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学习体会精选

时间:2019-05-12 13:2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学习体会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学习体会精选》。

第一篇: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学习体会精选

“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

学习体会精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2014年4月21日-5月17日,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联合广东证监局分别在广州、湛江和汕头举办了5期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广东辖区549家证券营业部的负责人、营销总监、运营总监、投资顾问负责人和合规岗等共2017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结束后,部分证券经营机构提交了培训心得体会。协会现对部分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加以编辑整理,供大家分享交流,共同促进辖区投资者教育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提高。

广州证券:投资者教育是证券经营机构应尽的义务

我公司接到广东证监局和协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举办“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的通知》(广东证监[2014]34号)后,立即督促公司下属广东省内共22家营业部按通知要求报名,按时组织营业部负责人以及担任营销总监、运营总监、投资顾问负责人、合规岗等职责的员工参加培训。4月21-22日,我公司广州先烈中路等17家营业部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培训;4月26日,东莞东城中路等4家营业部参加了在广州市举办的培训;5月17日,惠州麦地路营业部参加了在汕头市举办的培训。同时,我公司还派人在第2期的培训中就公司在投资者教育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总结进行了交流汇报。

经过培训学习,参加培训的人员体会到国家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以及证券监管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打击操纵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认识到只有将工作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切实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才能有效提高投资者保护能力,确保证券市场良性发展,促使证券市场蒸蒸日上。

我公司各参加培训人员回到营业部后,马上组织开展内部员工的再培训,加深营业部员工自觉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意识,理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给证券行业和公司带来的重要意义。经过接受培训与培训他人,营业部参加本次“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的人员总结到以下学习心得:

一、风险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投资者的保护教育是与各项具体业务的开展相伴相生的。目前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产品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证券经营机构依据适当性管理制度做好产品或服务

护资本市场”的理念,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贯穿于工作始终,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融入营业部治理、日常经营、业务开展的全过程,转化为内在约束机制,更好地维护好投资者合法利益。二是狠抓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在建立健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并将适当性管理落实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丰富和完善投资者风险提示方式,不断提升适当性管理能力。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利用手机、网络、现场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实时、动态的证券期货公益信息提示和知识传播服务。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加强有关证券期货投资知识、法律知识、投资风险、防范非法证券活动知识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理性投资、合法维权的意识。

东莞证券:把牢固树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的理念放在投资者教育工作首要位置

我司积极组织和安排各营业部相关人员分期分批参与广东证监局和协会于2014年4-5月份举办的“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参与本次培训,通过全面、深入学习《意见》和《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与其他同行进行投资者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以达到在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贯彻《意见》精神,自查薄弱环节,发扬优强,进一步优化

与风险降低的良性循环,从而保障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因此,我司把牢固树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的理念放在投资者教育工作首要位置,自《意见》下发后,我司迅速组织员工培训学习《意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服务意识。在日常的员工业务内训与员工季度合规培训中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重要性向每一位员工传达,要求把保护中小投资者融入到各营业部日常业务的各个环节当中,落实到各个岗位,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切实履行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职责和义务。

(二)广泛宣传、加强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曾经指出,一个市场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取决于最弱势的参与主体的信心和信任;在资本市场诸多参与方中,中小投资者无论是资金规模、信息获取,还是自我保护能力,都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因此,投资者的教育和保护,是资本市场的薄弱环节,始终需要重视和加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与自我维权、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紧迫与有必要的。通过本次培训,我们认识到,在公司员工统一坚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思想,深入贯彻《意见》精神外,我们应该将日后投资者教育的重心朝提高投资者知识水平、风险防范意 的“门槛”,而更重要的是对证券公司持续地做好客户的后续服务、风险教育和交易行为规范等提出了要求。

因此,我司一直对适当性管理制度十分重视,坚持落实投资者保护机制,切实抓好客户适当性管理工作。我司严格遵照《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建立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等规定,按照我司下发的《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业务客户适当性管理办法》完善各项业务流程,严格执行业务规则,不断完善内控机制,为求全面落实适当性要求,确保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与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目标、专业能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相匹配,切实做到将适合的产品与服务提供给适合的投资者。为了让适当性管理的内容更细致更深入地融入营业部日常业务环节中,我司合规部向全体员工下发与讲授《客户适当性管理工作要求及先进券商经验做法介绍》材料,得到全体员工的肯定与积极响应,为日后在业务层面上做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服务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投诉纠纷处理机制,做好后台投诉维稳支持工作

通过学习《意见》精神,明了证券行业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前进方向,指明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拓宽证券纠纷化解渠道、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培训,相关人员利用此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关于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并安排好参与培训时营业部的日常工作,保证营业部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强调了纪律要求,要求全部参训人员必须准时到达培训地点签到、培训,遵守会场纪律和确保通过培训相关考试。

