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DMS管道建模操作心得要点
PDMS管道建模操作心得
在福炼的溶剂油脱沥青项目中经过一个多月的模型搭设实践,积累了一些pdms的操作经验。感觉pdms这款设计软件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使用得好对设计工作会带来不小便利。现将我的心得抛砖引玉如下。
1、视图与查找
(A)右键 – save view 可以保存特定区域最方便的视图,以后编辑时用右键 – restore view命令调出。
(B)当设备和管线较密集时,可以用右键 – zoom to(walk to)– selection观察管件。同时观察多根管线的元件,可先remove all,然后利用工具栏中的filter选中并添加/删除显示。
查找到需要的管线,(C)filte的查找功能用途广泛,可用于检查跨区域的管道连接,针对等级、管号等特定信息修改批量管线,等等。
2、元件的修改编辑
(A)管件类型修改常用命令有两个:菜单栏Modify – Like命令,Piping Compoments对话框中的Re-select Compoment命令(该对话框由菜单栏creat – compoments调出)。
(B)菜单栏Modify – Compoment – Arrive/Leave可以很方便的修改管件的入口和出口位置。
(C)菜单栏Query – Properties命令可查看管件的描述。Query – Attributes的Spref行可看到管件的等级和公称直径(调出command line
工具框,点击Query Attributes
效果类似),而Lstube行则可看到下游管段的等级和公称直径。
(D)从小端方向建大口径三通:先建大小头变径,然后建异径三通(小端为原来口径)并修改Route为split,删除大小头,选中三通并在Piping Compoments对话框的Thro CE下拉菜单里选择connect。
(E)创建时需输入可变参数的管件,均可用菜单栏Modify – Properties 命令修改其参数。
(F)如果管道的直径和两端的管件不一致(外观上较粗或较细),选择Piping Compoments对话框里的Re-select tube命令即可调整过来。
(G)管件的最小连接:菜单栏Tools – Modify Compoment – Connect next命令和Connect –
Compoment命令,都可将单个管件连接到上游/下游的最近元件上。如果要求多个管件一起移动实现与上/下游的连接,可在Model Editor模式下,选中多个管件并右键 –
move handle – snap to point定位到本方接触面中心点,然后右键 – snap to point移动到上/下游元件的接触面上。
3、管线的修改编辑
(A)改变管线的公称直径:首先用菜单栏Modify – Branch – Explicit命令修改管线头部的公称直径(Bore下拉菜单中选择),然后Modify – Branch – Reselect。
(B)管线的头/尾部直管段呈虚线的纠正办法:点击菜单栏Modify – Branch – Explicit命令,将头/尾的公称直径和方向设置正确,connection类型改为OPEN。
(C)改变管段的等级:选中该管段的上游元件,点击菜单栏Modify – Compoment – Leave tube修改等级。
(D)管道的保温伴热:菜单栏Tools – Modify Pipe – Add Insulation命令。
(E)坡度管的设置:共三个命令,分别是菜单栏Orientate – Compoment – Slope,Modify –
Slope,以及Tools – Segment Slope。
(F)支管方向垂直于主管的斜管连接:建假三通(TEE-SHUT Unset),点击菜单栏Modify –
Attributes修改倾斜角度(Angle行),然后接90度弯头。注意弯头与假三通之间保留足够长的短管,以使弯头伸出主管之外。
(G)Tools – Model check工具框可详细查看管件的各种属性和标高,并标注管线尺寸。
(H)Tools – Sort Pipe可将管道按名称排序。
(I)经常使用Tools – Modify Branch – Branch Flip / Branch Merge / Branch Split三个命令(管线的变向、合并、分割),可使上述技巧更加灵活。
4、批量复制和删除
(A)批量删除:在Model Editor模式下选中要删除的管件,然后点击菜单栏Edit – Delete Selection。Model Editor模式可用于批量管件的移动旋转和定位,功能十分强大。
(B)批量复制:菜单栏Tools – Batch copy,不过这个命令不能复制垫片。可用菜单栏Utilities – Lists工具框生成list,也可灵活运用管线的合并分割命令实现特定区域的复制功能。
5、注意事项
(A)在已建好的管段添加新管件的时候常会出现前后次序与流向不一致的错误。按F8键转换成透明视图,查看元件内部有没有虚线连接,若有则表明顺序颠倒,应及时纠正。
(B)尽量少用auto elbow命令,这个命令很容易导致弯头变形。除非两方元件位于同一高度,而且仅存在轴向旋转的情况才可使用。弯头之间的任意角度连接可用Model Editor模式的旋转朝向功能,或使用菜单栏Orientate – Compoment – Leave和Orientate – Axes。其中Orientate – Axes工具框常用,可右键点击其坐标轴的输入栏,选择Toward和Opposite等命令确定方向(旋转轴最好保持锁定)。
