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共5篇)

时间:2019-05-12 13: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

第一篇: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

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

2017年7月22日早上,作为XX入职素质拓展活动之一,我们一行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王阳明故居,感概良多。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今宁波余姚)。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说起王阳明,最出名的便是他的心学理论,王阳明创立的独具特色的“心学”体系,冲破了当时程朱理学的传统藩篱,在明以后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其门徒遍布天下,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有幸参观王阳明故居,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文之旅,更是一个穿越时空和先贤交流的精神之旅。

来到故居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牌坊,正面是“新建伯”三个极富艺术气息的大字,背面是“柱国”二字,导游向我们介绍王阳明,称其为“肉身成圣的柱国之石 大明王朝第一人”,怀着崇敬和憧憬,我们一行人踏入了王阳明故居。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参观了照壁、门厅、轿厅、仪门、大厅、主楼(瑞云楼)以及配房和侧屋。故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厅和瑞云楼。走入大厅,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大厅用材粗壮、气势恢宏,让人心生肃敬,且室内的陈设按尊卑、贵贱、主客之序相应排列,极具法度且注重礼制。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是王家接待重要客人及举行婚、丧、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吾心光明”题匾,出自王阳明先生的诗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佛学轻生重死,道学轻死轻生,儒学重生轻死,阳明先生临终留下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大概就是其多年来不断正心、修身的人生感悟。故居的主体建筑就是瑞云楼,相传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为瑞云楼。主楼陈列着王阳明先生的各种生平事迹和成就,向后入彰显着其伟大的一生。瑞云楼正门上方挂有一匾,上写“真三不朽”,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言、立功三个方面揭居绝顶的确切评价。大厅内悬挂王阳明先生半身画像,上方高悬三块匾额,分别分别题写着:“吾心光明”、“文以载道”、“斯文千载”,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后人尊崇之心。

回到寝室,搜寻了一些王阳明先生的史料,对先生愈发尊敬。其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花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如今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心为物役已是常态,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但其实,我们只不过是在物欲横流之中迷失了方向,我们要从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中去汲取智慧,唤醒内心的强大。在王阳明先生的一生中,他遇到过许多挫折和不公,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宁王之乱。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王阳明未经朝廷允许起兵平叛并顺利平定叛乱。可事后,王阳明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反而被嫉妒他功劳的奸臣诬告谋反。换成一般人,或许会愤愤不平,但王阳明先生却能够泰然处之,他在给学生的信中说道:“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有句成语叫做“不忘初心”,何为“初心”?就是保持心的本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同时也是道家的思想境界,无论外界风起云涌,我自巍然不动,保持着一份豁达与淡然。不以物喜,凡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因郁郁不得志而失去了“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万丈豪情;不以己悲,不妄自菲薄,即使在最痛苦最失意的时候我们也要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当然,以我现在的心境,仅仅停留在对于致良知的理论层面上,距离王阳明先生的境界仍有很远的距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风云变幻,自云淡风清。这句话从我的口中说出似乎略显稚嫩和狂妄,但是我想把这句话作为我的人生坐标。筑梦光电,融入发展,我会跟随着王阳明先生格物致知的脚步,潜心打磨,涅盘成龙。

第二篇:参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有感

4月21日怀着无限的向往,南昌大学后勤集团第二支部和第五支部的党员及积极分子来到了万人敬仰的韶山考察学习。

首先,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它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可谓依山傍水。几间青石泥墙搭建的房子,呈“门”字型排列,正中是供奉着神灵或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分布着主人的卧房,往里走是灶间和杂房,木制八仙桌、镂空合床,都是典型的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这些在当时并无特殊之处,但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成长与成材的。

随后,我们兴致勃勃的来到铜像广场,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鲜花锦簇。我们向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别致的花篮,虔诚的鞠躬,静静的默哀,崇敬的瞻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他威武的耸立在郁郁葱葱的松柏前,慈祥的面容带着和蔼的笑容,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我怀着对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无比敬仰与怀念,深深的给铜像鞠了三个躬。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韶山游活动,既是参观又是学习,更是提高对党认识的红色之旅和感恩之旅,追思了先辈的足迹,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让我们大家深感这一次活动得益匪浅,意义重大。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把企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参观孙中山故居有感

参观孙中山故居有感

今日无课,但行程却很满,收获甚为丰富。

上午在乘坐校车前往松江校区参观上外校史馆回来之后,党章小组同学们组织了前往上海香山路瞻仰孙中山先生的故居。路途不算很远,坐车四十分钟的车程,大家心怀对先生的景仰之情,车程中倒也满怀期待。前往故居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忆在镇江读本科之时,曾受朋友之邀有幸游览过南京中山陵。现在想起当时初入大学生活,投身入党的意识并没有那么强烈,观光之余所受到的心灵感触竟没有那么深刻。面对这样的一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我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感到很是惭愧,暗暗下决心今天一定要好好学习先生的生平事迹,学习先生一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下了车我们溜达着就到达了目的地,故居所在的思南路文化气息很是浓厚,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别具特色,中西结合上海独有的老洋房处处好似在讲述着过去那厚重的历史。然而最具特殊的就是面前的孙中山先生故居,庄严而肃穆,就连工作人员的服饰都透露着对这样的历史伟人的尊重,洁白的手套生怕让这样的圣洁的灵魂之地遭受半点污染。这是一幢深灰色的两层楼房,屋顶上的洋红色鸡心瓦鲜然在目,楼前是一片正方形的草坪,三面围绕着冬青、香樟和玉兰等树木花圃,故居朝北的一面靠香山路。目前,室内的陈设是1956年宋庆龄按原来的模样布置的,绝大部分是原物。通过原物,这栋两层小洋楼似乎时刻再现着这位革命先驱当年为国操劳的真实情景。

