5个直辖市,知道了,南疆北疆以天山为划分等一些基本常识。记得老师说过一首歌,刀郎的新疆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弹起你的冬不拉啊。在一次演唱时,有人说冬不拉不能代表新疆的乐器,于是改成了:弹起你的热瓦普啊。因为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热瓦甫,又称热瓦普、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民间歌曲,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他们在放牧、从事农业生产时唱歌,婚礼或丧葬时唱歌,谈情说爱,思念故土时也唱歌。许多民族都有歌唱节日,如壮族的歌、回及撒拉等族的花儿会、苗族的龙船节及绕三灵、侗族的采桑节对歌、布依族的老鹰坡歌会、族的温泉水边赛歌节、瑶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节等。情歌在少数民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在草原、山野、森林或在月光下、火塘边、公房(供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房屋),都荡漾着优美动听的歌声。
在我国新疆西南部,在那雪山冰峰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勤劳、勇敢、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塔吉克族人民。鹰是帕米尔高原上神圣动物,它是自由勇敢的象征。鹰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图腾,至今塔吉克人仍自称为鹰的传人,鹰文化在帕米尔高原上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已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力量之源。当人们走近它时,无不为之感动。
塔吉克人的音乐艺术宝库中,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鹰笛,塔吉克语称“那依”,它就是用老鹰的骨头做成的笛子。鹰笛,是塔吉克人的骄傲,是塔吉克族乐舞的灵魂.但是现在国家已经禁止射杀鹰了,所以现在鹰笛一般是买不到的,他们一般都是把捡到的病死或老死的鹰的骨头来做。
还记得老师放过一个“花儿”的视频,唱歌的是一位老爷爷。虽然我已记不清他的名字,但是他却让我记住了“花儿”这个民歌。“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现在甘肃最具代表性的是“洮岷花儿”。岷县“花儿”传承的中坚力量,也是被省民协命名为“甘肃省花儿歌手”的有41人,大多年龄都在30岁到40岁之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不识字,文化程度低。这一批歌手成长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家庭生活困难,没有机会读书,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锻炼成长为“花儿”歌手。相对而言,出生于80年代或90年代的年轻人大都走进了学校,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学习“花儿”,而校园文化和流行歌曲等新兴的娱乐活动也在弱化着“花儿”对年轻一代的熏陶。
“花儿”分三类 根据“花儿”的发源地,我们可把“花儿”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河州花儿”,发源于河州地区,即今甘肃省临夏县,现在遍及临洮、康乐、和政、广和、永靖、夏河等县,有的流传到宁夏。第二类叫“洮岷花儿”,在洮岷地区,即现在甘肃省的临潭、岷县、单尼一带。流行曲目 第三类是“西宁花儿”,发源于西宁地区,即现在青海省的西宁、湟源、贵德、乐都、循化一带。
还有那蒙古朋友喜欢的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虽然真正记住的内容并不多,大多数只是有一个大概印象,但我自己感觉上这门课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使自己对新疆的音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第三篇: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心得体会
在上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和我的同伴就已经大致领略了新疆的大好河山之壮丽与豪迈。因为自上大学以来我们几乎每次放假都不会放过出去游玩的机会,去徒步、去露营,去感受郊野的广阔与平原的壮美。那拉提空中草原雪山下的宁静优美;太平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犹如一颗蓝宝石嵌在山间,优雅而又不失华贵;深秋的可可托海犹若一个冷美人,让你不觉有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的感慨„„
新疆的自然风光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与向往,因为他的自然风光在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打破我们习惯性的思维,给我们无限的暇想的空间。一路上我们也不断的感受着来自新疆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他们神秘而又令人向往,让我们这些异乡来客流连忘返,他们就像一本读不尽的的书,但是你越读越想往下读。基于这种想法,所以我选了这一门选修,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这些少数民族的“秘密”。老师用视屏与讲学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丰富,恰恰使我们更形象生动的理解了这民族文化的蕴含与魅力,让我们对这些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疆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的盛誉。新疆的1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音乐舞蹈,丰富多彩,灿若明珠。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艺术,以动作的健美、轻柔和富于变化而著称。每当节日在城乡举办“麦西莱甫”时,男女老少,参加者成百上千,人人都能登场起舞。