(C)Piping Compoments对话框里的Bop onto IDcur命令有时会将管底标高定位成中心标高,应随时检查。
(D)使用Position – Compoment – Bop/Top/Clearance等命令定位与某管段外壁的垂直间距(Onto/Under)时,注意其距离是从所点击管段上游元件的外形沿定位方向的最近点开始算,所以不能选择上游是法兰、大小头等有外径变化的管段,而应选择水平或向下方/上方的三通和弯头等作为定位基准。立管上的水平定位(Infront/Behind)原理依此类推。
(E)使用Modify – Hierarchy – Include转移层次时,不要单独转移管道的元件,这样会造成管线连接的紊乱。同样在转移合并平台等复合型Structure的时候,由于原点的不同也会产生定位偏移。解决办法是将被转移的Structure原点定位在远处,转移后用model editor模式重新定位。
6、结构建模技巧
(A)网格线的创建:进入Design – Structures – Beams&Columns界面。不要设置型钢类型,Create – Structure – Framework – Sub-frame – Section – Straight,选择single,点击,即可编辑出虚线。在Pipework界面下的菜单栏Utilities – Working Plane和Utilities – Constructs – Create – Grids也可创建网格线,但编辑和增删不如Structure类型方便。
(B)平台挖洞:除了Floor Penetration命令之外,可以选中平台地板,使用Create – Primitives创建负基本体(将Solid下拉菜单改为Negative)。该负基本体从属于平台地板的基本体层次,点击即可见效果。
(C)平台形状修改:除了Stretch/trim命令之外,可编辑平台下属的各基本体属性(Attributes),设定其长宽和角度,塑造出需要的外形。特别是弧形的平台和栏杆,其长度只能通过修改角度来调整。
7、感想
PDMS虽然功能强大,但还不能算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软件。希望它后续的版本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添加一些快捷键。也希望它能完善数据库的查找功能,减轻数据库工作人员的负担。随着PDMS的普及,管道设计的工作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对于这新生的软件,操作经验的交流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人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期待着看到越来越多的心得体会,大家共同交流进步。
CAD2005批处理打印管段图
一.优点:与CAD2002相比
1.CAD2002在批处理上存在一次处理管道数目的限制,CAD2005可以一次性全部添加。
2.操作简捷。CAD2005用菜单‘文件-发布‘功能模块实现2002批处理打印程序,操作更简单。3.CAD2002不能对生成的dxf文件进行批处理,需要先转化为DWG格式的文件,而CAD 2005可以直接处理dxf类型的文件 二.操作步骤:
1.进入CAD,打开任一图形如‘1.dxf‘做模版,缩放为合适窗口,文件-打印,进行打印设置:
2.窗口左上方的‘页面设置’中点击‘添加’,输入新页面设置名,如’设置1’,确定
3.关闭打印窗口,文件-另存为,文件类型选择dxf文件,同样的名字保存
4.文件-发布,或点击下图按钮
5.添加图形
6.添加完成后,全选,右键,选择更改页面设置
7.页面设置区会出现下拉菜单,选输入,在出现的窗口中查找并选择保存的模型文件‘1.dxf’,再次在页面设置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已输入设置1’
8.发布 三.结束语:
1.dxf文件的处理,因为存在字体转化问题,故字体显示不是很稳定。若先将dxf转化为dwg,用上述方法批处理dwg文件,其效果和2002的处理效果相同
2.CAD2004-2008都有这种功能菜单,应该都能进行批处理,还需要具体尝试,因为自己一直用CAD2005,故就此说明。
马雪兰
2007.11
八月份培训的时候学习了一个星期的PDMS。分到惠州加氢项目上后,运用PDMS帮助师傅搭建设备模型和管道模型,在实际操作运用PDMS软件期间,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PDMS并不像我们刚开始学习时感觉的那样简单,有很多命令是当时没有学到的,是要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学习的,比如在管道模型模块中的modify 和tools下拉菜单中有很多功能非常强大的命令条,可以修改管子流向,可以修改管子等级等,都是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的。还有,在运用的过程中,交流是很重要的,有许多的小技巧都是在和同事、师傅们的交流中学习到的;其次,是在使用此软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选点死机的问题,希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解决;最后,希望能有一个PDMS功能速查手册的东西,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大家学习和使用此软件。
PDMS使用技巧——巧用“Explicit Position”
