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3:2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作为一种力,即“文化力”,对一个组织乃至一个社会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学校的一种表现,是学校的一种感觉,必须融入学校师生的思想与行为。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文化是学校的空气,是学校的生命之水,离开了文化,学校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体现,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我校新校区建设已经启动,因此,作为学校的核心——党政班子,就无可选择地必须积极投身于学校文化建设中。

一、正确认识学校文化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里的思潮、校风、学风以及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的传统习惯、制度规范、人财物的管理等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物质文化。

(二)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

学校文化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动态变化和开放性。校园文化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校园内部的环境和师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环境文化的打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师生活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关键。

(三)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生命之水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

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具有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凡是加入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它不仅具有强大的同化功能,而且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取的源泉,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告诉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该怎么做,这是一种无声的、潜意识的教育,维护它、爱护它、发扬光大它,就会受到全体成员的尊敬和爱戴,违反它破坏它就会受到大家的鄙视和反对,所以它有一种使每一个成员都自觉接受的约束力。

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对学校周边环境乃至社会环境都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树立文化治校的管理理念。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已逐步与市场接轨,许多学校也已走上了内涵发展的道路。由此,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表面的教学设施、教师与学生人数等方面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管理仅凭经验的人治已不能适应强烈的竞争态势,不能满足时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必须文化治校,文化立校,促使学校科学、可持续地发展。

(二)强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创新学校文化的意识。在新校区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既不能不谋求发展、创新,实行保守主义,也不能彻底否定过去办学三十年所积淀的优秀的学校文化另搞一套。形势发生变化了,学校文化也必须发展变化,否则就是倒退,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明白和阐述清楚的简单道理。

(三)关注学校每一个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细节。我们是以烹饪专业为特色的服务类学校,对肯德基都很熟悉,肯德基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但走进肯德基我们就会感觉到它与其他中国的餐厅不同,这体现在肯德基的建筑、设施、颜色、食品、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卫生环境等等,甚至体现在一个微笑、一个手势等每一个细节中。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对校园的美化、亮化、绿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做到“总体规划,体现特色,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厚重、灵气、新颖。

三、如何打造学校文化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学校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学校的传统文化,就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长期被人传颂的动人的故事,那些永远鲜活在人们记忆中的优秀教师,那些已被人们普遍认同了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那些优秀教师、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那些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等等,这是学校文化的主要来源,是学校文化的基础部分。二是社会时代文化,是学校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的文化,即学校对进入学校领域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组织,使之融会到学校文化中去,这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三是校长及班子集体的的学识、思想、品味对学校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价值观、信念、理想往往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

学校文化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是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逐步汇聚的过程,只有不断超越别人和自己的同时,才能完成量的积累而走向质的变化。这类似于王国维先生笔下的“求学三境界”,历经了“独上高楼”的目标展望,“衣带渐宽”的执着痴迷,才能享有“蓦然回首”的成功喜悦。要达到这个变化必须磨练出冲破黄河九曲十八弯的坚韧,鼓荡起奔腾到海不复回的勇气,修养到“不拒细流”的雍容气度,把握住“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神奇造化,才能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也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培养、提炼、整合的过程,学校办学过程中的许许多多历史积淀会养成一些传统的东西,这些传统再经过不断地提炼,最后才能够形成一点一点的学校文化,一点点、一点点的学校文化在汇聚的过程中,吸纳了时代的主流文化,融进校长及学校班子的个性文化,通过整合,最后就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传承、创造的过程,需要校长及学校班子长期耐心的培育和创造。目前,各部门对学校办学30年来所形成的学校文化进行提炼、扬弃。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统一要求,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二)发展特色,形成个性。

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仅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重建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基本源点。办学特色,是体现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课堂内外各个环节中的教育内容,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做法,被全体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可。如何去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呢?可以从三条途径着手:

一是创建特色教研组(或特色专业)。分析学校的学科(或专业)教学优势,强化优势学科(或专业)教研组建设,开展学生技能辅导、教学方法探讨、学生探究学习、校本教材开发等有效研究,形成学科(或专业)的教学特色。