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说到音乐特色必须要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因为没有舞蹈的音乐是不完美的,那就没有民族的特色了,也就没有民族风格了!维族的民歌基本上都与舞蹈有关系。适合新疆的民族舞蹈,在那遥远的地方之类的歌,都是歌颂新疆那美丽的大草原..是典型的草原民族.他们的乐器丰富而简单,有阿地力,冬不拉等等.还有吹奏乐 器.新疆民歌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性很强,尤其是舞蹈艺术性很强,算是很好的舞蹈即兴伴奏歌曲.那轻快的节奏,仿佛流动的河水在蟠曲而行.新疆舞蹈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惟美,优雅,轻快,活泼!这也算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格!他们在大草原的生活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很显然,大草原的生活是美好的,才会有那么优美的新疆舞蹈还有那么动听的新疆民歌!说到新疆,当然就不能忽略蒙古族人民.他们和新疆的维吾尔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大草原那种豪情奔放!虽然这样,但是也有不同,比如音乐形式就不一样,蒙古族的乐器有很多,而且这些乐器更可能的抒发在草原的心情,蒙古族的马头琴所表达的含义不是欢快,而是幽静.在茫茫的大草原中,那种马头琴发出的声音让人听了就凄凉,听了就有种心旷神怡的幽静.应该说蒙古族比新疆的维族更加贴近“草原之夜”, 传统的维吾尔族民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其中,爱情歌曲的数量最多。维吾尔族民歌采用中国、欧洲和波斯一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东疆、北疆地区民歌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较多,南疆地区的民歌则以波斯一阿拉伯音乐体系为主。而哈萨克族民歌可分为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在演唱形式上,哈萨克族民歌可分为独唱、弹唱和对唱三种。独唱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宽广的气息,豪放而充满激情,结构比较整齐。独唱多数为带副歌的单二部曲式,有固定的歌词,多以2/4或3/4为主要节拍。弹唱也叫“冬不拉弹唱”,以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为伴奏,节奏比较复杂,常采用以3/8为主的混合节拍,曲体同独唱歌曲一样也多是加副歌的单二部曲式,但篇幅往往比一般独唱歌曲更大,曲调接近语言音调。对唱在哈萨克族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的民间节日、婚礼庆典中都要举行对唱活动
独具特色的花儿演唱,深深地吸引着我。“新疆花儿”是由西迁的回族同胞带人新疆,发展于新疆的,是不同于内地“花儿”的一种“花儿”。有着强烈 的地域特色和回民族音乐风格,因而冠名“新疆花儿”。在“新疆花儿”日益繁荣之际,米东区将“新疆花儿”申报新疆首批非物质文 2 化遗产项目,并举办了大型“花儿”演唱会,展示新时期“新疆花儿”杰作。演唱会上,“新疆花儿”传承人、年过八旬的新疆著名演唱艺术家韩生元亲自登台,来自新疆各地的“花儿”歌手也纷纷献艺,推出新创的“花儿”作品。深受新疆回族居民喜爱的“新疆花儿”成功申报新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特色浓郁的新疆民族文化中的又一亮点。
刀郎歌舞的表演方式给我以震撼。刀郎一般指刀郎(新疆歌舞诗)。刀郎舞又称“刀郎赛乃姆”,属于刀郎文化,主要表现刀郎人狩猎过程。歌手引吭高歌,“哎呀呀”呼唤人们准备打猎。舞者双手左右摆动、左右半转,表现猎人将浓密的灌木拨开寻找猎物。女舞者时而高举右手,时而高举左手,为男猎手举火把照明。舞者忽而似弯弓欲射,发现猎物冲上去展开搏斗的舞姿。狩猎胜利,舞蹈的气氛热烈而欢快,表现出刀郎人男女共同维系生存的默契情爱。
最吸引我的还属哈萨克族的成人礼。成人礼即割礼,就是割除男孩阴茎包皮所举行的一项仪式,通常到5-7岁时举行。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都十分注重割礼,将它作为一件大事来办,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哈萨克族举行割礼之前,要把小孩打扮的漂漂亮亮,头上和肩上都要插上猫头鹰羽毛,骑着马到亲戚家去报喜,亲戚们必须给小孩各种食品,并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给小孩送一只羊羔,或一头牛犊一匹马驹等。要给就称作割馈赠的羊、牛耳朵上打上印记,幼畜长大后,或礼羊、马。割礼的主刀手,一般是毛拉、阿訇或霍贾。现在也通行种办法,即由阿訇念经举行仪式后,由医生做手术。这一天,小孩的父母宴请宾客,凡是去参加割礼的人都要送礼,表示慰问。
上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不能说我学到了好多,但是至少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音乐领域的地位与贡献。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被新疆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所打动,也被他们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更激起了我在今后旅途中对他们的关注与研究的兴趣。感谢这门课以及给我上课的张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谢谢!