李忠忠
我们知道,PDMS中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操作就是定位,无论对设备还是管子来说,准确的位置都是形成最终设计文件(管段图,平面图,材料表等)的前提和保障。PDMS中设备或管子的定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Position菜单,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定位方法;二是编辑模式,其功能也非常强大,可以实现丰富的移动和参考定位操作。今天,谈一下其中可能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简单的Explicit Position菜单的几种另类用法。
一、参考坐标系wrt的几个作用
Explicit Position菜单打开后,默认的参考坐标系一般是World,其中显示的坐标值为当前元素的世界坐标。查看或者修改世界坐标是Explicit Position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大家最常使用的功能。
通过修改wrt,可以自定义参考坐标系。例如,想查看某元素相对于当前分区的相对位置,在wrt输入框输入“site”,即可将当前分区设置为参考坐标系,这样就可以显示其分区坐标或通过修改其数值实现相对定位。
PDMS不但支持将world,site,zone设为参考坐标系,而且单体设备也可以做为参考坐标系。例如,某设备名字为ABC,通过在wrt输入框输入“/ABC”,将参考坐标系设为设备ABC的坐标系,这时显示的位置信息即为当前元素相对于设备ABC的三个方向的距离,其功能相当于测量距离工具Measure,其比Measure更实用的地方在于这个方法不但可以查看距离,而且可以直接修改。
二、利用datum输入框实现非Origin点定位
我们知道每个元素都有其默认的定位点Origin,大多数时候,我们利用Explicit Position菜单确定元素Origin点的位置实现定位操作。然而,有时候通过确定非Origin点定位可能会更方便。例如,某立式设备,其Origin点在设备中心,现在要求其底座下表面标高为EL-250,选中当前设备,打开Explicit Position菜单,其中标高(UP/DOWN)项显示的是Origin的位置,这个信息是不是我们关注的。打开datum下拉菜单,选择Designate Position,然后捕捉底座下表面中心点,这时当前位置信息更新为该点的信息,修改标高项为Down250,点击Apply完成定位操作。
三、Lock选项的作用
大家是否注意到Explicit Position菜单中三个方向的位置信息旁边分别有一个Lock选项默认为“关”,灵活的使用它可以实现快速的参考定位。例如,要求当前设备A在南北方向和参考设备B对齐,选中当前设备A,打开Explicit Position菜单,锁定East/West项和Up/Down项数值,拾取设备B的参考点,Apply完成参考定位。其功能相当于Move Through,但是操作上可以简化很多。
今天介绍了Explicit Position的几种容易被大家忽视但是很便捷的使用方法,现在你是否还认为它菜单简单呢?以上内容互相配合使用,可以有更丰富的功能,大家可以自己去挖掘。
结束语:简约而不简单。
PDMS使用小结
作为一个管系,等级和材质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要十分注意管号上的等级有时候并不是管道上所有管件和管子的等级,也就是说,要注意管道等级分界的位置。尤其是像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要注意有的时候管道的分级并不一定是在PID上所指示的位置,这一点尤其要多向师傅们请教。
还有许多不汇料的管件最好在上管件的同时把属性改成不汇料,这样就不会因为后来忘记更改而导致多开料。有些不是配管的,也不汇料的东西不需要在库里建,随便建立个东西替代一下就可以了。
Model Editor的移动、对齐和旋转功能比较方便,但是在移动时尽量输入数值,建议使用Position命令进行精确定位。
仪表元件应及时重命名,这样既可以防止将来漏改,也可以实现各个区之间的沟通,尤其是调节阀和孔板等管件是放在各分区还是放在管桥区。
完成每一个Piping后最好及时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防止到最后出现许多问题一起解决。抽管段图之前进行管道属性导入的时候要注意,有些人在命名管号的时候把字母“O”输成数字“0”,由于很难识别,有时会导致无法导入管道数据。
如果管道不是很多,建议在建模的时候打开实时碰撞检查。
近期经常出现点击快一些的时候,PDMS会弹出错误菜单,然后自动退出的情况,不知是操作原因,还是由于使用人员过多,速度不够的原因。
PDS应用体会
我没有用过PDMS,所以如果说让我来评价二者的优劣,实在是无从下笔,工作至今做了三个项目的三维模型设计都是应用PDS,所以仅对PDS的应用提点微薄的意见……
对于PDS的应用如果仅在管道建模方面来说,我们掌握的技术应该已经足够,但一些细节方面我觉得还有待提高,1)数据库:数据库是PDS的应用核心,如果没有数据库就算应用技术再高超也无济于事,我想这一点在PDMS的应用方面也是如此,我们是否可以与工艺或材料专业联系,在选材或编制管道等级尽可能的应用同一规则,这样我们可以将原有的数据库复用,不断完善,而不至于因为数据库的问题误工。或者模型建到一半的时候又因为数据库的修改,而出现模型错误。