二是创建学校特色工程。就是把学校的传统主题活动做成精品,做成全校师生向往的节日,做成学校的一个特色。上海建平中学的“通宵晚会”,年年有新主题、新内容,成为师生展示才华,享受人生的重大节日,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大招牌。辽宁鞍山华育学校的运动会规模宏大,节目精彩,组织严密,让师生们激情澎湃。上海市敬业中学、敬业初级中学的“文化广场”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精品项目,深深打上学校的烙印,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我校以培养技能为抓手,开展“技能展示周”活动。每期集中在一周内进行各专业的技能大赛,学校“技能展示周”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开放。或依靠同济大学设计的校园,打造“园林式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三是另辟蹊径,创学校办学特色。就是在办学上另辟蹊径,寻求学校发展新的突破口,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海南省澄迈县仁兴学校,王文校长面对当地社会风气恶化,辍学率奇高的现象,苦思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他决定走学科教学与农业技术培训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亦学亦农,学以致用,开设割橡胶技术培训等农业技术科目,得到了当地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学校学生人数猛增。“学农结合,学以致用”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给学校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学生顶岗实习流动大,一方面受社会和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与市场没形成有机结合也分不开,学校成立“专业教学专家组”,认真研究国内外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动态,坚持“因材施教,以导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我校专业实际与市场需求,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关注学生起点,逐步拓展学生知识与技能。推行长课与短课、大班与小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降低办学成本,改进理论课和实习实作课的教学管理与考核办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自习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训练,探索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的管理与指导,关爱学生,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日常管理之中,使学校形成“关注起点,逐步拓展”办学特色。

学校没有形成独特的文化,学校就没有灵魂,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就失去了方向,整个学校的工作与师生员工的行为就缺乏导向和基本准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要把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必须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文化”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渗透到全体师生的言谈举止上,流淌在全体师生的血液中,需要全校上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三)提升品质,丰厚土壤

师生的校园生活是学校文化生长的土壤。不少学生抱怨,走进学校,迎来的是单调、乏味,他们没有时间好好地感悟校园环境的美,体验师生情、同学情的清纯,对悲欢离合、春去秋来、花香鸟语似乎也丧失了敏感,无法从容地思考、阐发自己的思想,不少学生无法承受校园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校外世界千姿百态的反差,出现厌学,甚至厌世。因此建设学校文化,必须提升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1)师生身心舒展、思想活跃、充满选择的生活。

(2)良好的校园生活应该是充实而充满成就感的生活。校园生活是为了师生的发展,发展就意味着有收获、有进步、有成就。

(3)良好的校园生活应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校园里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和谐,首先是学校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

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设身处地为教职工着想。坚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教师的个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不足,用自身形象提升教师的境界,用团队精神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教师只有生活在关爱和幸福之中,才能把这些关爱和幸福传递给学生。

因此,当前新校区学校文化建设中,首先做好新校区美化、亮化、绿化等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尽快建立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机制,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打造学校软实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七日

第二篇:学校文化建设几点思考

学校文化建设几点思考

学校文化是由一所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其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本文具体就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从校园物质文化等五方面作了理论思考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的阐述,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校共有30个班级,学生达1678人,教职工133人。长期以来,我校围绕着育人的终极目标,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在努力建设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制订校风建设目标,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着一些问题。

1、极少数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偏颇,重视不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尚未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潜能,总认为校园文化无非就是务虚的事情,可有可无,这种认识态度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阻力。学校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教育目标不明确,成为当前学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矛盾之一。

2、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不能满足需要。

在校园文化开展过程中,我校遇到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校园文化活动需求的矛盾。学校在教学上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忽视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地制约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瓶颈”。

3、缺乏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未能及时总结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律。我校校园活动开展虽然较为普遍,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也未能在实践中及时找到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学校实际建设的切合点,难以从理论上客观上去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向,显得层次较低,缺乏科学、系统性和创造性。

