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和体会

时间:2019-05-12 13:2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和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和体会》。

第一篇: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和体会

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和体会

中学生课外阅读必不可少。中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是中学生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泾川一中语文教学坚持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其主要做法是: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学生有了阅读,便会自觉地涉猎名著。学生的阅读 兴趣是怎样产生的呢?一是书的内容,二是老师、同学推荐,媒体评介,三是家长支持等。在培养阅读兴趣方面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老师定期向学生推荐其课外必读书目。从高一到高三每学期开学初先把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老师介绍这些书的内容,介绍作者,及其重大影响。

第二、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每学期至少两次。报告会上学生或叙述故事情节,或赏析优美语段,或介绍作者传奇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报告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交流体会、培养情趣、激发兴趣。

第三、注意向学生介绍新人新作,文坛新动向,及媒体介绍的作品。这些作品关注当代生活,以新的视角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加之媒体的炒作渲染,学生一般都会好奇地阅读。

第四、争取家长支持,让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一是与作者平等对话的意识,读一本书,就是与作者一块投入到作品中,体验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作品中人物同喜同悲,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二是终生阅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当作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一个学生 树立终生阅读意识便会把阅读变成自觉的个体行为,成为生命渲泄的一个部分。学生养成了终生阅读意识不仅对现在语文学习及各种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今后人生都大有裨益。

二、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学生手头阅读材料五花八门,内容丰富。其中有些是学生不适宜阅读的。或者有的学生读了大量书籍,但这些书籍偏重一个方面,因此其阅读面也是狭窄的。据调查,我校学生阅读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第一、碰到什么读什么,什么流行读什么,什么刺激读什么;第二、重现代作品轻古典作品,重中国作品轻外国作品,重小说轻其它体裁的作品。因此,我校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呈随意的特点。如此阅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我们的体会是一要正确,二要合适。学生的阅读必须以现行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为基础,还要注意在古今中外名著中精选学生可读之书。这些书籍一定要文质兼美,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具有促进作用。选择阅读材料还要注意合适,它包括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理解能力、阅读兴趣等。再好的书学生无兴趣也会读不下去。兴趣引导学生读书,健康而易引发学生兴趣的书首先应推荐给学生。如学生刚进高一时,让他读《平凡的世界》、《围城》,然后读明清四大名著等,如此学生自然会走进书籍的美好世界之中。中学生好奇心强,政治、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时文、美文等他们一般会乐意接受。选择阅读材料还要注意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由短到长。有些阅读材料必须反复读,“细细读一页书甚于粗略地读一本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阅读名篇名段名句,用心揣摩,同样能很好地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一味求新的同时,引导学生读已读过的书籍或文章也是必要的。

三、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阅读方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阅读能力,增进阅读效果的关键。指导中学生阅读方法,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因文体而异,因人不同。不同的文体方法不同,如诗词用涵咏、朗诵、背诵,小说则快速浏览,散文则找联想点,议论文重视论据对论点的论证。有些书可“随便翻翻”,有些书可咀嚼品味。读书之前必读序、跋;读后必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不同的学生应帮助掌握最少一种好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强的可让其读《古文观止》,文学批评、历史、美学、哲学方面的书,可品读;阅读能力仍可让其读金庸、琼瑶、三毛、张爱玲等人作品,可泛读。先激其兴趣,待进入到阅读天地中,再循序渐进地指导。

第二,读思结合,“学而不思由罔”,只阅读不思考,犹入进宝山空手而归。读思结合是历代大学问家必用之法。思考内容、作者、形式,都在阅读中必不可少。思考能深化对作品的体认,阅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读思结合,我们的做法,一是注意发散思维,由此及彼,例如读《祝福》,从祥林嫂联想到刘兰芝、水生嫂,巴威尔的母亲等,深刻关注中外妇女美好善良的心灵,苦难曲折的命运,以及她们抗争奋斗的历史。二是要比较阅读,内容相近而体裁不同的作品,或者体裁一样而内容不同的作品比较,同一时代不同风格比较,如唐代田园派与边塞派,宋代婉约与豪放之比较。这些有意义的比较促使学生研究作品的价值,思考作品的意义,从而更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第三,读写结合。写读后感、札记、心得体会、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等不失为好的阅读方法。学生一般是只读不写,怕写,懒于动笔。我们的做法先给学生讲清读写结合的好处,后督促强制其读写结合,再典型示范,榜样引路。教师肯定鼓励,善加引导。培养学生读写结合一要有耐心,需要让学生坚持一定时间,养成习惯;二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做的好处,从读写结合中汲取语文精华,从成功中深化对阅读本质的认识。