2)出图:从模型建立完毕到抽出生成管段图,好像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管道过于繁琐以至抽出的管段图过密而只好手工加断点,又或者料单过多而又只好手工加断点使图纸增加。还有大管道小分支的加强管接头、开口焊、补强圈等单独出现在一张管段图里而且是以虚线形式出现,进而这张图纸只表达连接信息而没有其他作用,这个现象颇为寻常,但我们的办法好像不多,不知道这是否只是程序的智能问题。
3)出料:三维模型的优势之一就是出料较为准确,而我们在出料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问题,管子会多出很多,较为严重的是一些高等级的管件出现错误,这样损失会大大增加。
4)我觉得PDS的功能很大,它的界面有这样一个选项“Pipe Stress Analysis”应该是管道应力分析吧,这个功能我们能否学习开发一下,因为我觉得抽出的管段图和应力分析图很相近,PDS是否也有计算应力的功能呢?如果可以,设计人可以直接在模型中计算管道应力,这样会减少很多额外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PDS后期抽图过程中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法
当建模人建好模型之后,剩下的就是抽取管段图了。但是,在这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使某些管子不能正确的抽出管段图。下面,我就自己在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当系统不能正确的抽取管段图时,PDS会生成一个isoerr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有一个后缀为.err的文本文件,其中会说明出现了哪种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正确抽出管段图来。在.err的文本文件中有许多WARNING的提示,这个可以不用管,只用看其下面的ERROR说明就行。
1.最为常见的就是系统生成的.err文件中会给类似下面的提示(如图1),此时出现这种错误有三种可能:
图1 a.模型中一个管号的管线在同一个区中由两段或者两段以上的未连接在一起管子组成,将管线链接起来或检查管线的管号是否输错。
b.可能是模型中管道的某段管皮没有布上,重新auto placement 就行了。c.若不是上面所述的两种可能,那就是很有可能是某部分管子的中心线上重了,这个时候只能将管子拷贝到别处,将管件一个一个的删掉,找出问题所在。
2.管段已经抽出,但是其中某张图形为乱码或FAIL。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a.是由于同一根管线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管皮组成,此时只需将管皮删掉,再自动布下管皮。有o-let的地方要将其删掉,布管皮,然后再上o-let.(这个问题我在抽图前期经常遇到,但是最近就算出现这样的情况,管段图仍能够正确的抽出,此条仅供参考)
b.设断点不合适,重新设置断点。
本人建议,在设置断点时尽量设在三通,大小头,弯头的地方,不宜设置在阀门与法兰连接处或孔板法兰的端点,因为这样经常会出现乱码,一个法兰或其他管件单独出张管段图,还有可能带不出连接信息。
3.当一根管线的管件特多时,也不能抽出管段图.err文件提示如下(图2)这个时候只能先删掉其中一部分分两次抽取管段图。
图2 4.有时候由于网路不好,系统也会生成一个error文件夹,提示管道错误,此时,再抽下就好。
5.管段图中的材料说明与模型不一致,这个可能是改了管子的等级而没有将管子重构造成的,只要再重构下就行。
6.少数情况下会有某段管子开出的料会很长,如几十公里。这是由于该部分的模型有误而造成的,改正即好。
第二篇:建模心得
坚持不懈,挑战自我—数学建模大赛总结
回顾2011年9月9日—9月11日,的确是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参赛者,我感触颇深。
我平时比较喜欢学习数学,刚开始只是因为感兴趣报名参加了数学建模,对数学建模并不了解。后来在赛前培训课上对建模的了解越来越多,数学建模并不只是涉及数学,而且有编程计算和论文写作方面的要求,灵活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上培训课初期,对这方面好多东西都不懂,觉得很难,第一次老师给的模拟试题做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交上去一篇完整的论文,当时都觉得很泄气。老师一次次的鼓励,课堂上知识的不断学习,第二次的模拟试题虽然我们的模型建立简单又不够完善,但比起第一次,最大的进步就是能够写出一篇完整的论文。通过比赛,我确实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拿到试题,首先要深入理解题目,根据问题要求结合实际选择模型,模型初步建立后再认真计算,随后就是论文写作。我在团队中主要负责的就是论文写作,以前并没有写过这样的文章,通过比赛,我学会怎样写好一篇论文,论文写作要求对写作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同时要求我们细心、谨慎,字体格式等一些小的细节都不容忽视。