4、校园文化建设墨守成规,创新较少。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随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发展,及时总结出一些适应当前学生素质发展、身心特点和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兴载体来丰富充实,但许多学校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

5、社会文化的负效应对校园文化影响较大。由于校园文化建设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不能及时提出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而社会文化又有其较大的负效应,从而破坏了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和精神面貌,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使学生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受负面影响,产生不良倾向。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校于2007年重新修订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规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达到培育跨世纪四有新人的目标。

二、学校文化建设内容与途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根据学校 2007至2010年总体规划,整体规划好学校的文化环境,让校园充满教育性、体现文化特质;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第二课堂,创办校报校刊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建成学校完善的校园电视电化广播系统,利用学校网络及时播发校园新闻和优秀事迹; 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加强学校网站、教师个人网站和班级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师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全程管理。即:“党支部与工会与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与政教处主任与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与班委会、少先队中队与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政教处与保卫处还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⑾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各班要利用班团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会、团委要发挥职能,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学校每两年要举办一次以上全校性的大型文化艺术节教育活动,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建设良好的校风。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阐释校训、校旗、校歌、校徽等形式,弘扬校风,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⑿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或优秀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新党团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⒀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和反馈体系,不断促进学生行为的养成;开展评选先进团支部、团小组、先进班集体等争先创优活动,用先进激励学生健康发展;注重法制教育,开设法律教育课,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开展学生值周活动,建立学生行为监督小组,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从而养成自觉遵法守纪的良好行为。

⒁开展班级形象设计、宿舍美化等活动,浓厚学校文化氛围。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

第三篇: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_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企业的观点看法也有了改观,不再单单从盈利方面来看一个企业,更是从企业文化方面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活力,能否长时间存活。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经济市场下,提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其竞争力,培养其创优创先能力,使其永葆活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思考。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其软实力的竞争,如知识、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方面的竞争,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其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国际化和产业化升级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如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已经不是当初简单的国内竞争,而是全球经济下的竞争,在企业跨国经营的大环境下,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必要。二是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世界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力量高于其他发展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提升企业文化实力,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1.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如人的灵魂一样,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企业更加具有灵性和发展潜力。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构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1)宏观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升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拉近在跨国合作中的文化距离感,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2)微观方面。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激励、导向、约束、凝聚作用,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有利于提高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的长远有序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文化的建设,过程是比较曲折的,从企业没有自主权下的高度集中的企业文化,改革开放政策下的改革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发展到现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也随之发展。整体看来,企业内部更加具有凝聚力,员工之间更加注重合作创新,整体协调性提高,虽说部门间仍有小范围内的竞争,但公司内部的整体合作性却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会只看到局部利益而不顾整体效益。虽说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如企业文化在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大多确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得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大力推行和饯行,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软实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在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下,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思考。在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对企业文化认知存在不足 企业文化一词,是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名词。我国古时的商业精神被狭隘的认为是企业文化的代言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精神,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渐渐形成的,是不需要培养和规划管理的,是一蹴而就的,认为其存在是可有可无的,只要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再有就是过分信赖企业文化,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对外国企业有了认识,不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几乎就是照科全搬,一味相信企业文化能够起死回生,过分夸大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对其过分依赖。总的来说,当今国有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比较狭隘,存在着一面倒的倾向,只有在企业面临危机时才会想到这些,对企业文化认知存在不足。2.2企业文化出现趋同化,缺乏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之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考应当拥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而当今的国有企业只是注重了形式而没有真正践行到实际工作中去,照搬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框架,换汤不换药,打上自身企业的标签,以此来提高自身知名度,在实际工作中则是反其道而行,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使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纵观当今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大多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如各类的口号、标语等,只是在早会、晚会等各类会议中才能见到,员工对其背后所预示的企业精神则一无所知,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的企业文化,过重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非其内涵,大多属于大空假,没有实际效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无足轻重。

第四篇: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751d20100moif.html 志遥教育 新浪博客 墨香斋的教育blog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学校管理不仅要抓硬件建设,还要狠抓软件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谓硬件建设,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大全”,高:建高楼;大:扩大招生规模,扩大校园面积;全:专业种类齐全。所谓软件建设就是抓学校的内涵发展,抓学校的文化建设。贾校长上任以来,我们学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抓学校的内涵发展,抓学校的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抓到点子上了。什么是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几个话题

人们常说,某人有知识,没文化。如何理解?

