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基层医改陷入恶性循环

时间:2019-05-12 13:1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别让基层医改陷入恶性循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别让基层医改陷入恶性循环》。

第一篇:别让基层医改陷入恶性循环

别让基层医改陷入恶性循环

2013-06-04 编辑:环球医学 葛李鹏 关键词: 基层医疗,恶性循环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一个庞大系统,在中国基层则是该系统中最薄弱环节。新医改是从薄弱环节改起,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基本原则,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向基层,试图使基层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变化,进而使公众就近获得方便可靠的医疗服务,真正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然而,新医改三年已经过去,一些地区不仅基层没得到增强,反而陷入没钱-没好医生-没患者-更没钱的怪圈,那么导致这种怪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才能走出怪圈,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呢?

基层发展为何陷入恶性循环?

首先,国有事业单位体制主导的格局导致留在基层的医生必然是水平较差的医生。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是以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为主要模式,建立的是公立卫生院(及社区中心)占据主导地位的基层医疗组织结构。此外还将村医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一旦整个医疗服务市场形成以公立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那么就必然依照严格的行政等级制。也就是说,在公立机构主导的情况下,包括作为核心医疗资源的医生资源,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其他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等,都必然按照行政等级分配,医生优质资源必然呈现金字塔结构,行政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获得的优质资源和好医生越多,而处于最底层的基层医疗机构获得的肯定是最差的医生和最差的配置。

在目前的乡村一体化体制下,村医作为卫生院的下属,成为这个等级制体系的最底层;同时村医没有国有事业单位身份,这又使得村医成为受卫生院管理和控制的体制外人。既是最底层、又在体制外、还被管理,当然就成为最弱势、有义务和责任却没有权益和保障的一个群体。

其次,弱激励制度导致医生的工作态度差。公立医疗机构中实际实施的是“收支两条线+财政支付工资”体制,由此形成的薪酬制度,必然是同样的学历资历和岗位拿同样的薪酬的论资排辈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个人薪酬与个人的实际劳动付出,并无多大关系,必然是一种弱激励制度。采用这种薪酬制度的原因在于:

1、行政部门没有能力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

2、政府官员对有效的监管缺乏积极性;

3、公有体制下,似乎也不允许医疗机构拥有收入自主权,不允许医生之间和医疗机构之间出现较大的收入差距。

于是,当形成由真正的公立机构主导的基层医疗服务供给格局时,城乡居民在这些公立卫生院(社区中心)看到最差的医生以最差的态度在工作就显得毫不奇怪了。所谓“真正公立”的含义,正是近年来一直能听到的呼吁: “医务人员的工资由财政足额发放、医疗机构的运营经费和基建经费财政给予充分保障、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不再和医药收入挂钩”,也就是“收支两条线+财政保障工资和基本运营经费”的制度。就目前的国情而言,先不用讨论政府有没有这样的财力“财政足额发放”而且是“体面的收入”。这种弱激励制度本身是否可取似乎也存在质疑。

最后,如果把医改变成了药改,是否将进一步弱化了基层医疗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安徽模式可能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把医改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药改。由于基层医疗机构面临很强的市场竞争,高价卖药的能力较弱,与二三级医院相比,其药价虚高问题要弱得多,城乡居民的不满也弱得多。所以药价虚高问题似乎不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矛盾。基层医疗机构的突出问题往往集中在医疗服务水平严重偏低,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就近方便看病的需要,从而使得城乡居民蜂拥到大医院就诊,加剧了看病难和看病贵现象。因此,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建设是否应该着眼于能力建设而非药价问题?从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面临的困难来看,人们似乎发现它不仅不能提高、反而明显弱化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

基层如何才能进入良性循坏发展轨道?

推动高水平医生到基层

基层医疗机构陷入恶性循环,原因很多,然而,人们不难发现,没有高水平的医生愿意到基层才是主要症结。如果老百姓不能信任“健康守门人”,恐怕再好的基础设施、再高级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也难有用武之地!新医改开始以来,基层缺乏高水平医生的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十八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指出:“这需要一些政策支持。因为硬件容易,软件难。政府可以投入一笔钱,农村卫生院马上就可以买B超,可人怎么办?基层医疗机构所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医务人员。研究生毕业的人都不大愿意去那,去了没多久也就想走。我知道有的地方开始实行一些措施,例如大学学医出来的学生要升职称时,必须要有多少年的基层医疗经验。但怎么去做才能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医疗服务能力,这是个大课题,包括如何解决他们的待遇,他们的职称,他们有没有在社区、基层得到发展的空间?”

一些地区还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试图扭转这样的局面。如:2013年初,浙江省卫生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七个部门,出台《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并计划到2015年全省将公开招聘一万名医学类大学生下基层,对于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村医将在身份、个人晋升和工资待遇等多个方面给予关爱。

无论从国家体制和人事制度层面还是地方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政策层面上,新医改如果不能在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水平医生到基层方面确实做出深层次的、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从而彻底改变基层医疗的现状,基础医疗也许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切实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

解决看病难,在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方面,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所谓“顶天”,就是对三级医院进行专科能力建设,发展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队,发挥“国家队”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东中西部均衡性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解决“看得好病”的问题;所谓“立地”,就是加强县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解决“看得上病”的问题。其中,加强县级医院建设,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也是“顶天”。而目前,我国医疗体制的设计和发展显然既不能“顶天”也不能“立地”。相反,一些三级医院的发展却正在挤占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013年2月,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表示,从今年开始,卫生部准备选择若干大中型城市,建立医疗联合体,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同时形成倒逼机制,促进相关部门完善管理、补偿、运行、监管等配套政策。这一旨在推动医疗分级,促进基层医疗水平提高的举措能否带来基层医疗的发展机遇,尚有待结果的检验。值得深思的是新医改至今是否应该有一个分级明确、上下统一、持续发展的可实施方案?我们的医改是否存在一些为了医改而医改的盲目而少了一些清醒的规划和实际情况的分析?