建模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比赛要求以三人为团队参加。我们小组先后有两个人退出,到最后正式报名的时候差点因为团队人数不够退出比赛。很幸运,我们还有机会参加比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都学会了如何与队友紧密合作,如何做一个让队友信任的队员。与人合作以及团队精神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省二等奖的回报。从分析题目,建模计算到论文写作完成,我们紧紧张张地度过了三天三夜。分析一下我们的答卷,优点主要在于我们运用sufer软件绘出各区域地势图以及8种重金属元素的等浓度分布图,准确地针对问题进行分析。重金属污染指数模型中对内梅罗指数公式进行改进,将地质累积指数与单因子指数进行结合,得到新的综合指数进行求解,准确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解答最后一问的过程中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运用无归行走模型和高斯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但是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导致结果不是很准确,有待于完善。我们吸取的教训是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才能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总体来说,建模比赛指导我们用数学的知识发现身边的问题并得以解决,教会我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分析中得以应用,极大提高了我们综合应用数学工具、计算机工具的能力,而且让我们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哲理,带给我们一笔重大的精神财富。
比赛虽然结束了,却给我留下了一段最美好的记忆。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和我一起努力的伙伴,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比赛带来精神财富将会一直鼓励我,面对人生,要勇于挑战自我,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相信自己!
J1825队 电商1003班 王蓓蓓
第三篇:建模心得
我的数学建模心得
2009-3-24 15:39:0
1【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来源:山东大学研究生之家】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作为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数学建模自然有着与数学同样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以前创立的欧几里德几何,17世纪发现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都是科学发展史上数学建模的成功范例。
从自身经历谈数学建模,我觉得越是走近它,越是容易被它深深地吸引。参加比赛,虽然很累,但是在短短的日子里,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很多,这也就使我们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充实。谈及获奖的心得,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赛前的准备。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一个好的开始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要感谢学校跟师兄师姐,每年比赛前都开办赛前培训班,为更多的同学介绍经验,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常用模型。我们都具备数学的基本常识,但是要用模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脑子里没有几个模型是不可能写出好论文的。
有了好的环境,更重要的就是参考书了,我们的脑子再好用也记不住那么多的公式和模型,准备几本好的参考书是必须的。赛前争取多学习几篇往届的获奖优秀论文,总结一下论文中用到的算法和模型,到比赛的时候看看有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利用。历届的试题和论文在数模论坛上都有下载。