第四篇:影视音乐赏析体会
影视音乐赏析体会
转眼,这个学期又要接近尾声了,也就意味着祁老师的课要结束了。虽然只有一学期,并且一周只有一节课,但是这一学期祁老师所上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课将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祁老师给我们上课的第一天,我就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而且上课时我非常的有精神,不像有的科目上课时我就没什么精神。我喜欢祁老师的讲课风格,上课一边放视频一边介绍、解说,还会讲一些课外知识,让大家一起表演等等。记得第一次被老师叫上来时我非常的紧张,虽然只是站着发音就行,可是我还是紧张地有点发抖。还记得有一节课,老师叫一个人唱《爱笑的眼睛》,然后给了一个场景叫几组人上去表演,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也被叫上去,上去后老师对我们进行了眼神解读,当说我的时候说:“我的眼神很凶”,呵呵,其实不是啦,我只是紧张的只能睁大眼睛看着对方。还有一系列的表演,有的表演很好搞笑,我们看了都笑死了;有的表演很认真虽然没有专业人员的好,但是我还是很佩服他们,毕竟我们可是没什么功底的。总的来说,这次的影视音乐赏析课给了我很大的收获: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发现我好多的方面都需要学习,比如在表演方面,要有自信,要很快入戏什么的;在摄影摄像方面也要学习,要学习如何拍近景远景,如何定格影像拍摄等等;在普通话方面也需要锻炼改正,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很重要的,等等。
祁老师上课时有时也会讲他自身的事,当他讲到他收集了多少多少电影、歌曲,有的大家想要都找不到呢,而他就有时,我就很佩服他,佩服他的毅力,也佩服他的在这方面的付出;当他讲到有时工作的连饭都得在工作室吃,为了工作很晚才睡觉,我当时就想祁老师对工作态度是那么认真,对工作那么负责,有的还不是他的工作范围之内,有这样的老师教我们,我们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事实证明我的相法是对的,只是每周一节课隔太久有的学了就忘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影视音乐赏析课程的学习对电影电视音乐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电影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觉得一部电影就像是一本书,每个人看一本相同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想,每个人从中获取的道理和知识也不相同,但是通过影视音乐赏析可以提高我们看待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则是不禁相同的。
通过影视音乐的学习我对电影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在看完一部影片之后只是说好看不好看,里面的男主角帅不帅,女主角美不美,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见解。现在,我不敢说我能评价一部影片,但是最起码我可以更加理性的去看待一部影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想要表达的主题,去欣赏影片的内涵,去深刻理解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虽然我没有很好的艺术评价能力,但是影视音乐赏析课给了我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电影的机会,给我提供了一个和电影近距离接触的平台。
电影《夜宴》是冯小刚的经典之作,他以独特的视角以一场皇宫的一段宫廷政变为主线,皇太子无鸾与婉儿和青女的爱情纠葛为辅线,为我们讲述了五代十国,烽火四起的年代里的一场血腥之灾。弑兄夺嫂、子报父仇,权利与欲望交织的历史中衍生出的一场豪华奢侈的“夜宴”其庞大的叙事场景给我们呈现出一片盛境繁华„„
以下是个人对《夜宴》中音乐对剧情发展的分析:
在影片《夜宴》中有明显的主题音乐。第一次是在影片开场时,在一片寂静的竹林中,突然狂风吹起,这时主题曲幽幽响起,为那些优雅的舞蹈做铺垫,将静谧安宁中隐隐潜伏的危机,渐次展开,给人一种凄美的听觉感受,为为全剧奠定了凄凉的氛围。第二次是青女为她心爱的无鸾辩白时所唱,她唱得哀婉凄美,曲终,她倒了,这时的主题曲具有贯穿发展的作用,对剧情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牵动着情节的发展。
剧中曾出现画外音乐、音画平行、音画对位的电影音乐表现形式。这在电影中随处可见。画外音乐是指音乐的音源来自屏幕的画面之外,能够把情节推向高潮,如无鸾和禁卫军比武时激烈的音乐,体现出当时的剧情和心理的紧张,还有羽林卫奉皇上之命在出使之路上杀无鸾时的音乐,也可以让人体会到紧张地气氛。音画对位使音画的配置产生更加丰富的表现层面,揭示更加深刻的内涵,如婉儿和无鸾在剧中的第一次对手戏,他们激烈的打斗和柔美的背景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我们更能感受他们内心的情感纠葛。音画平行是指画面中演绎的内容和音乐中表达的内容各自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呈平行的发展关系。如在影片开头,当画面镜头由皇宫转向竹林时,激烈的打斗和那表现婉儿无奈的音乐呈平行关系,让人们的脑海中出现两个不同的画面。然后又出现了与打斗相符合的音乐,形成音画同步的表现形式。
在那动人心魂的片尾,那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剑,穿透婉后手捧的茜素红,穿透婉后温暖的身体,成为欲望的终结者,这时音乐像从地底钻出,又似从四面八方汇合而来,渐次响起,一直冲到影片的最前方,让人们感到触目惊心,为那一幕营造气氛。还有婉后被刀刃射中后,影片主题曲仿佛由地底冒出,带出了一股绝望、悲怆的感觉,让人心生悲凉,使整个电影主题思想更加鲜明突出。最后以海豚音结束整个影片,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思考:其中有贪婪的欲望,无穷的争夺,无耻的谎言,纯洁的爱情,永远的坚守„„总的来说整个影片中的音乐将情节一步一步推向高潮,为整个影片增添了无限的意蕴和魅力,让人身临其境。
第五篇:民族音乐概论
民族音乐概论(论文)
题目: 民歌音乐风格与地域文化
系 别: 音 乐 系 班 级: 0402 班 学 号: 1404062236 姓 名: 叶 美 艳 指导老师: 王 桂 芹
【关键词】:民歌、风格、地域文化、地方特色、差异。
【摘要】:本文从民歌的传承、分类、特点、各地方民歌的音乐风格以及民歌的地域文化和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参考文献】:《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现代音乐家论民族音乐》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
民歌的音乐风格与地域文化