加强医疗监管

医改在探索中进行,这对我国本来就不完善的医疗监管机制无疑是更大的挑战。

2002至2003年间,由于一些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瘫痪的威胁,为了拯救这种局面,许多地区医疗主管部门曾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引进了社会资本。如:杭州余杭区曾对原有29所基层卫生院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后机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一些经营困难的卫生院在股东的经营下确实起死回生了。然而近年来,这项公办医院转民营措施却暴露出了改制后对民营医院投入不足、监管不利、公众信任度不高、生存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结果,在2010年,浙江杭州余杭区政府投资3个亿完成对民营股份制卫生院的收购。政府从政绩上取得了“使每个建制镇(乡)都有一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然而,在这场基层卫生院“公”转“民”,“民”又重新转为“公”的变革中,公众却有很多担忧和质疑。卖出去的时候是因为经营不善,买回来时也是因为经营不善。这个买卖过程中,国家当然是亏损的,这种亏损合理吗?回购后是否有能力将之管理好呢?如果有能力管理好为什么当初不去解决管理的问题而是要卖掉?问题究竟是出在体制上还是管理和监管上?

在国家对基层医疗重点投入的背景下,加强各方面的监管尤为重要!一位基层医生指出:目前,公立大医院趋利现象严重,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也不是“不吃腥的猫”,国家不少投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资金,有不少就进了个人的腰包。新农合实施后,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都在打它的主意,千方百计套取、骗取医保金,国家和个人每年增加的那点可怜的资金,根本经不起这些医疗机构的折腾。因此,无论是解决社区医疗、还是农村基层医疗问题,监管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理想的目标模式是:(1)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以个体或合伙执业为主体;(2)城乡居民的基本门诊费用60%以上由医保负担;(3)全科医生成为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守门人,城乡居民首诊须到全科医生诊所;(4)城乡居民拥有自由选择定点门诊机构的权力;(4)医保对作为守门人的全科医生采取按人头付费或其它适宜的(比如门诊个人账户)付费机制,医保资金跟着参保者走;像妇幼保健这类公共卫生经费,也完全可以采取按人头付费,并且费用跟着参保者走的模式。

在严格要求执业资质、加强医疗监管的前提下,放开准入,形成自由执业的、以私营诊所为主体的初级医疗服务供给格局,是否应该是基层医疗合适的目标模式?在通过全民医保制度来完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政府的任务应在成为全民医保筹资补需方的同时,是否也应为形成竞争性的医疗服务格局创造政策和制度环境?

人们期待能早日看到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高涨的基层医疗机构,从而让新医改的光芒能照耀到最后一公里!

第二篇:基层医改工作汇报

**区人民政府

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稳步推进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我区按照省、市医改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医改办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我区实际,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医改工作。

一、领导重视,全面推进医改工作

医改工作作为一项政府民生和民心工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利用联席会、常委会、常务会、办公会等不同规格、不同规模的形式对医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共召开会议20余次。分管医改工作的区领导更是多次召集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研究医改推进、落实工作,重点对加强财政投入、绩效考核、药品网采及收支两条线等工作进行了协调、部署和推进。组织相关人员到开展工作早的附近县市和安徽省定远县参观学习,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基本药物采购及货款集中支付监督管理办法》、《对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核算进行集中收付管理的通知》、《财会核算中心管理办法》等文件。目前,各项工作均已圆满完成,今年我区又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对医改工作重点进行了查漏补缺工作,专门召开区长办公会,在卫生局成立了核算中心,启动了乡镇卫生院财务核算集中收付管理,同时追加医改资金20万元/月,使全区医改工作更加完善。

二、狠抓重点,确保医改措施到位

(1)人员编制、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落实绩效工资及调动人员积极性情况

我区按照省、市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量,区编办根据各乡镇服务人口和卫生院规模,按照控制总量,统筹调配的原则、重新核定下达了各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数额,进行了院长公开竞聘,各卫生院根据编制进行了岗位设置并报人社部门批准。进行了人员竞争上岗

181名,分流编余人员148名,其中办理病退21名、学习深造22名、分流到村卫生室24名,其余81名自谋职业。竞聘上岗人员经绩效考核,按绩效工资20%为基础绩效,80%为奖励绩效落实了绩效工资分配,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多酬,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的人员倾斜,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800元左右,职工对医改效果满意度大幅提升,感受到了综合医改带来的成果。

(2)医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资金到位情况

医改工作的实质是增加政府投入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我区已将医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