二、培训学习取得的效果

会议上,广东证监局韩少平副局长致辞,并强调了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其他领导则分别对《意见》、《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辖区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落实情况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解读;辖区其他证券经营机构分享了投资者教育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经验。通过此次培训,员工更深入了解了《意见》的精神,认识到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及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同时学习了其他券商营业部同仁在投资者教育及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方面的经验。

(一)更深入了解了《意见》的精神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及广东证监局领导对《意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们认识到,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在制度供给、市场准入、持续监管以及稽查执法等各项监管工作的始终。除了要依《公司法》保护好投资者各项股权之外,《意见》特别强调了“保障中小投资者知情权”、“健全中小投资者投票和表决机制”和“优化投资回报机制”等三项重点工作。

0户适当性管理的制度要求,对每个客户都要进行风险测评,并以此作为业务开展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推荐不同的产品及业务;二是通过多种手段将投资者教育工作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相结合,实现教育者水平的提高;三是将投资者教育与树立行业形象相结合,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宣传投资者教育,树立行业诚信经营的形象。

(一)切实抓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做好风险揭示工作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是营业部开展各项经纪业务的基础,如何有效地严格执行适当性管理制度,合理划分产品风险等级,科学开展客户风险测评等日常工作环节已成为营业部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营业部将一方面加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强化投资者对证券期货和基金产品、两融及衍生品业务的适当性制度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投资者参与业务过程中,加强对业务适当性的基础教育工作,防范因适当性制度了解不足而产生的各种风险。

(二)提高客服人员的专业水平,打好投资者教育工作的业务基础

客服人员的思想认识、知识水平以及从业经历等会影响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效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积极

2应有的贡献。

联讯证券:加强信息公示,提高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透明度

我司接到专题培训通知后,高度重视,组织营业部负责人、营销总监、运营总监、投资顾问负责人、合规岗等36人积极报名参加本次培训,并派公司总部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参加5月17日汕头培训班的“投资者教育和合法权益保护”经验交流环节。

一、培训人员的组织工作情况

公司总部运营中心作为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统筹部门,接到培训通知后立即下发通知,组织广东辖区各营业部通过营业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协会网站进行统一报名,其中下埔、演达、江北、惠阳4家A类营业部分别派5人参加培训,其余16家C类营业部分别派1人参加培训。

二、培训主要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重点在于对《意见》的深度解读。同时,培训重点剖析了《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此外,广东证监局通报了广东辖区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落实情况,最后参会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分享交流了本机构落实投资者教育和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相关经验。培训虽然短暂,但是在思想层面上再次强化了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合

4的高度重视并组织此次培训,为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营业部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长久以来,公司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辖区各营业部总经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参加完“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后,对营业部从业人员纷纷开展内部“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在传达中国证券业协会、广东证监局和协会培训精神的同时,根据各营业部业务开展情况,对落实适当性管理、客户信息安全、投诉纠纷调解等方面工作进行逐一自查和整改。

通过营业部内部开展“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营业部每一位从业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认识,认识到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保护不仅可以提高投资者的风控意识,引导其逐步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而且有助于减少客户服务投诉纠纷,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和企业形象。

四、公司准备采取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新措施

(一)定期发送投资者保护公益信息,加大证券知识普及力度

为进一步加大证券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广大投资者风险

6营业部准备定期开展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保护专题培训,对在职员工尤其是营销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规范员工的行为准则,提高其履行投资者适当性工作职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到每个岗位,让每个员工自觉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和保护投资者的职责,以防患于未然。

3.加强工作留痕,明晰适当性管理工作各方责任

公司业务部门及营业部在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过程中,加强适当性管理流程的留痕工作,妥善保存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的信息资料及留痕材料,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或不短于产品的存续期。对于因适当性管理工作引起的证券纠纷,投诉处理完毕后,营业部将有关材料整理存档,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三)加强信息公示,提高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透明度

为提高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透明度,我司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公示。一方面我司对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等要求披露的各项信息及时进行公示披露,如按时报送监管报表、及时更新从业人员信息等,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畅通投资者投诉渠道,我司加强投诉信息公示,各营业部公示受理投资者投诉的投诉电话、电子邮

二、学习效果

此次培训邀请了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领导进行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的解读。通过对相关制度的解读和学习,使我们对《意见》发布的背景、目的、要求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我们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工作指引。

(一)作为证券经营机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服务意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加强协调配合,强化中小投资者教育,从而加大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二)进一步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抓起,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的工作理念和职业素养。

(三)积极开展中小投资者教育工作,将投资者教育工作提升到“经营机构法定义务”的高度,将投资者教育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不断强化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

(四)证券公司建立健全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证券公司应从了解客户开始,通过等级划分的方式,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同时做好风险提示,使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与相关服务产品的