知识主要是指具体学科的知识,例如物理知识、医学知识、文史知识等,是偏重于记忆性、技术性、职业性的知识。

文化不然,文化是要深入到认知者的本体中去的,是要成为生命体中的灵魂的东西。文化具有超越具体职业、学科的特点,但又能影响到一切职业的行为。

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东西;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指这个人教养、涵养、修养、素质如何?德性如何?为人处事如何?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留学美国的博士,在美国谈了个女朋友,有一次开着摩托车,车上带着他的女友,到了十字路口遇上红灯,他开着车冲了过去,他的美国女友因此跟他分手了,因为他不守规则。后来他回到国内,找了个中国女朋友,开着摩托车见了红灯,这次他吸取教训了,停在那儿直到绿灯放行,那个中国女友也和他分手了,以为他太守规则了。

大家看,同样的交通规则,全世界一样的“红灯停绿灯行”,可是在不同国家执行起来效果是不同的,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文化不同,这个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是价值观。在美国人看来,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守法就是有诚信的表现;而在中国人看来,法律是人制定的,法律是死的人是活得,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有人把学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人管人,即人治,人管人只能管一个点;第二层次是用制度管理,即我们常说的依法治校,制度管人管一片;第三层次是用文化管理学校,即用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和我们常说的以德立校比较接近,为最高层次。

有人问钱钟书:“你研究文化,那什么叫文化?”他望着天花板,想了半天,说:“你不说我倒还知道,你一问我倒说不出来。”

二、从参加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研讨会说起

近年来,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管理者开口必提的话题。书市上,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也渐渐多了起来。至于什么是学校文化,我却与钱钟书一样,不说倒还知道,一问倒说不出来。所以,每当和教育同行讨论交流时,我最害怕的就是有人要我当场清晰地回答出什么是“学校文化”这样的问题。

去年,我去南方的一所学校参加该校的“文化建设”研讨会,这种会因我是第一次参加,颇感新鲜。

研讨会开始是该校文化建设前期成果的汇报,主要内容是介绍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的徽标、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教育理想追求等,这是学校领导层与专家几次磋商的初步结论。我发现似乎所有的表述都脱胎于“井”的文化内涵。

我后来才弄清楚,该中学曾坐落于一个与“井”的传说有关的区域,所以校名中含有一个“井”字。

因此研讨会上大家便把“学校文化”建设定位在“井”上,关于“井”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就成了讨论的焦点。从已经准备的材料可以看出,前期工作中这方面的成果很丰富,这让我很感动。

比如,学校中有一位极善考据的老师,他在大量考查的基础上,运用史学和文学知识,又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做了一篇有关“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的论文,很见功底,很有感染力。参与研讨会的有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校方意见倾向于抓住“井”字立意,少数专家略有异议,但“寡不敌众”,最后大家基本达成共识——决定对已有的成果进行修改完善,不久之后再“审定颁行”。

研讨会虽然已结束,但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我才刚刚开始。究竟什么是文化?什么又是学校文化?

回来后我就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研究,什么是文化?《辞海》里是这样定义的: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

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

三、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学校文化”之中

什么是学校文化?《辞海》里没有。在和有的校长交流的过程中,有人问我:“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地方,学校本身就是文化,再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是不是骑着驴找驴呢?网上有很多关于‘学校文化’的解说,怎么就没有一个比较权威又通俗易懂的说法呢?”