一生革命不为私己,孙中山虽曾20多次来到上海,但长期没有固定寓所。1916年5月,已在日本完婚的孙中山与宋庆龄回到上海,连一处正式住所都没有,处境十分窘迫。1918年,四位加拿大归国华侨,从原准备在沪开化妆品厂的股本中抽出一笔钱,买下了莫利爱路29号住宅送给孙中山。孙中山推辞不得,收下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1918年7月4日,盛夏溽热的空气笼罩了上海。莫利爱路29号二楼靠南书房的窗户敞开着,一位精神饱满的中年男人,正执狼毫毛笔书写家书:父离省城后,到汕头……再由汕头乘船、过厦门,到台湾基隆港转船,到日本……廿三日由神户乘船,廿六日抵上海,平安登陆。现住上海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

此时,孙中山正式住进他在上海的固定寓所。在这里,孙中山完成了其革命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于此,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庆龄移居香港、重庆,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 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清楚的了解到,先生不仅是一个坚强的革命先驱、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都在奋斗,虽屡遭挫折,但却从未放弃心中的那个梦想,属于全中国人民的梦想:建立一个基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社会;他一生尝试多种策略,为后来人积攒了宝贵的经验,目标却是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富强、民主。真正让我们的祖国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他为了拯救和改造中国殚精竭虑,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真的万分景仰先生。

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反思着自己,当今的我们享受着优质的生活,应当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这里面有孙中山先生的一份功劳;当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仍有种种的不尽人意,我们应想到孙先生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的现代化还没有实现,我们的国力还不够强大,我们的生活还不够富裕,我们的法治还不夠健全,我们的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我们“仍需努力”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当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应当学习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积极入党,树立培养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国家正是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候,时不我待,我等新生力量当需明白先有国后有家,投身共产主义事业,向先生学习奉献精神,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第四篇: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很高兴因为课堂活动参观了李大钊故居,房屋中简朴的布置和院子里茂盛的植物,很难想象这是伟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收获了很多,让我对李大钊又有了深刻的了解,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并不平凡,革命先烈的一生是那么辉煌,他创办的党也是伟大的,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的道路。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珍惜先烈们用生命创造的幸福生活并为之而努力!

第五篇: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前年到北京出差之余,参观了位于后海的宋庆龄故居。故居原是好像是溥仪父亲载沣的王府,后由政府划拨改建,宋庆龄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九年。

故居里,绿树掩映着一座座青砖红墙的宅子,楚楚亭台楼榭,风景秀丽。时值深秋,故居内举办了菊展。菊花象征着高洁,与主人的品格相配。故居里有一座楼,是宋庆龄日常起居、办公、接待客人的地方,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起居室也成了抢救室。故居还有一个纪念馆,用图片展示了宋庆龄的一生。

小学时我读过一本书,叫《宋氏家族第一人》,讲他的父亲宋耀如的奋斗经历;高中时读过《宋庆龄评传》,后来还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宋家王朝》,对这个传奇家族和故居的主人多少有点了解,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图片,很容易耐着性子一张一张的看下去,对图片下面的介绍文字,能一字一句的读下去。

在所有介绍中,令我难忘的一组图片和实物是讲她在病重弥留之际,全国各地的群众写来的慰问信,信封上的地址有的简单到:“北京,人大常委会,宋副委员长(收)”。有的信寄来了祖传的药方。在那段时间,人民日报每天在头版向全国发布关于宋庆龄的病情公告,这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震撼,立刻理解到“爱戴”两字的内涵,体会到何香凝先生用“国之瑰宝”形容她的用意所在。

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现在。。。

下载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黄炎培故居有感

    红色纪念地寻访——参观黄炎培故居有感 2013年10月30日,我们小组开展了第二次党校集体活动,前往坐落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川路218号的黄炎培故居——“内史第”进行参观,该故居......

    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定稿]

    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 今天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大家去杨开慧同志故居进行参观学习,一下午的时间参观开慧故居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学到了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而且深深地被这些前......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四月5日,农历清明节,我们测控党支部来到了什刹海畔,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宋庆龄同志的故居。有道是“**故居赏海棠,绿叶无心花自香,后海恬静春光好......

    参观张闻天故居有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有感 09301030050 药学院 李文思 上周六去了南汇闻居路的张闻天故居,整个院子保存的很好,非常的干净。虽然院子很大(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分三次建成,共十三间),但是装......

    参观陈云故居有感++

    参观陈云故居有感 为了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员有更多的了解,党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带领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青浦练塘镇的陈云同志......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了,空中的雨淅淅沥沥,我们还是踏上了刘少奇故居的征途。 到达刘少奇故居,天空依旧在这怀念故人的日......

    参观陶铸故居有感

    游陶铸故居有感 东风吹暖碧潇湘, 我闻浯溪水亦香。 最忆故园秋色里, 满山枫叶艳惊霜。 初识陶铸是因为他的这首诗,这是他在家乡风景正好时有感而发,这首诗极大的表现他对家乡的......

    参观陈云故居有感

    参观陈云同志故居有感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思政部老师带领我们各班代表一行人参观了陈云同志故居。天,虽是阴的,但我们每个人的心情却是那么的激动,和太......