0坚持“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这一原则;

(三)在向客户推荐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时,加强向客户的信息披露工作,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相关投资并对自己的投资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定。

国信证券广州分公司:不断优化多渠道纠纷解决平台,承担起投资者投诉处理的首要责任

4月21日、22日,我分公司参加了广东证监局与协会组织的“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通过此次培训,我司收益颇丰,尤其是从根本思想上对投资者保护工作有了更清晰、深刻地认识,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培训参加情况

我公司接到培训通知后,组织安排下辖各营业部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合规岗等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参加,以从管理层端正态度,提高重视开始,从上至下推动分公司投资者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培训中,我司人员均按时到场,认真听课。

二、培训学习情况

此次培训,证监局和协会邀请了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中国证券业协会的领导深入解读《意见》、《证券公司

2方向,其中适当性管理制度作为投资者保障机制的第一道防护线,在《意见》中位列第一位,充分地说明了其在投资者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与投资者面对面的证券经营机构,应对该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分公司将加大适当性管理工作推进力度,根据证监局对适当性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做实做细各项工作,通过培训宣导,不断提升员工对于适当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风险测评、提示环节的审核;做好高风险等级金融产品的风险提示工作,对风险揭示的录音、录像留痕工作进行完善;加强对营销环节的管控,做好客户投资者教育工作,培育客户的契约精神。

(二)完善分公司纠纷解决机制,丰富纠纷解决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客户投诉纠纷很难完全避免,分公司经过多年工作经验累积,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绝大部分的投诉纠纷都能化解在分公司层面,但也有个别投诉因与投资者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导致事件升级。前期我司已认真学习广东证监局《关于完善辖区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及仲裁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证券期货投资者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此次的培训工作,我们再次深刻地感受到管理层对于投诉纠纷处理工作的重视,感受到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25-

第二篇:关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建议

关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建议

安徽省代表团刘瑞莲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村民盛宝仁,在新疆拜城恰泽建了一处煤业有限公司,由于种种原因盛宝仁权益受到侵害,我已两次向最高人民检察院反映此事,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结果。

具体情况如下:

新疆拜城怡泽煤业有限公司所取得的该探矿区域已列入自治区煤炭工作“十一五”规划,并已与山西金晖集团、河南永煤集团分别签定了大型合作项目,是未来阿克苏地区煤矿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徐进、崔国栋的违法行为,将直接导致上述项目无法实施。

经新疆阿克苏地区公安机关查证属实,陈新尉伙同徐进变更坐标,使新疆拜城怡泽煤业有限公司失去了3.67平方公里,正是拜城怡泽煤业探矿范围内资源最丰富的区域。2010年元月怡泽煤业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新疆阿克苏地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此做出重要批示:地区公安局迅速介入侦察。公安机关在证据确凿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徐进、崔国栋,并报捕阿克苏地区检察院,没有批捕,新疆阿克苏地区公安局又复核到新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批捕,三次报捕三次补侦,均未批捕。

我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要认真调查了解案情,给投资者一个合理的答复。

第三篇:谁来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谁来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尊敬

我叫邝泳,今年已经近七十,是来自广东佛山的香蕉种植商。2000年初,我到海南旅游时,受到海南省大力发展香蕉产业政策的吸引,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倾尽毕生心血只身来到偏僻的东方市天安乡承包2000多亩地种植香蕉,由于本人从来没有涉足农业,尤其是根本就没接触过香蕉,对香蕉一窍不通。所以,刚开始的7、8年因技术和市场原因亏得一塌糊涂,不但二千多万血本无归,而且债台高筑。

近几年来,由于香蕉市场的回暖加上对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本人才有所获利并渐渐地从对种植香蕉的恐惧中走出来。然而,好景不长,一场场厄运很快就降临在我的头上—从2007年年底开始,在个别不法分子的操纵下,天安乡王沟村委会红沟村部分村民以没有得到土地承包费及承包费过低为由经常到香蕉基地干扰本人的正常生产并组织人到乡里上访。为了平息纷争,在乡党委政府的调解下,经双方协商一致,本人于2008年1月31日跟王沟村委会在原《土地承包合同》的基础上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书,对承包年限、范围、面积、增加承包金等主要事项作出明确规定。该补充协议经过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并乡政府审核通过,是合法有效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本人以为从此后会“天下太平”料想不到,刚刚才消停片刻,2009年初,红沟村部分村民又在极端分子的唆使下故伎1

第四篇:浅论老年合法权益的保护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发展,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涉及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现状、分析了赡养纠纷案件的成因,比较全面地指出了当前赡养纠纷案件10个特点:

1、农村赡养问题突出;

2、物质赡养需求突出;

3、精神慰藉已成赡养内容;

4、因老人年轻时不孝、行为不轨引起;