其次,多利用网络。由于建模比赛是半封闭式的,所以在比赛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利用网络来查阅文献资料和交流信息,像是学校的电子图书馆、QQ群、论坛等。在与别人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会使你茅塞顿开,想出一些新的思路,当然,分享并不代表分享所有的东西,思想可以交流,有时结论也可以相互对照,但是具体到过程就要保密了,不过也不要因为此就过于保守,毕竟交流是相互的,要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第三,比赛中的心态。网络会给我们提供信息,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就我们自己来说,在本次比赛中,当得知别人第一问的结论跟我们相去甚远的时候,我们紧张了一段时间,因为比赛时间已过半,我们却连第一问还没有解决,且落后别人很多。这时要告诉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题目,而不是跟时间比,更不要跟其他队伍比。平静下来后,我们最终得出了比其他组更优的解,第四,队员的分工。一个队伍三个队员,不需要每个人都是高手,但一定要各有所长。我们的分工是一个调试程序,一个主攻算法,一个专门写作。但是分工并不是各干各的,一定要相互协作,多讨论多商量,让比赛在紧凑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最后,简单说一下论文的写作,论文的大体框架在此我就不赘述了。首先,论文一定要有条理性,思路清晰,格式简洁,否则再好的内容也没有评委喜欢去评阅;其次,由于这是数学建模比赛,逻辑性要强,定义、定理、命题等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算法的递推一定要有理可据;再就是论文中一定要有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模型是建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比赛过程中的每一种解法都不要轻易的舍弃掉(除非解法是完全错误的),有必要可以一并写在论文中,作为模型假设也好,作为算法论证也好,至少可以让老师们知道你曾经这样考虑过,说不定这也是一个好的解法,只是没有走到底。
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数学建模拉近了我们和数学的距离,让数学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让一切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有趣。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晓川2007-12-
第四篇:数学建模格式要点
1编号问题。公式用math type自动编号。图在下面编号并命名。表在上面编号并命名。○
2摘要问题。首段本文研究什么,建立了什么模型,得到了什么结论。对于各问题,考虑到○
什么因素,建立什么模型,得到什么结果,最好能体现具体数据。摘要很重要,一般来说至少占总分的20%,所以要尽量写得充实一点。
3参考文献的引用要体现出来。○
4要学会分层,突出要点。○
5表格尽量用三线表。○
6公式编号要右对齐。○
7图和表都要居中。○
8matlab里的图应该直接从matlab菜单里复制,最好不要剪切,否则会有灰色部分。○
9每段开头要空2个格。○
10画图形尽量用VISIO。○
11各参考文献都要在正文中体现出来。○
第五篇:alias 建模心得
建模心得
点击:699次
1、curve和tanget chain的区别。比如做两个连续的四边曲面,曲面A引用了curve1,则在创建曲面B时,最好引用A的tangent chain而不是其原始curve。因为尽管原理上A的边(tangent chain)即curve1,但在生成曲面后,它的边已经和原始curve有了精度上的偏差。所以为了保证曲面的连续性,应尽量选用tangent chain。
补充:在定义边界条件时,tangent chain无须选择曲面(因为本来就在曲面上),而curve则需选择相切曲面,也就是先前通过此curve创建的曲面。
2、变截面扫描时选项Pivot Dir(轴心方向)的理解。首先把原始轨迹线看成无数个原点的组合,在任一原点处的截面参照为:原点、原点处的切线、以及过原点且与datum面垂直的直线(可以把它理解为创建point-on-plane轴)。一个很好的例子是ice的鼠标面教程,以分模面作为变截面扫描的datum面,因此能保证任一扫描点处的脱模角。
3、创建连续的混合曲面,其curve要连续定义,以保证曲率连续;而曲面则可以先分开生成,再创建中间的连接面。
4,在通过点创建曲线时,可以用tweak进行微调,推荐选择基准平面进行二维的调节,然后再选择另一个基准进行调节,这样控制点就不会乱跑了。
5,如果曲面质量要求较高,尽可能用四边曲面。
6,扫描曲面尽可能安排在前面,因为它不能定义边界连接。
7,当出现>4边时,有时可以延长边界线并相交,从而形成四边曲面,然后再进行剪切处理。
8,变截面扫描之垂直于原始轨迹:原始轨迹+X向量轨迹
局部坐标系原点:原始轨迹可以视作无数个点的集合,这些点就是局部坐标系原点;
Z轴:原始轨迹在原点处的切线方向;
X轴:原始轨迹在任一点处形成与Z轴垂直的平面,该平面与X向量轨迹形成交点,原点指向交点即形成X轴;
Y轴:由原点、Z轴、X轴确定。
9,垂直于轨迹之曲面法向Norm to Surf:
局部坐标系原点:原始轨迹可以视作无数个点的集合,这些点就是局部坐标系原点;
Z轴:相切轨迹可以视作无数个点的集合,每个点的切线就是Z轴;
X轴:由Z轴可确定XY轴所在的平面,与另一个过原始轨迹的曲面相交,即得到X轴;Y轴:由原点、Z轴、X轴确定。
10、垂直于轨迹之使用法向轨迹Use Norm Traj:
局部坐标系原点:原始轨迹可以视作无数个点的集合,这些点就是局部坐标系原点;
Z轴:相切轨迹可以视作无数个点的集合,每个点的切线就是Z轴;
X轴:原点指向法向轨迹,即为X轴;
Y轴:由原点、Z轴、X轴确定。
11、相切轨迹:用于定义截面的约束。
2、一般流程:点、线、面,然后才是实体!