是的,“学校文化”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同时又有点玄虚的概念,一言半语实在难以将他解释清楚。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学校文化”中。

我曾参观过南方的一所中学,学校位于苏南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学校是新建的,投资两个多亿,建的十分气派。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学校的所有建筑物和道路都是用国外著名大学的校名来命名的,连学生宿舍楼也不例外,如哈佛楼、牛津楼等。同去参观的校长来自全国各地,不少人看后不以为然,觉得这是没有“文化”的做法。我当时以为这至少表达了一种追求和理想,企求引领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文化”,尽管有点不切实际。

“学校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这种抽象往往是形之于物质层面的,可以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甚至表达出来的。我想起美国高等法院一个叫华伦的高级法官在回答“什么是‘黄’(黄色读物之类的东西)”时说的一段话:“尽管我不能准确地说出“黄”究竟是什么,但只要它来到我的面前,我会准确地判定它就是。”这样一种表述,不仅仅是机智的临时应对,他所陈述的更是实情。套用这种表述来描述“学校文化”,我觉得倒也是合适的。

是的,那用国外大学校名命名的建筑物仍然算不上真正的“文化”,但它们跟文化息息相关,显示出了设计者或显或隐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气息。

不仅如此,学校文化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场域,产生一种磁性,它具有一种可以纵横辐射的魅力,对身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年前,我在甘肃的一个县城一中任教,这个县城有两所市级重点高中,一所高中有6000余名学生,每天都有上万的学生成群结队地穿梭来往。周边的居民和那些小商小贩总说,这些学生是一中的、谁谁谁是二中的他们一看就知道。开始我并未在意,学生都穿校服,要分辨还不容易?后来一了解才知道,他们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两个学校的学生神情气质、待人接物都各不相同,差别非常明显。这与学校的概况,学校的历史渊源、学校的精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如北大的学生和清华大学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北大学生:热情奔放、个性张扬、喜欢交际、善于交流沟通,怪才、奇才较多。清华学生:含蓄稳重、勤奋严谨,团结协作精神强,不达目标不罢休。北大、清华的学生可以说都是我国中学生中的佼佼者,经过几年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这不仅与学校的概况、学校的历史有关,还与学校的精神、文化有关。例如与学校的校训有关。北大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对这两所大学的校训进行了研究,北大现在的校训是:“爱国 进步 民主科学”,也有人说这是北大的校风,北大到目前为止没有正式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最初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是一代代北大人认可的校训,并对所有北大人一辈子影响最深刻的校训,也是最能够代表北大精神的。

清华的校训最初是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期,《清华学堂章程》中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

1914年,梁启超应邀在清华大学作题为《君子》的演讲,其中提到:“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以此来激励清华学子。

“自强不息”,即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厚德载物”,即要求清华学子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胸怀。短短八个字的校训激励、感染了一代代的清华人,成为清华的标志和骄傲,在中国的学校发展史和管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无小事,处处显其大。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精神的浓缩。

中北大学的校训是:致知于行;我们附属学校的校训是:日有长进。都是具有个性鲜明、名副其实很好的校训。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北人。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理解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个性,是学校建设、管理、发展的独特品格和风姿。它会表现于学校外在的物质形式,比如建筑物的风格、花草树木的布置等,也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特征及教育对象的行为当中。

文化是一种品味,体现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体现一种魅力和魔力,给人一种依赖和信任。

文化还是一种定式。文化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依靠人们有意无意的积累和沉淀,但是一旦具备雏形,一旦稍显规模,它产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任

何行政指令不知要厉害多少倍。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才一直深受人们重视。另外,一旦某种负面的学校文化成了气候,要想拨乱反正,也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文化是一种品牌。学校要成为名校有多种实现路径。但是最厉害的名校,其名气应该是源自该校独树一帜的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我查了大量资料,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识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

它包括学校组织中文化的各个层面,即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体系和精神文化等底蕴。具体表现为学校所拥有的办学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美国一位名叫鲍尔的著名企业家在他的《志在管理》一书中说:“我的企业文化就是在我这个企业做事的方式”。套用这一表述来描述学校文化,我认为学校文化就是我们大家在这所学校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

这个表述至少清晰地表明了两点:一是貌似玄虚的文化有其外在表现形式,而且是不需要费心劳神就可以把握的。要了解一个学校的文化只要观察这个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即可。二是学校文化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是“这一所学校”而不是其他学校,更不是所有学校。实际上,学校是传播文明、教化生命的场所,它的“文化”必须是先进的、优秀的。