5、不可忽视儿媳幕后“拒养指挥人”的作用;

6、老年人主动寻求诉讼保护的意识淡薄;

7、因受法律的威慑、社会舆论、亲情血缘关系的影响,调解、撤诉的比例不断增大;

8、只起诉个别赡养人的多,起诉女儿的极少;

9、暴力拒养现象影响诉讼;

10、因老人再婚引起赡养纠纷。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了7个方面的建议:

1、推广公证赡养协议,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

2、审理该类案件应注重精神安慰;

3、赋予法院根据赡养能力裁判赡养费用及增长比例;

4、赋予儿媳(女婿)法定赡养义务;

5、建立代位赡养制度;

6、加大调解工作力度;

7、适当加大对虐待、遗弃罪的刑罚力度。最后,笔者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以社会养老保障为主的制度。

关键词 老龄 赡养 纠纷 调查 法律制度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的比重和绝对量越来越大。在我国13亿人口中,近1.4亿是老年,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尊老、敬老、爱老已成社会风尚。大多数老年人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得到了较好的扶助和赡养。但是,也有一些人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尊老、爱老、助老观念淡薄,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保障机制的某些滞后,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的少数地区以及家庭,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时有发生,有些甚至还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三大文明的建设进程。我们有必要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做充分的研究。

一 当前涉及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现状

九十年代以前,我国无论城市和乡村,涉及老年人的诉讼案件很少,九六年我国颁布实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来,此类案件呈上升趋势。笔者曾在安阳县人民法院做过调查:96年以前每年此类案件只占整个民事案件的2%左右。《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此类案件以年7%的速度直线上升。且涉案范围又由过去较单一的赡养纠纷发展到析产、收养、侵权、侮辱、继承、再婚、虐待等诉讼案件。在城镇,因企业改制和经营不善引起的劳保工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纠纷等,在众多涉老案件中,民事方面的案件占多数,而属于赡养纠纷的又占整个民事案件的绝大多数。据安阳县法院的统计:自1999年开始,每年受理涉老案件都分别在50、80、100起以上,到2002年分别上升到100、160、200多起,其中受理并审结的赡养纠纷案件已经占涉老案件的65%以上,上升趋势的范围的扩大令人担忧。

二 赡养纠纷案件的成因和特点

分析该类案件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和老年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次是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扶养、赡养人口与被抚养、被赡养人口不成比例。还有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老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对赡养、扶助条件应当提高的欲望。

分析其特点:农村较城市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地方多;法律越健全此类案件越多;再者是传统观念、亲情血缘关系的掺杂,使得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起来较棘手、繁琐反复。因此,我们

建议要把审理涉老案件的重心放在赡养纠纷案件的审理上,重点探索分析此类案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从法律制度上去探究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 对赡养纠纷案件的调查

(一)农村赡养问题突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

1、赡养人与被赡养人的人口不成比例。赡养人与被赡养人是农村人口的,分别占83%和95%。

2、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无自己的经济来源。

3、我国在90年代以前,没有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之农村收入普遍较低,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并无多少积蓄,无法靠自己解决晚年的生活保障问题。

4、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时间还不长,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依靠集体供养或集体辅助养老的途径难以得到落实。

5、“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人甚至被罚得倾家荡产,但仍坚持不生儿子,决不罢休,使得一些家庭抚养和赡养的负担显得十分沉重。以致“养儿无法防老”、“三个和尚没水喝”成为普遍现象。

6、农村分家析产的做法留下隐患多。农村家庭采取了分家析产方式的,几乎占绝大多数,从审理的案件反映的情况看,有分家析产的占95%以上,且大部分的分家析产是采取“化整为零”方式,父母的房产、积蓄、农具等几乎被子女分割殆尽,使老年人自我养老的能力几乎降到了零。而且财产分割上的绝对平等难以达到“公平”,极易造成子女(婿、媳)之间及子女(婿、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为赡养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八成以上的案件中,赡养人都是以财产分割不公、父母处事不平等作为借口拒养父母的。

(二)物质赡养需求突出

多数被赡养人诉讼请求集中在要子女给付房屋、米面、油、燃煤、医疗费、生活费等生活资料方面,这与当前的生活条件相对较低不无关系,而提出要子女给予精神上慰藉的,几乎没有。大多数老年人实际上也很清楚,精神赡养执行谈何容易,与其提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还不如缄口不言。不仅农村的情况如此,城镇老年人或原来有工作的老年人在这一问题上亦基本如此,多认为自己“老有所养”,赡养不赡养跟和自己关系不大,特别是在子女赡养问题上持放任态度,基本上全靠政府社会给自己的物质保障为主。

(三)精神慰藉已成赡养内容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条件的丰富,不少老年人不但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精神上有所慰藉,比如:叫儿女经常回来看看,陪自己聊天游玩,周末星期天子孙同堂就餐等等。