①2011年5月底到7月底乡镇卫生院实施药品零差率30万元,足额按时拨付到位。

②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贴60万元,现已按时下拨20万元。

③一般诊疗费从新农合基金每人提取16元,共计提取328万元。④综合医改资金2011年拨付200万元,2012年财政预算640万元,足额每月拨付到位60万元。

⑤2011年区财政足额拨付网采周转金35万元。

⑥2012年村卫生室信息建设15万元,足额拨付。

⑦公共卫生经费每人25元全部足额拨付到位。

总之医改前全区卫生院年经费50.6万元,医改后投入医改经费1200万元。

(3)制定出台一般诊疗费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情况

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区已从新农合基金中按每月参合农民16元的标准提取共328万元,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实施办法和补助办法,从2011年12月31日起全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执行一般诊疗费政策,实行按季拨付,已拨付一季度各机构一般诊疗费79.54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诊疗费待市出台一般诊疗费实施办法后再执行。

(4)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采购、配送情况

我区去年下发了《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

见》,召开了全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推进一体化管理动员大会,逐步实现乡村卫生机构、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各卫生院已按照文件精神规范管理内容,制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目前全区所有村卫生室与卫生院、卫生局、财政局联网工作正在展开,已与电信部门签下协议,区财政为全区279个医疗单位补助网费5.4万元,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实施。我区已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各基层医疗机构统一参加省网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集中结算货款、统一价格并零差率销售,非基药全部退出基层医疗机构,同时落实了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贴32.24万元,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采270余种,采购金额320万元。目前全区网采率、点击率逐月上升,已在全市取得较好位次。

(5)大学生村医待遇落实及发挥作用情况

我区按省、市要求接收安排了大学生村医27名,这些大学生村医安排在乡镇卫生院吃住,并承担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工作和医疗服务。为落实他们的待遇,我区在保证省市下拨的费用全部发给外,由区承担的费用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安置费全部落实,工资卡由财政局统一办理,人事局每两个月核实一次人数,向财政局提供名单。财政部门将费用足额拨付到工资卡上。我区承担的大学生村医待遇年需31万元,(在省市资金未到位之前,我区按月给予垫付)各种待遇的落实使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他们工作认真,爱岗敬业,作风扎实,勤奋刻苦,发挥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作用,受到当地农民的赞扬和拥护。

(6)村卫生室建设、帮扶村卫生室运行情况

根据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等五部门下发的《河北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卫生室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确定对我区省备案的30个行政村进行重点帮扶,每村需建设6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需建设资金180万元。根据省专项配套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市财政补助72万元,区财政补助108万元。我区已经启动村卫生室建设,财政资金已到位,目前正选址建设,十月底全部完成。

(7)建立药品价格监测制度情况

根据医改的要求,必须建立药品价格监测制度。我区在医改初

期,已建立了药品价格监测制度,确定大麻森中心卫生院和河沿镇卫生院为我区基本药物价格监测点,监测的药品品种为国家基本药物307中和河北省增补药品174种中常用的30个品种。监测时间为每月监测一次,区卫生局每季抽查一次监测点的工作情况,汇总分析后,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三、加强宣传,浓厚医改氛围

在推进医改过程中,我区十分重视医改工作的宣传。首先区委、区政府及四套班子认真学习医改文件政策。其次在医改参与部门及基层医务人员中传达学习医改文件、医改政策,使他们理解医改的实质内容,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医改。再次是加大了对社会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了解医改,我们采取了编写医改简报(今年以来印发简报四期)、印发明白纸、悬挂宣传横幅、电子屏幕、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医改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让医改政策深入人心,使农民朋友们积极配合医改,体验医改的实惠,监督医改取得的效果。衡水日报刊登了我区医改情况。

四、贯彻落实2012年全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对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全市医改工作会议后,我区认真学习了会议的有关文件和王市长的讲话及我区签订的医改责任书,对照医改责任书的主要内容指标进行了分析量化,提出了落实意见措施。一是确保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探讨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开展按人头、按病种总额预付等,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确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二是巩固完善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重点推进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完善村卫生室药物零差率补助机制并向二级以上医院延伸。三是巩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医改资金不减少,完善绩效分配机制,落实绩效工资,奖励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和业务骨干倾斜,加大对院长的考核奖励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三化三规范”建设,加快人才培养继续落实大学生村医计划,发挥大学生村医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五是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筹备工作,加快建立现

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今年增加20种。

五、医改工作的几点体会及认识,医疗机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基层医改开展三年来,我区对医改的几点体会及认识:一是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领导把医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医改工作,出台文件领导亲自修改把关,分析可行性。主管区长多次调度,医改参与部门解决医改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工作及时到位。我区医改各项工作不推不拖,均按时间节点完成。三是部门配合协调性强。参与医改的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形成了工作合力。四是财力保障性强。医改推进过程中,区财政在保证上级资金足额拨付到位的同时,区级需投入的医改资金也及时拨付到位,保障了医改工作的顺利实施。五是调动了乡镇卫生院的积极性,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医改后应明确的两个问题:

1、与滨湖新区、开发区的体制理顺问题。

根据衡政办【2011】49号通知精神中“滨湖新区管委会是彭杜乡、魏屯镇卫生院的管理主体”及“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近期工作中院长竞聘、全员竞聘由滨湖新区负责”的要求,桃城区、开发区、滨湖新区医改工作已明确分别实施,在三区医改工作不同步时,应互不影响,除新农合外桃城区不应再承担开发区、滨湖新区其它卫生工作。

2、社区一般诊疗费补助问题。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一般诊疗费目前尚未启动,待衡水市出台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一般诊疗费提取政策后再逐步实施。