四、墙壁、草坪应该怎样“说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句关于学校管理的话曾经非常流行:让学校的每一处墙壁和草坪都会“说话”。这句话非常感性地集中表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朴素的追求。当时,确实有一批优秀的校长引领教师、学生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很多学校一阵风似的让学校的墙壁整洁、美化起来了,让学校的草坪增多并整齐起来了。比如墙壁上张贴领袖画像、介绍先进事迹的图片,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领导作风等宣传语,以及名人名言,更有甚者将各种各样的奖牌、证书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学校墙壁比较醒目的位置上。草坪呢,几乎无一例外地插满了牌子。牌子上有一些精心设计的标语口号或诗文名句,目的是警醒或告诫师生及行人爱护花草,保护环境。一句很朴实平常的口号一下子给无数学校带来了环境面貌的改变,人们不得不惊叹于教育行政和教育文化的影响力。但是,千篇一律的墙壁、草坪“文化”看多了,也许就会审美疲劳,我不禁对这种“文化”产生了疑惑:这就是学校文化吗?如果是,它是不是太缺乏层次、太缺少内涵了呢?怎么把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当成时刻需要管教和警告的对象了呢?这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呢?

观察了许多一流的学校之后,我终于知道最会“说话”的墙壁和草坪恰恰是不说话的。它们用自身的洁净、典雅实现着其内涵的价值。雪白的墙壁上艺术地展示着同学们参与各种活动的成果,草坪内一尘不染,可以想见孩子们自觉地约

束了自己的行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之中,孩子们的情绪才能获得陶冶,心智受到锻炼。

于是,我知道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刻意的、流于表象的面子工程,而是发乎自然、极具内涵的学校生命的再造。

20世纪90年代,学校的“三风”建设蔚然成风。这似乎成了检查评比验收的规定性要求,于是校长们挖空心思,老师们出谋划策,从当时的政治口号和教育流行语中寻章摘句。比如,各校的校训中都有“求真”,因为它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的追求;学风“勤奋、踏实、创新、进取、求实”等表述也跟当时的政治口号高度一致。几乎一夜之间,所有学校不约而同地在学校醒目的位置上亮出了内容和形式惊人一致的“三风”。

从此,我们知道,学校文化建设不应该是社会政治价值的简单移植和翻版,而应该是从学校“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沃土上生长、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认为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历史悠久的学校会有很多故事和传说,比如前面所说的那一所以“井”命名的学校,“井”的传说当然应该重点关注,还要挖掘它的内涵对这所学校的发展究竟有哪些深刻的影响。我们还要关注一个学校制度的变化。制度是随着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一般来说,一个学校的制度是由严苛慢慢向宽松和自由转变的。所以人们总是认为制度管理最终一定会被文化管理所替代。学校应该对本校不同时期出台的制度进行认真比较,挖掘其异同,并根据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出学校在管理、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这是学校“三风”建设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重点。

第二点,学校文化建设要关注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一个学校的文化传统是该校师生共同建设的成果。当我们回望历史、反思得失时,我们一般会关注那些载入史料的人们。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类人:英雄校长、英雄教师和英雄学生。研究学校历史中这三类人的行为、个性和风格,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例如,2004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期间,我们一行8人受校党委派遣到西北考察学习,我们有幸考察了西北名校——兰州大学,听取了兰州大学的办学情况介绍,他们对学校的“英雄人物”非常重视和关注,他们以这些“英雄人物”而骄傲和自豪。他们的20任校长是教育家江隆基(曾任延安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秦大河是兰大地质地理系毕业,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获国际气象奖;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是1984年毕业于兰大外语系;《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祖籍是山西)1990年毕业于兰大工程力学系;现任甘肃省委书记的陆浩、现任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的任建新、原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都是兰大的毕业生。

学校文化一定是融入了历任优秀校长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管理个性的。当我们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时,就承认了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发展进程中的举足