(四)因老人年轻时不孝、行为不轨引起

有些老年人,年轻时对自己父母不孝,或生活作风上行为不轨,使得子女耳濡目染,为其耻辱,长大后也不尽赡养义务,造成恶性循环,产生负面影响。如李某诉子女赡养一案中,李某的三个子女在庭审中众口一致,质问其父亲:“你在年轻时是昨对待爷爷奶奶的?”问得原告张口难辩,悔不当初。

(五)不可忽视儿媳幕后“拒养指挥人”的作用

调查中发现:在法院所审结的案件中,有50%以上的案件反映儿媳在赡养问题上“起决定作用”。儿媳参与、指使不赡养老人,甚至殴打被赡养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案件被赡养人甚至直接起诉了儿媳,诉称儿媳打骂自己,要儿媳赔偿、赡养。因此,在赡养纠纷中,儿媳角色的作用不容忽视。

(六)老年人主动寻求诉讼保护的意识淡薄

对赡养问题不满意的多,而提起诉讼的却较少。城镇老年人的“牢骚”主要集中在子女对老人不关心、养老金不高、发放领取困难方面。农村老年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医疗和物质生活保障上。诉讼少的原因,一是当地基层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二是村(居)委会干部的工作方

法主要是说服、教育性的,不容易伤害亲情、感情,老年人大都害怕法院会采取强制措施,“打官司把亲情打没了”;三是村委会做工作随时、随地优势,而法庭(法院)来去一趟不容易,执行又比较困难,加之陈旧观念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打官司丢脸”的想法。因此,近八成以上的老人表示:“有了赡养纠纷要先由村(居)委会干部解决”,“不去打官司”。这也是大量的纠纷在法院立案后,老人不愿出庭,自动放弃通过诉讼解决问题的原因。

(七)因受法律的威慑、社会舆论、亲情血缘关系的影响,调解、撤诉的比例不断增大。

(八)只起诉个别赡养人的多,起诉女儿的极少。从审理的案件看,赡养人在三人以上的占95%以上,但被赡养人只起诉一、二个人的占90%以上(律师代写诉状的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在于赡养纠纷往往是一、二个子女不尽义务而引起,导致其他赡养人攀比仿效,因此,被赡养人“逼迫”无奈,只有起诉不尽赡养义务的少数子女。被赡养人之所以不起诉女儿,原因仍是旧观念影响较深,认为女儿未分家产,出嫁后可不承担赡养义务,这一点我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尤甚,有的老人甚至认为:“女儿没有赡养义务”。

(九)暴力拒养现象影响诉讼。

从审结的案件中可以看出,近15%左右的老年人反映赡养人有暴力拒养现象。而事实上还高于这个比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的,赡养纠纷案件撤诉或起诉后不愿出庭现象之所以较多,与此不无关系。有几宗案件在法院立案、调查甚至开庭后,被赡养人还找法官申请撤诉,原因就是赡养人威胁“越告越要打”。故暴力拒养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十)因老人再婚引起赡养纠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择偶、婚姻观念也在不断革新。许多离退休老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优势为社会发挥余热,经济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老年婚变或年老续贤情况的不断出现,不少子女则因老人再婚后将来继承父母遗产或分割家产时对自己不利,而干涉老人再婚拒绝赡养。

四 实现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鉴于当前涉及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上升和扩大趋势,笔者谨从法律角度就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中的赡养纠纷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推广公正赡养协议,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

签分家(管)协议是我国城乡民间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的协议一般会涉及父母财产分割、赡养、安葬,具有遗嘱性质,对子女有一定约束力。有的乡(镇)政府也规定在领取结婚证明时,新婚夫妇须与父母签订赡养协议,或为父母投养老保险,希望通过类似的办法解决老年人赡养问题。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民间签订的协议,还是由政府介入签的公证协议,积极作用都不容置疑。履行协议的毕竟是大多数人,不守协议或以其它借口而推脱责任的往往是极少数人,通过诉讼后,这些人基本上也比较主动表示愿按协议履行赡养义务。问题是,虽然这样的协议实用,但法律效力不足,使得不少协议流于形式,不得不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而审判结果最后又还是回到协议上。因此,我们建议民间的分家(管)协议要逐渐过渡到公证协议上来,让政府机构从法律角度、履行现实性、合法性方面把关。同时,立法机关可根据这种协议的实际操作性,赋予公证赡养协议书强制执行效力。只要这种协议订立的程序、内容合法,当事人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免于繁琐的诉讼程序,以最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审理赡养纠纷案件应注重精神安慰

在司法实践中,实现对赡养纠纷当事人的精神安慰,可促进纠纷解决,我认为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立赡养纠纷案件调解必经制度。鉴于赡养问题辐射的社会面广,加之赡养纠纷愈来愈