实施医改后医疗机构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1、实施基本药物后,打破了原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习惯,由部分老百姓常用药效果好、价格低廉,但未列入国家基药,基层卫生院不能采到,造成病人的不理解。

2、省网中标药品,每个品种有一家配送企业,基层医疗机构网采后,个别配送企业如无货或不愿意配送,造成医疗机构缺货,影

响病人治疗。

第三篇:别让自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别让自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你打开了圈圈第 216 篇原创文章每周为你带来一篇有洞见的文章

上周深圳校友会线下大趴,有读者问我个问题—— 他毕业9年多了,刚开始几年成长很快,收入上涨也不错,大概3年从4000块到了1万,平均每年有2000的涨薪,作为一个非985/211的毕业生来说,还算不错。

但之后的5年,突然陷入了停滞,收入到现在也就是1万4,每年涨幅还不足1000。不仅如此,他也觉得自己这几年,没什么明显成长。实际上,这不是特例,很多人都会碰到这个问题。

在职场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天花板。每个阶段,如果不能捅破那层天花板,就会出现成长和收入的停滞。

一.个体的收入是一个偏态分布

如果我们把中国人的收入分布拿出来看一下,你会发现,是这样一个趋势:(来自《中国阶级报告 2009年第一版》)也就是说,整体中国社会的收入分布其实是个偏态分布,而非很多人所想象的正态分布,收入低的群体占大多数,而中收入群体的数量很少,至于高收入群体,就是凤毛麟角了。那么,如果我们抛开几亿农村人口不看,仅看在企业工作的职场人,会不会有不同呢? 我之前所在的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发布各大行业的薪酬数据报告。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如果把一个公司从最底层到最高层划分成20个等级,那么每一级之间大概相差20%的薪水。也就是说,根据市场薪资水平,如果我刚毕业时候是3级,上涨到4级,理论上讲我能够涨20%的薪资。

当然,很多公司是没有这么多级别的,比如你的公司只有10级,那么就意味着说,每上涨一级,薪资可以上涨44%。

那我们来算笔账:假设一个人从25岁毕业开始工作,到45岁做到企业最高层,差不多是20个年头。

这是不是意味着说,我们从刚毕业开始,每年都能涨20%的薪资呢? 你也知道,这不可能是真实情况。你可以算一下,自己从毕业开始到现在,薪资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是多少。根据我们之前的调研数据,对绝大部分工作超过8年的人来说,每年平均增长不超过10%。

(顺便,我自己刚才也算了一下,从刚毕业到我去年开始创业一共9年,平均每年将近40%,我只待过2家公司,而且那次跳槽是转行,薪资没涨。)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前几年的涨薪一般都比较快。比如说你刚毕业月薪4000,涨800块就20%了。

但是当你月薪20000的时候,要给你涨20%,就是4000块,这时候公司就要想想,你的价值到底是不是足以支撑这个成本了。所以,如果我们对比“社会整体层级的收入差在20%”以及“单个个体的收入增长不超过10%”这两个数据,就会发现:

从社会整体来看,每个人都是有一个向上通道的,通道里面的薪资是随着职位层级的升高而不断上涨的,但是从个体来看,很多人并没有达到那个收入水平,是有天花板的。二.个体是否也会陷入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

我突然觉得这个现象有点熟悉,跟前些年很多经济学家一直在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很像。

区别在于,“中等收入陷阱”说的是国家,而我们现在说的是个人,但道理都差不多。

2006年,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提出,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速既不如高收入国家,也不如低收入国家。之后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报告《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中等收入陷阱”,最典型的就是拉美国家,比如阿根廷,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它都是中等收入国家,但始终没有跨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根据Homi Kharas和HarinderKohli的说法,中等收入陷阱是指——

当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后,因为经济发展、收入提升,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那么过去支撑其发展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失去了发展优势。

但与此同时,该国家的创新技术并没有得到显著的发展,所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也发展不起来。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这个国家既无法在制造业上跟低工资的国家竞争,又不能在高新技术创新上跟发达国家竞争,最终带来经济增速的下降甚至倒退,导致该国家不能发展为高收入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前些年,很多公司把中国的工厂往东南亚搬的时候,不少人开始忧心忡忡。好,我们类比到个人身上,你会发现,“中等收入陷阱”似乎也成立:

很多人在工作初期,依靠自己的努力、执行力,可以有不断的上升;但是到了一定阶段,突然发现,过去收入增长的方法,无法支撑自己未来的收入增长,自己遇到瓶颈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不光上不去,还要跟追赶上来的年轻人竞争,最终甚至被公司淘汰。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是靠体力来赚取收入,那么可能6000是一般情况下的天花板。

如果你是靠听话、执行力来赚取收入,那么可能1万是一般情况下的天花板。

如果你是靠出卖某项技能,那么可能2万是天花板; 而如果你不仅有执行力,还能思考创新,那么天花板高一些,但如果到了某个阶段,你不能带团队,天花板就又出现了……

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天花板等着你。所以,我们常常觉得“我跟以前一样努力,甚至更努力,为什么成长和收入都好像停滞了呢?”就是这个原因。三.我们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好,回到我们开头的那个问题,如果在中等收入不断徘徊,如何才能跨到高收入的行列呢?