第四、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摘抄,是中学生阅读常用之法。要勤动笔,该圈则圈,该点则点。建立各种摘抄本,长期积累,必有收益。向学生讲述名人读书法,例如徐特立、毛泽东的论述和读书法,使其明确圈点批注有益于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累阅读中的精华,制卡片、建资料为读书人必备之法。“如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除眼到、心到、口到外,还必须手到。阅读不是为了积累,但积累不仅能更好地阅读,而且对其它学习都会非常有益。

一位名人说,一个人在成长阶段,读到了他该读的书,那是很幸福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必须培养其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

第二篇:中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教案

中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教案

关爱校园

呵护绿色 实践活动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绿色意识,引导学生都来关心、爱护绿色植物,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及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步骤:

1、就“校园绿色”展开设想

2、学生各抒己见,设计可行方案

3、汇报设计方案

4、保护校园绿色,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这有一幅水彩画,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哪位同学能将你看到的景色,谈一谈给你的感受呢?

小结。绿色象征生命的活力,绿色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沉醉在绿草如茵的景色之中也给予人们一种欢愉的心情,想不想使我们正在改建中的校园也让它充满生机与活力啊? 师:那我们现在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份绿色方案,把我们的学校建设的更美丽好不好? 今天我们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就是:关爱校园呵护绿色(板书)(二)新授: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我们的学校现在拥有哪些绿色呢? 看来我们学校的绿色环境好单一,现在就请同学们动手来设计一份符合我们学校的绿色方案吧!相信你的设计一定是最适应我们学校的!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的设计方案?

同学们的设计都不错,也很符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身处这样优美的绿色氛围中,我们以后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去维护绿色植物呢?

教师小结。希望从我们自身做起,做一个呵护绿色的使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活动拓展: 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四)小结:这节课老师看到你们这样用心地呵护绿色,爱护我们的校园,老师相信,我们的校园会在你们这些“红花”的映衬下而变得绚烂美丽的!

第三篇: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教学实践体会

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教学实践体会

麻城市顺河镇罗铺中学 刘彬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导师,引导我们走向睿智与理性,教导我们学会宽容与温情,陪伴我们懂得真诚与信赖。名著是经过历史淘洗和时间筛选的作品,是超越了时空和文化局限的作品,有着强大的人文教育功能。经典名著更是人类的精魂,它连接着历史和未来,寄托着我们的梦想与期待。

中学生阅读课外名著,这对于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为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7—9九年级的学生要完成26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学期要求读两三部名著。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每一民族、每一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经典”。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在一个语文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的驱使下,我努力消除了语文教学中的短视和功利主义,克服困难,进行课外名著阅读教学实践。

1、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图书漂流”活动。学生每人捐出一本书,放在班级的“图书角”,教师尽可能想办法不断丰富图书角的“藏书量”。大家随意传阅,读完后放回书架,让它继续“漂流”。图书角开办几个星期,不光7-9年级语文书后名著导读涉及到的名著都齐了,常见的中外名著也不少,有的还有多套,许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自发购买了很多图书。我拿出了一整套《中学生必读名著》和几十本其它图书,这样以来,图书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2、根据教材内容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计划时应遵循这一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制定阅读计划,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正带的初二学生更爱看一些反映自己年龄段心理的小说,思维趋向理性。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并调查学生的阅读意向,向他们推荐《少年维特之烦恼》《文化苦旅》《 三国演义》等,可在完成规定阅读任务后,再扩展一下阅读视野。