一、民歌的起源(什么是民歌)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语言朴实洗炼、节奏自由不工整(民歌节奏的不规整,与其说是未受训练的结果,不如说是遵循了心灵的自然律动。自然的歌唱是自发和自由的,无所谓严格的拍子。民间的歌唱正是出于这种原始激情的力量脱口而出。)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二、民歌的分类、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相当多,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了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扑山歌”、“四季歌”、“五更调”,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1、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用唱歌谣来减轻股肉的疲乏,来集中注意力。号子的领唱者就是劳动的指挥者,他用富于号召性的歌腔指挥众人的劳动,号子的结奏极为短促,歌词比较单一,劳动者随着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劳动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它强烈的节奏感。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矿豪迈,和劳动者关系十分密切,号子对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号子有以下5种:①搬运号子②工程号子;③农事号子;④船渔号子;⑤作坊号子。
2、山歌——是产生于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情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山歌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特征: ①感情抒发的直畅性;②编唱形式的自由性;③形式手法的单纯性,山歌又分为北方山歌,与南方山歌两大类,北方山歌主要分布在西北色彩区,西北山歌大多集中在几个歌种之
中。主要有:陕北的“信天游”,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内蒙西部的“爬山调”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等,南方山歌比北方普遍,几乎各地都有,山歌的声调高亢嘹亮,常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乐段结构较简单,乐句内容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它不仅简单,乐句内部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它不仅与向远方喊话口气语调直接相通,而且擅长表现热烈、爽快、坦率、真诚的情绪与性格。
3、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特点,小调产生在人们劳动之余,一般有两种场合:一是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小调来泳叹自己的心思,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二是集体娱乐在街头巷尾,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时候,用以消遣助兴,小调的音乐表现特点是:表达的途径比较曲折,表现方法比较细腻,较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形式比较规整化,修饰化,小调可分为北方小调,南方小调两类,北方小调:
1、北方时调,时调是小调的一种是在民间休息娱乐时为消遣助兴而唱的民歌,时调的音乐形式比较成熟,结构严谨、完整、节奏规整,常用乐器伴奏,表现手法也较丰富,汉族地区的时调分布很广,北方、特别是华北色彩区的时调尤为突出,流行最广的,有“茉莉花调”、“剪靛花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对花调”等。
2、华北、东北的其他小调《小白菜》这是一首河北一带流传的儿歌,3、西北的其他小调《揽工人儿难》是一首流行在陕北的长工诉苦民歌。《三十里铺》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感情真切动人的陕北民歌。南方的小调有江浙,闽粤台小调、湘鄂、西南的小调等,形式多样,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
三、民歌的风格及其地方色彩的地域性
民歌是人民其中一个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而每个族群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性格色彩,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语言的影响下,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下面我们分别详细的介绍几个地方的民歌: 1)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丰富多彩,乡土气味和朴实风格浓郁,节奏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
2)山东民歌
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和诙谐、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表现山东人民在和大自然斗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和英雄性格的歌曲就表现出强悍、粗犷的特点,3)东北民歌
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因此显得非常富有地方
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4)江南民歌
江南民歌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这些地区的民歌。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人民勤劳心细,历代文人辈出,形成了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和北方的豪爽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云南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内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壮族、瑶族、苗族等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歌十分丰富,而且常用唱民歌这一方式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旋律一般来说较简单易唱,常借助于歌舞形式来描述剧情。6)四川、湖南民歌
这一带的民歌许多是以劳动号子为形式的,因为那里有一条长江从它们的土地上流过,湖南民歌的特色是音调嘹亮、悠长。7)蒙古民歌
蒙族歌曲最显著的特点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字少腔多,且拖腔悠扬、舒缓的长调歌曲。长调歌曲在旋律上来看,乐句气息悠长,气势连贯,旋律起伏很大,音域也比较宽广。从节奏上来看,一般节奏自由,可任意发挥,强弱的关系也不明显。