轻重的地位。一个文科背景比如爱好儒学的校长,他的管理就会显示出平和中庸、沉稳持重的个人风格;相反,一个理科背景比如学数学出身的校长,他的管理就会或多或少地显示出严谨、精细,喜欢量化的特点。这些不同个性的校长在管理中显示出来的不同的工作重点和管理个性对学校文化尤其是校风的影响是巨大的。

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常常困惑,当有一天没有紧跟班级的时候,就会发现班级里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这时有人会说“学生这么不自觉”,将责任推之于学生。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觉得那一定是班级文化建设出了问题。我觉得通过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格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积极、健康发展,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班风建设。那么,怎样营造良好的的班级文化氛围呢?

一、确立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切入点。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发展的前提。确立班级目标,首先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来源、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以及思想状况下,才能使班级目标的提出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实际。本本班目标为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大众教育。

其次是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目标制定。有效激发同学们关心集体的热情,使他们充分体会班级目标的内涵,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再次是推动班级目标的落实。班级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生思想行为、安全意识、学习、纪律、劳动卫生、习惯养成等各个方面。

因此,要把目标要求纳入常规工作,细化分解,强化责任,抓好督促,跟踪检查,特别是要利用每周班会,班干部及时总结,发现不足,提出问题,整改提高。

二、加强团队精神培育,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是一个整体团队,无论是实现班级整体环境的优化,还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必须把突出团队精神培育放在突出位置。现在学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性特征鲜明,团队精神缺乏。加强团队精神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进而在班级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形成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增强凝聚力,使团队精神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注重学生人格培养,体现富有底蕴的人文气息,在每年的班级工作中,我都努力提倡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等作为班级座右铭,使学生重视团结合作,打好团队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人、塑造人;只有发挥活动育人、环境育人、阵地育人、实践育人的工作优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启发、养成习惯,才能使文明素养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硕果。诸如诗文朗诵竞赛、百科知识竞赛、篮球赛、拔河赛、国旗下的演讲和班级值周等。

三、制度塑造文化,制度的制订是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表现为制度文化。只有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依,才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在班级管理中注入“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班级管理才能民主化、人性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再经过全体学生成员集体公认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例,给制度以灵魂,奖惩结合,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教师应率先垂范,班干部应身先士卒,学生应严以律己,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总结”的良好局面。

四、责任意识,正确舆论是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催化剂。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行为准则。一个班级,需要所有的同学明确并自觉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氛围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班级的主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班级的向导,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班级的合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班级的有机互补,各种关系不可忽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师同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营造班级的正确舆论,让学生懂得那些该做,那些不做。良好的舆论对班级的各项事物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同样,不好的舆论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它会使班级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同学之间没有交流,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没有足够的尊重。更要加强对班级中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扩大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责任是你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你对集体拥有的一份热情、一份关注、一份爱心,使集体有你的付出而变得温暖、可爱和精彩,集体因你而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你、我、他与集体一起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碧熠生辉。

下载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近几年来,**县**党委、政府以创建服务型党委、廉洁型政府、阳光型村寨为载体,以“务实、为民、清廉”为核心,以党政机关和乡村干部为重点,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促进了全乡......

    对幼儿教师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对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谈及要加强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很多人就认为要增加教师的日常教研活动、加强假期的培训工作,但殊不知这些活动除了增加教师的证书数量、疲劳......

    对责任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责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2007-9-17 14:52:43作者:徐晓方现在,许多企业强调全员素质,建立企业文化。这里,责任应该首当其冲。因为责任是每个企业的文化根源,企业要想成就百年基业......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在管理领域里,企业组织的文化主要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包括价值观念、行业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管理......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是认识企业文化积极作用的基础。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及企业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是认识企业文化积极作用的基础。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及企业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中逐步形成的具有......

    对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思考自从司法部提出开展律师文化建设以来,关于律师文化的讨论和实践逐步升温,目前已成为律师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下面,就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谈......

    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本文化建设作为影响优质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为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园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