多的现实,我们认为以多做调解为宜,不能简单地将“一步到庭”庭审模式适用于赡养纠纷案件。增加调解程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各方的对立情绪,减轻各方的精神负担,对被赡养人有利无害;

2、加强诉讼中宣传、教育工作。凡有虐待行为的赡养人,法庭应当首先对其进行教育,宣传法律规定,同时,根据民法通则中有关制裁民事违法行为的规定,责令赡养人具结悔过,当庭向被赡养人道歉,并书面保证以诚恳的态度履行赡养义务。在赡养纠纷案件中,一般不宜对赡养人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以免产生逆反、对抗心理,报复被赡养人,导致被赡养人受到更严重的精神伤害。

3、对有数名赡养人的赡养案件,法院在判决时,应根据当事人的平时表现,在一个判决中采取给付不同等数额赡养费办法,对有能力而拒养者,应允许判决其多出赡养费,不应当保持赡养费给付上的均等。对于与被赡养人关系相对融洽,主动提出与被赡养人生活的,可适当少量承担赡养费,以弥补赡养人精神上的付出。

4、加大并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采取先予执行措施,利用精神需求物质补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给予被赡养人精神上的安慰。

5、建立赡养纠纷案件减免诉讼费、巡回审理、律师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及基层组织协助执行制度,实现赡养纠纷案诉讼渠道彻底畅通。

(三)赋予法院据赡养能力裁判赡养费用及增长比例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是否均等,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现实生活中,子女在赡养父母上做到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有人认为,既然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那么法院的权力只是强制当事人履行义务,而义务应当是平等的,是否愿意多付出那是当事人的权利。据笔者调查的安阳县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就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当事人不仅对法院裁决不同等赡养费提出上诉,甚至向办案人员诘问:“哪条法律规定我就该多承担义务?你找到法律根据我就服判”。当事人的不解和不服,易导致执行上的困难,致被赡养人陷入比起诉前更困难的境地。因此,从立法上规定法院对不同当事人可以作出不同等数额的赡养费给付义务,是必要的。其次,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期间内是确实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大多数情况下是逐年有所提高的,而裁判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稳定性”。如何以稳定性裁判来反映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审理案件中,有的纠纷就是为追加赡养费数额而提起的诉讼。笔者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允许法院参照当地一定时期内统计资料载明的生活消费增长比例,确定赡养费给付增长比例。一可最大程度减少追加赡养费诉讼的出现,减少诉累;二能消除老年人生活长期原地不变,甚至倒退,而与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日益进步的矛盾现象。至少,可以缩小两者之间差别。

(四)建议赋予儿媳(女婿)法定赡养义务

现行婚姻法第十五条三款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继承法第十条一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第二顺序人不继承。第十二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从法条规定可见,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没有法定赡养义务;同时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也无继承权,或者说继承权是受严格限制的。上述规定合理性值得探讨。第一,与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不相谐。现行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此,夫妻任何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无疑属夫妻共同财产。而司法实践中,界定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因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夫妻双方或一方因治疗疾病所负债务、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赡养父母所负的债务等。从这

些相互关联的法条具体规定上,笔者认为有逻辑矛盾:一方面,儿媳(女婿)没有继承权,对公婆(岳父母)没有法定赡养义务,另一方面则又相反,有关共同财产取得规定上,无形中又赋予了她(他)们赡养义务和继承权。第二,现行的一些做法,如有的乡镇政府推行新婚夫妇与父母签订赡养协议、为父母投养老保险等,实际已经为儿媳附加了赡养公婆的义务,从法律角度上说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因为儿媳没有赡养公婆的法定义务。第三、现实生活中,儿媳(女婿)在赡养问题上的作用非同小可。“一个女婿半个儿”,如此类的俗语,最为大众所接受。我们评价文明和睦家庭的标准,无疑婆媳、翁婿关系都是重要的砝码。而在赡养纠纷中,儿媳尽管站在幕后,但这个潜在的主角,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在笔者调查的安阳县人民法院所办的案件中,近四成反映儿媳会参与拒养、殴打公婆,是引起纠纷的主要责任者。多数人认,儿媳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笔者认为,赋予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财产继承权,并规定她(他)对公婆(岳父母)的法定赡养义务,符合我们长期以来的伦理道德观念及现行共同财产取得制度。在家庭仍是主要养老义务承担者的大环境下,有助于加强家庭亲属间的关心、爱护及亲合度,最大程度发挥家庭养老功能,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的承认。同时,独生女子即将登上赡养老人舞台后,这样的规定更能体现出社会经济生活、家庭关系的特点,更符合各方利益。