8)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的曲调质朴、流利、高亢,节奏较有规则,具有舞曲的特点,它清脆、嘹亮、高亢的风格我们可以从大量藏族歌曲中深深地体验到。如脍炙人口的《青藏高原》、《珠穆朗玛》。9)新疆民歌
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以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民歌为主。新疆民族个个能歌善舞热情爽朗,素有“歌舞民族”的称号,速度快时往往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慢时则又深情婉转,富于细腻的表情。
我们以几首民歌为例,进一步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体表现,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北歌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为较规范的上下句体,音调多用大、宽音韵(135、512)。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
1、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
2、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
再比较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其形式特点为:对应性的三上一下四句体(二句体的变体),带FA偏音的六声音阶,宽宫声韵结构512,旋法多用五度跳进。歌词“我”的方言读音为E,曲情苍凉凄凉。南音
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徵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调《无锡景》为典型的南音色彩。风格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由此可见,由于地域差异, 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语言的影响下,筑成了洋溢着丰富的地方色彩的民歌。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个种类,它们是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戏曲;和器乐曲。其中说唱艺术的传统性质,歌舞题材和体裁的民族特色;多声腔的戏曲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一提的就是器乐曲,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孔子美学提倡的“中庸淡和之道”致使中国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相对的单一性,甚至被音乐理论家称为单音体制,尽管这样,作为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求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还是为国人挣了脸面:曾被做为世界经典的二十七首名曲之一,被美国人发送到太空,具体后话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确实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至上的荣誉。
今天,我们来细致的谈谈民歌!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懂民歌的定义!浅显的讲,民歌就是民间歌曲,就是人民的歌,来自于人民大众的心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中华民族有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丰富的音乐语言,和风土人情。民歌有着三个基本特征:
1、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在过去,劳动人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力,不识字,更不懂谱,但他们却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编唱自己的歌曲,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如《长工苦》、《揽工人儿难》,倾吐了遭受欺诈压迫的长工的悲苦情怀,《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等,民歌所表现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是最真实,最深切的。
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流传过程是合而为一的,在传唱过程中即兴创作,在编制过程中演唱流传)③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那么,对于这些民歌的分类,大体可分为三个种类!小调
小调主要流行于城市乡镇之间,歌曲的曲调大多比较舒缓,结构也比较方整,常采用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风俗作为体裁,如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无锡景》,《拔根芦菜花》,云南民歌《锈荷包》,四川民歌《敬茶歌》等。关于江苏民歌《孟姜女》,《茉莉花》;有很多版本,这有牵扯到中国同宗民歌的问题,这里我不在累赘,有机会我们再论。有些小调,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揭示现实的意义,如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故事说了在秦时有一姑娘孟姜女千里为丈夫范其良送寒衣的这么一个传说,当孟姜女走到浒墅关(今
在苏州)时。看门的吏卒不让她过去,孟便将自己悲惨的遭遇,按节令的花名作引,编成十二段歌曲,(现在从民间艺人的传唱听来,这应该是属于变奏体),泪眼婆娑的演唱给吏卒听,看门的吏卒终于被她的歌声感化,于是,放她过关。千百年来,歌曲反映了人民大众对孟姜女这个角色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秦时的暴政严重不满。
二、山歌
山歌产生于田野山涧,歌曲节奏往往比较自由,有类似于戏曲演唱风格的拖腔,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山歌,如山东民歌《秀美的沂蒙山》,山歌之乡福建民歌《采茶歌》,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歌曲大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曲式也很有特点,往往歌曲会有一个让演唱者自由发挥的段落,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洞庭湖好风光》等!