阅读名著是个长期的过程,有学生会因兴趣转移或课余时间不足而放弃,也有学生会因单纯追求情节去突击。因此,有必要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跟踪调查。我班根据情况每两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堂阅读,课余时间自己阅读。采取课堂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学生阅读的书目,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宏观调控。大部分同学阅读习惯也会基本养成。

3、趣中导,导中读

“名著导读”要着眼于“导”,“导”是手段,学生的“读”才是目的。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指导需要教师深入了解阅读主体的情感和心理世界,激发其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阅读时空里,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探究的、创造性地阅读,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自由阅读体验、感悟,学生自身的反复涵泳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升感悟和认识,使情感获得熏陶,思想得到启迪,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同时还丰厚语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促使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名著导读的立足点在课堂,名著导读课立足于“导”,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传授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在导读《三国演义》中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开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新课,将歌曲与画面融为一体,仿佛把人们带进了群雄逐鹿、赤壁鏖兵那样一种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使人顿时精神振奋,内心激荡起对三国人物浓浓的兴趣。

4、鼓励探究创造,追求深层阅读

名著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就不能叫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心灵的对话与交融,真正的阅读要透过文字表象,从作品中获得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初中生求知欲强、独立意识强,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从名著出发,联系实际,进行主题探究。如在学了《出师表》《隆中对》后,在阅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易中天品三国》中第1-3集,然后确定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看三国人物””。讨论中,学生对诸葛亮的认识较为统一,但对曹操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学生针对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进行了辩论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写读书笔记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阅读的好方法。在名著阅读中,学生对作品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美词佳句、名言华章的摘抄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促使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班级举行了优秀读书笔记展、优秀读后感展评活动,以优秀领跑、推动整体进步,来促进名著阅读深层次化。

总而言之,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怎样让阅读经典落到实处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更多的人能走进经典著作,尽享知识人生,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农村中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的展开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创新思维,深挖潜力,还是大有可为,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几点体会

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几点体会

摘要: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并要有一定的管理评价体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名著阅读。

关键词:文化素养;阅读兴趣;方法;形式;评价;活动 作者简介:王淑花,任教于福建省福清二中。

新课标对课外阅读做出了量化标准,新教材也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各地区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一定强化。然而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意识不强,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阅读习惯并未形成。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是为了“学习成绩”,很难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面对种种困难,作为教师要身体力行,力求通过探索和努力,为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习惯,坚持名著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真正的语文教学目的。以下是笔者几年来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由于时空的距离,初中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少亲近感,缺乏兴趣,甚至很难与书中的人物形成共鸣。而且当今快餐文化的流行,使得以前只能从书上得到的东西,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即使是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怯而止步。为了激发兴趣,笔者坚持以下作法:

1.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

有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

语文教师自身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阅读,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笔者坚持在一定的时期师生共读一本书;同时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形成“我捐一本换五十多本图书”的读书观念,为了规范管理,保护好图书,还制订了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由班级喜欢读书、责任心强、并能热心为同学们服务的同学承担。读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就要依靠学生来开展,同时在活动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密切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2.要把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例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特点,深入体会人物恃才傲物的特点,了解杨修悲剧的深层原因,领会曹操的奸诈凶狠、表里不一的特点,讨论杨修该不该杀。这样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成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的期待。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关于读书方法,前人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有些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就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的成效,不仅在于他们读什么,更在于他们怎么样读。

1.精读略读相结合

读书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比如优美的诗文就要提倡诵读法,散文要用寻找线索阅读法,议论文要用提纲挈领法,小说要用评点法。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人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和略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的效果。

2.加强讨论,合作探究

这是学生领略作品深层意思的有效方法。理解文意有多重角度,这与读者的生活阅历、文化结构、知识积累及思维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通过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使学生对作品有多维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品的多重意义,甚至于提出许多连文学评论家都不能一一品评的独特见解,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互相启发,求同存异,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部分,从而获得最充分的理解。这种讨论式的阅读理解的方法,既可以达到对作品的真切理解,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优势,从而臻于阅读理解的最佳境界。