(五)建立代位赡养制度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城乡卫生条件改善及生活环境好转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平均寿命有所提高。在审判实践中,发现了比较有特点的“以老养老”案例。即:赡养人与被赡养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些案件中,被赡养人无法以自己也需别人赡养提出抗辩,这种抗辩显然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因履行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义务。但客观上又确实存在这样的难题:赡养人本身就是需要他人赡养者,如果强制性判决赡养人尽赡养义务,十分不尽情理,这样的判决无法得到履行。尽管目前此类现象还不甚太多,但这类现象将逐渐增多的可能却是无可争辩的。建议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赡养人年龄,即规定赡养人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可以免除他(她)的物质赡养义务,追加孙子女、外孙子女作为代位赡养人,替其父母尽赡养义务。

(六)多调少判,加大调解工作力度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是每个公民都明晓的义务。一旦老人状告法庭,子女难负重堪,心理上与父母形成强烈的对立情绪。判决败诉后,背上道义和法律上的双重负担,致使判决难以顺利执行,既便强制执行,原、被告双方也难以从心理上消除隔阂。不如以调解方式结案,双方互相谅解,和睦善待,重归于好。在庭审方式上要讲究灵活性。比如在田间地头、家庭等小范围内开庭,这样影响面较小,便于化解矛盾,社会效果更好。

(七)适当加大对虐待、遗弃罪的刑罚力度

现行刑法对虐待、遗弃罪的规定,基本上是沿袭了旧刑法的规定,并未作实质性变动。相反,一些规定如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的操作甚至倒退。以虐待罪为例,构成犯罪须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死亡的,最高刑只有七年,而且告诉的才处理。与目前赡养问题严重性相比,这样的规定实在过于“软弱”,起不到威慑作用,特别是告诉的才处理,几乎把虐待、遗弃罪片面性比率降为零。近年来,披露的一些虐待、遗弃案件罪行之所以发展到令人发指程度,与刑法对这些罪行规定的刑罚过低不无关系。正因为如此,大多数老年人表示:不打官司,告了没有用。与此相反,我国古代历来无不将“不孝”列为重罪惩治。以唐律为例,唐律规定了十种不赦大罪,其中一项就是“不孝”。凡子女不能善事父母者,其罪行之严重与危害统治者统治地位、生死存亡的谋反、谋逆、谋叛等相提并论,为“常赦所不原”的大罪,并不得享有议、赎、减、免等特权。笔者提及于此,只想说明刑罚惩罚上确实存在不力的问题。另外,赡养裁判与一般民事给付判决不大一样,赡养裁判给付周期可能是10年、20年之久。

多数赡养人在法院下达裁判之初会主动按裁判执行,但时间一长,拒不履行的现象就多了,哪怕强制执行也难有成效。这是目前大多数法官最不愿意承办赡养纠纷案件的原因之一,而现行刑诉法将“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操作程序作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执行难”的现象波及到了赡养纠纷执行上。因此,对与赡养相关的刑罚幅度适当提高,实有必要。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赡养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障金制度。我县统计资料表明:在现有的10万人口中,91%生活在农村,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保障条件的改善和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员逐渐向城镇集中的20年后,城镇家庭中独生子女将达到95%,农村也将达到60%以上,独生子女将真正登上养老舞台。届时,一对夫妇赡养4位甚至6位老人的现象将大量出现,赡养问题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为人们普遍认同,夫妇抚养子女的负担大大减轻,家庭收入中用于自身养老的投资作为一项固定支出项目必将为人们所重视,逐步由养儿防老转变为自已养老,实现养老问题的社会化。同时,国家也应从公民纳税收入和养老保险手续中拿出一部分完善公益性专业养老院和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分工,减轻子女赡养压力,逐步形成养老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实现子女以精神赡养为主、具体养老事宜由专业老年人服务机构承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最终彻底解决家庭赡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中国老年报》2003年5月17日第3版。

②《闪光的足迹》,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

(二)》。

⑤《中国法制史》,蒲坚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五篇: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浅析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完善平等人性维权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做出更多部署。由此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格局中,保持健康、稳定、平等的劳动关系是我们实现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但是,怎样以法律的效益来更好的保护我们多达9.36亿劳动人口(此处指16~59周岁的适龄劳动人口数)的权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是广大劳动者正当利益真正得到实现的社会,也一定是劳动关系双方都能够共赢共荣的社会。没有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更是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保证。所以,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不仅要求建立完备的市场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合理的实现和安排。更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巩固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用工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落实。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4年7月5日,我国《劳动法》正式实施就是落实法律保护劳动关系的有力体现。此次颁布的《劳动法》共分为十三章,除第一章总则和最后一章附则之外,其余十一章都分别对就业、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一一做出了详细的解释。J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言,我国《劳动法》首先对“劳动者下了定义”:劳动者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称之为“劳动者”。