构造surface时,curve一定要连续;如果在做surface时,无法设定Normal、Tangent时,一般都是前面curve没有做好,可先free,修改curve后,再redefine!
3、也可以这样:将边界复合成一条完整的曲线,然后到造型当中去做曲面.这是我一般做曲面的步骤.4、我对轴心方向的理解是
垂直于(原始轨迹在所选平面上的)投影轨迹的截面保持形状和约束。
我自己感觉是对的
curver和t-chain。我觉得困惑,但是tallrain 所讲的让我明白了一些以前的疑惑
5、我认为都可以,只要在定义相切是能给高亮(兰色)的边选到对应的相切曲面,就可以定义相切,当然复合后的曲线和原边界会存在微小的误差,严重主张用原来的边界BOUNDARY,但这样一来会造成PATCH增多;如果想做到G2还是应该将曲线,边界复合!并且PATCH少一点对将来的工作都有好处.毕竟曲面只是设计工作的开始!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点来减少patch的数目。
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点来减少patch的数目。
6、并不是所有的曲面都可以呀,并且复合过曲线作出的面是一整片,很容易控制!
7、我来做个总结:
1:BONDARY时如果是整条边界,不必整合曲线,直接用边界,如过是碎的边界,一定用复合(近似)边界(只有G1以上才可以复合),好处是可以定义G1,G2;可以很好的控制此曲面,对后续步骤尤为重要.虽然会存在所谓的误差,但对于一般的电器产品完全可以接受!LOT是个很VONDERFUL的命令,大家一定要充分理解,广泛利用,特别是在根据ID铺面和墨菊中分模面的时候,他能保证分模面两边的拨摸角,先用变截面扫描做参考曲面(PILOT方向一定选拔摸方向的平面),然后在铺本体曲面,这是就要参考前面做的参考面,(G1还是G2就看你的了.8、6,扫描曲面尽可能安排在前面,因为它不能定义边界连接。
9、熊姐姐你好,看来你很勤奋呀.很有钻研精神,关于高级扫掠的X、Y、Z的方向确定问题我和你有不同意见:
NORM TO ORIGIN TRAJ: Z:原始轨迹的切线方向
X:由Z轴可确定XY轴所在的平面,与X轴轨迹相交,交点和原点的连线就是X轴
Y:Z和X确定.PILOT TO DIR:
Y:由指定的极轴方向决定(正负有红色的箭头方向决定)Z:原始轨迹在垂直于极轴平面的投影轨迹的切线方向
X:Y和Z确定
NOR TO TRAJ:
当选NORMAL TO SURF(曲面法向)时
Z:原始轨迹的切线方向
Y:由指定的曲面法向决定(同SWEEP,可用NEXT选定,用红色箭头区别于绿色的Z轴)X:由Y和Z决定
当选USE NORM TRAJ(使用法向轨迹)时
Z:原始轨迹的切线方向
X:由Z轴可确定XY轴所在的平面,与垂直轨迹相交,交点和原点的连线就是X轴
Y:不说了吧.大家都说一下
10.还有一点: 近几天才发现的,style做的曲面在质量上是不如surface做的。
可以用surface做出来的曲面应该少用style 来做
我觉得在bound时,最好将破碎的边界近似结合后再邦面,虽然邦面后可能不能生成实体,可以将曲面同曲面延伸后生面实体,我这样说不知大家能不能理解?
有时候用面复杂面的边界线做混成,可以先用边界线做cure(只有两个端点)
这样做出的面容易控制。不会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