3.倡导自主阅读,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目

积极探索新的读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尽力“为每本书寻找它的读者”。完成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后,笔者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读书思路,明确读书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目,凡适合自己年龄和口味的书,无论是科技的,历史的都可以读。无论是哪类作品,都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人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精神,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不管选择什么名著,只要乐于阅读,都能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倡导自主阅读,允许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如阅读《骆驼祥子》就可以对这个人物进行截然不同的评价。

三、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形式

课外阅读指导是一项经常的工作,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时适度的指导形式教会一定的阅读方法。

1.适当安排课时指导

确保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笔者在指定的时间里,把学生带到图书阅读室或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名著的影片或专家评论,多次组织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阅读小说,如《苦儿流浪记》、《水浒传》等,利用活动课时间观看相关影碟。在此基础上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展开讨论,让他们体会到影视片虽然能带来艺术的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而读小说所获得的是优美的文字和不可磨灭的感情。从而使他们喜欢书,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阅读。也可组织专题报告会、讨论会;或让学生自由阅读等,这些阅读形式,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爱好,阅读习惯逐渐养成。

2.组织课外合作探究小组结构形式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小组合作流于形式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组成合作探究小组,组合可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的接触面尽量大一些,进行合作探究阅读,教师实时指导。如:(1)同质分组,分好、中、后进生组(适合分层的读书活动)。

(2)异质分组:优、中、后进生混合编组(适合优生带动差生的读书活动)。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一是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即使是经典长篇也要试着朗读片度;二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略读和浏览,既要有速度,还要有质量。

指定阅读,引导学生“读好书”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可帮助学生尽快驶上读书的快车道。一是创设读书的大环境:首先,在校园中拉起竖幅: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在橱窗中出 “新书推荐”板报。其次,布置漂亮的新书展览于图书室,并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生被那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所深深吸引。另外,在教室中,设立图书角,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二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适当的时候,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着眼最基本的方法、技能的传授,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指点学生科学利用休闲时光读书等。三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

第五篇:课外读书指导

扎实 有效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应然追求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但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况并不容乐观。我们曾对本校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现象:⑴阅读范围狭窄。在看电视、玩游戏与看书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前两者。而在学生最爱读的课外读物中,排名前两位的赫然是长篇漫画和幽默故事。⑵阅读目的不明。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是休闲性的,阅读后连文章的内容都记不清。众多学生认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⑶现代传媒抢占了大量阅读的时间。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⑷缺乏家庭阅读的氛围。大多学生家庭藏书不足,不少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应怎样指导孩子去读。

为此,我们希望能够改变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开展多彩活动——叩开阅读大门之匙。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非个个浓厚,如何让他们通向广阔的阅读空间?靠教师的强制定然不可取,能够焕发多数人热情的多彩活动便成了当仁不让的“金钥匙”。

1.晨诵午读。早晨,听学生们琅琅诵读精选的古典诗词;中午,看学生们静静阅读自选的经典作品,这是我们开展“晨诵午读”活动对学生养成广览博读以及享受阅读的关照。

2.作家进校园。当孩子们听说自己耳熟能详的作家将会从书本中走来与自己见面,他们眼神中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的期待和愉悦,他们会提前大量地阅读作家的作品,他们会三五成群地交流对这位作家的了解„„这一切告诉我们“作家进校园”是促进学生海量阅读的良好契机,而学校则需要促进和升华这种阅读热情得以延续、持久。

3.“书香飘万家”。学校与街道、社区及居委会合作,邀请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通过宣传阅读的意义、途径和方法,促成家庭之间、小区之内建立阅读组合,旨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与深化。

4.速读比赛。这是一个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固定程式、高效率地读完指定的几篇书目,然后在班级考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校级的比赛。虽带有一些“强制性”“功利性”的色彩,但却不可否认的是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克服了过去那种读书漫不经心的现象,而且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能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培养了学生专注、勤奋、善思、上进的阅读品质。

5.师生共读。我们鼓励教师经常逛逛书店、上网搜索一些畅销新书,自己先读,之后再和学生聊一聊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读后的感受。学生们最易受老师的影响,对老师的推荐,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去阅读。同样,学生一旦有了新书,也会抢着向老师介绍。如此循环往复的阅读,特别有助于形成师生间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