我们可以借鉴经济学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来得到答案。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个跨越,日本大概花了12年时间,韩国用了8年。(来自世界银行《2030年的中国》图1-3)

对比成功和失败的两类国家,经济学家们发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否在中等收入阶段成功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调整发展结构,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对于个人来说,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你在到达天花板之后,是否能够及时学习,掌握新的能力,从而调整自己的增长方式,是你能够达到高收入区间的关键。那么,中等收入跟高收入的增长驱动力,到底有何不同呢? 圈外商学院9月份的时候,曾经联合国内顶尖领导力咨询公司励衿,做过一个关于中国人领导力的测评和调研。

报告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我在各地校友会线下大趴的时候有分享过一些。其中有一项发现,跟我们今天的话题高度相关:我们把收入跟能力项做了个对比,想要找出来,较高收入(比如跨过3万大关)的人,跟较低收入(比如不到1万)的人,普遍来说,能力差异主要在什么方面。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三大方面:

1)思维高度相关的能力:需要把自己的思维视角,从一项任务、一个岗位,上升到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 2)抓关键的能力:需要从“很好地执行上级规定的每项工作”、“关注工作过程”,变成“直接承担最终责任、对结果负责,然后从结果来倒推自己和团队的工作优先级”; 3)知人善任、打造人才梯队的能力:需要从“自我管理”到“团队管理”,知道如何搭配团队、通过别人来工作。以上这些能力,其实都属于“非执行能力”。如果一个人努力工作,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的专长,执行力还不错,具备基本的与人相处的能力,那么他达到中等收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能否达到高收入,则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以上这些“非执行层面”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相反,如果一个人在达到中等收入(在一线城市,这个数值大概是1万)之后,没有能够提升自己以上能力,那么他的收入再往上增长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四.是什么让我们掉入陷阱

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用同一种方式在努力,最终掉入了个体的中等收入陷阱。

我观察下来,让大多数人掉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有3个: 原因1:被社会红利冲昏头,把红利当成自己的能力 帮我出书的编辑曾经跟我说,他跟一些自媒体人交流,觉得他们走不长。他们吃的是微信红利,但不具备维持的能力。实际上,微信公众号出现之前,媒体渠道是被专业人士占领的,你想发文章、想把你的观点表达给读者,就必须通过几个传统媒体。

而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的渠道,并且这个渠道是开放给所有人的,所以任何人都不需要通过传统媒体、就可以直接接触读者了。

但另一方面,微信巨大的用户量,让需求一下子变得很大,可刚开始的时候供给还没有跟上(最初公众号上面的内容非常少),这时候如果你恰巧做了公众号,哪怕随意拼凑一点鸡汤,读者都会如饥似渴。

但很快,大家都看到这个机会了,内容供给多了,不稀缺了,反而优质的内容开始稀缺了。

可是,这些人本来在各自领域的积累就一般,只是误打误撞到了风口,靠一些红利让自己从低收入进到了中等收入,他们是无法提供高质量内容的,所以收入也就不可持续了。这跟我们前面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如出一辙。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因为劳动力低廉带来的比较优势,让自己从低收入到了中等收入,反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国力强盛、发展快速,没有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那么跌入陷阱是必然的。原因2:过去的增长机制形成了惯性,很难跳脱出来

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靠的是努力和执行能力,比如你好好完成老板的任务、听话就好。

但很多人误以为,一直这样做就可以了,然后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停滞。但停滞之后,他们依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还觉得是自己努力不够,所以更加拼命。

但因为大脑一直处于执行层,所以学的也都是执行层的东西,比如背单词。

你们会在朋友圈看到不少人打卡背单词,实际上,背单词这类学习,除了对考试有用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没有哪家公司愿意为你的词汇量而支付很高的价格。

所以,如果一个人是因为形成了学习的惯性,但思维模式又没能从执行层面跳脱出来,就去学一些重复性、背诵性的内容,比如背单词,那么对他的发展不仅无用、而且有害。因为背单词属于背诵记忆,是非常初级且重复的大脑劳动,一旦你适应了这个模式,就很难让自己进入高级模式去深度思考了,当然也就很难让自己的能力进入高收入区间了。原因3:所有时间都耗尽,抽不出时间精力来投入高收入能力的提升 美国人芭芭拉·艾伦瑞克是一位专栏作家,有博士学位,白人,标准的精英。

但她为了研究贫穷,隐姓埋名、假装穷人、混进了美国社会底层,先后做过女招待、清洁工、收银员等等。

她就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努力成功“脱贫”。她还把这段经历写成了畅销书《我在底层的生活》。但是,当芭芭拉混入底层后,她惊讶地发现,穷人们过着一种无论多努力都无法摆脱贫穷的生活——

如果你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收入就不会高,所以为了维持生活,你就不得不工作很长时间,这会导致你没有时间学习和提升自我,然后日复一日,你还是只能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儿,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在我们看来,他们有很多办法:比如学习一个技能,好好做自己的财务规划……

但是,他们的思维带宽全部被眼前的柴米油盐占满了,疲于奔命,根本没办法考虑什么长远的未来。

偶尔能够抬头的时候,他们宁愿让自己沉浸在可以获得短暂快乐的游戏、偶像剧里,让自己喘口气,没有一丝多余的意志力用来学习和提升自己。

我现在带团队,跟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只埋头苦干,加班通宵我都不会表扬你一句;腾出一点时间来思考,你的效率才会高。

所以,如果你真的陷入了这种循环:工作辛苦且重复—>时间精力被耗尽—>没办法学习提升—>继续做辛苦且重复的工作,那就需要想一想:在哪个环节可以打破这个循环?是干脆壮士断腕、辞职充电学习,还是对自己狠一点、去掉一切娱乐活动来学习?