对于山歌要理解透彻了,并不是一定在山里唱才叫山歌,有的歌曲如《洞庭湖》在湖上演,也叫山歌,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科学的分法,这里面也有特殊情况,为了让大家更能掌握好这些《放马山歌》(云南民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反映牧童生活的著名山歌。
民歌体裁::“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音乐特点:它生动地反映了放马人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音乐风格:歌中的衬词及吆喝声,表现了牧童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号子
号子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以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和直接促进劳动的功用为其基本特征。广义的包括在劳动中唱的歌,如草原牧歌、采茶歌等。后一类歌,有些也配合劳动动作而歌唱,一般对劳动也能起一定的鼓舞和调节情绪的作用,但无明显的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而且还是属于那种很剧烈的劳动,你可以想象一下,众人在抬一个非常重的物体的时候,不可能唱出很抒情,很悠闲的如《摇篮曲》式的歌曲,他们为了使大家的力量用到恰到好处,会现由一个人像唱似的,按节奏的呐喊出来,其他人然后附和着,按照先开始的那个人提示的节奏快慢,接上去一块呐喊。这就是号子的前身,后来,演变成一种歌曲体裁。
号子的演唱形式很单一,常见的如合唱,一领众和。这样的题材演唱效果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和群众产生共鸣!如靖江民歌《打麦号子》,还有《船夫号子》等。《川江船夫号子》(四川民歌)长江流经四川境内的部分叫“川江”。
民歌体裁:“劳动号子”亦称“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音乐特点: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等八首号子联缀而成的。音乐风格:《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节奏平衡、舒展,旋律悠扬动听,是船夫们在平静江面上劳动呼号的民间歌曲。基础知识,先不要欢笑其他!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自豪,流传久远的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56个民族拥有古老的历史,悠远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神州大地的肥沃土壤孕育的优秀民歌、古朴、悠扬、明快、美妙、悦耳、令人感动、神往,与其它艺术一样,民歌艺术同样博大精深,同样有着独特的韵鼓掌和强大的生命力。
民歌是人民其中一个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而每个族群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性格色彩,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语言的影响下,各地民歌的风格、体裁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旷有力。同是“花儿”,保安族和东安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海的也各有异。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如傣族民歌明丽,赫哲族民歌粗犷。汉族民歌,北方的多偏于豪放,南方的一般比较婉约。但同为南方民歌,吴歌又比楚歌更显细腻。同是花儿,不同民族或地区,也各有特色。汉族民歌押尾韵的居多,四句一首的多一、二、四句用韵,五句一首的一、二、四、五句用韵,两句一首的每句有韵。蒙族民歌则多押头韵,在大多数四行为一章,上、下两章成一首的民歌中,一般每行都要求押韵。各民族的民歌中,还有押腰韵、腰脚韵、头脚韵或腰韵、尾韵相互为韵的。壮族的“勒脚欢”,西北各族的“花儿”,有特殊的押韵法。陕南、鄂西以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部分地区流行赶五句。两句一首的有陕北信天游、内蒙古爬山歌、晋西北的山曲、壮族“师”体歌等,格式各异。各族民歌中,还有不少章、段、句数是不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