6.亲子阅读。多数父母把空余时间花在了看电视或娱乐上,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而读书恰恰是沟通的最好桥梁。教师多给家长传递一些读书的信息,告诉他们学校正在开展哪些读书活动,班级中最近推荐读了什么书,孩子阅读的情况如何,哪些书可以购买给孩子,哪些书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旦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重视起来,定能尝到亲子阅读的甜头。我校曾有位家长说:“亲子共读能带来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之中,我和孩子间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彼此交谈,相互了解,促进信任„„”

7.读书争卡。当学生有了浓郁的阅读热情,当他们的阅读量得到了不断的增长,如何了解他们阅读的效果,如何促进他们更持久、用心地阅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读书争卡”活动的开展是我们做出的有益尝试。学校根据推荐的“必读和选读书目”,设置了“阅读考级”题库,考题均为一些相对简单的主观题和需简要表达阅读理解、感受的客观题,根据学生阅读情况设“小书童”“小书友”“小书迷”三个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则根据自己阅读的篇目提出考级申请,按规定的相应时间和地点参加考级。如果是学生自选的阅读书目,则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考级。当学生通过考级领到相应的奖品——“启航卡”,那份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定能将他们带到阅读的更高、更远处。

二、广觅丰富书源——奠定阅读路径之基。

单就家庭和学生个体而言,其藏数量总是有限的。除了通过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之外,如何让学生不为无书、少书阅读而发愁,如何有效利用学校、家庭以及学生已有的书籍资源,使可阅读书籍资源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呢?

㈠建立和完善班级图书角。

1.班内借阅。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两至三本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样班级藏书量能达一至两本书。安排学生专人登记、管理,定期充实、更新其中的一些书目。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涉及面,增大其阅读量,同时也没有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2.互借互阅。全校各班级将图书角的图书进行翔实的登记,制成图书目录。其他班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跨班进行借阅。

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⒈班内漂流。各班级在图书角设立图书漂流区域,图书来源主要依托于本班学生及任课老师。每本图书在“首漂”前须由书主在书的扉页留下简短的“推荐心言”或“阅读感言”,我们鼓励“漂友” 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制成小书签夹在书中“转漂”,以此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阅读的交流与探讨。

⒉班间漂流。学校阅读推广员根据各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精选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内容,并详细列出了各年级共读书目,再与新华书店联系打折团购,然后通过图书漂流解决共读的书源问题。如:五年级12个班每个班选择一种进行阅读。在第一轮阅读完毕后中,班级之间整体互换阅读,一班的书漂到二班,二班的书漂到三班„„每个孩子只要花一、二十元买一本书,就可以读到12本不同书。除此之外,班级内部,小组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类似的漂流,这样的方式极大的丰富了书源,节省了资源。

⒊漂流点传漂。在学校的阅览室、教学楼空置处设立“漂流点”,并在此设图书放置、求漂留言、新书推荐等区域。图书来源一方面依托学校定期、定量放

置,一方面由本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自发参与“传漂”。选定学生管理员对漂流点的图书适时进行清点、整理与修复以及收集登记、留言等情况。

㈢举行“淘书乐”活动。

“让闲置的图书再溢书香,与童年的伙伴分享快乐”是我们开展“淘书乐”活动的初衷。学生们不仅能借此淘到自己心仪的图书,还能使手中富余的图书找到归宿。为了进一步丰富书源,学校邀请新华书店在“淘书乐”活动举行时进校让利售书,这些经过学校审核的数百种几千册优秀图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会给所有学生淘得图书加盖“悦读”印章以作纪念。这一活动特别有益于学生养成以书会友、与书为伴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真正明白“书只有捧在手上读才能散发出缕缕清香”。

三、设定有力机制——保障阅读活动之重。

㈠开设阅读课。学校将各班级周四上午的语文课设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是落实课外阅读活动最有力的保障。每一位语文教师于学期初始均会对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推荐哪些书目、交流哪些主题、共读哪些经典等制定出详尽的实施计划。