最后,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陷入各个层级的收入陷阱: 1)不要把社会红利当成自己的能力2)搞清楚自己当下以及上一层级的增长驱动力3)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但不要进行重复而无用的学习4)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抓关键的能力,以及带团队的能力

第四篇:基层医改“回头看”工作报告

商州区XXXX卫生院医改“回头看”工作

自查报告

我省自2009年实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相继出台一些具体的医改措施包括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务实医改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层三年医改成果,确保群众实实在在分享医改实惠,按照省、市、区安排,在我区开展基层医改“回头看”工作。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搞好此项工作,把我镇三年来的医改情况作一概括总结,经我院会议研究决定对我镇三年来的医改工作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一、执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情况

自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以来,我院认真按照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及药品“三统一”管理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我院严格执行村卫生室由镇卫生院统一代理采购、配送基本药物制度,共为辖区8个行政村11个村卫生室统一填报采购计划,从而加强和规范了药品“三统一”工作的顺利开展。

1、基本情况

自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以来,我镇卫生院积极响应上级工作精神和要求,积极宣传、培训各村卫生所负责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使各村卫生所负责人完全掌握药品“三统一”工作的实施办法。在我们积极地宣传和努力的引导之下,我镇卫生院、8个行政村11个村卫生所全部配备三统一药品,镇卫生院三统一配备率97.3%,共报送计

划 16 次,配送 15 次,所配送药品由专人负责计划报送和药品验收入库工作,所配送药品均100%使用,配送药品资金177568.12元,结算药品资金177568.12元,所结算药品资金均在合同所规定之日以内。

2、保证措施

自实行药品“三统一”工作以来,药品“三统一”工作内容要求执行零差率销售,执行零差率销售后,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将不再有差额收入,而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补贴资金到位后,由卫生院对村卫生所进行量化考核,按照个村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和考核结果进行发放。

3、成绩和不足

自实行药品“三统一”工作以来,我镇卫生院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使此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但是在药品“三统一”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执行单位认为“三统一”药品配送企业中的药品目录品种偏少,常用药和基本药物品种偏少,与基层医务人员用药习惯有差距导致报送计划偏少。

(2)、“三统一”工作涉及范围较广,需要人员较多,我镇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药品不能及时送到各村卫生所;在执行“三统一”工作时所需运营经费较大,现在又实行零差率,所需经费得不到保障

(3)、“三统一”没有配备相应设备,工作开展和其他工作开展存在冲突;

(4)、各村卫生所对药品三统一政策掌握不够熟悉。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消极应付和等待观望心理,“三统一”报送计划量偏少。

(5)药品三统一政策宣传不到位。个别村卫生室未严格执行三统一政策,宣传公示三统一药品种类及价格不到位,未能全面及时宣传相关政策,未使老百姓享受“三统一”带来的实惠。

4、整改方案

(1)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基本药物“三统一”工作。我院将继续加强全镇医务人员药品三统一培训工作,使全院职工及各村卫生室人员高度认识基本药物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执行国家医改政策的自觉性,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贯彻实施,合理用药,提高使用率,切实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2)明确目标,提高基本药物配送使用率。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是政府目标责任的重要内容,全院职工及各村卫生室要熟练掌握及公布基本药物的种类及价格,让老百姓真正认识到医改的优惠政策,熟悉用药原则,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

(3)加强药品配送工作,规范门诊日志,加强药房管理。各村卫生室要及时向我院上报三统一药品采购计划,并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药房管理,保证药品摆放整齐,杜绝脏、乱、差现象,及时清除过期药品,保证医疗安全。

以上情况已反映给了区三统一办公室和配送企业。希望能够尽快做出解决方案。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情况

自2009年省卫生厅下达《陕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到现在的三年中我镇卫生院在市卫生局、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商洛市商州区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和各村卫生所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要求,我镇卫生院积极开展会议研究,将各大服务项目分配到人,每个项目由专人负责此项目工作的开展,积极组织各村村卫生室负责人培训学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工作方法,使此项工作能够积极、顺利的开展。

2、公共卫生资金使用情况

为了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对此项工作进行支持好推动,我们严格按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资金的兑付和使用。根据工作要求我们将工作进行量化,对个项目工作内容进行划分,定期考核,根据考核量化结果和工作完成情况给予公卫资金的兑付使用,并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完成情况较差的给予已经的处罚。

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成效

根据《陕西省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区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积极组织部署,迅速开展工作。经过镇镇府、卫生院全院职工、各村卫生室负责人的共同努力是我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镇政府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

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此项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镇公共卫生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进行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提高我辖区此项工作的积极开展,我们对个村卫生所负责人定期进行培训,卫生院组织团队下乡宣传。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我们积极组织各村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使其掌握共工作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和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们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截止目前,我院共为我镇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7015份,电子档案7015份;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600余人,并对其进行全部免费体检,建档;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441人,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20余人;共登记管理重型精神病患者19余人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30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195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30次。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管理工作进展顺利,适龄儿童度能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无一列传染病发生

在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我们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三)、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服务和随访主动配合存