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一直为紧绷着的劳动关系保驾护航,但劳动者权益的流失、破坏劳动关系发展、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却一直存在。家住江西的老张在南昌市一家工业园区企业当门卫,但并没有和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3年1月,老张突然被辞退,且没有结算工资。老张多次找老板理论未果,因此只得向有关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但企业矢口否认老张是其员工,老张也拿不出劳动合同和其他书面证据证明他与该企业存在劳动关系。老张对申诉结果非常不满意,但是证据的缺失,也致使即使法律有心保护,却也无心出力的结果。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一方合法权益屡遭侵犯,由于天生弱势群体的地位,使劳动者在面临自身合法权益每每受到侵犯时往往无能为力、或为了保住工作而不得不忍气吞声。

劳动者的权益在只有空洞的“保护伞”而缺少细致的“保护网”式的法律庇护下,是不能完全得到维护的。让我们忧虑的不只是劳动者自身维权条件的不足,还有相关机构职能的错位及其他与《劳动保护法》相关保障机制的缺失。所以,完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2008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有了《合同法》的实施,像老张一样的劳动者再也不用担心因没有劳动合同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了。从农村来江苏打工的小王被机械厂录用,双方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年后,机械厂以双方不是事实劳动关系为由,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小王终止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并不付与其最后一个月工资。与老张有相似经历的小王却并没有因劳动合同而无故被解雇。法院基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年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即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非因法定事由,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同时,用人单位还要每月支付劳动者二倍的工资。小王因此维护了自己该有的权益。在实践中,大量的用人单位为了逃避社会保险等负担,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法律义务,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但从小王这个案件上来看,《劳动法》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显然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而实践也证明:劳动合同制度的确立,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从《劳动合同法》颁布到实施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时传出有的企业强迫员工“自愿”辞职重签劳动合同的消息,有的用薪资待议、工龄归零、劳务派遣取代劳动合同等方式来规避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这些现象的发生,表明一些用人单位出于利益考虑,对《劳动合同法》还存在着误解误读或者阳奉阴违的态度。比如,有的人认为《劳动合同法》过分保护劳动者而有伤企业经营者权益。其实,这部法律以保护劳动者为出发点,目的是构建一个和谐、稳定、持续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它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保护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更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养“懒人”的“铁饭碗”。其实,这是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培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感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而不是搞终身制。在许多国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已成为普遍的合同形式。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只要这些规章制度属于法律认可的范畴,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旗帜鲜明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具体内容中加大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力度,这在目前劳动者权益还得不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对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增强劳动者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也为守法企业也创造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法制要求,这是一个提高我国企业劳动生产率、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也更加有助于企业把过去以低劳动成本为基本竞争手段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创新能力为基本手段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甚至相当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和因劳动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1995—2006年劳动争议案件从3.3万件增加到31.7万

件,增加了9.6倍。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这种不和谐态势,不仅影响着劳动者权益的实现,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给社会稳定带来风险和隐患。因此,无论是从法律自身完善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规范和协调现实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都迫切要求在劳动关系建立伊始,就从源头上把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纳入更严格规范的法律架构之中,以更大的力度矫正劳动关系的失衡失范,从根本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现今,我国除《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之外,《宪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会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工伤保险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平等和选择职业权、获取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依法参加工会和民主管理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相关权利也进行了规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更多的法制保障。

劳动者不仅要学法懂法、依法维权,更要在出现劳动争议时,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逐步实施和完善,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环境将会有更大的改善,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公平正义、奋发进取和劳有所得、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新局面。

下载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学习体会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专题培训”学习体会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投资者保护活动总结

    投资者保护宣传活动总结 为了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以证监会投资保护局《关于近期集中开展投资者保护宣传工作》为契机,多渠道,多形式,落实投资者保护活动。利用在投资顾问方面的......

    (国办发[2013]1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 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3‟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小投资者是我国现......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考试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知识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是我国第一部专......

    大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曾经以为励志奖学金是一种奖学金,是不用做义工打扫卫生的。自从上了大学生合法保护权益这门课以后,我曾经郁闷的心情突然开朗了。我有得奖金的......

    网吧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标签:杂谈分类:我为网吧鼓与呼 众所周知,在网吧经营中,网吧业主最头疼的事就是应对行政机关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这些乱检查,对网吧经营的危害也最大。老李特根据相关法律、法......

    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护暂行办法

    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护暂行办法 总工发〔2007〕32号 (2007年8月20日)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保护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障其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企业工......

    2012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年终总结(5篇材料)

    马鞍上中心医院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年终总结 在院长的领导下,医务科通过对全院职工的多次培训、考核。目前我院职工的知情同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的成效有以下几点 一、医务......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知识讲座(如何做之一)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知识讲座 --------福建汇才律师事务所兰子禄 各位家长: 你们好! 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律知识的学习。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够使大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