㈡确立必读和选读书目。学校由语文学科教师团队在众多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研究、甄选出百余册作品,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与选读书目,并根据此编写出课外阅读校本教材,供学生参考阅读。各班级可结合实际情况对该书目进行增删,让学生自主选择,各取所好、所需。

㈢颁好阅读奖。积极的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到市、区、学校开展的“书香少年”“阅读之星”评比以及各类读书竞赛活动,小到教师为学生所写的一句评语,我们都尽可能地体现积极的评价。如在学生阶段阅读之后通过发放“启航卡”的方式,在学生读书卡上写“你真是个小才子(小才女)!”“你真会读书!”这样激励性的话语,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更深的读书欲望。“阅读之星”的评比更是体现了评价的公正性,结合平时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采取让学生在班级中自荐、投票选举的方法产生后进行表彰。在此基础上,由班级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书香少年”的评选。

㈣减轻作业量。如何保障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如何不让读书变成学生课余生活中一项负担?这是我们所需要关注也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提高日常教

学的效率,力求当日学习任务当堂完成,不作重复、低效的练习,不留或少留课后作业,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们手捧图书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妙的夜晚,已然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和为之努力的目标。

四、落实有效指导——促进阅读深化之魂。

真正的阅读是“获取原料,生产思想、完成构建”的过程。阅读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量”的积累活动,不只是“汲取”,更为重要的在于思考、创造,在于“生产”和“输出”思想。扎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是推进学生进行持久、深入阅读的关键所在。

1.荐品结合,强调“有始有终”。很多教师在推荐学生读某本书后,往往便不了了之。我们提倡教师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能够就这本书在课外阅读课上再进行阅读交流、或开展读书报告会。这样既从某种程度上检验了前期阅读推荐的效果,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动力,其益处多多,不言而喻。

2.多荐综品,强调“有分有合”。教师就某一主题类的书目在课外阅读课上和课内阅读拓展时对学生进行推荐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再综合进行主题阅读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不同作品的不同之处和相通之处,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与能力。如让学生在阅读了《淘气包埃米尔》《窗边的小豆豆》《奶酪中的青蛙》这类“淘气包”系列书籍后,一道来聊聊“你眼中的淘气包”„„这样的阅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和思想的美餐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3.同书异教,强调“有扬有抑”。同一年级组数个班级的教师分成两三个组,分头集体备课,就同一本课外书进行阅读推荐或指导。课堂上,学生享有并充分享受“围绕或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或一个话题、或一个人物„„”进行自由交流、尽情表达的阅读体验过程。课后,在研讨的基础上,教师相互借鉴启发,从而提炼出不同设计中的精妙之处加以总结,形成一批较为成功的课例。

4.多人共教,强调“有张有弛”。学生读完一本课外书后,年级组内的两名或三名老师分别紧扣其中的某一角度、层面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全面、多元阅读的魅力。

阅读是一抹霞光,它能绚烂一个人的心扉;阅读是一泓清泉,它能润泽一群人的灵魂;阅读是一粒种子,它能萌发每个人的希望„„让我们以阅读的名义,不断前行,开启每一个孩子值得永久回忆的美好童年!

下载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和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和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计划

    孟良崮中学 中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计划 为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结合我校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 一、充分认......

    指导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几点体会

    指导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几点体会创新学校刘凤宝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是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对中小学生阅读作......

    中学生课外补习调查报告(本站推荐)

    中学生课外补习调查报告 在这个暑假,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中学生课外补习调查。我们主要想通过此次调查来反映社会的现状,帮助同学们更高效的补课。我们一共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经......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目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目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以下是“中学生必读课外书目”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中学生必读课外书目1、《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康跃明 王建辉 杨林 (黑石小学体育组 湖南 长沙410111 )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沙市各小学开展阳光体......

    中学生课外必读经典名著推荐大全

    中学生课外必读经典名著推荐大全 高中生课外必读经典名著推荐名家的作品未必全是名作,比如余秋雨是名家,出书众多,但是得到众多读者和专家认可的文化散文仍然是《文化苦旅》;比......

    中学生课外美文欣赏大全

    中学生课外美文欣赏——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课外实践报告

    课外学科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社会实践是一个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实践将巩固、充实、加深、扩大所学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