在一定困难。

在卫生局和上级各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我院全部员工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积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创新思维精心组织力争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三、综合改革方面

自我省实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以来,我市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文件精神执行,按照我市实际,市、区卫生局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在市、区卫生局、市、区医改办的指导下,我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狠抓落实,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市、区要求的各项任务,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原则,提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思想认识 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改变,加快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体制。加强人员配备,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院预设编制13人,目前在编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占在编人员的75%,工勤人员3人,占在编人员的25%;管理人员0人。

(二)按照鼓励竞争、优化结构的要求,切实抓好设岗和竞聘的组织工作。根据相关人事政策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卫生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和单位实际制定设岗方案,卫生院细化方案、按照核准的基本程序进行岗位设置;明确竞聘人员范围、确认竞聘人员资格、按时组织竞聘上岗工作。在岗位设置方面,遵循了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留有余地的原则,做

到岗位机构优化、充分体现竞争。

(三)按照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的要求,做好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绩效考核实行“双考核、双挂钩”,即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对基层机构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拨付挂钩。基层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挂钩。实行工作任务和工资收入同步进行制度,酬劳的发放按照出勤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挂钩。

(四)、为确保我镇工作的开展,我镇组织我单位人员到附近兄弟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向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学习们借鉴经验,派出一名人员参加“万名医师”培训,确保镇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为实现乡村一体化制度,根据市、区卫生局的安排和部署,我镇定期邀请上级医院工作人员来我镇卫生院进行坐诊和考察,解决疑难问题,对个村卫生所进行业务知识指导和培训,坚强我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六)、为了能使各项工作能够得到积极顺利的开展,我们将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我们对职工的出勤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分解,并实行量化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对职工进行绩效发放。

(七)、为确保村级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我们定期组织村医学习和培训,及时传达上级部门的各项政策制度,及时落实上级补助经费,在补助经费兑付使对其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和工作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惩处。

通过市、区卫生局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我镇在三年的医改工作中取得立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的各种缺点和不足,还需要进

一步的提高和改进;同时还希望上级部门能够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指导,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开展业务,让上级部门放心,使辖区群众安心。

商州区XXXX卫生院

2012年4月10日

XXXX卫生院医改“回头看”工

作自查报告

商州区XXXX卫生院

商州区

第五篇:潞城市基层医改工作汇报材料

潞城市基层医改工作汇报材料

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20家,其中市级综合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监督各一所,乡镇卫生院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所,村卫生所276所,民营医院1所,个体诊所20所,其他卫生室4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均为二级乙等医院。全市医疗机构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80人,其中执业(助理)以上医师372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 94人,注册护士217人,其他技术人员61人,乡村医生33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0.98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5张。目前,各级机构基本健全,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医疗保障、卫生执法体系得以完善,药品供应与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并完善,卫生事业正呈稳中有进、逐年攀升的态势有序发展

医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根据医改部署及工作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2011年是完成近期医改任务的关键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根据医改工作需要,结合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本着“常规工作不落后,医改工作不放松,目标任务不打折”的原则,围绕“一体化改革初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开,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档,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完善,医院改革逐步推进”五个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就我市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高度重视,建立扎实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为保证医改工作在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我市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医改精神,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政府办主任、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局长为成员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全面协调医改工作。领导组对医改相关工作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明确了改革的程序步骤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拟定了行事历,确立了时间表,有序推动了基层医改工作。二是认真制定方案,出台相关文件。根据山西省医改1+10配套文件的精神,潞城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潞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在全市乡村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等10部文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卫生局印发了《潞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主要任务责任分解》,并按照医改任务,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及个人,责任到人,保证了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大力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知根知底。各乡(镇、区)政府及各级部门和医药卫生单位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真正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从思想上、认识上、实际行动上到位,确实让广大百姓得到实惠。

(三)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是基本药物制度直接的执行者,因此我们特别注重抓好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了解制度内容,把握任务要求,按照临床药物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加强督查工作。加强对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督查指导,确保医疗机构按规定配备基本药物,医务人员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一)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市人民医院医技楼、潞华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按照医疗机构上等达标要求,等级医院创建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市医院通过初评,中医院完成自评并申报初评。

(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为确保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圆满完成,先后制定了《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并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情况及2011年版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讨论通过了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费标准;组织全市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员参加长治市卫生局举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培训;同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下旬组织业务单位对全市9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了督导,通过督导,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均能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体检和重点人群随访工作。截止目前,公共卫生服务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我市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5324份,建档率达47.2%,完成目标任务的59%;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人10839、2750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43.4%、67.2%;已登记了11767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其中,管理5467人,管理率达46%,完成目标任务的153.3%;完成孕产妇早孕建卡、产前管理、产后访视分别为414人、761人、885人,管理率分别为47%、86%、99.9%,目标任务完成率为:55.3%、95.6%、111%;完成0—36个月儿童建册、新生儿访视、系统管理分别为5578人、886人、5406人,管理率分别为99%、100%、96%,目标任务完成率为104.2%、111.1%、106.7%;完成预防接种26062针次,接种率99.8%;全市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80种14598份;设置宣传栏191个,更新239次;开展健康咨询52次;举办乡、村两级健康教育讲座165次;共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44人,完成率为62.5%;为744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住院分娩补助22.32万元,完成任务的42.12%;为538人发放叶酸1515瓶,分别完成任务的30.58%、93.58%。

(三)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扩大

在去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基础上,今年在村卫生所开展。目前按照基本药物一体化供应要求,我们本着百姓得实惠的目标,按照“同等竞争,取最低价”的原则,确定了配送企业,并签订合同,7月1日正式运行,较省厅挂网价低26.8%,实现全市“同药、同质、同价”,截止目前乡级医疗医疗机构销售基本药品50万元。门诊次均费用由 20.1元下降至19.5元,住院次均费用由144.4元下降至124元,群众医药负担有所下降。

(四)新农合制度逐步完善

参合人数达到 160015人,参合率达到99.4%(按应参合人数算),2011年7月底,共筹集资金3177.34万元。为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受益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补偿办法,一是进一步优化补偿方案。通过制定出台《2011年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方案》,对2011年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标准进行调整(1、提高基金分配金额。门诊统筹基金划分有2010年每人每年33元提高为45元,其中40元用于普通门诊统筹基金,5元用于慢性慢性病基金。

2、提高补偿标准。门诊统筹补偿比例由2010年的40%—45%调整为70%;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单处方限价由2010年的20元提高到30元;每人每日门诊补偿封顶额有2010年的10元提高到20元;封顶额以户为单位计算,每人40元,家庭成员可互相调剂使用)。二是调整大病统筹方案。制定出台了2011年新农合大病补偿方案,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实施,该方案较去年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使参合患者得到更多实惠。(1、增加了筹资标准。筹资总额由去年的150元每人提高到230元每人。

2、扩大了补偿范围。将脑瘫、癫痫门诊费用纳入慢性病补偿范围;将残疾人九种康复项目住院费用纳入补偿范围。

3、提高了封顶线。补偿封顶线由去年的4万元提高到6万元。

4、提高了特殊疾病补偿标准。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白血病在市域内门诊及住院治疗时,补偿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10%;0—14周岁参合儿童,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六种疾病,在单病种限价内享受70%的补偿,且不受当年封顶线限制)。三是优化补偿流程。为利用市农行2010年发行的“金穗惠农卡”,新农合补偿金支付方式,由原来的现金支票转为网上银行直接支付。四是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为有效控制医疗机构不合理费用的增长,今年,我市确定阑尾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胆囊切除、白内障、疝气、剖宫产等 10个病种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目前全市共支出新农合基金1384.89万元,其中大病统筹5575人次,1247.56万元,普通门诊统筹69978人次,121.40万元;曼并不长442人次,31.82万元,家庭帐户基金支出15.9307万元。

(五)公立医院改革开局良好

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之后,今年又在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了绩效工资,各医院为体现政府办医院的公益性,借创优示范活动,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市医院联通了门诊和住院通道,增加了服务窗口,优化了服务流程,缩断了就诊时间,并率先在骨科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通过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范围,控制药占比、积极开展新技术(在和济医院帮扶下,在外科和妇产科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7例)等形式提高了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协同配合、群策群力

医改工作是一项惠民之举,也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单位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为保证医改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我们分别出台了《潞城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潞城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潞城市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通知,将各项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化,各项职能进一步量化具体化,在职能界定过程中,我们本着“围绕医改精神、结合本地情况、注重医改效果、确保百姓受益”的精神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界定职能,特别是在计划免疫与孕产妇保健服务上,我们严格要求服务单位必须达到“三有”,即“有场所、有资质、有培训”,确保安全服务,有效服务。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我们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医改也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没有激流就谈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就称不上攀登”,我们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把医改做好,最终实现“得病有人管、看病更方便、治病不差钱、无病金不换”的医改愿望。

存在问题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卫生投入的逐步增加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我市的卫生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三级医疗体系得以完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未得到落实。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下载别让基层医改陷入恶性循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别让基层医改陷入恶性循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基层医改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基层医改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我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自2010年8月中下旬全面启动以来,严格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基层......

    基层医改典型案例(精选5篇)

    转身 ——基层医改典型案例 小鸟的转身,生出一分轻灵;江湖的转身,增添一分雄壮。有人面对掌声和花环却转身走入寂寞,眼前没有路,转身就有了路,转身是一种深情,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勇......

    基层医改宣传标语10条(精选)

    基层医改宣传标语10条1、实行药品零利率销售,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2、实施基层医药卫生机构体制综合改革,运行卫生院管理新机制3、贯彻落实国家新医改精神,彻底破除“以药养医......

    医改

    浅析新医改 摘要:自新医改制定实施以来,不觉已过三年。在这三年里,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疗费用继续水涨船高。然而,改革之事非一早一夕,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在医疗改革事业过程中也......

    医改范文合集

    未知的医疗界 医改相信大家都听过,据我所知并不是改不了,而是会触动很多官员们的口袋,高价医药费用这个黑锅医生已经背的够久了,是时候放下了! 就单说药,我国同一类消炎药单注射用......

    医改

    医改 基层卫生机构就应该转变观念,把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把百姓的小病治好,这样也就缓解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让更多的好医生有更多的精力来医治大病。 10月6日,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

    医改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麻醉学系09级3班 徐梦姣 20092250130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

    医改

    http://chisc.net/doc/ http://www.xiexiebang.com/yiyuanguanli/guanlizixun/jixiaoguanli/2011-09-15/193.html http://www.xiexiebang.com/p-58118.html绩效考核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